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索达吉堪布:北京大学演讲(哲学系)-佛教空性观
相关主题
佛教空性观 ----——索达吉堪布北京大学哲学系演讲取舍因果与空性
《佛教空性觀──北京大學哲學系演講》主持人致辭、緣起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七)
索达吉堪布:复旦大学演讲与问答敏卓林堪千仁波切:中观·唯识·大圆满
《藏密问答录》 索达吉堪布 著(15)(藏地民众信仰现(7.3k)慈诚罗珠堪布:感到一切虚幻如梦,可以穿墙破壁
《藏密问答录》 索达吉堪布 著(16)(唯识见与中观见)五部大论
《藏密问答录》唯识见与中观见浅谈科学与显密教法
益西堪布:抉择二无我讲记 3/10解脱的原理——慈诚罗珠堪布
摄心为戒 by 谢安朔用什么方法才能证悟空性?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空性话题: 中观话题: 佛教话题: 万法话题: 存在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d*********d
发帖数: 192
1
佛教空性观
——北京大学哲学系演讲
(2010年6月24日上午)
(视频: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9
主持人致辞:
今天非常荣幸能请到索达吉堪布,给我们讲一讲藏传佛教的思想。
堪布这次能来北大,是一个很殊胜的因缘。大家都知道,藏传佛教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东
西,也有它的教育思想,可是当今学术界,对此研究得还不充分,在教学上有欠缺。而
且,藏传佛教与藏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在这方面,我们了解得也不是很多。同时,堪
布的修证境界非常高,若能从另一个层面上介绍佛学,跟我们这些大学老师讲述佛学,
可能完全不一样。
北大历来推崇多元文化兼容并蓄,我们的学生在学术上也有一种包容和热爱,所以今天
真的很荣幸能请到堪布到北大哲学系作一个讲演。这次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是由热心
于藏传佛教研究的一些同学发起的。他们的这种热情,我们一定要悉心爱护,这对我们
老师也是一种鞭策。我们这些老师,基本上都是研究汉传佛教、印度佛教的,所以同学
们的热情,鞭策老师们也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下面,我们师生一起来听堪布的开示,
掌声有请——
缘 起
今天,很高兴来到北京大学哲学系,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藏传佛教空性与如来藏方
面的道理,并将自己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我本人而言,虽然跟你们的身份不同,但
也是从事教育、当老师的,至今教书传法将近二十多年了。在座的各位教授、老师,大
多数也一直在教书育人,从事伟大神圣的教育事业。所以,我们彼此之间共同研讨、共
同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我是第一次来北京大学,发现这里的学习氛围很好,尤其是禅学社、耕读社等许多社团
,对宗教的研究比较深入,所以这次跟大家交流,是十分有意义的。其实,人与人之间
互通有无非常重要。我作为一名藏族僧人,除了研究藏传佛教以外,也需要学习汉传佛
教,以及现在大学里有价值的科技知识;而你们作为高等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也应把目
光放在藏传佛教及其他宗教的甚深领域上,通过这样互相了解、取长补短,对自己的人
生观、世界观等都会有很大帮助。
所以,下面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一方面会介绍自己对佛教的了解,同时,大家也可以通
过提问的方式,把心里的怀疑、不解说出来探讨。我们佛教徒有一种毛病:刚开始学佛
时疑惑重重,但到了一定时候,就好像问题都没有了,最后什么也不想问,这种行为不
可取。你们作为北京大学的学者、才子,相当有才华,智慧也很敏锐,因此,希望通过
这次的研讨、沟通,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些利益。
一、学习空性的必要性
大家都清楚,人类在如今的21世纪,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在20世纪末
、21世纪初,不管是科技、经济都发展得极为快速。可是在这背后,人们的伦理道德却
不断下滑。就传统文化而言,孔孟思想曾是汉地的主流思想,对道德规范起到了不可忽
视的作用,然而,六七十年代的一场“文革”,却让它受到了历史性的毁灭,现在虽有
许多有识之士想把它恢复过来,但就像奄奄一息的病患无法马上痊愈一样,仅仅靠几个
人的努力,很难真正力挽狂澜。
因此,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非常重要,而且,这些美德不仅要在理论上精通,更要贯
彻到实际行动中去。否则,你连基本的人格都没有,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也不过关,那
即使学问再高、智慧再尖锐,到了社会上也会举步维艰。
如今在这个物质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内心越来越空虚,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烦恼痛苦
也越来越多。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很多人没学过空性法门,对世俗中的东西有强烈实
执。因此,人们要想获得快乐、安逸,就一定要对空性法门有所了解,不然的话,始终
