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转帖:树叶。森林
相关主题
如何精进重新学习梁武帝《断酒肉文》来澄清一个误区ZT
精进的密码正语经文辑要-zz
慈心观ZT 随手公益,匡正人性
识缘名色随手公益,匡正人性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无垢子注善护口业 --- 正语
永嘉大师证道歌心空无我 无住无染
美国心理学巨匠几十年的总结:13条干货从”与人交流“到“过失”到“戒”的”正语“
[合集] 回答J,为什么你那个不是佛法的观中部2 一切烦恼经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佛法话题: 一种话题: 生命话题: 状态话题: 问题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n
发帖数: 459
1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6defb10100bvhe.html
有一次佛陀在带领弟子乞食的过程中,经过一片森林,他抓起一把树叶,问弟子:我手
里的树叶多还是森林中的树叶多?
弟子说,当然是树林中的树叶多。
佛于是说:我能讲的法像森林里的树叶那么多,但是那些法我不说,我只说手里的树叶
。因为这些才跟解脱有直接的关系。。。
现在学佛好像很时髦。国家的政策各方面也比较变通。使很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佛教
。但是佛法有这样的说法。“佛法所缘。缘苦众生”。因为生命中有苦才会让人们有所
触动、反省。从而使人去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实际上佛开始说法并没有那么复杂,没
有那么复杂的现象。
佛法在原始传播时是很简单的。因为它就是解决问题的。不是像现在这样——有很复杂
的仪式、仪轨,以各种很复杂的修行模式出现。佛刚开始说法说得很简单,就是说的四
谛:苦、集、灭、道。它告诉你一种方式和角度,说一切皆苦。为什么这么说呢?佛就
是觉悟的意思。觉悟——每个人都想觉,之所以不觉是由于很多因素。我们没能足够地
去认知生命的本质和思维状态,所以会让我们有很多痛苦产生。《法华经》说“以苦欲
舍苦”。我们都希望家庭和谐,希望自己、社会都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我们的智
慧、我们种下的因和行为,使我们不一定往好的方向发展。
人是一个很复杂的生命状态,既有现世的因缘,也有宿世的背景。现代的科学也证明我
们不是没有背景而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虽然有基因的因素——父母祖辈的遗传是一方
面。同时我们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宿世的传承这种因缘辗转的变迁实际上是很复杂的
。所以给我们生命的觉悟带来很多的困惑。所以学佛需要通过自己的智慧(睿智)找到
佛法的本质和核心。这是很重要的。
佛陀曾经有森林里树叶和手里树叶的比喻。有一次在带领弟子乞食的过程中,经过一片
森林,佛陀抓起一把树叶,问弟子:我手里的树叶多还是森林中的树叶多?
弟子说,佛陀手里的树叶当然比森林里的树叶少。
佛于是说:我能讲的法像森林里的树叶那么多,但是那些法我不说,我只说手里的树叶
。因为这些才跟解脱有直接的关系。
这是一个度的问题。实际上每个人的宿世因缘都纷繁芜杂,那究竟什么才是你自己手里
的树叶呢?这就需要通过每个人自己的学习和努力寻找到佛陀所说的能让你解脱的手中
树叶。只有抓住这样的法,才会真正有用。我们现在学佛的弊病比较多。大多数人都会
满足自己感官上的一种需求。(听从感受)。一会儿做做这个,一会儿接触接触那个。
但却没有抓到佛教真正让我们修行的本质。佛教里面有这样的强调:不修念住皆不得佛
法正义——即身、受、心、法(四念住)。
不管是世间法也好还是出世间法也好。都是由这四个法组成的。对身体的认识、对感受
的认识、对心和法的认识。如果在这四个方面的认识不正确,在你整个的生命过程中,
就会因为这个有问题的认知,而使得在这基础上的构建都会有问题。这就是我们为什么
会有苦的来源。苦产生的过程很复杂,而佛法真正能使人解脱的方式却很简单。就是因
为太简单,很多人不相信,才慢慢发展成后来复杂的现象和理论。而理论往往在我们没
有正确学习时会产生一种障碍。我们感觉到理论很重要,就像佛法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
叫“无常”。很多人会把无常当成一个既定的概念往上套。只是接受这样的概念,而不
是通过平静的观察去印证无常,只是接受了一个概念——啊,无常,无常。尤其是那些
