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密宗為什麼能吸引那麼多人?
相关主题
太虚大师被误读:“人间佛教”非“人生佛教”zt (转载)更严重千万倍的过失
太虚法师对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的批判梵行求
《藏密问答录》 索达吉堪布 著(11)( 藏密——不容置疑的纯正佛法)印顺法師不信有佛
《藏密问答录》藏密——不容置疑的纯正佛法佛教界的「孤挺花」之一~[转载]
说到修行成就印顺法师的悲哀 第六章 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的合法性问题
破“西藏文化谈”种种谎言 zt印顺法师的悲哀 第七章 结论 跋
看见佛陀在人间和宇宙大觉者《印顺法师的悲哀》读后(上)ZT
太虚法师对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的评议略述转:一个曾经的佛弟子的学佛历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佛教话题: 上师话题: 加行话题: 佛法话题: 皈依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w
发帖数: 14828
1
大家估計都聽說過菩提學會。目前最出名的菩提學會有兩個。香港菩提學會是漢傳佛教
,大陸和歐洲的菩提學會是密宗,依止索達吉堪布。
發現最近幾年密宗在中國發展非常迅速,相當多人入菩提學會並出家。最近也有居士勸
我入他們菩提學會一起共修。但我自己有分別心,每次去密宗的寺廟生出的歡喜心多少
有些欠缺。
為甚麼密宗吸引那麼多人呢?我聽那些入了菩提學會的居士們說,密宗體系更嚴密,更
接近佛法,更純淨?
g***t
发帖数: 2278
2
藏传系统继承了印度佛法的严格的教学体系,理论和实践都有次第可循,在遵守戒律的
基础上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实修。藏传的各个宗派基本上都是这样。在悟后起修上,藏传
有传承数千年的法门可以明确指引修行人。
汉传系统也有次第分明的宗派,即使是禅宗盛行的过去,证悟的祖师们大多都是熟知教
理和渐修的实践的。汉传的无需妄自菲薄。
不论是汉传藏传,修行人如果真的是为了解脱烦恼而学佛,那么起步阶段应该是在了解
教理的同时,清净自己的障碍、积聚悟道的资粮。

【在 w****w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家估計都聽說過菩提學會。目前最出名的菩提學會有兩個。香港菩提學會是漢傳佛教
: ,大陸和歐洲的菩提學會是密宗,依止索達吉堪布。
: 發現最近幾年密宗在中國發展非常迅速,相當多人入菩提學會並出家。最近也有居士勸
: 我入他們菩提學會一起共修。但我自己有分別心,每次去密宗的寺廟生出的歡喜心多少
: 有些欠缺。
: 為甚麼密宗吸引那麼多人呢?我聽那些入了菩提學會的居士們說,密宗體系更嚴密,更
: 接近佛法,更純淨?

g*******r
发帖数: 1414
3
楼主特别问的是藏密
您回答的是藏传,还是有些区别的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藏传系统继承了印度佛法的严格的教学体系,理论和实践都有次第可循,在遵守戒律的
: 基础上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实修。藏传的各个宗派基本上都是这样。在悟后起修上,藏传
: 有传承数千年的法门可以明确指引修行人。
: 汉传系统也有次第分明的宗派,即使是禅宗盛行的过去,证悟的祖师们大多都是熟知教
: 理和渐修的实践的。汉传的无需妄自菲薄。
: 不论是汉传藏传,修行人如果真的是为了解脱烦恼而学佛,那么起步阶段应该是在了解
: 教理的同时,清净自己的障碍、积聚悟道的资粮。