随着欲望而奔波,一辈子会成为欲望的奴隶。
而若要了解空性法门,最好是系统地闻思藏传佛教,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2500多年前佛
陀的清净思想。这些思想虽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但至今仍然完好无损。正因为如此,
现在东西方的许多学者,都把目光或好奇心纷纷投向于藏地,希望能一探其中的奥秘。
那么,佛教的思想究竟是什么呢?就是佛陀所宣讲的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即是三转
法轮的内容——第一转四谛法轮、第二转空性法轮、第三转如来藏法轮。其中,第二转
法轮中宣讲空性的经典,最全面的是《大般若经》,它的内容相当深广,今天短短的时
间内不可能三言两语就讲完,但我还是会用些简单的语言,尽量概括一下它的要义。
二、佛教怎样抉择万法皆空
你们若想通达般若空性,最好能先学龙猛菩萨的《中观根本慧论》,这部论典用非常甚
深、精细的推理方法,抉择了一切万法皆为空性。藏传佛教虽分为格鲁、宁玛等不同教
派,但实际上每个教派都要精通该论。而在汉地,尽管不像藏地一样,有广泛闻思中观
法门的传统,但历代大德也要学习《中观根本慧论》、《十二门论》等诸多论典。
其实,学习空性法门,靠的不是信仰或崇拜,而是智慧的观察。中观有许多推理方法,
归摄起来有五大因,下面就对此作个简单介绍:
1、金刚屑因:是观察万法产生的“因”无自性,也就是说,一切法不是自生、他生、
共生、无因生,进而抉择诸法是无生空性。具体来讲,倘若万法是自己产生自己,就会
有无穷生的过失;若是依他而生,黑暗中也可以产生光明……这种推理方法,在月称论
师的《入中论》中讲得很细致。既然万法的“产生”无有实体,那么它的“存在”也不
成立,最后的“灭亡”也没有,通过这种金刚屑因,就可以抉择一切为空性。
2、离一多因:首先观察“一”是否成立,通过详细分析,就会发现根本没有“一”的
实体,这样一来,由“一”组成的“二”等多体法也不存在。比如说,这里一个人也没
有的话,便不可能有十个人,因为“十”是以“一”为基础安立的。
那么,“一”怎么不成立呢?就拿一个人——众生最执著的“我”来说,这只不过是虚
妄分别念假立的,真正去剖析时,头不是“我”,手不是“我”,脚不是“我”……如
此一一观察下来,根本找不到一个实有的“我”。这时你才明白,原来人们只是把五蕴
聚合妄执为“我”,实际上“我”的本体绝不存在。依此类推,万法的本体皆可抉择为
空性。这种推理方法,在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庄严论释》中有广泛叙述,大家可以去参
阅。
3、破有无生因:是抉择万法的“果”无自性。其观察方法是“有法不应生,无亦不应
生”,也就是说,果若在因位时存在,就不必再生,因为已有之故;果若在因位时无有
,则永远不能生,犹如石女的儿子。这种推理,在《中观根本慧论》中讲得比较多。
4、破四句生因:是同时观察“因”与“果”,在中观的《二谛论》里运用过。其观察
方法归摄起来有四种:一因能否生多果,一因能否生一果,多因能否生多果,多因能否
生一果。通过这种方式观察,可以破除对因能生果的实有执著。
5、大缘起因:是抉择万法的“本体”为大空性,一丝一毫也不可得。此推理在《中观
根本慧论》、《宝积经》、《楞严经》、《华严经》中,都直接或间接提到过。我们平
常所执著的身体、生活、感情及山河大地,虽然看似实实在在,但这只是迷乱显现前的
假象,倘若用智慧去观察,包罗万象的一切法决定不存在。这种境界相当甚深,宗喀巴
大师在《缘起赞》中也讲了,在这个世界上,唯有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才能通达并宣说
。除此之外,外道虽然也讲了一些空性,但这种空性只是单空,而不是缘起性空,故并
不究竟。
所以,大家在认识空性时,千万不要把空性等同于“不存在”,否则就会堕入另一个边
。要知道,不管是有边、无边,皆为实有的执著,有了这种执著,就会产生痛苦而不得
解脱。诚如《六十正理论》所言:“若许有实法,则生大贪嗔。”你只要承许一个法是
实有,就会因此而产生贪嗔烦恼,进而依之造业,流转轮回。反之,假如你想获得解脱
,息灭自他一切痛苦,就要希求空性法门,开启无我智慧,斩断任何执著,《入行论》
中也说:“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
三、现代科学对空性的探索
所谓“空性”,佛教大小乘有不同的理解。小乘认为,器世界的一切不可能无中生有,
所以要有个最小的组成单位——极微,它是一种实有存在的色法。在他们看来,整个物
质世界以极微而空,极微本身却不能空。因此,这种“空”并不彻底,小乘所证悟的空
性,只是法无我的一部分。
现代物理学的理念,与小乘观点极为相似,他们也认为,物质的组成必须要有个最小单
位。19世纪,人们认为最小的单位是分子;20世纪,发现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随着高
科技仪器的发明,依次又有了原子核、电子、中子、质子等概念;近年来,又发现了夸
克、亚夸克等等。关于是否存在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当前物理学家分为两派:一派认
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夸克以下有亚夸克,亚夸克以下有亚亚夸克……;另一派则认为
,物质微粒的分割必有一个极限,到了这个极限,就没有更小的粒子了。
听说人们最近又在研究“场”,它包括电子场、量子场、磁场等几种。这种“场”看不
见,也摸不着,只是一种能量,存在于真空当中。“真空”是一切都不存在的空荡荡的
境界,当它瞬间积聚起足够能量时,便会形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粒子;当能量的密度
不够时,粒子就会消失,变成不存在任何物质的虚空——场。因此,物理学家认为,“
真空”和“场”互相起作用,是物质世界的根本来源。如果没有这个,就不会产生质子
、中子等微粒,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也无从谈起。
