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 发帖数: 785 | 1 另外有三个博物馆,也体现了美国这个民族包容的精神。
一个是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专门收集东方艺术品,
包括东亚、东南亚、印度和伊斯兰。 我去的时候正好有八大山人的展览。这是世界上最
大的八大山人藏品,有一个台湾赴美的学者捐赠,已经去世,他说他相信Freer是这些珍
宝的藏身之地。我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悲。八大山人是明末皇族,满清入关,失去了自己的
国家。这个八大的追随者,也是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原来是大陆的书香门第,由台湾而美
国。他儿子说父亲庆幸自己选择了美国。美国确实有这个度量、有这个消化能力,能把世
界各地的人吸引来,比如把八大山人送来的这位。
另一个是National Museum of African Art, 也是收集外邦作品。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 Behring Center专门纪念美国黑人的历史。种族歧视在法律上废止固
然还很新近,民权运动之后美国确实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新的道德体系。
加上National Gallery 里面的欧洲古典作品、欧美 |
p******e 发帖数: 242 | 2 美国是太有钱了,不过也跟他们历史短,喜欢把所有东西都受到博物馆里给人看有关系吧
。国内的博物馆,几千年前的破烂,很少有人感兴趣。
在国内的时候就去过故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馆,最后两个还是跟外国人去的
。南京博物馆里有皇帝一家子穿的衣服,挂在一个玻璃柜子里面,倒是整整齐齐,不过旁
边就坐着聊天的妇女卖各种廉价仿制的纪念品,所以总觉得像古代的一家人穿得干干净净
走亲戚,根本没有皇家的气派了。一屋子的展品都蒙着灰尘,看得很凄惨破败。国人喜欢
回头看历史,大约也只是喜欢看想象中的历史。
met里面也收有龙袍,大大地放在专门的展室里,灯光调的暗暗的,顿时让人肃然起敬。
国内那么多龙袍,也没人要看,估计都卖给neiman marcus做提包了吧。个人觉得met的中
国收藏太差,根本无法跟国内的比,不过保护展出是做得很好的。开始看到他们的壁画是
很感慨,看完了就觉得放在这里倒也罢了,在中国可能早就被人涂上到此一游了。我去过
的美国美术馆里都少不了有中国的收藏,唐代的,汉代的,更早的殷商,很多都格格不入
,不伦不类,相信外国人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呵呵,肯定当初那些人买进的时候看到几
千年前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另外有三个博物馆,也体现了美国这个民族包容的精神。 : 一个是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专门收集东方艺术品, : 包括东亚、东南亚、印度和伊斯兰。 我去的时候正好有八大山人的展览。这是世界上最 : 大的八大山人藏品,有一个台湾赴美的学者捐赠,已经去世,他说他相信Freer是这些珍 : 宝的藏身之地。我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悲。八大山人是明末皇族,满清入关,失去了自己的 : 国家。这个八大的追随者,也是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原来是大陆的书香门第,由台湾而美 : 国。他儿子说父亲庆幸自己选择了美国。美国确实有这个度量、有这个消化能力,能把世 : 界各地的人吸引来,比如把八大山人送来的这位。 : 另一个是National Museum of African Art, 也是收集外邦作品。National Museum of : American History, Behring Center专门纪念美国黑人的历史。种族歧视在法律上废止固
|
p******e 发帖数: 242 | 3 最好玩的是,年初去布法罗的美术馆,他们基本是以现代绘画收藏著称的,里面有很多画
从前看现代美术的书时都提到过。他们收集有几个唐代的乐偶,明显和本地美术馆的藏品
是一套的,都是40年代买进的,不知道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弄到的,为什么当初两个美术
馆都没有统统吃进。我没有看到附近别的美术馆的中国收藏,说不定也有同时期买进的类
似的东西。也许可以研究一下对中国艺术品收藏的历史和途径。
我很喜欢收藏目录。好的收藏目录可以比较全面地展示一个时期或者一个艺术家的作品。
喜欢18、19世纪的英国水彩画,在国内的时候在《译林》的封底上偶尔见过,到这边来就
到处找。大多数比较好的书都是出版的目录。从目录也能看出收藏水平,大多数私人收藏
水平要差一点。不过水彩画这种小东西,大概除了大英博物馆,私人的收藏也算是比较丰
富的。
在这边逛美术馆是很幸福的,从前只在书本上看到过的东西突然就在眼前,可以随心所欲
的站在那里的上看下看每一个细节。本地的美术馆里有伦勃朗的一张画,每每看到总是想
起小时候听到的一句笑话,世上有50张伦勃朗的画,有500张藏在美国。那幅画从前在图
画书上看到过,没想到竟然有一天亲眼看到真品, |
or 发帖数: 720 | 4 偶喜欢留意书的封面画,经常翻到书里侧或是底面特意看看画的名目,画家与出处(但
往往是记不得的。) 陪远来的同学或是一淘人出门,转博物馆,(我从来没有出於
自发的意愿去过博物馆),唯一的动力是看到熟悉的曾作过封面或插图的画。艺术是
独立的,只是对於我这种艺盲来说要牵连出个背景才能有印象。有一张油画,青蓝
的色调,一带高墙,墙后有更高的枝桠棱棱的树,树后是愈高的古城堡,淡在雾气
里;墙前一弯石板路,泛着粼粼的光,一个面目不清的人影隅隅独行。被用作一
个爱尔兰鬼故事集的封面。画名" walk back home in the moonlight". 一个朋友
扫下一张偶得的明信片,兴高采烈的招人看,你看你看象不象XX小说的女主角。我
第一眼看了,也狠喜欢。不过是一张仕女图,也象许多肖像油画一样,优雅肃穆。只是这
个侧着脸的女子,面貌服饰,忧郁的神情,是西洋的;微微仰头,有点温柔飘逸的神气,
却象是东方的。背后是一带栏杆,斜伸出几枝梅花,更象从中国画里移植过来的。
画
品
术
类
。
就
藏
丰
欲
想
图
,
竟
到
那
,
自
关
人
不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最好玩的是,年初去布法罗的美术馆,他们基本是以现代绘画收藏著称的,里面有很多画 : 从前看现代美术的书时都提到过。他们收集有几个唐代的乐偶,明显和本地美术馆的藏品 : 是一套的,都是40年代买进的,不知道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弄到的,为什么当初两个美术 : 馆都没有统统吃进。我没有看到附近别的美术馆的中国收藏,说不定也有同时期买进的类 : 似的东西。也许可以研究一下对中国艺术品收藏的历史和途径。 : 我很喜欢收藏目录。好的收藏目录可以比较全面地展示一个时期或者一个艺术家的作品。 : 喜欢18、19世纪的英国水彩画,在国内的时候在《译林》的封底上偶尔见过,到这边来就 : 到处找。大多数比较好的书都是出版的目录。从目录也能看出收藏水平,大多数私人收藏 : 水平要差一点。不过水彩画这种小东西,大概除了大英博物馆,私人的收藏也算是比较丰 : 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