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数: 1 | 2 1.十善业道:生天的福德(条件)
持五戒未来世可以继续生而为人,若加修十善就可以往生欲界天 。如《佛为首迦
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上:“修习何业得生欲天?修十善业得生彼天。”
因此,受持五戒与力行十善,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的十善业道就是十恶业道的相反,十恶业道就是身、口、意的十种恶业。也就
是身恶业有三:杀、盗、淫;口恶业有四:恶口、妄语、两舌、无义语(绮语);意恶
业有三:贪欲、瞋恚、愚痴(恶见、邪见)。
如《优婆塞戒经》卷6〈业品 第24 之1〉中云:
身三道者,谓杀、盗、婬;口四道者:恶口、妄语、两舌、无义语;心三道者:妒
、瞋、邪见;是十恶业,悉是一切众罪根本。
所以,十善业就是指不造这十恶业,因为这十恶是一切众罪的根本。经中接著说:
如是十事,三名为业,不名为道;身口七事,亦业亦道,是故名十。是十业道自作
他作,自他共作,从是而得善恶二果,亦是众生善恶因缘,是故智者尚不应念,况身故
作?
也就是说这十个业与道中,心的三业是我们的意识和意根所想的,还没有身口的行
为造作出来,只... 阅读全帖 |
|
x*****3 发帖数: 89 | 3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1) 此起彼伏 (2) 个个都在梦游 (3) 不可不有的敬意
(1)此起彼伏
上一回,其实还有蛮多细节非常值得细细的参详的。篇幅所限,只略略的提一下就过。
孙悟空提及的精魅绰人元神等异事,诸位可以参考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外篇,如能
把内篇与外篇当作一篇著作的两个侧面或两个层面来研读,相信会有惊人收获。从内容
上,内篇讲的都是炼丹等等技术琐碎活计,外篇讲的是如何入世达济天下、甚至是做官
的非常世俗的道理。
但是他两个著作,其实是一体的。内篇可以接壤老子的道德经,外篇可以接壤孔子的学
说。《抱朴子》等于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著 作,上接修行,下接世俗。内圣外王之道,
在西游记问世之前,《抱朴子》是写的最清楚的了。
但是,毕竟,《抱朴子》还是有意的把内外给明确的区分开了,导致了很多人以为两部
著作毫无干系,不识货的人就只读内篇,炼丹啊、降妖啊,多来劲多刺激嘛。
西游记是把这些深与浅的知识,毫无PS痕迹的给揉合在一起去了。通过人物的设定,把
档次拉开,通过故事的设定,把浅层的人伦与高深的修道给变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极其
有趣的故事。
看不到修道层面知识的... 阅读全帖 |
|
l*****k 发帖数: 1059 | 4 【第一章】—术
【第二章】——五行盟
【第三章】—走人
【第四章】——恐怖分身
【第五章】——以一战十
云从四面八方朝着这边聚集,可和普通的云不同,这些云是红色的,就如同
黄昏时刻的晚霞,却比晚霞更红、更亮。
这些红云汇聚到中央后徐徐转动起来,形成一道巨大的漩涡,越靠近漩涡的
中央,云层就越厚,颜色也越红、越发刺眼,漩涡中心更是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睛,
彷佛第二颗太阳一样。
「眞美.」
「是很美,不过这种美代表的是毁灭。」
「这样的美景难得一见,可惜代价太大了。」
山外,北燕山的无数名弟子远远看着那徐徐旋转着的红云,整座北燕山都被
这片红云笼罩着。
「所有人都已经撤出去了吗?」在漩涡的正下方,左道人问着身边的人。
「都已经撤离了。」一位道君轻叹一声,脸上满是不舍。
修练到道君境界,心境应该淡然,不过事无绝对,只要是人,就会有情感。
左道人也有些不舍,他最后看了熟悉的山门一眼,这才转头说道:「我们也撤。」
左道人的身体渐渐消失,下一瞬间,他出现在山外。
左道人身后不停传来异样的波动,一位位长老从虚空中冒出来。
「没别人了吧?」左道人再一次问道。
「只剩下师叔他们了。」一位长老回道。
那长老话...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5 ☆─────────────────────────────────────☆
Yisu (yisnotme) 于 (Mon Sep 27 14:09:21 2010, 美东) 提到:
几天前妈妈给我打电话, 聊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说是有一家人的女儿被鬼附身了,谁
也没办法。 听说基督教可能有办法, 就叫人来她们的教会来请帮忙。 去了一个年轻
的牧师, 刚进到人家门口, 就看见一个女子在院子里,有点疯癫的样子。 那女子见
到这个牧师, 立刻就手舞足蹈, 大声地喊 "快来看呀, 偷人家东西的人来了"。 这牧
师听到后立刻就出来, 回去了。 回去后就给上面说他不行。 说明了经过后, 上面问
他是不是真的偷过别人东西, 他承认了, 说一直是自己心里的秘密, 不曾想一下被
别人说透了。心慌了, 就退下来了。
☆─────────────────────────────────────☆
robbin (robbin) 于 (Mon Sep 27 14:32:21 2010, 美东) 提到:
哈哈哈。。。把东西还了,再去。
☆────────────────────────...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647 | 6 净土十疑论节选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第一疑
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祗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
。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
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
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恶世
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假令得生人中,圣道
难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识,不肯信用。贪迷
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涂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贫贱身,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
狱。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
能救诸疾人?’又智度论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
便力故彼此俱没。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
复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
船者。又论云,譬如婴儿不得离母,若也离...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7 涅槃道大手印瑜伽法要始
西藏白教第二十四代上师白莲花造
藏德客齐达瓦桑杜喇嘛译
英美国伊文思温博士校释
三密弟子光明心译汉
敬礼顶礼宝贵白系历代上师
所造文体为方便凡俗连续之能知,使之面对圣智故,此中阐明修法引导,名曰俱生
大手印。计分为三:一 入门教言。 二 本文要义。 三 结述。
一 入门教言
(一) 世间教言
具如他处所明。
(二) 出世教言
1 归依发心与上师相应
以归依,发心,及与上师相应为发端。
2 七支禅坐
现证毗卢遮那论云:端直其身,坐金刚座,专系一缘,为大手印。备此,双足应作
佛座之式。双手平衡,置于脐下。脊柱劲挺,胸部前突。屈颈如钩状,下颚紧压喉结,
舌抵上颚。心流常随感觉而起,以感于外物者为甚,是以目勿转瞬,或勿迁动,唯应注
视一处,约当于五英尺有半之距离。上乘七支禅坐,名曰毗卢遮那七法,亦即了解心物
过程之七法。所谓调整身体以深入禅定之五重法式,即由此成立。
3 七支禅坐之果
双腿交叉,调节入息。双手平衡,体内热流分布。脊柱劲挺,胸部前突,调节脑液
,普及全身。屈颈调节出息。 舌抵上颚,目注一处,灵热入于中脉。如是五种气流,
既入中脉,专司其他机能之气流,同时亦... 阅读全帖 |
|
J******s 发帖数: 7538 | 8 1.可以不可以这样子理解,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是不动心解脱前面的
阶段?你觉得这个和南传的十六观智的阶段可以对应麽?如果可以,怎么对应比较合适
呢?
