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_Mao_and_Deng版 - 对语文教材严重西化的质疑,还可以做的更好
相关主题
二年级的杨澜的惊人的预见性 (转载)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贴一篇和当下改文风有关的文字)
很有意思的一篇文章:毛邓治国的区别 (转载)zt:其实我们从小就被洗脑了—我是怎么从毛黑变毛粉的
毛公论 -- 纪念先帝的古文一篇 (转载)问题极为严重:中国为何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
毛泽东一篇鲜为人知的评论:蒋介石李宗仁优劣论 (转载)中国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内容
西西河上又有一篇批胡耀邦/温家宝的 (转载)今明两年人教版中小学语文课本全部更换新版教材
一篇关于兵团移民的文章 天山脚下的记忆 (转载)我来说说我女儿的暑假生活。
和美国同事关于毛泽东的辩论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专门讲授卫青
从文革看今日乱象(ZT) (转载)人教版小学课文描述家里如何分房间遭家长质疑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单元话题: 中国话题: 教材话题: 人教版话题: 外国
1 (共1页)
w****2
发帖数: 12072
1
六一儿童节刚过,关于小学生教材的争议却一直热度不减。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否
严重西化?吴斌的《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西化问题的认真研究》一文,再次试图从多
个方面论证教材存在故意西化的问题。曾就此问题做过一些统计的教育创业者林晓慧,
在他看来,此文作者确实对教材内容了解非常透彻,对教师用书也很熟悉,并据此提出
对教材的不同“单元板块”概念以及“精读、略读”课文需要分开统计的观点,这是非
常有价值的。
吴斌一文统计的是一到六年级的“智慧”“品质”“环保”单元课文。同时,他认为大
量赞扬中国人的课文其实是略读课文,重要性要打折扣。林晓慧认为,如果这几点属实
,那么这些统计方法的改动在技术上是成立的,值得接下来的统计研究者吸收借鉴。在
此基础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应该还有可以改进的方向,比如最好对教材演变历史也
进行统计分析。
看得出来吴斌一文已经给出了一些课文原文和修改历史的分析,比如教科书故意把朝鲜
原文改成日本名字、对“印第安土地”文章做了有“美化殖民”嫌疑的修改,等等,这
些案例是非常值得警惕的,但仅仅给出若干个例是不够的,有必要为此进行专门统计研
究,从而增加说服力。
总之,从研究的角度看,吴斌一文给出了不少扎实的新材料新视角,价值很大,但对材
料分析的科学性,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仍值得各方共同努力。此外,林晓慧认为,
从教学技术上讲,吴文中提到人教版教材中“通过外国人名认字”,这一点确实荒谬,
值得批评,推动编者改正。
《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西化问题的认真研究》
吴斌
2016年4月20日,署名宝贝安静的文章《和平演变要从你的孩子搞起?人教版小学语文
教材已严重西化》在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此文认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存在严重“西
化”问题,该文在微信、微博、论坛、贴吧等各个平台被广泛传播,阅读上亿。4月27
日,人教社官方公开回应舆论,称教材西化“不符合事实”。网友评论则一边倒地反驳
和质疑人教社官方回应。
当然,网络舆论有时也是靠不住的,很多时候,真理往往在少数人一边。那么【人教社
小学语文教材事件】中,广大网民的判断是否准确呢?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是否存在明
显的“西化”问题呢?笔者想来想去,觉得只有认真研读下教材才能下结论。
笔者一开始从内心里和主观上非常抵制【我们的小学教材已经严重西化】之似乎耸人
听闻的结论,我以为,我们国家的问题,不至于烂到这种程度吧?但是从4月底到5月末
,笔者抽出大量时间认真研读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及相关教师用书的结果,却发现事实
还是超出了笔者当初的想象。
一个基本的问题是,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12册,每一册会根据不同的主题来组织单元学
习,即每一单元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学习。诸如品质、亲情、真情、智慧、爱国、科学知
识、山水风景等主题。观察者网《小学课本里真的藏着“和平演变”?》一文,把不同
的主题混在一起统计成数字,诸如把中国山水和人的品质培育混在一起统计成数字,然
后得出因为中国>外国,所以没有西化问题的结论,这种分析并没有实质意义。
笔者的研究结果如下:人教版教材确实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西化”问题。其要点如下:
1,篇幅最多、最重要的两大主题(“品质”与“智慧”),西化最为严重。在这两大
主题中,教材通过刻意的编排、伪造、篡改,使得相关单元中大量充斥着对外国人的歌
颂,比例远远超过中国人,使得外国人“品质”与“智慧”碾压中国人;
2,能够进行西化的主题单元,或多或少都进行了西化处理;如“父母之爱”的主题单
元,在精读课文中100%安排了歌颂美国父母的文章;
