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 发帖数: 12188 | 1 这个怪不得戚继光,他只是战术的将军,战略上没有说话的份。
决定战略的,是朝廷的兵部尚书和大学士们,比如兵部尚书刘大夏,基本都是江南人。 |
|
l******3 发帖数: 293 | 2 我要讲的这个人,不太出名,对历史不太感兴趣的朋友可能都没怎么听说过,因为他着
实没能掀起什么转折性的大波澜,不是袁崇焕那样有争议的将领,也不是洪承畴那样无
争议的叛徒,他只是个悲壮的末路英雄,牺牲在抗清沙场上的一名总督,卢象升。
卢象升很年轻,是天启二年的进士,虽然是文官出身,却爱好习武,骑射功夫了得。正
值明末各地战事吃紧,急需要上阵打仗的人才,因为农民起义军搞得陕西湖北等地十分
不太平,当地的地方官性格又都以懦弱胆小为主,时任大名三府兵备道的卢象升就因为
行事果敢、治行卓异被皇帝看中,去治理闹乱最严重的郧阳。卢象升接到调令后,在一
月之内便完成了交接大名政务、赶往郧阳、完成对接工作等一系列复杂的手续过程,速
度之快让人叹服。
卢象升在战场上最初崭露头角是在崇祯八年,我们应该还记得,在那年,高迎祥、李自
成、张献忠闯到了凤阳崇祯的老祖坟所在地,刨了个倍儿爽后跑路,崇祯气得几乎吐血
,立刻调集兵马剿匪,以报刨坟之仇,这被调集来的将领,一个是洪承畴,另一个就是
卢象升。当时的兵部尚书要求洪承畴堵西北,卢象升管西南,合夹流寇,一举歼灭。卢
象升接到命令的时候是很惶恐的,因为农民军的规模非常...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20290 | 3 “崇祯元年四月,命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以边警预防关外听督师袁崇焕相机战守关内古北喜峯等路着抚臣王应豸严督三恊道将
等官分地控扼以匹马不入为功总督喻安性暂住关门东西策应俟信少平即还密镇”
督师一般不是常设官职(但蓟辽督师几乎一直都有),但是也是官职。你要非说不是官
职,那总督也不是官职了,本职都是兵部尚书。 |
|
h******n 发帖数: 3599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utuxian (南刀北猫东奇西虎中三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清鼎盛时的清缅战争,居然打平了,缅军战力很强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18 12:16:47 2015, 美东)
背景[编辑]
缅甸贡榜王朝建立后,凭着其军力,迅速压服中缅边境上的诸多土司[1]。在对原缅属
各掸族土司确立统治后,开始派出小股部队配合这些掸族土司的部队向中国管辖的内地
土司强制要求征收传统的“花马礼”(即为贡赋钱粮,处于中缅两国边境上的各掸族土
司在历史上为谋求自身安全曾向两国都缴纳这贡赋)。这些内地土司有些屈服于缅甸的
兵威,有些并不屈服。这些不屈服的土司派人向云南地方官府请求军事支援。但当时乾
隆皇帝忙于统一新疆,无暇南顾,因此云南地方官府对此事一直是奉行偏向绥靖的政策
。而当乾隆皇帝成功统一新疆后再也不能容忍缅甸的这种侵犯。
乾隆皇帝
导火线[编辑]
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因缅甸方面再次向这些内地土司征收贡赋,正式点燃
了中缅两国边境冲突的导火线。
缅兵入境骚扰[编辑]
公元1762... 阅读全帖 |
|
o********l 发帖数: 190 | 5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10周年。遥想六百年前,郑和率领的明王朝舰队在马六甲海峡大战
海盗,干预爪哇国的内政,并生擒锡兰的国王,是不是有点小激动呢?
而当郑和统率庞大船队抵达非洲时,距后来葡萄牙人达•伽马带领的三艘“破帆
船”登陆东非还有80年,本书作者甚至设想,如果郑和与葡萄牙人在海上相遇,会发生
什么事?讲述郑和下西洋历史的汉学著作《当中国称霸海上》提出一个问题:“见过葡
萄牙的破船之后,中国舰队指挥官会不会想在前进的途中踩扁那些挡路的蜗牛,以阻止
欧洲人打开一条东西贸易的通路呢?”难怪美国《纽约时报》要感叹:“假设郑和继续
前行,《纽约时报》应该是中文的。”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宣德年间最后一次航行后不久,明帝国从对外扩张突然转为“
绝对闭关自守”,郑和的船队被系统地“自我毁灭”。成化十三年,宦官集团曾经尝试
复苏明初的航海冒险,向兵部索取《郑和出使水程》(即郑和七次航海的全部档案),
遭到文官集团的抵制,兵部郎中刘大夏先行将档案取走,“毁之以拔其根”,彻底掐灭
了宦官集团对海上远征兴趣的非份之想。
明王朝自我摧毁海上力量的直接后果是,“自16世纪一开始,中国即饱受日本海... 阅读全帖 |
|
f*l 发帖数: 742 | 6 明朝(1368年-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元朝末年,政
治腐败,元顺帝统治时期,爆发了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他南征北战。
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就
是明太祖。从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
,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
,太祖其季也。母陈氏。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 应天孝陵”到明毅宗:“绍天绎道
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讳由检,光宗第五子。母贤妃刘氏。年号崇祯(1628
年-1644年)昭陵。”明朝共传十六位皇帝。
十三陵
大多史学家都认为明朝是16皇帝(从太祖到毅宗),也有的认为是17帝(加上安宗)。
有的人认为:“如果承认南宋最后两位皇帝,在福州即位的宋端宗赵昰(景炎帝)和在崖
山即位的宋末帝赵昺(祥兴帝),就应该承认明朝最后几位皇帝即19位(加上安宗,安宗
,昭宗三位)。”
明朝万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员腐化,关外女真叛乱,明朝开始走向衰亡。天启年
间阉党专政... 阅读全帖 |
|
x*****z 发帖数: 787 | 7 明朝隆庆六年九月(西历1572年),京师北京发生了一件大冤案,这一冤案让二男一女
被错杀。
这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服用媚药过多的隆庆帝,在三十六岁盛年时就驾崩了,十岁的万
历帝即位。老皇帝大行,新皇帝登基,这当然是帝国最大的事情。按照帝制时代的礼法
,新皇帝在第二年元旦才能改元用新年号,皇帝的丧事当然耗钱耗时,直到九月,庙号
穆宗的隆庆帝灵柩才埋进昌平的帝陵里。自然,这段时期京师的警戒级别会提高。集权
政治体制下,同样的刑事案件,发生在平时和发生在特殊时期,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可恰好这关键时期,九月十一日傍晚,一件恶性刑事案发生了。英宗的贵妃、宪宗的生
母周太后的兄弟周寿,封庆云侯(今日海淀区苏家坨乡尚有周家坟,即是庆云侯家族坟
地),他的孙子周世臣靠祖荫官居锦衣卫带俸指挥—–明朝时锦衣卫是拼爹大本营,功
臣、外戚子弟多安插此处,文官体系他们进不去,那得靠科考。他老婆早死,没儿女在
身边,和一个叫荷花的婢女同居在东城的一条小巷内,只有一个叫王奎的男仆负责开门
锁门。那天天刚黑,几位盗贼用斧头劈开门,进来抢劫。这周世臣毕竟是武官出身,也