2.中阿含『大空经』与中部『空大经』在讲这个内外空的时候,我觉得比如这句话,如
外空又不住,不解,那就「作意」内外空。其中第一个空和第二个空指代的是不一样的
,对麽?
『瑜伽论』四种作意,为什么要那样分内外呢?还有,这里的证和修是具体指什么?
3.『杂阿含经』的空三昧,在无相、无所有三昧之前,如果拿来和相应部比,那么是不
是可以理解这里的空三昧在四种心解脱前呢?或者在杂阿含经的四种心三昧前?或者根
本就是有重叠的?
」的空,是『般若经』的假名、空性,与『阿含经』缘起、中道的统一。
眼触因缘所生受,若苦若乐若非苦非乐,我我所空。……意触因缘所生受,若乐若苦若
非苦非乐,我我所空。阿难!我我所空故,名空世间」。
破坏法所以名为世间。六处等我我所空,名为空世间。以无我我所为空,是空三昧的一
般意义。
,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杂阿含经』作四种心三昧)。四种心解脱,名字不同,意
义当然也不同了。但都是心解脱,也就可说文异义同。约意...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9 ☆─────────────────────────────────────☆
waterer (快义恩仇之灌水山寨王) 于 (Tue Apr 26 22:40:08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
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
第13章)
【注释】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
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道。违,离。(
4)庸:平常。(5)胡:何、怎么。慥慥(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10 ☆─────────────────────────────────────☆
waterer (快义恩仇之灌水山寨王) 于 (Tue Apr 26 22:40:08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
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
第13章)
【注释】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
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道。违,离。(
4)庸:平常。(5)胡:何、怎么。慥慥(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11
本来也很好,
但是没有纯修阿含(不依南传)的阿罗汉出面与南传共同商议定案,可能有点难。
即使南北传阿罗汉出面商议,大原则大方向,应该可以定,这点相信南北传一致。
一些细节比较难定。
我认为南传清净道论的修行方式,也是许多南传阿罗汉的综合意见,
是一种方法,但应该不是唯一的方法。
上次就发现,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所有三昧,
杂阿含与相应部居然不一样。
北传杂阿含是先有空三昧,再有无相三昧,最后才有无所有三昧
看起来似乎有点像三果之后的次第到达阿罗汉果的过程。
南传相应部是三者是一体三面,没有先后,只是进入阿罗汉果的方式不同。
这点就麻烦大了。
有余涅盘、无余涅盘的解释,南北传也不同。
南传,据SeeU法友提醒,南传阿含没提到有余涅盘、无余涅盘,
我查一下,果真没提到。应该是”论”提的解释?
南传阿含没提,“论”提,就弱了,
就有可能有余涅盘、无余涅盘是后代流行语,非佛陀原始说法,
南传”论”里,因为有这个词在流行,自己解释,自己理论自圆其说就好。
北传阿含提,增ㄧ阿含解释有余涅盘是没有贪爱、无余涅盘是十结尽解。
北传阿含提,就强了,解释权应该在北传。
且应该只针对北传阿含自己的内容,自...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5008 | 12 http://fk2009.pixnet.net/blog/post/26120713-密教興而佛教亡之原/a>
往昔天竺「密教興而佛教亡」之原因有七:
第一:以外道法代替佛法。密宗實非佛教,乃是以外道法代替佛法之宗教--以佛教表相
及佛法名相包裝之外道法--所說一切修証名相及法報化身修証、諸種等至 三昧、四加
行、四無量心、法界體性智、四智、五智、般若、根本智、後得智、涅槃、真如、成佛
之道……俱與三乘經典 佛說本旨不同;彼等所證之阿賴耶識亦非顯教所證之第八識阿
賴耶心,乃其自行施設明點之阿賴耶識,故顯教中一切賢聖以己證量與之印證時,必定
扞格不入,悉如 牛頭之逗馬嘴也。如是,密教以其未證佛教諸經所說之真實心,以其
未證佛教諸經所說般若慧之種種「般若妄想」,以其未入見道位之「雙身法外道世間淫
慧」,翻誣顯教真悟菩薩之 證量粗淺,貶低為「因位」之修行法門,而反妄自高推己
所修行之外道法為佛教「果位」之修行法門,以此崇密抑顯,殊為可笑。如是,密教中
人所言證量,既然皆 與三乘經典所說之修證無關,復又崇尚雙身法之第四喜--追求人
間淫樂之最高層次樂受,顯然僅是外道性力派之「世... 阅读全帖 |
|
n****f 发帖数: 905 | 13 理上是如此。 我是看经文:
诸天子。菩萨住是首楞严三昧。皆能遍行诸贤圣行。亦随其地有所说法而不住中。诸天
闻佛说如是义。悉皆涕泪而作是言。世尊。若人已入声闻辟支佛位。永失是首楞严三昧
。世尊。人宁作五逆重罪。得闻说是首楞严三昧。不入法位作漏尽阿罗汉。所以者何。
五逆罪人闻是首楞严三昧。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虽本罪缘堕在地狱。闻是三昧
善根因缘还得作佛。世尊。漏尽阿罗汉犹如破器。永不堪任受是三昧。
故有此一问。 |
|
n****f 发帖数: 905 | 14 理上是如此。 我是看经文:
诸天子。菩萨住是首楞严三昧。皆能遍行诸贤圣行。亦随其地有所说法而不住中。诸天
闻佛说如是义。悉皆涕泪而作是言。世尊。若人已入声闻辟支佛位。永失是首楞严三昧
。世尊。人宁作五逆重罪。得闻说是首楞严三昧。不入法位作漏尽阿罗汉。所以者何。
五逆罪人闻是首楞严三昧。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虽本罪缘堕在地狱。闻是三昧
善根因缘还得作佛。世尊。漏尽阿罗汉犹如破器。永不堪任受是三昧。
故有此一问。 |
|
y****w 发帖数: 39 | 15 转自:http://www.zhibeifw.com/fjgc/fmlx.php?page=2
对死的赞美
舍利弗虽是证得圣果的长老,但对于女子修行有成就的人,他也很尊重。
有一次舍利弗在王舍城附近的森林中坐禅,正放下一切进入正定的时候,在他对面岩窟
中坐禅的优波先那比丘尼大声叫他。他走去时,优波先那比丘尼对舍利弗说道:“舍利
弗尊者!我刚才坐禅的时候,身上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爬,我起初没有注意,后来才知道
是一条毒蛇,我被它咬了,马上一定会死。现在乘毒气在我身上还没有回转的时候,请
您慈悲,设法为我召集大家来告别吧!”
