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 发帖数: 8253 | 1 长部11经
巴利文
498. “Evañca kho eso, bhikkhu, pañho pucchitabbo–
‘Kattha āpo ca pathavī, tejo vāyo na gādhati;
Kattha dīghañca rassañca, a?u? thūla? subhāsubha?.
Kattha nāmañca rūpañca, asesa? uparujjhatī’ti.
499. “Tatra veyyākara?a? bhavati–
‘Vinnā?a?(识) anidassana?(不可见的), ananta?(无边的,无限的,无量
的) sabbatopabha?(遍满的光明);
Ettha āpo ca pathavī, tejo vāyo na gādhati.
Ettha dīghañca rassañca, a?u? thūla? subhāsubha?;
Ettha nāmañca rūpañca, asesa? uparujjhati.
Viññā?assa nirodhena, ettheta? uparujjhatī’ti
庄春江翻译
比丘!你應該這麼問這個問題:
「在哪裡水與地,火與風無立足處?
在哪裡長與短,細與粗、淨與不淨,
在哪裡名與色,被破滅無餘?」
在那裡,回答是:
「識是不可見的,無邊的、各方面都光輝的,
在這裡水與地,火與風無立足處。
在這裡長與短,細與粗、淨與不淨,
在這裡名與色,被破滅無餘,
以識的滅,在這裡這[都]被破滅。」』」
解释:
1,本经是对涅槃特性的描述。指明涅槃具某种特殊的信息识知能力以及没有任何物理量
,名法和色法,同时指明五蕴的识的熄灭导致涅槃的证得。
2,经文当中说不可见的识,是一个极为精确的描述,是对涅槃的识知能力的一个恰当比
喻,突出其抽象性,以和五蕴的实体的识进行区分。
3,经文说的ananta?(无边的),也是一个极为精确的描述,因为涅槃的这种信息识别
能力,必定是弥散性的,具有广延性。所以是ananta?(无边的),sabbato(遍满的)
通过本段经文,关于以涅槃为所缘时是否存在属于五蕴的识的能缘,以及道心和果心有
无的长期争论基本可以结束了
1,证涅槃时不存在属于五蕴的道心果心以涅槃为所缘进而认识体验涅槃。
2,对涅槃的体验认识,是涅盘自身的的特性
3,以涅槃为所缘的果心,不是五蕴的识,而其实是涅槃本身的能力。
4,如果道心果心指的是属于五蕴的识,那么就是不存在的,如果它指的是涅槃本身的
特性,那么可以存在。
如果你对于涅槃的这种不同于五蕴的识,但是具有信息识别能力的特性难以理解,尤其
类似弥散这种高度抽象概念,那么请放下这个问题。你只需要谨记,一定要舍弃包括识
在内的所有五蕴,一定不要误以为涅槃是个超级死物。
我曾经说过,涅槃是另外一个精彩篇章的开始,我可以用我的生命作为赌注,它是正确
的! | t****e 发帖数: 2737 | 2 这一切只是某印度人写的经文,建立在假设上的逻辑推理,假设人是自己产生的,假设
世界都是自己产生的,六道轮回都是自己产生,人虽然对自己的前世没有记忆,却好象有
个巨大的数据库,储存我们今世,前世的信息,还分配人去哪里。涅盘都是假设而已。你
怎么证明涅盘真的存在,人可以通过自己达到那个境界?怎么知道那里就是完美的,万
一不是好地方怎么办?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长部11经 : 巴利文 : 498. “Evañca kho eso, bhikkhu, pañho pucchitabbo– : ‘Kattha āpo ca pathavī, tejo vāyo na gādhati; : Kattha dīghañca rassañca, a?u? thūla? subhāsubha?. : Kattha nāmañca rūpañca, asesa? uparujjhatī’ti. : 499. “Tatra veyyākara?a? bhavati– : ‘Vinnā?a?(识) anidassana?(不可见的), ananta?(无边的,无限的,无量 : 的) sabbatopabha?(遍满的光明); : Ettha āpo ca pathavī, tejo vāyo na gādhati.