不含糊,拿着大棍子与盗贼对打,终于寡不敌众被杀,而荷...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89031 | 8 靠南京兵部尚书你以为虚职呢
其他5部都是虚职,兵部还是很牛的 |
|
q*****k 发帖数: 586 | 9 由于9世纪中叶佛教在中国遭受迫害,日本与中国逐渐疏离,直至最后决定几乎完全切
断与中国的贸易和文化联系。对于忽必烈来说,如果能与日本重建朝贡关系,就能在汉
人心目中树立自己的高大形象,这将是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急于博取
汉人赞赏的心态,促使他决定一定要与这个日出之国建立联系。但直到那时为止,蒙古
将领还从未参加过海战。而此时忽必烈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要跨海降伏这个岛国。
13世纪中期,蒙古成吉思汗之孙大皇帝忽必烈建立起一个版图包括几乎整个亚洲和东欧
在内的,世界历史上最大、最强的元帝国。至元三年(1266年),忽必烈派遣兵部侍郎
郎赫德、礼部侍郎殷弘出使日本。忽必烈在国书中,对这次遣使的目的讲得极其清楚,
要日本效法高丽,举国来朝以通和好,如不相通好,将至“用兵”,令日本“王其图之
”。国书被日本以书辞无理、不能接受为由,予以退回。元朝: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
1268-1272年,忽必烈又三次遣使至日本,要求副本皈依中国。引起日本朝野的普遍恐
慌。日本先后将几名使者杀死,命全国进入战时戒备状态。至元十年(1273年)起,忽
必烈开始着手部署征日战争。忽必烈派元军进驻高丽。... 阅读全帖 |
|
w*****s 发帖数: 387 | 10 《四库全书》成为纪晓岚一生最大的荣光。这荣光的背后,是一个学者型官员载浮载沉的人生道路。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的这句词道出的是传统中国人心底的英雄梦:帮助君王一统天下,留下美名世代传扬。到了清代中期,情况出现了变化——乾隆皇帝要一统天下思想文化,于是疆场厮杀转为文化清理,风云际会,纪晓岚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成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此前,这位大名鼎鼎的学者曾点评过许多学术典籍与名家诗歌,也撰写过家喻户晓的《阅微草堂笔记》,然而这些都无法与《四库全书》相媲美。《四库全书》成为纪晓岚一生最大的荣光。这荣光的背后,是一个学者型官员载浮载沉的人生道路。
记载自己的奇遇
1724年,纪晓岚诞生于河间府献县(今河北沧县)崔庄。他的出生被附会了种种神奇之说:祖父纪天申梦见一道火光闪入楼中,随后纪晓岚出生;还有人说纪晓岚是火精转世:献县自五代时期就有驱赶火精的习俗,相传火精为女性,赤身出现在火光中。纪晓岚出生前一天,当地又发现了火精,人们敲打铜器来驱赶,火精闪入纪家,这时纪晓岚出生,耳垂有穿痕,脚白而尖,状若缠足,像极了火精;除了火精转世外,还有... 阅读全帖 |
|
h*****1 发帖数: 93 | 11 本文作者为我们爱历史团队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嵚。
明朝历代诸帝中,崇祯是个后人最同情的可怜人:辛苦十七年,劳心劳力励精图治,却
内外败绩不断,打击连连,百官更是昏聩无用,不是混事就是败事。到最后大厦将倾,
北京沦陷,落得悲情上吊煤山的下场。临终前撕心裂肺高呼一句“诸臣误我。”几个世
纪以来,也总令后人心痛。
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崇祯呢?
要论崇祯最可恨之处,对照他悲情的命运,可能有些残酷。但一个事实却是:崇祯与一
个铁腕君主最大的差距,不是勤劳,而是用人。
他在位时期,曾经无比信用的臣子们,对照后来李自成占北京后的表现,绝大多数都十
分的不堪。最被他宠爱的内阁大学士陈演和魏藻德,一个被李自成查出贪赃,私吞的白
银埋的家里满地窖都是,另一个主动卖身投靠,为了表忠心在农民军战士面前慷慨激昂
,大骂崇祯无道,结果连打崇祯打了一辈子,素来暴虐的农民军大将刘宗敏都看不下去
了,上来就是俩个耳刮子:崇祯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你竟这么说他!
就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说,崇祯这辈子,真是瞎了眼。
要说他用过的人,一个好人没有,当然也不对。但更严重的情况是,即使遇到了靠谱的
臣子,他也不会用。
至少有两... 阅读全帖 |
|
R*******1 发帖数: 57 | 12 中国“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9月3日隆重举行。那么
,中国古代大阅兵是如何进行的?
在古代中国,阅兵仪式属于军礼的一部分,所以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这项活动。这里,
从制度、仪式、装备诸方面,介绍一下古代中国大阅兵的盛况。
制度篇
古代阅兵几年举行一次?
——《春秋公羊传》:“五年大简车徒,谓之大蒐”
从史料来看,先秦时阅兵已成定制。记载周王朝典章规制的《周礼》中提到的“军礼”
中,便有阅兵一项。《周礼·春官》“大宗伯”条称,军中之礼有大师之礼、大均之礼
、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等五项内容,阅兵属于“大田之礼”。
大田之礼,又称“大蒐”,蒐同“搜”,即田猎活动。大田之礼就是通过田猎活动进行
的。
“阅兵”一词,在先秦时也已出现,大阅兵叫“大阅”。《春秋穀梁传·桓公六年》中
称:“大阅者何?阅兵、车也。”《春秋公羊传·桓公六年》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大
阅者何?简车、徒也。”
先秦时阅兵的概念较窄,就是检阅士兵,而“大阅”,不只检阅兵力,还检阅战车这类
军事装备,与现代大阅兵的含义基本一致。另外,“观兵”、“校阅”、“阅武”,也
是古人对阅兵的不同叫法。当... 阅读全帖 |
|
e********k 发帖数: 382 | 13 六
吊诡之处在于,虽然已经遗落了民族精神,嘉庆皇帝强调“国语骑射”的声调之高
却一点也不亚于祖先。皇帝曾传谕全体官员:“我朝列圣垂训,命后嗣无改衣冠,以清
语骑射为重。圣谟深远,我子孙所当万世遵守。”只不过,这个完全汉化了的皇帝已不
能理解祖先们强调“国语骑射”的深远用意,他仅仅把这一要求当成了一个僵硬的教条。
虽然整个满族已经放弃了实用满语,嘉庆依然遵循祖制,坚持要求满族大臣们奏事
之时,用汉语和满语各写一份奏折。虽然他也知道满语的那一份通常都是对汉语的生硬
、错误百出的翻译,因此也从来不读,但是这个规矩还是一直严格地坚持着。
骑射传统也认真地坚持着。从康熙开始,清帝形成了每年夏秋之际到木兰围场举行
秋狩的传统,一为习武健身,二为训练八旗精兵。对于这条沿袭已久的祖制家法,嘉庆
帝当然要亦步亦趋,他说:“顺时行围,典不可废。”虽然对打猎没有什么兴趣,嘉庆
帝却还是严格遵循先祖留下的成式,每年都进围场。不过在祖先们是享受的行猎,在他
却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这个守成皇帝打猎的路线及时间经严格规定,每年都绝不变化
,也从不会因某处景致诱人而多停留一会儿。
失掉...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14 提醒一点,张献忠是顺治3年死的,你说满清灭(其实是驱赶,因为李定国等人跑到云
南,湖北山区去了)西军是顺治16年,这期间打了十几年的仗。
张献忠是一开局就突然死了,在没有了领袖,西军还能坚持这么久。另外其实四川是乱
战,也就是明军也在内,也在抗清。
简单的逻辑:如果四川被张献忠屠杀得差不多了,哪里还有那么大的劲头抗清?