总之,现代科学认为最小的单位必须存在,不然,最终什么都没有的话,就实在太可怕
了。但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讲,只要懂得了缘起性空,解释万法的显现便没有任何困难
。不过,现在的物理学家,尽管没有学过中观,但对物质的研究还是非常透彻,比前一
代物理学家更接近空性。如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尔说过:“我怎么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
我又凭什么将梦境和现实区分开呢?世间上包罗万象、形形色色的东西,虽然一个也不
成立,却能在眼前无欺显现。因此,完全可能有一个魔鬼,一直在欺骗我,让我不知道
什么时候是真的、什么时候是假的。”
其实,假如懂得了大乘教义,对此根本不会有任何担心、疑惑。正是因为万法的本体不
成立,在空性中才可以显现;反之,倘若诸法本体实有存在,那实有的法是不能现前的
。当然,这个道理相当甚深,要想真正通达它,研究中观空性十分重要。对我个人而言
,在人生的诸多学问中,其他知识的价值与中观空性有天壤之别,只有明白了整个世界
到底是物质构成的,还是缘起构成的,对自己一生才会有真正的利益。
此外,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时间、空间和物质,都是来自人类的错觉。”这句话
,跟佛教“万法以分别念而现前”的观点如出一辙,《入中论》亦云:“如是一切法虽
空,从空性中亦得生。”然而遗憾的是,科学家们绞尽脑汁研究的过程中,虽然也有一
定收获,如量子力学的创始人玻尔曾深有感触地说:“谁不为量子力学感到震惊,那他
就是没有理解量子力学!”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缘起性空。倘若他们学过《中观根本慧
论》、《华严经》,就能轻而易举通达万法的最甚深之处。因此,在座各位在研究中观
的过程中,务必要了知万法抉择为空性之理。
四、佛教超胜其他宗教之处
在抉择空性的时候,佛教不怕他人驳斥,也不怕自己的观点建立不起来。佛陀在有关经
典中讲过:“不管比丘还是其他人,都可以把我的话当成黄金,切它、熔它、提炼它,
仔细检视我的法教,不要只因为尊敬我而接受它。”对于佛陀的教义,若只是一种崇拜
或恭敬,那叫做信心,而不叫智慧。其实佛教经得起任何考证、观察,无论是世间的因
果轮回理论,还是出世间的中观、如来藏思想,都千真万确、颠扑不破,不怕被任何人
驳倒。
至今2500多年过去了,历史上涌现过千千万万的文学巨匠,他们对佛教的评价如何,大
家应该也很清楚。比如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哲学家罗素,他在《我为什么不
是基督徒》中曾对基督教有所驳斥,在西方引起了极大轰动。他说:“无论从智慧或品
德上看,我都觉得耶稣不像历史上传颂的那样高超。我看在这些方面,释迦牟尼佛和苏
格拉底的地位要比他高。”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基督教不好,而是从公正的立场来看,佛教的智慧和慈悲确实超过
其他宗教。从慈悲方面讲,尽管基督教也提倡仁爱,伊斯兰教也提倡平等,但他们所关
注的范围,充其量只有人类,而不包括其它众生。对于动物,有些宗教认为可以杀戮,
甚至对于异教徒,也号召用武力统统消灭。然而按照佛教的教义,这些众生都要平等关
爱,哪怕怨恨的敌人要砍你的头,你也应以无尽的大悲心爱护他。所以,大家不妨想一
想: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能够完全舍弃自我,一心一意、无有条件地利益所有众生,这
样的宗教是否值得提倡?
而且从智慧上讲,我也看过世界上其他宗教的书,相比之下,佛陀的智慧实在无与伦比
。在藏地,佛陀亲口宣讲的《大藏经》有108函,龙猛菩萨、月称论师等印度大德所造
的论著有200多函,这其中都描述了万法的真相,看后令人大为折服。因此,我们崇拜
释迦牟尼佛,并不仅仅是源于信心,毕竟信心分为迷信和正信,有信心不一定都正确。
但如果你用智慧去观察,就会发现佛陀把真理揭示得清清楚楚,并且找不到任何过失,
既然如此,那这样的佛陀为什么不去恭敬?
当然,佛陀最精华的思想,即是将万法抉择为空性。人们如果没有证悟空性,就会整天
为了名利而忙忙碌碌,诚如志公禅师在《劝世念佛文》中所形容的:“有有无无都麻烦
,劳劳碌碌几时闲,人生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所以,对空性一点都不了解
的话,有时候看来,许多现象令人心生悲悯。其实人生如此短暂,几十年一晃就过,倘
若一味耽著自己所谓的事业,到头来会得到什么?徒有一身恶业而已。因此,大家一定
要对空性有所认识。
不过,如今很多人由于没有系统闻思过,始终对空性有一种误区。有些学禅宗的人认为
:“既然万法均为空性,善恶就不必太执著了,放生等善行也不用做,因为这是一种执
著。”这种观点大错特错。虽说一切法的本体是空性,但你还没达到这种境界之前,取
舍因果、行持善法是很有必要的。
从前在藏地,汉地和尚摩诃衍来弘扬禅宗。尽管禅宗至高无上,从《唐高僧传》、《宋
高僧传》、《续高僧传》的历史来看,许多利根者依此而一闻千悟,这样的事例不胜枚
举,但当时他弘扬禅宗却不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他一开始就提倡什么都不执著,有些
藏族人听信其言,致使寺内原有的供佛传统突然间断,佛像前居然断了供灯。(你们若
去过布达拉宫等地,就会知道藏地供佛的传统由来已久、十分殊胜。)这种做法让许多
有识之士难以接受,他们就遵照菩提萨埵的授记,从印度迎请了莲花戒论师来跟他辩论
。最后,以摩诃衍失败告终,藏地又重新树立起了次第修行的传统。
因此,次第修行相当重要。虽在禅宗或密法的最高境界中,万法都是空性的,不能有丝
毫执著,但我们尚未证悟之前,还是应当放生、念佛、读经、行慈善、做功课……这些
一定不能断。否则,积累资粮的门如果堵塞了,将来则很难趋入解脱。所以,你们若没
达到最高的境界,就不能间断行持善法,尤其是要以菩提心摄持,这一点千万不能忘!
