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快乐之歌》讲记—— 无著菩萨 著 索达吉堪布 译讲
相关主题
向往静处之住所学佛开始依我见
忆恩师——第二届青年佛教研讨会随笔佛教的利他性——索达吉堪布山东大学演讲
自我教言略解 (2)从神经科学看主体和客体 转自智悲佛网
对于藏传佛教的一些误解菩提心的修法
儿童读经吸烟之过患
生活无处不修行吃肉之过患
修行之苦前念后念和妄念 Zz
责任征 途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快乐话题: 修行话题: 没有话题: 有些话题: 痛苦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y******i
发帖数: 98
1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学习的《快乐之歌》,也是无著菩萨撰著的。在藏文版《佛子行》的后面
,一般都附有《快乐之歌》。上节课刚好讲完了《佛子行》,今天就利用一堂课的时间
,给大家顺便作个简单解释。
《快乐之歌》是将一切苦乐转为道用的殊胜窍诀。通常来讲,世人在享受快乐时
,法修不成;感受痛苦时,法也修不成,以致无法圆满善根,获得的人身无有意义。而
这个修法中有很甚深的窍诀,明白此理之后,在人生旅途中遇到任何挫折不幸,都有转
为道用的勇气和方法。因此,现代人一定要懂得这些道理。
其他大德的教言中说,修行首先要考虑,如果遇到生病、死亡、身无分文等痛苦
时,自己应该怎么样面对?倘若事先没有准备,以后一旦遇到了,当下转为道用有一定
的困难。就像士兵还没有去战场之前,一定要有所训练,光是了解不行,必须要动作很
娴熟。同样,如何面对死亡、如何面对病苦等道理,我们在身体健康、没有苦恼时要经
常修习,一旦疾病来了、死亡来了,因为以前有准备,马上就能用上。否则,生病时再
修已经来不及了,从来没有训练的话,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容易生烦恼。
所以大家应该经常修炼噶当派的一些教法。生老病死是轮回的必然规律,每个人
都无法避免,有了这些窍诀,那时候就不会害怕了。有病与无病、富裕与贫穷、短命与
长寿,这些降临到自己身上时,不会过于痛苦,也不会过于欢喜。
顶礼上师!
自他虚幻此蕴身:如若患病当快乐,
灭尽昔积诸恶业,修行正法众所作,
皆为净除二障碍。
自他的蕴身看似实有,实则虚幻,没有一点价值和精华。如果患了艾滋病、癌
症等不治之症,大多数人都特别痛苦,渴望早日从中解脱。有些患者求生欲望非常强,
一直追着医生问:“我到底怎么样了,是不是很严重,有没有希望了?”生怕自己将不
久于人世。然而对于修行人来讲,得病是一件快乐的事,是个好消息。刚才有个道友说
脚肿了,起不来了,这是一个很好的证悟象征,说明你的境界快越来越高了。身体永远
健健康康的话,对轮回生不起厌离心,对修法也增不上精进心,所以身体不好时应该快
乐。
那这是不是违越了世间规律呢?并非如此。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我们无始以来
造了杀生、诽谤、攻击别人等无量恶业,成熟之后定会在身上产生各种疾病,修法时必
须经历这些痛苦,才能遣除一切罪业,清净烦恼障和所知障,否则修行是不会成功的。
不说无始以来,我们在即生当中,回顾童年时代或青年时代,也杀害了不少众生,不管
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山上跑的,被我们吃了不计其数,尤其在海边长大的人,可能
吃了特别多的海鲜。这些罪业迟早都要偿还的,一命抵一命,害了别人的性命,也要用
自己的生命来补偿。但现在我们通过得病就把罪障清净了,小痛除大苦,这不是很好的
事情吗?《中观宝鬘论》里面说:“如医术中说,以毒能攻毒,小苦除大苦,如是何相
违?”按古代医书的观点,毒药运用恰当,即可以毒攻毒,消除自身的痛苦。同理,疾
病、毁谤、违缘、不悦等,智者用上适当的窍诀,就可以将之转为道用,消除轮回深渊
的极大苦楚。
所以患病对有些人来讲是个好事,朗日塘巴格西曾说:“昨晚我感到特别不适
,修法的效果却反而增长了许多。”有些人晚上失眠特别痛苦,最后干脆不睡了,开始
念咒语,一晚上能念几万遍,修行越来越精进了。《前行》中讲过,吉祥比丘尼不幸患
上了龙病(麻风病),觉得一切希望都没有了,于是一心一意地修观音法,最后获得了