| r****n 发帖数: 8253 | 3 那是对存在的深刻认识,那是伟大卓越的智慧,而且只要我们的文明还能延续,它很有
可能被科学所证明。
现在科学就已经找到很多证据了
一个小小的电子双缝实验,科学史上排名第一的物理实验,它包含了关于物质存在的重
要秘密,同时也包含了关于个体解脱的重要秘密。
每个人都可以达到,只有愿意追随佛陀指引的路。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一切只是某印度人写的经文,建立在假设上的逻辑推理,假设人是自己产生的,假设 : 世界都是自己产生的,六道轮回都是自己产生,人虽然对自己的前世没有记忆,却好象有 : 个巨大的数据库,储存我们今世,前世的信息,还分配人去哪里。涅盘都是假设而已。你 : 怎么证明涅盘真的存在,人可以通过自己达到那个境界?怎么知道那里就是完美的,万 : 一不是好地方怎么办?
| t****e 发帖数: 2737 | 4 好像这个实验颠覆了佛教因果论.
我们知道光子的传播无法超越光速,因此若在半反射镜M周围限定一个球形范围(上图
中红色的范围),设半径为R,那么在t
,right?。。。因此,当在t>R/c时做出选择时,光子的路径是早已决定的,按照因果
律来说,现在无论做不做出选择,最终形成的条纹都是一样的。。。然而实际情况却是
,实验者的选择直接决定了t
了光子过去的行为,这就是“可择历史”的概念。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对存在的深刻认识,那是伟大卓越的智慧,而且只要我们的文明还能延续,它很有 : 可能被科学所证明。 : 现在科学就已经找到很多证据了 : 一个小小的电子双缝实验,科学史上排名第一的物理实验,它包含了关于物质存在的重 : 要秘密,同时也包含了关于个体解脱的重要秘密。 : 每个人都可以达到,只有愿意追随佛陀指引的路。
| G**W 发帖数: 1865 | 5 跑日君說的這個, 不知怎麼就讓我聯想到維摩詰經講的 :
1) 涅槃具某种特殊的信息识知能力
【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2) 没有任何物理量,名法和色法,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諸入指陰界入, 不畬諸入,肯定沒有任何物理量,名,色法.
===
以上,是否屬於我自作多情 ?
理量
,名法和色法,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对存在的深刻认识,那是伟大卓越的智慧,而且只要我们的文明还能延续,它很有 : 可能被科学所证明。 : 现在科学就已经找到很多证据了 : 一个小小的电子双缝实验,科学史上排名第一的物理实验,它包含了关于物质存在的重 : 要秘密,同时也包含了关于个体解脱的重要秘密。 : 每个人都可以达到,只有愿意追随佛陀指引的路。
| S**U 发帖数: 7025 | 6 我对这个问题有兴趣。
长部11经经文的识,出现两次。
你是说第一次出现的识,指涅盘?
第二次出现的识(灭),指五蕴中的识?
如此解释,很像如来藏出缠。只是没有如来藏的妙用与本具功\德而已。
如果经文的识指不同的对象,为何不用不同的词来表达清楚呢?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长部11经 : 巴利文 : 498. “Evañca kho eso, bhikkhu, pañho pucchitabbo– : ‘Kattha āpo ca pathavī, tejo vāyo na gādhati; : Kattha dīghañca rassañca, a?u? thūla? subhāsubha?. : Kattha nāmañca rūpañca, asesa? uparujjhatī’ti. : 499. “Tatra veyyākara?a? bhavati– : ‘Vinnā?a?(识) anidassana?(不可见的), ananta?(无边的,无限的,无量 : 的) sabbatopabha?(遍满的光明); : Ettha āpo ca pathavī, tejo vāyo na gādhati.
