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s**r 发帖数: 6678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voldnuit (Kshanti鱼~~),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朝鲜战争60周年纪念:为祖国而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8 19:31:33 2010, 美东)
朝鲜战争60周年纪念:为祖国而战
李鸿谷
(部分材料得到实习记者张弛的帮助)
朝鲜战争的中国价值
周恩来经过再三解释与争取,仍未如愿,斯大林坚持苏联空军至少还需要两个至两个半
月才可能准备就绪……这是一个有直接关联的因果:如果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中国志
愿军进入朝鲜无任何胜算的把握。苏联空军既然沒有可能就位,那么,中国还能出兵朝
鲜吗?
1950年10月11日,斯大林与周恩来联名致电北京和平壤,告之他们的决定:准备放弃北
朝鲜,让金日成及其政权和军队暂时退到中国的东北地区去……
这是朝鲜战争最为传奇的一刻。在收到电报的第二天,毛泽东即复电表示同意他们的意
见。如果说中国放弃出兵,这是最有可能的时刻。但是,第三天,毛泽东做出了决定,
在给周恩来的连续三份电报里,均明确表示:中国出兵!
历史无可假设,后世读史者如果失去对历史现场的深度勘探与认知,无法理解当事人决
策的曲折与艰难,当然也无法理解一场战争的价值与意义。
和平与战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新生的共和国,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
1949年底,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在与斯大林首次见面时,毛泽东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是:“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保障和平的问题。中国需要三至五年的和平时间,以便把经
济恢复到战前水平和稳定国内局势。中国这些重要问题能否解决,取决于是否有和平的
前途。因此,中共中央委托我向您了解,如何和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保障国际和平?”
斯大林的回应直接而肯定,根据《毛泽东传(1949-1976)》的记录,斯大林回答说:
“中国目前并不存在直接的战争威胁:日本还没有站稳脚跟,它对战争没有准备好;美
国尽管叫喊战争,但它最怕战争;欧洲各国被战争吓怕了。实际上谁也不会同中国打仗
。和平取决于我们的努力。如果我们齐心协力,不仅能够保障5年至10年的和平,而且
能够保障20年至2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和平。”
和平是否可期,这是一个重大问题。这一年早些时候,刘少奇秘密访问苏联,在他与斯
大林会谈的问题清单里,排第一位的是:会不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和平是新中国最迫切的需求。
和平可期,并非简单的乐观。中国、苏联与美国的三国关系框架是理解国际形势的方法
论。1950年1月5日,当时毛泽东正在苏联访问,亦即在与斯大林讨论“如何和在多大程
度上保障国际和平”之际,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谈话声明:美国已决定从中国内战中脱
身,停止军事援蒋,不干预台湾问题,同时亦将从朝鲜退兵。随后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解
释说:美国在亚洲的环型防御线从阿留申群岛穿过日本和冲绳到菲律宾群岛。——这意
味着,朝鲜和台湾从战略要害地区排除了出去。
在对未来的良性预期里,1950年5月19日,中国成立由周恩来担任主任的中央军队整编
复员委员会,决定在一年内复员120万人。稍后,中国的内政问题——中共中央电告华
东局:要把“准备占领台湾”作为我们几个月内四大工作之一。即使在朝鲜战争打响后
的1950年6月30日,被称为“中国革命的一个主要支柱”的《土地改革法令》颁布——
这个时候,和平仍然是中国的期待与预期。
而战争改变了这一切,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这场战争,从历史学家的角度观察,意义重大。《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
)》认为:“朝鲜战争是一场具有国际背景的内战,是朝鲜人民的悲剧性历史的现代的
体现。一方面,它加深了这个国家的分裂;另一方面,它对战后亚洲的国际局势产生了
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它可以被视为当代历史中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观察这一划时代事件,重回历史现场自然重要——阅史者进入“现场”不免稍觉意外:
在战争爆发的第三天,即1950年6月 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在扩大朝鲜战争
的同时,竟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声称:“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部队的占领福摩萨(台
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与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据
此,我还要求第七舰队阻止对福摩萨的任何攻击。” ——这表明,在中国军队介入朝
鲜战争之前,美国已经率先进驻台湾海峡。
1950年6月30日,杜鲁门命令美军参战。
在命令美国军队参战前,美国方面已经将其矛头指向中国,这当然令人意外。它的后果
,金冲及先生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称:“深刻地影响了以后20年间的中美关系。”