殊胜成就。这类现象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我们在座的有些道友,如果一直身体健康、无病无恼,恐怕不会有出家学佛的
机会。当时生的一场大病,确实是自己修行最好的助缘,所以应该感谢那些病魔以及非
人的侵害。这样一来,即使生病,也有生病的快乐。修心法中也说:“如果我生病对众
生有利,但愿让我生病;如果我死亡对众生有利,但愿我尽快死亡。”
很多人身患重病时,觉得一切都完蛋了,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其实这是佛菩
萨和上师赐予的修法良机,大家一定要用上。生病没有什么痛苦,真的是一种快乐,历
代的很多高僧大德就是因为生病而彻知了轮回本质,佛陀也是看到老死病的痛苦之后,
对轮回心生厌离,有了出家的机会。倘若从来没有生病,那就感觉不到病苦的煎熬,修
行怎么可能增上呢?因此大家以后遇到病苦时,不要愁眉苦脸、叫苦连天,而要觉得这
是个好消息。
如若无病亦快乐,身心舒适善行增,
欲令人身具实义,三门奉行诸善法。

反过来说,假如身体健康结实,像牦牛一样好得不得了,(有些人常说自己
“体壮如牛”,其实牦牛也会生病的,这个比喻不太恰当。)这样也应该很快乐。
这一点,可能大家都有共识。很多人觉得“有病很快乐”不成立,如果世上有
一种快乐,那应该建立在无病的基础上。无病为什么快乐呢?因为身体很调和的话,心
情就稳定快乐,走路不用喘来喘去,听课也会非常开心。一看这个人,就觉得他修行肯
定有力气。所以身心舒畅时,善行会越来越增上,难得的人身也用得起来,不管是修加
行、持咒、念佛、放生,作任何功德都会善始善终。
我们这里个别的发心道友,几十年来身体很好,发心也很圆满,情绪上从来没
有不稳定,也不会三天两头就打针、缺课,身口意三门所造的善法非常圆满,这真的是
一种福报。佛陀在有关经典里说:“有一种禅定名叫安乐三摩地,获得此种三摩地的大
菩萨,所感受到的万法皆是快乐的。”身体没有生病,安乐三摩地就容易生得起来,如
此一来,身体快乐,心也快乐,成就自然会轻而易举。
有些法师身体很好,讲经说法从来不断,而有些道友身体不好,经常有缺课的
现象,即使去听课也没有力气,就像《前行》中所讲的,犹如被石头击中的鸟雀一样身
衰力竭,无精打采。其实前世没有损害过众生的人不会这样。在《释尊广传》当中,佛
陀因地转生为人药王子,他刚降生就响亮说道:“我能治愈一切病患,是世间的妙药。
”他住世有一千年,在此期间,身体的任何部位与病者接触,这个众生的病马上就好了
,而且他自己也没有丝毫疾病。以此种方式,世界上所有病人均得以康复痊愈。(不像
现在,搞不清楚的怪病层出不穷,医生整天皱着眉头,遇到一个病人,只有拿仪器来敲
敲胸口,但也听不清楚什么。那时人药王子不用开中药、西药、藏药,就能把病治好。
现在有些人对药都没有信心了,什么药都不吃了,只喝白开水就可以。)
人药王子圆寂之后,他的骨灰若敷于身体病变部位,也能治愈一切病痛。骨灰
用尽以后,火化遗体之处的灰尘,亦可医治众生顽疾。人药王子在《本生传》中,叫做
众生药王子,说法与此处大致相同。他沐浴之后的洗澡水,或吹过其身的风,只要与病
者相触,恶疾都可以痊愈。时至今日,人们如若听闻他的名号,依然可凭此根治众多疑
难杂症。今天我给大家讲了人药王子的名号,但愿世间上凡是听到名号的人,都能从病
苦中获得解脱。毕竟佛陀的真实语不可思议,有无量的加持。
唐代有个杜顺和尚,行为与此也基本相同。生来就是聋子的人,法师把他叫过
来,跟他说话,他马上就能听到声音;生来就是哑巴的人,法师和他谈话,他当下就能
开口。人们称之为“华严和尚”,他在历史上也非常出名。
无病确实很快乐,我以前看过一本《哲邓嘉措自传》,哲邓嘉措是七八十年代
藏地著名的文学家、佛学家,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他在自传里说:“善趣中长寿
、无病等七种福德,我全部具足了。从小一直到现在(当时他五十多岁),我连感冒、
拉肚子都没有。”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从小到大没有打过针、没有输过液,这种福报很
快乐的。当然谁都认为没病的感觉很好,我在这里也不用多说了。
但光没有病就快乐也不行,还需要善法增长,这也是通过没有疾病而获得的。
佛陀在经中说:“受苦者修行难成就,享乐者修行易成就。”一般来讲,整天被病魔缠
绕的人,除了个别高僧大德和修行境界非常高的人以外,根本没有修行的力量和勇气,