喜欢关注经典、读诵了很多书的人,会更有这样的问题。读了很多书,似乎是知道了很
多观念。比如上了这个那个班学了一堆东西以后,会感觉对无常有认识,知道了佛陀在
说无常、说苦、说空性。但那只是知识。
实际上所有这些认知都是来源于一个最基本的方式,是从中印证出来的结果。这种最基
本的方式就是:致力于持续的醒觉。我们在学佛过程中能不能找到发展自己持续的省察
能力的方法?这样的一种法,才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都可以说是通法,世出世间都一样。致力于持续醒觉的状态,保持这种状态以后才
有探讨的余地。在这基础上探讨一些佛教的观念、价值的一种取向等等才有意义,才可
以匡正你觉性发展的方向。如果学和修结合得好的话这样做才更有意义。所以说首先要
从经验上体会到这种省察的状态,然后进一步在这种省察状态的基础上来匡正它——即
首先要抓到什么是不觉悟、什么是问题的来源。佛教里强调的另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无
我”。(无常是另一个角度的说法)但这不是让我们接受的。有我、无我不是我们接受
这样的概念就可以了,而是要通过直觉去观察:“我”是什么。有人可能看过一些备受
关注的活佛的书,还有人效仿其中的语气和口吻,通过谈这个没有、那个没有,破这个
、破那个,来分析什么都不存在,以这样的方式写书。这种概念对某些从来没有接触过
佛法的人会有一些触动,它提供了一种反省的渠道。但它的意义是有限的。明白如何发
展出自己观察而不取舍的状态和素质,很多问题才会自然的展开。
佛法的真正的理论是用来印证这么观察和审视出来的现象,而不是用来学习研究的。对
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发展出持续省察的状态。比如大家都知道腐败是一
个很普遍的现象和问题,但不腐败又该怎么做呢?
佛法里强调精进,让生命去燃烧。当我们不是抱着很强的目的性,而能保持一种省察的
状态的话,你就会发现你的生命充满了力量。但一旦你的生命和某些既定目标结合起来
的话,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金刚经》或《心经》里没提倡“有所得”。要得到一个
既定的目标可能会有干劲,但现实是无常的,一旦不向你既定的方向发展的时候,省察
及生命燃烧的这种状态就会打折扣。所以佛法为什么强调“看破、放下”。既然每个人
都知道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那是让自己萎靡不振、前思后想地煎熬着过这几十年,还
是让自己在平静的燃烧状态下活着呢?很多人执著所谓的次第,想修证,想达到某个果
。大家接触佛教多的都知道禅宗的百丈立清规,百丈清规最核心的就是致力于持续的醒
觉,让每个人保持在当下见、闻、觉、知的审察和醒觉状态。如果能够认同这样的观念
,让自己生命积极的平静在这种状态中燃烧,之后再去探讨佛法的一些观念、道理,才
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心经》里有一句话。“无所得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但世人皆因有所得故,天天颠倒梦想。不断的发展生命中这种省察状态,去观察到
底能得到和拥有什么,才能在佛法的受用当中找到自己的归宿。
佛法真正的归宿不是一种、固定的,而是在发展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佛法为什么说一
切都无常,一切都苦?因为一切——不管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在变动中。如果想抓着
它,就会有苦,但并不是说不抓。当你观察后,发现没办法抓的时候,自然就会很坦荡
地活着,而且不会那么萎靡地活着。阿姜查有一句很精辟的话:“这世界一切都是改变
的,没有不变的,唯一不变的就是无常。”但是无常就是变,也就是没有不变的。所以
,不用能得到的东西来评价或当成自己的目标。
这就需要平衡。人们往往在很难得到的时候会缺乏努力的动力。那如何平衡好一个宏远
的目标——比如成佛、比如利益更多的人,同时保持自己积极的生命状态——这是才是
很有意义的。学佛大多数人都会很偏激。实际上学佛只是需要你睁开眼睛了解生命状态
,而不是说首先要接受某些状态。不要盲目的去接受一些观念。而是要学会在修学的过
程当中让自己保持一种没目的的但是持续的醒觉的这样的一种心态。这样才能在学佛的
过程当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否则由于自己的有所得会使自己的生命起起伏伏。包括学佛
的状态和心情都会起波澜。而且在向外看的时候比如佛教界也好学佛的这个圈子也好。
