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n 发帖数: 135 | 1 本文摘自《陈垣史学论著选》 作者:陈垣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载广州《时事
画报》1907年第23期 原题为:释奴才
消融满汉之说出,于是有请满汉臣工一律称臣,不称奴才者。奴才二字何自出?陶
宗仪《辍耕录》以为始于郭令公“子仪诸子皆奴才”一语,非也。骂人奴才盖北俗,中
原无是语也。有之,自晋始。晋世五胡人中国,胡言遂载以俱来。《刘渊载记》(《晋
书》于五胡及诸割据者,别为载记,附于卷末。刘渊、刘曜,皆匈奴也,不得以汉姓而
误为汉人):成都王既败,元海曰:颖不用吾言,遂自奔溃,真奴才也。
一、《刘曜载记》:田崧骂杨难敌曰:若贼氏奴才,安敢希觊非分。二、王猛曰:慕容
评真奴才,虽亿兆之众不足畏,况数十万乎!三、《水经注》:李特至剑阁,叹日:刘
氏有此地而面缚于人,岂不奴才也!四、《魏书》:尔朱荣谓元天穆曰:葛荣之徒,本
是奴才,乘时作乱。五、凡此诸语,皆出自晋末六朝之间,在郭令公之前。令公之为是
语,盖亦久居塞外,习于胡言,犹今之操西语骂人者耳。陶宗仪以为此语始自令公,未
之考也。
后于令公而为是语,则《五代史》:董璋反,以书诱姚洪,洪不听。城陷,璋责之。洪
曰:汝奴才,固无耻... 阅读全帖 |
|
t******o 发帖数: 2792 | 2 “(北齐)为周师所灭,有户三百三万二千五百二十八,口二千万六千八百八十。
後周闵、明二帝,主祭而已,俱以弑崩。武帝诛戮权臣,诛宇文护。方览庶政,躬俭
节用,考名实,五六年内,平荡燕齐。灭高齐。嗣子昏虐,亡不旋踵。按大象中,有
户三百五十九万,口九百万九千六百四。”
按周书上面是三百三十万,按这个应该是1:6.1的比例,个人感觉3到7比一应该都说
得过去,但359 比900 就是2.5的比例是太小了,399比900就更差得远了。
而且上面引的通典段落是紧挨在一起的,突然有这么大的落差实在诡异,说是数字错
了应该是个合理的解释。
当然葛的559万户,也就是个合理的假说而已。
本, |
|
b****r 发帖数: 2555 | 3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4:19 2011, 美东) 提到:
看了他视频的都清楚他讲古代史时,对隋唐赞不绝口,还上百家讲坛讲两宋,对清朝皇
帝也是称赞,唯独对明朝他宣称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还有把明朝十六个皇帝说
成十六个混蛋,朱元璋这样的被他咬住出身说是最卑贱的皇帝,武宗,嘉靖,万历在他
嘴下都是极尽可能的贬低,为什么呢?他和明朝有什么仇么?
☆─────────────────────────────────────☆
Ranma (ranma 1/2) 于 (Wed Aug 17 19:55:27 2011, 美东) 提到:
不如此不出名啊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9:18 2011, 美东) 提到:
问题是他给学生讲课阿,又不是出去讲座贬低明朝
而且他如果想出名,完全可以把隋唐骂一遍,把贞观... 阅读全帖 |
|
f*******5 发帖数: 1815 | 4 历史上最多欲求的女性:胡承华。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妃子,元诩的生母。她既有文才,
又贪武艺;既爱天下,又喜金钱;既信佛教,又善权术;既贪图玩乐,又耽于情欲……她
是北魏宣武帝灵皇后,生子拓跋诩立为太子。拓跋诩冲龄嗣位而为孝明帝,尊高皇后为
皇太后,胡承华为皇太妃,不久胡承华就逼皇太后到瑶光寺出家为尼,自己成为灵太后
。有才华,处理政务获得朝野的好评,但私生活靡烂,权力欲望强烈,当上太后之后,
不欲让成年儿子亲政,造成官宦之祸。后更杀死亲生儿子,立刚出世的小孙女为帝,转
而又推翻重立。少数民族首领攻破洛阳,把胡承华和小皇帝淹死。
女色狼赵飞燕. 赵飞燕:名宜主,汉成帝皇后,善歌舞,由于体态轻盈,据说能“
掌上舞”,故称“飞燕”。赵飞燕因为无子失宠,遂淫乱后宫。至平帝即位后,赵飞燕
被贬为庶人,自杀身亡。据传,赵飞燕生不了孩子,为此,她决心给她的皇帝戴戴绿帽
子,借“精”生子。赵飞燕以祷神为名义,建了一间小房子,除了左右侍妾任何人不得
进入,用小牛车拉着一车的美貌少年,装扮成宫女进宫,任这位大美人胡作非为。据史
料记载,赵飞燕“日以数十,无时休息,有疲怠者,辄代之。 ”以她那看似弱不禁...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5 历史盲,请看陈寅恪的论文。
首先,是高句丽,不是高丽,高丽是后来的高姓丽朝的简称,和李唐赵宋类似,和高句
丽是两回事,不要被棒子给糊弄了。
征高句丽不是什么侵略,或者自大,而是不得不征。那时的中原王朝和高句丽是你死我
活的根本矛盾。
你看征高句丽不是杨广一个,北魏,北齐,北燕,北周,都和高句丽打,隋朝因此灭亡
了,唐朝接着上,直到武则天时代灭了高句丽为止。
这么多朝代,皇帝,为的什么? 都为了穷兵黩武? 把命搭上还要穷兵黩武??