而如果身体比较健康,心情也非常不错,那很容易修成一些法。这一点,恐怕很多人都
有同感。自己身体特别好的时候,闻思也好、背诵也好,做什么都可以;假如身体不好
,就算只是一个感冒,不要说做大事情,就连早晨上课都起不来。
当然,极个别坚强的人,在逆境中,修行也有可能越来越增上。帕单巴尊者说
:“人们受得了苦,但是受不了乐。”有些人在困难的环境中可以忍受下来,修行反而
有进步,往往在一些好环境中就懈怠了,没办法抵挡诱惑了。
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什么样的环境都能适应。有些大德在道歌里说:“达到
一定境界时,在寂静的山林里,修行境界会增上;在热闹的城市中,修行境界也不会丧
失。”但我们现在能不能做到,还是要好好观察。
总的来讲,有病是修行的助缘,无病也是修行的助缘,若能如此,什么情况都
可以面对,信心悲心也会增上的。
如若无财当快乐,无有守护忙碌事,
所有争端及恼怒,悉由贪执财物起。

倘若一贫如洗、无吃无穿、赚不到钱,世人可能觉得特别痛苦。然对修行人而
言,没有财富是很快乐的,为什么呢?因为《亲友书释》中说,财富首先要积累,然后
要守护,最后还要担心灭尽,前中后没有一处安乐可言。如果没有这些财富,那就不用
买保险柜了。有些人一个铁门不够,外面还要再加一个,如今许多房子都有防盗门、防
盗窗,就像鸟关在笼子里一样,自己把自己关在铁笼里,害怕钱被人偷走了。假如没有
财富的话,就用不着这样操心了。
国际上的争端、战争,除了极少数是政治等原因以外,大多数都跟财富有关,
有些是为了石油,有些是为了地盘,有些是经济合作不成功,于是发生各种不愉快的事
情。相比之下,山里的修行人没有任何追求,无忧无虑,过着安闲的生活。经云:“奢
望即痛苦,无求最快乐,做到无求者,安然而睡眠。”这样的境界,是依靠对财富的少
欲知足而来的,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言:“若具知足一宝藏,无有财产真富翁。”
知足少欲的人,即使没有什么财产,也是“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
一个人没有财产,住在山里过知足少欲的生活,真的是很快乐。昨天来了个西
双版纳那边的南传佛教出家人,我看了一下很羡慕,不知道他心里的境界怎么样,但身
上除了三衣一杖外,连鞋都没有穿。(现在是秋天了,不穿鞋多难受啊!)我问:“你
坐车来的,还是走路来的?”他说:“方便的时候坐车,不方便就走路。”看起来十分
自在。现在贪欲强的人,这个需要、那个需要,什么都需要,可是没有财产的话,也是
很快乐的。
有时候看我下面那个房子,虽然房子不大,但里面堆满了东西,给别人也不行
,不给的话,看起来心里很不舒服。前两天我就想:“如果发生一场火灾,全部烧光了
多好啊!到时候什么都没有,买一个被子盖就行了。”我年轻时特别贪书,到一个新华
书店就请好几本书,每次出去一趟,带回来很多书。现在书也堆得像山一样,送人的话
又舍不得,因此最好出现一场火灾,全部都没有了,只要一串念珠就可以。
我这串念珠也很便宜,大概十来块钱,是1997年有个喇嘛从五台山给我带来的
,已经用了十年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遇到很多好念珠,(上师拿起桌上的一串念珠
)刚才有个人供养我这个珊瑚念珠,今天倒没有听到“这个不要给别人”,一般来讲,
许多人供养后都会说:“这个是珊瑚,几千块钱;这个是水晶,几万块钱,千万千万不
要给别人。”但不给别人的话,我自己也用不上,这些特别贵的念珠,不管它是多少钱
,对我来说一毛钱都不值。为什么呢?因为卖也不卖出去,给别人的话,反而有人生邪
见或者生贪心:“为什么堪布给我一个念珠,是不是里面有密意啊?”所以一般都不敢
给,好多念珠就放在那里。本想交给僧众念经,但管理员又不懂价钱,几万块钱、几千
块钱的念珠,马上卖成几十块钱,这样也有点心痛,所以财富真是痛苦的根源。
唐代有一位承远法师(莲宗三祖),他在山里修行时,生活过得非常随缘。有
人布施东西给他,他就吃;没人布施食物,他就吃草木。有人仰慕他的德行而来拜谒,
和他在山里碰面,大师身形消瘦、蓬头垢面,自己背着薪柴,来访者以为他是侍者而不
在意,不知道他就是大师本人。
华智仁波切以前与弟子纽西龙多,住在森林中修行。他们经常没有东西吃,有
糌粑的时候,纽西龙多就供养让华智仁波切吃。有一次有一块饼,好像是纽西龙多母亲
带来的,他们准备分的时候,华智仁波切突然问:“这个饼的头在哪儿,尾在哪儿?”
