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发帖数: 2831 | 1 看到国内有人炮轰韩寒,没明白“历史的前列腺”的意思,跑去放狗一下,原来是原出
处是这样的,(放在这里in case 有人也不明白它的含义):
连同我在内的这些网人,这些说话的人究竟是什么?究竟有多重要?我可以明确地回答
:我们不过是历史的前列腺。在没有网络之前,我们是历史的盲肠,完 全可以去掉,
偶尔也会有些致命。有了网络之后,我们就是历史的前列腺。没有我们,历史一样可以
达到高潮,无非是比较干涩,略欠几分滑爽。有了我们,历史会 有些润滑,移动时爽
利顺畅。多了我们,历史则会发炎肿胀,提醒人们问题出在根上。 |
q*******1 发帖数: 2831 | 2 另外再放一个网名叫“麦田”的人迎合批韩潮写的一篇据说“有深度”的帖子。
P。S。原贴我在首页看到了,不敢相信是全文,以为是某人总结加节选的部分。特意跑
去作者的博客看了一下。没想到,竟然让我猜错了。
以下为作者全文。 |
q*******1 发帖数: 2831 | 3 警惕韩寒 by 麦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d349a30100i3jb.html
一、2008年
1,要了解韩寒,一定要通读韩寒的新浪博客。如果通读韩博,你很快会发现一条重要
的分界线——2008年!
2,在2008年之前,韩寒博客虽然也有涉及时政话题,但多数时候,他的博客还是“私
人习作”范畴,多为个人生活,赛车,文化圈事件;2008年之后,韩寒的博客重心明显
转移到“公共话题”(尤其时政话题)
3,2008年,是韩寒从自我走向大众的分水岭。韩寒的上述转型,比较陡峭。比如07年
底的博文《上海一些不合理的交通设施》还蛮平和,摆事实;但08年之后,几乎再无这
样平和的时政文章
4,我个人一直比较欣赏韩寒。当我梳理韩寒全部博客时,我才发现自己的这个“一直
”,其实恰好也是从2008年开始。
5,也就是说,至少对我而言,韩寒是因为从2008年开始关注公共话题,才成为现在之
韩寒;否则对我来说,韩寒和郭敬明并无高下之分,都是成功的文化精英,只是文学风
格的差异
6,持续关注公共话题并发表言论,就是“公共知识分子”。2008之后的韩寒,所作所
为 |
q*******1 发帖数: 2831 | 4 二、露馅
1,韩寒博客的内容,在2008年后非常“锁定”在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网络热点话题
。哪里有热点,哪里就有韩寒!
2,韩寒博客的文字,语感极强,尤适网络阅读。同时,文字幽默、讽刺、善用暗喻等
等。总之,从技术角度看,韩寒的杂文文字国内一流。
3,韩寒博客的立场,几乎都占在公众认为的“弱势”一面。同情弱势,对抗强权。
4,永远的“热点”,一流的“文字”,正确的“立场”,这就是韩寒。这就是韩寒的
魅力。
5,我自己也因为上述三点,而从不太关注韩寒,到成为韩寒的粉丝之一。尤其是其第
三点“立场”。每次读韩寒的文章,总感觉这哥们咋说得那么对呢,咋说到我的心坎上
了呢。但这样次数多了,直到韩寒的两篇文章出来,我才恍然大悟
6,第一篇文章是关于“七十码”的《胡斌进去,胡彦斌出来》。这篇文章的背景,是
网络谣传法院掉包,普遍不信任法院。韩寒的文章压根不去分析事实,而是绕口令一般
继续传递不信任。韩的不信任与公众的不信任呼应强化。由于韩寒与当事人有一面之缘
,当时我就想,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命题,我会怎么写文章?基本上,我只有一个写作
方式,就是根据我的“一面之缘”,去试图分析事实。但韩寒压根没 |
q*******1 发帖数: 2831 | 5 作者也许也认识到自己论点不清晰、论据不充分,所以特地在结论上加黑加粗,以壮声
势,这里我没能替他加黑加粗,所以再COPY PASTE一遍他的结论。
===========================================================
本文只想说的就一句话:截至目前为止,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他所有的文章都是在
迎合大众的情绪。并且,是“不论事实”地迎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