五、空性并非为“无”,而是有光明如来藏
或许有人会问:“在究竟实相中,假如一切法皆空,那我们的起心动念、佛陀的功德庄
严又从何而起呢?”是从空性中一种明清的部分产生,这个明清的部分就叫“如来藏”。
如来藏的见解非常甚深,它是佛陀第三转法轮的主要内容。关于这方面的教言,讲述最
广的论典是《宝性论》,经典就是《如来藏经》;而密宗的《大幻化网》、《喜金刚》
等中,对此也有非常细致的阐述。
既然如来藏是存在的,那它跟外道所承许的实有又有什么差别呢?学过《入中论自释》
的人都知道,这部论专门引用了《楞伽经》等教证,说明如来藏的实有与外道有何不同
,与小乘宗有何不同。实际上,如来藏是一切万法的实相,也就是禅宗明心见性时所见
的“本来面目”,它与空性无二无别。要想获得这种境界,显宗通过推理或禅宗教言可
以证入;密宗则以修气脉明点、观想本尊等途径,很快就能获得这种状态,或者也可依
靠最殊胜的大圆满修法,通过上师的加持和窍诀,迅速认识心的本性,现前如来藏光明。
假如以窍诀的方式来讲,不管是外在的器世界,还是你内在的心识,本体皆为空性,这
是第二转法轮的教义;而在本体空性的同时,实际上它光明不灭,有一个明清部分,这
就是第三转法轮的教义。当然,万法的本体也并不单单是一个空性,或者一个光明。这
样的本来面目,如果以我们的分别念、语言表达,就像用小小的仪器测量整个宇宙,或
者用小鸟的翅膀丈量无尽虚空一样,是根本不现实的。只有真正证达了那种不可思议的
境界,你才会明白这是什么感觉,正如禅宗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来藏的境界既然如此甚深,那我们在凡夫地时,有没有机会了解它、认识它呢?有的
。全知麦彭仁波切、宗喀巴大师等高僧大德,都在各自的论著中,讲过空性和光明的相
关教义。所以,我们现在虽不能像圣者一样完全通达诸法实相,但依靠上师和大德们的
这些教言,还是可以逐渐认识心的本体。
那么,如来藏方面的教言具体有哪些呢?显宗中有《辩中边论》、《辨法法性论》、《
宝性论》等弥勒五论,及龙猛菩萨的《赞法界颂》等。在此基础上,大家若想进一步了
解,就要学习密宗的《大幻化网》,以及最殊胜的大圆满、大手印。
当然,你们作为北大师生,要一开始就直接通达大圆满的境界,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
即便你不能通达,也要知道世间上最甚深的学问,就是空性和光明,亦即第二转法轮和
第三转法轮的究竟教义。从窍诀上讲,它分别是由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开显的。所以,
现在的知识分子若想真正通达佛教,需要了解的教义特别多。但你仅仅是了解还不够,
还要看能不能在生活中将这些用上。
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有一部分人学过藏传佛教,也有一部分学过汉传佛教。你学过藏
传佛教的话,就会知道它在中观和如来藏方面的论著相当多,我也翻译过一些,今后有
机会、有因缘时,我们可以互相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你如果通达了般若空性,那解
脱绝对没问题。相反,假如没有了悟空性,就不可能明心见性,获得阿罗汉、菩萨等任
何圣果。因此,要想真正出离三界轮回,行持其他善法只是间接的因,唯有证悟空性才
是直接的因。
六、对当代知识分子的点滴建议
1、培养利他的价值观
现在的世间上,不管是老师、大学生、企业家,都迷茫在实执中,沉溺在轮回的网里,
所以,人们特别需要佛教的空性。只有证得了一些空性境界,他们对很多琐事才会看得
淡,而不会无有限制地盲目追求,肆无忌惮地摧毁因果。
有时候看大城市里的人,跟我们山上修行人的目标完全不同,他们为了房子、金钱、感
情、家庭,将难得的人身都浪费在这上面了。其实,人如果只为了生存而活着,就跟动
物没什么差别了。现在很多人崇尚拜金主义、庸俗主义、享乐主义,不择手段地追求金
钱,不要说关心自己的来世,就连今生中有价值的思想,他们也知之甚少。那今生中有
价值的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知足少欲、恭敬父母、希求智慧等美德,这对一个生存于世
的人来说相当重要。
然而,现在好多大学生根本不求这些,我以前去过不少大学,见许多人进入校园之后,
有一种放松感,成天泡在网上看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作所为对今生来世没有任何意义
,这是非常不应理的。实际上作为大学生,身上肩负着整个人类、整个社会的未来。国
外有些国家对小孩子教育时,刚开始会告诉他们:“人类未来的希望在你身上。”以警
策这些孩子要行为如法。同样,你们北京大学的学生们,也要经常这样提醒自己。且不
说佛教中特别甚深的空性、如来藏的境界,仅仅是帮助众生、利益他人的美德你具不具
足,每个人也应好好观察一下。
记得爱因斯坦说过:“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
和物质生活都是以别人的劳动为基础,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
和到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也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
,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可是,现在的大学生、公务员、老师、医生,一生的行为都为了自己,这很令人感到悲
哀。当然,这种现象也跟如今的教育有关,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为了财富、地位、名声
而奋斗”的思想,那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只能是所有人都自私自利,口头上虽然提倡和
谐社会,但实际上却唯利是图、言行相违。
要想转变这种风气,大家理应从自我做起,一点一滴培养利他的菩提心。我学习大乘佛
教这么长时间了,其实大乘的教义归根结底,就是“利他”二字,除此之外,再没有更
甚深的法了。要知道,藏地、汉地的佛教都属于大乘,但如果没有利他心,所谓的“大
乘”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尽管空性、如来藏的教义非常殊胜,有缘分、有信心的人去研
究也可以,但你若没有专业性的指导,光是随便看一两本书,则很难通达其中密意。因
此,我们作为修行人,如今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要培养利他心。甚至,就算你不是佛
教徒,只是一个高等学校的老师或学生,利他心也必不可少。当你们这些学生毕业离开
校门时,当老师们摄受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时,若能始终存有一颗利他心,那做什么事都
是有意义的。
2、认清前后世的存在
此外,我还想强调的一点是:现在人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所谓人生观,指对于人类
生存目的、价值、意义的看法,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表现为苦乐观、生死