美国为何如此迅速改变战略,决定介入战争?一般认为:“由于把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
线视为共产党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进攻的序幕,甚至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美国
政府对此做出了迅速而强烈的反应。”
更微观地看,历史学家揭示的短期因果:美国放弃朝鲜与台湾,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朝
鲜战争的爆发;而另一方面,中国在和平预期下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又被视为不会介入
战争的事实部分,并由此形成预判……
更重要的是实力对比,即使中国方面对此的分析,也是偏重于这一比较。《毛泽东传(
1949-1976)》里描述说:“1950年,美国钢产量8772万吨,工农业总产值2800亿美元
。而当时中国的钢产量只有60万吨,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00亿美元。美国还拥有原子弹
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设备,具有最强的军工生产能力。就连实力远比中国雄厚的苏联
,也不愿因援助朝鲜而冒同美国直接冲突的危险。”
面对如此悬殊的差距,美国远东总司令麦克阿瑟所表现的骄横便容易理解,在其回忆录
里,麦克阿瑟描述当时他的判断:“由于我们的基本上无敌的空军具有随时可以摧毁鸭
绿江南北的进攻基地和补给线的潜在威力,所以我本人军事上的估计是,没有任何一个
中国军事指挥官会冒这样的风险把大量兵力投入已被破坏殆尽的朝鲜半岛。”
杜鲁门的女儿玛格丽特·杜鲁门在为父亲撰写的传记里记录:“‘中国或苏联进行干涉
的可能性如何?’父亲问。‘可能性很小。’麦克阿瑟将军说,‘要是他们在头一两个
月内进行了干涉,那倒是有可能决定战局的。’”
独立与富强
回应杜鲁门的宣示,中国政府也迅速而直接。——周恩来以外交部长的名义发表声明:
“杜鲁门(1950年6月)27日的声明和美国海军的行动,乃是对于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
,对于《联合国宪章》的彻底破坏。”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记录:“中国政府在7月间决定将原来驻广东、河南的战略预备
队第38、39、40军调往东北,和第 42军合组成东北边防军,作为‘以防万一’的准备
。”但是,局势的演变比想象的要迅速而恶劣。
美国军队1950年9月15日在朝鲜仁川登陆,迅速北犯……在后来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上
,周恩来的报告指出这样的事实: “从(1950年)8月27日到昨天(1950年10月23日)
,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已侵入我国12次,最近不仅在鸭绿江,而且飞到了宽甸来示威、侦
察、扫射和轰炸。”——在将台湾视为自己 “不沉的航空母舰和潜艇补给船”后,美
军开始了直接而赤裸裸地对中国大陆的侵犯。
1950年10月,美军越过“三八线”,向中国边境推进。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
尼迦,郑重指出:“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
,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
在此前的十一国庆讲话中,周恩来总理已明确宣布:“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为了保卫
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
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但是,实力对比加之进军顺利,麦克阿瑟
与杜鲁门对此的判断是:中国人进行干涉的可能性很小。——他们对周恩来代表中国政
府的声明置之不理。
以常理度之,麦克阿瑟与杜鲁门的分析未必失当。
胡乔木后来回忆,出兵朝鲜是毛泽东一生中最难做出的两个决定之一—— 另一个是在
1947年与国民党决裂,开始解放战争。
在那个年代的中国,不仅是中美实力对比的巨大落差,中国的困难也超出想象。在《李
富春选集》里,这位中国经济运作的重要当事人这样描述当年:“1949年的生产量与历
史上的最高年产量比较,煤减少了一半以上,铁和钢减少了80% 以上,棉纺织品减少了
1/4以上。总的来讲,工业生产平均减产近一半。”
再看农业,统计表明:全国粮食产量比抗战前降低21%,棉花产量约相当于抗战前产量
的54.4%,耕畜减少了16%。各地的交通运输遭到严重破坏,城乡交流近乎隔绝,市场萧
条。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50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及印度一半。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很动感情:“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
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样说,心里也难过。”
相对应于情感因素,从理性的角度看,《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记录当时不同意见主要是:
(1)我们的战争创伤还没有治愈;
(2)土地改革工作尚未完成;
(3)国内的土匪、特务还没有彻底肃清;
(4)军队的装备和训练尚不充分;
(5)部分军民存有厌战情绪等。
这些当然都是实情。
在上述种种困境之上,对已经开始的朝鲜战争可能形成的格局,周恩来在全国政协常务
委员会上分析:“朝鲜如果被美帝国主义压倒,我们东北就无法安定。我国的重工业半
数在东北,东北的工业半数在南部,都在敌人轰炸威胁的范围之内。如果美帝打到鸭绿
江,我们怎么能安定生产?鸭绿江1000多里的防线,需要多少部队!而且年复一年,不
知它哪一天打进来。这样下去怎么能安心生产建设?”