优波先那比丘尼说话时,一点都不惊慌,像是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
“哪里有这样的事?我看你的脸色一点都没有变,被蛇咬了的话,脸色一定会变的。”
舍利弗起初以为没有这样的事,所以这么说。
“舍利弗尊者!人的身体为四大五蕴假因缘集合所成,没有主宰,本来无常,原本是空
,我是体悟这个道理的,所以毒蛇怎么可以咬空呢?”
优波先那静静的回答,舍利弗非常佩服。
“你说得很对,你已经能到达解脱肉体痛苦的程度,你以你的慧命支持着脸色不变。”
舍利弗赞叹着。
舍利弗通知附近修道的比丘和比丘尼,...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16 四大菩萨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文珠法师讲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于香港九龙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义
二、慈悲的类别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圣号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性别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本迹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道场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圣像
四、慈悲的代表—称念观音的功德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各位,勤求无上智慧,是上求佛道,实践无边愿行,是下化众生。但当我们开始上求下
化时,首先必须具备无限度的慈悲,然后始可展开弘法工作,建立利生事业,以完成佛
子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达到学佛、成佛之目的。因此,今晚要与各位讨论的题目,是‘
无限的慈悲’。可分慈悲的意义,慈悲的类别,慈悲的需要,以及慈悲的代表四点来说
明。
一、慈悲的意义
何谓慈悲?慈悲,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亦是佛教的基本精神。佛教的大乘教义及利他的
行为,皆本自慈悲。而慈悲又本自人性的平等。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凡有
生命的动物,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冤与亲,人与畜,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因此
,诸佛菩萨,从一切众生,佛性平等,无二无别的观念中,自然对一切众生流露...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98 | 17 译者:天竺沙门般剌蜜帝
般剌蜜帝法师是中印度人,他将《楞严经》从印度带到中国,于唐中宗年间在
广州将此经译为汉语,由乌苌国沙门弥伽铄佉译语,居士房融笔受,沙门怀迪证义。
《楞严经》从印度传到中国,这中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据说《楞严经》为古印
度的国宝,印度国王严禁将其携带出境,所以这部经很久以来没有传到中国。隋朝的时
候,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根据《法华经》经义发明三止三观学说,当时有一位印度高僧对
大师说,三止三观学说与《楞严经》的意义颇为相似。智者大师听后,在天台山筑了一
座拜经台,日日夜夜向印度方向礼拜,希望《楞严经》早日传到中国。智者大师一直拜
了十八年,直到圆寂也没有见到这部经。到了唐代,般剌蜜帝法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
将此经带到了中国,并将其译成汉文。据说般剌蜜帝法师好几次想将此经带到中国,但
都在边境上被截获,后来他将此经抄写在细绢上,然后用利刃割破胳膊,将细绢藏在胳
膊内,等到伤口长好后才出境。从那以后,《楞严经》便在中国弘扬开来。在汉传佛教
界,历来有“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之说,可见这部《楞严经》多么重要。如果你
看了《楞严经》,就会知道其内容确...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3821 | 18 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已经显现出来了。在小乘道中,大乘道中,密乘道中,即生能够得
到解脱的可能性对今天的绝大多数人来讲,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即使修到初果,还得七
生七死。要修到初果这种可能性,对一般的人来讲也是很小的。如果是初果都修不到,
那怎么办?能不能得到解脱呢?汉传佛教里面讲能,就是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当然也有它严格的往生条件,这种往生条件主要是根据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
愿。这个愿有的经上说是二十四愿,有的是四十八愿,有的三十六愿。总之,我认为大
体上看最关键的愿就可以了。愿都是如理而发的,必须要明白发这个愿的道理。因为佛
菩萨的愿要成就,必须要合于法性之理。一般来说,必须要对土法门深信发愿,而且也
要一定的时间,不是说一刹那之间想到要往生净土就可以往生。经里面解释一般是十念
,十念怎么解释呢?十念可以做短的解释,也可以做长的。最短念阿弥陀佛念十声也可
以算十念。最长的的话,因为人的一个念头,有时候一个人想一件事情,可以算一念,
有时候十分钟想一件事情,也可以算作一念。总之要在允许你考虑一件事情,把它决定
下来,这样长的时间中对净土法门深信不疑,没有半点怀疑,有半点怀疑就障碍...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19
在佛陀当时,声闻就是学习佛法的弟子。
听闻佛法的弟子。例如我们现在听闻到佛法,也是声闻弟子。
声闻有些未必亲自听到佛陀说法,也可能只听佛陀的弟子说法。
地方大了,时间久了,这种是很自然就发生。
后来似乎佛陀较少岀来说法,且愈说愈简略,
常常弟子还要问一些长老,佛陀讲得是甚么意思。
佛陀死后,还是称佛弟子为声闻,
意思就更明显,声闻就是学习佛法的弟子。
后来派系斗争,声闻才被赋予不同意义。
(通常现在用这样的词时,有某一个派别,贬抑另一个派别的味道。)
如果把时间还原,回到佛陀当时,或者佛陀死后数百年间,
佛法就是四圣谛,佛法成就就是四果,声闻就是所有的佛弟子,应该没有争议。
http://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123
印顺法师整理得不错,可以参考一下。
慧解脱、俱解脱、心解脱的分别
1. 关于「俱解脱」之定义,如依据说一切有部之讲法:「得灭尽定的阿罗汉」才是「
俱解脱」;
若得「未到定」的阿罗汉,是「全分慧解脱阿罗汉」,得「初禅乃至非想非非想定
」的阿罗汉,
则是「少分慧解脱阿罗汉」。参见释厚观编《成佛之道》讲义第四章p.111-... 阅读全帖 |
|
j******g 发帖数: 2689 | 20 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LunCong/098/098a-02.htm
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
丁 敏
(政治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提要
本論文嘗試從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與語言特色兩個面向,來分析神通故
事何以一再活躍於佛教發展史上的各個時期,乃至在今日社會中仍有其魅力。由於佛教
神通故事是依循佛教神通理論的發展而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分為原始佛典、介於小乘至
大乘間的佛典、大乘佛典三個階段來看佛教神通故事隨其神通觀念的變化而顯示出的不
同作用。其次,分析神通故事在宗教與文學兩方面的語言特色,以了解神通故事的語言
特色,也是它引人入勝的所在。最後本文試圖指出佛經神通故事對整個佛教宗教性格的
影響為何;並概括指出佛教神通故事在中國社會中由古至今的若干作用。
案:本論文所引用的佛經,均引用自《大正新脩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在台
影印版。而在論文的附註中,均簡稱《大正藏》。又在論文行文中,引用佛經原文或轉
述佛經故事,常在文後即註明出處,例如〔2-11a~15b﹞,表示在《大...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21 这样当然是在说理, 这个三三昧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文中的空指的都是 空三昧, 在没有征得空三昧的情况下
宣称有无相三昧(无相), 有无作三昧 是不可能的
这三昧是有次第的
我对经文的字义理解或许有些偏差,但是大方向是对的
“线索”从来都是不常 不断的, 不能说延续了, 不能所没有延续
吃了烂苹果, 拉肚子了, 你说对“现在”有影响吗?