观等。现在世间上的人,因为有不同的爱好、追求,故也有不同的人生观。但作为一个
佛教徒,人生观务必要具备两点:第一要相信因果,第二要了知生死轮回。假如你有了
这两点,那生活、工作的目标就会有原则性改变。否则,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也不相信前世后世存在,所作所为就会非常盲目。
因此,从现在开始,大家对人生观一定要有新的调整,应该像佛教一样承认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以及前世后世存在。有人可能提出质疑:“佛教的人生观虽是如此,但所有
人的人生观不一定都要这样吧?”然而,大家要明白,这种人生观对当前来讲相当重要
,它可从根本上扭转社会的不良风气。有些人始终对前世后世不相信,但不相信并不能
证明它不存在,除非你有充分确凿的依据。可是我看了古今中外很多书,到目前为止,
还没发现一个人有这种能力。多年以来,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跟不少学者、博士、大学
教授、科学家探讨过,有些人尽管也不承认,但却无法举出合理的理由来。
与之相反,承认前世后世的理论,却特别特别多,包括牛顿也说过:“人死了之后,有
神识存在。”当然,他可能是受当时基督教的影响,才有了这一番言论。据有些资料记
载,牛顿一生的著作中,80%以上与神学有关,科学方面的连20%都不到。由此可见,科
学家也并非都否认前世后世。此外,慈诚罗珠堪布还造过《前世今生论》,我将其翻译
成了汉文,很多人看了之后,发现个别人前世做过什么、后世却能回忆起来,而且找不
出可以反驳的依据,通过这些非常有力的公案、教理,他们的观念也有所改变。
所以,你们作为高等学校的师生,首先一定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否则,你的世间学问
即使再好,但不相信前后世的话,在短暂的人生中就不会积福行善,反而可能毫无顾忌
地摧毁因果,做出种种可怕的行为来。要知道,你今生若是造了恶业,就算果报没有当
下成熟,但就像吃了毒药一样,迟早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因此,正确的人生观对每个人
来讲极为重要,有了它,你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意义。
结 语
今天跟大家交流,我也没做什么准备,只是以平时的经验随便讲的。总而言之,对一个
学佛法的人来说,在见解上,了解中观很重要,了解如来藏也很重要,而这样的学习需
要长期闻思;在行为上,则一定要利他,这些我在讲《入菩萨行论》时详细剖析过,大
家有时间最好能看一看,这本书肯定会对你有帮助。同时,希望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观
重新观察:“以前我在这个世间上是怎么活的?如果前世后世真的存在,那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务必要关心。
今天就大概讲这些吧!非常感谢哲学系的老师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下面若有什么疑问、
想法,我们可以互相探讨……
北京大学哲学系问答
(2010年6月24日上午)
(一)问:我是北京大学数学系的硕士。我有一个问题是:关于第二转法轮、第三转法
轮,佛教中有很多很多经论,包括您翻译、传讲的著作也是汗牛充栋,非常非常多。但
我们作为普通在家人,没有专门闻思的机会,您能否推荐一两部比较完整的经论,让我
们能对佛教大中观的见地生起一种定解?
答:我刚才也讲了,第二转法轮方面,应该次第修习《中观根本慧论》。如果有时间,
最好也学一下宁玛巴麦彭仁波切造的《中观庄严论释》,它叙述了唯识宗、中观宗合二
为一的观点,说明一切法在胜义中皆为空性,世俗中如梦如幻地存在,这种存在怎么样
转为道用。所以,若想对第二转法轮产生定解,最起码也要闻思这两部论典。
第三转法轮,最好是学习《宝性论》和《赞法界颂》。关于《宝性论》,麦彭仁波切曾
为此造过注解,觉囊派也有一个注疏。法王如意宝一生中讲过两遍《宝性论》,第一遍
已经圆满了,但在讲第二遍的中间,示现了圆寂。最近我们学院的法师也在讲这部论,
因为它对第三转法轮认识得非常透彻。至于密法方面,你若得过一些不共的灌顶,自己
也有时间修加行,则可次第性地了解《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幻化网总说光明
藏论》,这些窍诀确实很殊胜。
我本人而言,虽对中观法门极有信心,但对大圆满的窍诀更有信心。为什么呢?因为佛
教的教理浩如烟海,短暂的人生中不一定能全部了解,但依靠大圆满的殊胜窍诀,再加
上自己的信心、上师的加持,这几个因缘聚合时,心的本来面目很容易了达,这对我们
迷茫众生来讲特别珍贵。其实,人生几十年一晃就过了,若能在此期间播下解脱的种子
,乃至得到胸有成竹的解脱把握,这才是最重要的!
(二)问:我是外交学院刚毕业的研究生。我在学《中观庄严论释》时,看到麦彭仁波
切反复讲“中观有无承认否”,说这是中观的一大难题,您讲课时也再三强调这个问题
很重要。但很多人可能都不明白它为何这么重要,能否请您开示一下?
答:“中观有无承认否”,不仅在《中观庄严论释》里提及过,而且也是《定解宝灯论
》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它被再再地强调呢?因为当时在藏地,中观法门非常兴盛,
格鲁派、宁玛派、萨迦派的很多智者,对此持有不同观点,并产生了一些辩论,故麦彭
仁波切才会在不同的论著中,反复剖析这个问题。
实际上,此处所讲的“中观有无承认否”,是指中观在最究竟时到底有没有执著。龙猛
菩萨曾说:“我无承认故,我即为无过。”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他在《中观根本慧论
》中抉择万法时,“有”的承认也没有,“无”的承认也没有,因此,本来实相远离一
切戏论,这种观点没有任何过失。
现在物理学家认为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夸克或场,小乘宗承许微尘实有,唯识宗断言阿赖
耶识不空,中观自续派认为名言中诸法的自相存在,其实这些只不过是语言上的承许而
已,一旦真正去观察,其本体根本不存在。所以,诸法的实相用语言、思维无法描述,
佛经中亦云:“不可言思智慧到彼岸。”
如果你对密法稍微有所了解,那用窍诀的方式观察心时,对这个道理也很容易明白。你
看,心的本体不成立为“有”,但说它“没有”的话,还有个明明清清的东西,这一点
用言思没办法表达,其实它就是万法的实相,也可以叫如来藏、佛陀的本来面目。
因此,在麦彭仁波切的诸多论著里,这个问题特别关键。中观在哪些场合承认存在?哪
些场合不承认存在?自续派和应成派之间有许多尖锐的辩论。通过了解这些,能令人慢
慢懂得心的本性一无所得。但一无所得并不是单空,这种境界相当甚深,超越了一切分
别寻思。否则,假如实相只是分别念的境界,那我们每个凡夫人都能明白,也就没什么
高僧大德或开悟者了。
(三)问:我是北大教育学院的学生。我想请问您:丛林以上僧团的教育或佛学院的教
育,和现在社会上的学校教育相比,您认为有哪些独特之处?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可以相
互借鉴的地方?