如果战争按此形势演变,彭德怀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
,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在此推演下,就有了彭德怀极著名
的一句判断:“出兵朝鲜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
后来,毛泽东跟金日成描述当年的决策:“我们虽然摆了5个军在鸭绿江边,可是我们
政治局总是定不了,这么一翻,那么一翻,这么一翻,那么一翻,嗯!最后还是决定了
!”
现实的演进及其考量,当然是形成决策的关键。但是,仅以此来观察毛泽东及他那一代
中国共产党人,将远远不够。更早一些时候,在《论联合政府》里,毛泽东便有清晰论
述:“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
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独立与富强的中国,才是毛
泽东那一代革命家的理想与使命。
若无此体察,我们难以摆脱庸常之人现实与实力计算的低级别窠臼,更无可理解一代伟
人选择之超越性基础。即使朝鲜战争打到极端,周恩来的论述既悲壮,也有一代革命家
极其令人景仰的担当,他说:“我们这一代如果遇着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了我们的子孙
,只好承担下来,让子孙永享和平。不过我们绝不挑起世界大战,我们应力争前一种前
途,力争和平。但也准备应付后一种可能,应付世界大战。”
战争与胜利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终告结束。
当时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后来在回忆录里说:“在执行我政府的训令中
,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
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与李奇微一
定具有同感。”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里论述这场朝鲜战争:“鉴于这个新共和国
令人尊敬的军事强国的地位正是由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卓越战绩所确立的,因而有必要对
这一地位的如何取得作一简单回顾。官修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战史这样写道:虽然中国红
军只是一支由农民组成的军队,但从它自身具备的战略战术水平来看,仍不失为一支第
一流的军队。不妨说,由于武器装备的某些不足,它在军需方面是贫乏的。然而,它的
半游击战术正是建立在一种没有重武器和大量运输负担的机动性的基础上。在同一件事
上,穿棉制服的中国苦力可以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士兵都高出一筹,他能够神不知鬼不觉
地接近任何一个敌方阵地。只有经过这样遭遇的美国人才能理解,在半夜,那些精灵一
般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进攻者的手榴弹爆炸和冲锋枪扫射是何等令人胆战心惊。新闻记者
们喜欢说什么‘亚洲游牧民族的人海战术’,这与事实真有天壤之别。实际上,中国人
进攻的单位很少大于一个团。甚至这样的兵力也往往被分散,化为一种似乎是无穷无尽
的排级规模的穿插运动。中国红军之所以可怕,并不是因为人众,而是因为其骗术和奇
袭。”
当然,这场战争也让中国人付出了高昂的成本:此后长达20年时间,中国被联合国拒之
门外;同时,也不得不无限期推迟解放台湾的计划。——这是战争改变的历史走向。
但将这场战争置于更宽广的背景里,它的价值与意义自有另种面目:自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一直被动而失败的各种屈辱的战争经历,经此一战,面貌大变。——《二十世纪中
国史纲》论及:“这个胜利,是在对方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特别是完全掌握着制空权
的条件下取得的,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
心和民族自豪感,对远东及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即使最克制的历史观察与评价,《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也如此论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安全得到了保障和中国国际威
望提高所带来的益处超过了代价。”
我们从历史性的观察与评论回到历史现场。
停战协定签订稍后,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上,毛泽东总结说:“抗美援朝战争的
胜利是伟大的,是有很重要意义的。第一,和朝鲜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
