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合集] 对制嗔心和心念住的个人体会
相关主题
[合集] 到底是心念,还是脑念。 心到底在哪儿?[合集] 心. :(
[合集] 新人问个问题《在家律学》之六:忏悔要义
[合集] 日常生活的止观修行-我的求道之路(3)慈心念圣严法师- 人为什么怕鬼
[合集] 你未经历过的出家生活(54)-- 宗教与个人修行[合集] robbin请进
[合集] 让人尊敬的老基督徒人类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35天行般舟汇报 (16) [原创 by 明良] (ZZ from 慈播)马哈西说心念生灭的速度
[合集] 很有意思,非常有意思[合集] 四念处是「唯一的道路」?
心. :(心念处的修习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心和心话题: 对制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Y**u
发帖数: 5466
1
☆─────────────────────────────────────☆
wuyu (wuyu) 于 (Sat Aug 27 09:00:11 2011, 美东) 提到:
自己体会对制嗔心的最有效方法是一旦发现自己起嗔心(不管是“愤怒`”,“焦虑”
,“悲伤”,“惊恐`”)的时候,只简单标记“烦恼”,越快越好,速度是关键。不
要去体会细微的感觉,不要去压制。
我一标记“烦恼”时,心一下就清凉了不少。
这方法可能对初习心念住,正念还不强的同学更有效。
“贪心""慢心"比较难觉察一点,但也只简单标记“烦恼”。
对我来说,人生的”烦恼“或”漏“主要是“嗔”“贪”“慢”
“痴”“疑”太笼统不易明确对制
大家都来向“烦恼断尽无漏”的目标努力吧
☆─────────────────────────────────────☆
JeanIris (Iris) 于 (Sat Aug 27 11:10:54 2011, 美东) 提到:
赞!
☆─────────────────────────────────────☆
SeeU (See you) 于 (Sat Aug 27 11:42:29 2011, 美东) 提到:
我的建议,是查觉“贪心"、"慢心"时标记“贪心"、"慢心",不是都标记为“烦恼”。
因为“贪心"、"慢心"是不同的,都标记为“烦恼”会混淆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无法明
查一个烦恼引起另一个烦恼。如果不知道是什么时(这很正常),就先暂时标记为”烦
恼”。
要明辨自己心里生起的烦恼,可以学习<摄阿毗达摩义论>中的法相-心、心所的特性
。下次生起时就能分辨。
☆─────────────────────────────────────☆
rainbowcc (No Games, Just Sports!!!!!) 于 (Sat Aug 27 12:19:20 2011, 美东) 提到:
随喜+祝福!
我目前的状态是,不清楚那些标示/label,无法(快速)分辨,也没有那么快的速度标
记。所以平时观念的时候,比如发现自己的某个念升起或者发现自己沉陷在某个念里,
一般就是“哈!”一下。
是有点带点惊喜的那种“哈!”,一哈,能够快速的从那个念抽离出来,完全没有压制
,就是抽离/观照,然后一般那个念就会自行消散消灭了。
我发现,念头像任性叛逆的小孩,压制是无效的,且越压制她的反弹越厉害,相反,平
静耐心的抽离/观照,她就乖乖了,自行消散。实在好好玩。
☆─────────────────────────────────────☆
rainbowcc (No Games, Just Sports!!!!!) 于 (Sat Aug 27 12:20:44 2011, 美东) 提到:
要明辨自己心里生起的烦恼,可以学习<摄阿毗达摩义论>中的法相-心、心所的特性
。下次生起时就能分辨。
--------------哦。
☆─────────────────────────────────────☆
rainbowcc (No Games, Just Sports!!!!!) 于 (Sat Aug 27 12:24:24 2011, 美东) 提到:
我最近在google什么是四念住,可是完全不理解哦。修四念住到底是怎么修啊。
☆─────────────────────────────────────☆
freeman08 (平常心) 于 (Sat Aug 27 15:31:08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方法不错,这看来是关键一步,由警觉带来的立即认识。
后边的详细认识步骤也不错,不过都是以此“警觉”为基础的。
应该说,随着禅定深入,估计是会变得越来越精细。
我想,深入禅定到底,就会接触五遍行的触和作意。
这就超出了烦恼和乐的对立。
☆─────────────────────────────────────☆
freeman08 (平常心) 于 (Sat Aug 27 15:36:37 2011, 美东) 提到: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487215_3.html
