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 发帖数: 3205 | 1 发信人: swjtuer (swjtuer),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突然想起了蒋筑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22 02:41:11 2011, 美东)
这个名字估计大部分80后没听说过,因为不是什么歌星影星,还是死后才出的名。跟邓
丽君是没法比了,人家的绯闻就可以再流传20年。
为啥突然想起他来了,因为他的导师今天走了,就是光学大牛王大珩院士。蒋筑英是王
院士的助手,80年代初就已经是骨干级副研究员,不是那么早走了,当院士应该是迟早
的事。
当年蒋突然病故,死后极尽哀荣,事迹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报道,总结的教训就是要大幅
度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若干年后以他的事迹拍了一部电影,里面也没说他家的生活条
件多艰苦,貌似不怎么缺钱,很累到是真的。搞科研本来就是损阳寿的行当,跟待遇如
何扯不上。
印象里面,那时候的知识分子待遇并不差,文革时候的大学生每月能挣40多块。40多块
在当时的概念就是,农村里的壮劳力,一年的工都出齐了,最后分到的钱可能还不到这
个数。那会儿猪肉才几毛钱,一只公鸡不到1块,父母是大学毕业的,每周可以吃次肉
,不说每天嘴巴都流油,时不时流下油还可以办到。
等到了80年代初,改革开放了,老赵给大家涨工资,老邓让大家有机会去国外办大件,
日子红火极了。当时的大件就是彩电冰箱这些东西,那会儿可是稀罕物件。再稀罕也难
不倒知识分子,到了85年,高校老师家里面,这些东西就差不多齐了。再后来的电话电
脑私家车,乃至房改和商品房,哪次利益分配也没把知识分子落下,次次还都是领潮儿
,从来就没吃过亏。以前就是鼓励子女出国留洋,现在流行让子女自费留学,身为中国
的大学教师,食教育俸禄,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最没信心。
80年代初期,有不少给知识分子叫苦喊冤的作品。现在看来,其实也没那么严重,那个
年代大家的日子都不够滋润。也就是毛时代的政治地位不高,没有话语权。等到有了话
语权,就把当年的委屈都倒出来。知识分子感情丰富,又会忽悠,像蒋筑英是过劳死的
,待遇不行成了主因。现在仍然在喊苦喊待遇差,虽然高校里面的富人都可以用砖头去
砸了,但是有话语权在手,不喊白不喊,会哭才有奶吃。
怀念一下蒋筑英和王院士,还是那个时代的吃苦耐劳的知识分子。比较一下捐精门的主
角,都是中科院的,差别咋就这么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