z**n
发帖数: 22303
4
我的感受是藏传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承清静连续,修行次第严谨。
并不是每个弟子最后都学密的,藏传也是先学显宗,首先是佛法入门知识,然后是入菩
萨行论。这里包括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因果不虚,轮回过患再加上修菩提心。
然后是加行(网上前不久炒得沸沸扬扬的明星磕十万大头只是加行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藏传不同的教派略有差异,需要有具体的传承),没有圆满的加行领受一个密法灌顶
也就是结缘而已,不会有什么成就的,除非你是大成就者再来。
藏传还有自己的净土法,和汉传的异曲同工。
r****u
发帖数: 117
5
嗯,我也有这样的疑问,而且身边也有认识的朋友在学密宗。
西藏的佛教近几百年兴盛,几乎大部分人都信。可是他们的经济科技并没不发达,普通
人花很多时间在持咒拜佛上,人生这么短,哪有时间研究世间法。
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也这样,好多人信佛,沿袭佛陀在世时的修行方式,但是也花太多的
时间在这种“修行”模式上。
中国古代的有几次灭佛运动,也是我们学佛人自己造的因,太多人借修行避世,又占有
社会资源,自做招祸。
因缘果报的法则不会因为谁是学佛人就照顾谁。既然生在人道,就该随顺世间法。我觉
得台湾现在盛行的“人间佛教”就很好,在世间法中修行。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佛
因缘,宗派只是法门不同,是否合适也是冷暖自知。
其实佛法经典里有告诉我们如何择法。
在《卡拉玛经》里,卡拉玛人彷徨不知该如何选择哪位宗教导师所言。佛陀告诉卡拉玛
人,不要轻信任何传言,经典及人,甚至包括佛陀本人。应以自己的智慧辨别,不被贪
嗔痴遮蔽。他提出十项准侧,
一、不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
二、不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
三、不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四、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五、不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
六、不因为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
七、不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就信以为真。
八、不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
九、不因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十、不因为他是导师、大师,甚至自己的老师,就信以为真。
z**n
发帖数: 22303
6
太虚大师被误读:“人间佛教”非“人生佛教”zt
编者按:“人间佛教”的提法近年来几成时髦名词,不仅频频见诸于学者文章及社会媒
体,在佛教内部也具有相当热度。包括法师信众,教内教外,“人间佛教”声震当世。
然而,对这一佛教理念进行追根溯源,我们却发现流传已久的所谓“人间佛教”不仅在
名称上篡改了太虚大师原文“人生佛教”,更在核心理念上也早就面目全非。本文作者
明贤法师撰文指出:对太虚大师的误读,事实上造成了对当今佛教触目惊心的伤害,致
使佛教的法义、精神、传统,在各种世俗化的包装下,被经济利益包围,深陷挟佛敛财
的旋涡。佛教信仰的纯净性与独立性在似是而非的“法义”传播和鱼龙混杂的生存环境
中步步跌落。
人生佛教解题
太虚大师构建“人生佛教”体系,是要在对治佛教历来两种弊端的基础上重振汉传佛教
。首先,人生佛教可以对治佛教信仰中偏重“死”与“鬼”的消极流弊。
民国时期,汉传佛教一片颓然,学佛者多以为信佛只是为死时的体面与死后的利益,却
忽略了佛法的信仰与修行需要在现世中进行实践进而获得圆满。太虚大师称向来之佛教
为“死的佛教”、“鬼的佛教”,指出“释尊成等正觉之所解决者,为生活问题而非生
死问题”(《生活与生死》),因为佛教认为生死是生命的必然现象,故不执取生死之
相,佛教所要解决的“生活问题”是立足于生死之上对生命的态度问题,人之一生所孜
孜以求解决的无非是此问题。依照世俗方法来解决,“不过藉残害他生而苟求自身之暂
时生活”,而依照佛法,则“本末兼尽,既有全宇宙生类不想残害,而当相益资益之圆
满解决;复为在未达圆满解决之境地者,各于同情心所能及之不残害他生范围内,开出
种种正命生活之方法,俾可渐由进化而至圆满”(《生活与生死》)。所以,佛法要解
决的问题并不逾越生命的范围,而差别在于俗法不彻底,而佛法至为圆满。因此,源于
解决生命普遍问题的需要而上求圆满的解决方法,这便是“人生佛教”的指向。
其次,太虚大师针对国人向来以为佛教只求个己解脱与来世福乐,是绝然出世乃至消极
厌世的宗教的误解而谈“人生佛教”,从积极方面全面发挥大乘佛法的真义。
太虚大师对于人生佛教的建立以其对佛法的判摄和佛教修行系统的建构为根本基础。大
师对佛法的判摄有三个时期的差别(《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第一期承袭古德,第
二期摄小归大、八宗平等,第三期则不为旧有所拘,例如就佛理而言,将佛法分为三级
,分别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和大乘不共法。五乘共法的普遍要义是因缘所生法,判为
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和佛乘;三乘共法摄声闻、缘觉、菩萨三种圣人;大乘特
法是不共人天二乘的菩萨及佛所特有的法。
1924年,太虚大师在《论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文中,针对梁漱溟对佛教“专务
现世以外的事”、“根本不能拉到现世来用的”的误解提出批评,认为梁仅从声闻、缘
觉等三乘出世法来理解佛教,而舍共世间五乘共法与大乘不共法,难免是不公平的歪曲。
在五乘共法中,人生佛教之“人乘”乃是“佛的人乘”,也可称为“即人成佛的人佛乘
”。由了达人生等事实的真相,皈佛法僧,信业果报,修十善行,厌“取作”,舍“坏
苦”以阶进佛乘者,是名直接佛乘的人乘。这是佛乘习所成种性的修行信心位,并非是
改造、发挥出来的。故在“依人乘果趣进修大乘行的末法时期”(《我怎样判摄一切佛
法》),人生佛教是由人生的立足点而不断向上超进,进而达到超世间、超超世间的圆
满佛乘,而非停留在人乘、天乘乃至声闻乘的固化的佛教。
“人生”之义,是以一切众生为本。众生平等,不仅在于众生同处生死轮回之中,不在
六道之外,苦乐同气,祸福同声,也因为众生同具佛性。故针对“死的佛教、鬼的佛教
”而谈人生、人本。“人生”之义,亦指在生命的立足点上直接佛乘。人生佛教,并非
降格为仅有人生,而无增上生与决定胜的佛教。故针对二乘趋向而提倡源于佛乘的大乘
菩萨行。
在此意义上,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的进阶为:人生改善、后世胜进、生死解脱、法界
圆明。可列表如下(《人生佛教》第一章第四节《人生佛教之目的》):
其中,法界圆明之佛果是人生佛教的全部目的,前面三阶皆为方便。仅二乘的佛教与“
死”、“鬼”的佛教不能圆显佛法之功效。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旨在从现实人生
为基础,改善之,净化之,以实践人乘行果,而圆解佛法真理,引发大菩提心,学修菩
萨胜行,而隐摄天乘二乘在菩萨中,直达法界圆明之极果”(《人生佛教》第一章第四
节《人生佛教之目的》),是在人生中落实大乘不共的菩萨行,由人生向上胜进而超人
,又上进为不退之菩萨,继而由菩萨趣向于佛。成佛是对人生的究竟圆满,“佛成“才
可以称为“人圆”。
“人间佛教”过重人本之忧:“以人为本”变“过重人本”
可见,太虚大师的佛法路线是在纠正时弊的同时,将大乘佛法向来的圆满体系,结合此
时、此地、此人的考察,以契合时机的方式向现代社会作出重新的说明与倡导。
“人生佛教”的体系是完整的,但尚未得到全面铺展和付诸实践,太虚大师就舍报西迁
。此后,“人生佛教”以“人间佛教”的名义得以传承。但在数十年的实践中,有心人
不难发现,“人间佛教”的思路也存在对“人生佛教”的片面截取,从而衍生出“过重
人本”的某些问题。
一方面,“死”的佛教、“鬼”的佛教的功利诉求并没有因“人间佛教”的提倡而削弱
;另一方面,佛教世俗化之风却有不可遏制的趋势。后人但闻“人间”,便极易降格为
有人间、无佛教;但闻“落实于伦常日用”之语,就重又沉溺于伦常日用的繁杂而忽略
禅悟实证、洞察缘起的修学。
过重人本,是从佛法核心上忽略佛教的崇高性和神圣性,使佛教扭曲成以佛教为存在形
式,以满足人间性需求为目的宗教。佛教成了人间的点缀,只负责打造人间善法。适用
于世俗的部分得到认可,超越世俗的部分则被有意无意地隐去,或直接删除。佛教的法
义、精神、传统在佛教文化、小资佛学、哲学理性、诗对酒茶、心灵鸡汤、花前月下的
裹挟下,逐渐尘覆光黯,甚至沦为世俗的包装与修饰。佛教的圣物、圣地、圣迹等一切
实体资源皆被经济名利的目的包围,深陷挟佛敛财的恶潮而岌岌可危。消费佛教信仰,
消解佛教神圣,对佛教信仰作物化资源掠夺的情况愈演愈烈。佛教信仰的纯净性与独立
性在似是而非的“法义”传播和鱼龙混杂的生存环境中步步跌落。光照人天的大乘风范
、慈悲喜舍的菩萨精神被俗化为一团和气,使佛教要时时以俗化、矮化面目示人,要以
讨好世俗来给“随许世俗”、“恒顺众生”作注脚。过重人本,并非以生命的根本需求
为本,而是在佛教的名义下,落入以贪嗔痴烦恼为本的陷阱。过重人本,已然背离了太
虚大师“以佛乘为信者归宿”的本旨。
四十年代佛教线路之争
事实上,太虚大师在20世纪40年代已经对“过重人本”的问题有所警惕并进行了剖析。
这一批评,由印顺法师撰著《印度之佛教》所引发。
1942年,印顺法师将《印度之佛教》寄予太虚大师写序。本书的完成实际上已展开了与
太虚大师不同的立场与思路,可看做“人间佛教”之发端。对此,大师提出了观点鲜明
的批评:“原著以《阿含》‘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片言,有将佛法割离
余有情界,孤取人间为本之趋向,则落人本之狭隘。但求现实人间乐者,将谓佛法不如
儒道之切要──梁漱溟、熊子真、马一浮、冯有兰等;但求未来天上乐者,将谓佛法不
如耶、回之简捷;而佛法恰须被弃于人间矣。”(《再议〈印度之佛教〉》)
他明确反对“理性主义”下的佛学研究,认为印顺法师之作“陷近锡兰之大乘非佛说或
大乘从小乘三藏紬译而出之狭见”,指出大乘佛法是从佛陀果证发挥出来,而非“人为
悬想记度从小乘声闻教法发展出来”。从根本上看,“发展说”实质上导致了“大乘非
佛说”的结论,表面“特尊龙树”,而实质亦不能完全宗奉,故印顺法师所说的“人间
佛教”有严重的“将世间相混为出世间的倾向”,“过重人本,使宗教信仰不高超”,
是“佛教与儒家思想的混淆”,是佛教流行过程中世俗化现象的根源,可谓温和版“大
乘非佛说”。
太虚大师亦坚决反对印顺法师以马鸣菩萨所在年代不见《大乘起信论》广泛流行为由,
而疑此论是汉人托马鸣菩萨之名编写的观点,以“护法论师将《三十论释》隐而不传,
直待玄奘乃广为传播为喻,例证《起信论》在《中论》之前,法界宗在法空宗之前,大
乘在小乘部派发展之前已然弘扬”。
太虚大师指出印顺法师思想的真实来源,并非特尊原始佛教而得其纯正教义,却实际是
佛儒思想的混淆。“注重人世,应为中国之特性。但近人汪少伦说‘中国过重人本,不
唯神,使宗教信仰不高超;不唯物,使自然科学不发达,为近代濒危之病根’,则过重
人间,而下基无边众生,上仰最高佛陀,适救儒术之隘,足以充实国族之精力。”(《
再议〈印度之佛教〉》)
太虚大师的论议作于圆寂前四年,可看作其晚年定论,但影响力远非“人间佛教”更大
,后者几成“人生佛教”之嫡传而风行时下。大师所预见的“以世间与出世间相混”的
佛教世俗化问题今日时时发作,“佛学研究”或成“有学无佛”,“人间佛教”或成“
佛弃人间”,这难免令人心忧!
大师在《佛乘宗要论》里写到:世间善法须以出世善法为本。而“人间佛教”则令出世
善法近乎屈膝于世间善法。过重人本,是过分强调人的自见、自是,使宗教信仰不高超
,执实有者亦将难以合乎佛法大道。