大念住经包括四念住的内容。讲的是真正修行。
上文是我当时的一些体会。
其实佛在里面已经讲的很清楚,只要修念住,就能解脱,
也只有修念住,才能解脱。
念住就是解脱的必要充分条件。
其他佛经都是为了帮助人认识、并下决心走这条路。
大部分佛经道理,无非是说,解脱好,不解脱就很苦,要解脱就应该修。
然后念住经就说,修什么?怎么修?就是修念住。
当然,具体修法,还是要跟人学习的。
☆─────────────────────────────────────☆
wuyu (wuyu) 于 (Sat Aug 27 17:24:39 2011, 美东) 提到:
我的理解:
身念住就是取一个特定的 “体位,运动" (呼吸,腹部运动,脚步,和其他)为所缘
作持续觉知
受念住就是取 “感受”(乐,不乐,舍受)为所缘 作持续觉知
心念住就是取 “起心” (我按难易分“嗔”,“慢”,“贪”,“痴”)为所缘 作
持续觉知
核心是正念,警觉。
每天身念住可以以主要手段专门练习
受念住,心念住,还是先以先培养 警觉速度 为主,不宜分太细,
法念住我不知道怎么实际操作,高手再来来讲讲吧。
☆─────────────────────────────────────☆
cpath (秋十三) 于 (Sat Aug 27 21:45:50 2011, 美东) 提到:
☆─────────────────────────────────────☆
cpath (秋十三) 于 (Sat Aug 27 21:46:48 2011, 美东) 提到:
☆─────────────────────────────────────☆
SeeU (See you) 于 (Sat Aug 27 22:13:49 2011, 美东) 提到:
我听大乘法师说的,「先有明度,再有速度」,能觉察到的保持清晰,念力增长再自然
的觉察到更多、更快。
我自己在密集禅修时的经验,也似乎是如此。
法念住是五盖之一或七觉支之一生起时,能觉察,增长、平衡善法,对治不善法。
☆─────────────────────────────────────☆
cpath (秋十三) 于 (Sun Aug 28 05:57:43 2011, 美东) 提到:
☆─────────────────────────────────────☆
rainbowcc (No Games, Just Sports!!!!!) 于 (Sun Aug 28 07:42:26 2011, 美东) 提到:
核心是正念,警觉。
每天身念住可以以主要手段专门练习
受念住,心念住,还是先以先培养 警觉速度 为主,不宜分太细,
--------------哦,这样子的。嗯,谢谢!我以为还有那些什么观风大什么的,不知道
说的是什么。
☆─────────────────────────────────────☆
rainbowcc (No Games, Just Sports!!!!!) 于 (Sun Aug 28 07:43:32 2011, 美东) 提到:
后边的详细认识步骤也不错,不过都是以此“警觉”为基础的。
------------嗯,警觉。我在心里“哈!”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察觉/警觉。
☆─────────────────────────────────────☆
rainbowcc (No Games, Just Sports!!!!!) 于 (Sun Aug 28 07:54:48 2011, 美东) 提到:
善哉善哉!写得太好了!赞!!
另外,cpath说话好好玩!呵呵。。。
☆─────────────────────────────────────☆
rainbowcc (No Games, Just Sports!!!!!) 于 (Sun Aug 28 08:24:58 2011, 美东) 提到:
cpath,谢谢您详尽而风趣的解释。
1)学前班小孩,乖乖的观呼吸吧,stay with one technique.
2)这一段:
没有”我”,就是地水火风而已,全身松爽轻安,(轻安觉支吧?)
几乎修到此程度大家都有这种现象,我知道一堆大婶老伯小朋友们都有。
没有的,算你不幸,或不肯花时间练习。
------------------ 一定要地水火风得来理解身体吗?我对身体颇有些研究探索,较
为熟悉身体的生理构造,用地水火风来看待身体,觉得有些不熟悉,又需要学习/接受/
应用这种新的划分方式,呜呜。这是必须的吗?
3)缘起法?唉,看个帖子真不容易啊,又得去google,google了也不一定能理解,理解
了也不一定能体会,唉,天下没有容易的事情。(嗔心起了。)
好多地方都很赞,比如练习”定”的过程, 比如那个舍的解释,很形象,就不一一反
馈了。
再次感谢!
☆─────────────────────────────────────☆
wuyu (wuyu) 于 (Sun Aug 28 08:37:59 2011, 美东) 提到:
有各位真诚可爱的良师益友交流心得,很感动.
我从事神经生物研究,需要处理大量的动物,有时疑惑这种杀生而累积科学知识的意义.
再加深受病苦,深深体会人生真是苦.
内求佛法,外求科学的理想是否有内在的矛盾.对佛法的信心也是时强时弱.所以修行也
一会用功,一会偷懒.
看到各位如此精进,对我也是一种勉励.给大家鞠个躬.