八线。第二,取得了军事经验。第三,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由于以上三条,就
产生了第四条: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华战争,推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毛泽东传(1949-1976)》解释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经济建设获得
了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这对于长期处于战乱的中国人民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后人
读史,面对这段历史不免深觉吊诡,对于新中国最重要的和平时期,却需要用“以战止
战”的方式获得,这断非普通人能够想象。
在这个时刻,再来回顾出兵与否的争议及其最终拍板,即使力挺出兵的彭德怀亦有如此
深沉的感叹与重要的评价:“这个决心不容易定下,这不仅要有非凡的胆略和魄力,最
主要的是具有对复杂事物的卓越洞察力和判断力。历史进程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正确。”
富强中国的条件与路径
中国所有和平的期待,为的是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那么,朝鲜战争改变了什么?又为
这个新生的国家带来了什么呢?
实力对比与国家的战后困境,自是是否出兵的重要权衡因素,以当时中国经济最重要的
操盘人——分管财经的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的角度,他如何来看待这场战争并
应对它呢?
这其间还稍有曲折。——陈云秘书周太和告诉《陈云传》的编写者:“薄老(薄一波)
写《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时开座谈会,我参加了。薄老讲:‘陈云不同意出兵
。’ 我说:‘奇怪了,陈云同志回来讲,毛主席定了以后,他很支持,没有说不同意
嘛。’1986年,我问过陈云:‘出兵朝鲜你不同意呀?’他说:‘谁说的呀?’ 我说
:‘一波讲的。’他说:‘这有一个过程。’陈云为什么由不同意到同意呢?陈云问毛
主席:‘美国飞机会不会越过鸭绿江来轰炸内地,把经济搞乱?’毛主席非常英明,毛
主席说:‘不会。’陈云说:‘那我同意出兵。’”
人均国民收入不及印度一半,仅有27美元——这就是中国当年的现实。加上战争,陈云
将如何掌控并扭转这般局面?精彩之处在于,毛泽东所肯定表示的“美国飞机不会轰炸
内地”,对“战时经济”的制定者陈云而言,不是一个定量,而是一个变量。
在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一周后,陈云、薄一波联名向毛泽东并中共中央书面报告了对
时局的估计与财经问题的对策。对抗美援朝开始后时局的发展,陈、薄提出三种可能:
一、邻境战争,国内平安;
二、邻境战争,国内被炸;
三、邻境战争,敌人在我海口登陆,全国卷入战争。
这三种可能性究竟以哪种可能性作为对策的准备基点呢?
在陈、薄的对策报告里指出:“我们的对策,暂以第二种局势为基点。如时局只变到第
一种局势,则我可应付裕如;如时局变到第三种局势,则财经对策需另制。但目前先把
基点放在第二种上,对将来另制第三种局势的对策,也不矛盾。”
一个国家战争的应对、资源的重组,绝非静态的收支增减。《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里描
述:“抗美援朝战争是不是会严重影响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这是不少人曾经有过的担心
。事实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在国内掀起的抗美援朝运动的热潮,大大激发了全国民众的
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它不但没有妨碍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的生产建设。”而战争
进行一年,直到最后战争结束,其局势亦确如毛泽东所判断,“美国飞机不会轰炸内地
”。
结果,有力的运筹与应对加之全国民众爱国热情所促发的国内生产建设——1951年的经
济数据出人意料地大幅增长:财政总收入为133.1亿元,财政总支出 122.5亿元,分别
比上一年增长104%和80%,达成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的局面。而且应对政策中排第三位
的“其他”——经济建设投资和文化事业经费,也大幅度超过上一年的17.5亿元,达到
37.6亿元。
在战争情况下,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但是,这是那一代中国治国者的“终极目标
”吗?当然不是!因为有了这般良好势头,建国初的“三五年恢复”,开始精确化。—
—1951年初,毛泽东提出:“三年恢复,十年计划经济建设。”按此目标,1953年将是
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那么,编制五年计划成为重要任务。
更核心的问题在于,五年计划里的那些启动并完成中国工业化的内容,由何而来?