另外,张献忠从未能占领全部四川,实际上他占领的地盘连之前造反的奢崇明占领的地
盘都不如,老张只是名身大,笑。
很多地盘一直在明军手里,比如秦良玉等人。所以张献忠就算屠,也只能屠半个四川。
我认为四川人口的减少是三次乱战的结果。主要是最后一次:长期抗清的结果。类似宋
末元初,长期抗蒙的结果。
最后,四川在明末清初其实有三次大战。张献忠入蜀只是一次,而且战斗不多,不是最
激烈的一次。大家似乎除了张献忠之乱就不知道别的了。
随便拷贝一下百度资料:
第一次:奢安之乱。贵州土司造反。
天启二年(1622年),奢崇明占领重庆以后,又包围成都,巡抚朱燮元传令秦良玉前去
征讨。秦良玉率军攻取新都,长驱直奔成都,将奢崇明击败,解了成都之围。奢崇明败
走后,秦良玉率领秦民屏等攻克二郎关、佛...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12685 | 15 海日先生墓志铭
杨一清
王阳明全集
正德己卯,宁濠称乱江西,鸠集群盗,发数千艘而东,远近震动。巡抚南赣都御史王守
仁伯安传檄邻境,举兵讨贼。时其父南京吏部尚书王公致仕居会稽。有传伯安遇害者,
人谓公曰:“盍避诸?”公曰:“吾儿方举大义,吾避安之。”或曰:“伯安既仇贼,
贼必阴使人行不利于公,避之是也 。”公笑曰:“吾儿能弃家讨贼,吾何可先去,以
为民望。祖宗功泽在天下,贼行且自毙。吾为国大臣,恨老不能荷戈首敌。即有不幸,
犹将与乡里子弟共死此城耳 。”因使人趣郡县,宜急调兵粮为备;禁讹言,勿令动摇
人心。乡人窃视公宴然如常时,众志亦稍稍定。盖不旬月而伯安之捷报至矣。初,贼濠
东下,将趋南都。伯安引兵入南昌,夺其巢。贼闻大恐,急旋舟。伯安帅吉安知府今都
宪伍君文定等大战于鄱阳湖。贼兵风靡,遂擒濠,并其党与数千人,献俘于阙。呜呼!
自古奸雄构乱,虽有忠臣义士,必假以岁月,乃能削平祸难。伯安奋戈一呼,以身临不
测之渊,呼吸之间,地方大定。公闻变从容,群嚣众惑,屹然不为动。伯安得直前徇国
。不婴怀回顾以成懋绩。公之雅量,伯安之忠义,求之载籍,可多见哉?
及是武庙南巡,权奸妒功,构飞语陷伯安,迹...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郑和远航缘何终止?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30 10:27:31 2016, 美东)
原创 2016-05-28 文/白云涛
郑和下西洋之后,亚非诸国向中国派遣使节,无论来者多少,贡品厚薄,都能得到明廷
隆重接待,无不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来华的朝贡国逐年增多,“四夷宾服,万国来朝
”,满足了统治者的心理需要。但这种为图“天下共主”的虚名而破费国家巨额财富,
其后果是极具灾难性的。
那些年,俺们出手阔绰
例如,永乐皇帝对日本国王源道义的赏赐:
永乐三年(1405年),赏钞五千锭、钱一百五十万、织金文绮纱罗绢三百七十八疋。四年
,赐白金千两、织金诸色彩币二百匹、绮绣衣十六件、银茶壶三、执银盆及绮绣纱帐、
衾褥、枕席、器皿诸物、海舟二艘。又赐白金千两、钱一千五百万、锦丝纱罗绢四百十
三匹、僧衣十二袭、帷帐、衾褥、器皿若干事;王妃白金二百五十两、钱五百万、锦丝
纱罗绢八十四匹。
如明永乐九年(1411年),永乐皇帝赏赐给前来朝贡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7 清同治八年(1869)七月初,慈禧太后宠信的太监安德海率两只太平楼船沿京杭大运
河顺流南下,楼船上悬着两面大旗,写着“奉旨钦差,采办龙袍”八个大字。大旗上又
有一面小旗,中绘一个太阳,内有一只三足乌。安德海在船上挂出三足乌旗,无异于公
然宣告:为慈禧太后办差。楼船的两旁插有若干龙凤旗帜,随风飘扬;楼船上仪卫煊赫
,且有女乐成队,品竹调丝,所经之处,两岸观者如堵。
飞扬跋扈的安德海以钦差大臣身份出现,沿途一些趋炎附势的地方官不但不敢告发
,还争先恐后地逢迎巴结,使得他更加忘乎所以、为所欲为。七月二十日,楼船进入山
东德州境内,次日,安德海竟然在船上为自己做寿,带领众人向所带龙衣罗拜,引得民
间议论纷纷,轰动德州城,也惊动了山东巡抚丁宝桢。刚直不阿的丁宝桢迅速命东昌府
知府与济宁州知州等沿途府州县将安德海等“一体截拿在案,解省由其亲审”。同时于
七月二十九日将此事以四百里奏折火速上呈两宫皇太后和同治皇帝。
无视祖制,公然出京
丁宝桢(1820—1886),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咸丰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
。咸丰年间曾先后任湖南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后任山东按察使、山东巡抚。同治七年
(...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18 同治的孝哲皇后阿鲁特氏的父亲崇绮,是清末满蒙八旗上层人物中我比较敬重的人物。
新中国建立后北京有名的文化老人、书法家启功先生的祖母便出自阿鲁特氏家族。启功
先生本来姓爱新觉罗,宗室子弟,因为清末爱新觉罗皇室统治昏庸,导致孝哲皇后及其
家人无辜“节烈死”殉葬,以及他的另外两位祖先肃顺、端华死于慈禧太后慈安太后一
手主导的“辛酉政变”,他的家庭发誓切断与爱新觉罗家族的联系,不用其姓。
启功颇有其曾外祖父崇绮遗风,没有失掉满蒙汉子的血性刚烈,都是从家道中落的家庭
里自学成才成为大家,都是书法家。
清军入关后,科举有汉榜(也就是天下士子传胪那个榜)以及面向八旗子弟内部招考的
旗榜两种,而且“旗不点元”,也就是说只有汉榜才有状元。大名鼎鼎的进士出身的满
族大词人、大才子纳兰性德也不过是旗榜出身的进士。崇绮是正蓝旗蒙古族人,不仅与
纳兰性德一样文武双全,而且是正宗的传胪天下的汉榜状元。
早就看到别的历史论坛包括天涯、凤凰、新浪等以讹传讹说崇绮家族女眷在庚子之难里
被八国联军凌辱的谣言。没想到在这里也被这么误传。我感到必须站出来为这刚烈的一
家,虽为满蒙旗人但不辱饱读圣贤书的士人风骨的崇绮一家正名。...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19 还有一个比较搞笑的地方。
《明史》记载:熊文灿,贵州永宁人。《中国历代名人辞典》也说是贵州人。
事实上他是四川泸州人,有考古发现和家谱证据。在泸州发现了“熊氏故里碑”及载有
熊文灿的熊氏族谱。
因为明代科举实行AA制,贵州科举录取标准比四川低,冒籍应试遂成终南捷径。
四川泸州人熊文灿仍然因为有宗支世居其地(关系网),而成功冒籍贵州永宁,高考加
分了,就是“寄籍永宁”,其据:
《谱》有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序》:
