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 发帖数: 1798 | 1 因果之链是如何工作的。有两个问题
1. 如何定义善和恶?
有些受,想,识,很明显可以区分善的,和恶的。
但有些很难区分,哪些是善,哪些是恶。
2. 如何建立联系?
在受想识之下的行为,做过以后,
这些因是寄存于哪里,
然后以后,通过某种机制,如何 准确的返回果报。
最后 导致 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P****S 发帖数: 2286 | 2 因果只有佛能了知。凡夫在具体事情上,依经论最多就是说个大概而已。
1 第六识决定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2. 第八识的功用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因果之链是如何工作的。有两个问题 : 1. 如何定义善和恶? : 有些受,想,识,很明显可以区分善的,和恶的。 : 但有些很难区分,哪些是善,哪些是恶。 : 2. 如何建立联系? : 在受想识之下的行为,做过以后, : 这些因是寄存于哪里, : 然后以后,通过某种机制,如何 准确的返回果报。 : 最后 导致 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l***d 发帖数: 1798 | 3 看不懂啊,能解释一下吗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因果只有佛能了知。凡夫在具体事情上,依经论最多就是说个大概而已。 : 1 第六识决定 :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 2. 第八识的功用 :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
P****S 发帖数: 2286 | 4 对于问题一,列个简单的善,恶和无记分类(对应五十一心所):
遍行(5)
觸、作意、受、想、思
別境(5)
欲、勝解、念、定、慧
善 (11)
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勤、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根本煩惱(6)
貪、嗔、癡(無明)、慢、疑、惡見(不正見)
隨煩惱(20)
小隨煩惱(10)
忿、恨、覆、誑、諂、驕、害、嫉、慳、惱
中隨煩惱(2)
無慚、無愧
大隨煩惱(8)
昏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不 定(4)
悔、眠、尋、伺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不懂啊,能解释一下吗
|
n********n 发帖数: 8336 | 5
这和我问轮回之间的桥梁是什么,如出一辙。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不懂啊,能解释一下吗
|
c***h 发帖数: 2262 | 6 佛教说”缘”,
“缘起”,然后”因”会成”果”。
一般你我凡夫,未断”缘”,又造"因”,
因果,随做随报。
如果要取一个点来说,那贪爱产生(也就是,爱、取、有), 开始造”因”
当”无明”之时(也就是不明白苦是如产生,如何延续下去,也无法熄灭它),
就开始”缘起”。
这时爱又回过头,表现在你的身、口、意上,又开始另一个苦的轮回。
身口意又称为”业”,一种习惯、影响。
既受前面爱的影响,也影响自己产生下一次爱。
当我们看到一只小狗被打、受伤、可怜的身影,
我们内心很悲痛。 因爱,而痛苦。
因果在眼触、苦受、爱取有 之后, 烦恼产生。 因为爱而烦恼不安。
恶,当下就报。
我们因为有事,只能匆匆走过(身行),没法救小狗,
我们的思惟又时时复藏、顾虑,反复想起小狗的可怜(意行),
但又阻止不了爱的影响,也就是之前爱那只小狗的心,
思维触及小狗可怜的身影(意触),又产生苦受,
又生起爱取有,烦恼不安再次产生。
恶,当下就报。
当我们过几天,回头去找小狗,好好照顾牠(身行),
眼触及到小狗康复的情况、心中乐受、爱取有、 心中波动高兴产生。
善,当下就报。
在你自身,因果,就是这样产生。善恶当下就报。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因果之链是如何工作的。有两个问题 : 1. 如何定义善和恶? : 有些受,想,识,很明显可以区分善的,和恶的。 : 但有些很难区分,哪些是善,哪些是恶。 : 2. 如何建立联系? : 在受想识之下的行为,做过以后, : 这些因是寄存于哪里, : 然后以后,通过某种机制,如何 准确的返回果报。 : 最后 导致 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f*******e 发帖数: 5594 | 7 善与恶: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631467_3.html