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所签订的苏联向中国贷款协定规定:苏方向中方提供3亿美元贷
款,在5年内分期交付,用来偿付苏联交付给中国的机器设备。贷款年利率很低,定为1
%。
中国政府用这笔贷款从苏联引进大型项目50个,这是新中国尝试利用国际资源工业化的
开始。那么,五年计划,重点在那里?周恩来在《三年来中国国内主要情况的报告》里
提出:“五年建设的中心环节是重工业,特别是钢铁、煤、电力、石油、机器制造、飞
机、坦克、拖拉机、船舶、车辆制造、军事工业、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这
显然是深远影响到后来直至现在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初始方向选择。
回到历史现场,在建国初期的1949-1953年国民经济恢复阶段,轻工业是中国发展的主
体方向;而在当大规模经济建设将要全面展开的1953年,重心转向了重工业。为什么?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传》对此的解释是:“半殖民地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
结构是畸形的:轻工业所占比重极大(当时因为原料和市场等条件的限制,已有设备的
利用率还很低),而重工业的基础却异常薄弱。钢在解放前最高的年产量只有92.3万吨
,在1949年只有15.8 万吨,而且缺少轧钢设备,以致有限的钢产量产品也不能全部得
到利用。煤矿大多是临时性的小斜井,寿命很短。机器工业的生产能力也小得可怜,而
且设备落后。至于精密工业、国际尖端和工业技术的水平,更无法同发达国家相比拟。
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就根本没有经济上的独立自主可言,没有巩固的国防可言,更没
有现代化可言。”最后,在经过表决通过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轻重工业的投资比重分
别为11%与89%。
重工业的方向既已确定,如果没有苏联的支持,想要完成它,甚至仅仅是完成计划编制
都没有可能。那么,在1950年初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所规定的两国关系框架
里,苏联的支持没有疑问?历史哪有如此轻易之事!
当时中苏两国面临的甚至是“信任”问题,按照毛泽东的形象说法:“苏联人从什么时
候开始相信中国人的呢?从打朝鲜战争开始的。”
在朝鲜战争中,中国出兵作为决定性因素,解决了中苏双方的信任问题,并促使苏联对
中国经济建设的直接支持。
1953年5月15日,李富春和米高扬分别代表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
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根据协定,自
1953至1959年,苏联将援助中国建设与改建91个工业项目,加上1950年签约的50个项目
,共141 个项目。——中国的工业化,富强中国由此发端。
在中国工业化的最初启动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相当成功”。——《剑桥中华人民共
和国史(1949-1965)》如此评价。这由一系列重要增长数据构成:国民收入年均增长
率为8.9%(按不变价格计算),农业产出和工业产出每年分别以3.8%和18.7%的速度递
增。由于人口年增长率为2.4%,而人均产出增长率为6.5%,这意味着每隔11年国民收入
就要翻一番。
与20世纪前半叶中国经济的增长格局比较——当时产出增长速度仅和人口增长速度相当
(1%)——第一个五年计划具有决定性的加速作用。
就是同上世纪50年代大多数新独立的、人均年增长率为2.5%左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
国的经验也是成功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解释说:“苏联提供
的技术帮助和资本物资,其重要性不论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
一场战争,从领袖的角度看,它解决了中苏的“信任”问题;而从国家的发展战略角度
观察,它构成了中国工业化的条件,并因此形成基本路径。如果我们只将视角局限于战
争本身,我们将很可能对此视而不见。但是,战争的价值与意义,又怎能忽视这样的结
果呢?