纽西龙多就反复思索,之后依靠这样的窍诀,体悟了无头无尾、一切无有实相的大圆满
最高境界。
所以,真正的证悟不在于物质生活如何富裕。有些修行人觉得自己很穷,做梦
也想遇到一个大施主;有些世间人整天想着怎么样赚钱,大城市里的话题尽是如何赚钱
,广告也是赚钱的窍诀、赚钱的秘方等等。这是人们的一种贪欲,真正能转为道用的话
,没有财产也非常快乐。
要知道,一切争端皆以贪执财物而生,这对修行有很大的障碍。因此没有财物
也不要痛苦,大家应该这样想:“我现在钱包丢了,什么都没有了,多快乐啊,一定要
写个《快乐之歌》!”但有些居士可能不是这样的,“哎呀,我钱包丢了!身份证倒不
要紧,回去可以重新办。但里面有银行卡,万一别人知道密码怎么办?”所以没有财富
是最快乐的。
下面讲有财富也很快乐。这会不会相违呢?不相违,真正的修行人事事随缘,什么都
很快乐。
如若有财当快乐,广兴福德之善资,
暂时究竟诸利乐,定是福泽之果报。
反过来说,拥有财富也很快乐。为什么呢?有了财富的话,可以作很多功德,
积累很多福报。《宝鬘论》云:“不可思福中,生出佛妙相。”佛陀不可思议的诸般妙
相,是依靠福报而产生的。佛陀的色身由福德资粮而生,法身依靠智慧资粮而生,这一
点龙猛菩萨在《六十正理论》、《宝鬘论》中有详细说明。如果有了福报,从暂时的角
度来讲,还可以广兴善法,办学校、建医院,作各种慈善事业来帮助众生。
对修行人而言,福报用得上的话,确实是利益众生的一种资源,也是一种方便
,自己修行时也不必操心:“我以后吃什么啊?明年生活怎么样?房子会不会漏雨啊?
”有很多人民币的话,自己不用辛苦了——“工人,过来!你给我修房子,质量好一点
,价钱不成问题。”现在有些道友很大方,修的房子也很舒服,以前住在草坯房子里,
每次下雨屋子里全是水,很苦恼。后来有钱了,盖一层房子不行,两层,两层不行,三
层。早上起来站在阳台上,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哎,我真是有福报啊!刚来这个山
沟时可不是这样,诸佛菩萨、阿弥陀佛加持真的不可思议!”
