z********e 发帖数: 253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angfance (fa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毛泽东和魏璧、劳君展是不是有一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6 03:44:36 2014, 美东)
强烈怀疑毛泽东跟魏璧、劳君展都有一腿.
周炳琳的夫人魏璧女士和毛泽东的关系尤为密切,她是新民学会早期会员。1919年11月
16日毛泽东同新民学会会员魏璧、劳君展等人在长沙周南女校有合影。
魏璧、劳君展早年在湖南长沙还和毛泽东一起参加了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
哪位有更详细的资料来八一八.
周炳琳夫妇在恩来的保护名单上,估计还是恩来揣摩老毛心思揣摩的准,老毛不打算死
整他们夫妇.
什么周总理保护知识分子,就是个弥天大谎,周恩来周公公什么都是揣摩圣意的.
http://www.tsinghua.org.cn/alumni/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
周炳琳夫妇和毛泽东——张友仁
发布日期:2014-07-01
周炳琳和毛泽东都有北京大学的学术背景。周炳琳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科经济
门,历任北京大学...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53 | 2 强烈怀疑毛泽东跟魏璧、劳君展都有一腿.
周炳琳的夫人魏璧女士和毛泽东的关系尤为密切,她是新民学会早期会员。1919年11月
16日毛泽东同新民学会会员魏璧、劳君展等人在长沙周南女校有合影。
魏璧、劳君展早年在湖南长沙还和毛泽东一起参加了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
哪位有更详细的资料来八一八.
周炳琳夫妇在恩来的保护名单上,估计还是恩来揣摩老毛心思揣摩的准,老毛不打算死
整他们夫妇.
什么周总理保护知识分子,就是个弥天大谎,周恩来周公公什么都是揣摩圣意的.
http://www.tsinghua.org.cn/alumni/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
周炳琳夫妇和毛泽东——张友仁
发布日期:2014-07-01
周炳琳和毛泽东都有北京大学的学术背景。周炳琳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科经济
门,历任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法学院(下辖法律、政治、经济三系)院长。毛泽东
1920年时任北京大学书记(抄写员),主管新闻阅览室。
1920年周炳琳等五人,经蔡元培校长的推荐,获穆藕初奖学金赴美欧等国留学,当
时号称学界的“五大臣出洋”。1949年春,毛泽东在北京饭店门口迎接前... 阅读全帖 |
|
j********b 发帖数: 565 | 3 潘光旦,1899-1967,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在1957年被划成“右派份子”,文革中又成
为“批判斗争”对象,从1966年夏天开始,一直在该校“专政队”中“劳改”,1967年
6月10日病重去世。在去世前,他用四个S开头的英文词,即“投降”、“屈服”、“活
命”和“灭亡”,描述了自己的一生。
1、四个S:SURRENDER,SUBMIT,SURVIVE,SUCCUMB
1967年,潘光旦教授病重。那时正是文革仍然在轰轰烈烈进行的第二年。他从1966年文
革开始后,一直就是中央民族学院的“批判斗争” 对象,被编入学校的“牛鬼蛇神劳
改队”里,不断受到侮辱以至殴打。他在1957年被划成“右派份子”,在文革中成为“
反动学术权威”。除了在精神上思想上遭到攻击之外,他本来腿有残疾,加上年事已高
,遭受长期“斗争”,对他来说在体力上也分外难以承受。
去世之前,在最后的日子里,潘光旦的一位老友叶笃义来看望他。早年他们都曾经留学
外国,取得学位,然后回到中国工作。潘光旦告诉老友,他自己的生活,从前一直实行
三个S的政策,这三个S是指三个以S开头的英文词,SURRENDER,SUBMIT,SURVIV...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4 文汇学人 文汇学人 微信号 wenhui_xr
功能介绍
《文汇报》周五副刊《文汇学人》
经历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1953年因原北大校舍另有他用,红楼地下室内所存北大历史
档案材料由文书科长尹钟毓请示汤用彤副校长批准后,除拣出1400余件又1946年至1949
年档案材料外其余全部撕毁卖给私商。由于当时手续非常马虎,究竟是些什么东西?数
量多少?现在均已无法查清。
1957年4月10日,《人民日报》刊出评论员文章《收集档案为科学研究服务》,强调历
史档案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要求立即着手调查收集旧政权机关及已撤销单位的档案,