“蜀省泸州云锦场…… [文灿]由永宁入贵州学,赐进士……今阅蜀泸州《熊氏家乘》
,……”
乾隆元年熊璟《续修熊氏族谱序》:“我支至九世上,有高祖辈名文灿公寄籍永宁,由
贵州学于万历丁未赐进士第,历任官至九省部院兼兵部尚书。”
------------------------------
熊文灿的墓葬在泸县偏刀岭
《熊氏族谱》记载,熊文灿墓在泸州新溪子(今泸县雅镇新溪村)“薄刀岭,墓门
正对瓦窰滩。” 这处墓葬,已于2002年由熊氏23世孙熊文材根据当地世代传言并在当
地九十老人杨云相指引下重新找到,地址、地形地貌与《熊氏族谱》记载相合。
2009年,泸州市政协文史委...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0 本文摘自《京华时报》2006年2月17日第37版,作者:巫马期,原题为《王安石与爬灰》
《红楼梦》里焦大骂贾府“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通行本在这儿加了一
个注:爬灰,公公与儿媳妇私通。但没说为什么爬灰表示这样一种意思。
爬灰也写作扒灰,清人王有光所著《吴下谚联》解释这两个词,关于“扒灰”是这样说
的:过去有座庙香火特盛,附近住户就偷偷跑去扒取香炉中锡箔纸钱的灰,从中淘出锡
来卖钱,扒灰为的是偷锡,所以用来隐指“偷媳”。另一个清人李元复在《常谈丛录》
中则说,扒灰即在灰上扒行,会“污膝”,故用来隐指“污媳”。
但王有光解释爬灰没有沿用谐音法,而认为这词源于王安石与他的儿媳之事。王安石的
儿子王雱早死,儿媳独居小楼。王安石不放心,暗中前往察看,儿媳“错会其义”,以
为公公有意于自己,就在墙上题诗,有“风流不落别人家”之句,王安石赶紧“以指爪
爬去壁粉”。事情似乎就这样结束了———然而《吴下谚联》在这儿加了一句意味深长
的结语:外面流传的爬灰之语,就是打这儿来的。很显然,许多人是认定王安石有爬灰
行迹而津津乐道了。以前常看一本民间文学刊物,那上面曾刊载这故事的现代语文版,
说王安... 阅读全帖 |
|
r*******3 发帖数: 10886 | 21 俺嚼着应该从兵部直接抓一个外放西域都护府总督,巡抚也从兵部抓 |
|
b**********n 发帖数: 2812 | 22 中国特种兵
[中国特种部队]
中国特种部队
夜色朦胧,黄皮肤的特种兵,个个目光炯炯,像猎豹一般。炮弹声震耳欲聋,海面上四
处开花,他们时而隐蔽在橡皮舟内,时而用力划舟,以最快速度接近硝烟弥漫的岸边。
在第10届“爱尔纳·突击”国际特种侦察兵大赛中,中国特种侦察兵以绝对优势勇夺参
赛队团体总分第一名和比赛课目中的9个单项第一,取得了自参赛以来的“最佳战绩”
,让世界特种部队刮目相看
超常训练造就非凡本领
前不久,记者慕名采访了为祖国赢得荣誉的北京军区某部特种侦察大队。据大队领
导介绍,红军时代我军就有精锐“手枪队”;抗日战争中“敌后武工队”曾大显神威;
朝鲜战争时期,奇袭韩军“白虎团”团部的行动就是我军早年特种兵的杰作。我军真正
意义上的特种兵组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战区重要部门直接指挥,担负着特殊的侦察
任务。中国特种兵在世界特种兵家族中,已经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训练场上,特种兵正在进行体能训练。尽管气温只有零上几摄氏度,但战士们个个
汗流浃背。除正常训练外,士兵们每天还要进行拉力器、杠铃、哑铃、臂力棒、俯卧撑
和5公里武装越野等强度训练。
参加第10届“爱尔纳·突击”国际特... 阅读全帖 |
|
w*******s 发帖数: 3417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wamgjames (天天谈首席侦探真三木唯一指定正牌马甲),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中越松毛岭战役:中国军队的范佛理德弹药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28 21:24:23 2011, 美东)
根据萨苏老大的记述, 在一天之内, 我军向松毛岭一带足足发射了170万发炮弹, 炸
死越猴大约4000人, 每炸死一个越猴, 平均用炮弹400发以上,
这个, 可以成为中国军队的范佛理德弹药量吧, 这个消耗量, 要是搁解放战争, 炮
兵指挥员非被枪毙不可, 呵呵
老山战役--消耗炮弹史无前例
1984年7.12松毛岭防御作战,在一天之内,越军向我发射15万发炮弹,创空前记录。而
我军向松毛岭一带足足发射了170万发炮弹,更创空前记录。难怪可以在我防御阵地前
能够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一遍编地打出一堵火墙。无论是跑的、走的、坐的、卷缩的、
躺的、爬的,无一幸免被撕成碎片……
7月12打,而是能打的炮都被中国军队干掉了。 越军这时候就开始了一个更莫名其妙的
举动。他们发疯一样的猛攻169高地。 后来...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53800 | 24 《明史 日本传》的记录在此。好像再一次打了你的脸。
然自关白侵东国,前后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中朝与朝鲜迄无胜算。至关白死
,兵祸始休,诸倭亦皆退守岛巢,东南稍有安枕之日矣。
,初,秀吉广征诸镇兵,诸三岁粮,欲自将以犯中国。会其子死,旁无兄弟。前夺丰后
岛主妻为妾,虑其为后患。而诸镇怨秀吉暴虐,咸曰:“此举非袭大唐,乃袭我耳。”
各怀异志。由是,秀吉不敢亲行。二十年四月遣其将清正、行长、义智,僧玄苏、宗逸
等,将舟师数百艘,由对马岛渡海陷朝鲜之釜山,乘胜长驱,以五月渡临津,掠开城,
分陷丰德诸郡。朝鲜望风溃,清正等遂亻畐王京。朝鲜王李昖弃城奔平壤,又奔义州,
遣使络绎告急。倭遂入王京,执其王妃、王子,追奔至平壤,放兵淫掠。七月命副总兵
祖承训赴援,与倭战于平壤城外,大败,承训仅以身免。八月,中朝乃以兵部侍郎宋应
昌为经略,都督李如松为提督,统兵讨之。斋
当是当是时,宁夏未平,朝鲜事起,兵部尚书石星计无所出,募能说倭者侦之,于是嘉
兴人沈惟敬应募。星即假游击将军衔,送之如松麾下。明年,如松师大捷于平壤,朝鲜
所失四道并复。如松乘胜趋碧蹄馆,败而退师。于是封贡之议起,中朝弥缝惟敬以成...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54598 | 25 看什么人
明兵部侍郎譚綸
显然兵部侍郎的记录更合理
人管的就是兵员
史官嘴巴一张,数十万
到底是多少万?史官也没给出来数据
那么敢问,你这种数据你也敢要?