中国立场
像朝鲜战争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受限于利益、知识格局以及资料来源种种
限制,多数分析的局限性当然可以被理解。但超越这种种局限之上,这场战争的独特性
尤其是传统的思维逻辑,却需要被重新认识。
对于朝鲜战争的传统分析框架,其主流认识局限在中苏联盟对抗美国集团,亦即社会主
义集团对抗资本主义集团,也就是说,局限在在冷战框架之内。
这当然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论,但是中国人民的“独立与富强”期待以及由此而做出的
种种选择,在此种框架之内,却是传之不远、易被遮蔽,因此也形成论者歧义多重之局
面。
讨论朝鲜战争的中国价值,确定中国本位与立场,才是关键。自此出发,将这场战争的
中苏/美国的“冷战”结构改成中国/苏联、中国/美国以及苏联/美国三角结构之方法论
,才是破解之道。——幸运之处在于,随着苏联档案材料的解密,我们已有机会重建中
国立场。
那个细节,价值重大。——当斯大林与周恩来联名向中朝双方发出电报:放弃北朝鲜…
…这时候,曾经的讨论都相对集中于如果中国不出兵,在中国/美国的结构里,将会面
临什么样的后果?很自然,如果中国不出兵,其危险一如彭德怀所言:“如美军摆在鸭
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而且,即使在中国决定出
兵前,中国城市已遭美国空军轰炸。
那么,在中国/苏联的结构里,中国会面临什么格局?
苏联空军支援中国志愿军,是斯大林的一个承诺。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初期,斯大林希望
中国军队能够介入,已解密的苏联档案材料表明:斯大林在通过苏联大使罗申转给周恩
来或毛泽东的电报中称:“我们不清楚,您是否已决定部署9个中国师在朝鲜边境。如
果您已做出决定,我们准备给您派出一个喷气式歼击师——124架飞机,用于掩护这些
部队。”
杨奎松在其所著《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里还综合苏联解密材料写道:斯大林甚
至慷慨表示,一旦中国的飞行人员掌握了这些飞机,这个飞行师以及已经在上海担任防
空任务的另外一个飞行师的所有装备,都可以移交给中国方面。—— 这是斯大林请求
中国出兵提供的前提条件。
中国出兵与否的军事讨论部分,有无空军的支援甚为关键,因为中美双方在此项对比上
,最为悬殊。——正如麦克阿瑟所言:“我们的基本上无敌的空军具有随时可以摧毁鸭
绿江南北的进攻基地和补给线的潜在威力。”——如果没有空军支援,中国进兵甚或国
内安全亦将难保。
对苏联解密档案材料占有最多的研究者沈志华教授分析:“中国是否同意出兵援助朝鲜
的问题,是中苏结成同盟以后,在斯大林与毛泽东之间发生的一件最重大的事情,也是
对中苏同盟的第一次重大考验。”这个考验最后戏剧性集中于苏联是否提供空军支援。
——在那一时刻,周恩来与林彪赶赴苏联,与斯大林在黑海别墅会谈,周恩来代表中共
中央希望斯大林能够兑现诺言,提供空军支援。
周恩来、林彪与斯大林会谈结果,据研究者李海文和张希描述:在会谈结束后,斯大林
与周恩来于当晚(1950年10月11日 19时)联名致电中共中央通报了会谈结果,因苏联
空军目前尚未准备好,暂时无法出动,故决定中、苏均暂不出兵。其主要根据是:苏联
空军须待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才可出动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作战。
这个结果当然令人震惊!要理解其间曲折,则须回到中苏关系的历史逻辑结构之中。
“二战”后苏联在亚洲利益的保障是《雅尔塔协定》,此乃其利益所系。沈志华在其《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一书里描述二战后的中苏关系结构:“斯大林对华政策的
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政府,重点在于保护和实现苏联在中国东北的利益,而中国共产党人
和中国革命则是苏联外交斗争中的借用力量。”
问题是,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最后取得了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并建立了新中国。这时
候,苏联在中国东北的利益——长春铁路和由旅顺口、大连所保证的苏联在太平洋的出
海口和不冻港——面临调整。
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在长达两个月艰苦的谈判后,苏联终于将其权益归还中国。《
毛泽东传(1949-1976)》甚至这样评论两国为此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这个条约意味着:“它同一百多年来旧中国在屈辱的条件下与帝国主义列强所签订的一
切不平等条约,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那么,在失去了中国利益后,斯大林如何考虑苏联在亚洲的利益呢?沈志华分析:“斯
大林改变了以往在亚洲保持沉默和守势的立场,决定在远离欧洲这一‘冷战’中心的朝
鲜半岛采取军事行动完成朝鲜统一,从而扩大苏联在这一地区的势力和影响。同时,这
个决定也是为了迎合金日成统一朝鲜民族的革命要求。”
由此,作为内战的朝鲜战争爆发无可避免。但是,美国政府迅速介入战争并使之扩大…
…而这并不在斯大林的预判里面。
这时候,中国是否出兵至为关键!而这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最后又集中到了苏联是否出
动空军支援。斯大林决定放弃出动空军支援中国。这是一个单纯甚至是无可奈何的退让
吗?并非如此!