☆─────────────────────────────────────☆
cpath (秋十三) 于 (Sun Aug 28 12:46:00 2011, 美东) 提到:
受/
我认为不需要非要用地水火风来区分,主要是看你观察到什么,
但是,观察到那个地步,每个人感觉到的应该都一样,不会因为你对身体有研究就与他
人不一样? 我想应该如此。
比如,很清晰肉的感觉,身体哪里温热、凉,筋肉推撑,呼吸推撑,口水由食道流下去
冰凉的感觉,
或其它更仔细的感觉。
观察得很清楚,就是很清楚,清楚到你会震惊,
就算不用地水火风来区分,哪种感觉每个人还是一样。
观察不到时,硬去观察,也不好。要自然观察到(就是心清净(禅定)到那地步,自然会
观察到那么细)。
若特意用地水火风来看,或你研究所之得人体结构来看,又会落入概念式的观察。
先有概念,再硬套硬观察,那又不对了。
所以,干脆忘掉地水火风。也忘掉你熟知的人体结构。
用念住所缘,引导让心清净。
用心清净,再念住更细的所缘。
不过,这部份还是要请教SeeU法友的意见,我说的不算数。
四念住,就是内观缘起,
四念住就够。
☆─────────────────────────────────────☆
runsun (runsun) 于 (Sun Aug 28 23:21:17 2011,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Sun Aug 28 23:23:20 2011, 美东) 提到:
别听他放屁胡扯,他说的,根本不是什么“念住”
佛陀所说的念住,是建立对念的警觉,不是所谓的什么一门深入之类。
他那个,是愚昧,他整天在这里唠叨这些东西。waichi所谓的“行尽”
☆─────────────────────────────────────☆
runsun (runsun) 于 (Sun Aug 28 23:30:38 2011,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Sun Aug 28 23:43:43 2011, 美东) 提到:
☆─────────────────────────────────────☆
JeanIris (Iris) 于 (Mon Aug 29 05:04:50 2011, 美东) 提到:
zan 真诚可爱!
☆─────────────────────────────────────☆
grant (养心堂主) 于 (Mon Aug 29 11:29:58 2011, 美东) 提到:
老兄还是早点想办法转到不需要杀生的项目上吧。
杀生会障碍你的健康和修行的。
☆─────────────────────────────────────☆
JeanIris (Iris) 于 (Mon Aug 29 13:47:41 2011, 美东) 提到:
对健康的影响没有那么严重,对修行的障碍也有待磋商。
☆─────────────────────────────────────☆
richphd (终于明白了) 于 (Mon Aug 29 14:26:46 2011, 美东) 提到:
《大智度论》
“复次,杀为罪中之重。何以故?人有死急,不惜重宝,但以活命为先。譬如贾客
入海采宝,垂出大海,其船卒坏,珍宝失尽,而自喜庆,举手而言:“几失大宝!”众
人怪言:“汝失财物,裸形得脱,云何喜言几失大宝?”答言:“一切宝中,人命第一
;人为命故求财,不为财故求命。”以是故,佛说十不善道中,杀最在初;五戒中亦最
在初。若人种种修诸福德,而无不杀生戒,则无所益。何以故?虽在富贵处生,势力豪
强而无寿命,谁受此乐?以是故,知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
中惜命为第一,何以知之?一切世人,甘受刑罚、刑残拷掠以护寿命。”
☆─────────────────────────────────────☆
heyes (hoooyou) 于 (Mon Aug 29 17:36:59 2011, 美东) 提到:
赞这个说的很好!生动具体。。。
☆─────────────────────────────────────☆
heyes (hoooyou) 于 (Mon Aug 29 17:39:01 2011, 美东) 提到:
哈!这个骂的也很好,很有道理。。。话糙理不糙
☆─────────────────────────────────────☆
heyes (hoooyou) 于 (Mon Aug 29 17:41:18 2011, 美东) 提到:
赞理性和严谨的态度,很好!
☆─────────────────────────────────────☆
rainbowcc (No Games, Just Sports!!!!!) 于 (Mon Aug 29 19:48:40 2011, 美东) 提到:
呵呵,您也觉得有意思?
笑。
☆─────────────────────────────────────☆
rainbowcc (No Games, Just Sports!!!!!) 于 (Mon Aug 29 19:52:18 2011, 美东) 提到:
念住,巴利文satipatthana
sati,正念,觉知,深切有力的注意,警觉
patthana:建立起,及作为念的立足处。
satipatthana的整体意思是建立起有力的(对所缘目标)警觉,觉
------------哇,居然是这样子的。建立起有力的(对所缘目标)警觉,觉
嗯,这些都没有google到,谢谢。
☆─────────────────────────────────────☆
rainbowcc (No Games, Just Sports!!!!!) 于 (Mon Aug 29 20:20:17 2011, 美东) 提到:
嗯,好的,谢谢您详尽耐心的解释。
我的问题都好初级好白痴的,我不好意思张口就问呀,好歹自己先google一下,google
不行再问啦。
而且,您有时候(至少文字中)看着好凶的,有点怕怕,我不敢主动问您问题的。
像Yisu和SeeU就比较平和/不凶,我就不怕。
☆─────────────────────────────────────☆
rainbowcc (No Games, Just Sports!!!!!) 于 (Mon Aug 29 20:43:39 2011, 美东) 提到:
我从事神经生物研究,需要处理大量的动物,有时疑惑这种杀生而累积科学知识的意义.
再加深受病苦,深深体会人生真是苦.
内求佛法,外求科学的理想是否有内在的矛盾.对佛法的信心也是时强时弱.所以修行也
一会用功,一会偷懒.