| r****n 发帖数: 8253 | 7
是的。
是的。
涅槃,本就是一种抽象的识,经文形容其“非显现的识”。
另外,中部49经里面也有这样一段话,而且更加清楚。
識是不顯現的、無邊的、到處發光的:對地不被地性經驗;對水不被水性經驗;對火不
被火性經驗;對風不被風性經驗;對已生者不被已生者之性經驗;對天神們不被天神們
之性經驗;對生主神不被生主神之性經驗;對梵天不被梵天之性經驗;對光音天不被光
音天之性經驗;對遍淨天不被遍淨天之性經驗;對廣果天不被廣果天之性經驗;對征服
天不被征服天之性經驗;對一切不被一切性經驗
这段意思是说,涅槃(弥散识,抽象识)是不会被任何地火水风,任何三界内的众生所
“经验”(测量,捕获),它彻底自由了。
这两部经文,其实已经强烈暗示了涅槃的特性。
涅槃,是意识的波粒二象性当中波性存在的一面。
这个,我两年前就说过了。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对这个问题有兴趣。 : 长部11经经文的识,出现两次。 : 你是说第一次出现的识,指涅盘? : 第二次出现的识(灭),指五蕴中的识? : 如此解释,很像如来藏出缠。只是没有如来藏的妙用与本具功\德而已。 : 如果经文的识指不同的对象,为何不用不同的词来表达清楚呢?
| r****n 发帖数: 8253 | 8 http://ar.newsmth.net/thread-d81ae264bad279.html
看这个帖子,在此帖当中,我已经指出了如来藏的最主要的错误。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 : 是的。 : 涅槃,本就是一种抽象的识,经文形容其“非显现的识”。 : 另外,中部49经里面也有这样一段话,而且更加清楚。 : 識是不顯現的、無邊的、到處發光的:對地不被地性經驗;對水不被水性經驗;對火不 : 被火性經驗;對風不被風性經驗;對已生者不被已生者之性經驗;對天神們不被天神們 : 之性經驗;對生主神不被生主神之性經驗;對梵天不被梵天之性經驗;對光音天不被光 : 音天之性經驗;對遍淨天不被遍淨天之性經驗;對廣果天不被廣果天之性經驗;對征服 : 天不被征服天之性經驗;對一切不被一切性經驗
| r******a 发帖数: 207 | 9 请问你如何评论阿姜曼尊者的这段话,是不是很像如来藏?你认为他的证悟有问题吗?
===
「缘无明住地而生行,...取...有...生。」
我们每个人生为人类都有他的生处,也就是我们都有父母做为我们的生处。那么为什么
佛陀解说因缘法只从无明开始?无明从何而来,他并没有说,无明就像我们一样,一定
有它的父母,我们从上面知道thittibhutam 「住地」是它的父母,thittibhutam「住
地」是指最初的心意。当最初的心意浸染了愚痴,就有持续的因素:无明的因缘。一旦
有了「无明」,它就成了「行」---心理形成的因缘,伴随着对它们的执着,这就长养
了「有」和「生」的状态。也就是这些事情将必继续生起并持续地相互增长,它们被称
为缘起,因为它们互相支持强化。
明和无明都从thittibhutam「住地」而来,当thittibhutam「住地」浸染了无明,它并
不知道它的情况;但是当它浸润于「明」时,它知道它们真正的情况。这就是事实如何
显现的经过,当以清净的内明予以思考时所呈现的。
总而言之,thittibhutam「住地」是生死轮回的主要教唆者,因此它被称为三毒(见第
12节)的根源,当我们要切断生死轮回,使它不再相连而消失于空时,我们必须训练这
主要的教唆者去开发「明」,警觉于所有情况的真相,于是它将从它的愚痴中复苏而不
再去长养任何因缘,thittibhutam「住地」,根本的教唆者,将停止旋纺,这将终止我
们的生死轮回。 | r****n 发帖数: 8253 | 10 长部11经
巴利文
498. “Evañca kho eso, bhikkhu, pañho pucchitabbo–
‘Kattha āpo ca pathavī, tejo vāyo na gādhati;
Kattha dīghañca rassañca, a?u? thūla? subhāsubha?.