搞笑嘛这不是 |
|
H*********S 发帖数: 22772 | 26 总督的正式名称是: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某某等地事务,有的还加提督军事
巡抚的正式名称是: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某某等地事务,有的还加提督军事
看起来,还是总督品秩高一点。 |
|
m****s 发帖数: 10867 | 27 不大明白,是兵部的头头被排出去总督或者巡抚某某地,还是朝廷大员外放的时候挂个
兵部的头衔? |
|
l**k 发帖数: 45267 | 28 真正的兵部尚书就俩个,一满一汉,跟其他各部一样
总督们只是加兵部尚书衔,好让他们名正言顺管地方军务,又不是真去管兵部的事 |
|
D*****i 发帖数: 8922 | 29 官职粗略对比:
----------清朝------------------|---------红朝--------------
总督(挂兵部尚书、右都御史衔) 省委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政治局委员
巡抚(挂兵部侍郎、副右都御史衔) 省委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中央委员
布政使 省长
提督 省军区司令
按察使 省政法委书记兼省公安厅长兼武警第一政委
王调任副市长之前是直辖市政法委副书记兼公安厅长,大约相当于按察使,正三品。 |
|
k********s 发帖数: 320 | 30 话说回来了, 谁最开始给王立军上了个军门的衔啊? 他哪儿够得上提督? 武职官是不值
钱, 可提督怎么说也是从一品, 总督不过正二到从一, 巡抚从二到正二, 提督受制台
和抚台节制是不错, 可那是职位而不是品, 谁让总督挂兵部尚书衔而巡抚挂兵部侍朗衔
呢, 从来提督对这二位也是称标下而非卑职的. 王也就是个按察使. |
|
i*****y 发帖数: 3449 | 31 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的前因后果简述
唐德刚
吾人幼年读国史,从「纲鉴」、「通鉴」读到「四史」,尤其是在通鉴各章节中,
史不绝书的什么某地某年某月「大饥」、「人相食」、「民易子而食」,又是什么「大
蝗」、「大疫」等等刻板式的记载,可说是一览而过,头脑里印象毫无。想不到这种古
史上的记载,在现代中国,有时竟能及身而见之。一旦亲身体验之后,再读古书,往往
就有惊心动魄的震撼了。
抗战期间,笔者于一九三九年高中毕业之后,曾与同班同学三人结伴从╳的永绥县
,步行往干城县的所里镇,参加全国各大学统一招生考试。循传统的驿道,我们翻越崇
山峻岭南向走去。中途见路旁一木牌,上书「疫疠地区,禁止通行」。但是我们这四个
外省青年,不认得第二条路,加以年轻,又要赶路,我们就不顾一切的继续前进,并进
入一个有商铺民居数十家的小镇。时值盛夏,家家门窗都敞开着。我们竟然发现每家都
有死人,有时且不只一个。有的还在半死的状态中,痛苦的呻吟着。全镇不见行人,简
直是个鬼城。我们四人大惊,乃加快步伐脱离了该镇再南行十数里,进入另一熙熙攘攘
的小镇。我们在一小茶馆里探听前一小镇的情况,才知道是鼠疫流行。一旦发生,全镇
居...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32 毛太祖本纪赞
撰文: 紫云居士 | 公元二零零六年九月九日(丙戍年閏七月十七日辰時) | 凡属:国
朝史记 | 7 条评论 »
本朝太祖毛姓讳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氏。其寿诞之日为西夷之圣诞日。帝
少有大志。未冠之时即作咏蛙诗,以述其志。及少壮,游学长沙,师从杨昌济,后入京
,供职于京师。
太学藏书阁,问学于鸿儒陈仲甫、胡适之、李守常等。适之昔日留学于美夷,恃才傲物
,因帝未忝科名,适之甚轻之。适之门生傅斯年、罗家纶之辈亦甚轻帝。后帝一统天下
,欲灭群儒,盖因此三人故耳。帝受仲甫命,返湘结党,得仲甫提携,得以拜见于前朝
太祖,官侍读学士。
前朝太祖崩时,前朝武厉帝(蒋公)为大司马大将军,阴结其党,欲灭帝党人
。帝谏以兵击之,仲甫不许,武厉得以蓄积羽翼,民朝十六年武厉于松沪,前朝摄政王
汪公于江夏,大杀帝党人。是年七月,党人会于汉口共商之。太祖怒曰:“帝业皆从长
戈出!”帝素有伟略,曾著词以明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傲视群雄。八月帝
受命返湘,策反南军卢德铭部,九月九日兴兵起事,围长沙,不克,败走江西。军次三
弯,帝重编余部,至队官皆有帝之...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7636 | 33 多说一句,科举至少到乾隆为止都不是朝廷鼓励满族人做官的正途。见下面论文中的这
段:
除 了科 举 ,满族八 旗 子弟 还有 许 多途 径可 以当官 。科举对于八旗子弟来说
,只是一种不受统 治者重视的途径 ,满族统治者更重视的是满族人 . 从尚武
的角度制定的选官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八 旗子弟通过考校国语骑射 ,直接考取笔帖
式、中 书、 郎中、 侍卫等官, 再由这些官职逐步升迁。 这 种 方式 是八旗
子弟特 有 的选 官方式 ,升迁 也较科 举得 官 者快 的多 。如康 熙 时 大学士
、正黄旗 满洲 人 明珠 ,侍卫 出身 ,康 熙 三年 就被 擢 为 内务府总 管 ,
后历官刑部尚书 、都察院左都御 史、兵部尚 书、 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镶
黄旗满洲人尹 泰,以翰林院笔帖式起家 ,康熙年间充任翰林院 侍讲 、国子监祭
酒 ,雍正年间迁至兵部 尚书 、东 阁大学士, 乾隆帝称其“ 旧老成 , 耆 宣年
力久, …… 宁静 和平 ,奉职惟谨 。 ” ( ) 二 八旗科举时停 时行 科
举制度 自顺 治二年起成为 国家 的正式制 度, 在全国实行... 阅读全帖 |
|
b**********u 发帖数: 2817 | 34 太平天国诸王名单
1、东王。杨秀清。
初封“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后加封“劝慰师圣神风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
”。所刻东王印称“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圣师左辅正军
师顶天扶朝纲东王杨秀清”。
1-1、幼东王。洪天佑。
封“殿前统领转奏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王五殿下幼东王九千岁”。
2、西王。萧朝贵。
封“右弼又正军师西王”。所刻西王印称“传救世主天兄基督太子圣旨圣神上帝之雨电
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西王萧朝贵”。
2-1、幼西王。萧有和。
封“殿前赍奏节钺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幼西王八千岁”。
3、南王。冯云山。
封“前导副军师南王”。
3-1、幼南王。萧有福。
封“殿前公议前导军师顶天扶朝纲幼南王七千岁”。
4、北王。韦昌辉。
封“后护又副军师北王”。
5、翼王。石达开。
封“左军主将翼王”。后封称“殿前吏部又正天僚开朝公忠又副军师顶天扶朝纲翼王喜
千岁”。
6、燕王。秦日纲。
7、豫王。胡以晃。
7-1、幼豫王。胡万胜。
封“殿前礼部正春僚顶天扶朝纲幼豫王强千岁”。
8、安王。洪仁发。
8-1、信王。洪仁发。