3,对于“爱国”、“革命先辈”等不容易西化的核心主题,教材进行简化处理、异化
处理,爱国主题单元中重点安排了怀念民国的文章;
4,无原则、无底线地歌颂外国人,甚至出现了刻意美化殖民主义的倾向。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核心主题——品质、价值观方面,西化问题最为严重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最核心的主题,是“品质”和“智慧”教育,这关系到一个中国儿
童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思维方式的培育。这两大主题,也是教材篇幅安排最多的两
大主题。小学语文教材12册,总共有12个单元涉及“品质”教育,9个单元涉及“智慧
”教育。在这整整21个单元里,“西化”问题极为严重。
如12个单元的品质教育,4个单元涉及“环保品质”,8个单元涉及怎样做人、诚信、努
力、互助等品质教育。在4个“环保”单元中,中国小孩频频以“捉小鸟”、“扔垃圾
”的形象出现,作为对比阅读,教材却频频通过造假、删改等方式,违背现实常识和历
史常识,去歌颂西方白人的环保意识(如《燕子专列》、《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而
在后面这8个“品质”教育单元的精读课文中,只有一个单元,中国人正面形象与外国
人正面形象在数量上保持1比1,而其他所有单元,中国人的“品质”均被外国人碾压,
或者被动物碾压。
可以说,人教社教材在塑造品质、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中,外国形象全面胜出。先分析
涉及怎样做人、诚信、努力、互助等品质教育的8个单元的具体情况:
1、一年级下册7单元:奇怪的媚日情结
第一次出现“品质”学习,是在一年级下册7单元。这个单元有四篇文章,两篇赞美动
物,两篇赞美外国孩子:
——《小白兔与小灰兔》,赞美小白兔勤劳
——《两只狮子》,赞美了其中一只狮子勤劳
——《小伙伴》,赞美外国小朋友互相给予、帮助和关爱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赞美外国小朋友诚实
我们来欣赏一下《小伙伴》的这张插图。
[点击查看大图]
这里笔者还要特地提一下第四篇文章,即《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原本是个朝鲜的寓
言故事,在80年代我国的连环画中,文中小孩子的形象是这样的:
[点击查看大图]
可是不知道出于什么意图,到了人教版教材里,小孩子的形象就变成了这样: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可以看到,人教版插画中孩子形象头上包着白色布条,明显是日本人形象。在日本文化
中,白色被赋予男性的、献身的、胜利的等含义。
在朝鲜原寓言中,小孩名字叫“宋金”,而到了人教版这里,变成了“雄日”。
难道讨厌朝鲜就要媚日吗?而且,就算现在朝鲜制度有些封建色彩,日本难道就没有军
国主义问题?朝鲜人民、朝鲜儿童何辜?笔者才疏学浅,实在想不出人教版这样篡改的
用意。
2、二年级上册5单元:中国孩子不如兽?
第二次出现品质教育,是在二年级上册5单元。这个单元有4篇文章,主要谈团结友爱、
互相帮助的品质,其中,三篇讲动物如何和谐相处,一篇讲中国孩子如何自私自利、勾
心斗角。
我们来看,第18课,动物们是这样和谐相处的:
[点击查看大图]
第20课,动物们这样和谐相处:
[点击查看大图]
第21课,动物们这样和谐相处:
[点击查看大图]
我们再来看看,19课《蓝色的树叶》里,中国孩子是这样的:
[点击查看大图]
是不是会留下中国孩子不如动物的印象?这其实还远不仅仅是中国孩子不如动物的问题。
笔者必须要提的是,《蓝色的树叶》一文根据乌克兰作家瓦·奥谢叶娃作品改写,原文
主角是外国人,名字分别为卡佳与莲娜,却莫名其妙被改写成中国人名:林园园和李丽。
然而,同样是奥谢叶娃的作品,《三个儿子》,由于是对外国孩子的赞美与歌颂,所以
,人教版并没有对其进行改写,保留了外国人名,选进二年级下册第23课。
3、二年级下册2单元:终于褒扬中国人了,然而……
第三次出现品质教育,是在二年级下册2单元,4篇文章,一篇讲泉水,一篇中国人,两
篇外国人。
终于出现了对中国人的褒扬,然而,此处出现的是雷锋,中国名人,依旧没有中国孩子
,同时,又多出了两个外国孩子。
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出现了一个外国孩子,萨沙,“教师用书”对此文的教学
目标是:【这篇课文的课题是萨沙带着自信、坚强和自豪想说的一句话,也是作者激励
我们每一个孩子挺起腰板自豪地说出的一句话。】
也就是说,这位外国小孩激励中国小孩“挺起腰板”。
我们来欣赏一下插图:
[点击查看大图]
另外,最令笔者不解的,是第八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篇课文讲的是,“卡罗
尔终于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但是,这种文章,为什么要和雷锋一起,放在这个主
题为培育品质的单元里呢?难道中国没有其他好品质的人和故事了吗?就算你偏偏要找
外国的故事,那也找个切题一点吧,别让人有种硬把私货塞进来的感觉。
4、二年级下6单元:终于褒扬了中国孩子,然而比例还是堪忧
第四次出现品质教育,是在二年级下6单元,有四篇文章,两篇谈中国孩子,两篇谈外
国孩子。遗憾的是,其中一篇谈中国孩子的是略读文章。也就是说,精读文章中,外国
孩子依旧是2比1全面超出:
21课,《画家和牧童》,赞美唐代牧童勇于指出著名画家的错误。
22课,《我为你骄傲》,赞美了外国孩子的诚信。
[点击查看大图]
23课,《三个儿子》,赞美了三个外国小孩的孝敬。此文作者就是《蓝色的树叶》的作
者,当然,这篇文章没有被改写成中国孩子。
[点击查看大图]
5、三年级上册2单元:中外比例1比2,而中国人也是依靠外国才能成功
还需要继续讲下去吗?