Kattha nāmañca rūpañca, asesa? uparujjhatī’ti.
499. “Tatra veyyākara?a? bhavati–
‘Vinnā?a?(识) anidassana?(不可见的), ananta?(无边的,无限的,无量
的) sabbatopabha?(遍满的光明);
Ettha āpo ca pathavī, tejo vāyo na gādhati.
Ettha dīghañca rassañca, a?u? thūla? subhāsubha?;
Ettha nāmañca rūpañca, asesa? uparujjhati.
Viññā?assa nirodhena, ettheta? uparujjhatī’ti
庄春江翻译
比丘!你應該這麼問這個問題:
「在哪裡水與地,火與風無立足處?
在哪裡長與短,細與粗、淨與不淨,
在哪裡名與色,被破滅無餘?」
在那裡,回答是:
「識是不可見的,無邊的、各方面都光輝的,
在這裡水與地,火與風無立足處。
在這裡長與短,細與粗、淨與不淨,
在這裡名與色,被破滅無餘,
以識的滅,在這裡這[都]被破滅。」』」
解释:
1,本经是对涅槃特性的描述。指明涅槃具某种特殊的信息识知能力以及没有任何物理量
,名法和色法,同时指明五蕴的识的熄灭导致涅槃的证得。
2,经文当中说不可见的识,是一个极为精确的描述,是对涅槃的识知能力的一个恰当比
喻,突出其抽象性,以和五蕴的实体的识进行区分。
3,经文说的ananta?(无边的),也是一个极为精确的描述,因为涅槃的这种信息识别
能力,必定是弥散性的,具有广延性。所以是ananta?(无边的),sabbato(遍满的)
通过本段经文,关于以涅槃为所缘时是否存在属于五蕴的识的能缘,以及道心和果心有
无的长期争论基本可以结束了
1,证涅槃时不存在属于五蕴的道心果心以涅槃为所缘进而认识体验涅槃。
2,对涅槃的体验认识,是涅盘自身的的特性
3,以涅槃为所缘的果心,不是五蕴的识,而其实是涅槃本身的能力。
4,如果道心果心指的是属于五蕴的识,那么就是不存在的,如果它指的是涅槃本身的
特性,那么可以存在。
如果你对于涅槃的这种不同于五蕴的识,但是具有信息识别能力的特性难以理解,尤其
类似弥散这种高度抽象概念,那么请放下这个问题。你只需要谨记,一定要舍弃包括识
在内的所有五蕴,一定不要误以为涅槃是个超级死物。
我曾经说过,涅槃是另外一个精彩篇章的开始,我可以用我的生命作为赌注,它是正确
的! | | | t****e 发帖数: 2737 | 11 这一切只是某印度人写的经文,建立在假设上的逻辑推理,假设人是自己产生的,假设
世界都是自己产生的,六道轮回都是自己产生,人虽然对自己的前世没有记忆,却好象有
个巨大的数据库,储存我们今世,前世的信息,还分配人去哪里。涅盘都是假设而已。你
怎么证明涅盘真的存在,人可以通过自己达到那个境界?怎么知道那里就是完美的,万
一不是好地方怎么办?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长部11经 : 巴利文 : 498. “Evañca kho eso, bhikkhu, pañho pucchitabbo– : ‘Kattha āpo ca pathavī, tejo vāyo na gādhati; : Kattha dīghañca rassañca, a?u? thūla? subhāsubha?. : Kattha nāmañca rūpañca, asesa? uparujjhatī’ti. : 499. “Tatra veyyākara?a? bhavati– : ‘Vinnā?a?(识) anidassana?(不可见的), ananta?(无边的,无限的,无量 : 的) sabbatopabha?(遍满的光明); : Ettha āpo ca pathavī, tejo vāyo na gādhati.