我只是说你选择了烂苹果, 你的主观并没有参与选择,
你做出了选择只是一个假象而已
没有什么过去未来当下, 这些只是显现而已, 假象下, “现在”的作为或许对
对“过去”也会有影响的
估计说这个, 又要被你拍说是在说空了, 哈哈 |
|
发帖数: 1 | 22 一、前言
数十年来在台湾号称最清净,号称从来都不传、不修双身法的西藏密宗黄教,是否
真的如同他们对外宣称的那样清净?是心口如一或是心口不一?在本书中将会提出事实
证据,让您可以一探究竟;并且可以在您的家人或朋友正在或将要修学西藏密宗时,能
确实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抉择,预防可能发生身心被严重伤害的事件,这就是本书写作
的目的。
在西藏密宗的修行之中,最终且最究竟的法门称为“无上瑜伽”。现今西藏密宗的
代表人物——达赖喇嘛,在许多公开演讲的场合和出版品中,也一直极力宣扬“无上瑜
伽”。例如他在《藏传佛教世界》(陈琴富译,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86年8月出版)
中说:“密乘的奥义最完整地表达在无上瑜伽的教义及修行之中。”达赖喇嘛认为“无
上瑜伽”可以最完整地代表西藏密宗的教义和修行。但是什么是“无上瑜伽”的真正修
行内容呢?藏密黄教的创教祖师,也就是达赖喇嘛的祖师宗喀巴,在《密宗道次第广论
》(法尊法师译,释印顺润文,妙吉祥出版社,75年8月出版)中,非常清楚地说:
尔时续部之名亦曰笑续、视续、执手或抱持续、二相合续,共为四部。……事行瑜
伽及上瑜伽四续部者,以笑视抱持二合执手而表示...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3 在上一集当中,我们为大家说明了,修学净土法门求生极乐世界也要求品位高上。
因为往生极乐世界有九品,分为上、中、下三品,每一品又分为上、中、下三生,有所
谓的这个“九品三生”。那么学佛人想要求生极乐,当然是要以求上品上生为目标,不
应该只想求得上品下生或者乃至于说中品、下品往生,因为心大所见则大。所谓心大是
什么?心大当然就是心量大、心念大,念佛人说大念见大佛,其实这个大念见大佛,它
并不是说你念得大声,就能够看见越高广越庄严的佛,不是这个意思,它的意思是说你
的心量你的心念是不是广大。所以说如果能够依著我们前面为大家说明的〈大势至菩萨
念佛圆通章〉里面所教导的无相念佛法门,这样子修学无相念佛成功。因为依著 大势
至菩萨所说:“忆佛、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
佛圆通章〉。但是还得要发至诚心,所谓至诚心就是说,心里面真实的誓愿要往生到极
乐世界。另外要有深心,深心的意思就是说要一心的去祈求甚深的佛菩提果,那么这个
心是坚信难拔的,难以拔除的。另外要有回向发愿心,回向发愿心就是说,要把你所修
的种种的善根功德回向能够往生到极乐净土。这样子依著真实的这个...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venusfire (J星),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清海邪说:不吃肉就能马上达到第三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19 01:17:45 2009, 美东)
念佛三昧其实,和观光法一样,都是个筐,而不是一个方法,不同人在筐里能挑出
不同适合自己的方法,各有不同结果,从往生,到圆通.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的“净念相续”,或者《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中的“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口意业无有疲厌”
念佛三昧最早出自《华严经-入法界品三十九之三》德云比丘为善财说念佛三昧(善财
初参德云比丘即示以念佛三昧.
如果走圆通念佛三昧道路,需要止观,定慧都修.就是禅定+反观
印祖在《念佛三昧摸象记》里头亦曾说:“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
注一境,勿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
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倘未鞫到根源,须向
著一念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
和念脱落,证入无 |
|
f****i 发帖数: 9419 | 25 NO,三昧可以说是佛家梵文有关系,但是三昧真火一定是道教的东西。这个和梵文没有
一毛钱的关系。三昧指的是精气神,都有详细的解释,和梵文没有任何关系。佛教和道
教有相同的修持意思,但是佛教的三昧和道教的三昧真火是天差地远的两码子事情。三
昧都有准确的解释,不是说翻译可以解释的能叫三味。而且古语和广东话没什么关系。
说广东话是中国古话也是一个扯淡的谎言在流传。 |
|
r*****e 发帖数: 176 | 26 海涛法师:你若有缘念一遍本文,即身成佛!不可思议,要多大的福报才能遇见呀
海涛法师:你若有缘念一遍本文,即身成佛!不可思议,要多大的福报才能遇见呀
你若有缘念一遍本文,即身成佛!不可思议【海涛法师整理】
按:您只需往下念一遍本文,就灭尽罪障、得尽功德、累劫往生净土、当下即身成佛!
只要你有缘能够念一遍,真的是不可思议!诚心供养能够得见此文的大福德有缘,也就
是供养诸佛啦!
南无皈依百俱胝(zhi)恆河沙数清净等觉如来。
(念诵一遍与念颂大藏经功德等同。)
南无十二现等觉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十二万劫所做种种罪障。)
南无三摩地现日光坛城正法威德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七万劫中一切众生之迷惑。)
南无上师日光支如来 南无多罗树王圣德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断众生肢体及杀生、食肉等罪障。)
南无无量无垢正等觉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无始以来偷盗罪障。)
南无月光如来 南无如月光白色如来 南无威德庄严决定清净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邪淫罪障。)
南无具安乐如来 南无无垢光明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由贪欲毁犯律仪之罪障)
南无清净尊胜音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十恶所生罪障。)
南无月光... 阅读全帖 |
|
r*****e 发帖数: 176 | 27 海涛法师:你若有缘念一遍本文,即身成佛!不可思议,要多大的福报才能遇见呀
海涛法师:你若有缘念一遍本文,即身成佛!不可思议,要多大的福报才能遇见呀
你若有缘念一遍本文,即身成佛!不可思议【海涛法师整理】
按:您只需往下念一遍本文,就灭尽罪障、得尽功德、累劫往生净土、当下即身成佛!