否则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浙江省某市法院,原来曾存有从宣统三年到解放前的
全部档案,但是被当作废纸烧了六个月,全部烧光;湖南省一个机关所存的全部敌伪档
案,从解放初一直卖到1954年,全部卖光。甚至最近我国最古老的大学——北京大学也
把它自清末成立以来的档案差不多全烧掉了。”文章作者裴桐从1940年起即在延安管理
党的文书档案,长期担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后改为秘书局)负责人曾三的副手。
身为有丰富情报工作经验的老党员,曾三自然清楚档案的价值,也注意到大量机关档案...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王蔚 | 北大的“八千麻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3 07:30:47 2019, 美东)
文汇学人 文汇学人 微信号 wenhui_xr
功能介绍
《文汇报》周五副刊《文汇学人》
经历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1953年因原北大校舍另有他用,红楼地下室内所存北大历史
档案材料由文书科长尹钟毓请示汤用彤副校长批准后,除拣出1400余件又1946年至1949
年档案材料外其余全部撕毁卖给私商。由于当时手续非常马虎,究竟是些什么东西?数
量多少?现在均已无法查清。
1957年4月10日,《人民日报》刊出评论员文章《收集档案为科学研究服务》,强调历
史档案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要求立即着手调查收集旧政权机关及已撤销单位的档案,
否则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浙江省某市法院,原来曾存有从宣统三年到解放前的
全部档案,但是被当作废纸烧了六个月,全部烧光;湖南省一个机关所存的全部敌伪档
案,从解放初一直卖到1954年,全部卖光。甚至最近我国最古老的...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邻家小儿回忆翦伯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5 15:32:34 2015, 美东)
邻家小儿回忆翦伯赞
周启博
2008年8月
今年是翦伯赞教授一百一十周年冥诞。一九五二年,家父周一良因院系调整从清华历史
系调到北大历史系,全家住进北大教授宿舍燕东园二十四号北侧,南侧是生物系李汝琪
教授一家。相隔三个小楼的二十八号是翦宅。从一九五二年到一九六八年的十六年中,
周与翦在燕东园为邻,在历史系同事,翦任系主任,周是副职之一。那时北大附小在北
大校园内,我上下学路遇翦夫妇散步,自然称伯伯,伯母。(图:翦伯赞与夫人戴淑婉)
“翦伯伯”来头大
在我这个邻家小儿心目中,翦伯伯比燕东园其他几十位伯伯“来头”大。原因有以下几
条。
(一)燕东园的二十余座小楼抗日期间曾是日本军官住宅,我家搬来时已经颇为老旧。
门窗油漆剥落,地板开裂凹陷。每个小楼住两家教授。例如二十三号住过地球物理系李
宪之,中文系游国恩,二十六号住过哲学系洪...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7 邻家小儿回忆翦伯赞
周启博
2008年8月
今年是翦伯赞教授一百一十周年冥诞。一九五二年,家父周一良因院系调整从清华历史
系调到北大历史系,全家住进北大教授宿舍燕东园二十四号北侧,南侧是生物系李汝琪
教授一家。相隔三个小楼的二十八号是翦宅。从一九五二年到一九六八年的十六年中,
周与翦在燕东园为邻,在历史系同事,翦任系主任,周是副职之一。那时北大附小在北
大校园内,我上下学路遇翦夫妇散步,自然称伯伯,伯母。(图:翦伯赞与夫人戴淑婉)
“翦伯伯”来头大
在我这个邻家小儿心目中,翦伯伯比燕东园其他几十位伯伯“来头”大。原因有以下几
条。
(一)燕东园的二十余座小楼抗日期间曾是日本军官住宅,我家搬来时已经颇为老旧。
门窗油漆剥落,地板开裂凹陷。每个小楼住两家教授。例如二十三号住过地球物理系李
宪之,中文系游国恩,二十六号住过哲学系洪谦,西语系吴达元,二十九号住过经济系
周炳琳,赵乃抟,等等。只有翦一直是一家独居一座楼并有专车,而且在原有建筑外另
建了几间房作车库,司机和厨师住房,楼南面加盖了有敞亮玻璃窗的大房间,是历史系
派给他的助手杨济安等五六个人的工作间。翦夫妇去世后,北大历史系曾用二十八...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8 ——“红色话语”小议之一
裤子系于腰间,附于双腿之上,前遮后掩,为高人雅士所不齿。几百年前的英国绅士们
,在社交场上提到裤子的时候,常用indescriables(不能够描写的东西)、one-must-
not-mention-'ems(决不可以提及的东西)或unspeakables(别说出来的东西)等委婉
语来指代。陈原解释说,“那时上流人等神经过于敏锐,或者说他们都是假道学之流。
一提到裤子,就会想入非非,竟至于想到不道德行为。”[1]如果某些中国人,像鲁迅
说的那样,一看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
想到性交,立刻想到私生子,那么,这些英国绅士的想象力也不过尔尔,其特异处不过
是用想象力跨越了一座大山——脱。
上世纪四十年代,这座大山被中国的现代“愚公”搬走了,“脱裤子”不但堂堂正正地