业力与轮回: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632385_3.html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因果之链是如何工作的。有两个问题 : 1. 如何定义善和恶? : 有些受,想,识,很明显可以区分善的,和恶的。 : 但有些很难区分,哪些是善,哪些是恶。 : 2. 如何建立联系? : 在受想识之下的行为,做过以后, : 这些因是寄存于哪里, : 然后以后,通过某种机制,如何 准确的返回果报。 : 最后 导致 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c***h 发帖数: 2262 | 8 应该说,这”因”产生的影响,靠什么机制来传递,影响到死后下一世轮回。
佛陀没回答这问题,应该也不回答这个问题。
只回答自身上能见的事。 (”业”(身口意)也是自身上能见的事。)
但是后世人费很多精神研究这件事。提出很多理论。
如我前面所言,在缘起中,在你自身,善恶当下就报。
只有断贪者(三果),能断善恶之报。 |
m*****n 发帖数: 1076 | 9 问的好!这也是我的问题。
我佛与基督目前都不信,觉得两教的理论都有矛盾之处。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因果之链是如何工作的。有两个问题 : 1. 如何定义善和恶? : 有些受,想,识,很明显可以区分善的,和恶的。 : 但有些很难区分,哪些是善,哪些是恶。 : 2. 如何建立联系? : 在受想识之下的行为,做过以后, : 这些因是寄存于哪里, : 然后以后,通过某种机制,如何 准确的返回果报。 : 最后 导致 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l****u 发帖数: 2166 | 10 说说我自己的理解 -
善恶之分对于个人而言,很重要, 对于现实整体, 是没有价值的。
不过佛陀说了10wholesome actions, 查阅kammapatha sutta 就有精确记录。
对于因果报应的执行 -
我的现阶段的理解是, 现实是一个整体, 互相关联。
每个人神兽的一言一行一念, 都具有改变全局的潜在能力。
我们在言行的一刻, 已经开始了果报的过程。就像那个在丛林里抖动翅膀的小蝴蝶。
或者像在一张蜘蛛网上,触动了其中的一点。
下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 - 那么果报是如何判断果报对象是‘我’呢?
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另一个问题,什么是‘我’? 就不多言了。
对于轮回重生,佛语是因为clinging. clinging 是源于habitual tendency(或者
becoming).
佛陀重点指出的becoming包括: 希望继续有感官,希望继续有名色(身体,名望,独
立的个体等)。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因果之链是如何工作的。有两个问题 : 1. 如何定义善和恶? : 有些受,想,识,很明显可以区分善的,和恶的。 : 但有些很难区分,哪些是善,哪些是恶。 : 2. 如何建立联系? : 在受想识之下的行为,做过以后, : 这些因是寄存于哪里, : 然后以后,通过某种机制,如何 准确的返回果报。 : 最后 导致 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d****a 发帖数: 655 | 11 心流。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影响你的心,塑造你的心,影响你的以后。当你辱骂别人
时,你会有嗔心,你也就会变得无法接受别人辱骂自己。同样你偷取别人的东西,你加
重自身的贪心,会越来越沉迷于物欲。心流构成了因果。
善恶是另外一回事情,是对有好的结果的事情,还是不好的结果的事情的评价。 |
n****t 发帖数: 182 | 12 金刚经中说不应该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觉得这个很高明的判断标准。
但凡执著的多一点的,可以说是恶的;执著的少一点的,就是恶的。之所以说善恶的标
准是相对,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目标也不一样。比如说我吃饱了再多吃几口,从世间
法角度根本谈不上善恶;但从佛法即便初学角度讲,“食时知量”就是善,贪(吃)就
是恶了。
所以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但这个恶和善的标准是可以不断变
化的。
个人认为因果的作用不是固定、机械的;就像种子有阳光雨露才能发芽。所以我觉得不
可能“准确返回果报”。而这些种子,经典说法是藏在所谓藏识里面,或者所谓第八识
第九识。但把它叫菴摩罗识还是阿赖耶识这些好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条件成熟
,它就起作用。或者说,只有条件成熟,它才起作用。
我们平时能“体会”的“意识”,是这个藏识的一些影子被第六识逮着做消遣,所以都
是前尘分别影事。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心流。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影响你的心,塑造你的心,影响你的以后。当你辱骂别人 : 时,你会有嗔心,你也就会变得无法接受别人辱骂自己。同样你偷取别人的东西,你加 : 重自身的贪心,会越来越沉迷于物欲。心流构成了因果。 : 善恶是另外一回事情,是对有好的结果的事情,还是不好的结果的事情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