由安王改封“殿前京内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信王显... 阅读全帖 |
|
p*****c 发帖数: 20445 | 35 稍後再讀
中央社 2013年08月27日 19:04
小字型中字型大字型
大陸官方媒體新華社今天在一則報導中透露,共軍的陸軍航空兵部隊正在進行「團改旅
」,蘭州、廣州、南京、成都等軍區已組建陸航旅級作戰部隊。
報導說,陸航部隊近日在廣東進行「突擊—2013」實兵演習和戰法研討,是大陸組建陸
航部隊以來的最大規模戰法演練。
報導稱,大陸正積極打造陸航部隊成為陸軍新型主戰力量,包括把直升機高難度動作列
入集訓內容。
去年11月,中國首款專用武裝直升機—「武直10」,在珠海航展亮相。未來共軍將推進
陸軍航空兵由「單一型向合成型、支援保障型向主戰突擊型」戰略轉型。
中國大陸的陸軍航空兵部隊始建於1986年。2003年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把總參植筷懞骄指
臑殛懞讲浚懞讲恐鞴荜戃姾娇毡慕ㄔO。 |
|
t**********r 发帖数: 13 | 36 第一回:周公渡海归国,毛祖占山为王
1924年月,周恩来从巴黎回国,毛泽东回湖南养病。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南昌起
义,失败后流窜;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中国政坛长
达近一个世纪的恩怨情仇拉开序幕。
毛说他领导了10次路线斗争,那其实都权力斗争,真正的路线斗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他
代表的山沟马列,与周恩来所代表的西方马列之间的斗争。周恩来一生,只有一个得意
门生,也是最疼爱的小弟,还是最坚定的政治盟友,那就是邓小平。毛祖周公去世后,
他们之间的过节,被邓与他的对手继承。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同房情深非基友,一生道合真兄弟
先说说周恩来与邓小平的情缘。
1922年6月,巴黎戈德弗鲁瓦街17号一家廉价旅馆的一个小房间里,住着周恩来,他在
主编《少年》(后改为《赤光》)半月刊,邓与其同房,负责刻字并油印,被称为“油
印博士”。邓此生有两次与周“同房”的机遇,一次在巴黎,另一次在上海。没有巴黎
同房,邓这一辈子,顶多是个自食其力的海归。周1924年回国任职黄埔军校和中共两广
区委,邓接替周主编《赤光》,并于1926年1月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 阅读全帖 |
|
w*l 发帖数: 754 |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wml (wml),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红朝演义(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8 12:01:08 2014, 美东)
泡面传奇——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
吴稼祥/文
引子:朋友们都知道我是很少几个认为周太尉被非正义围剿,且一直安然的不合时宜的
人。我的看法,不来自八卦,也不来自深宫秘闻,而来自我对当代中国政治史的理解,
以及我对现任老大禀赋的认知。从今天起,我以章回微信方式,向朋友们汇报,这是第
一篇。
第一回:周公渡海归国,毛祖占山为王
1924年月,周恩来从巴黎回国,毛泽东回湖南养病。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南昌起
义,失败后流窜;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中国政坛长
达近一个世纪的恩怨情仇拉开序幕。
毛说他领导了10次路线斗争,那其实都权力斗争,真正的路线斗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他
代表的山沟马列,与周恩来所代表的西方马列之间的斗争。周恩来一生,只有一个得意
门生,也是最疼爱的小弟,还是最坚定的政治盟友,那就是邓小平。毛祖周公去...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38 泡面传奇——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
吴稼祥/文
引子:朋友们都知道我是很少几个认为周太尉被非正义围剿,且一直安然的不合时宜的
人。我的看法,不来自八卦,也不来自深宫秘闻,而来自我对当代中国政治史的理解,
以及我对现任老大禀赋的认知。从今天起,我以章回微信方式,向朋友们汇报,这是第
一篇。
第一回:周公渡海归国,毛祖占山为王
1924年月,周恩来从巴黎回国,毛泽东回湖南养病。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南昌起
义,失败后流窜;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中国政坛长
达近一个世纪的恩怨情仇拉开序幕。
毛说他领导了10次路线斗争,那其实都权力斗争,真正的路线斗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他
代表的山沟马列,与周恩来所代表的西方马列之间的斗争。周恩来一生,只有一个得意
门生,也是最疼爱的小弟,还是最坚定的政治盟友,那就是邓小平。毛祖周公去世后,
他们之间的过节,被邓与他的对手继承。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同房情深非基友,一生道合真兄弟
先说说周恩来与邓小平的情缘。
1922年6月,巴黎戈德弗鲁瓦街17号一家廉价旅馆的一个小房间里,住着周恩来,他在
主编《少年》(后...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39 面传奇——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
吴稼祥/文
引子:朋友们都知道我是很少几个认为周太尉被非正义围剿,且一直安然的不合时宜的
人。我的看法,不来自八卦,也不来自深宫秘闻,而来自我对当代中国政治史的理解,
以及我对现任老大禀赋的认知。从今天起,我以章回微信方式,向朋友们汇报,这是第
一篇。
第一回:周公渡海归国,毛祖占山为王
1924年月,周恩来从巴黎回国,毛泽东回湖南养病。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南昌起
义,失败后流窜;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中国政坛长
达近一个世纪的恩怨情仇拉开序幕。
毛说他领导了10次路线斗争,那其实都权力斗争,真正的路线斗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他
代表的山沟马列,与周恩来所代表的西方马列之间的斗争。周恩来一生,只有一个得意
门生,也是最疼爱的小弟,还是最坚定的政治盟友,那就是邓小平。毛祖周公去世后,
他们之间的过节,被邓与他的对手继承。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同房情深非基友,一生道合真兄弟
先说说周恩来与邓小平的情缘。
1922年6月,巴黎戈德弗鲁瓦街17号一家廉价旅馆的一个小房间里,住着周恩来,他在
主编《少年》(后改...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40 面传奇——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