好吧,为了防止洗地大军说笔者“片面采样”,笔者就继续讲下去好了。
第五次出现品质教育,是在三年级上册2单元,4篇文章,讲了四个中外名人,让学生们
体会他们的高贵品质,分别是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和宋庆龄。不过,宋庆龄是略读课
文。
然而你以为这就是1比2了?
NO。
在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中,李四光之所以能有发现,是因为“直到他长大以后到
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是因为英国。这是文章的核心所在。如果你以为笔者才疏学浅没
读懂,那么,“教师用书”上白纸黑纸写着:“直到李四光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学回国以
后,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被冰川从秦岭带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也就是说,在两篇外国名人介绍之余,人教版开始介绍中国名人的时候,也要强调,中
国名人之所以成名,那是多亏了外国。
当然。李四光去英国留学是事实,近代历史上中国的许多发明创造也的确有西方的功劳
。但是问题是,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五千
年的历史上我们长期站在世界的前列,只不过最近一百多年我们落后了。我们应该有一
种整体看问题的态度,教材也应该有这样一种整体的态度。要先搞明白中华民族的优秀
文化和传统,让孩子们多接触、多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而不是总是不忘机会宣扬崇洋
媚外。
[点击查看大图]
6、三年级下册4单元:“这些孩子真棒”--外国形象传递的“现代意识”
三年级下册4单元,精读课文中,一篇中国孩子,两篇外国孩子。
其中,14课《检阅》,是旨在塑造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文章,该文讲述的是波兰
儿童队员在国庆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获得大家喝彩。这篇文章的教学
目标,是让中国孩子们通过重点体会“这些孩子真棒”,来学习“现代意识”,形成“
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不是笔者瞎猜,笔者从不像某些洗地党做瞎猜、不负责任之事。“教师用书”中明确
写道:
【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是学习本课的难点。另
外,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
权利,使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究竟什么是“现代意识”?难道只有来自西方国家的才是“现代意识”?自尊、自强、
平等的价值观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渊源比西方早太久太久,为什么一定要安排一个
西方国家的故事来传递这种观念呢?
[点击查看大图]
这插图,就是一面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旗帜。
7、四年级下册2单元:中国的都是略读
四年级下册2单元,是教孩子们如何“做人”的,由此选编了四篇文章,两篇精读,歌
颂了外国人的高贵品质;两篇略读,才是讲中国人的。
第5课,《中彩那天》,这一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
[点击查看大图]
第6课,略读,《万年牢》,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第7课,精读,《尊严》,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
,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
第8课,略读,《将心比心》,歌颂中华民族“将心比心”的传统美德。
8、四年级下册7单元:难得的1比1
四年级下册7单元,单元主题是教育孩子要“认准目标,努力上进”。终于,在中国人
编的小学教材里、关于品质教育的单元里,中外比例达到了1比1的平衡,想想真是有点
小激动。
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外国名人伽利略,褒。
26课,《全神贯注》,外国名人罗丹,褒。
27课,《鱼游到了纸上》,中国残疾人画家,褒。
28课,《父亲的菜园》,中国人,褒。
但是,请大家注意,前两篇选择的都是西方历史上的超级名人,是各自领域内的伟大人
物,但是选择的两个中国人,分量却明显不够,完全不能和伽利略、罗丹相提并论!难
道灿烂夺目的中华五千年历史选不出名人了吗?