------------------------嗯,疑惑的时候观照疑惑,病苦的时候观照病苦,矛盾的时
候观照矛盾。你不是疑惑/病苦/矛盾,尽量观照。反正,我说不清楚啦,不过,我知道
你懂的。呵呵。
关于那个研究中需要处理动物,当内心有不忍和疑惑时,也请练习平静的观照,而不是
陷入到那个情绪中去。
此外,请放宽心啦。机缘到了,一切疑惑不安矛盾都会迎刃而解的。耐心一点。也请放
宽心。
加油!
☆─────────────────────────────────────☆
rainbowcc (No Games, Just Sports!!!!!) 于 (Mon Aug 29 21:12:27 2011, 美东) 提到:
修行的一些核心部分,其实都很简单,一点也不复杂,难的就是这么简单的东西,有人
就是不愿做,非要去折腾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嗯,您说的对。点头。
我在这个版混了八个月了,截至到目前,感觉,其实只要坚持观呼吸和练习正念,对我
这辈子,就够了。我这辈子,肯定离那个什么解脱什么的远得很,运气好的话,最多最
多给以后若干世埋点种子,积点善业慧根什么的。就是精卫填海夸父追日那种心态,已
经做好了很多很多世的心理准备了。运气不好的话,就像您多次警告的那样,没准更糟。
您说呢?这两样(对我这辈子)够了吗?
什么五蕴啊四念住啊八正道啊缘起啊心所啊风大啊巴拉巴拉,其实不知道/不懂也没太
大关系哦。
我这个理解/体会,错了吗?
☆─────────────────────────────────────☆
grant (养心堂主) 于 (Mon Aug 29 21:51:27 2011, 美东) 提到:
即使是学南传的人,也要讲因果报应的。
要对自己负责任,也要对别人负责任。
☆─────────────────────────────────────☆
wuyu (wuyu) 于 (Mon Aug 29 21:51:31 2011, 美东) 提到:
真是个心善的MM,祝福你也与你共勉!
☆─────────────────────────────────────☆
JeanIris (Iris) 于 (Mon Aug 29 21:52:10 2011, 美东) 提到:
你的因果论太机械了。
☆─────────────────────────────────────☆
JeanIris (Iris) 于 (Mon Aug 29 21:56:01 2011, 美东) 提到:
同赞!
☆─────────────────────────────────────☆
grant (养心堂主) 于 (Mon Aug 29 22:09:48 2011, 美东) 提到:
等到受报的时候,你就知道机械不机械了。
禅坐也都是follow因果的。如果不能种瓜得瓜,那还禅坐啥?
☆─────────────────────────────────────☆
runsun (runsun) 于 (Mon Aug 29 22:13:07 2011, 美东) 提到:
☆─────────────────────────────────────☆
JeanIris (Iris) 于 (Mon Aug 29 22:13:55 2011, 美东) 提到:
你的种瓜得瓜怎么是单向的因果?
评价别人的时候说话别那么冷酷,一样是要受报的,lol
看看Harvard医学院多少高寿的教授吧。
☆─────────────────────────────────────☆
JeanIris (Iris) 于 (Mon Aug 29 22:18:04 2011, 美东) 提到:
强大的业力是宿世积累的结果。
因果是错综复杂的。
☆─────────────────────────────────────☆
grant (养心堂主) 于 (Mon Aug 29 22:26:01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我承受,谈论人生社会八卦,嬉笑一下或许无妨,但是谈到修行慧命,我比较严肃。
论坛上评论修行方面的问题,我基本是就事论事,你听起来也许冷酷些,但是我不跟人
吵架,也不会和稀泥。
另外,当面聊天的话,我不伤人面子的。
我没有说杀生的后果都是这辈子立刻受报,每个人受报因缘不同的。
楼主体弱多病,避免杀生对他总是有好处的。
☆─────────────────────────────────────☆
runsun (runsun) 于 (Mon Aug 29 22:37:01 2011, 美东) 提到:
☆─────────────────────────────────────☆
freeman08 (平常心) 于 (Mon Aug 29 23:15:44 2011, 美东) 提到:
真是让人难受。
一门深入就是要有个方法来修念住,
不是没方法天天表面上转而自认为在修。
如果没有方法,就像你现在这样,怎么修念住?怎么深入修?
☆─────────────────────────────────────☆
babysteps (Karuna Bhavana) 于 (Tue Aug 30 01:02:47 2011, 美东) 提到:
"这就超出了烦恼和乐的对立"
可以再具体解释一下,怎么才是超出烦恼和乐的对立吗?多谢多谢!
☆─────────────────────────────────────☆
runsun (runsun) 于 (Tue Aug 30 01:17:37 2011, 美东) 提到:
我这个回帖,怎么没了???
☆─────────────────────────────────────☆
rainbowcc (No Games, Just Sports!!!!!) 于 (Tue Aug 30 18:04:45 2011, 美东) 提到:
嗯,好的,知道了,我会记住的,谢谢!