【在 r****u 的大作中提到】
: 嗯,我也有这样的疑问,而且身边也有认识的朋友在学密宗。
: 西藏的佛教近几百年兴盛,几乎大部分人都信。可是他们的经济科技并没不发达,普通
: 人花很多时间在持咒拜佛上,人生这么短,哪有时间研究世间法。
: 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也这样,好多人信佛,沿袭佛陀在世时的修行方式,但是也花太多的
: 时间在这种“修行”模式上。
: 中国古代的有几次灭佛运动,也是我们学佛人自己造的因,太多人借修行避世,又占有
: 社会资源,自做招祸。
: 因缘果报的法则不会因为谁是学佛人就照顾谁。既然生在人道,就该随顺世间法。我觉
: 得台湾现在盛行的“人间佛教”就很好,在世间法中修行。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佛
: 因缘,宗派只是法门不同,是否合适也是冷暖自知。

g*******r
发帖数: 1414
7
呵呵
有缘啊,我正也对卡拉玛经有疑惑,回头发帖令说
您发这个贴的时候,我正在读伽蓝经和卡拉玛经
我想这能体现出原始佛教跟现代佛教的区别。

【在 r****u 的大作中提到】
: 嗯,我也有这样的疑问,而且身边也有认识的朋友在学密宗。
: 西藏的佛教近几百年兴盛,几乎大部分人都信。可是他们的经济科技并没不发达,普通
: 人花很多时间在持咒拜佛上,人生这么短,哪有时间研究世间法。
: 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也这样,好多人信佛,沿袭佛陀在世时的修行方式,但是也花太多的
: 时间在这种“修行”模式上。
: 中国古代的有几次灭佛运动,也是我们学佛人自己造的因,太多人借修行避世,又占有
: 社会资源,自做招祸。
: 因缘果报的法则不会因为谁是学佛人就照顾谁。既然生在人道,就该随顺世间法。我觉
: 得台湾现在盛行的“人间佛教”就很好,在世间法中修行。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佛
: 因缘,宗派只是法门不同,是否合适也是冷暖自知。

H******9
发帖数: 2766
8
每个法门都会吸引很多人,你的观察有时候取决于你处于的群体。
俺觉得,生不起欢喜心,不对机的话,不用强求。

【在 w****w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家估計都聽說過菩提學會。目前最出名的菩提學會有兩個。香港菩提學會是漢傳佛教
: ,大陸和歐洲的菩提學會是密宗,依止索達吉堪布。
: 發現最近幾年密宗在中國發展非常迅速,相當多人入菩提學會並出家。最近也有居士勸
: 我入他們菩提學會一起共修。但我自己有分別心,每次去密宗的寺廟生出的歡喜心多少
: 有些欠缺。
: 為甚麼密宗吸引那麼多人呢?我聽那些入了菩提學會的居士們說,密宗體系更嚴密,更
: 接近佛法,更純淨?

b*****l
发帖数: 3821
9
多和少都是相对的概念。
净土宗也吸引很多人,天台宗也吸引很多人,
慈济,佛光山也吸引了很多人,都是好事不是。

【在 w****w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家估計都聽說過菩提學會。目前最出名的菩提學會有兩個。香港菩提學會是漢傳佛教
: ,大陸和歐洲的菩提學會是密宗,依止索達吉堪布。
: 發現最近幾年密宗在中國發展非常迅速,相當多人入菩提學會並出家。最近也有居士勸
: 我入他們菩提學會一起共修。但我自己有分別心,每次去密宗的寺廟生出的歡喜心多少
: 有些欠缺。
: 為甚麼密宗吸引那麼多人呢?我聽那些入了菩提學會的居士們說,密宗體系更嚴密,更
: 接近佛法,更純淨?

w****w
发帖数: 14828
10
多謝各位解答。
前面有師兄說起磕十萬個長頭。感覺藏傳佛教很多這種以數量提升修行?念佛號幾百百
萬次,心咒幾百萬次,等等。最近幾位菩提學會的佛友極力邀請我參與三年念600萬句
阿彌陀佛佛號的共修,平均每天5500。想到這個數字,我有點犯暈。不知這些動輒百萬
計的念佛持咒的義理是什麼呢?
相关主题
破“西藏文化谈”种种谎言 zt更严重千万倍的过失
看见佛陀在人间和宇宙大觉者梵行求
太虚法师对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的评议略述印顺法師不信有佛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w****w
发帖数: 14828
11
人間佛教借鑑了基督教的傳教方式,入世傳教,吸引更多人學佛修行。在這一點上來說
,是佛教適應現代社會的一大改革。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太虚大师被误读:“人间佛教”非“人生佛教”zt
: 编者按:“人间佛教”的提法近年来几成时髦名词,不仅频频见诸于学者文章及社会媒
: 体,在佛教内部也具有相当热度。包括法师信众,教内教外,“人间佛教”声震当世。
: 然而,对这一佛教理念进行追根溯源,我们却发现流传已久的所谓“人间佛教”不仅在
: 名称上篡改了太虚大师原文“人生佛教”,更在核心理念上也早就面目全非。本文作者
: 明贤法师撰文指出:对太虚大师的误读,事实上造成了对当今佛教触目惊心的伤害,致
: 使佛教的法义、精神、传统,在各种世俗化的包装下,被经济利益包围,深陷挟佛敛财
: 的旋涡。佛教信仰的纯净性与独立性在似是而非的“法义”传播和鱼龙混杂的生存环境
: 中步步跌落。
: 人生佛教解题

s*********t
发帖数: 4253
12
搞到人们都失去了那份“真诚”,人心冷淡。。。如此说法还有什么才能“信以为真”
呢?
===================================
《卡拉玛经》里,卡拉玛人彷徨不知该如何选择哪位宗教导师所言。佛陀告诉卡拉玛
人,不要轻信任何传言,经典及人,甚至包括佛陀本人。应以自己的智慧辨别,不被贪
嗔痴遮蔽。他提出十项准侧,
一、不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
二、不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
三、不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四、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五、不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
六、不因为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
七、不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就信以为真。
八、不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
九、不因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十、不因为他是导师、大师,甚至自己的老师,就信以为真。
g*******r
发帖数: 1414
13
“藏傳佛教很多這種以數量提升修行”
念佛的净土不也是这样的吗
这些都是佛教基层化的结果,比较好让民众信服。只不过现在给大家定下的任务重了些
,所以民众有点受不了了。
请别误解我,我不是在说“来吧咱们欢天喜地开party放纵吧不要理这些繁杂的修行吧”
倘若真的觉得这种修行好,心无杂念,愿意磕三百万个头都没问题
就怕每磕一个就想着“消灾了有福了”,这就完了
很多普普通通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身体还不好,但每天扔打起精神努力工作一切
都扑在家人事业身上,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修炼,做一辈子已经很不容易,比起心有杂念
的那三百万个头强多了
难道真的进入修炼的“模式”才叫修炼?一个是对自己毫无顾虑对家人无私奉献,另一
个是求神拜佛求自己和家人保佑,哪个更贴近佛倡导的修炼?
我也不是说一心扑在家人事业身上就是得解脱的办法,全在怎么发心了。倘若说心中有
佛见什么都是佛,在佛院和不在佛院拜有何区别?心中真有,见鸟见树见电脑电视电灯
泡甚至见了马桶都觉得有佛。闹市之中一样可以静心崇佛。
过度对于模式的追求而忽略心性本净,我觉得就是对四圣谛没完全理解

【在 w****w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謝各位解答。
: 前面有師兄說起磕十萬個長頭。感覺藏傳佛教很多這種以數量提升修行?念佛號幾百百
: 萬次,心咒幾百萬次,等等。最近幾位菩提學會的佛友極力邀請我參與三年念600萬句
: 阿彌陀佛佛號的共修,平均每天5500。想到這個數字,我有點犯暈。不知這些動輒百萬
: 計的念佛持咒的義理是什麼呢?