在佛陀时代,佛陀成道的最初几年,在印度的北方没有一个说法的根据地。给孤
独长者发心,为请佛陀来传法,欲觅地为佛建造精舍。他发现祇陀太子的花园清净闲旷
,所以打算购买,太子跟他开玩笑说:“你若能把这里铺满黄金,我就答应你的要求。
”给孤独长者回家后打开宝库,用大象把所有的黄金驮到那里。最后祇陀太子为其诚心
所动,将花园卖给他。
于是佛陀派舍利子到那里指挥修建精舍,他天天戴个安全帽,当监工和设计员。
(开玩笑!佛陀的故事太现代化了,也不太好。)将要完工时,舍利子对给孤独长者说
:“你看,天上出现了什么景象?” “尊者,我什么都看不到。” “难怪,肉眼是看
不到这种现象的,你仗我的天眼再看一下。” “啊,有很多庄严堂皇的宫殿。” “这
都是六欲天中的宫殿。因为你布施精舍给佛陀讲法,精舍虽未完成,但六欲天的宫殿早
就为你造好了。” “六欲天中的宫殿这么多,我将来究竟住在哪一天呢?” “忉利天
寿命很长,知道修行,勤于佛道,不容易堕落。” “好,我将来一定生在忉利天。”
给孤独长者说完,其他的宫殿渐渐隐没,唯有忉利天的宫殿更金碧辉煌。
若以佛陀为供养对境,当下即可圆满资粮,生生世世都不会变成贫穷者。佛陀的
有些传记中也说,我乳轮王因前世对如来供养一点财物,后来变成统治四大部洲的转轮
圣王。所以众生拥有的福报,都是作布施、积累善根所获得的。我有时很随喜有些大老
板、大施主,他们对寺院捐的钱特别多,在成千上万的僧众面前作大供养,这种福报生
生世世都不会耗尽。尤其是无有自私自利,以菩提心来摄持的话,功德真的是无法描述

所以,你们有一些财富,也不要特别苦恼:“我有钱了怎么办哪?花不完怎么办
哪?”没事,供养僧众就可以了,或者帮助一些贫困者。有些大学生读不起书特别伤心
,给他一些学费的话,这个钱还是很有价值的。真的,有些富翁到宾馆里花钱,不一定
有这种利益,但是穷人依靠这些钱,一生中能对三宝起信心,乃至生生世世不会变成愚
昧之人,有很多很多的利益。所以当我们有财富时,应该把它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这
样就不用痛苦了。
当然,因财富而痛苦的人,世间上比较少,包括有些修行人,也是对财富情有独
钟,“以前不成功的时候没有财富,现在三宝的加持下,我才有了今天。你看我现在条
件这么好,地上是很好的地毯,不管坐在哪里都可以。”很多人觉得是一种成功,但如
果没有转为道用,天天为这个而忙碌,实则对修行是一种障碍。
对初学者来讲,没有财富,过一个平平淡淡的生活、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修行人,
应该是最好的。佛经中说“不堕两边”,不要过于贫穷,也不要过于富裕,这对修行中
等者来讲非常适合。但如果有些人利益众生的发心比较大,那么财富对他来讲,还是有
一定用处的。
如若速死当快乐,恶缘无机作阻挠,
衔接来世之善缘,定入无误之妙道。
如果重病缠身,已经到晚期了,很快就要死了,那也应该快乐。为什么呢?因
为本来你还会遭受修行的违缘,但现在这些违缘无法阻挠你了,再加上自己修行佛法的
很多善缘具足,戒律没有毁坏,善知识已经摄持,该修的法也圆满了,你以出家身份或
者修行人、皈依者的身份死,来世必定会趋入解脱妙道,这是很快乐的,所以应该早点
死,一点担心都没有。
原来有一次法王如意宝灌顶,灌完顶之后,一个道友跟我说:“今天灌了这么殊
胜的顶,刚好誓言也没有破,以后的事情难以预料,我现在死了多好啊!”我有时候也
有这种感觉,现在如果死的话,该做的事情基本都做完了,虽然对佛教没什么贡献,但
也没有败坏佛门清规的行为。人的分别念是很难说的,以后一旦遭受大的违缘,给佛教
带来不好的影响,那不如早一点死了好。
仲敦巴格西有一个弟子叫萨西,他在一次纷争中不幸丧生。仲敦巴格西惋惜地感
叹道:“我的萨西如果三年前死去,还是以三藏法师的身份死的,只可惜他三年后才死
。”因为他当时还俗了,然后去战场上死了。
有些道友现在是出家身份,也获得了一些灌顶、上师的教言,对三宝没有生邪见
,如果这样清净地死去,为来世也能结上很好的善缘,本来在修行过程中有很多恶缘干
扰你,但这样就无法成功了,因此现在死去的话,那真的很好。所以我确实觉得,现在
自己对佛教稍微有利益,也对佛法有信心,这时候死掉的话,一点都不惋惜。否则,出
家人还俗而死了,或者在家人对三宝起邪见、金刚道友之间发生矛盾而死了,这种下场
特别可怕。
对藏族人而言,以出家身份死的话,家里的人也觉得很光荣。以前我家乡有个老
乡,他儿子出家了,当时希望很大,一定要当法师。但结果没有当成法师,反而以出家
身份跟人打架,做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被关了几年监狱,出来之后就娶一个妻子,开
始办喜事。当天他父亲特别伤心,别人问为什么,他说:“我儿子以出家身份办丧事的
话,我肯定很高兴,但不幸的是,他以在家身份搞喜事,真的很痛苦!”