吴稼祥/文
引子:朋友们都知道我是很少几个认为周太尉被非正义围剿,且一直安然的不合时宜的
人。我的看法,不来自八卦,也不来自深宫秘闻,而来自我对当代中国政治史的理解,
以及我对现任老大禀赋的认知。从今天起,我以章回微信方式,向朋友们汇报,这是第
一篇。
第一回:周公渡海归国,毛祖占山为王
1924年月,周恩来从巴黎回国,毛泽东回湖南养病。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南昌起
义,失败后流窜;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中国政坛长
达近一个世纪的恩怨情仇拉开序幕。
毛说他领导了10次路线斗争,那其实都权力斗争,真正的路线斗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他
代表的山沟马列,与周恩来所代表的西方马列之间的斗争。周恩来一生,只有一个得意
门生,也是最疼爱的小弟,还是最坚定的政治盟友,那就是邓小平。毛祖周公去世后,
他们之间的过节,被邓与他的对手继承。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同房情深非基友,一生道合真兄弟
先说说周恩来与邓小平的情缘。
1922年6月,巴黎戈德弗鲁瓦街17号一家廉价旅馆的一个小房间里,住着周恩来,他在
主编《少年》(后改... 阅读全帖 |
|
i***l 发帖数: 223 | 41 你还漏了一个大将军兵部尚书不薄, 还有兵部侍郎谷
还有n多个面党党羽 |
|
m*********3 发帖数: 1425 | 42 中日甲午战争已经过去120年。在那场战争中,被视为中国近代第一次自强运动重要成
果的北洋水陆两师全军覆没,如云艨艟烟消云散,成为令人扼腕的一大恨事。
这一战,我们总是说自己输在“体制问题”上,但什么是“体制问题”呢?让我们离开
教科书,走进这场战争,去体会真实历史的声音。
甲午战争(1894—1895)
◆日本为夺占朝鲜和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曾做了长期准备。
◆1894年,日本趁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协助镇压东学党起义,出兵侵占朝鲜。7月25日
,丰岛海战爆发,日本引爆甲午战争。
◆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9月,日军经黄海海战,掌握了制海权。
◆1895年2月,日本攻占威海卫军港,清北洋舰队覆没。
◆3月,日军侵占牛庄、营口、田庄台,控制了辽东半岛。
◆4月17日,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订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清军战绩
甲午战争中的清军将领很多十分勇敢。但是,败绩仍在继续。
甲午战争开始后,从朝鲜到辽东再到山东,清军到处在溃败之中,凤凰城、岫岩、海城
、金州、复州、盖平相继失守。日军名将、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打得亢奋而狂妄,上
书大本营提出《征清三策》,要求从海路至山海关再次登...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4421 | 43 海瑞 明世宗嘉靖二十八(1549)年举人,参加会试时上书《平黎策》,欲开道置县,
以靖乡土。授南平教谕(无品级),升淳安知县(正七品)。常穿布袍,命老仆栽种蔬
菜,作为佐饭之用。都御史鄢懋卿巡视诸县,海瑞接待时规格很差,且说“邑小不足容
车马”(即招待不起)。鄢懋卿大怒,但并未当场发作,指使巡盐御史袁淳弹劾。海瑞
本已升为嘉兴通判(正六品),因此贬为兴国州判官(从七品)。 嘉靖四十五(1566
)年,时任户部主事(正六品)的海瑞上《治安疏》,严厉批评明世宗妄想长生,无父
子、君臣、夫妇之情,称“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又称如皇帝“一旦翻然悔悟,日御
正朝,与宰相、侍从、言官讲求天下利害,洗数十年之积误,置身于尧、舜、禹、汤、
文、武之间”,“天下何忧不治,万事何忧不理,此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明世宗大
怒,命左右“趣执之,无使得遁”,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在旁说:“此人素有痴名。闻
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明世宗默然,留中不发数月,言“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会明世宗有疾
,烦懑不乐,召内阁首辅徐阶商议传位裕王,因此说:“海瑞言... 阅读全帖 |
|
t***u 发帖数: 20182 | 44 胡宗宪(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中国明朝名将。字汝贞,号梅林,明代
南直隶徽州府绩溪(今安徽绩溪)人。正德七年九月二十六日,出生于绩溪县华阳镇龙
川村。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任益都(今属山东),余姚(今属浙江)知县,后为
湖广道御史,御史巡按宣 府、大同,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三十四年擢都察院
左佥都御史巡抚浙江。三十五年擢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浙、闽总督,乍浦、东沈庄
之战[2] 中,诱降并歼灭倭寇的徐海、陈东、麻叶、辛五郎等部。三十九年以平海盗汪
直功加太子太保,晋兵部尚书。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被逮捕入狱,次年春被革职还乡。
嘉靖四十四年三月,再次对在家已两年的胡宗宪以所谓“妄撰圣旨”问罪。十月,押赴
至京,十一月初三,死于狱中,终年五十四岁。七年后的隆庆六年,胡宗宪得以平反昭
雪,并录平倭功勋入国史。万历十七年赐谥“襄懋”。胡宗宪从四十四岁到五十岁短短
的六年间,以他的雄才大略,至嘉靖四十一年,取得了抗倭斗争前所未有的胜利,浙江
的倭患基本平息,开始剿灭福建的倭寇,他为大明社稷立下了赫赫的战功。戚继光是他
一手培养的抗倭名将,历史学家称“没有胡宗...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698 | 45 土木堡之变的重大疑点
1.明朝永乐时期,置天津及通州左卫仓,且设北京三十七卫仓。益令天下府县多设
仓储,预备仓之在四乡者移置城内。而且从北京到宣府一路,就有七个大型粮仓,分别
是,新开口堡仓、张家口堡仓、西阳河堡仓、万全右卫仓、万全左卫仓、渡口堡仓、李
信屯堡仓,储备着明朝的“作战军粮”,这七个大型粮仓皆是由兵部直接调度,但是在
北伐期间,七个粮仓居然没有一颗粮食增援“缺粮”的北征军,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土木堡惨案后,代理兵部尚书于谦仅用六天时间,便将七个粮仓里所有粮食尽数运至京
城,效率反差之大耐人寻味
2.明军六师从大同往怀来走的一路上,蒙古人尾随追击,为什么这一路驻扎的明军
,比如大同的郭登、宣府的杨洪,都没有出来阻挡,而是眼睁睁看着蒙古军队追着皇帝
打,不救皇帝,是什么罪,他们不清楚?最奇怪的是,郭登、杨洪等人事后不但没事,
反而加官进爵了?这是怎么回事?