因为他们都有一个来自鲜卑的传统,鲜卑和高句丽是势不两立的世仇。而且高句丽占领
的辽河流域,本来就是中原王朝的传统地盘。慕容鲜卑的燕国就在这里立国,任何一个
鲜卑王朝,都和高句丽不死不休。
按陈寅恪的说法,这是整个北方汉化了的鲜卑贵族集团共同的压力。
另外,高句丽不是中国以外的一个国家,其实也是五胡乱华的"胡"之一,是中国的一部
分,隋朝要灭高句丽,就和它要灭南陈一样,是"统一"的必须。不然,它的皇帝,没资
格称自己是中华天子。
隋朝唐朝没有去灭三韩,因为三韩不是应该统一的,中国的一部分。
就和后来的清朝,虽然在关外就占领过朝鲜,但是只是要求朝鲜把自己当作中国来...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20290 | 6 他们和北齐一直比较交好,不过也同时对南朝,北周称臣。
好像因为高宝宁的问题,和北周以及隋有过小规模的摩擦。 |
|
c*****1 发帖数: 3240 | 7 北巍,北齐,辽,金都大规模修了长城,看来葛树这个风车不虚啊 |
|
c*****1 发帖数: 3240 | 8 哈,一个道理,莫非北魏,北齐,辽,金不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权 |
|
r****r 发帖数: 701 | 9 中国冷兵器时代十大勇将悲情霸王--项羽
中国冷兵器时代十大勇将马踏匈奴—霍去病
中国冷兵器时代十大勇将落雕都督--斛律光 斛律光,敕勒族,字明月,朔州人,北朝北齐
名将。
中国冷兵器时代十大勇将悼武天王--冉闵
中国冷兵器时代十大勇将单骑退胡--史万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
中国冷兵器时代十大勇将天下奇男子--常遇春 常遇春,字伯仁,汉族,安徽怀远人。
中国冷兵器时代十大勇将千古奇冤-苏烈 字定方,冀州武邑人。
中国冷兵器时代十大勇将白衣神箭--薛仁贵 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中国冷兵器时代十大勇将面涅将军--狄青 字汉臣,山西汾阳人。
中国冷兵器时代十大勇将天纵神威--杨再兴
PS:三国群雄没有在内。。。 |
|
|
|
v*****s 发帖数: 20290 | 12 这个观点有正确的地方,但论证过程我不同意,甘肃人不呆不傻,为什么考试比不过江
南人呢?
科举制主要是导致了世家的衰落,而由于李唐的陇西背景(江南世家多依附南朝,而河
北世家多依附北齐),所以这一衰落在唐朝就比较具体的表现为甘陕地区人才的逐步凋
零。但需要注意的是,同时期其他地区的世家都在衰落,比如闻喜裴氏,清河崔氏等,
也就是说科举制的兴起并不代表甘陕衰落的必然性。
科举作为一种标准化考试,教育和经济的关联性更加紧密,那么从李唐开始,关中地区
水土流失的恶果进一步暴露,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步向东南转移,这才是科举之后,北人
不如南的深层次原因。 |
|
C*********g 发帖数: 3728 | 13 韩寒说中学读二十四史,这明显是在吹牛。
读完二十四史得需要多少时间他知道么?我花了高一整一年看了一遍史记,过了一年之
后能记住的寥寥无几。后来读博的时候有三年反复看了二十四史中的5部断代史,速度
已经不错了。
不但是中学时间不可能够看完24史,而且24史中不少是质量差,不值得看的。例如南史
和北史,夸大其词,信口开河之处比比皆是。同样是五代,《宋书》、《南齐书》、《
魏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被称为八书,史称“
二史八书”。五代的历史,总共就占了24史中10部。不是历史专业,who才会为了了解
一个五代,读完10部互相overlap甚至是抄来抄去的大部头?再说他妈的辽金元史,
一堆一堆稀奇古怪的名字,有病的中学生才去当个宝来彻夜读。
要读二十四史,以上都是基本常识...... |
|
a********8 发帖数: 640 | 14 暮春永昼,无所事事,临案朦胧,忽忽欲睡。见一女子,羽衣翩翩,自西向东,
迤俪而来。顿使吾呆若木鸡,状如蠢牛,目不转睛、勿言勿动。忽见其,立于吾前,
手中握一卷册曰:此为天下名媛榜,汝有一面之缘,可启视之。吾如其言,净手洗
目以观之,见其上,列华夏历代之名女,上启夏朝,下至清末,以后妃、才女、名
妓为主,字迹娟秀,馨香扑面,记载颇详,吾心狂喜。遂极力以记之,正忘乎所以
之际,敲门声起,惊破幽窗,细想从头,所剩无几,甚懊恼,无奈何,遂取纸墨笔砚,
将断简残篇,抄录于此。供各位看官,茶余饭后,消闲解闷,不足之处,勿怪则个。
1、花皇武则天:千古一帝。
2、花王慈禧太后:晚清五十年,尽在此女手中,几令国将不国。