☆─────────────────────────────────────☆
freeman08 (平常心) 于 (Wed Aug 31 12:14:04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话题还是挺深的,因为我也不能精确观察,所以精确的也说不好。
理解是这样:
通常我们所谓的警觉,其实是很宏观方面的警觉,
而不是微观上最元初的警觉。
这时其实都是有“人”“我”的,我执已经建立了。
受蕴已经有了,受的形式有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的舍受。
警觉后,能做的就是忍受和调节、发泄。无论如何都已经在受蕴里了。
而如果深入禅定,就像有些禅师说的,我们进入对于最元初的
心理现象的观察,从现象一出来(触),就观察到作意的过程。
受蕴还未形成,就超越“我苦”,“我乐”的问题。
有受,但是无受者等等,是因为这时的人还没有把自我投射到这个受上。
这时他不需要“忍”“受”,不需要忍那个受。因为和自己我不是一回事。
不过我这多少是个人理解。有一定的粗浅经验支持,但是不精细。
自己也不是很满意。
☆─────────────────────────────────────☆
runsun (runsun) 于 (Wed Aug 31 23:19:12 2011, 美东) 提到:
原来回复的帖子没了,只好再回复一下了。
☆─────────────────────────────────────☆
runsun (runsun) 于 (Wed Aug 31 23:23:11 2011, 美东) 提到:
☆─────────────────────────────────────☆
puppeteer (舟云) 于 (Thu Sep 1 07:27:40 2011, 美东) 提到:
我说两句。
有两个地方我觉得比较关键。
第一,人观到贪欲不难,但是要观到贪欲的源头?怎么弄?
第二,决定的源头是什么?
这个地方在十二因缘的流转中非常关键。。。
☆─────────────────────────────────────☆
puppeteer (舟云) 于 (Thu Sep 1 07:32:29 2011, 美东) 提到:
是的。 核心是正念,警觉。
其实关键还不是速度。而是观察要全面仔细。
一般人观察都会有盲点。当你发现你的盲点的时候,你就恍然大悟了。
☆─────────────────────────────────────☆
puppeteer (舟云) 于 (Thu Sep 1 07:33:41 2011, 美东) 提到:
是, 但你在此刻觉察到什么?
关键不是这个警觉的境界, 是你确实看到什么?
☆─────────────────────────────────────☆
puppeteer (舟云) 于 (Thu Sep 1 07:35:02 2011, 美东) 提到:
☆─────────────────────────────────────☆
puppeteer (舟云) 于 (Thu Sep 1 07:38:42 2011, 美东) 提到:
☆─────────────────────────────────────☆
puppeteer (舟云) 于 (Thu Sep 1 07:40:55 2011, 美东) 提到:
我建议能清楚知道就清楚标记。
不能知道就标记烦恼就好了,不要硬去研究。
关键是不能贪心!不能求快, 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 越急越没有效果的。
☆─────────────────────────────────────☆
puppeteer (舟云) 于 (Thu Sep 1 07:41:34 2011, 美东) 提到:
你最近修行如何?
☆─────────────────────────────────────☆
puppeteer (舟云) 于 (Thu Sep 1 07:43:16 2011, 美东) 提到:
☆─────────────────────────────────────☆
wuyu (wuyu) 于 (Thu Sep 1 09:03:11 2011, 美东) 提到:
非常同意,赞一个!
我想我所谓的"快",也是对我们新手而言,先强调保持警觉,不要急于细分法相.
尤其在日常生活中,杂念繁复
当你想细分法相时,你就丢了警觉.
当然如果定力念力都很强,清晰纯净细腻的觉知是最好的。
☆─────────────────────────────────────☆
puppeteer (舟云) 于 (Thu Sep 1 09:16:55 2011, 美东) 提到:
个人觉得不矛盾,都是探求精神活动的精微之处。
佛法精深,但是对一般的人入手确实不容易。如果能从脑科学给出比较精确的指导,但
也是个利益众生的大善事。
☆─────────────────────────────────────☆
puppeteer (舟云) 于 (Thu Sep 1 09:21:15 2011, 美东) 提到:
☆─────────────────────────────────────☆
puppeteer (舟云) 于 (Thu Sep 1 09:23:00 2011, 美东) 提到:
你最近用什么方法?
☆─────────────────────────────────────☆
puppeteer (舟云) 于 (Thu Sep 1 09:24:46 2011, 美东) 提到:
那有那么复杂。
警觉就是保持去观的心, 然后就仔细观察,观察了解了真相,就解脱了。
很简单的事,怎么被你一搞就复杂了呢?