上了报刊,腾于众口且响彻会场,而且还向纵深发展——先是从“脱裤子”联系到“割
尾巴”,后来又走向了全面化——“洗手洗澡”。
1942 年3 月9 日,《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由胡乔木撰写,经毛泽东修改的社论:《
教条与裤子》。社论批评某些领导干部和留苏知识分子在整风... 阅读全帖 |
|
e**5 发帖数: 645 | 9 提起梁实秋,1949年后,海峡此岸的人们大概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篇中学课文《丧家
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句经典的鲁迅式的谩骂几乎笼罩了梁实秋的一生,如同一个挥
之不去的咒语,一个鬼魅般的标签,长期以来遮掩了梁实秋作为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的真
实面目。梁实秋生于1903年,比鲁迅晚生了20多年,1926年,他结束在美国3年的留学
生涯,一年后新月书店出版他的第一本著作《浪漫的与古典的》,他以一个年轻的教授
、文学批评家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阵营的重要一员。他与鲁迅
的交恶也始于那个时候。然终其一生,他对鲁迅杂文、散文、小说的评价基本上都是客
观的。自上一世纪80年代“解冻”以来,世人往往也只注意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他
的莎士比亚翻译、他的英汉辞典。最近看到广告,《梁实秋全集》将要面世,透过他的
全集,人们将有可能较为全面地了解梁实秋其人。
在我看来,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莫过于梁实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的《新月》,
以及30年代中期在北平自办的《自由评论》上,所发表的那些论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文章
,对此人们陌生已久。如果说他对国民党毫不留情的批评只是表现出他足够的良知和勇...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2456 | 10 159、谢泳说:从1949年后,由于不断的政治运动,许多知识分子不仅检讨自己,而且
糟蹋自己的师长、朋友、前辈、自己的母 校、自己供职的单位,这些文字已成为历史
的一部分,历史研究者在面对这些史料时,不应当取一种简单的态度,他们有责任辨析
或以理解的心情分析出这些东西产 生的历史环境,有必要指出这些出自知识分子笔下
的文字,恰是一个时代政治文化的集中体现。
160、谢泳说:一九四九年以后,新政权和知识分子(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紧张关
系就存在了,新政权从一开始就对人文知识分子存有戒心,也许他们早已意识到那些人
文知识分子由于专业的关系,至少在思想上对新政权是一种威胁。
161、谢泳说:肯定自由主义的传统,不意味着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没有缺点,他们的毛
病是很多的。这一两年人们说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优点多了一些,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命
运太悲惨了,为了恢复失去的传统,多说他们的一点好处,我以为并不过分。
162、 谢泳说:中国老一代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在改革开放以后,差不多都是
年近六七十岁的老人了,对于过去的屈辱,他们已经不愿意多说,就是说出来,他们也
觉得那些屈辱不是一时可以解脱的,我们... 阅读全帖 |
|
|
c***s 发帖数: 70028 | 12 文化人议政、参政,本来是我国自古以来士大夫阶层的传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精神感召下,这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而且赋予了现代政治意义。抗日期间,文化人反腐败斗争的事迹很多,本书仅举出反对孔祥熙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的案例。
抗战爆发后,蒋介石自兼行政院长(相当于国务总理),孔祥熙为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中国银行总裁,实际主持日常工作。迁都重庆以后,1938年3月国民政府改组战时机构,孔祥熙被任命为行政院长,仍兼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不久又兼四行联合办事处副主席,成为抗战时期主管大后方财政经济的首脑。
由于宋美龄的裙带关系,连蒋介石本人对大姐夫孔祥熙都有点奈何不得。孔祥熙担任财政部长之后,独揽中国财政金融大权达11年之久,其间连蒋介石本人都无从确切得知真正的财政运行状况,孔氏真可谓权倾一时。
为何蒋介石长期重用孔祥熙主管财政?
