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佛教修行必有明确的方向与意义
相关主题
[合集] 近代大乘佛法的改革派和传统派阿罗汉取无余涅槃是执着吗?
我对南传和大乘的态度短期内取证涅槃的方法 -- 上座部马哈希尊者
在五欲中行走自如索达吉堪布:大乘胜过小乘的七大特点
《佛学基础知识》--广超法师主讲(7)--声闻果与佛果大小乘的核心分歧
声闻果与佛果内观第十一天开示
如何知道圣者(转载)请问版上支持大乘的人
对照一下你是否是个缺乏福德的人(智悲佛网国际佛学会)出家在家
看看严谨的大乘是怎么论小乘的浅谈科学与佛法异同(一)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修行话题: 佛法话题: 解脱话题: 大乘话题: 二乘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g
发帖数: 225
1
以下跟大家讲《广论》的一些错误的地方。不过我们这几个讲次预定,就是先跟大家来
谈几个看起来似乎是个别,但其实是合在一起的题目,也就是跟大家来谈一谈“缘起性
空,有、无、常、断”这些在《广论》里面视为是根本理论的一些说法。那么有、无、
常、断的这些说法里面—在《广论》的解说里面—他们都全部诉诸缘起性空这个基本的
论点。各位只要您翻一翻《广论》这本书籍,稍微看一看您就知道,主要的论点还是就
在于缘起性空。所以我们这几集,最主要就是从我的观点来让大家了解,为什么《菩提
道次第广论》里面所讲的缘起性空,并不是佛法的真实义理?
可是要跟大家解释这个缘起性空这个道理的时候,那么可能有一些人可能都很了解
,在密宗所主张的缘起性空,他基本上是基于六识的论点,也就是他们认为整个有情的
生命,并没有八识的内涵,而只有六个识——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识
。至于大乘佛法里面所讲的阿赖耶识如来藏清净的本心的这些种种,在他们的解释里面
都是所谓的意识的一些变相。比方说他们会把祂称为细意识,或者称为极细意识,乃至
于有些人就干脆把祂解释叫作业果报系统。
那这些都是基于不了解真实的义理,没有办法证悟真实的实相。那这些情况下,所
以对于 佛所讲的实相有一些想象,那这些想象几乎全部都落在意识的范围里面,所以
我们常常说,主张缘起性空的这些人,其实他们都是落在六识的见解里面。那么当然就
是说,六识的见解跟真正的大乘佛教所讲的八识的这个见解有很大很大的差异。那么在
这里如果您已经是正觉的会员的话,透过 导师的教导,以及亲教师的教导,相信您对
于六识跟八识根本上的差异,甚至是说六识论在这个因果相续上面一个根本的落处,您
应该都有一番的掌握了。不过如果您不是正觉的学员的话,那对于六识跟八识的这个论
点,可能您并不是这么清楚。所以这几个讲次,我们打算用另外一个方式来告诉大家,
为什么缘起性空并不是 佛所讲的佛教的这个真理。
那要跟大家讲这个方面之前呢,我们必须要先建立一些基础的知见,首先我们应该
要先问问自己,修行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当然这个就是说,我们只要张开眼睛看看
周围,只要有修行的人(所谓修行的人)往往都会看到许多的样貌,比方说,有些人就
是一辈子就专注于作善事,有些人甚至进了一个僧团之后,一辈子就在僧团里面担任一
些职事,但这些职事却始终都跟佛法的义理没有太大的关系,那当然就是说“如何去选
择自己的修行路”。说实在我们尊重每一个人自己的选择,可是如果我们问到说:我们
发心要修行的初衷的话,您会不会觉得,如果在修行的过程中,始终都没有办法接触到
佛法真实的义理,而只有在作善事、布施,甚至于只有在僧团里面帮忙一些个职务的话
,那么这样子过了这个修行的一生,您是不是会觉得有一些可惜呢!