人的分别念和恶缘很难以预测,现在发誓不舍弃三宝,但遇到种种危害时,能不
能做到也不好说。《前行》中讲了一个人,由于密友成仇、众叛亲离而步入佛门,经过
一番精进修行,他在历史上成了有名的唐巴比丘,风心获得自在,可以在虚空中自由自
在地飞来飞去。有一天,他在供施食子时,集来了许多鸽子,他心想:“如果我有这样
庞大的军队,就足能消灭那些敌人。”(以前我去海南时,在花园里喂鸽子,当时几百
几千只都飞来了,我就想起了唐巴比丘的公案。)他产生了这样的恶分别念,结果心没
有转为道用,后来还俗成了军队首领,跟别人打仗,杀害了很多众生。
人的一生很难以把握,以前藏地有些刚出家的修行人,发愿终生不做点滴坏事,
但后来在文革期间,因为时代的变化、人心的混乱,造了无数不可想象的恶业。如果是
这样,那还不如早点死了好,世间也没什么可留恋的。
我经常这样想:“死就死吧,倘若医生说治不好,一点后悔也没有。(但不知道
临死的时候有没有。)对众生有利益,也不一定非要活着。”以前无著菩萨接近圆寂时
,很多人都祈请说:“您不要舍弃我们这些可怜众生,想想您的弘法利生事业,您一定
要长久住世啊!”无著菩萨说:“利益众生不一定要长久住世,如果有境界,死了以后
到其他刹土去,照样可以度化无量众生。我死了跟活着是无二无别的,经常可以住于你
们身边,你们祈祷也是一样的。如果你们没有信心,我活着也没有用,天天吵架打架而
已。(这个倒没有说,我开玩笑的。有时候我说得太快了,开玩笑你们根本不知道。)

总之,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得到自己快要死亡的消息时,应该坦然面对,应该欢
喜——“听说我活不了啦,啊,快乐快乐!阿弥陀佛,大家再会,拜拜了!”
y******i
发帖数: 98
2
下面讲死不了也很快乐。其实你们背下来的话,对修行真的有帮助。我刚来学院的时候
,就使劲地背这个,觉得:“佛教竟然有这么好的窍诀,跟自己读书时的很多心态完全
不相同。”
如若久活当快乐,修行体悟之庄稼,
长依教授温湿度,茁壮成长得成熟。
如果活的时间非常长,也应该觉得很快乐,不要想:“我这个坏蛋还死不了啊
!”有些老人一直等死,“我什么时候死,早一点死掉多好啊!”不能这样想。你长久
住世的话,对弘法利生会有很大的帮助,对自己来讲,修行体悟的庄稼,长期依靠上师
窍诀等温暖、潮湿的因缘,一定会茁壮成长,越来越成熟的。
有些修行人对上师所讲的教言,比如大圆满的心性本体、禅宗的明心见性,刚
刚认识了一点点就死了,没有长期修炼的话,这种境界不是很高。如果你活得久一点,
每年闭关一段时间,或者每天稍微修一下,修行肯定会越来越增上。上师如意宝说过,
自己二十几年、三十几年、五十几年的证悟境界都不同,越来越有进步,到了六十多岁
接近圆寂时,他老人家说:“我如果继续修的话,修行体悟还会提高。”
人身非常难得,若能活在世间中,不说密乘戒,别解脱戒中戒律清净、修行精进
的老修行人,活的时间越长,对世间就越有利,对自己也是有意义的。《别解脱经》云
:“多闻赴林间,年迈时安乐。”这个教证在《赞戒论释》中也引用过,意即广闻博学
、戒律清净的修行人到林间去,因为一生都在修持善法,年迈时也会很快乐的。《四百
论》云:“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具有戒律、有修行境界的人,活在世间上的时
间越长越好。
有些高僧大德,哪怕是活一天,对众生的利益也不可估量。我经常在想:“法王
如意宝70多岁圆寂了,如果他老人家活到80多岁、90多岁,一天的功德也不可思议。哪