| r****n 发帖数: 8253 | 12 那是对存在的深刻认识,那是伟大卓越的智慧,而且只要我们的文明还能延续,它很有
可能被科学所证明。
现在科学就已经找到很多证据了
一个小小的电子双缝实验,科学史上排名第一的物理实验,它包含了关于物质存在的重
要秘密,同时也包含了关于个体解脱的重要秘密。
每个人都可以达到,只有愿意追随佛陀指引的路。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一切只是某印度人写的经文,建立在假设上的逻辑推理,假设人是自己产生的,假设 : 世界都是自己产生的,六道轮回都是自己产生,人虽然对自己的前世没有记忆,却好象有 : 个巨大的数据库,储存我们今世,前世的信息,还分配人去哪里。涅盘都是假设而已。你 : 怎么证明涅盘真的存在,人可以通过自己达到那个境界?怎么知道那里就是完美的,万 : 一不是好地方怎么办?
| t****e 发帖数: 2737 | 13 好像这个实验颠覆了佛教因果论.
我们知道光子的传播无法超越光速,因此若在半反射镜M周围限定一个球形范围(上图
中红色的范围),设半径为R,那么在t
,right?。。。因此,当在t>R/c时做出选择时,光子的路径是早已决定的,按照因果
律来说,现在无论做不做出选择,最终形成的条纹都是一样的。。。然而实际情况却是
,实验者的选择直接决定了t
了光子过去的行为,这就是“可择历史”的概念。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对存在的深刻认识,那是伟大卓越的智慧,而且只要我们的文明还能延续,它很有 : 可能被科学所证明。 : 现在科学就已经找到很多证据了 : 一个小小的电子双缝实验,科学史上排名第一的物理实验,它包含了关于物质存在的重 : 要秘密,同时也包含了关于个体解脱的重要秘密。 : 每个人都可以达到,只有愿意追随佛陀指引的路。
| G**W 发帖数: 1865 | 14 跑日君說的這個, 不知怎麼就讓我聯想到維摩詰經講的 :
1) 涅槃具某种特殊的信息识知能力
【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2) 没有任何物理量,名法和色法,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諸入指陰界入, 不會諸入,肯定沒有任何物理量,名,色法.
===
以上,是否屬於我自作多情 ?
理量
,名法和色法,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对存在的深刻认识,那是伟大卓越的智慧,而且只要我们的文明还能延续,它很有 : 可能被科学所证明。 : 现在科学就已经找到很多证据了 : 一个小小的电子双缝实验,科学史上排名第一的物理实验,它包含了关于物质存在的重 : 要秘密,同时也包含了关于个体解脱的重要秘密。 : 每个人都可以达到,只有愿意追随佛陀指引的路。
| S**U 发帖数: 7025 | 15 我对这个问题有兴趣。
长部11经经文的识,出现两次。
你是说第一次出现的识,指涅盘?
第二次出现的识(灭),指五蕴中的识?
如此解释,很像如来藏出缠。只是没有如来藏的妙用与本具功\德而已。
如果经文的识指不同的对象,为何不用不同的词来表达清楚呢?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长部11经 : 巴利文 : 498. “Evañca kho eso, bhikkhu, pañho pucchitabbo– : ‘Kattha āpo ca pathavī, tejo vāyo na gādhati; : Kattha dīghañca rassañca, a?u? thūla? subhāsubha?. : Kattha nāmañca rūpañca, asesa? uparujjhatī’ti. : 499. “Tatra veyyākara?a? bhavati– : ‘Vinnā?a?(识) anidassana?(不可见的), ananta?(无边的,无限的,无量 : 的) sabbatopabha?(遍满的光明); : Ettha āpo ca pathavī, tejo vāyo na gādhati.