事实上真正的修行,我们如果谈佛教的修行,就必须要回到佛法的范畴来谈修行。
这个修行的目标约略来讲,我们就可以分成两大目标:从事相上来看的话,我们说在佛
教里面有所谓的三乘佛教,前面的两个就是所谓的声闻跟缘觉,就是一般人所熟知的二
乘的佛法,那么第三个就是所谓的大乘佛法。在二乘佛法里面讲的,主要是如何能解脱
于烦恼;也就是说,佛在二乘佛法里面告诉我们说:烦恼它的根本是什么?它的来源是
什么?它的表现是什么?它的样貌是什么?以及我们应该要如何去掌握所有一切烦恼的
关键。并且 佛也告诉我们说,掌握这个关键之后,一步一步的修行之路,应该如何去
走?按照这样走,我们就次第地能够逐步解脱于烦恼,这个就是所谓的二乘解脱道。
另外一个呢,很重要的就是大乘的佛法。大乘佛法讲到的就是告诉大家应该要如何
逐步地修行,以至于将来终有一天能够成佛。所以在二乘的解脱道跟大乘讲的佛菩提道
这两大修行的目标来讲,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差异,就是二乘的解脱道如果说有一天(二
乘的解脱道)已经修到了极致了,所有的这些烦恼的现行都已经不再现行,已经断尽的
时候,那么这个时候这个人就已经是解脱于三界的轮回,从此之后,他就不再参与三界
的轮回了。
可是佛菩提道就不一样,因为这个修行的目的最主要是要成佛,所以第一个特征就
是在于说,他的修行的时间非常非常的长,乃至于以三大阿僧祇劫来量度。所以在这么
长的时间里面,可以说除了解脱于所有一切的烦恼的现行跟习气之外,也包含了解所有
一切世间万法它的本源,以及它的种种的种子流注,所有一切的这个过程都完全了知,
那等到完全了知之后,最终就是可以成佛,这是他修行的时间,需要这么长的第一个原
因。第二个原因就是,既然谈到是要成佛,那么这个成佛肯定不是这么一个人孤单单地
成佛,而是在成佛的时候,必然有与他相应的这些众生们围绕在一起,形成弟子跟随着
您一起成佛的一个画面。那这样子呢,在这个无量劫修行的这个过程之中,就跟众生结
了无量的缘,所以成佛之后,才会能够透过自己成佛的力量,以及跟所有有缘众生,共
同成就的佛土来摄度众生。所以这也是另外一个我们成佛需要这么长时间的原因。
就修行的这两大方向来说的话,我们先看看解脱好了,我们刚才说解脱这个修行的
目标,是要解脱于烦恼——各式各样的烦恼,那么往往有人就会讲说,那只要我们日子
过得快乐,不就是解脱了吗?实际上日子过得快乐,有很多的原因会造就快乐,日子过
得快乐可能是代表解脱,但是也有可能他只是一个表相,跟解脱完全没有关系。所以要
谈到是不是真正佛教的解脱的话,其实应该要回归到 佛所说的,关于各个解脱的果位
到底如何地去定义?那么解脱的果位,原则上说就是有四种果位,就是初果、二果、三
果、四果。且不说二果、三果、四果,我们就说初果好了,凡是在佛教里面,要进入到
解脱的这个门道里面的学人,首先就应该要能够证初果。证初果在佛经里面的定义,就
是要断三缚结,成就四不坏信或是四不坏净。那断三缚结这件事情呢,在解脱果位上面
来说,它是一个非常非常显着的这个差别。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如果没有进佛教
来修行的凡夫,毕竟在无量劫以来,就是在六道轮回的世界里面,上上下下的浮浮沉沉
,所以您可能这一世当帝王,或者当一个非常有钱的大老板;可是由于轮回的关系,由
于因果业报的关系,所以下几世也许您就下堕了三恶道,这个事情在无量劫的时间里面
,其实这些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按照这样来说的话,我们说众生一个特征,就
是在六道里面依照着业报轮回的道理一一去受生。所以这也是众生的另外一种解释,就