只要你有缘能够念一遍,真的是不可思议!诚心供养能够得见此文的大福德有缘,也就
是供养诸佛啦!
南无皈依百俱胝(zhi)恆河沙数清净等觉如来。
(念诵一遍与念颂大藏经功德等同。)
南无十二现等觉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十二万劫所做种种罪障。)
南无三摩地现日光坛城正法威德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七万劫中一切众生之迷惑。)
南无上师日光支如来 南无多罗树王圣德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断众生肢体及杀生、食肉等罪障。)
南无无量无垢正等觉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无始以来偷盗罪障。)
南无月光如来 南无如月光白色如来 南无威德庄严决定清净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邪淫罪障。)
南无具安乐如来 南无无垢光明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由贪欲毁犯律仪之罪障)
南无清净尊胜音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十恶所生罪障。)
南无月光... 阅读全帖 |
|
g*********n 发帖数: 808 | 28 西游记未解之谜 -- 作者: 吴闲云
----------------------------------------------------------------------------
----
* 1.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 2. 唐僧为什么要取经
* 3. 唐太宗地府还魂
* 4. 真经究竟有什么作用
* 5. 取经难, 传经更难
* 6. 观音菩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7. 皇帝是最佳的传经人选
* 8. 唐僧的父母亲
* 9. 西游记中最大的秘密
* 10. 殷小姐绣球招亲
* 11. 唐僧的亲爹究竟是谁
* 12. 江流僧复仇报本
* 13. 观音菩萨的黑帐
* 14. 观音选定取经人始末
* 15. 佛道相争
* 16. 大闹天宫的受益者是谁
* 17. 官封弼马温
* 18. 孙悟空究竟有多大本事
* 19. 大闹天宫的背后
* 20. 猪八戒戏嫦娥的真相
* 21. 猪八戒是怎样调戏嫦娥的
* 22. 取经队伍究竟有多少人
* 23. 如来佛送给观音的3个金QQ
* 24. 唐僧究竟有没有凡心
* 25. 《四圣试禅心》的真相
* 26. 唐僧为什么要赶走孙悟...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6791 | 29 初看《西游记》,那年我正好十岁。那时候的我,对父母是即依赖又害怕,就像孙悟空
对观音即依赖又害怕一样,就认为观音是孙悟空他妈,当然并不是非得她生的不可,观
音制造的也成--想那观音神通广大,找块石头,吹口仙气,那石头就变成孙悟空了。这
些小孩子的想法,拿出来以博一笑。后来长大了,又觉得孙悟空如此英雄,又怎么会没
有美女来爱他,即使是好色的妖精女王之类的,只都只会找上唐僧那个脓包,这也不可
理解。《大话西游》硬扯了一个叫紫霞的陌生人进来,因不忠于原著,未免让人丈二和
尚摸不着头脑。翻遍原书,才发现观音对孙悟空很有情谊,虽不甚明显,但以她菩萨正
果的身份,对孙悟空如此偏爱,却怎么也说不过去了。反观孙悟空,从无法无天到循规
蹈距,虽有诸多因素,但观音的"领路人"的作用,可谓大矣,以"英雄难过美人关推之"
,倒也合情合理。
《西游记》中,完全是把观音当做美女来描写的。什么"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
飘彩凤翔","眉似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第八回《我佛造经
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另按民间习俗,观音负有"送子"之责,有点类似于西方的"
爱神",清初大美人陈圆圆就有"四面...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30
你可能看不懂中文,先學學中文吧 :
藏密黄教改革派--宗喀巴『大师』以女童,及教弟子吞男女作爱之淫液为其『密灌顶
』,如下:
================
《密宗道次第广论》卷十三
明上三灌顶后依及结行仪轨品第十之一
酉二 密灌顶
先供物请白者,以幔帐等隔成屏处,弟子胜解师为金刚萨埵,以具足三昧耶之智慧母,
生处无坏,『年满十二等之童女』,『奉献师长』。
如〈大印空点〉第二云:「贤首纤长目,容貌妙庄严,十二或十六,难得可二十,廿上
为余印,令悉地远离,姊妹或自女,或妻奉师长。」
论说:「彼若无者,余者亦可。」是说年华容貌等德,非说具三昧耶或可例外,以说「
喜依不具足三昧耶明妃」犯粗罪故,次当合掌请云:「由师足下恩,我得无上事,是故
密灌顶,愿依怙摄受。」
修密灌顶物者,次由师长具主尊慢,将俗女身观空之后,生天女身,先应加持金刚莲华
,而入等至。念诵:「嗡......。」此出〈幕经〉与〈集密经〉。想以心间种子放光,
召请毗卢佛与佛眼等入定,从毗卢门入自身中,(376)大贪溶化,经阿[口*缚]都底至金
刚摩尼,坚固俱生。如〈集密后续〉云:
(※按:宗喀巴教弟子吞男女作爱之淫液)
「金... 阅读全帖 |
|
k*****a 发帖数: 7110 | 31 第121章 命运的锁链(下)
杰夫塔收起笔和纸:“他带了什么牲畜吗?”
“没有。”女主人答道,“约书亚带走一包今年夏天制作的最好的奶酪,打算去周末市
集换一些布料和钉子回来。我们想在能看到风景的窗口给约纳摆一张小床,让他每天早
上都能在阳光里醒来,约书亚已经准备好木料,回来就可以开工了。他是附近最好的…
…”
“最好的木匠。”暗火法师站起身来,“我去铁索桥那里看一眼,如果碰巧见到他,就
同他一道回来。”
“谢谢,杰夫塔。”乔芙的声音含着歉意。
杰夫塔明知对方看不到,还是摆了摆手,算作告别。
他沿着山坡上的小路向东走去,刚走出三百码,就看到远方出现一个小小的人影,距离
太远看不真切,可这个时候向独立于村庄外的小木屋走来的,只可能是男主人本人了。
“约书亚!”他高叫着,冲对方挥手,“是我!你回来太晚了,午饭都要凉了!我有个
天大的消息要告诉你!”