| r****n 发帖数: 8253 | 16
是的。
是的。
涅槃,本就是一种抽象的识,经文形容其“非显现的识”。
另外,中部49经里面也有这样一段话,而且更加清楚。
識是不顯現的、無邊的、到處發光的:對地不被地性經驗;對水不被水性經驗;對火不
被火性經驗;對風不被風性經驗;對已生者不被已生者之性經驗;對天神們不被天神們
之性經驗;對生主神不被生主神之性經驗;對梵天不被梵天之性經驗;對光音天不被光
音天之性經驗;對遍淨天不被遍淨天之性經驗;對廣果天不被廣果天之性經驗;對征服
天不被征服天之性經驗;對一切不被一切性經驗
这段意思是说,涅槃(弥散识,抽象识)是不会被任何地火水风,任何三界内的众生所
“经验”(测量,捕获),它彻底自由了。
这两部经文,其实已经强烈暗示了涅槃的特性。
涅槃,是意识的波粒二象性当中波性存在的一面。
这个,我两年前就说过了。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对这个问题有兴趣。 : 长部11经经文的识,出现两次。 : 你是说第一次出现的识,指涅盘? : 第二次出现的识(灭),指五蕴中的识? : 如此解释,很像如来藏出缠。只是没有如来藏的妙用与本具功\德而已。 : 如果经文的识指不同的对象,为何不用不同的词来表达清楚呢?
| r****n 发帖数: 8253 | 17 http://ar.newsmth.net/thread-d81ae264bad279.html
看这个帖子,在此帖当中,我已经指出了如来藏的最主要的错误。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 : 是的。 : 涅槃,本就是一种抽象的识,经文形容其“非显现的识”。 : 另外,中部49经里面也有这样一段话,而且更加清楚。 : 識是不顯現的、無邊的、到處發光的:對地不被地性經驗;對水不被水性經驗;對火不 : 被火性經驗;對風不被風性經驗;對已生者不被已生者之性經驗;對天神們不被天神們 : 之性經驗;對生主神不被生主神之性經驗;對梵天不被梵天之性經驗;對光音天不被光 : 音天之性經驗;對遍淨天不被遍淨天之性經驗;對廣果天不被廣果天之性經驗;對征服 : 天不被征服天之性經驗;對一切不被一切性經驗
| r******a 发帖数: 207 | 18 请问你如何评论阿姜曼尊者的这段话,是不是很像如来藏?你认为他的证悟有问题吗?
===
「缘无明住地而生行,...取...有...生。」
我们每个人生为人类都有他的生处,也就是我们都有父母做为我们的生处。那么为什么
佛陀解说因缘法只从无明开始?无明从何而来,他并没有说,无明就像我们一样,一定
有它的父母,我们从上面知道thittibhutam 「住地」是它的父母,thittibhutam「住
地」是指最初的心意。当最初的心意浸染了愚痴,就有持续的因素:无明的因缘。一旦
有了「无明」,它就成了「行」---心理形成的因缘,伴随着对它们的执着,这就长养
了「有」和「生」的状态。也就是这些事情将必继续生起并持续地相互增长,它们被称
为缘起,因为它们互相支持强化。
明和无明都从thittibhutam「住地」而来,当thittibhutam「住地」浸染了无明,它并
不知道它的情况;但是当它浸润于「明」时,它知道它们真正的情况。这就是事实如何
显现的经过,当以清净的内明予以思考时所呈现的。
总而言之,thittibhutam「住地」是生死轮回的主要教唆者,因此它被称为三毒(见第
12节)的根源,当我们要切断生死轮回,使它不再相连而消失于空时,我们必须训练这
主要的教唆者去开发「明」,警觉于所有情况的真相,于是它将从它的愚痴中复苏而不
再去长养任何因缘,thittibhutam「住地」,根本的教唆者,将停止旋纺,这将终止我
们的生死轮回。 | r****n 发帖数: 8253 | | Y**u 发帖数: 5466 | 20 什么乱七八糟的, 涅槃又不是个东西。。你还是自己另创一词把, 别乱用佛教名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