是在各道里面都会去受生。可是如果是一个真正证得初果的佛教学人的话,那就不一样
了,因为真正证得初果的话,他从此之后就离开了三个恶道。所谓的三恶道,就是饿鬼
道、地狱道以及畜生道这三个道——三个往生的去处。那为什么离开了这三个恶道,他
的表相是这么样的不一样呢?那是因为说,凡是落入三恶道里面的话,它的时劫都非常
的久远,并且落入三恶道由于熏习的关系,所以会使得将来从三恶道的业报受尽了再出
来的时候,您仍然会带着许多三恶道的余习,那这样子就使得您好不容易从三恶道爬出
来的人,免不了就要受到这些余习的干扰、受到这些余习的左右,所以又很快地又犯下
了恶的业行,以至于又很快地掉入三恶道里面去。
所以三恶道对于每一个修行的人来说,那都是一个恶梦,因为您一旦掉入三恶道,
要等到三恶道的这些习气完全清净的话,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可是初果人就不一样了
,初果人证初果之后,从此之后就离开了三恶道,从此之后就不再入三恶道了。所以换
句话说,从此之后他的修行可以说,就是相对于一般的凡夫众生来讲,他的修行就是非
常的稳当,甚至我们如果以 佛在经典上面的开示来说的话,那么这样子的一个初果人
,他极尽七返人天,就可以成就解脱的最究竟的果位——也就是阿罗汉果。所以可见证
初果、断三缚结这件事情,对于佛教的修行人来讲,是一个最最最关键的地方。然而要
证初果,要进入到解脱的门的话,那么一定要先建立一个正见,这个正见就是:到底要
断的三缚结是什么东西?那么三缚结里面,又以我见是三缚结里面最为关键的,因为其
他的两个缚结,都是基于我见这个缚结而来,所以要进入解脱之门,要证得初果,很显
然就必须要先了解“我见”到底是什么东西。您如果把我见当成说就是我的见解,所以
一个人只要不坚持我的见解,那就是没有我见,用这样子的认知想要去证初果的话,那
就是缘木求鱼。因为那样子的所谓的不坚持自己的见解这件事情,根本就离佛教所说的
我见,离得很远、很远。
所以要追求解脱的话,必须要先基于正见,而这个正见,就必须要先了解我见的内
涵是什么?其次了解了我见的内涵之外呢,也必须要了解到整个佛法的修行跟其他的外
道修行有什么不一样地方。比方说,有一类型的外道就主张说,我们人死了之后一切都
灰飞烟灭,也没有所谓的业报,也没有所谓的下一世,更没有所谓的无量世这些事情。
所以像这类型的人,他就是主张只有现在、只有当下,不要去管有没有后世,不要去管
业报等等。这类型的所主张人死后一切什么都没有了,这样子的主张就叫作断灭。我们
在佛法修行上,一定要先知道得很清楚,佛法的修行最后跟断灭的差别在哪里?也就是
说,必须要先知道,当一个人他证了解脱究竟的果位,也就是证了阿罗汉的果位之后,
那么这个阿罗汉—假如说他是有余依涅槃的果位的话—当他在寿尽之后,入了无余涅槃
之后,那么三界之中再也找不到这个人了。这个状态到底跟前面所讲的断灭的状态有什
么不一样?这一点必须要弄清楚,不然的话,修行了半天,到最后居然跟一般外道们所
主张的,死后一切灰飞烟灭的这种主张完全一样的话,那岂不是白忙一场吗?所以这里
面正见,还必须要包含知道涅槃并不是所谓的断灭;那修行趋于涅槃,当然就跟断灭有
很大很大的差异。如果您的修行是以解脱作为目标的话,您就必须要具备这些正见,不
能说我只要日子过得快乐,我就是所谓的解脱;也不能说我们只专注于当下,而完全不
管说修行到最后、解脱到最后,到底跟断灭有什么差别,这是在解脱方面,必须要有的
正确知见。
那其次呢,关于佛菩提来讲,也就是大乘佛法这方面的知见,也有几点要先提醒诸
位。一般我们常常看到,有许多的人在修行的时候,非常喜欢亲近大乘的佛法;比方说
许多人当看到《心经》的时候,看到《心经》简洁的文字,这个文字上写起来,每一个