怕说一句话,力量也是非常大的。”上师如意宝讲过,人老了以后,别人对他的尊重和
信任会越来越大,即使他年轻时有一些功德和修证,很多人也不一定认可,人越来越老
、境界越来越高时,大家都对他非常崇拜。
这一点,从高僧大德的传记中也看得出来。比如虚云老和尚,从《年谱》上看,
基本上在100岁以后,不管是传戒、讲法,还是广收弟子、修建寺院,利益众生的事业
更加广大。112岁的时候,我原来也讲过,有几个坏人打虚云老和尚,他在昏迷中去了
兜率内院,见到被无数眷属拥簇的弥勒菩萨。当时他认识的有十来个人,融镜法师、紫
柏法师都在那里。大家见到他都合掌致敬:“虚云老和尚来了,阿弥陀佛。”(不知道
兜率天是不是说汉语?)阿难尊者是维那师,他坐在阿难尊者旁边,弥勒菩萨开始讲《
唯心识定》。到了中间,弥勒菩萨要求他回人间去,老和尚说:“弟子业障深重,不愿
回去。”弥勒菩萨说:“你尘缘未了,必须回去,以后再来。”并开示了一些偈颂,什
么“苦海慈航,毋生退却,莲开泥水,端坐佛陀”,虚云老和尚有些记得,有些记不得
。还有一些特殊开示,他不太方便说。
在座的老菩萨们,继续住世的话,也许在112岁也可以到清净刹土去。有些人三四
十岁就觉得老了,该圆寂了。不能这样,应该发愿活到100岁。现在的本焕老和尚,已
经100多岁了,那天我在弘法寺见到他,他一直说:“你还年轻咧,你还年轻咧,你是
小和尚。”我说我现在已经老了,他说:“你连我的一半都不到。”本焕老和尚的弘法
事业相当广大,试想,如果他在四五十岁、五六十岁圆寂了,怎么可能利益这么多众生

当然,这些是就高僧大德而言的。我们作为凡夫人,活得长一点好、还是快点死
了好呢?如果修行比较圆满、不出什么违缘,那活的时间越长越好。有些老菩萨也不要
一直等死,我祈祷你们长久住世,虽然有些人嘴里只有一颗牙齿,有些有两颗牙齿,但
一颗牙齿也很美,你年轻时不一定有这样的魅力,所以应该住在世间利益众生。
老年人真的是这样,我母亲也经常说:“你们会不会提前死了?不如我先死,我
这个老年人怎么还死不了啊?”我说:“你不要这么想,你现在也没有造恶业,每天念
《普贤行愿品》发一点善愿,念几万遍佛号,这样不是很好吗?你还是多发心。”“那
倒是,那倒是。”我们藏地有一种习俗,孩子如果提前死了,别人都说这个老年人可能
是魔王,把他吃掉了,他死不了,一直等孩子们死,所以很多老年人觉得提前死了很光
荣。但其实是一样的,孩子提前死了和你后面来了,反正都要经过死路一条。
总而言之,修行体悟的庄稼,需要上师的教言来不断灌溉,渐至成熟,因此活在
世间上越长越好。
最后是总结:
无论如何皆快乐!
不管怎么样,有病也好、无病也好,有财也好、无财也好,快死了也好、活很长
也好,一切都是快乐的,没有什么痛苦。
米拉日巴尊者的传记中说:“内在快乐尚未得,外在欢乐皆苦因。”假如没得到
内在的快乐,外在的受用圆满、权利地位等都是痛苦之因。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心
都应该以快乐来摄持。噶当派的大德常说:“苦时无哀号,乐时生厌离。”世间人是相
反的,苦时发出哀号,乐时满心欢喜,但噶当派的教言中说,痛苦的时候不要出哀号声
,应该笑眯眯地接受;快乐的时候不要喜不自禁,发财了、得奖了,都不应该得意忘形

我以前在读中学时,有次把别人打得很厉害,在全校里挨一个处分,附近的领导
都来开批评会,当时我特别伤心,觉得一辈子再也没有抬起头的机会了。后来接近毕业
时,我得了全校第一的奖学金——32元钱,(在70年代,32元钱还是非常多的,所以现
在还记得很清楚。)戴一个红领巾到前面去领奖,心想:“这是一生中最快乐的事了!
