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E*V 发帖数: 17544 | 1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如何面对“变色”的非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1 00:29:31 2011, 美东)
中国如何面对“变色”的非洲?
中国安邦咨询公司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供稿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评论[79条] 打印 电邮 收藏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历史上动荡不已的非洲,似乎又开始了新一轮动荡。在突尼斯,去年底开始的社会骚乱
已演变为全国性的反政府示威,最终导致突尼斯总统本·阿里流亡国外。受此影响,非
洲影响力最大国家之一的埃及,近日发生了大规模的抗议群众与警察的激烈对抗,并有
人员死亡。抗议群众要求现年82岁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下台。约旦多个城市28日再次发
生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抗议物价上涨和严重的失业问题。在苏丹,本月,苏丹南部
就是否与苏丹其他地区分离举行全民公投。如果公投结果证实分离赢得了足够多的支持
,那么苏丹南部最早可在今年7月成为全球最新成立的国家。
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效应,也扩散到了与北非相邻的西亚国家。在也门首都发生了
大规模的群众示威,也门总统萨利赫不得不表示,他将在2013年完成第二个总统任期后
不再谋求连任。在约旦首都安曼及多个城市,已多次发生大规模的反政府抗议活动,要
求首相里法伊立即辞职并解散议会。
这些反政府示威虽然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动乱的程度也不同,但观察可以发现,反政府
示威往往有着相似的原因:一是物价上涨,尤其是粮食价格大涨,让许多老百姓难以维
持生计;二是失业率攀升,政府解决就业乏力;三是国内贫富差距拉大;四是政治上高
度集权,压制民主。在北非和西亚国家刮起的反政府浪潮,似乎在告诉我们:非洲正在
“变色”。
近期非洲国家的动荡对很多国家可能并无特殊之处,但对中国的意义则非同一般,因为
中国在非洲有着极大的利益。目前非洲是中国石油进口第二大来源地,占中国进口石油
的34%,直追中东地区的49%。据统计,中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只占非洲出口总量的13%
(欧洲和美国在30%以上)。2010年中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
尤其是作为中国第六大石油进口国的苏丹,经过中国企业10多年的苦心经营,苏丹已成
为中国最安全可靠的“油脉”之一,是中国在海外最大、最完整的石油投资,贯穿了勘
探、采油、输油管、炼油厂和港口等整个石油产业链。除了石油,中国在非洲的投资还
包括多种重要的矿产资源。
虽然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是“不干涉别国内政”的投资方式,但实际上中国采取的是现
实主义的态度,即谁掌权就与谁搞好关系。正如我们过去多次指出,这种只与当权政府
搞好关系的做法,在政权经常变动、社会不稳定的非洲国家,实际上是风险很大的策略
,往往投资国一“变色”,反对派一上台,中国的投资利益就面临风险。这种思路导致
中国政府和企业对非洲国家的战略判断往往出现很大失误。比如,就在2009年,中国的
官方媒体还称,“在本·阿里总统的领导下,突尼斯人民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过上了
幸福安定的生活”,而本·阿里被视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但一年多以后,这位总
统竟然在国民的反对中下台。
现在多个非洲国家出现政治动荡,中国的能源与资源利益将会受到不小的影响。实际上
,除了能源、矿产资源等经济利益外,非洲国家过去在外交上、在气候变化等重大多边
国际问题上,也能成为中国的重要支持者。但面对一个“变色”的非洲,中国应该采取
何种政策?这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最终分析结论:
在我们看来,随着中国海外投资规模的扩大、国家影响力的扩大,中国已经无法继续过
去那种埋头“商业第一”,只与当权者搞好关系的策略,要更加多元化地在非洲国家建
立合作关系,并且承担一定的大国责任。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言,中国不能回避“
作为一个有抱负的超级大国所背负的外交负担”。
(注:安邦咨询公司是中国内地一家独立智库机构,专注于财经与公共政策研究。本文
只代表该机构观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