g*******r
发帖数: 1414
14
您是基督版的朋友吧?
卡拉玛经,是巴利文写的,中文译本都有些出入,老外倒是有不少巴利文的高手,看这
里: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an/an03/an03.065.than.h
摘录在这里
"So, as I said, Kalamas: 'Don't go by reports, by legends, by traditions, by
scripture, by logical conjecture, by inference, by analogies, by agreement
through pondering views, by probability, or by the thought, "This
contemplative is our teacher." When you know for yourselves that, "These
qualities are unskillful; these qualities are blameworthy; these qualities
are criticized by the wise; these qualities, when adopted & carried out,
lead to harm & to suffering" — then you should abandon them.' Thus was it
said. And in reference to this was it said.
------------------------------------------------------
所以,世尊是在说,如果他人通过各种方式传输的理念(by reports, by legends, by
traditions, by scripture, by logical conjecture, by inference, by analogies
, by agreement through pondering views, by probability, or by the thought)
,让你觉得unskillful, qualities are blameworthy, criticized by the wise,
而且传播出去,最终会造成harm & to suffering,那就摒弃它,不管发出此信息的是
何德何能之人都无所谓。
跟其它任何宗教都不同,佛法的智慧就在于这种开放性,甚至如果你认为释迦牟尼的言
论让你suffer,释迦牟尼也不反对你拒绝他(相对于基督教让你下地狱哈哈)
这也是世尊最智慧的地方,估计他看出了权威会被用来进行错误的导向,所以,让人们
具备自己的能动性,去考察任何被传输的感念,包括经纶,大德之言,传说,故事,甚
至他人的思考。
最终,最重要的是:
This contemplative is our teacher.
因此,请你也不要完全相信我发的这个帖子 :D,去相信你想相信的东西,只要你经过
contemplative告诉你,你信的宗教skillful,quality unblameworthy,不会最终带来
suffering,不会critisized by the wise,你尽可以继续。
这也是为什么,佛教是不排它的。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搞到人们都失去了那份“真诚”,人心冷淡。。。如此说法还有什么才能“信以为真”
: 呢?
: ===================================
: 《卡拉玛经》里,卡拉玛人彷徨不知该如何选择哪位宗教导师所言。佛陀告诉卡拉玛
: 人,不要轻信任何传言,经典及人,甚至包括佛陀本人。应以自己的智慧辨别,不被贪
: 嗔痴遮蔽。他提出十项准侧,
: 一、不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
: 二、不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
: 三、不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 四、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s*********t
发帖数: 4253
15
佛陀的道理有时会令人感觉 "是又不行“,”不是又不行“
l****u
发帖数: 2166
16
赞同。。。

吧”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藏傳佛教很多這種以數量提升修行”
: 念佛的净土不也是这样的吗
: 这些都是佛教基层化的结果,比较好让民众信服。只不过现在给大家定下的任务重了些
: ,所以民众有点受不了了。
: 请别误解我,我不是在说“来吧咱们欢天喜地开party放纵吧不要理这些繁杂的修行吧”
: 倘若真的觉得这种修行好,心无杂念,愿意磕三百万个头都没问题
: 就怕每磕一个就想着“消灾了有福了”,这就完了
: 很多普普通通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身体还不好,但每天扔打起精神努力工作一切
: 都扑在家人事业身上,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修炼,做一辈子已经很不容易,比起心有杂念
: 的那三百万个头强多了

l****u
发帖数: 2166
17
这就是苦諦啊 - 包括选择学佛的方法,都不超越。。。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佛陀的道理有时会令人感觉 "是又不行“,”不是又不行“
b*****l
发帖数: 3821
18
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使不是念佛持咒,
打坐禅修想有大的进步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进专修的。
除了少数夙缘深厚的人,
一般人又想舒服放逸,又想开悟有成啥的大概没那么容易。
即使是夙缘深厚的人,那也是人家前世精进积累出来的。

【在 w****w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謝各位解答。
: 前面有師兄說起磕十萬個長頭。感覺藏傳佛教很多這種以數量提升修行?念佛號幾百百
: 萬次,心咒幾百萬次,等等。最近幾位菩提學會的佛友極力邀請我參與三年念600萬句
: 阿彌陀佛佛號的共修,平均每天5500。想到這個數字,我有點犯暈。不知這些動輒百萬
: 計的念佛持咒的義理是什麼呢?

n********n
发帖数: 8336
19
“跟其它任何宗教都不同,佛法的智慧就在于这种开放性,甚至如果你认为释迦牟尼的言
论让你suffer,释迦牟尼也不反对你拒绝他(相对于基督教让你下地狱哈哈)”
叹息一下:
佛陀值得尊重。他的这段话正是完全的,真正的站在一个“人”的立场讲的,而不是认
为自己是神。
可惜,后世者的所为完全与此背道而驰!也宣告了佛陀的谦虚理论的破产,人达不到佛
陀(人)的境界。
基督教的神,是神,是真理慈爱良善和公义本身。你把神拉到人的水平,和人比,这逻
辑很有问题,也是一般人犯的逻辑错误。神告诉人:你必死。你就不高兴了吗?你找一
个不死的人来瞧瞧。想一想,是你的问题,还是神的问题?地狱就是死亡,死亡就是生
命的地狱。人都是要死的,唯一依靠神(生命的真理),才可死后复活永生。

by
agreement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您是基督版的朋友吧?
: 卡拉玛经,是巴利文写的,中文译本都有些出入,老外倒是有不少巴利文的高手,看这
: 里:
: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an/an03/an03.065.than.h
: 摘录在这里
: "So, as I said, Kalamas: 'Don't go by reports, by legends, by traditions, by
: scripture, by logical conjecture, by inference, by analogies, by agreement
: through pondering views, by probability, or by the thought, "This
: contemplative is our teacher." When you know for yourselves that, "These
: qualities are unskillful; these qualities are blameworthy; these qualities

g*******r
发帖数: 1414
20
我以我庸俗的小对眼看了你如下这段话
又以浅薄的思想思考一下它会造成的影响
决定大步流星的逃跑
在你被本版众佛友如暴风骤雨般的口水淹没之前及时撤离
XD...

的言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跟其它任何宗教都不同,佛法的智慧就在于这种开放性,甚至如果你认为释迦牟尼的言
: 论让你suffer,释迦牟尼也不反对你拒绝他(相对于基督教让你下地狱哈哈)”
: 叹息一下:
: 佛陀值得尊重。他的这段话正是完全的,真正的站在一个“人”的立场讲的,而不是认
: 为自己是神。
: 可惜,后世者的所为完全与此背道而驰!也宣告了佛陀的谦虚理论的破产,人达不到佛
: 陀(人)的境界。
: 基督教的神,是神,是真理慈爱良善和公义本身。你把神拉到人的水平,和人比,这逻
: 辑很有问题,也是一般人犯的逻辑错误。神告诉人:你必死。你就不高兴了吗?你找一
: 个不死的人来瞧瞧。想一想,是你的问题,还是神的问题?地狱就是死亡,死亡就是生

相关主题
佛教界的「孤挺花」之一~[转载]《印顺法师的悲哀》读后(上)ZT
印顺法师的悲哀 第六章 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的合法性问题转:一个曾经的佛弟子的学佛历程
印顺法师的悲哀 第七章 结论 跋杨惠南教授∶人间佛教的困局—— 以新雨社和现代禅为中心的一个考察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n********n
发帖数: 8336
21
呵呵,你臆想还是很有天赋的。
佛陀表明了自己是人。你同意不?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以我庸俗的小对眼看了你如下这段话
: 又以浅薄的思想思考一下它会造成的影响
: 决定大步流星的逃跑
: 在你被本版众佛友如暴风骤雨般的口水淹没之前及时撤离
: XD...
:
: 的言

b*****l
发帖数: 3821
22
浅薄,一点逻辑都没有。
佛陀是人,并不代表有基们幻想的唯一的永存的所谓神,
也不代表基督教的神是真神。
基督教的神就是民间故事的敢吹牛的土地公而已,也是要死的。
这种敢吹牛的假神太多了,不多基督教的神这个。

的言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跟其它任何宗教都不同,佛法的智慧就在于这种开放性,甚至如果你认为释迦牟尼的言
: 论让你suffer,释迦牟尼也不反对你拒绝他(相对于基督教让你下地狱哈哈)”
: 叹息一下:
: 佛陀值得尊重。他的这段话正是完全的,真正的站在一个“人”的立场讲的,而不是认
: 为自己是神。
: 可惜,后世者的所为完全与此背道而驰!也宣告了佛陀的谦虚理论的破产,人达不到佛
: 陀(人)的境界。
: 基督教的神,是神,是真理慈爱良善和公义本身。你把神拉到人的水平,和人比,这逻
: 辑很有问题,也是一般人犯的逻辑错误。神告诉人:你必死。你就不高兴了吗?你找一
: 个不死的人来瞧瞧。想一想,是你的问题,还是神的问题?地狱就是死亡,死亡就是生

n********n
发帖数: 8336
23
“佛陀是人,并不代表有神”
那护法神怎么回事?只许有你的神?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浅薄,一点逻辑都没有。
: 佛陀是人,并不代表有基们幻想的唯一的永存的所谓神,
: 也不代表基督教的神是真神。
: 基督教的神就是民间故事的敢吹牛的土地公而已,也是要死的。
: 这种敢吹牛的假神太多了,不多基督教的神这个。
:
: 的言

b*****l
发帖数: 3821
24
护法神其实就像基督教的耶和华土地公一样,只是其他能力大点的物种。
不要混肴民间传说里的神和基们幻想的唯一的永存的所谓神。
这点逻辑都分不清,还是一团浆糊基。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佛陀是人,并不代表有神”
: 那护法神怎么回事?只许有你的神?

