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bagua版 - 中国最美变性人比金星更传奇!
进入bagua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z******5
发帖数: 1
1
1995年清明节,28岁的金星在北京香山医院进行了变性手术,完成了一个男人变成女人
的蜕变。
至此,中国人对于变性,有了全新的认知。
由于金星太有名气,以至于提起变性,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她。
但有一个人的变性经历比金星还要早12年,尽管是“中国变性第一人”,她的故事却鲜
为人知。
她叫张克莎,她的传奇程度,丝毫不亚于金星。
1962年,张克莎出身于一个高干家庭,父亲曾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克莎原名叫张克沙,在家中排行第七,上面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在那个物质条件普遍匮乏的年代,姐姐穿剩下的衣服,都落到了张克沙身上。
小时候的张克沙很乖巧听话,又长相清秀,穿上花衣服的他,像极了女孩子。
总有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问,这孩子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呀?
保姆笑答:“大人包饺子他总是偷面玩,被父亲发现后就把面藏在了裤子里,就由女孩
变成男孩了。”
没想到,这句玩笑话却被年少懵懂的孩子当了真。张克沙由此认定自己原本就是个女孩
子,只是投错了胎。
于是,他开始和女孩们一起玩,一起跳皮筋、绣花、织毛衣。
他在学校不愿上男厕所,总是憋着回家解决。
这些举动,引来男孩们的嘲笑和指指点点,甚至动手打他,张克莎的额头上至今还留有
当年被打的伤疤。
张克沙早就意识到和男生不是一类人,等他长到16岁,这种差异更加明显。
老师觉得是他精神上出现了问题,提醒张克沙的父母带他去医院检查。
这让张克沙特别难过,自己只是比较女性化罢了,难道这也做错了吗?为什么大家都要
把他当作异类呢?
巨大的压力之下,张克沙休学了,回到家休养。
1978年,16岁的张克沙陪父亲去医院疗养。
在那里,他遇到了让他惊鸿一瞥的初恋,也是改变他一生的人。
男孩叫萧强,仅是走廊上的匆匆一瞥,他就看出了张克沙的与众不同和眼底的忧郁。
相识短短几天时间,张克沙便向萧强吐露了一切。萧强告诉他,现在国际上已经有了变
性技术,通过手术可以让他变成真正的女性。
如此惊世骇俗的言论,张克沙第一次听到。
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变性”二字,在人们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世人都是想着怎么让他更加男人,还是第一次有人希望他变成女人。
后来,萧强在家人的逼迫下参了军。
临走时,萧强送给张克沙一支口红。这也意味着,他对张克沙作为一名女性的肯定。
他说自己要去当军医,将来学习技术,亲自为张克沙做手术。到那时候,就堂堂正正地
娶“她”。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见面,竟是诀别。
萧强参加了中越战争,不幸战死沙场。
消息传来,张克沙痛不欲生。
他当即决定去当兵,将来也上战场,为心爱的男孩报仇。
1979年年底,张克莎成为了广州军区总医院的一名新兵。
和男兵们同吃同住,让他感觉很不适应,他从不和别人一起洗澡,只能夜深的时候一个
人偷偷去洗。
军营中的艰苦训练和摸爬滚打,并没能让张克莎变得阳刚,反而成为女孩的想法愈演愈
烈。
他的身体里,每天都有两个异性的灵魂在交战。
最后,他的反叛意识崛起,竟公然留起了长发,涂口红,穿裙子,提前退役。
他回到长沙,退伍办看到他一身女性打扮,对他的性别产生了质疑:我们明明送走的是
一个男兵,怎么现在却变成了女兵?于是不肯给他办手续。
没有户口,没有工作,没有粮票,张克沙成了“三无”人员。
陷入困境的张克沙,决定南下打工。
1982年,张克沙来到东莞一家玩具厂当起了“打工妹”。
在那个谁也不认识他的城市,他乔装打扮成女子,过上了如鱼得水的生活。
谁也没有看出眼前这个留着大波浪、身穿连衣裙、脚踩高跟鞋的时髦“女子”有什么异
样。
张克沙生得一副好皮囊,身材高挑,气质出众,很快吸引了不少男性的目光,其中就包
括他的老板肖先生。
肖先生是一个港商,中年丧偶,比张克沙大30岁。
肖先生对张克沙进行了猛烈的追求,并向他求婚。张克沙自然不肯,一是没看上,二是
自己毕竟还是个男儿身。
1982年冬天,张克沙偶然间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了一篇科普文章,他第一次知道自己原来
是得了性别认同障碍症。
文章的作者是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阮芳赋,张克沙立即给阮芳赋医生写信,讲
述了自己的经历,请求阮医生的帮助。
本以为信可能会石沉大海,没想到阮医生竟然给他回了信,并告诉他可以手术。
手捧阮医生的来信,张克沙如获至宝,激动得彻夜难眠。
尽管家人极力反对,觉得“丢人现眼”,但是在1983年1月10日,张克沙还是毅然走进
手术室,接受了中国首例变性手术。
历经艰辛,12小时后,张克沙成为“中国变性第一人”。
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例改写历史的手术,并没有公之于众。
手术成功的那一刻,张克沙感觉自己重生了,她给自己改了一个女性化的名字——张克
莎。
张克莎本以为终于实现了夙愿,从此可以幸福、平凡地生活,但树欲静而风不止。
比起小时候人们嘲笑她“娘娘腔”,当她真的变成了女人,反而遭到了更大的非议。
1983年年底,张克莎以女性的身份上了户口,被分配到长沙的一家大型商店当售货员。
从上班第一天起,她就像动物园里的猴子,成了看客围观的对象。
人们争相来到商店,只为一睹她的芳容。但得到的不是赞赏,而是嘲讽和不解,有人甚
至直接说她像个“妖怪”。就连女同事换衣服、洗澡时也要避开她。
这让张克莎苦不堪言,就在这时,一个名叫陈平的男子走进了她的生活,为她的世界带
来了一束光。
两人在一次聚会中相识,陈平在了解张克莎的情况后,非但没有敬而远之,反而对她百
般照料,每天骑着摩托车接送张克莎,风雨无阻。
流言蜚语中,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近,一度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
然而,陈平的父母知道后却极力反对,百般阻挠:自己的宝贝儿子怎么能娶一个不能生
育的变性人呢?