在中国/苏联关系结构中观察,沈志华推演这个时刻可能的演变:“中国出兵朝鲜虽然
不是为了满足斯大林要求,但毛泽东不可能不考虑到苏联因素……斯大林通知中共中央
,要金日成到中国东北组织流亡政府。这样,一旦战争扩大,中国东北就会成为中美之
战的战场。毛泽东当然会考虑到,如果美国跨入中国境内,斯大林便极有可能根据《中
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派几十万苏联远东红军进入中国东北援助中国作战。毛泽东不
会忘记,在1945年,斯大林就是通过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从而迫使蒋介石签订了损
害中国主权的城下之盟。毛泽东也不会忘记,新中国领导人在东北问题上与苏联进行了
艰苦谈判,中苏新条约规定苏联归还长春铁路和旅顺、大连是‘虎口夺食’逼出来的。
因此,一旦让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而苏联再次出兵东北,那么,这一地区不是被美国
占领就是被苏联控制。就是说,无论战争胜败如何,中国都无法保证对东北的主权不受
损害。”
毛泽东如何破局?这当然需要站在中华民族利益的高度来思考与决策。无论是中国/美
国关系结构,还是中国/苏联关系结构,中国的国家利益都已到了最为紧要的时刻。
在接到斯大林与周恩来联名电报后,毛泽东致电要求高岗、彭德怀来京讨论,结论是维
持出兵不变;这一决定传至苏联后,斯大林再次表示:苏联将只派空军到中国境内驻防
,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也不准备进入朝鲜境内作战。这时,毛泽东再次电告彭德怀与高
岗,要求他们回到北京再次讨论,结果仍是:出兵!
所有困局,因此破解。在此之后,战争结束,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工业化之道路,由此
确立。
破局的勇气当然会带来事先并未估计的结果,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并打响第一战役后
,苏联空军不仅立即投入了朝鲜的空战,而且不久又把作战半径从鸭绿江上空推进到清
川和大同江一线……
历史的趣味在于,斯大林所顾虑的是苏联空军参战暴露后会激化美苏矛盾,而反过来看
,华盛顿也有同样的顾虑。沈志华描述,当美国空军知晓其对手是苏联空军后,“美国
决策机构认为必须保持沉默并封锁消息,以免刺激舆论迫使政府采取报复行动,从而导
致战争升级。正是华盛顿与莫斯科的这种默契,使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的历史沉寂了
40年。”
历史,一个永无停歇的演进过程。昨天果,今日因;今日果,又为明日因……
1958年,中苏关系交恶。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国与苏联、美国的关系,至此完成了新一轮的演进与转换。
那么,作为划时代事件的朝鲜战争,还有可能面目清晰吗?后世阅史,当然是智力挑战
。只是关键在于,当我们认真回到历史现场之际,有无基本的价值归依,亦即有无中国
立场。非此,何以立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