字都好像非常的空灵飘逸,所以都非常非常喜欢大乘的佛法。像这类型的修行人,凡是
大乘的佛经文字,他都非常非常的相应,可是如果谈到二乘的佛法,谈到《阿含经》,
谈到无常、苦、空、无我,谈到爱尽、谈到不受后有、谈到涅槃这些事情的时候,往往
他就心里面不是太喜欢。我们说如果一个人真正知道大乘佛法的涵义的话,他当然不会
像二乘人这样子,因为在二乘佛法的修行来说,修到涅槃为止的时候,所有一切都停止
了。可是大乘的佛法不一样,大乘行人是不一样的,因为他要一路修行,要直到成佛,
当然对于这样子的修行人来说,他是不喜欢看到二乘就停住于当时这个二乘的果位而已
。可是我们在这里讲的,不是真正了解到大乘的义理,而乃至于说对于二乘的这些义理
不是非常喜欢的这些人;我们现在谈的是说,刚入门修学大乘佛法的人,有一类型的人
往往刚入门来修,还不能掌握全部的义理的时候,往往就是想要直接跳过二乘所有的这
些修学,直接契入大乘;甚至常常有许多人主张,只要修大乘佛法就可以了,那二乘的
内涵就不用去管它了。那我们要跟大家说,这个事情请大家要深思。严格来说,从《法
华经》 佛所开示的道理,我们说所有佛法其实都只有一乘佛法,也就是大乘佛法,其
实没有所谓的二乘佛法在,它们本质上都是大乘佛法的一部分;之所以有二乘佛法呢,
最主要是要适应众生的根器,所以把大乘佛法里面的部分内涵,把它独立出来先教给大
家,让大家在修学二乘佛法的过程中,能够建立正确的信心,然后接下来才开始迈向大
乘。所以严格来说,二乘佛法是从大乘佛法里面方便施设出来的,这些法叫作二乘的法。
可是我们刚刚也提到,这是按照众生的根器,所以如果您今天刚入门来修学的话,
显然您是不是也应该要知道,为什么有这个方便的施设呢?那这个方便的施设是不是也
代表着,我们要学大乘佛法的时候,也必须要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也要先把二乘佛法
里面基本上的这个义理,能够把它学起来之后,然后再进大乘的法里面,这样基础才能
够扎得稳固。甚至我们刚才说解脱道里面谈到了说,初果人要断我见、我执的这些事情
,在大乘佛法里面,这些事情完全一样,学大乘佛法的人也一样必须要断我见、我执。
所以我们说,特别对于初入门学佛人来说的话,不可以说只要是二乘的东西就弃之不用
,一味的只是追寻大乘佛法里面那种看起来是空灵神妙的境界,必须要脚踏实地一步一
脚印。在大乘佛法里面,同样讲的是断我见的事情,所以我们说初入门的学人,一样要
脚踏实地的也一样从断我见这个部分一步一脚印来修学,这样子基础才能打得稳固。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涅槃绝对不能是识的客体声闻果与佛果
I think that this is excellent from runsun.如何知道圣者(转载)
什么叫做修行对照一下你是否是个缺乏福德的人(智悲佛网国际佛学会)
什么叫"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看看严谨的大乘是怎么论小乘的
[合集] 近代大乘佛法的改革派和传统派阿罗汉取无余涅槃是执着吗?
我对南传和大乘的态度短期内取证涅槃的方法 -- 上座部马哈希尊者
在五欲中行走自如索达吉堪布:大乘胜过小乘的七大特点
《佛学基础知识》--广超法师主讲(7)--声闻果与佛果大小乘的核心分歧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修行话题: 佛法话题: 解脱话题: 大乘话题: 二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