蒋介石究竟为什么如此重用并纵容孔祥熙呢?
说来复杂,但总而言之一句话:蒋介石的连襟和亲信孔祥熙善于理财、敛财,切实保障了国民党官僚资本集团的经济利益。
抗日战争初期,敌强我弱,日本侵略者处于战略攻势,华北、东南广大地区相继沦陷,占战前国民政府财政总收入90%以上的... 阅读全帖 |
|
I******a 发帖数: 3812 | 13 国民党权贵资产一览:蒋介石6639万 宋美龄3094万
2011年11月20日00:40:59 [新闻大杂烩]
文化人议政、参政,本来是我国自古以来士大夫阶层的传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
与科学”精神感召下,这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而且赋予了现代政治意义。抗日期间,
文化人反腐败斗争的事迹很多,本书仅举出反对孔祥熙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的案例。
Mitbbs.com
抗战爆发后,蒋介石自兼行政院长(相当于国务总理),孔祥熙为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中
国银行总裁,实际主持日常工作。迁都重庆以后,1938年3月国民政府改组战时机构,
孔祥熙被任命为行政院长,仍兼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不久又兼四行联合办事处副
主席,成为抗战时期主管大后方财政经济的首脑。Mitbbs.com
由于宋美龄的裙带关系,连蒋介石本人对大姐夫孔祥熙都有点奈何不得。孔祥熙担任财
政部长之后,独揽中国财政金融大权达11年之久,其间连蒋介石本人都无从确切得知真
正的财政运行状况,孔氏真可谓权倾一时。Mitbbs.com
为何蒋介石长期重用孔祥熙主管财政?Mitbbs.com
蒋介石究竟为什么如此重用并纵容孔祥熙呢?Mitb... 阅读全帖 |
|
p********f 发帖数: 787 | 14 http://www.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12685
1922年:赴美勤工俭学的张闻天
张勤龙
张闻天是中共高层中为数很少的一位有留美背景的领导人。1922年至1924年,20来
岁的张闻天曾到美国留学一年半。
1920年初,上海浦东著名实业家穆藕初先生被任命为总统府名誉实业顾问。在北
京,穆藕初访问了北京大学。蔡元培亲自接待并和他畅谈了关于如何繁荣中国学术文化
的事。穆藕初很受启发,非常振奋。事后,他写信给蔡元培,决定捐资北大,派遣数名
学生出国留学。同年5月,穆藕初再次赴京,与蔡元培商谈具体实施办法,并聘请胡适
、陶孟和、蒋梦麟、马寅初4位北大教授,帮助蔡元培决定出国留学人选。最后,大家
决定选派罗家伦、段锡朋、周炳琳、汪敬熙、康白情5人去美国留学。
实业家资助教育并不鲜见,穆氏本人也曾捐资中华职业教育社,但是,一次捐献数
万金,委托蔡元培选派素不相识的学生出国深造,实为一大创举。据穆藕初的儿子穆伯
华回忆,他的父亲在做出这一决定前,曾经对他和弟弟穆家骥说:“我准备拿5万两银子
,帮助别人出国留学。我想,...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763 | 15 81位民国院士近60人1949年后留在大陆:部分人的命运】
1948年,中国的内战正酣之际,第一届院士共81人诞生了,在 那个决定中华民族未来
命运同时也决定这些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精英的历史时刻,他们何去何从,陷于了痛苦之
中,有今日学者专门写下了他们的选择——《1949 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傅
国涌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选择呀!有的并不赞成共产主义但不想没有国家的流浪
留下了,有的认为自己并没做错什么大不 了钻到故纸堆里留下了,有的害怕台湾还是
不保留下了,当然也有毅然决然离开的,相当部分则是怀有极大的希望留下了,一如胡
风的伟大献词《时间开始了》,他 说的是伟大的新时代的时间开始了。中共接管政权
前后,共有22位院士离开大陆,28位人文组院士中留在大陆的18位(考古学家都在这个
组)。他们,除了那 个没有人格的郭沫若外,其他一律遭到改造、整肃、批判,更有
不堪忍受身心摧残与人格凌辱而自杀的。这里没有总结多少自杀的,下面转载的是一个
基本介绍,读后只有无语的份。
一、民国时期81位院士中离开大陆的22位院士
中研院院里14个单位,成建制 迁台的只有管理机构中央研究... 阅读全帖 |
|
f****m 发帖数: 7469 | 16 暴抽国粉是我老的一大爱好
马寅初指责国民党军政要员“大发国难财”
在国民参政会内,敢于诤言的代表人物有马寅初、傅斯年、何廉、萧公权、吴景超、潘
光旦、蒋廷黻、翁文灏、张奚若、罗隆基、周炳琳、钱端升等,他们是“蒋介石最害怕
起立质询的参政员”。而力主公道的报刊有《大公报》、《文汇报》、《新华日报》、
《新民报》、《世纪评论》及重庆《世界日报》和昆明《朝报》等。