n********n
发帖数: 8336
25
幻想成神是你吧?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护法神其实就像基督教的耶和华土地公一样,只是其他能力大点的物种。
: 不要混肴民间传说里的神和基们幻想的唯一的永存的所谓神。
: 这点逻辑都分不清,还是一团浆糊基。

b*****l
发帖数: 3821
26
被打脸了就开始撒泼耍无赖了。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幻想成神是你吧?
n********n
发帖数: 8336
27
没有的。
你想成佛,对吧?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被打脸了就开始撒泼耍无赖了。
b*****l
发帖数: 3821
28
护法神其实就像基督教的耶和华土地公一样,只是其他能力大点的物种。
不要混肴民间传说里的神和基们幻想的唯一的永存的所谓神。
这点逻辑都分不清,还是一团浆糊基。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的。
: 你想成佛,对吧?

n********n
发帖数: 8336
29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要逃避?
你想成佛,对吧?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护法神其实就像基督教的耶和华土地公一样,只是其他能力大点的物种。
: 不要混肴民间传说里的神和基们幻想的唯一的永存的所谓神。
: 这点逻辑都分不清,还是一团浆糊基。

b*****l
发帖数: 3821
30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要逃避?
佛陀是人,并不代表有基们幻想的唯一的永存的所谓神,
也不代表基督教的神是真神。
基督教的神就是民间故事的敢吹牛的土地公而已,也是要死的。
这种敢吹牛的假神太多了,不多基督教的神这个。
明白了么?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要逃避?
: 你想成佛,对吧?

相关主题
五大患存焉太虚法师对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的批判
最大危机《藏密问答录》 索达吉堪布 著(11)( 藏密——不容置疑的纯正佛法)
太虚大师被误读:“人间佛教”非“人生佛教”zt (转载)《藏密问答录》藏密——不容置疑的纯正佛法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H******9
发帖数: 2766
31
口水是很珍贵的东西~~
跟小白基话说多了对智商是有伤害的,只能没事用来打打嘴炮过个瘾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以我庸俗的小对眼看了你如下这段话
: 又以浅薄的思想思考一下它会造成的影响
: 决定大步流星的逃跑
: 在你被本版众佛友如暴风骤雨般的口水淹没之前及时撤离
: XD...
:
: 的言

n********n
发帖数: 8336
32
又是口水。

【在 H******9 的大作中提到】
: 口水是很珍贵的东西~~
: 跟小白基话说多了对智商是有伤害的,只能没事用来打打嘴炮过个瘾

b*****l
发帖数: 3821
33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要逃避?
佛陀是人,并不代表有基们幻想的唯一的永存的所谓神,
也不代表基督教的神是真神。
基督教的神就是民间故事的敢吹牛的土地公而已,也是要死的。
这种敢吹牛的假神太多了,不多基督教的神这个。
明白了么?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又是口水。
l****u
发帖数: 2166
34
是的 - 他浪费时间跟他的信仰是不矛盾的,因为他信任他会有永生,时间对于他是无
价值的。
但是修佛是需要时间的,我们搭上跟他相等的时间,已经南辕北辙了。

【在 H******9 的大作中提到】
: 口水是很珍贵的东西~~
: 跟小白基话说多了对智商是有伤害的,只能没事用来打打嘴炮过个瘾

z**n
发帖数: 22303
35
宗萨仁波切开示:忍耐——送给正在磕长头的你 zt
资料来源:佛学网 作者: 宗萨钦哲仁波切 时间: 2013-09-15
按:如果您正在修加行,我想,下面引用的这篇宗萨钦哲仁波切的精彩问答,对您
来说一定会有所启发,对大部分人来说,磕十万个长头无异是一种苦行。只想看书、念
咒,不想磕头的时候怎么办?自己从宗萨仁波切的开示里面找答案吧。
问:四加行是消除业障,还是为了增加修行的痛苦?
答:以历史的观点来看四加行,佛从没有教过四加行吧!密勒日巴也没有修过四加
行!许许多多大成就者,像帝洛巴、那洛巴也没有修过四加行。虽然他们都没有真正修
过四加行,但他们确确实实做过上千次的加行。
“加行”是什么?是忍耐。使人坚定是很重要的,在理论上,一切都是本性清净,
无差别的。这在口头上谈得容易,但实际上我们并未真正去了解。如果我们用头去撞墙
,即使不小心撞到了,也会原谅自己。同样的道理,为什么会有敌人?因为有我,如果
世界上没有我,就不会有一个“我”的敌人存在。就像撞墙头会痛,是因为我们有头的
缘故。
加行就是训练我们的坚持、忍耐。喜欢的就去做,那么和我们以往所造的业有什么
不同?喜欢杀人就去杀人、喜欢追求感官快乐就去追求、喜欢灌顶就去灌顶、不喜欢这
个上师就赶快换一个上师,所以我们常说这是“以前的”,以前的上师、以前的丈夫、
以前的太太、以前的女朋友……。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我们被宠坏了。对一个这样被宠坏了的自我,难道不应该去调
整、不应该去忍耐吗?这就像一头牛站在悬崖边,因为无知而不知闪躲走避。当我们告
诉它种种危险牛听不懂,所以不会走开。但如果我们鞭打它,牛就会走开,这就是忍耐
的重要。现在的问题是,对许多人来说,修四加行是一件挺愉快的事,而且大家还把它
视为一项运动,可以减肥、可以锻炼胸肌,可以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止高血压,做完一
百个大礼拜会让人感到身心舒畅。如果是以这样子的心态来修四加行,即使修一百万次
,也不算是加行。
问:在哪里训练忍耐?
答:忍耐是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如果我看你很喜欢做大礼拜,不喜欢静坐,那
么我会要你静坐,一个大礼拜也不让你做。现代人的悲哀是,上师和弟子之间都没有足
够的时间去互相观察,所以上师并不知道弟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问:忍耐是为了消业障?
答:是的,忍耐是为了消业障。消什么业呢?就是清净那个被宠坏的心,清净那个
想做大礼拜的欲念。从印度大成就者的传记可知,帝洛巴从没有教那洛巴四加行,帝洛
巴是个非常伟大的成就者,他叫那洛巴去城里偷汤,那洛巴遵守上师的命令,结果被人
逮到,给狠狠的揍了一顿,回到上师处所,也因为没有偷到汤,又被上师狠狠揍了一顿
。帝洛巴不像我们一样,给那洛巴上千个灌顶、上千个教法,他只是给他上千个苦行,
训练他的忍耐。忍耐(坚定)是以不同的形态出现的,对一个人有意义的忍耐,对另一
个人未必有用。
问:如果上师不在身边怎么办?怎么判断该不该忍耐?
答:上师不在身边,就是一种要忍耐的状况。
什么是“上师”?上师就是告诉你本来面目的人。上师与弟子的关系和结婚不一样
(倒有点像恋爱),没有人可以告诉你,上师和弟子间该如何如何。上师和弟子间有宿
世业力的牵引。如密勒日巴尊者在跟随马尔巴之前,向卓千喇嘛学习,他是一个教大圆
满的上师。他说“这是最殊胜的法,如果你早上听闻,就可以早上成就,如果你晚上听
闻,就可以晚上成就,如果你是最上根器的弟子,你可以在听闻的当下成就”,他给过
密勒日巴这些重要的法,可是密勒日巴从山洞中修行回来却没有太大的觉受。
当他告诉卓千喇嘛这个情况时,卓千喇嘛推荐马尔巴上师,密勒日巴一听到马尔巴
之名,全身汗毛都竖了起来,这就是一种有缘的示现。最初的相见,马尔巴是以农夫之
姿出现,他要密勒日巴把田耕完、把酒喝完才带他去见马尔巴。密勒日巴虽然不知眼前
的农夫就是马尔巴,但他见到农夫时,仍产生乐的觉受。当然马尔巴并不像卓千喇嘛一
样,给密勒日巴很高深的教授,而是无数的苦行与磨难,经过几年的折磨都无法动摇密
勒日巴对马尔巴的强烈信心,最后马尔巴将密勒日巴的自信引出来,这就是上师。
上师不一定是一位非常高的喇嘛,高低并不能帮助我们成就;上师也不一定得年高
德绍,白发和皱纹也不能帮我们成就;有时候上师会隐没在一些不可思议的地方,以极
卑贱低下的样子出现。在白教中堪称是最伟大的传承之父之帝洛巴,他只是一个渔夫,
在别人眼中是一个坏渔夫,因为他老是不等鱼死掉就把它们吃掉。萨迦派的传承之母是
毕瓦巴,一个醉鬼。只有到后来,我们才知道他们是身上闪闪发光的上师。