人影似乎没有听到他的呼唤,迈着慢悠悠的步伐走来,“真是悠闲的家伙呢。”杰夫塔
嘟囔着,站在原地等待老朋友,直到几分钟后,他才发现不对劲的地方。
上唇留着黑而茂密的髭须,略微有些秃顶,身形健壮;约书亚的身影渐渐清晰,但他的
步伐一瘸一拐,红润脸庞呈...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32 嗯, 是有个顺序的问题。 前面有人说禅宗的目的是明心见性。 说的也对, 明心见
性需要智慧。 而明心见性由正定中来。
然而理虽如此, 究竟上连三昧也只是个假名, 因为并没有这么一个固定的境界,戒定
慧三法皆从自性而得,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定在运动中, 而不是一个所谓不动的境
界。
坛经中如是说: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经》
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
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
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
无情,却是障道因缘。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
,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善知识,又有人
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
故知大错。" |
|
G**W 发帖数: 1865 | 33
你可能看不懂中文,先學學中文吧 :
藏密黄教改革派--宗喀巴『大师』以女童,及教弟子吞男女作爱之淫液为其『密灌顶
』,如下:
================
《密宗道次第广论》卷十三
明上三灌顶后依及结行仪轨品第十之一
酉二 密灌顶
先供物请白者,以幔帐等隔成屏处,弟子胜解师为金刚萨埵,以具足三昧耶之智慧母,
生处无坏,『年满十二等之童女』,『奉献师长』。
如〈大印空点〉第二云:「贤首纤长目,容貌妙庄严,十二或十六,难得可二十,廿上
为余印,令悉地远离,姊妹或自女,或妻奉师长。」
论说:「彼若无者,余者亦可。」是说年华容貌等德,非说具三昧耶或可例外,以说「
喜依不具足三昧耶明妃」犯粗罪故,次当合掌请云:「由师足下恩,我得无上事,是故
密灌顶,愿依怙摄受。」
修密灌顶物者,次由师长具主尊慢,将俗女身观空之后,生天女身,先应加持金刚莲华
,而入等至。念诵:「嗡......。」此出〈幕经〉与〈集密经〉。想以心间种子放光,
召请毗卢佛与佛眼等入定,从毗卢门入自身中,(376)大贪溶化,经阿[口*缚]都底至金
刚摩尼,坚固俱生。如〈集密后续〉云:
(※按:宗喀巴教弟子吞男女作爱之淫液)
「金...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4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
亦名禅那理行诸诠集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禅源诸诠集者,写录诸家所述,诠表禅门根源道理。文字句偈,集为一藏,以贻后代。
故都题此名也。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
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
为禅那。此性是禅之本源,故云禅源。亦名禅那理行者,此之本源是禅理,忘情契之是
禅行,故云理行。然今所集诸家述作,多谈禅理,少谈禅行,故且以禅源题之。今时有
但目真性为禅者,是不达理行之旨,又不辨华竺之音也。然亦非离真性别有禅体。但众
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方名禅定。若直论本性,即非真非妄,无背无合,
无定无乱,谁言禅乎?况此真性非唯是禅门之源,亦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众生
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藏识(出楞伽经)。亦是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涅槃等经)
。亦是菩萨万行之源,故名心地(梵网经心地法门品云,是诸佛之本源,是菩萨道之根
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万行不出六波罗蜜,禅门但是六中之一,当其第五,岂可
都目真性为一禅行哉?然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
...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5 第5章 沩仰法脉
一、怀海及《古清规》
中唐时期,安史知乱,藩镇割据日益加强,江西地区的地方官僚又对佛教采取扶
植政策,并且使之保持了相当的连续性,这就为道一禅系成为中唐最大的禅系创造了良
好的外部条件。道一门人“亲承弟子八十八人。”其徒以江西南昌为中心,分布于潭州
(长沙)、朗州(常德)、沣州(沣县东)、池州(安徽贵池)、杨州、常州、越州(
绍兴)、泉州(福建)、杭州、处州(江西赣州),韶州(广东韶关)、鄂州(武汉)
、随州(湖北隋县)、荆州(沙市)、襄阳(襄樊)、唐州(河南泌阳)、两京等地。
道一(709——788)俗姓马,汉州什邡(今四川什坊)人。于资州唐和尚处
寂门下削发,受俱于渝州圆律师。曾师事金和尚无相,后入衡岳怀让的“顿门”,禅诵
于抚州西里处州龚公山,悍戾之徒,无不受感化。又得刺史裴公的信奉,闻名于世;大
历中路嗣恭连帅请其至“里所”,贞元四年(788)坐化,春秋八十,长元元年(8
21)谥大觉。权德舆碑文载,道一最后之说曰:“大抵去三就一,舍权以趋实,示不
迁不染之性,无差别次第之门。”常曰:佛不远人,即心而证;法无所著,触...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6 第10章 法眼宗风
一、文益创法眼
文益(885-958),俗姓鲁,余杭(杭州)人。年甫七岁,即投新定之智
通院全伟落发,弱龄即受具戒于越州(绍兴)之开元寺。后于明州(宁波)育王寺希觉
禅师门下习律,同时“傍探儒典,游文雅之场”,希觉称他为“我们之游、夏”。后到
福州长庆寺谒长庆慧棱,未契玄旨,乃结伴从西湖出游,因大雨,停留在城西之地藏院
,得参桂琛。桂琛问他:“行脚作么生?”文益曰:“不知。”琛曰:“不知最亲切。
”文益豁然开悟。又指庭下片石问他:“寻常说三界惟心,万法唯识。且道此石在心内
。在心外?”文益曰:“在心内,”琛云:“行脚人著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益窘
无以对,遂放下包袱,依止月余。从“词穷理绝”处悟“一切见成”、言下大悟。至临
川(江西抚州),州牧请住崇寿院。由此传法,四远参徒翕然而至,不下千人。南唐初
(937后)受江南国主李氏之请,住金陵报恩院,号净慧禅师,再迁清凉寺,持续开
堂。异域慕其法者,涉远而至。玄沙正宗,兴于江表。周显德五年(958)卒,谥大
法眼禅师。著有偈颂、真赞、铭记、诠注等,共数万言,流布天下。现存《语录》、《...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1715 | 37 唉,如真能具足信愿,老实念佛,的确可以。
但。。。。。我希望看到这种描述。
弥陀于我,如失散多年的慈母,我每次念他的名,就如同我念我目前的名,
“心中充满了渴望和期待”,每次念他的名字,我的心里就会觉得舒服,
我乐意连续1小时念他的名字,这个时候让我感觉好像她就在我身边,让我
觉得非常的温暖舒服,每次因为其他事情不得不停止,让我重新回到这个孤单的
世界里,让我感到非常的失落,感觉和记忆中的母亲多欢聚一下都不可能,
而心中多呼唤她一声,都感觉一种安慰。希望能在任何时候,重新到极乐和她团聚。
以上是愿心念佛,“心念”的描述。 如能此,则可。
还有一个念法:是通向“念佛三昧”。
我清楚听着,看着我念佛的每一个字,连绵不断,连成一片,绝不中断,
也不会被杂念干扰,每个字的成住坏空,到下一个字的成。。。都非常清晰。
佛号成了我此时的一切,成为我的整个世界。
此时可能会有佛光,佛像,伴随佛号每个字的起落,但我不被吸引,我心中就是佛号
的每个字,清晰不断。
此时的定,叫做念佛三昧,也是念佛功夫的体现,在三昧定境中,下面有几种继续的方
法,
因为定本身并不带来实际的结果。。可在定中生愿,愿更坚固熏心。...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38 ☆─────────────────────────────────────☆
imper (Imper) 于 (Sat May 7 14:38:15 2011, 美东) 提到:
大迦叶尊者的悲心
释恒强
一、自利利他的头陀行
二、以清净心说法
三、佛陀嘱法大迦叶
四、结集三藏
五、呵责是爱护
六、结语(含注释)
☆─────────────────────────────────────☆
imper (Imper) 于 (Sat May 7 14:39:00 2011, 美东) 提到:
【提 要】 大乘佛教的信奉者一直以来对大迦叶等声闻众存在误解、偏见,说他们自利
独善,贬斥他们为“小乘”,讥毁他们为“痴犬”、“焦芽败种”,这都是不实、不公
的。大迦叶尊者行头陀行也有利他的一面,也常以清净心说法,乃至为正法久住而说法
。尊者人间乞食,随缘教化,也经管精舍,领众共修,利益大众。佛陀常常赞叹尊者、
维护尊者,以便在僧团中树立起尊者的威信,最后将佛法付嘱于他及阿难。佛陀涅槃后
,尊者即发起僧众忠实地结集佛陀的...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39 Z 一下,
打坐时妄想因何而生?