3、花仙陈圆圆:秦淮八艳之一,蕙心纨质、淡秀天然,令吴三桂,冲冠一怒为
红颜,遂引清军入关。
4、花神杨玉环:四大美人之羞花,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其天生
丽质,酿成安史之乱,使大唐由盛转衰。
5、花魁李清照:两宋第一女词人,千古第一才女。
6、花姿西施:四大美人之沉鱼,华夏第一女间谍。
7、花妃貂禅:四大美人之闭月,又一著名的女间谍。
8、花恶吕雉:汉高祖后,...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6234 | 15 那夏桀,商纣呢。后赵和北齐诸帝呢
传奇应该有情节离奇的故事在里面把。哪里离奇呢?仁宗的狸猫换太子,说是传奇还差
不多 |
|
v*****s 发帖数: 20290 | 16 中行说表示情绪稳定。
汉奸这东西很多时候没法定义。比如北齐高家算不算?李唐算不算?王猛算不算? |
|
|
t******o 发帖数: 2792 | 18 北周六典只看过前言,知道大致说的是北周官制。不过虽说隋代北周,但隋唐官制继承北周的却不多。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里说隋唐制度(礼乐典章刑政之类)有三个来源,依照所占比重排序,第一是北魏、北齐,第二是梁、陈,第三才是西魏、北周。苏绰复周改的那些官名之类,杨坚上位就废得差不多了。略论稿里好像没怎么提三省,六部是提了,大意就是六部和周六官有些形似,有些渊源罢了。
至于三省六部相当今天的什么职位,我对今天的红朝运作机制就很不了解,而且多数也很难对应,所以真不好说。
勉强说个文革的例子讲讲三省。好比太祖是皇帝,具体的讲话,发言稿之类会由秘书起草,身边的秘书参与机要自然就地位提高,好象陈伯达的角色。太祖要夺外朝的权,秘书的权力会越来越重,夺权后,秘书还有其他亲信会形成中央决策圈子,这就是中央文革小组了,相当中书省,当然是汉魏的中书,不是唐朝的。是内朝,不是外朝。如果太祖去世,太子即位,文革小组依旧存在,继续掌权,那势必就会独立性增强,成为外朝的一部分了,那就好比唐代的中书省。
汪东兴长期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和中央警卫局局长,在我看就差不多是汉魏时代的门下侍中了——宫中之事,事无大小,都由他负责。... 阅读全帖 |
|
m********y 发帖数: 21909 | 19 你这么一比附,我就明白了。
有空讲讲清流官之类的,也要比附着讲才好。谢谢。
承北周的却不多。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里说隋唐制度(礼乐典章刑政之类)有
三个来源,依照所占比重排序,第一是北魏、北齐,第二是梁、陈,第三才是西魏、北
周。苏绰复周改的那些官名之类,杨坚上位就废得差不多了。略论稿里好像没怎么提三
省,六部是提了,大意就是六部和周六官有些形似,有些渊源罢了。
也很难对应,所以真不好说。
起草,身边的秘书参与机要自然就地位提高,好象陈伯达的角色。太祖要夺外朝的权,
秘书的权力会越来越重,夺权后,秘书还有其他亲信会形成中央决策圈子,这就是中央
文革小组了,相当中书省,当然是汉魏的中书,不是唐朝的。是内朝,不是外朝。如果
太祖去世,太子即位,文革小组依旧存在,继续掌权,那势必就会独立性增强,成为外
朝的一部分了,那就好比唐代的中书省。
下侍中了——宫中之事,事无大小,都由他负责。当然,太祖没有给汪审核权。但怀仁
堂事变就可以看出侍中的作用了。
,就不多说了。
会,红朝目下和这个距离不小啊。 |
|
h*****5 发帖数: 566 | 20 少为人知的中国古代蔬菜-瓠、葵、薤 — 薤
薤,又名藠头,Allium chinense G.Don.,百合科葱属植物。茎为盘状短缩茎,叶着生
其上。叶片丛生,基叶数片,长50厘米左右,细长,中空,横断面呈三角形,有3~5棱
,不明显。叶色浓绿色,稍带蜡粉。膨大的鳞茎为短纺锤形,长3~4厘米,横径1~2厘
米,着生于短缩茎上,白色或稍带紫色。生长期分蘖力很强,一个鳞茎栽植后可分生5
~20个,多达10~20个。用鳞茎繁殖,一般是秋栽夏收,春季鳞茎膨大,初夏抽蔓开花
,顶生伞形花序,花紫色,有雌雄蕊,但不易结籽。
常见品种:(1)大叶薤:又名南薤。叶较大,分蘖力较差,一般每个鳞茎分蘖5-6
个,但鳞茎大而圆,产量高。薤柄短,叶多倒伏于地。(2)细叶薤:又名紫皮薤,黑皮
薤,叶细小,分蘖力强,一般每个鳞茎分蘖15-20个,但鳞茎小,薤柄短。叶长30cm左
右,倒伏。叶和鳞茎均可供食用。(3)长柄薤:又名“白鸡腿”。分蘖力较强,每一鳞
茎分蘖10-15个。薤柄长,形似鸡腿,白而柔嫩,品质佳。叶直立,产量高。一般简单