个人的一些推测
土木堡之变明显没那么简单,因为土木堡的点已经在长城以内很远了,而且距离军
事重镇宣府很近,但是明军既没有得到瓦剌骑兵主力靠近的信息,也没有得到宣府方面
的援助,明军受困土木堡的关键时刻,正镇兵于宣府的总兵杨...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698 | 46 问题是土木堡政变的幕后总策划是谁?是一个人策划?还是一个集团策划?这个策划集
团都包括谁?于谦究竟扮演什么角色?这个政变集团要策划得事情如下:
首先得策划也先入侵
第二要策划明英宗亲征
第三要策划所有武将世勋随驾出征
第四要策划给皇帝大军断粮
第五要策划也先的进攻路线
第六要策划宣化将领按兵不动
第七要策划皇帝大军被歼灭的地点
第八要策划皇帝被俘或被杀,世勋武将一个也回不来
第九还要策划明朝首都不会因皇帝精锐大军被歼灭而被攻破
。。。。。
难度有点高??!!
--------------------------------
欢迎理性讨论!
阁下问的很详细,但阴谋的实施者是不会把阴谋记载下来的(阴谋被揭发通常是阴
谋的得利方被推翻,才得以暴露的,但明朝的文官集团一直很成功),我也是通过分析
众多史料中相互矛盾的地方,将这个阴谋推测出来的
这个阴谋显然不可能是一个人策划的,一个庞大的集团才有策划和实施这个阴谋的
能力,这个集团至少包括留守文官的高级官员,如王直、陈镒、于谦等等,而于谦至少
扮演执行者的角色。
尽管文官集团做了很多准备,但执行这个阴谋风险是很大的,如果不是文官集团感
觉被逼急...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698 | 47 土木之役的疑问(四)是王振怂恿皇帝亲征吗?
所有的明代史书都在土木之变这一节写明这样一句:“王振劝上亲征。”(《明通
鉴》)相信,这一定是史实。由此,土木之败的罪魁就非王振莫属了。其逻辑前提可以
这样解读,英宗不亲征,就不会有土木之败。
问题在于,王振为何要求英宗亲征?那么多文臣武将劝皇帝不要亲征,而英宗就是
不听,偏要去玩一把,难道只因为他亲信于王振吗?
从历史史实分析来看,可以归为三个原因:一个是历史原因,一个是背景原因,一
个是制度原因。
所谓历史原因源于明朝特定的历史过程,明朝把元蒙赶回沙漠,并没有完全彻底地
消来元蒙的实力。明初,国家一件主要任务就是防边,防元蒙。徐达作为开国功勋,开
了国而不能在首都享福,只能在荒凉的北方戍边,主要原因在于元蒙的存在,在于对方
的不服气,时刻觊觎着明之中原;朱棣四次北征,最后死于征伐的路上,也是这个原因
;宣宗也有一次北伐,虽无大战,也是要努力解决北方问题。作为接班人,面对元蒙遗
留势力的挑战,英宗选择退守首都,按兵不动,这不合祖制,也更不合一个二十三岁年
青人的作为。在《弇山堂别集》中专门列举了明几代君王亲征的过程和所立的战功。这
些历史既... 阅读全帖 |
|
h******n 发帖数: 3599 | 48 背景[编辑]
缅甸贡榜王朝建立后,凭着其军力,迅速压服中缅边境上的诸多土司[1]。在对原缅属
各掸族土司确立统治后,开始派出小股部队配合这些掸族土司的部队向中国管辖的内地
土司强制要求征收传统的“花马礼”(即为贡赋钱粮,处于中缅两国边境上的各掸族土
司在历史上为谋求自身安全曾向两国都缴纳这贡赋)。这些内地土司有些屈服于缅甸的
兵威,有些并不屈服。这些不屈服的土司派人向云南地方官府请求军事支援。但当时乾
隆皇帝忙于统一新疆,无暇南顾,因此云南地方官府对此事一直是奉行偏向绥靖的政策
。而当乾隆皇帝成功统一新疆后再也不能容忍缅甸的这种侵犯。
乾隆皇帝
导火线[编辑]
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因缅甸方面再次向这些内地土司征收贡赋,正式点燃
了中缅两国边境冲突的导火线。
缅兵入境骚扰[编辑]
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冬,缅甸木邦的土司率领自己的部队以及贡榜王朝的军
队约2000人侵入中国孟定和耿马两内地土司的管辖区域,劫持了孟定的土司,焚烧了耿
马土司的衙署和一些当地的民居。
当时清朝在当地的军事驻扎力量有三种:一为云南地方官府派驻的绿营兵,二为各地土
司自己掌控的土练,三为边... 阅读全帖 |
|
g******4 发帖数: 6339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gogo2004 (挑灯看剑),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高考移民”与“冒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9 14:34:26 2015, 美东)
事实上,“高考移民”问题并非我们这个时代独有,在我国历史上施行了1300年的科举
制度史上存在的“冒籍”现象与“高考移民”现象在发生机制上十分相似,可资参照。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矛盾(即古代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问题),是一个自宋代
以后就争论不休的千古难题。宋代,欧阳修与司马光引发了中国科举史上有关南北举额
分配的首次争论。到了明初,洪武三十年,会试发榜,共录取52名贡士,无一不是江南
的考生,北方举子统统落选。如果听任这种情况发生,全国按统一标准取士,势必使国
家政治生活完全由少数几个教育发达省份的士人垄断,则国家政治基础岌岌可危,基于
此,明太祖开始了南北分卷取人制度。清代统治者为了统合南北差异,以均衡各地的科
名数额来达到政治势力的合理分配、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对乡、会试中额的地区划分越
来越细。会试中额初承明制,分南、北、中卷... 阅读全帖 |
|
f********t 发帖数: 6999 |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fficegirl (云水谣),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如果郑和发现了美洲,《纽约时报》会是中文的吗?(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3 01:58:05 2015, 美东)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10周年。遥想六百年前,郑和率领的明王朝舰队在马六甲海峡大战
海盗,干预爪哇国的内政,并生擒锡兰的国王,是不是有点小激动呢?
而当郑和统率庞大船队抵达非洲时,距后来葡萄牙人达•伽马带领的三艘“破帆
船”登陆东非还有80年,本书作者甚至设想,如果郑和与葡萄牙人在海上相遇,会发生
什么事?讲述郑和下西洋历史的汉学著作《当中国称霸海上》提出一个问题:“见过葡
萄牙的破船之后,中国舰队指挥官会不会想在前进的途中踩扁那些挡路的蜗牛,以阻止
欧洲人打开一条东西贸易的通路呢?”难怪美国《纽约时报》要感叹:“假设郑和继续
前行,《纽约时报》应该是中文的。”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宣德年间最后一次航行后不久,明帝国从对外扩张突然转为“
绝对闭关自守”,郑和的船队被系统地“自我毁灭”。成化十三年,宦官集...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