二、在培育“环保”品质意识方面,造假也要歌颂外国 改编也要洗白白人
再来看下环保方面的教育。培育“环保”意识,其实也是培育“品质”的一个延伸。不
过,人教版小学教材总是把它单独拿出来,作为整整一个单元主题,我们也就根据这种
分法,进行分析。
关于环保单元,一共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一年级下册3单元,第二次是二年级上册7单
元,第三次是三年级下册2单元,第四次是六年级上册4单元。
1、违背常识造假也要歌颂外国小孩 反衬中国小孩
首先,笔者想重点分析三年级下册2单元。
这单元围绕“环保”主题,组织了4篇文章。这4篇文章实际上呈现两两对比阅读的结构
,可见在编排上极为用心。
第五课《翠鸟》与第六课《燕子专列》形成对比阅读,在《翠鸟》中,中国小孩没有环
保意识,想要捉小鸟,结果被老渔翁制止;而在《燕子专列》中,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
,在冰天雪地下,“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这种对比,不可谓不明显。
贴图为敬。首先是《翠鸟》的课文:
[点击查看大图]
然后是《燕子专列》的课文:
[点击查看大图]
《燕子专列》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年春天,瑞士有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向北方在迁
徙,遇到风雪,气温骤降,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为此,政府呼吁人们行动起来,
救助燕子,并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这是对外国故事进行无限地美化夸张。
瑞士鸟类研究所(Swiss Ornithological Institute)是瑞士研究鸟类最大的机构,瑞
士鸟类研究所的专家介绍,在瑞士是有过用火车运输燕子的事情,但一些细节跟中国教
材中描述的不一样,相差有点大:
①书上说是春天,实际上是秋天。 ②书上说的燕子从南向北飞,实际上是从北往南飞
。 ③书上只说了火车,实际上除了火车还有汽车。 ④书上说是成千上万只,而实际上
只救出了几百只。
显然,瑞士小姑娘“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是彻头彻尾违背常识、为了对比(
中国小孩)而对比所捏造的谎言。
除了对比中国小孩和外国小孩,这组单元里另外两篇课文也形成了神奇的对比效果。第
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的是中国人滥伐树木,最后造成村庄的毁灭;第8课《路
旁的橡树》讲述外国工程师仅仅为了保护一棵橡树,就对筑路设计进行调整,凸显了外
国工程师的环保意识与决心。
[点击查看大图]
2、中国孩子的环保形象:抽象肯定,具体否定
环保主题的单元,还分别散落在一年级下册3单元、二年级上册7单元,和六年级上册4
单元。
安排了这么多文章,难道真的没有对中国孩子的肯定吗?说到这里,有些人一定要拿出
二年级上册7单元的第一篇文章,《“红领巾”真好》,这篇文章称赞红领巾真好,在
清晨里去为小鸟放鸟巢。插图如下,虽然比不上《燕子专列》里的贝蒂,但至少还是肯
定的吧:
遗憾的是,这是一篇诗歌,是对红领巾进行抽象的肯定。紧随此文之后编排的是一篇《
清澈的湖水》,马上对中国孩子的环保意识进行具体意义上的否定。教师用书是这样分
析的:
[点击查看大图]
【遗憾的是,那面“镜子”还是被一个小孩弄了个污点。那块香蕉皮,吓跑了小鱼,就
连湖水也“皱起了眉头。小洁只是在那面“明镜”面前,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正要撤开的
手,但对每个人来说,在这一瞬间做出克制,并不是都能做到的。】
[点击查看大图]
我们再看,一年级下册3单元中,中国孩子是这样的:
[点击查看大图]
3、灌输白人至上:篡改历史,强行洗白白人的恶劣环保形象,洗白西方对印第安民族
犯下的罪恶
最后一次出现环保主题的单元,是在六年级上4单元,这单元里出现一篇“惊世骇俗”
的改编文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这篇文章改写自《西雅图的天空》,原文是印第安索瓜米西族酋长·西雅图一篇动人心
弦的演说,发表背景是在白人对印第安人进行长期屠杀和掠夺后,美国政府强迫西雅图
签约,要以15万美元买下印第安人200万英亩的土地。印第安酋长知道反抗只会带来更
多的屠杀,无奈发布演说,演说中充满着对白人严重破坏生态和种族灭绝的控诉。
人教版编写组屡次编故事凸显中国孩子破坏环境,又编故事凸显外国孩子保护环境,来
教育中国孩子的环保意识。这次,《西雅图的天空》可不是什么“故事”,而是血淋淋
的真实历史。如果按人教版一贯逻辑,应该凸显白人破坏环境,凸显印第安人保护环境
,来教育中国孩子的环保意识。
白人破坏环境?不写。《西雅图的天空》里核心对白人的控诉,被教材编写组删得一干
二净,又改写得面目全非。白人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和掠夺史,对印第安土地的破坏史,
变成了印第安人主动“放弃”和“转让”,变成了白人“善待”环境。
欣赏一下改写的文章片段吧,还能说什么呢:
[点击查看大图]
再摘录一点印第安人原文《西雅图的天空》:
【白人不能体会我们的想法,这点,我知道。
在白人眼里,哪一块地都一样,可以趁夜打劫,各取所需,拿了就走。对白人来说,大
地不是他的兄弟,大地是他的仇敌,他要一一征服。
白人可以把父亲的墓地弃之不顾。父亲的安息之地,儿女的出生之地,他可以不放在心
上。在他看来,天、大地、母亲、兄弟都可以随意买下、掠夺,或像羊群或串珠一样卖
出。他贪得无厌,大口大口吞食土地之后,任由大地成为片片荒漠。
你我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红人的眼睛只要一看见你们的城市就觉疼痛。白人的城里
没有安静,没地方可以听到春天里树叶摊开的声音,听不见昆虫振翅作乐的声音。城市
的噪音羞辱我们的双耳。晚间,听不到池塘边青蛙在争论,听不见夜鸟的哀鸣。这种生
活,算是活着?