分为两类,一类为香气浓郁,鳞茎较小的,炒食为主的“香藠”,另一类...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2584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amazaki (月は私の心を代表している),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让人笑掉大牙,中国现存最早石建筑不到三米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6 15:32:40 2012, 美东)
郭氏墓石祠
公元100年左右的哦。
编辑本段简介
位于山东省长清县孝里铺村南孝堂山顶。祠后有一墓冢,石祠因墓而建。祠主无考,
旧传为西汉孝子郭巨墓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载,孝堂山原名巫山,“今巫山
之上有石室,世谓之孝子堂”。刻于石祠西墙外面北齐武平元年(570年)的《陇东王感孝
颂》,亦称其为孝子郭巨的墓祠。北宋赵明诚《金石录》确认石室为“后汉时人所为”,
并对郭巨墓祠说提出质疑。根据石祠的形制、画像、榜题与后人题记,其建造年代当在
东汉章帝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上房屋式建筑。祠主可能是曾任诸侯国傅、相或
郡守的二千石官吏。
编辑本段现状
石祠为单檐悬山顶两开间,坐北朝南,面阔4.14米,高约2.64米。室内平面为横长方
形,东西宽3.80米,南北深2.18米,地面后半部横列祭祀用通室宽的...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22 本篇的主人公是元韶, 祖父是彭城王元勰,父亲是死于河阴之变的元绍,也就是说孝
庄帝元子攸是他叔父。由于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北齐年间,所以放在外篇里。
高洋篡东魏之后, 一开始对前朝皇族待遇还是可以的,元韶的爵位从彭城王降为彭城
县公。高洋常常羞辱他,“文宣常剃韶鬓须,加以粉黛,衣妇人服以自随。曰:“以彭
城为嫔御。”讥元氏微弱,比之妇女。”
一天两人闲聊,高洋问元韶,“汉光武何故中兴?”
元韶对高洋的那些羞辱都能忍辱负重,因该也是个明白人。然而他这时候却不知搭错了
哪根筋,给出了一个天雷滚滚的回答,
“为(王莽)诛诸刘不尽。”
高洋心想你真是太懂领导的心思了,“及七月,大诛元氏,自昭成(拓跋什翼犍)已下
并无遗焉。或父祖为王,或身常贵显,或兄弟强壮,皆斩东市。其婴兒投于空中,承之
以槊。前后死者凡七百二十一人,悉投尸漳水。剖鱼者多得爪甲,都下为之久不食鱼。”
这些不和谐的内容出自《北史》,自然不会出在魏收所著的《魏书》里。魏书对于东魏
皇室宗族最后结局的记载一般就六个字,“齐受禅,爵例降。”
后续事件还引出了了一个很有名的成语。有一个叫做元景安的是拓跋什翼犍的五世孙,
见风声不对就和族人商...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23 束上去的吧,散发好像是表示蔑视礼俗或者闲适,散发弄扁舟之类
可以看看南北朝的画
比如斫琴图,北齐校书图,娄睿墓壁画
斫琴图 |
|
E******u 发帖数: 3920 | 24 侯景之乱
梁纪十七
高祖武皇帝十七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慕容绍宗败侯景于涡水,侯景南奔梁
,据寿阳。东魏复得悬瓠、项城。八月,侯景反于寿阳,急攻建康;十月入建康,围台
城。临贺王正德自称梁帝。邵陵王纶等援军击景,皆不利。
梁纪十八
高祖武皇帝十八 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与梁武帝立盟,帝拜景为丞相。景毁约复攻
台城,景克台城。梁援军皆远望,遂散去。五月,武帝殂,太子萧纲即皇帝位。东魏高
澄被杀,弟高洋继之。始兴太守陈霸先起兵讨侯景。
梁纪十九
太宗简文皇帝上 大宝元年(550年):侯景之乱继续:江南大旱,三吴晋渡遗民殆尽。
湘东王萧绎遣王僧辩克长沙,杀河东王誉;入据郢州,逐邵陵王纶。东魏齐王高洋代魏
,即皇帝位。东魏亡,北齐立。侯景自封“宇宙大将军”。西魏八柱国。
梁纪二十
太宗简文皇帝下 大宝二年(551年):魏杨忠克汝南,杀邵陵王纶。侯景遣宋子仙等克
郢州,杀鲍泉。宋子仙围巴陵,王僧辩抗之,景师退。湘东王绎以王僧辩为征东将军讨
景。侯景立豫章王栋为帝,杀前帝萧纲及其子、王侯二十余人。十一月,侯景废梁帝,