经济学家马寅初在抗战爆发前就出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委员、兼经济与财政委员会的委员
长。抗战初期,他以专家身份考察战时经济,对国民党军政要员大发国难财极为不满,
他将这种情况概括为“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1938年,马寅初有针对性地提出征收“战时财产税”。他说:“政府对发国难财者应从
速开办临时财产税,先从大官之中发国难财者入手,令其将用政治势力所获得的不义之
财全部提出,贡献于国家,以为其余发国难财者戒。”这个矛头直接指向财政部长孔祥
熙。
于是就有人奉命前来劝说马寅初,说可以把重庆北碚立法院的好房子让他居住;若想购
买黄金,只要他提个数字,可以立即照办;若要去美国考察,不论长住或短期都行,经
费不成问题。马寅初心里明白,遂发表“严...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17 文革中自杀的部分知识精英名录(第二批105名)
作者:张允若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年04月21日
本站发布:2011年04月21日
前 言
去年12月,本博刊发的“文革中自杀的部分知识精英的名录”(105名),引起了许
多人的关注,并在民间广为传播。经过继续收集和整理,现在刊发名录的续集、或者说
是第二批名录,总共也是105名。
我曾经在博文中说过,迎接建党90周年,最应该做的事情便是回顾历史、反思历史
、总结历史。所以,这段时期我的博客将继续围绕这个沉重的话题,提供种种观点和材
料,供朋友们思考和讨论。
在第一批名录的后记中,我曾提到:自杀身亡,只是文革受难者被迫害致死的方式
之一(另外还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是被直接殴打、枪杀、折磨致死,一是被殴打折磨
后大伤元气、得病而死)。我是出于偶然的因素进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在接触了众多
受难者材料后,我深深感到,自杀而死比其他死亡方式要更加集中、更加强烈地凸显精
神方面的东西。一则,自杀者在面临生死抉择之前,一定经受了残酷的、非同寻常的精
神折磨(或者遭遇到激烈的、如雷击顶的精神冲击),出现了“生不如死”、“再也活不
下去了”... 阅读全帖 |
|
d*********p 发帖数: 1531 | 18 令人扼腕的命运:20位民国精英留在大陆以后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4-02-08 08:
19:52)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史常识
陈寅恪(1890-1969)
一代大师陈寅恪,他学贯中西,通晓十余种语言,甚至包括梵文、西夏文和突厥文,被
称为“中国最博学之人”。文革开始后,他家被大字报覆盖,远望如白色棺材。红卫兵
还把几个高音喇叭放于其床头,使双目失明且患心脏病的他彻底崩溃。“革命者”见效
果初成,乃加大攻伐力度与强度,将高音喇叭干脆搬进室内,绑到了陈氏的床头之上。
每当“革命者”呼声响起,整个陈宅如狂飙突至,风雷激荡。陈氏夫妇未闻几声,即感
天旋地转,双双心脏病复发,口吐白沫,倒地不起。1969年春节后,陈寅恪一家被扫地
出门,迁至中大校园西南区五十号一所四面透风的平房居住。此时陈寅恪病体衰弱得已
不能吃饭,只能进一点汤水之类的“流食”,偶有亲友偷偷登门拜望,他躺在病榻上已
说不出话,只是眼角不断有泪流出,望者无不凄然。身处困厄绝望的陈寅恪自知将不久
于人世,但面对几次被登门的 “革命者”乱拳打倒,心脏病日趋严重几乎瘫痪的唐筼
,陈认为爱妻可能将先于自己...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9 1948年11月,上海。国难当头,大批人在火车站排队购买车票准备逃离上海。
胡先骕是一个植物学家,胡宗刚编的《胡先骕年谱长编》对其生平思想、经历,搜罗颇
详。1948年他已经55岁,在北师大生物系任教授,并主持静生生物调查所。3月15日他
在北平写信给老朋友任鸿隽说:“此间各教授颇有组党之意,而深以胡适之不能领导为
憾。
吴景超、钱端升、周炳琳等已有一新组织,惜不肯公开承认反共,故与另一派人不能相
合也。”信中说,他要在即将召开的静生生物调查所会上提出“适应时局决定大计案”
。随信还附上了他几天前(3月11日)在《经世日报》发表的时论《今日自由爱国分子
之责任》,显然“自由爱国分子”是他对自己的定位,他既对国民党的施政持批评的立
场,又不认同共产党的那一套,在中国面临严重情势时,他试图有所作为,组一新党,
团结同道就是他的思考。此文也是对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回应,司徒希望中国的知
识份子和受教育人士,可以组一新党,对政府作建设性的批评,以宣导若干有关改革之
主张及进步之运动。文章说:
“两年以来,作者屡与智识分子谈及另组新党之必要,国民党中虽有爱国之士与贤明之
领袖,但极端反动自私之... 阅读全帖 |
|
|