红人珍爱大气:人、兽、树木都有权分享空气,靠它呼吸。白人,似从不注意人要靠空
气才能存活,像坐死多日的人,已不能辨别恶臭。若卖地给你,务请牢记,我们珍爱大
气,空气养着所有的生命,它的灵力,人人有份。
白人终将随风消失,说不定比其他种族失落的更快,若污秽了你的床铺,你必然会在自
己的污秽中窒息。】
其实,做这样的改编,最令人发指的,是强行用印第安人自己的口去美化白人、洗脱白
人的种族屠杀罪和环境破坏罪。我不知道,今天的美国教材,是否还敢做出如此肆意践
踏印第安人历史、强奸印第安人感情的事情来。
没关系,大洋彼岸做到了。
三、在体现“智慧”方面,外国形象对中国形象进行无情碾压
再分析9个单元的智慧教育,识字阶段(一年级)以外,有8个单元涉及“智慧”主题,
其中精读课文中,歌颂外国智慧的有10篇,歌颂中国智慧的有4篇,贬低中国智慧的有3
篇。
“智慧”、“思想方法”、“观察发现”、“怎样看世界”等主题,与品质教育一样,
是人教版小学教材的重点。我们仔细分析可以发现,除了在“识字”阶段(一年级下册
)的智慧主题单元中、中国形象全面胜出以外,其他从二到六年级的所有智慧主题单元
中,中国形象的智商均处于被全面碾压的状态。
1、中国人的智慧形象:放在识字课中
根据人教版的设定,一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笔者分析了所有有关“智慧”主题
的单元,中国形象唯一一次胜出,被安排在了一年级下册5单元,在这个单元中,没有
外国形象,有两篇中国形象,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主角就是司马光和曹冲。
有些人据此津津乐道,为人教版洗地。稍微做一下调查便知,这地实在难洗啊。一年级
下册,重点是“识字”,不是阅读理解。所以,老师教学这两课的重点,不是让同学们
理解体会古人的智慧,而是让同学们认得“司”、“假”、“缸”、“别”、“慌”等
字。
2、为了记住“智慧”外国人的名字,强行植入识字
二年级下册4单元,是一组以智慧为主题的单元。精读课文中,两篇赞美外国人,一篇
赞美中国人。
第一篇,13课,《动手做做看》,赞美的是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和外国小孩伊琳娜。
事实上,这里所谓的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学界从来都是译作“朗之万”,而课本之
所以改成“朗志万”,是为了让中国小孩识字。更夸张的是,通过“朗志万”这个外国
名字,中国小学生必须要会认和写“朗”与“志”两个字。整整两个字。
此刻,我已经听到小学生在组词:
朗,朗志万的朗
志,朗志万的志
……
[点击查看大图]
随后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赞美的也是英国发明家阿切尔。阿切尔的名字和他的
国家他的城市,都是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尔,阿切尔的尔
英,英国的英
伦,伦敦的伦
敦,伦敦的敦
好吧,后面这三个地名好像靠谱一点,然而也全部脱去了汉字本意,抽离了汉字的中华
文化根基。
明眼人都知道,一个人长期侵染在某种文字的表达方式之中,他的志趣、思维方式、表
达方式也很可能受到其影响。
一个长期阅读学术论文,尤其是翻译的国外论文,其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写作方式很
可能受到这种翻译文体的影响。这在目前国内的学术界、理论界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作
者是中国人,但是写作的词汇、句式却全是翻译体,思想也是翻译体,晦涩难读。
一个长期阅读国外翻译小说的青年作家,他对文艺的理解、他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式也
很可能深受翻译小说的影响。举个例子,年轻时候的余华,其小说风格就深受胡安·鲁
尔福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很深。他的许多句子、语调和胡安·鲁尔福颇为相似!这
种现象不仅表现在余华身上,上世纪90年代成名的许多作家身上都存在这种影子。那时
候正是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流行的时候。
所以就有了一个疑问,为了认字,难道非得选择外国的词汇和名字吗?为什么差不多一
半比例的课文都是外国人、外国故事呢?又不是世界历史、世界地理!干嘛要这么多外
国人呢?小学生连自己的母语还没有学好,连中国名字还叫不上多少个,连中国的省份
还不知道几个,却为什么要学那么多的洋名字、洋词汇?难道是要让外国的名字、词汇
更顺口,在牙牙学语时候就感到无比亲切吗?的确,牙牙学语时候的记忆一定是最亲切
的,也是最持久的。这时候最方便培养崇洋媚外的情结!