自即皇帝位。齐主洋杀(前魏帝)中山王见善。
世祖孝元皇帝上 承圣...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25 周灭齐,杨坚代周
陈纪七
高宗宣皇帝中之下 太建九年(577年):正月,齐太子恒(八岁)即皇帝位,周师克邺
。尉迟勤追及齐上皇、齐主于青州。北齐亡。梁主入朝于邺见周主。四月,周主邕至长
安,封前齐主高纬为温公;十月,周杀齐高氏宗族。高绍义由突厥返,称皇帝。
十年(578年):陈吴明彻围彭城,周大败陈师,虏明彻。五月,周主邕殂。太子贇即
皇帝位;杀齐王宪、王兴等人。周破齐高绍义,绍义还入突厥。
十一年(579年):周京兆郡丞乐运上谏书。周主杀王轨、宇文孝伯。二月,周宣帝传
为于太子,自称天元皇帝,骄奢弥甚。周尽取陈江北之地。
陈纪八
高宗宣皇帝下之上 太建二年(580年):五月,周天元帝欲杀杨坚,未成,帝殂。杨坚
揽大权,为左大丞相。六月,尉迟迥起兵讨坚。坚发兵关中,以韦孝宽为元帅。赵王招
谋刺杨坚,不成,伏诛。八月,韦孝宽、宇文忻等大破迥军,破邺城。迥兵败自杀。益
州总管王谦反杨坚,败死。十一月,韦孝宽卒。
陈纪九
高宗宣皇帝下之下 太建三年(581年):二月,杨坚称隋王,旋即废周主(周静帝),
即皇帝位。北周亡,隋立。五月,隋主潜送周静帝。隋主命高颎、郑译、杨素等定新律
。突厥寇隋。... 阅读全帖 |
|
d*****0 发帖数: 68029 | 26 北周的军事实力其实比北齐要差,灭齐很大程度归功于小怜 |
|
f******n 发帖数: 248 | 27 一个精神外F的年代,连赵这么历史悠久的汉族姓氏都要找个胡人祖先了。也奇了怪,
当汉人有啥丢人的不成。都是自恨的文人长期搞得汉人没用的宣传的潜移默化啊。五代
十国,基本就是汉族军阀混战为主,沙陀人能有多少人,又不是五胡十六国时候,就是
宇文泰这么个鲜卑人的北周也要靠拉拢关陇的汉人,利用汉人的军事力量才能和北齐那
个胡化的汉人高欢对抗啊。而且现在的傻逼文人喜欢搞得好像汉人就没猛将兄似的,恨
不得给历史上的每个猛将找个胡人祖先。不知道再过多久,毛太祖他们那边猛人是不是
也会被附会成什么湖南的维族之类,要不怎么解释这帮湖南四川汉人怎么能这么牛。 |
|
l*****f 发帖数: 13466 | 28 赞,很细致
杨坚对柳庄说这番话里有两点,一是"以开府从役江陵",一是“深蒙梁主殊眷”。杨坚
强调与萧詧旧交,虽然是出于安抚后梁的需要(柳庄回去后也的确劝萧岿不可妄动,萧
岿也听从了,站队正确),但是柳庄身为萧氏近臣,一直在萧詧左右,如果杨坚没有见
过萧詧的话,“深蒙梁主殊眷”从何而来?所以倾向相信杨坚曾拜见萧詧,而萧詧作为
后梁主,更不可能离开江陵到穰城去,所以还是杨坚到江陵
"以开府从役江陵",揣测杨坚南下的情形;于瑾杨忠率西魏军下江陵时候他的确还小,
所以我以为更可能是平江陵之后,"从役江陵",从役可以是他受命南下,西魏平江陵后
在此一直有驻军,所以杨坚南下江陵合乎情理,于私来说,杨坚去穰城看望父亲,而杨
忠也完全有可能让他南下江陵去见萧詧;读周书印象是杨忠此人不仅是勇将,而且人缘
极好,比如后来跟从北齐逃难来的司马消难兄弟结交;他跟南朝萧氏关系也颇深,最早
他还曾跟独孤信一起在梁待过几年,萧衍对他也不错,之前他也帮过萧詧的忙,所以江
陵之难,虽然狠惨,萧詧跟杨忠,倒很可能交情不错,派儿子去拜见,也是自然的事
综合说来,感觉柳庄传记述应该是可信的 |
|
r****p 发帖数: 1854 | 29 记得以前大家抱怨过南北朝的影视太少
最近有个《兰陵王》,据说7月份会上映,现在只能看片花
高长恭,宇文邕,和巫族女子的三角恋
还有一个《女相》,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贵妃萧观音(尼马从辽代穿越到北齐了
), 还有女宰相陆贞的四角关系
片子的定位是古装青春励志片
高湛俨然一代雄主,早早就被高演立为皇太子,尼马要立也是皇太弟好不好
如果说轩辕剑这种完全扯蛋,这两个也算是比较扯蛋的。但是因为南北朝电视实在太少
,还是将就看看吧。
还有一个京剧连续剧,契丹英后。杨家将系列不算的话,好像还真没有把辽作为主线,
正面来拍得电视剧。西夏还有一个《贺兰雪》。
萧太后一出场我就大失所望,一心想着看熟妇,结果整个一大妈
本来以为起码会一直拍到澶渊之盟, 还等着看野驴修个,萧达凛等。结果就拍到和韩
德让一起搞定内部宗室就结尾了, 老韩德形象也很猥琐。 |
|
l*******r 发帖数: 322 | 30 女相小说本来是架空的,为了拍电视剧给生拉硬拽安到北齐 |
|