最终,这段恋情被无情地扼杀了。尽管陈平还要坚持下去,但为了不让男友为难,张克
莎主动放手了。
她回到当初打工的东莞,想要忘记过去的一切,重新开始。
她找到了曾向她求婚的肖先生,决定嫁给这个毫无感觉的男人,条件是带她去香港。
肖先生没有多问,带着张克莎去了香港,给了她一个家。
在香港,没有人知道张克莎是个变性人,没有人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她,她觉得,一切又
好起来了。
她不愿在家做全职太太,做过时装模特、夜总会服务员、保险销售,最终凭借着自己的
努力,成为一家保险公司的部门经理。
有了自己的事业,张克沙重燃了希望,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被这个社会容纳了。
不知肖先生是真的没有察觉,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婚后他对妻子“变性”这件事始终保
持沉默。
他从不过问张克莎的过去,像一个老父亲般,给予张克莎无微不至的关怀。
但是张克莎心里清楚,她并不爱这个男人,尽管他老实巴交,对自己倾尽了一切。
后来,她遇到了一个叫阿山的男人,这个男人年轻帅气,也正是这个男人的出现,让她
觉得,做女人真正的美好和快乐。
彼时的张克沙还没有和肖先生离婚,一边承受着内心道德的谴责,一边和阿山爱得死去
活来。
那真是张克莎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只是好景不长,一个湖南老乡的出现,打破了
一切美妙的幻境。
老乡以公开她变性的事情做要挟,多次敲诈她。
因为变性始终是张克莎心中的一道坎,“做贼心虚”的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将自己的积
蓄拱手相送。
但欲望没有止境,老乡越发没有底线。
张克莎最担心的是这件事传到阿山的耳朵里,于是主动和阿山坦白这一切,最终以分手
告终。
这场轰轰烈烈、铭心刻骨的恋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却让张克莎伤心欲绝。
之后,张克莎以出去创业为由,告别了丈夫,孤身一人去了中国台湾。
张克莎在宝岛台湾开了一家餐馆,期间还参加过选美大赛,并闯进了决赛,事业经营得
风生水起。
接下来,她又遇到了生命中第五个男人——阿豪。
阿豪是一个黑帮混混,比张克莎小10岁,童年的不幸遭遇让张克莎对他产生了怜悯之心。
两人很快同居,张克莎像姐姐和母亲一样照顾着阿豪的生活起居。在外人看来,他们就
和普通的夫妇毫无二致。
然而,阿豪竟然参与了贩卖军火,准备逃亡。在张克莎的极力劝说下,阿豪去自了首。
“亲手”把阿豪送进了监狱,又让她陷入了自责。
张克莎想家了。想到了她体弱多病的丈夫,以及年迈的老母亲。
然而没过多久,丈夫和母亲便接连去世。
这一生,她对家人,对丈夫,有着太多的亏欠。
这一次,真的只剩她一个人了。
2002年,漂泊半生的张克莎回到了长沙老家,逃了一辈子,她决定不再躲躲藏藏了。
2003年,她出版了自传《女人梦》,她想让世人了解一个变性人的辛酸,希望赢得社会
的理解。
经历4段感情、1段婚姻后,张克莎说,如果将来能遇到有缘人,她还是会选择接受,因
为她这一生骗了很多人,却从不欺骗自己的感觉。
如今,张克莎已经年近花甲,她的消息不再见诸报端,希望她已经找到内心的平静。
多年后,当张克莎的故事再次被人们提起,她的选择似乎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和理
解。
在38年前,敢做中国变性第一人,毫无疑问,张克莎是勇敢的。
但同时她也是怯懦的,自私的。
她一次又一次地寻求情感上的慰藉,当情感落空,她又一次又一次地选择逃避。
她看似被命运洪流裹挟无法动弹,其实每一步皆是她自己的选择。
她的经历虽然令人唏嘘,但她的丈夫和父母,才是这背后牺牲最大的人。
张克莎的经历,我想起了同是跨性别者的金星。
相比张克莎,金星要更加勇敢和反叛,因而也更加成功。
金星曾说:
“社会会把很多不是你的东西往你身上套,你要解开、放下,保持单纯继续走;当你准
备好了的时候,选择、穿上,依然保持单纯继续走。”
“我永远都知道我是谁,我想要什么。人活得好坏,全在于你自己。”
“社会会把很多不是你的东西往你身上套,你要解开、放下,保持单纯继续走;当你准
备好了的时候,选择、穿上,依然保持单纯继续走。”
“我永远都知道我是谁,我想要什么。人活得好坏,全在于你自己。”
一个人活着,不在于你是男是女,而是你想成为谁。
社会的压力,世俗的目光,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困住内心的枷锁。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已经越来越多的人勇敢做自己,努力活成照亮自己的一道光。
这或许,便是“中国第一变性人”带给我们的启迪。
1 (共1页)
进入bagua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