妄想因何而生?大家都很想知道,因为有很多人想要成就一念不生的功夫,想要入定却
入不了。修定时很想不起妄想,偏偏它一念出生、很用心去对治,才刚刚过去之后,不
知不觉之间又有一念生起,没有办法让它不再生起。有很多人学过禅--其实那些法门不
是真正的禅,那只是修定而已--他们教你数息,数息是最常看见的「禅法」。净土宗的
寺院则是教你念佛号︰用佛号来打死念头,念头很重就大声唸,念头轻的时候就小声唸
。可是不论你是数息也好,念佛也好,始终无法把妄想断了。数息数得很好的人,他数
过半个钟头、一个钟头之后,还是会有妄想出现,没有办法将妄想断除。有好多人--如
某一很有名的寺院,他们有好多人学数息法,数了十几年,还是无法数到一心不乱、妄
想不起。这就是说,他不知道要从断烦恼来下手。
我记得在証悟之后,知道要修禅定,那时还不知道要修佛菩提之种智。(p94)那时起修
四禅八定,还不晓得要修今天所修的无生法忍。在修四禅八定的时候,一上座就无相念
佛,目的是希望妄念不起来,可是只能在起来之后不随它,继续保持忆佛的净念,无法
不让它不起来;所以当年在修禅定的时候,也只能不随妄念...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40 杂阿含(1246)经
摘自
http://ahanjing.com/wap/view/1/124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金师住处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铸金者。积聚沙土。置于槽中。然后以水灌之。粗上烦恼。刚
石坚块随水而去。犹有粗沙缠结。复以水灌。粗沙随水流出。然后生金。犹为细沙.黑
土之所缠结。复以水灌。细沙.黑土随水流出。然后真金纯净无杂。犹有似金微垢。然
后金师置于炉中。增火鼓韛。令其融液。垢秽悉除。然其生金犹故。不轻.不软.光明
不发。屈伸则断。彼炼金师.炼金弟子复置炉中。增火鼓韛。转侧陶炼。然后生金轻软
光泽。屈伸不断。随意所作钗.铛.镮.钏诸庄严具
如是。净心进向比丘粗烦恼缠.恶不善业.诸恶邪见渐断令灭。如彼生金。淘去刚石坚块
复次。净心进向比丘除次粗垢。欲觉.恚觉.害觉。如彼生金除粗沙砾
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次除细垢。谓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思惟除灭。如彼生金除去
尘垢.细沙.黑土
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有善法觉。思惟除灭。令心清净。犹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令
其纯净
复次。比丘于诸三昧有行所持。犹如池水周匝岸持。为法所持。不得寂静胜妙。不得息
乐。尽诸有漏。如彼金... 阅读全帖 |
|
|
t***g 发帖数: 557 | 42
喇嘛教的慈悲和佛教的慈悲含义是不大一样的,在正常佛教来看,这又是一个羊头狗肉
的例子。
且看喇嘛教的诛杀法—杀生修行法((ZZ)
在上次已经提到藏密三昧耶戒的杀所行戒是诛杀法得以实施的一个重要的精神保
障。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藏密诛杀法的内容。当然,以后还有更多的关于藏密密续的经文
来公开,证明藏传佛教诛杀法的存在和狰狞的面孔。
密宗的诛杀
法,所诛杀的对象:破坏密教的人,以及冒犯从上师的人,上师藉诛法而驱遣鬼神诛杀
他人,令其人立刻殒命,或令其人短寿。若是诛杀他人者,行诛法 后,必须以迁识法
观想被杀者往生诸佛净土(其实这是密宗的喇嘛上师自己臆想的法:以为杀人以后,观
想被杀者的灵魂已经飞往极乐世界了,就以为死者真的往生 到极乐世界了)。 &
#160; 《苏悉地羯罗经》所载密教的法师作诛杀法的情形如下:“作法的基本方式叫做
阿毗遮噜迦。作法时,先供养大忿怒金刚和他的眷属,作法的人,用水洒湿赤衣或青衣
着身上。如作 极忿怒事,用自己的血洒衣使湿,以右脚踏左脚上,面向南,一目向左
斜,一目向右斜(怒目不齐),睛眉间起皱纹,紧咬牙...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162 | 43 强烈推荐回家人老师的戒淫
戒淫(上篇)
这篇《戒淫》上篇,共分7大部分,分别是:
1.为什么要戒淫;
2.从相上看,正淫与邪淫的区别;
3.相上戒淫的原理(相上的淫是如何生成的);
4.如何戒;
5.戒不住相上淫的关键(戒淫的以后的事情);
6.根据不同的人建立的不同的戒邪淫模式(系统戒邪淫程序,心理测试等);
7.以后的问题。
里面还有很多小的标题,如现代人普遍的正淫观点,如现代人一些邪淫现象的生成等等
。总之会纵文化,含历史,看宗门,分正邪,破无明,说详尽,适现在,晓厉害。因此
对于大家的问题,如前面已经讲述范围中的,会立刻回答的,对于后面的要讲述的,可
能要过几天回答,见谅。
戒淫(上篇)
前言
偶尔心动,想写篇修行人如何将情执布施给法界的文章,将这个想法告诉白眉,白
眉嚷嚷道:“老师,你的烂尾工程太多。”想来也是,有好几篇文章都没有结束,还到
处心动发愿,实在不妥。
今日是佛陀的成道日,就找这个借口将《戒淫》上篇写完吧。
《戒淫》一共有3篇。
上篇是针对事相上淫欲心重,习气深,连相上的淫欲心都戒不了的人看的,主要就
是“誓不沉心”到“如如升起心”的应用。
中篇是针对事相上已经持...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44 为什么一定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作者: 刘冠锋 (2012/6/7 9:45:02)
为什么一定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以前没有学佛,对于往生,会感到这是非常遥远和飘渺的,但是,实际上,它迫在
眼前。
在现今这个世界,不论大家是什么宗、修什么法门。求什么愿、修什么福,都必须要修
这个法门——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不修这个法门,就算成了亿万富豪,帝王将相,荣华富贵,嫁娶最好的配偶,生最卓越
孝顺的儿女,穿最好的衣服,住最豪贵的别墅;就算经藏全部通透了,开悟了,彻悟了
,三贤十圣了,法力无边了。到死的时候也没用,只有几十年时间而已。
而我们必须要关注今后百千万亿劫的事情,一劫就是百千万亿年!