f*******e 发帖数: 2791 | 31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791 | 32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791 | 33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791 | 34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
|
|
c*****1 发帖数: 3240 | 36 ☆─────────────────────────────────────☆
rotvap (湘东文献王 湖南神策军) 于 (Fri Aug 31 00:54:15 2012, 美东) 提到:
到底是啥样子?图1那样全部盘上去,还是图2那样留一些披散着?
☆─────────────────────────────────────☆
Satine (呆瓜小贼~~奔过~~) 于 (Fri Aug 31 10:23:11 2012, 美东) 提到:
这个应该更加写实
☆─────────────────────────────────────☆
reign1983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于 (Fri Aug 31 16:07:17 2012, 美东) 提到:
这么一看周星驰长的还挺好的
☆─────────────────────────────────────☆
maywind (五月风) 于 (Fri Aug 31 17:17:39 2012, 美东) 提到:
是不是女的不受那个“身体发肤”的限制啊,出嫁时候要把脸上胡子拔掉
☆────... 阅读全帖 |
|
c*****1 发帖数: 3240 | 37 ☆─────────────────────────────────────☆
rotvap (湘东文献王 湖南神策军) 于 (Fri Aug 31 00:54:15 2012, 美东) 提到:
到底是啥样子?图1那样全部盘上去,还是图2那样留一些披散着?
☆─────────────────────────────────────☆
Satine (呆瓜小贼~~奔过~~) 于 (Fri Aug 31 10:23:11 2012, 美东) 提到:
这个应该更加写实
☆─────────────────────────────────────☆
reign1983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于 (Fri Aug 31 16:07:17 2012, 美东) 提到:
这么一看周星驰长的还挺好的
☆─────────────────────────────────────☆
maywind (五月风) 于 (Fri Aug 31 17:17:39 2012, 美东) 提到:
是不是女的不受那个“身体发肤”的限制啊,出嫁时候要把脸上胡子拔掉
☆────...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5277 | 38 前段时间电视剧隋唐演义热播,我也趁机重温了一遍少年时从单田芳评书里听过的有趣
故事。由于甚是喜欢隋唐故事,我考据癖发作,简单利用网上资源将评书里的主要人物
的历史原型作了一番考证,遂成此小文,与大家交流一下。
李元霸:原型为李玄霸,李渊的第三子,早夭,得年16岁。清时为避康熙名讳改为李元
霸。
宇文成都:历史上并无此人,演义中他爹宇文化及弑君谋反,杀死了杨广倒是真的。
杨林:原型是隋朝将领杨爽,隋文帝杨坚的异母兄弟曾两次出征突厥,开皇七年病卒,
时年25岁。
罗成:以瓦岗军将领罗士信为原型演绎而成。罗士信是山东人,与秦叔宝是老乡与朋友
,和罗艺则没什么关系。罗士信的人生轨迹与秦叔宝多有重合,且其先后投张须陀、裴
仁基,王世充、李渊,其间形迹与秦琼完全相同,二人联系之紧密自可想见,此当为演
义设计秦罗两人为表兄弟之肇因。罗士信武艺高强,善使枪,作战骁勇残忍。史载其“
每杀一贼,辄劓鼻纳诸怀,暨还,验以代级”。小说中罗成之刻薄狠毒与罗士信之事迹
当摆脱不了干系。在早年的戏曲唱词中,仍可以看到虚拟的罗成与真实的罗士信之间的
关系。例如,明人诸圣临《大唐秦王词话》:吾乃姓罗名成,字士信。京剧《...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39 呵呵,要争正统嘛,互骂是必然的。除了这个著名的索虏岛夷,我能想到的这种给对方
政权的称谓还有
三国时期,曹魏称吴蜀两国为“貍鼠”
“今议者多好悦耳,其言政治则比陛下于尧舜,其言征伐则比二虏于貍鼠。”(三国志
魏书 王卫二刘傅传)
东魏称西魏为“西贼”
琡谏曰:“西贼连年饑馑,无可食啖,故冒死来入陜州,欲取仓粟。(北齐书 薛琡传)
不知西魏又如何称东魏,估计是东贼?