答:很好!我们作为从事教育的人,对于这个问题,还是很需要关心的。
刚才也说了,虽然我的身份是僧人,但多年以来一直是个“老师”。当然,我们当老师
跟你们有点不同,你们的待遇也好、条件也好、名声也好,远远都超胜我们。我们只是
在一个山沟里,以非常简单朴素的生活,完成了二十多年的使命。但我们所追求的,并
不是通过教书得什么金钱、名声,而是希望将此甚深的佛法,尽量传给下一代,这才是
最有意义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类的发展,并非仅仅体现在经济上、军事上,更重要的
是,要看人们的思想有没有提升。
而寺院里的僧团教育,就是围绕着善良、利他、忘我展开的,这种教育跟学校教育有极
大的不同。我曾看过小学、中学、高中、大专的很多教材,但里面主要是讲些故事,如
小猫怎么样、小狗怎么样……德育的内容却比较少,这是相当遗憾的。所以,作为高等
学校,理应学习古人的《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
养。
同时,我们的僧团、佛学院,也需要学习高等学校的科技知识。这些虽不必当成主课来
抓,但也应该适当了解一些。否则,很多出家人、乃至高僧大德,对当前发生的重要问
题、高科技对佛教理论的印证,以及于人类有利的环保、慈善等理念一窍不通,只是成
天一心念阿弥陀佛,那在这样具多元文化、合作性特别强、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里,要
想将佛法弘扬开来,可能相当困难。
前段时间,我们在一个县城里,把有些知识分子和高僧大德召集起来,开了一个研讨会
。通过这次会议,大家都得到了很大收获:有些寺院的出家人,平时缺乏对现代知识的
了解,通过听取一些国内外的重大事情,让自己大开眼界;有些高等学校的知识分子,
尽管懂一部分世间学问,但道德或佛学的教育却从未涉及,甚至连《弟子规》也没有学
过。后来每个人依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利益。
所以,现在的学校对宗教研究非常有必要。听说你们宗教系的老师、学生,因为自己的
信仰或爱好,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长期专心致志地研究佛教,这对人生来讲十分有
价值。我本人而言,在有生之年中,只要有因缘弘扬佛法,哪怕只有一个人听,也想每
天讲一点课。为什么呢?因为思想的传播、经验的交流,确实是最有意义的!
(四)问:我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博士,刚才听您讲佛教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利他,但佛
教也讲自他二利,请您开示一下自利和利他之间的关系。
答:通常来讲,自利有两种:一是暂时的,一是究竟的。暂时的自利,就像《药师经》
等经典中所言,依靠佛法可以求财得财、求名声得名声,所以佛教也并不是不提倡自利
;究竟的自利,就像小乘行人在不损害众生的基础上,为了自己而一心一意希求解脱,
这也是佛陀所开许的。
而大乘佛教,则是以利益众生为主,利他的同时,自利也能自然成办。就像世间的一个
老师,利他心特别切的话,即使不会考虑自己,衣食住行也不成问题。
因此,佛教的大小乘中,自利、他利有明显的差别。
问:《金刚经》中有句话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现在许多人只重视“无住”,
比较容易忽略“生心”。请您从藏传佛教的角度给我们开示一下,无住、生心是什么样
的关系?这个无住而生的心,又是什么心?
答:我原来讲《金刚经》时也说过,“应无所住”是讲空性,一切法在空性中安住,除
了空性以外没有其他,即第二转法轮的意义;“而生其心”是讲空性的同时显现不灭,
如来藏光明可以在空性中产生,即第三转法轮的意义。六祖在听《金刚经》时,为什么
听到这一句便当下开悟了?原因也在这里。
所以,这段文字特别重要,你们方便时,可以看一看我那个讲记 。它前面抉择了空性
,后面抉择了光明,亦即我们所说的现空双运、明空双运。所谓明空双运,“明”就是
心的本来面目,“空”是抉择它时找不到一个实质,这两者本体并不是分开的,而是无
离无合、融为一体的。只不过众生没有了达这种境界,而《金刚经》恰恰谈到了这一点
,因此,后来许多大德在读诵时,经常念到这里就开悟了。
你们对《金刚经》全部记不住的话,也要经常念这一句。它虽然是很简单的语言,但却
完整诠释了心的本体空性、自性光明,大圆满中也是这样讲的。这种明空无二无别的本
体,不论你起分别念还是不起分别念,都不会离开,但这种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不一定非要用文字来描述。
(五)问:我是北大哲学系的学生,想请教您:《心经》中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单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话好像是一个意思,但又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出来了,不知道它
们在思想上、修证上是不是有很大不同?