3、愚蠢的中国古人
树立反面教材,进行反面教育,其实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毛主席就反复强调反
面教员的重要性。不同的是,毛主席喜欢拿国民党做反面教员,而人教版编写组喜欢拿
中国人充当反面教员。
从第一节我们可以知道,聪明的中国古人,被放到识字阶段去了。而剩下的中国古人,
就有点蠢了。
二年级上册4单元,智慧主题,5篇文章,凡是动物都是聪明的,唯一一篇中国古人是愚
蠢的,即《我要的是葫芦》。
二年级下册7单元,智慧主题,两则寓言介绍中国古人,分别是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
三年级下册9单元,智慧主题,两则寓言介绍中国古人,分别是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
我们来欣赏一下愚蠢的中国古人:
我要的是葫芦
[点击查看大图]
揠苗助长
[点击查看大图]
守株待兔
[点击查看大图]
亡羊补牢
[点击查看大图]
南辕北辙
[点击查看大图]
而经典的中国古代寓言,韩非子《矛与盾》,被改写成一篇外国文章《矛和盾的合集》
,而这篇文章,被安排在三年级上册7单元,这个单元正好也是关于“智慧”主题。教
材编写组似乎对歌颂中国古人的辩证思维十分不感冒。于是,《矛和盾的合集》歌颂了
外国从古代到现代、从古人到今人,都很聪明智慧,值得学习。
[点击查看大图]
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矛和盾的合集》一文所在单元虽然是关于“智慧”的,却没有
一篇中国形象的文章。其中,26课,《科利亚的木匣》,赞美了科利亚的思考“层次非
常清楚,合情合理,富有逻辑性,令人信服”(教师用书语)。27课《陶罐和铁罐》、
28课《狮子和鹿》,均是拟人化文章。
识字阶段(一年级)以外,真的没有对中国古人的赞美了吗?人教版还不至于做得如此
决绝,保留了一点火种。
二年级下册8单元,智慧主题,第一篇是29课《数星星的孩子》,介绍的就是我国著名
天文学家张衡,赞美了张衡善于观察与刻苦钻研的精神。
然而,人教版随后就安排了一篇歌颂外国小孩的文章,即30课《爱迪生救妈妈》,来体
现中国孩子聪明,外国孩子也聪明的道理。然而,这是一篇造谣文章。文章开头写到: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
靠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的命。”讲述的是爱迪生如何聪明地帮助妈妈做急性阑尾炎手术
。可是,人类做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时,伟大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已经年过四十了。
[点击查看大图]
4、外国智商对中国全面、彻底、无情碾压
以上介绍的几个单元中,虽然间或有中国正面形象出现,但是外国正面形象已经明显地
超过中国。然而,这并不算什么。在关于智慧主题的十分重要的另外两个单元中,精读
课文里100%全是外国人。
100%。
其一,是三年级上册4单元,4篇文章,全部为外国人:
13课,《花钟》,赞美著名瑞典植物学家卡尔·冯·林奈;
[点击查看大图]
14课,《蜜蜂》,赞美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
[点击查看大图]
15课,《玩出了名堂》赞美荷兰显微镜学家列文虎克;
[点击查看大图]
16课,《找骆驼》,赞美外国老人的智慧。
[点击查看大图]
另一个单元,是六年级下册5单元,精读课文全部是赞美外国人,赞美中国人的全部放
到了略读课文。
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赞美居里夫人;
19课,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赞美了神州五号工作人员;
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赞美了美国教授谢皮罗、英国化学家波义耳、
奥地利医生的智慧。
21课,略读课文,《我最好的老师》,赞美了一位中国教师。
还能说什么呢。对了,六年级下册5单元,可是小学阶段课文学习的最后一单元,面临
初考的孩子们,需要反复研读这里面赞美外国智慧人物的文章,而关于中国人的文章嘛
,反正是略读啊,不会考的。
四、美化殖民主义:要让中国孩子认识一个怎样的世界?
如上所述,无论是改编也好、伪造也罢,在人教版的强行灌输下,外国人在“品质”、
“智慧”两大方面,均毫无瑕疵,全面碾压中国人。中国儿童在接受整整6年的如此反
复洗礼下,脑子里对这个世界产生一个怎样的认识?展现在中国儿童面前的,只能是一
副“西方好,西方好,西方就是好”的唯美画面。
经过6年的洗礼后,中国儿童对于西方,只存在了唯一的价值判断:“好”,而彻底丧
失了是非判断。
1、可怕的是,连殖民主义都洗白
这部分参见本文第二节第3小节《灌输白人至上:强行洗白白人的恶劣环保形象和人权
罪恶》。
2、“异国风情”组织的单元牵涉德国法西斯
五年级下册8单元,是围绕“异国风情”组织的单元。第一篇重点精读文章,就是季羡
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此文选入教材是不合适的。
我们来欣赏一下课文,季羡林赞美了他留学时代的德国是一个“花的海洋”,是一个“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崇高境界的圣地。季羡林,1935-1945年留学德国,正是德国法
西斯时期。
现在的德国教材,会有赞美德国法西斯时期是一个“花的海洋”,是一个“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美好时代的文章吗?教材选入此文,显然是有问题的。
[点击查看大图]
五、全力歌颂美国父母:要让中国孩子怎样认识自己的父母?