另外北宋称西夏也是西贼,见那首著名的民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
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至于评书杨家将,说岳全传里面辽金称宋为南蛮,估计是是说书艺人自己发挥的。 |
|
t**t 发帖数: 27760 | 40 陈比北齐北周北魏都要正。
24史都有的,还不算王朝? |
|
N***i 发帖数: 4104 | 41 你要说匈奴真心打不过汉朝,所以有心无力,勉强还算站得住脚。
但是如果你参考匈奴-突厥系的其他几个民族,比如突厥、回纥,他们在强大的时候,
完全是有机会真正侵入中原的。比如说北周北齐时的突厥,比如安史之乱以后的回纥,
但是他们只是贪图中原的财物,根本没有过统治汉人的想法。这一点和东胡系的游牧民
族有重大差别。所以我觉得啊,匈奴-突厥系民族就是因为其民族特性,对中原兴趣不
大,反而是中亚那一片特别吸引他们。 |
|
r****p 发帖数: 1854 | 42 权臣篡位的话,当时的传统是以前朝给自己的封号作为国号。曹魏,晋, 包括后面的
北齐,隋,唐都是如此。你要另起炉灶会显得没文化。
刘裕灭后秦以后被封为宋王。 |
|
Z*********i 发帖数: 3422 | 43 这就是我说的第一种可能,也是最靠谱的可能。
以前读到努尔哈赤夺弟弟舒尔哈齐的兵权并且把弟弟圈禁到死,还觉得野猪皮太绝情了
。但看到宋太祖的例子,不能不承认一旦皇帝的弟弟,甚至侄子或养子势力做大,对自
己子孙的确是很大的威胁,后赵的石虎,北齐的高演高湛兄弟,无不是如此。太祖太仁
慈了,才让太宗钻了空子。好在太宗还不算太狠,虽也逼死弟弟和侄子,但总算没斩草
除根,所以南宋皇帝世系才回到太祖后代。 |
|
|
D***r 发帖数: 7511 | 45 以下是日本2ch论坛上网友对于中国历史上最愚蠢皇帝的讨论:
★肯定是胡亥和汉灵帝吧,没有比他们更愚蠢的了。
★切,跟万历皇帝相比,胡亥和汉灵帝根本不如万历皇帝的脚丫子那么高呢。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有定论的,西晋惠帝,让穷人吃不着饭去吃肉羹的家伙。
★还有人说是胡亥和刘禅,那肯定不对啊,刘禅在刘备死后40年、诸葛亮死后30年
还统治着蜀国,而胡亥三年就完蛋了。
★难道不是王莽吗?
★就是王莽用带有神秘主义的儒教奠定了后汉以及魏晋王朝的基础,可是历史上顶
尖的人物了,不是白痴!