☆─────────────────────────────────────☆
puppeteer (舟云) 于 (Thu Sep 1 09:34:31 2011, 美东) 提到:
我自己的体会, 不一定对。大家一起讨论。
这个东西也不是象练功夫,观到的东西越多越好。
比如说,你对身体每个细节都很了解,我估计最多也是破身见。
关键其实是五蕴都观到,十二因缘的次第完全了解,就知道痛苦的根源了,也能破除五
受蕴。
但身是最容易的,所以从这里下手没错。而且观身的过程包含五蕴,所以初略的修法不
一定要变。所以不要一味强调功夫,但也要切实下苦功夫。
我还是强调,不是”保持警觉的状态”, 这样最多有点轻安, 而是事实切切能够有观
察的功能,观察到东西。
这个区别比较关键,因为前者容易做到,但是是错的。
☆─────────────────────────────────────☆
wuyu (wuyu) 于 (Thu Sep 1 10:14:56 2011, 美东) 提到:
谢谢舟兄的鼓励,
我将尽力而为了。
☆─────────────────────────────────────☆
richphd (终于明白了) 于 (Thu Sep 1 10:46:09 2011, 美东) 提到: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
richphd (终于明白了) 于 (Thu Sep 1 10:55:36 2011, 美东) 提到:
如同你所说,能把烦恼认出来,不跟着走就已经断了烦恼。
如果认出来之后,还继续要断这个烦恼,断烦恼本身就又成烦恼了。
☆─────────────────────────────────────☆
wuyu (wuyu) 于 (Thu Sep 1 11:17:05 2011, 美东) 提到:
对,不要去特意压制或断,
"善恶不两立",正念一起,心就清凉了许多.
如果正念紧贴,密集,就"漏断"了
☆─────────────────────────────────────☆
richphd (终于明白了) 于 (Thu Sep 1 11:21:46 2011, 美东) 提到: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邪正具不用,
清净至无余”
所谓“大道至简”,其实就这么简单。
☆─────────────────────────────────────☆
wuyu (wuyu) 于 (Thu Sep 1 11:32:04 2011, 美东) 提到:
我慧根还不够,一步一个坑吧.或许以后也会有你一样的境界.
☆─────────────────────────────────────☆
richphd (终于明白了) 于 (Thu Sep 1 11:47:10 2011, 美东) 提到:
你能自悟这么多,确实有慧根。
“难、难、难, 十担麻油树上摊。”
“易、易、易, 百草头上西来意! ”
“也不难, 也不易, 饥来吃饭困来眠! ”
我不过是鹦鹉学舌而已。
☆─────────────────────────────────────☆
JeanIris (Iris) 于 (Thu Sep 1 11:49:21 2011, 美东) 提到:
我觉得贪欲是观不到的
☆─────────────────────────────────────☆
JeanIris (Iris) 于 (Thu Sep 1 11:50:16 2011, 美东) 提到:
盲点?内观修行讲究的和一般人的观察还是很不一样的吧。
☆─────────────────────────────────────☆
JeanIris (Iris) 于 (Thu Sep 1 11:51:05 2011, 美东) 提到:
觉察的是身,受,心,法
☆─────────────────────────────────────☆
JeanIris (Iris) 于 (Thu Sep 1 11:54:26 2011, 美东) 提到:
这话说得好!
☆─────────────────────────────────────☆
JeanIris (Iris) 于 (Thu Sep 1 11:57:50 2011, 美东) 提到:
观和破除五蕴的关系不是你说的这样子。涅磐才可以破除五蕴。
不是五蕴都观到,是观必须到很高级的境界。观不需要知道痛苦的根源,观里体验的就
是四圣谛。
观身的过程包含五蕴,这种说法不对。
轻安是修止的感觉,不是观里的。
☆─────────────────────────────────────☆
JeanIris (Iris) 于 (Thu Sep 1 11:59:19 2011, 美东) 提到:
他说的清凉,和断烦恼差距很大很大。
☆─────────────────────────────────────☆
richphd (终于明白了) 于 (Thu Sep 1 12:48:41 2011, 美东) 提到:
清安是副产品,习惯了就不一定能觉得出来了。功夫有深浅,但大方向已经对了。
你能说说你认为啥是断烦恼?