答:“色不异空”,是指色法的本体是空性。关于这一点,理论上可用中观推理来抉择
,窍诀上可让一个开悟者对你直指。像禅宗的话,有些上师对弟子狠狠地打一打、敲一
敲,他马上就开悟了;像密宗的话,灌顶时依靠水晶的指点,也可以认识心的本性,在
这个时候,很容易明白色法其实不离空性。
“空不异色”,这里的“空”并不是不放东西、空空荡荡的一个地方,而是指远离四边
八戏的大空,也就是万法的本性。这种空性不离色法,所有的色法跟空性无二无别,此
境界只有大中观才可以描述,世间人或小乘宗根本无法触及。现在很多人在抉择空性时
,往往落入一个单空,比如碗里不存在东西,就认为这个碗是“空”的,但究竟实相若
只是单空,这种境界连我们的分别念都可以缘取,佛陀又怎么会说它不可思议?
因此,“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指色与空在本体上无二无别,心和外境只不过是我们
的迷乱显现。就像在做梦时一样,梦中虽有山河大地、苦乐感受,但这些全部都是幻相
,一旦你醒过来,就会发现梦中的色法与空性没什么差别。同样,我们现在所感受的一
切,实际上也跟做梦没有两样。通过梦境来认识色法与空性之间的关系,就会证达中观
比较甚深的境界。
问:现在科学技术非常发达,通过克隆可以复制生命,通过鼠脑戈登可制作出有“生物
脑”的机器人。那这样的生命出现之后,究竟在因果轮回上,这个账怎么算啊?
答:好,我给你算账!(众笑)
近年来,随着克隆绵羊等现象的产生,生物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很多人以为现在人类
不仅能制造机器,并且也可以创造生命了,但实际上,佛教并不认可这种观点。为什么
呢?因为一个生命的出现,必不可缺的因素就是要有中阴身的加入。佛陀在经中也说了
,我们周围的中阴身无量无边,充塞于虚空中、水里。有一次,阿那律尊者用神通看见
水里挤满了中阴身,因此不敢再喝水。后来佛陀告诉他:“中阴身到处都有,你不应以
阿罗汉的神通来观察,而应以肉眼所见,抉择某些行为的取舍。”
我以前去上海科技院时,在实验室里依靠显微镜,也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生物。通过这样
的观察,我深深体会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并不一定就真的不存在。进而对佛语生起
不可退转的信心。
中阴身其实也是如此,它的存在一般很难被人们发现。既然空间里弥漫着无数中阴身,
那在因缘聚合的情况下,它就可以进入某些细胞,从而产生一个生命。所以,这种用克
隆技术降生的众生,必须要有中阴身介入,否则,即使有克隆的方法,也不可能培育出
生命来。以前科学家尤智表讲过:“科学就是再怎么发达,甚至连一个小小的虫蚁,也
不可能造出来!”因此,生命并不是科学所能创造的,只不过在精血、温度等因缘具足
时,偶尔因为中阴身的加入,才会出现一个新的生命。
(六)问:堪布,您刚才讲了克隆问题,我想问一下:在佛教十二缘起支中,克隆的众
生有没有入胎的过程?
答:克隆的众生,不一定要经过胎生的十二缘起。它若是以胎生方式产生的,那可以具
足十二缘起,但如果是湿生的话,就不会有入胎的过程。比如夏天的土粪中,因缘聚合
时会出现一些昆虫,但你不能说土粪就是创造生命的因。佛陀在经里也讲过,众生有胎
、卵、湿、化四种降生方式,例如顶生王就是在人的头顶上出生的。所以,世间上有各
种各样的奥秘,佛陀在不同经典中都阐述过。
关于胎生的全过程,《大宝积经•佛为阿难说处胎会》 中描述得特别细致。你看
了以后,会觉得佛陀早在2500多年前,就对现代医学的发现洞见无余。当然,并非因为
我是佛教徒就赞叹佛教,其实只要你详细观察便会明白,当今不管是医学、生理学,还
是科学家所研究的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乃至整个缘起性空,在佛教里没有一个不提及
、没有一个不包括的。因此,大家应该明白佛教的伟大。
问:随理唯识承认最后有个阿赖耶识,数论外道也认为有一个神我,对于这种实有的执
著,麦彭仁波切等大德都认为不能解脱。既然如此,那随理唯识和数论外道的区别又在
哪里呢?
答:随理唯识与数论外道的差别,当然是很多。麦彭仁波切所说的“承认实有阿赖耶识
不能解脱”,意思是指这样的实执是轮回之因,但并不否认“在随理唯识的基础上,再
进入中观的见解,就可以得解脱”。
一般来讲,要想获得解脱,必须要有万法皆空的基础。随理唯识由于执著阿赖耶识实有
,故而与这一点相违,但也并不是说它跟外道没什么差别。
(七)问:我是矿业大学的研究生,有个问题想请您开示一下:既然证悟空性的圣者都
生死自在了,那为什么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答:往生极乐世界,是圆满利他方便的最好途径,就像你到社会上工作的话,先进入北
京大学是非常好的桥梁。法王如意宝也曾讲过:如果有机缘往生极乐世界,自相续的所
有功德会迅速圆满,此时再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会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所以,
很多高僧大德尽管已证生死自在,但还是发愿先到极乐世界圆满功德,然后再去度化众
生。
(八)问:我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学生。我们都知道,大乘行人的根本职责在于利益
众生,这么多年来,您也一直在弘法利生,只要身在学院,不管多累都会给四众弟子讲
课,弘法利生占据了您生命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那么,我想问的是:您个人如何平衡弘
法利生和个人修行之间的关系?