”但是现在看来,这两种心态都不应该有,快乐时的欢喜心与痛哭时的哀号声,在噶当
派的教言中是非常平等的。
所谓的欢喜,是内在的一种欢喜,并不是依靠外在物质而得的。米拉日巴在道歌
中唱道:“见其身体如骷髅,仇敌观之泪满眶;见其内心如佛陀,如来观之生欢喜。”
米拉日巴在苦行时身体就像骷髅一样,不要说亲人,就算怨敌见了也会流泪。但他的内
心境界跟佛陀一样,如来见到也会心生欢喜。这些境界我们很羡慕,表面上身体很憔悴
、很瘦弱,但内心证悟增上的话,诸佛菩萨也会生欢喜心。
《经庄严论》中说,若能将万法视如幻化,无论你转生于何处,成功也好、失败也
好,就像在游花园一样,一切痛苦烦恼不会让你恐怖。达到这种境界时,轮回中的任何
苦乐都可以坦然面对。这一点,我们凡夫人尚可做到,佛陀就更不用说了。从传记中看
,当年佛陀获得佛果之后,被成千上万的大王将相、梵天帝释天恭敬赞扬,也没有生起
极大的欢喜心;被婆罗门巴 顿扎用一百种骂人的语言来侮辱、被婆罗门女扎灯玛以与
之作不净行来诽谤,也没有忧伤而觉得痛苦,赞颂与诽谤完全平等,无有丝毫苦乐之别
。这种境界是每个人都希求的,尽管我们凡夫人达不到佛祖那样的境界,但有了这些妙
药般的窍决后,不管在生活中经历什么事情,自己都不会大喜大悲,而会过得很自然、
很快乐。
对修行人来讲,死了也可以,活着也可以,有病也可以,无病也可以,“无论如
何皆快乐”。但世间人并非如此,他们是有病痛苦、无病快乐,贫穷痛苦、发财快乐,
死了痛苦、长寿快乐。可见,懂得这些殊胜窍诀的人,跟不懂这方面教言的人相比,面
对痛苦与快乐的态度有天壤之别。
世间上的文学家、科学家、理论学家平时说得天花乱坠,什么都讲得头头是道,
但若遇到痛苦、死亡、疾病乃至天灾人祸,他就没办法面对了。有时候在电视上看到各
国元首聚在一起开会,表面上他们是无数人的首领、君主,自己也觉得“我是天下大王
,非常了不起”。但内心没有修行境界的话,可能连一个小沙弥都不如,面对生老死病
时,他们身体也是微尘组成的,照样要感受痛苦。因此,在轮回当中,唯一释迦牟尼佛
的教言甘露,才对众生有非常大的利益,大家一定要精进地修持!
此病等道用快乐之歌,乃说法论师无著因萨迦地方一位格西请问“生病等如何转
为道用”而撰写。
愿一切吉祥!
后 记
在学《入行论》的同时,我之所以传讲《正法醍醐》并要求学习,是希望大家
在接触大乘显密教法时,能有一个良好且稳固的基础,明白作为一个修行人,理应具足
什么样的素质和人格。
以前法王如意宝在世时,曾多次讲授《二规教言论》和《佛子行》,这是上师
极为珍爱的两部法,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因此我在传授《入行论》时,每天抽出十
多分钟讲《二规教言论》,尽管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但至少可以给大家指明方向、打
开思路。《快乐之歌》是无著菩萨将苦乐转为道用的殊胜窍诀,相信大家学了以后也会
受益匪浅。本讲记属于考试范围,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对待。
当今社会,鱼目混珠的法多不胜数,而这些传承上师的窍诀,是一切正法的醍
醐精要。对我来讲,这里的教言犹如摩尼宝般珍贵,我自己从中所得到的,实非语言文
字所能形容,相信凡是对正法具信心者,也会像我一样有真实的体验。
当然,假如这些法对你有帮助,希望也能提供给周围的人,让一切众生共沾法
露、同赴菩提!
索达吉
2007年9月20日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征 途儿童读经
你要把未来的解脱成就寄托于谁?生活无处不修行
饮酒之过患修行之苦
绕塔之功德责任
向往静处之住所学佛开始依我见
忆恩师——第二届青年佛教研讨会随笔佛教的利他性——索达吉堪布山东大学演讲
自我教言略解 (2)从神经科学看主体和客体 转自智悲佛网
对于藏传佛教的一些误解菩提心的修法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快乐话题: 修行话题: 没有话题: 有些话题: 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