【在 w****w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謝各位解答。
: 前面有師兄說起磕十萬個長頭。感覺藏傳佛教很多這種以數量提升修行?念佛號幾百百
: 萬次,心咒幾百萬次,等等。最近幾位菩提學會的佛友極力邀請我參與三年念600萬句
: 阿彌陀佛佛號的共修,平均每天5500。想到這個數字,我有點犯暈。不知這些動輒百萬
: 計的念佛持咒的義理是什麼呢?

z**n
发帖数: 22303
36
宗萨钦哲仁波切 - 四共加行与四加行
马君美口译
摘要:
“四加行的教授不是用口说的教授,而是应该去修持的教授;
加行是什麼?是忍耐;
忍耐是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
忍耐是為了消業障。消什麼業呢?就是清淨那個被寵壞的心,清淨那個想做大禮拜的欲
念。”
四加行的教授不是用口说的教授,而是应该去修持的教授。就好像讲慈悲一样。讲慈悲
的话不多,但是要做的却很多。佛法讲起来并不很困难,但却有很多是要去做的。如果
你不去做的话,就看不出佛法的价值。举例来说,我们讲慈悲讲太多了,已经讲得令人
生烦了,慈悲并不是一个令人刺激的话题,像要爱一切众生啦!对一切众生都要有慈悲
心啦!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是慈悲的教授,并不是让你听了就算了,而是要你
培养慈悲心。如果只是听这样子的教授而不去做是不够的。如果只靠听就够了,你可以
做得比说者还好。比如,你可以写很多具有慈悲的纸条,然后把它吃掉就是了,这样子
,第二天变成粪便出来了。可是这种样子,根本不能帮助我们。同样的,四加行也是要
去修的东西,并不是只是听听就算了。密勒日巴的大弟子刚波巴说:「心要转向法,如
果我们的心一直停在轮回里,是没有办法得到解脱的。」所以,我们的心一定要进入法。
但是,我们现代所说的法、佛法、或精神的领域,我宁可叫它「精神性的物质化」。现
代人所说的精神上的修行,即使不比我们追求物质方面差,但也不会比这好到那里去。
如果持续这种情况下去,就表示佛法被我们误用了。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心转向法呢?第一,就是要修四个共加行。四个共加行的第
一个加行是人身难得。相信各位都知道为什么人身是这么难得的。身为一个人是不错的
,现在伊朗与伊拉克正在作战的也都是人类,但是他们是不幸的人类。为什么呢?因为
他们连一分钟谈到空性与慈悲的机会也没有。他们并不只没有机会谈这些,连佛的名字
也没听过。所以,假如你生在伊朗,不论你是长得怎么的漂亮,或生在多么富裕的家庭
,以佛法的观点来看,你都不能称为暇满的人身,你只是身为人罢了。能够称为人身难
得的,是我们所具有的机会,所以并不是指我们的面貌、地位、权力等,因为这些并不
能给我们永远的快乐。但是,当人们企图得到富裕的时候,他们是多么的痛苦呀!即使
最后他们真的富裕了,他还是认为自己的钱不够。虽然他们已经获得想要的东西,却还
是感到不满足。所以,这种的人身并不能算是胜妙的人身。我们所说的胜妙人身指的是
你有机会来谈法,来谈真理。
我们用什么名字来称呼真理都没有关系。你想想看,在这世界上有上百万上百万的人都
在谈真理,多半的人谈的都是怎样去跟别人争斗啊,谈一些很自私的事情。在任何一个
国家里,上至总统,下至庶民百姓,讲的都是一些为自己打算的自私事情。无论他们怎
么说自己是如何的忠於国家或社会,其实他们的目的是很自私的。在家庭里.无论我们
怎么说我们的家庭多么好,就个别来说,我们还是很自私的。在佛教里,即使我们不去
修法,至少我们口中所说的要救度众生,就是很好的,就算我们不去实际修行,能知道
这样说已经不错了。能够发这种帮助别人的声音是好的。不止如此,我们在佛教的团体
里,所谈的都是成佛、解脱、智慧这些,能有这样的社团让我们讨论这些法理,就表示
我们具有胜妙的人身。
机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也许大家会说:「待在像台北这种现代化的都市里,要找时
间来修行是很困难的。」如果你对刚才这句话够了解的话,就表示你己知道佛法的价值
。在尼泊尔修行的一些和尚或修行人,他们没有很多事做,虽然他们说自己是修行者,
於日出、日落漫长的时间里,他们慢慢的将自己惯坏了,他们会对自己说:「啊!我明
天再念咒吧!」「我明年再闭关吧!」「今天做些什么事情呢?今天做一些稍为简单的
事情来消磨时间吧!」在纽约你可以发现一些修行的人远比喜马拉雅山的行者好得多。
有些纽约人一天要工作十二个小时,有的人甚至要工作十八小时,像这种忙碌的人们,
他们非常努力的在找出一点点空档的时间,做二、三十个礼拜,然后做五分钟的禅定。
对他们来说,他们真正了解时间的价值,他们才算是知道佛法真正的价值的人!他们是
真正知道时间不会久长的人!所以他们可以过得很好。我觉得纽约的那些人,做一百个
大礼拜与尼泊尔的人做十万个大礼拜是一样的。佛也说过:「佛陀在世的时代,一个和
尚能够终生严守戒律,与末法时代能守住一条戒律的和尚的功德是相同的。为什么功德
是一样的呢?有一个原因,不过你们听听就算了,不要太当真。“在佛陀时代,没有人
穿著像比基尼的泳装乱跑。”(笑)真正的意思是,外界的引诱不多。因为引诱少,所
以较易守戒。
再回到我们的主题,一个人应该不要丧失他的机会。我们现在都具有这个机会,不像伊
朗那里。在伊朗,你没有任何选择,你非去打仗不可,你的一生都要花在这个上头。再
来看看我们是怎么样的呢?至少我们今天晚上可以花上一个小时来宏扬佛法,这是非常
好的机会。比这个机会更大的是,我们现在有机会碰到一些很优秀的老师,这些老师都
很尊贵。我们有机会读到经典,这是非常难得的,希望我们都能真正的知道这些机缘的
价值。上面所讲的是1987年版的人身难得。
第二个共加行就是无常。令我们的心转向法第一个是知道人身难得。知道人身难得之后
,我们应该知道这个难得的机会并不是永远存在的,它是会消失的,它是会死亡的。从
我们出生那一刹那起,我们就一直在死亡。但是我们一方面故意不去想它,另一方面在
潜意识里不肯承认我们会死。我们永远都在想前面好的日子还有很多。不论你是八岁或
者是八十岁都是在想前面还有很多的好日子。实际上,一切变化非常得多。我们小时候
没有牙,现在都有牙了。小时侯我们没有头发,后来长了很多,到老时又掉光了。原来
皮肤非常光滑漂亮,现在越来皱纹越多了。年青的时候身体看起来就像运动家,现在的
身体东肥一块西肥一块的,以前人人都赞美我们身材漂亮,现在身体越来越迟缓,人人
看了都感到讨厌。但是我们老是认为我们跟以前一样没有改变。说实在的,如果我们睁
开眼睛看看,有太多的例子都在告诉我们「无常」。但是我们却傻到从来没有去注意过
。如果我们将五年前拍的照片拿来与现在拍的比一比,就会知道无常是什么滋味。就算
你看到了改变的事实,你也许还是认为:我没有变。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在走向死亡。
就在这一刻,有成千上万的人都在死亡的边缘,但是,我们都把死亡藏起来,不愿意去
谈它。在别人死亡的时候,我们会寄一张卡片给他,同时将自己对死亡的恐惧藏起来。
这实在是我们所做的最愚蠢的一件事。死亡是藏不住的,死亡是一件我们随时应该清清
楚楚知道的事情。因为它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死亡实际上是生命中最根本、最精华的一部分。修法的人都应该想到无常。修法的人如
果经常想到死亡,远比想到空性或智慧更有用。就算你不是佛教徒,只要你经常想到无
常,也可以使你在日常生活中轻松一点。有一天当你的生意倒了,你也不会觉得很难过
,因为你老早就知道一切都是要变的。就算你是一位很好的教徒,如果你不知道无常的
话,一有任何事情发生,诸如你这几天修定修得不好等,你就会马上觉得非常不舒服。
如果有一天,你的上师走了,你也会觉得很难过,因为你不了解一切都是无常的。所以
了解无常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都一定会死。为了让世人知道这一点,连释迦牟尼佛
都示现死亡给我们看。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就算是长寿佛亲自前来给你灌顶,你也是活
不下去的。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就算一位非常有权力的人,他可以命令任何人做任何事
情,也没有办法命令你活下去。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知道的一件事情。你应该时刻想著
:死亡并不是将会来临,而是马上就会来临。它现在就到了,我们都正在死,我们现在
在死亡,我们都已经死了。你可以说,我们过去的时间都已经死了,昨天再也不会来。
我们经常都是在做这种蠢事,譬如我们到一条河去。今年去,五年后又去,你会指著那
条河说:「啊!这是我五年前看到的那条河。」如果五年前的河还停在那里不动让你看
的话,这条河大概已经乾了。所以生活中瞬间的相续,我们就叫它做生命。关于这一点
,我不会讲太多,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的,如果你真的要我教你无常的话,也许我们大
家到医院去看看就知道,这的确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现在我们老是开死亡的玩笑,我
们都以很差的态度来对待死亡。当我们自己要死的时候.会感到很痛苦。一般说来,我
们都将别人的死亡当做娱乐来看待,像在很多的的功夫电规节目里,老是演一些这个杀
那个的,像这样打打杀杀的东西看多了,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呢?关于这一点,我特别
要提醒在座为人父母的人,不要让你们的小孩经常看这一类充满杀戮的电视节目,因为
那些东西会使我们觉得死亡好像是一种娱乐。当死亡真正的落在你的头上时,你就不会
觉得那是快乐的事。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花点时间想一想死亡。假如你花点时间去
想它的话,你的心会立刻转向法。西藏有一位很伟大的修行者,有一次他从修行的山洞
出去,山洞的洞口外面长了一株树,他想把树砍掉。后来,他又想:可能在我还没有把
这株树砍倒之前,我就已经死了。一想到这里,他就赶紧回到洞里继续修行。这种情形
一再发生了几年,后来有人说一直到他死去之前,他都没有办法将树砍倒。这位修行者
,他几乎任何时候都记得无常。知道无常其实就是了解世界。