人教版唯一一次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编写的单元,是五年级上6单元。
5年级,正是孩子逆反心理极强的时期。
这个单元,精读文章,又百分之百歌颂了白人父母,哦,不,是歌颂了美国父母。
100%
这组文章的第一篇,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编写组早就知道这篇文章是纯粹是伪
造杜撰、为了赞美美国父母而赞美的鸡汤文。教材编写组每隔两三年就要修订一下,唯
一修订的地方就是开头第一句话的时间。请看:
——2002年和2003年版本的课文是这样的——“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
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但事实上,1989年美国洛杉矶并没
有发生地震,发生地震的是旧金山。
——2004年6月份印刷的课本,课文的开头改成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
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的
确发生地震了,不过地震的时间是当地时间凌晨4点31分,凌晨的学校按理学生只在宿
舍,但前面却只写教学楼,并没有出现类似宿舍的词语。
——2005年6月,课文又进行修订,文章开头变成了“有一年”。
——2009年12月,课文开头又变成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
——2012年,课文又进行修订,文章开头又变回了“有一年”。
——2016年,课文开头又变成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
总之,无论如何要保留此文,让中国儿童看见:
“瞧!美国父亲做得多棒!”
这组文章另一篇精读,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是讲述美国父母对
子女成功的爱与教育。
[点击查看大图]
人教版教材也不是没有讲述“中国家庭”的文章,一次是一年级下册2单元,一次是三
年级下册5单元。但是,在讲述中国家庭时,其主要方面不是讲“父母之爱”,即不像
宣传白人对子女的爱、奉献与教育一样,去宣传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爱、奉献与教育,而
是引导中国孩子要孝顺父母。
简单点讲,就是不具体讲中国父母之爱,只具体讲外国父母之爱。可是,不讲中国父母
之爱,光一味地引导孩子“孝顺”,孩子怎么“孝顺”?
孩子盼着有“中国父母”,还是盼着有“外国父母”?
六、爱国主义和革命先烈--人教版保留了什么?
人教版教材,在哪些主题上,中国形象是有优势的呢?
1,以革命先辈为主题的;
2,以灿烂的中国文化为主题的。
这并不构成洗地的资本。只要现在中国还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那么,无论是谁编写官
方小学教材,都必须保留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是,这两个主题,是很难进行西化处理的。
但是,你以为,人教版编写组放弃了吗?
1、革命先烈,从简处理
歌颂革命先辈和英雄人物而选入教材的,精读文章仅仅7篇,其中2篇在一年级(识字阶
段)。如果加上略读文章,被提及的英雄人物包括: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狼牙山五
壮士、李大钊、郝副营长、张思德、王二小、雨来。
五年级上册8单元是“毛泽东”专题,处理得很有艺术感。该单元4篇文章中,精读两篇
,一篇是诗歌《七律·长征》,一篇是《开国大典》,这两篇,一篇是讲长征,一篇是
讲开国大典,毛泽东本人的形象并不丰满。值得强调的是,自四年级下册开始,但凡编
古诗词为课文的,一般都选编三首,而“毛泽东”主题诗歌,却仅仅编了一首。
该单元另外两篇《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毛泽东形象比较丰满,具体
讲毛泽东热爱人民群众、为人民事业牺牲长子的高贵品质与宽阔胸怀,均为略读。
在这单元以外,一年级下6单元也出现了一次毛主席。
2、中华之根安在?
关于灿烂中华文化的主题单元,包括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四大名著和世界
遗产,可谓是面面俱到,却暗藏杀机。
(一)、文化源流上的杜撰和误导。
第一次出现“中华文化”主题,是三年级上册5单元,有《孔子拜师》、《盘古开天辟
地》、《赵州桥》三篇精读文章,这里,也是全教材第一次对圣人孔子进行的介绍。孔
子是中华古文化的集大成者与后面两千年文化的奠基者,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关键人物,
然而,小学教材却胡说老子“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第传授”给孔子,笔者不才,想请
教这个历史细节是在哪部史书上看到的?对于孔子这样重大的历史人物,是否可以随意
进行误导和篡改?
[点击查看大图]
(二)、混乱的先祖:黄色文明之“祸”与蓝色文明之“福”。
四年级下册,出现了两篇文章,一篇是《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篇是《普罗米修斯》
,分别在第3单元和第8单元,分别讲述的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之祸与普罗米修斯给全
人类带来生命之火、幸福之火,对比十分强烈。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却被教材说成是“多灾多难的祸河”、“忧患”。
[点击查看大图]
《普罗米修斯》一文,讲述“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
,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
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教师用书语)
[点击查看大图]
当然,公允地说,教材三年级上册18课有《盘古开天辟地》,三年级下册31课有《女娲
补天》,也是对人类祖先的描写。即便如此,在四年级下册讲述“中华民族摇篮”黄河
之祸,超出一个小学生的辩证理解范围,恐怕是不太合适的。
八、篡改、杜撰、伪造:西化是刻意还是无意?