x*****i 发帖数: 1329 | 21 这所只存在8年的大学,何以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链接里有图
http://business.sohu.com/20160920/n468811315.shtml
**
很多专家都说过这样一句话:西南联大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这所只存在了8年的“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8年时间,西南联大虽然只毕业了3882名学生,但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
人文大师。
2016年,中国启动了大学“双一流”建设: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
数量和实力,双双进入世界前列。
实现“双一流”目标,很难,不妨向西南联大取取经。
联大长征
1937年8月28日,本是个平常日子,
但因为一封公函而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特别日子。
这一天,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
接到了来自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公函。
公函要求:三校南迁长沙,联合组建长沙临时大学。
一个多月前,“七七事变”爆发,
硝烟弥漫的北方,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
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开学。
但课桌未稳,部分教授和学生还没到来... 阅读全帖 |
|
B*****r 发帖数: 78 | 22 【81位民国院士近60人1949年后留在大陆:部分人的命运】
1948年,中国的内战正酣之际,第一届院士共81人诞生了,在那个决定中华民族未来命
运同时也决定这些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精英的历史时刻,他们何去何从,陷于了痛苦之中
,有今日学者专门写下了他们的选择----《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傅国
涌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选择呀!有的并不赞成共产主义但不想没有国家的流浪留
下了,有的认为自己并没做错什么大不了钻到故纸堆里留下了,有的害怕台湾还是不保
留下了,当然也有毅然决然离开的,相当部分则是怀有极大的希望留下了,一如胡风的
伟大献词《时间开始了》,他说的是伟大的新时代的时间开始了。中共接管政权前后,
共有22位院士离开大陆,28位人文组院士中留在大陆的18位(考古学家都在这个组)。
他们,除了那个没有人格的郭沫若外,其他一律遭到改造、整肃、批判,更有不堪忍受
身心摧残与人格凌辱而自杀的。这里没有总结多少自杀的,下面转载的是一个基本介绍
,读后只有无语的份。
一、民国时期81位院士中离开大陆的22位院士
中研院院里14个单位,成建制迁台的只有管理机构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和...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7 17:03:34 2014, 美东)
2014年05月04日16:44
1919年5月4日,农历四月初五,这一天风清云淡、温度宜人。在这个平淡无奇的星期天
,来自北京十几所高校的大约三千余名学生创造了历史。他们高喊“还我青岛”、“废
除二十一条”、“惩办卖国贼”、“誓死不承认和约”等口号,奔向使馆区。图为1919
年6月示威的学生。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抛出14条建议,让中国人第一次开始相信并且期待所谓
的“世界公理”。1918年11月,一战结束。学生们到街上游行,欢呼中国取得一战的胜
利。巴黎和会成了国人寄予民族转折的希望。
然而,巴黎却成了国人“公理战胜强权”之梦破碎的地方。1918年12月1日,外交总长
陆征祥率团赴欧洲参加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日本继承德国在
山东的一切特权。图为1914年,章宗祥(左一)、陆征祥(...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吴晗‘数学考零分、破格进清华’”说辨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25 09:42:16 2016, 美东)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xsg/8348/2013/20130821104616
清华大学校史馆 刘惠莉