前面几分钟都是在谈无常,也许你会觉得那是一件可怕又不好的事。现在换一个角度再
来看看无常,我们可以往好的一方面来看。无常是很美的,我们需要无常来改变一些事
情,如果不是无常,穷人永远富不起来,犯罪的人永远不能出狱,众生永远不能成佛,
婴孩永远不能成熟。所以无常是很美的。
第三个是使心转向法的修行,这是讲业。业是佛教哲理最深的一个。如果你真的了解业
的话,自然就会了解业会带动重生的。举例来说,有两个人一起长大,一个人很拚命的
工作,另外一个人却很懒得工作:但是努力工作的人很穷,懒惰工作的人却很富有。如
果没有业力存在的话,为什么有人穷,有人富呢?就算那个人再怎么努力的工作,他还
是很穷。一般社会的人都教我们要好好的做事才会发财,但是事实却不是永远都是这样
子的,因为有些事情是控制不了,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那是由於我们以前的业力所致
的。如果不是以前的业力,怎么变成这个样呢?也由於这个业力,我们可以证得再生。
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出生在一个相信重生的国度里,所以我就不必再举例说明再生的事情。
业是心灵的一种力量。动机好的时候就会产生善业,动机不好就会产生恶业。为了要了
解业,也许各位要去读《羯磨经》和其它类似的经典。我们有很多不同的业,但是所有
的业都是以阿赖耶识为根本。所有的人只是一个阿赖耶识。所谓不同的业,就是有一种
业,像推动的业一般,另一种是完成的业。有的众生以善业来推动,以恶业来完成,或
者反过来也有可能。举例来说,一个众生是以恶业来推动的,也许生为一条狗,如果它
在同时发展的是善业,它可能成为富裕人家的宠物。像这种情况非常的多。业是唯一能
够跟著我们到任何地方去的东西。阿赖耶识就像一家银行,具有提存的功能。业是一种
能量或是一种力量,所以它不会被自己消耗掉,只要你做了任何一种行为,就会产生一
种业,它就会自动存进阿赖耶的银行里。除非有人去把它提出来,否则它就一直待在那
里。举例来说,今天早上你造了恶业,你已把恶业存进阿赖耶的银行里,到了晚上你忏
悔时就把业提出来了。如果你不忏悔,这个业就会在那里等待,等待成熟的机会。所谓
成熟就是等待合适的机会,它可以等待一千生以上。当情况合适时,这个恶业就会再出
现。
第四共加行是轮回皆苦。为了使我们的心转向法,我们必须知道轮回的痛苦。如果我们
不知轮回的痛苦,心是不会转向法的。轮回有各种各样的痛苦,地狱道有它的痛苦,其
他道也有它自己的痛苦,这些我们都不必谈。但是人道上很多的痛苦,是可以谈一谈的
,如生的痛苦,错误的痛苦,生老病死的痛苦。然后又有各种地位的痛苦。举例来说,
你想存很多的金钱,好吧!就说你现在想存一些金币,为了要得到这些金币,你花了很
多的精神,骗了很多人,讲了很多的谎话,甚至去偷去杀等等不法的行为。最后总算得
到一些东西,可是到这个时候,你仍觉得不满足,因为你想得到更多。当你满足另一种
愿望时,你又会产生另外一些问题。但是当我们死的时候,这些金币,它们还是会留在
原来的地方,一点也带不走的。这是自己给自己的痛苦。有可能,在你死以前,这些东
西都会被别人偷走,或发生别的事情而全部消失光光。一般的父母都要为子女存一些钱
,但是,现在的子女却很少记得父母对他们的恩惠。很有趣的,这些小孩将来也要做人
的父母,他们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总认为要替儿子或孩子们存一些钱,但是你知
道下一代会怎么样做呢?他们可能连一封信也不寄给你,就算他们寄信给你吧,他们又
能对你做些什么呢?他们不可能将那些钱与你分享,所以这样想一想,你可以得到一个
结论:你费心费力为人存了一些钱,实际上只是存下一些敌人罢了!那些钱花了你不少
的时间,你把头发弄白了。如果一个很富裕的人,且能把这些钱用来帮助众生的话,当
然他这是在行菩萨行。
这四个共加行就是要使你的心转向法。一旦我们的心转向法,我们在修法上将会成功。
要修法成功,必须如何做呢?那就是要修四个不共加行,也就是皈依、大礼拜、金刚萨
埵、献曼达、上师相应法。
为什么要皈依呢?有很多原因,像我们向谁皈依,如何皈依。皈依的对象本身就有很多
不同的见地。为什要皈依,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小乘皈依目的是为了要自求解脱,大
乘皈依是为了一切的众生。小乘皈依的是佛,是法身与化身的佛。大乘皈依的是法报化
三身。金刚乘的行者皈依,他们知道他们自己是皈依者,也是受皈依者;他们知道接受
皈依的人与皈依的对象(三宝)有著相同的本质。在外表上,金刚乘皈依上师。上师代表
佛法僧三宝。对於僧侣也有各种不同的见地,一般来说,是指出家的男众或女众。在大
乘来说,我们为什么要皈依,是要我们发愿,要救度一切的众生,但是仔细想一想,连
救度自己都没有力量,却夸口说要帮助一切的众生。我们该怎么做呢?所以我们要依靠
三宝的帮助,就像我们如果能够获得一位有势力的朋友的帮助,我们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功。所以,我们向三宝求皈依。举例来说,如果你犯了罪,你向一位很有权力的人请求
帮助,跟他说你要依靠他,如果他要保护你,你就没有问题了。同样的道理,我们就如
罪犯,因为无明而犯了罪,所以我们要由轮回里逃出去,由上面的例子知道,要请求帮
助,必须找最大最有权势的人,而三界之中最大的就是三宝,除了三宝以外,没有更大
的了。
皈依是我们最好的保护。如果你皈依了三宝之后,只要你真的具有信心,你的脖子不必
挂什么金刚索。另外有一则故事。有一个修行人,他不做别的修行只念:南摩布达雅,
南摩达尔麻雅,南摩桑嘎雅(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有一天他遭小偷,当小偷在偷东西
的时候,他将小偷抓住,并且将他痛打三顿,一边打一边念三皈依文,因为他已经习惯
不停的念诵。然后这个贼逃跑了,他跑到一座桥上,那座桥到了晚上没有人敢走。这个
小偷因为路不熟也不知道桥上有鬼,於是他就跑到桥下躲起来。其实桥下有很多很多的
鬼。当地的人不敢走,当时小偷想:佛实在太好了,还好只有三皈依没有四皈依,不然
那人如果边念四皈依边打我的话,我不被打死才怪。为什么他打我时还在念著“南摩布
达雅,南摩达尔麻雅,南摩桑嘎雅”呢?当他念到南摩桑嘎雅时,我已经被他打得很惨
了,因为他就在桥下反覆念著三皈依而且很庆幸没有第四宝,所以一个晚上竟然没有鬼
前来找麻烦。由此可知,我们要有信心而无怀疑的皈依。
第二个加行是净障。如果不清除业障,我们就会像一个有毒的容器一样,有毒的容器就
算放进药也会变成毒药。所以先要把容器弄干净。为了要清净有毒的容器,我们要修净
障法。净障的方法很多,最好的是修金刚萨埵。至於要怎么修,就要依照个人上师所传
的修持。这个我不在此地讲。
第三个加行是集资粮。为什么要积聚资粮?因为你的功德不够的话,是没有办法修行佛
法的。佛法是这样的珍贵,而我们是非常的福薄,就像国王如果突然将所有的财富送给
一个乞丐,这个乞丐一定会觉得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这些财富只是给乞丐加添麻烦而
已。国王的财富对国王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如果功德不够的话,是无法做一个适当的
法器的。一些人修行佛法时,就会有很多麻烦很多的障碍出现。因此必须积聚资粮。
积聚资粮的方法很多,比如,供香、献花、修荟供等。最好的方法是供曼达。同样的,
供曼达的方法也是要各位去向你们的上师及传承请求指导。
现在我们谈的是冈波巴四个教授的第二个次第,即修行成功的因素──上师相应法。为
什么要修这个法呢?要成佛先要认识自己的心。但是目前我们没有能力可以来认识自己
的心,因为要去认识这个心的人本身仍是很愚笨的。所以要了解自己的心必须要有上师
的加持。要得到上师的加持一定要有虔诚的信心。为了增加虔诚的信心,必须修上师相
应法。同样的,要修上师相应法也要去向你们的上师及传承请求。
一般说来,上师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的「上师」是与你非常有缘、能够帮助你、能够为
你显示你本性的人才是你的上师。上师的身份可能是是一位妓女,如果这位妓女告诉你
一句话能够点醒你的本性,她就是你的上师。举例来说,今天讲台上挂的都是噶举派传
承祖师的法相。白教第一位祖师是帝诺巴,他的外表看起来就像一位相当不成功的渔夫
,不像现代的上师全身都是闪闪发光的。我们总认为上师看起来一定是非常漂亮,而且
全身会发光的。但我们必须知道外表长相并不能帮助我们。上师也不一定要非常老,因
为他脸上的皱纹与白发并不能帮助你成佛,而且你也不是想要找个爸爸。当然,父亲的
年纪都是比较老大的,我们不可能叫年轻的人爸爸。你所要找的是能告诉你究竟本来面
目的人,他就是上师。
在此地,很多人都认为如果皈依了某人,那个人便是你的根本上师,好似以皈依这个仪
式来决定自己的上师。另有人问:我是否可以有超过一位的上师?当然可以,只要上师
要你守的三昧耶戒你全守住了,上师超过一百万个也可以。但是你要知道守三昧戒是相
当不容易的事情,例如有一天你的上师没有请你喝茶,你便生气了。这一点点小事你都
忍受不住,更别谈守三昧耶戒了。你的上师如果有一天坐在法会的法座上坐得不太庄严
,你的心里就会想:啊!这个人怎么这么没威仪呢?如果你在接受灌顶的时候,上师在
你的脑袋上所放的法器不够久的话,你的心就会觉得上师的定力不佳。上师在给你灌顶
的时候,如果他没有咕噜咕噜的为你念几句,你就会觉得上师本身的修行还不够。但是
,上师给的三昧耶戒每条都要守住才行,这点对金刚乘的行者是非常重要的。大乘称佛
最重要的瑞相之一是无见顶相,如果你想要成就这个无见顶相,你就要对你的上师具有
很虔诚及极大的信心。除非,你想在成佛的时候,头顶上保持光光平平的,否则你就要
对你的上师具有很大的信心。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上师来过世间,
有的会再回来。有的上师已经留下教导,有的也许将来不再教授弟子。上师是非常珍贵
的,没有上师的话,就算所有的佛都对我们微笑,我们也看不到他们的。
n********n
发帖数: 8336
37
何处何时不是修行?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是的 - 他浪费时间跟他的信仰是不矛盾的,因为他信任他会有永生,时间对于他是无
: 价值的。
: 但是修佛是需要时间的,我们搭上跟他相等的时间,已经南辕北辙了。