我们知道,爱国、革命故事,一直是小学语文的核心主题,但是由于这两大主题的特定
内涵,西化处理的操作空间不大。但是,人教版教材也有办法。人教版在安排“爱国”
主题单元学习时,有三大手法,第一,简化处理,只安排两个单元;第二,将一个单元
放在识字阶段,即二年级上册,这阶段重点是识字,而不是内容吸收;第三,另一单元
的重点文章安排一篇怀念民国的文章。
人教版安排“革命先辈”主题单元学习时,也有三大手法,第一,简化处理,歌颂革命
先辈和英雄人物的精读文章仅仅7篇;第二,部分文章移到识字阶段,前述7篇精读文章
,有2篇安排在一年级(识字阶段);第三,空洞化处理,如开国领袖毛泽东专题,精
读两篇,一篇是诗歌,一篇是讲开国大典,毛泽东本人的形象十分空洞。该单元另外两
篇《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毛泽东形象比较丰满,具体讲毛泽东热爱
人民群众、为人民事业牺牲长子的高贵品质与宽阔胸怀,均为略读。
人教版在“品质”、“智慧”等各个主题单元进行西化处理,是刻意为之。编写组通过
篡改、杜撰、伪造等方式,造成西化的既定事实。
如《蓝色的树叶》一文,该文讲述了中国孩子自私自利、勾心斗角的故事,但这原本并
不是中国故事,而是出自乌克兰作家瓦·奥谢叶娃作品,原文主角是外国人,名字分别
为卡佳与莲娜,却被改写成中国人名:林园园和李丽。
吊诡的是,同样是奥谢叶娃的作品《三个儿子》,是对外国孩子优良品质的赞美与歌颂
,人教版却没有将其改写为中国人名,而是保留了外国形象,选进二年级下册第23课。
更为吊诡的是,人教版还会进行逆向篡改。经典的中国古代寓言,韩非子《矛与盾》,
被改写成一篇外国文章《矛和盾的合集》,原本体现中国古人辩证思维的经典故事,却
成了歌颂外国从古代到现代、从古人到今人,都很聪明智慧的文章。
人教版不单通过篡改、造假来歌颂西方白人,还会通过篡改歌颂日本。如《手捧空花盆
的孩子》一文,原本是个朝鲜的寓言故事,歌颂小孩诚信,主角原名宋金,却被改成一
个日本人名“雄日”,配图中孩子形象头上包着白色布条,明显是日本人形象。在日本
文化中,白色被赋予男性的、献身的、胜利的等含义。
可见,哪个故事选择怎样的人物形象,是经过教材编写组精心设计的。《蓝色的树叶》
一文,实际上是12个品质教育单元中唯一一次出现虚拟的中国小孩人名,这个虚构的、
篡改的故事却是用来贬低中国小孩。相比之下,教材有许多虚构的故事赞美外国小孩,
如《燕子专列》,伪造故事歌颂外国孩子,讲述瑞士小姑娘贝蒂“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
只燕子”;如《我不是最弱小》,虚构外国小孩萨沙的故事,“激励我们每一个孩子挺
起腰板”(教师用书语);如《检阅》,虚构外国孩子博莱克的故事,“洋溢着浓浓的
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使学生在阅读时
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用书语)。
为歌颂白人把篡改、伪造做到极致,当属《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此文出自《西雅
图的天空》,原文核心是对白人种族屠杀、破坏环境的控诉,却被教材编写组删得一干
二净,又改写得面目全非。白人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和掠夺史,对印第安土地的破坏史,
变成了印第安人主动“放弃”和“转让”,变成了白人“善待”环境。
人教版教材部分文章隐含极端错误的历史观和世界观。这样的教材,是否值得反思和检
讨?
1 (共1页)
相关主题
人教版小学课文描述家里如何分房间遭家长质疑西西河上又有一篇批胡耀邦/温家宝的 (转载)
人教版语文教材删掉鲁迅文章 专家称过于深刻一篇关于兵团移民的文章 天山脚下的记忆 (转载)
读《中国人史纲》(合集)和美国同事关于毛泽东的辩论
我的在线历史文献库从文革看今日乱象(ZT) (转载)
二年级的杨澜的惊人的预见性 (转载)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贴一篇和当下改文风有关的文字)
很有意思的一篇文章:毛邓治国的区别 (转载)zt:其实我们从小就被洗脑了—我是怎么从毛黑变毛粉的
毛公论 -- 纪念先帝的古文一篇 (转载)问题极为严重:中国为何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
毛泽东一篇鲜为人知的评论:蒋介石李宗仁优劣论 (转载)中国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内容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单元话题: 中国话题: 教材话题: 人教版话题: 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