答:我不敢说有什么弘法利生,但自己的的确确觉得,今生能遇到大乘佛法和上师们,
是一辈子中最有价值的事。虽然我也去过一些国家,享受过世间的名声、待遇,但如今
到了这种年龄,回顾自己的人生时,觉得这些都没有实义,最有意义的就是遇到了上师
和大乘佛法。
所以,我平时在学院也好、出去也好,经常对自己有个要求:哪怕能帮助一个人,将这
种佛法的智慧传递给他,也觉得收获特别大。要知道,帮助人的方法有多种,如果给别
人一两万块钱,当时他可能很高兴,但这解决不了他的生死大事。只有将特别纯洁的佛
法传给他,他的生生世世才会受益无穷。
当然,每个人的因缘千变万化,我以后会怎么样,自己也没什么底。但我的目标也不是
很大,过去建立学会时就说过,即使只有20个人长期学习也可以。因此,只要我有一口
气,就算把佛教的思想传给10个人、5个人,甚至1个人,我也觉得很有意义。这一点不
是口头上说说,确实内心中是这样想的。
在这个基础上,我每天尽量起早一点、睡晚一点,抽时间做些功课、念些经。但我的念
经、修行确实比较差,因为平时有很多事要做,又舍不得放弃翻译,又舍不得放弃慈善
……总觉得人生几十年很短暂,稍微有点因缘做善事时,自己一定要抓住。当然,抓住
的时候,并不像想象得那么容易,有时需要面对很多困难。但即便如此,我的心情也很
快乐,不管事情成不成功,都会以欢喜心来面对!
w****g
发帖数: 570
2
讲个很精彩,尤其是后面的回答问题部分。。
不知道有没有网友愿意借版上的活动, 把中观的方法和次第给大家介绍一下。。。?
??
d*********d
发帖数: 192
3
末学请几位闻思比较好的道友尝试一下,请稍等。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讲个很精彩,尤其是后面的回答问题部分。。
: 不知道有没有网友愿意借版上的活动, 把中观的方法和次第给大家介绍一下。。。?
: ??

d*********d
发帖数: 192
4
下面转贴一下道友的建议:
中观的道理难以三言两语讲清楚。可以从智悲佛网上找索达吉堪布的《中论讲记》、《
中观四百论广释》、《中观庄严论解说》等,这些篇幅较长。比较短小的论典,有显密
佛网上益西上师仁波切讲解的《中观总义》、《抉择二无我》等。还有慈诚罗珠堪布仁
波切的《慧灯之光》系列中也有中观方面的介绍。
不知这个论坛可否进行连载?如果可以,末学将连载转贴《中观总义》或《中论讲记》
等。
如果有道友有更深入的问题要讨论,可以上智悲佛网论坛,在闻思A专区发帖讨论。
Y**u
发帖数: 5466
5
太好了, 师兄有时间的话, 能不能细水长流给转载一下?。。
阿弥托佛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下面转贴一下道友的建议:
: 中观的道理难以三言两语讲清楚。可以从智悲佛网上找索达吉堪布的《中论讲记》、《
: 中观四百论广释》、《中观庄严论解说》等,这些篇幅较长。比较短小的论典,有显密
: 佛网上益西上师仁波切讲解的《中观总义》、《抉择二无我》等。还有慈诚罗珠堪布仁
: 波切的《慧灯之光》系列中也有中观方面的介绍。
: 不知这个论坛可否进行连载?如果可以,末学将连载转贴《中观总义》或《中论讲记》
: 等。
: 如果有道友有更深入的问题要讨论,可以上智悲佛网论坛,在闻思A专区发帖讨论。

d*********d
发帖数: 192
6

好的,师兄,谢谢鼓励!末学也准备把堪布在国内和香港大学的贴出来,约20来篇的样
子。还有答济群法师19问,感觉在回答汉地信众特别知识分子方面很殊胜。
不知道这样一下贴出来是否太多?是否符合这个论坛的规则和习惯!
另外,关于”空中道场“末学给您写信了,如果您看不到可否告诉一下?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太好了, 师兄有时间的话, 能不能细水长流给转载一下?。。
: 阿弥托佛

Y**u
发帖数: 5466
7
阿弥托佛,师兄好,转载完全没有问题。 如果很多, 可以每天发一点, 这样大家读的
也不累, 还能有一些思考和消化的时间,效果会比较好。。
您给我发的是站内信吗? 我还没有收到呢。。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的,师兄,谢谢鼓励!末学也准备把堪布在国内和香港大学的贴出来,约20来篇的样
: 子。还有答济群法师19问,感觉在回答汉地信众特别知识分子方面很殊胜。
: 不知道这样一下贴出来是否太多?是否符合这个论坛的规则和习惯!
: 另外,关于”空中道场“末学给您写信了,如果您看不到可否告诉一下?

d*********d
发帖数: 192
8
师兄好!
是站内发信,可惜没有发件箱保留。
不介意的话,末学邮箱d*********[email protected],您发个邮件,我把内容用邮件回复过
去。
已经把益西堪布的《抉择二无我讲记》的第一部分贴出来了。
b*****8
发帖数: 235
9
进来学习下。。。
Y**u
发帖数: 5466
10
多谢, 请查邮箱..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师兄好!
: 是站内发信,可惜没有发件箱保留。
: 不介意的话,末学邮箱d*********[email protected],您发个邮件,我把内容用邮件回复过
: 去。
: 已经把益西堪布的《抉择二无我讲记》的第一部分贴出来了。

f***2
发帖数: 162
11
随喜赞叹师兄们法布施!
f***2
发帖数: 162
12
好文,推荐!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用什么方法才能证悟空性?《藏密问答录》 索达吉堪布 著(16)(唯识见与中观见)
佛,道和宇宙大爆炸的统一《藏密问答录》唯识见与中观见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单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个意思?益西堪布:抉择二无我讲记 3/10
正释唯识与中观千年间之误解摄心为戒 by 谢安朔
佛教空性观 ----——索达吉堪布北京大学哲学系演讲取舍因果与空性
《佛教空性觀──北京大學哲學系演講》主持人致辭、緣起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七)
索达吉堪布:复旦大学演讲与问答敏卓林堪千仁波切:中观·唯识·大圆满
《藏密问答录》 索达吉堪布 著(15)(藏地民众信仰现(7.3k)慈诚罗珠堪布:感到一切虚幻如梦,可以穿墙破壁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空性话题: 中观话题: 佛教话题: 万法话题: 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