想要福报,怎样保证今后无数恒河沙千万亿劫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福报呢?想要寿命
,怎样保证今后有无量的寿命呢?每个同学必须要求一件关系到今后百亿千亿万亿条恒
河中所有沙子数量这么多无尽无数劫岁月的事情。(一劫就是百千万亿年)
这就是——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宣化上人说:
我们人间最富有豪贵美貌的帝王,也不如最差的天人生活的百分之一。而阿弥陀佛极乐
世界的生活,比天人,光是外表的美貌就是...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45 为什么一定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作者: 刘冠锋 (2012/6/7 9:45:02)
为什么一定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以前没有学佛,对于往生,会感到这是非常遥远和飘渺的,但是,实际上,它迫在
眼前。
在现今这个世界,不论大家是什么宗、修什么法门。求什么愿、修什么福,都必须要修
这个法门——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不修这个法门,就算成了亿万富豪,帝王将相,荣华富贵,嫁娶最好的配偶,生最卓越
孝顺的儿女,穿最好的衣服,住最豪贵的别墅;就算经藏全部通透了,开悟了,彻悟了
,三贤十圣了,法力无边了。到死的时候也没用,只有几十年时间而已。
而我们必须要关注今后百千万亿劫的事情,一劫就是百千万亿年!
想要福报,怎样保证今后无数恒河沙千万亿劫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福报呢?想要寿命
,怎样保证今后有无量的寿命呢?每个同学必须要求一件关系到今后百亿千亿万亿条恒
河中所有沙子数量这么多无尽无数劫岁月的事情。(一劫就是百千万亿年)
这就是——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宣化上人说:
我们人间最富有豪贵美貌的帝王,也不如最差的天人生活的百分之一。而阿弥陀佛极乐
世界的生活,比天人,光是外表的美貌就是...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46 ic, thanks.
那我的理解,这点应该与佛法“一样厉害”。想必是结上了好缘,“喜得佛力冥加,幸
得善根发动”。
中国人几乎都知道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
摩地。反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
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下面是从《观音宝典三种合参》里
选的,全文可见于:http://www.jzxh.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42&id=261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观自在菩萨章
“善男子我以此菩萨大悲行门平等教化一切众生。摄受调伏相续不断。善男子我恒住此
大悲行门。常在一切诸如来所。普现一切诸众生前。随所应化而为利益。或以布施摄取
众生。或以爱语摄取众生。或以利行摄取众生。或以同事摄取众生。或现种种微妙色身
摄取众生。或现种种不思议色净光明网摄取众生。或以音声善巧言辞。或以威仪胜妙方
便。或为说法。或现神变。令其开悟而得成熟。或为化现种种色相种种族姓种种生处同
类之形。与其共居而成熟之。善男子我修习...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47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六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唐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
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
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
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
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
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
非饭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
,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
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
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48 四大菩萨
(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
文珠法师讲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五日于香港九龙政府文化中心
一、智慧的意义
二、智慧的类别
三、智慧的证得
四、智慧的代表—文殊菩萨的本迹
四、智慧的代表—文殊菩萨的功德
五、智慧的重要
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
各位法师、居士、听众,今晚本人又出席宝莲寺主办的佛学讲座,非常高兴。特别是今
晚是举世狂欢的圣诞之夜,各位竟然放弃物质的享受,谢绝一切人事的应酬,出席本人
主讲的佛学讲座,共同讨论佛法,争取高级的精神食粮,更加令本人倍感兴奋外,不得
不佩服各人善根深厚,且独具慧眼。因为今晚此刻,即八时零六分此刻,世界各地,很
多人都在举行圣诞舞会,或共进圣诞大餐;可谓锦衣玉食,享尽人间富贵荣华。但世界
各地,同时在此一刻,即八时零七分此刻,不知多少人在饥寒交逼中,无法度此寒夜;
不知多少人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瑟缩街头,受尽寒风严雪的折磨。甚至有人在战争祸
乱中,受尽战火洗礼,备受生命威胁。香港人,非常有福气,由于积福向善所致,往往
逢凶化吉,遇祸成群。但在平安享乐中的我们,可曾想及他们的凄苦,而寄予同情,或
思以拯救?
虽然,站在因果定律方面说,人生的痛苦与快...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49 四大菩萨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文珠法师讲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六日于香港九龙政府文化中心
一、普通众生的愿行
二、出家修行的愿行
三、普贤菩萨的愿行—普贤菩萨的故事
三、普贤菩萨的愿行—普贤行愿的德目
三、普贤菩萨的愿行—普贤行愿的功德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今天讲的题目,是无边的愿行。愿是愿望,志愿;行是行为,作为。由个人的志愿,策
动个人的行为;由个人行为造作的实践,去完成个人的愿望,名之为愿行。
没有实践的愿望,类于空谈,没有理解的实践,变为盲从。盲从与空谈,皆是偏差,无
法获得学佛的真实利益。因此,昨晚劝导各位勤求佛的智慧,目的在理解佛所说的真理
;今晚讲无边的愿行,是希望各位,由愿行的实践,亲证佛所说的真理。如是以智慧的
理解力,策动愿行的实践;以愿行的实践,亲证智慧的理解。以智导行,以行证智,解
行并进,始可完成学佛的志愿,达到成佛的愿望。否则,说甚么即生成佛,一生解脱,
皆是欺世妄语,魔鬼技俩,除了急功好利愚痴的人,盲从附和外,智者诚应审察谛观,
洞悉真伪,免堕魔眷。现在,将一般人的愿行,出家人的愿行,及普贤菩萨的愿行分三
点说明。同时介绍普贤菩萨的故事及其功德。
... 阅读全帖 |
|
l***o 发帖数: 1111 | 50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六
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
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
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
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
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
饭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
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
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
;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