☆─────────────────────────────────────☆
puppeteer (舟云) 于 (Thu Sep 1 17:49:19 2011, 美东) 提到:
四圣谛就是告诉你痛苦的根源在哪。
☆─────────────────────────────────────☆
freeman08 (平常心) 于 (Thu Sep 1 18:05:00 2011, 美东) 提到:
我最近就是想把整个身心都调节到跟观光法适应的状态。
☆─────────────────────────────────────☆
JeanIris (Iris) 于 (Thu Sep 1 19:19:02 2011, 美东) 提到:
yeah,不过你的表述我觉得很奇怪。
☆─────────────────────────────────────☆
bdbd (kakali) 于 (Thu Sep 1 19:31:31 2011, 美东) 提到:
LOL! 别人实修出来的轻按,你居然用书本纠正。或许你碰巧没读到呢。
☆─────────────────────────────────────☆
JeanIris (Iris) 于 (Thu Sep 1 19:32:48 2011, 美东) 提到:
有什么问题?我在讨论问题罢了。
我不是用书本纠正,我是在讨论他的表述和我的理解的不同而已。
讨论可以让答案更清楚一些,就达到目的了。
☆─────────────────────────────────────☆
runsun (runsun) 于 (Fri Sep 2 01:45:56 2011,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Fri Sep 2 01:53:00 2011,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Fri Sep 2 02:05:12 2011,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Fri Sep 2 02:21:11 2011, 美东) 提到:
完整的毗婆舍那,或者说四念住,除了建立警觉之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就是要观
察到无常,苦,和无我。以观察到无常,苦和无我为取向,为目的。
毗婆舍那,巴利文Vipassana,其中的Vi是多种方式的,种种方式的。passana则是观察
的意思。其中的Vi,指代的是以无常,苦,和无我的方式。
大乘很多宗派尤其是禅宗也有所谓活在当下,比如什么砍柴就砍柴,吃饭就吃饭。在外
道当中,比如那个《当下的力量》一书的作者埃克哈特·托利也强调观察警觉当下,包
括克里希那穆提也强调对当下的觉察。
然而他们都缺乏一个最为主要,也是最为关键的,就是一定要去观察当下身心现象的无
常性,苦性,无我性,而绝对不是什么安于当下,活在当下的一种生活态度。更有些人
,是通过观察当下,通过建立起强有力的正念,竟然用在所谓“转物”(其实是神通)
,起心(所谓真如起用)之上,这更是严重的错误,
佛法所说的警觉,所说的正念觉知,不是拿来过什么轻轻松松的生活的,而是为了要导
向最终的目标,即五蕴熄灭的涅槃而服务的。
建立起对当下的警觉,还不足够,如果仅仅是所谓的活在当下,享受当下,也不是什么
佛法
关键是,要观察当下身心现象的不圆满性(苦),无常性,无我性,然后在此基础上,
产生对五蕴身心现象的舍下(厌离五蕴),如此才对。
☆─────────────────────────────────────☆
runsun (runsun) 于 (Fri Sep 2 03:06:34 2011, 美东) 提到:
☆─────────────────────────────────────☆
bdbd (kakali) 于 (Fri Sep 2 05:15:53 2011, 美东) 提到:
原来你跟人讨论问题的方式和说话口气是这个样子的呀。 也算蛮牛的。
现在是什么呢?是教育我要按照你的方式跟人讨论问题吗? 那我就不学啦。 你教别人
去吧。
☆─────────────────────────────────────☆
puppeteer (舟云) 于 (Fri Sep 2 07:55:29 2011, 美东) 提到:
那就是忘了根本哦?
☆─────────────────────────────────────☆
puppeteer (舟云) 于 (Fri Sep 2 07:57:38 2011, 美东) 提到:
☆─────────────────────────────────────☆
puppeteer (舟云) 于 (Fri Sep 2 08:00:09 2011, 美东) 提到:
☆─────────────────────────────────────☆
puppeteer (舟云) 于 (Fri Sep 2 08:01:33 2011, 美东) 提到:
☆─────────────────────────────────────☆
puppeteer (舟云) 于 (Fri Sep 2 08:04:02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我和你的意见有分歧。但没关系。
我们可以就我们有共识的部分先讨论。
☆─────────────────────────────────────☆
puppeteer (舟云) 于 (Fri Sep 2 08:07:18 2011,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Fri Sep 2 08:28:38 2011, 美东) 提到:
☆─────────────────────────────────────☆
freeman08 (平常心) 于 (Fri Sep 2 08:31:02 2011, 美东) 提到:
没有忘根本啊,正是因为明确了根本,
知道其为通向根本之路,所以才这样安排啊。
你现在干什么,日常的和修的?
☆─────────────────────────────────────☆
runsun (runsun) 于 (Fri Sep 2 08:36:00 2011, 美东) 提到:
☆─────────────────────────────────────☆
Yisu (大头教主) 于 (Fri Sep 2 08:56:57 2011,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Fri Sep 2 09:24:20 2011, 美东) 提到:
☆─────────────────────────────────────☆
Yisu (大头教主) 于 (Fri Sep 2 09:34:16 2011, 美东) 提到:
好, 先假定你说的是对的, 那为什么
1: 佛说"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 没有说"识缘名色, 名色缘识" 呢?
2: 依赖支撑的芦荻因空而互立, 识,名,色又是因何而互立呢?
☆─────────────────────────────────────☆
runsun (runsun) 于 (Fri Sep 2 09:54:31 2011, 美东) 提到:
☆─────────────────────────────────────☆
freeman08 (平常心) 于 (Fri Sep 2 09:55:56 2011, 美东) 提到:
因为这个“仔细观察”其实是要方法的,
否则观来观去也没法深入,也没法突破,
很多世俗上的明白人,难道他们不了解自己?