★乾隆皇帝晚年可以和历史上的傻瓜皇帝媲美了。
★多了去了,其实聪明的是少数,大部分都是不行的,比如北齐后主,搞蝎子在木
桶里,看着犯人在里面打滚,还对设计这个方案的人说“这么有趣的游戏为什么不早告
诉我”!比如北周宣帝,趁着酒劲强奸了臣下的妻子,招致了叛乱,结果丢掉了北周武
帝统一北方的遗产。
★春秋时代的卫懿公,喜欢养鹤做宠物,狄人打过来的时候,还说只要把鹤放了就
行。
★刘禅肯定是最聪明的一位,乐不思蜀是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命假装的。
★傻瓜皇帝和暴君应该分开看待,中国人皇帝暴君少,白痴多。
★道光皇帝吧,罢免林则... 阅读全帖 |
|
K*****2 发帖数: 9308 | 46 汉:西汉、东汉、蜀汉、成汉、赵汉、后汉、北汉、南汉、陈友谅的汉
周:西周、东周、北周、武周、后周,张士诚的周,吴三桂的周
燕:战国燕,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安禄山的燕,刘仁恭的桀燕
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
魏:战国魏、曹魏、冉魏、北魏、东魏、西魏
秦:嬴秦、前秦、后秦、西秦、薛举的秦、朱泚的秦
齐:战国齐、南齐、北齐、黄巢的齐、南唐前期国号齐、刘豫伪齐
楚:战国楚、张楚、西楚、桓玄的楚、李希烈的楚、马楚、张邦昌伪楚
蜀:战国蜀、蜀汉、谯蜀、前蜀、后蜀
周还没有汉多 |
|
r****p 发帖数: 1854 | 47 北魏历史上有这么一个神秘人物,应该说是一时间权倾朝野的权臣。但是他在《魏书》
中却只出现了三次(反正我只找到这三次),而且连列传都没有。此人就是献文帝一朝
初期的丞相乙浑。
《魏书》中第一次关于乙浑的记载,在《帝纪第六 显祖纪》里面。一出场就大开杀戒
,威风八面。
“(和平六年)车骑大将军乙浑矫诏杀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于禁
中。戊申,侍中、司徒、平原王陆丽自汤泉入朝,浑又杀之。己酉,以侍中、车骑大将
军乙浑为太尉、录尚书事。”
“(和平六年) 秋七月癸巳,太尉乙浑为承相,位居诸王上,事无大小,皆决于浑。”
然而真可谓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天安元年)二月庚申,丞相、太原王
乙浑谋反伏诛。”
“和平”是文成帝拓跋浚的最后一个年号,一般来说古代帝王登基一般会继续用前一个
年号直到年底,第二年在改元。“天安”就是献文帝拓跋弘的第一个年号。因此可以大
致推断出,乙浑是在献文帝登基之初,利用主少国疑打算欺负孤儿寡母,不料却被文明
太后冯氏秒杀。
“显祖即位,尊为皇太后。丞相乙浑谋逆,显祖年十二,居于谅暗,太后密定大策,诛
浑,遂临朝听政。”
《皇后列传 文明冯皇后传》...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48 有一对双生兄妹一直狠疑惑的,
北齐书有娄昭君夜孪生一子一女,是在高欢西讨时期
又有说她凡孕六男二女
高欢西讨这个不确定,算来他的长女与长子高澄都出生相当早,在他投奔杜洛周之前,
次女也应比高洋略大。
所以要么这个女儿没有存活,要么就是西讨这个不确
不考虑西讨,假设这两个孩子都无恙存活了,按年纪推算,最可能的是长子高澄与长女
长女与高澄几乎同时婚配,嫁元修,元修西奔后她收拾宫中宝贝又嫁元韶,元韶后被她
弟弟高洋族诛
高澄娶元善见之姊冯翊长公主也差不多同时,时年12
如果算高欢西讨的话,娄氏所生二女都要大很多,所以只能是双生里至少女儿没有存活
。那么最有可能是沙苑之战讨西魏,时为537年,但是高演出生于此前,高湛出生于
此后。有可能是高淯。 |
|
c***c 发帖数: 6234 | 49 正解。就像当年郑国也很牛逼。
地理作用不能忽视,四战之地的国家是必须有杰出领导才能不被欺负,地理优势国家是
只要有杰出领导就能昌盛。
北齐不出高纬超级作死者,早晚灭北周。 |
|
D*****i 发帖数: 8922 | 50 陈寅恪这些年来大名远扬,以一个学术人物闻达于市井之间,我看与甚嚣尘上的公知运
动很有关系。公知们特别崇拜陈寅恪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并以陈寅恪
婉拒郭沫若请他担任历史所副所长为例,证明陈藐视某党而展现出的“气节”。
先来谈一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此话是陈寅恪纪念他的好友兼清华国学院的
同事王国维时写的。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以自杀而告终,死后脑后依然留着一条大辫子
。他的思想和精神毫无疑问是独立于民国的,但依我看来并不独立于他所殉葬的那个旧
王朝。所以这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倒颇有些反讽意味。
至于陈本人的政治取向,我不清楚。其实,一个学究式人物不愿纠缠于俗事,古往今来
的例子多得不用举了吧。公知们非要把一个想自己安安静静的学者政治化,引为知己,
其实就是拉虎皮做大旗。当然,公知们这么干也不意外,公知全称是公共知识分子,这
里我加一个脚注:这里的公共二字同公共厕所之公共。
说了这么多,是有些离题,因为LZ是要讨论陈的学术水平。不过我上面是想谈一下陈出
名的一些非学术因素。回到正题,来谈谈陈的学术水平。一楼的文章里说了看过陈的关
于隋唐制度的书,却对此没什么反应,只...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