d*******e
发帖数: 558
38

的言
人信上帝是为了重生和进天堂而脱离苦难,这个没有问题.
而佛教给的是什么是天堂和苦难的根源是什么以及如何脱离苦难.生死,天堂地狱在佛教
里都不是无法克服而需要借助上帝来解决的难题.
所以上帝对于佛教徒的意义和对于基督徒的意义是不同的.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跟其它任何宗教都不同,佛法的智慧就在于这种开放性,甚至如果你认为释迦牟尼的言
: 论让你suffer,释迦牟尼也不反对你拒绝他(相对于基督教让你下地狱哈哈)”
: 叹息一下:
: 佛陀值得尊重。他的这段话正是完全的,真正的站在一个“人”的立场讲的,而不是认
: 为自己是神。
: 可惜,后世者的所为完全与此背道而驰!也宣告了佛陀的谦虚理论的破产,人达不到佛
: 陀(人)的境界。
: 基督教的神,是神,是真理慈爱良善和公义本身。你把神拉到人的水平,和人比,这逻
: 辑很有问题,也是一般人犯的逻辑错误。神告诉人:你必死。你就不高兴了吗?你找一
: 个不死的人来瞧瞧。想一想,是你的问题,还是神的问题?地狱就是死亡,死亡就是生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转:一个曾经的佛弟子的学佛历程说到修行成就
杨惠南教授∶人间佛教的困局—— 以新雨社和现代禅为中心的一个考察破“西藏文化谈”种种谎言 zt
五大患存焉看见佛陀在人间和宇宙大觉者
最大危机太虚法师对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的评议略述
太虚大师被误读:“人间佛教”非“人生佛教”zt (转载)更严重千万倍的过失
太虚法师对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的批判梵行求
《藏密问答录》 索达吉堪布 著(11)( 藏密——不容置疑的纯正佛法)印顺法師不信有佛
《藏密问答录》藏密——不容置疑的纯正佛法佛教界的「孤挺花」之一~[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佛教话题: 上师话题: 加行话题: 佛法话题: 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