他们其实在相当程度上也了解,警惕性也很高。
但是没有方向,没有方法,那个警觉到一定程度也就停止了。
我说的深,是说要有一定的坚持和有明确方法训练后,有些事情才能真真正了解。
☆─────────────────────────────────────☆
Yisu (大头教主) 于 (Fri Sep 2 10:13:28 2011, 美东) 提到:
1: 如果十二因缘都是如此相互依赖而无主体, 是不是也可以说:
"老死缘生,生缘有,有缘取,取缘爱,爱缘受,受缘触,触缘六入,六入缘名色,名
色缘识,识缘行,行缘无明"
2: "站在绝对角度上,生灭和不生灭确实为“一”,涅槃空和五蕴有也确实为“一”,
但是
这个不是一体两面,因为无“体”,人们脑子当中的“体”全部是世俗经验。是恰恰要
破除的。"
对大乘本来教义的担心是多余的, 不否认有后人执着脑子里的这个"体"或书面上的
"体", 但是大乘真正的说的"体"还真不是脑子里的。。不过你的提醒也是对的。
。你批判了一种可能的错误方向, 但是在我看来并不是大乘教义的本身。。
一体两面也就是个形容。。像你举的芦桅的例子一样。。任何说法仔细地去推敲, 到
最后都是不圆的。。所以真正的解脱不离于言说, 又不在言说之中。
☆─────────────────────────────────────☆
runsun (runsun) 于 (Fri Sep 2 10:30:06 2011,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Fri Sep 2 10:45:31 2011, 美东) 提到:
对大乘本来教义的担心是多余的, 不否认有后人执着脑子里的这个"体"或书面上的
"体", 但是大乘真正的说的"体"还真不是脑子里的。。不过你的提醒也是对的。
。你批判了一种可能的错误方向, 但是在我看来并不是大乘教义的本身。。
一体两面也就是个形容。。像你举的芦桅的例子一样。。任何说法仔细地去推敲, 到
最后都是不圆的。。所以真正的解脱不离于言说, 又不在言说之中。
====================================
如果大乘人真的懂什么是“空不异色,色不异空”,什么是“世间即涅槃,涅槃即世间
”,他们就没有胆量敢说阿罗汉的无余涅槃只是化城,更没有胆量说什么不取涅槃,
不住涅槃为解脱最究竟。
他们很多人,甚至是所有人,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猜测出五蕴和涅槃的不二性,以为
解决了某些矛盾。然而他们扭曲了这种不二性,更把五蕴涅槃,空色的互斥性完全抛至
一边。
由于他们是错误的理解了这个不二性,所以他们才认为五蕴涅槃平等,认为所谓的不取
涅槃,不住涅槃是究竟。对于阿罗汉的出离舍弃五蕴不屑一顾。
更可笑的是,竟然说什么放下涅槃是最高的,这都是不装装懂的胡扯。
我前面曾经说一定要以涅槃为目标,而你竟然冒出什么连以涅槃为目标也要彻底放下,
好个完全放下,真以为这种境界高吗?
高个屁,那是愚昧,是在自己玩弄自己。
☆─────────────────────────────────────☆
Yisu (大头教主) 于 (Fri Sep 2 11:13:03 2011,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Fri Sep 2 11:20:48 2011, 美东) 提到:
☆─────────────────────────────────────☆
Yisu (大头教主) 于 (Fri Sep 2 11:29:28 2011,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Fri Sep 2 11:45:02 2011, 美东) 提到:
☆─────────────────────────────────────☆
Yisu (大头教主) 于 (Fri Sep 2 11:51:47 2011,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Fri Sep 2 11:55:33 2011, 美东) 提到:
我这里所说的现象这个词,对应的是全部的五蕴,全部的有为法,包括心,包括识。
这个“现”,是比较准确的一个词。名色是显现出的,是现实性的。
名法和色法,是涌现出的事件。是在时空之内的,是现象界。
玻尔在自己关于量子力学的描述当中,也大量用现象这个词,而不是传统的物质概念。
我觉得这个词,也确实比较贴切。玻尔有句话比较有名,”任何一种现象,只有被记录被测
量才是一种现象“,这个很准确。
有现象界,自然就有非现象界,它就是涅槃界,它不是现象,不是时空当中的事件。
现象界,是世间,非现象界,是出世间,是涅槃界
☆─────────────────────────────────────☆
runsun (runsun) 于 (Fri Sep 2 12:04:54 2011, 美东) 提到:
☆─────────────────────────────────────☆
bdbd (kakali) 于 (Fri Sep 2 17:45:35 2011, 美东) 提到:
”任何一种现象,只有被记录被测
由于你撒谎没有被记录下来,所以就不是一种现象。 明白了,你老人家真高呀。
☆─────────────────────────────────────☆
runsun (runsun) 于 (Fri Sep 2 21:32:51 2011, 美东) 提到:
你有点水平好不?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心念处的修习[合集] 让人尊敬的老基督徒
禅定今说——现代在家居士的禅修途径35天行般舟汇报 (16) [原创 by 明良] (ZZ from 慈播)
心念處觀心無常zt[合集] 很有意思,非常有意思
[合集] 一个易学圈走出来的佛子对算命的看法 zz心. :(
[合集] 到底是心念,还是脑念。 心到底在哪儿?[合集] 心. :(
[合集] 新人问个问题《在家律学》之六:忏悔要义
[合集] 日常生活的止观修行-我的求道之路(3)慈心念圣严法师- 人为什么怕鬼
[合集] 你未经历过的出家生活(54)-- 宗教与个人修行[合集] robbin请进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心和心话题: 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