吴晗 (1909-1969)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考入清华
大学,目前研究吴晗的所有论著基本上都采用这样一种说法:吴晗于1931年首先报考北
京大学史学系,尽管文史和英文都得了一百分,但数学得零分,而北大规定考生有一门
科目得零分就不能录取,因而他没有被北大录取。为此,他只得又去报考清华大学历史
学系,考试结果相同,数学还是零分,文史和英文是一百分,清华大学也有与北大相同
的规定,但却以吴晗文史成绩特别优秀为理由,将他破格录取。[1]这一说法在社会上
广为流传,已经成为上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一段佳话。然而...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5 2014年05月04日16:44
1919年5月4日,农历四月初五,这一天风清云淡、温度宜人。在这个平淡无奇的星期天
,来自北京十几所高校的大约三千余名学生创造了历史。他们高喊“还我青岛”、“废
除二十一条”、“惩办卖国贼”、“誓死不承认和约”等口号,奔向使馆区。图为1919
年6月示威的学生。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抛出14条建议,让中国人第一次开始相信并且期待所谓
的“世界公理”。1918年11月,一战结束。学生们到街上游行,欢呼中国取得一战的胜
利。巴黎和会成了国人寄予民族转折的希望。
然而,巴黎却成了国人“公理战胜强权”之梦破碎的地方。1918年12月1日,外交总长
陆征祥率团赴欧洲参加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日本继承德国在
山东的一切特权。图为1914年,章宗祥(左一)、陆征祥(左二)、朱启钤(左四)、
曹汝霖(左五)在中央公园合影。
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入国内,学生们义愤填
膺。1919年5月3日晚上7点,北大一千多名学生开会,他们决定第二天举行示威游行。
图为1919年6月在基督教青年会门前演讲的学生。
摄...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6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xsg/8348/2013/20130821104616
清华大学校史馆 刘惠莉
吴晗 (1909-1969)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考入清华
大学,目前研究吴晗的所有论著基本上都采用这样一种说法:吴晗于1931年首先报考北
京大学史学系,尽管文史和英文都得了一百分,但数学得零分,而北大规定考生有一门
科目得零分就不能录取,因而他没有被北大录取。为此,他只得又去报考清华大学历史
学系,考试结果相同,数学还是零分,文史和英文是一百分,清华大学也有与北大相同
的规定,但却以吴晗文史成绩特别优秀为理由,将他破格录取。[1]这一说法在社会上
广为流传,已经成为上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一段佳话。然而,笔者通
过翻检材料,发现上述说法与历史事实有相当距离,兹特考辨如下。不当之处,请批评
指正。
一、 报考过程
吴晗本来在上海中国公学就读,因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辞职赴北平,深受胡适
学术影响的吴晗也于1930年8月离开中国公学,北上赴北平求学。他原打算直接转学进
燕京大学历史系,但因他... 阅读全帖 |
|
c*****3 发帖数: 1141 | 27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竹塘小组村民周炳文,因多次带头举报“村霸”非法强占集体土
地搞开发,而惨遭同组村民熊运军绑架至福建石狮,周被捆绑、挂上石头推入大海。死
里逃生的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时时担心再遭灭口。
应邀赴约遭绑架
6月2日中午时分,周炳文应社区主任熊英之邀,一起商议征地款事项及共进午餐。但他
万万没有想到,这顿饭局是被人精心策划的“圈套”。
周炳文说:“当时,他在电话说要我一个人去,不要跟任何人说。”
周满心欢喜赴约,他到达约定地点时,他只看到熊英的轿车,但不见其人,给其电话也
不接。这时,从另一辆轿车突然下来三个彪形大汉,将他推进车里,并恐吓说:“老实
点,要不然我今天要你的命。”
周炳文说:“车里面包括熊运军一共有4个人,一押上车就把我手机抢了,抢手时发生
了争执,有人往我左胸打了两下,有人把我手铐起来了,用胶纸把我嘴封住,手脚用绳
子绑住,把我丢在后车箱。”
最后,由熊运军一人驾车往广西桂林方向行驶。
途经多省 熊运军软硬兼施
这次绑架行程途经广西-广东-福建,在车尾箱的周炳文,由于高温烘烤,他多次昏了过
去,小车颠簸震醒的他,用脚用力踢,车子才停下来。
这时,...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