无奇不有。任何一种方式或文化现象都是在一个平台上展现的。但在一个平台上展现的
越是流行的东西绝对不是真正好的东西。同时也不是能积淀下来的东西。像现在这些很
花哨的东西最终不会积淀下真正佛法本质的。而一个平台建立以后会发现好的东西却不
会流行。因为往往好的东西会很简单但同时又是很费力才能得到好的。而不好的东西很
极端很偏激。听起来很过瘾。做起来好像也很畅快。但生命很短暂。所以你要从更高和
更广的角度来观察生命的现象。你才能知道做什么。所以觉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
为觉悟需要更多的力量。和更多的承载力。佛教里有这种说法。“忍辱第一道。佛说无
为最”。因为忍辱才是观察和审视的开始。当你太计较得失的时候就不会忍辱。但当你
能忍的时候发现也是很容易的事。所以佛法可以说是既简单又复杂的。比如说放下。能
放下的人。很多东西对他来说不是问题。但对计较的人来说。让他放下又很复杂很困难
。那有没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呢。有。希望想关注佛教学佛的人。应该从简单的。看
得见的方式方法中去用功。佛法在修行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很重要的一本经。《大
念住经》。佛在这部经中强调“这是唯一解脱的路。解脱忧悲苦恼的路”。是什么呢。
跟《金刚经》里所说的差不多。只不过《金刚经》说的比较简练。“如是降伏其心”。
而《大念住经》说“就呼吸来观察呼吸。就走路来观察走路”。这么简单的说。当生命
能通过这么简单的方式来训练你的心。降伏你的心。“就走路来观察走路。就呼吸来观
察呼吸。变得这么纯净”。你所有的思想因为这样而能净化的话。才能真正的解决苦。
而不是需要那么多更复杂的方法。更复杂的方法有用。但是容易使你抓不住法的本质。
跟我熟悉的弟子我经常说这样的话。“通能摄别。别不摄通”。通。比如“就走路来观
察走路。就呼吸来观察呼吸”。这是通法。每个人都能做。甚至有没有宗教信仰都可以
接受。而且只要你肯做就会有用。更复杂的方法就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宗教仪式。接
触某一教派人的特性可以比较。像每个人所了解的星座也好。价值取向也好。只要你关
注一些现象。就会发现。有相同性格趋向同一类人群。会集中在某一个事物上。这些人
有共性。比如关注南传佛教、藏传佛教都有共性。同样关注某一个宗派也有共性。比如
汉传佛教有八大宗。净土、唯识、三论、天台、华严等。在这些学派中每一个派别都有
性格特征。或从不好的角度说就是人格的弱点。同样弱点的人会集中在某一派别当中。
每一个法从究竟或从祖师创立的初衷当然都是好的。但“法久生弊”。当一个法流传久
了。好的东西就越来越不清楚了。这是从法说。同理。在我们学佛的个体当中也会展现
。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或者找到点时。你会感到很有用。但学多了做久了就搞不清楚它能
解决什么。这是很大的问题。因此《大念住经》有这样的原则。强调——“精进、觉知
、时时彻知无常”。往往我们大多数人习惯了一种方式后。密度不够大。刚开始接触一
种修行方式。会有触动。当不精进时触动开始越来越弱。刺激越来越不明显。最终很难
发现再进步的点。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佛教强调精进。但精进的同时不要急功
近利。目的性。有所得心太强。这是精进很重要的一个前提。我们大家都知道无利不起
早。那种不叫真正的精进。佛法强调正精进。之所以正。没有什么目的性。只是培养一
种醒觉。让自己积极向上而不躁狂的一种省察和醒觉的状态。保持这种状态实际上就是
一种精进。但如何维护这种精进呢。有两个辅助的力量。第一。需要觉知。往往大多数
人做习惯时都不过脑子。像开车。实际上是一个很危险的活动。但开熟练后大多数人在
开车时心思并未完全放在开车上。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交通意外事故出现。因此在能够精
进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觉知。第二。当精进。觉知。这两点做到时。如何对发展出来
的现象进行价值评判(知见的重要性)。这也是很重要的。为什么佛教中批判所谓的外
道。外道不是想成为外道而成外道的。而是因为当他有足够的省察和观察的力量和状态
时。不能正确的看待观察出来的一些现象。自己进行一些价值评判的取舍。所以才成为
外道的。有人会盲目的批破这是外道。那是外道。实际上即使是所谓学佛很多年的人也
未必在道中。从形式上我们可能接触的对。这个方式。方法。体系有正法在。但从个体
发展的程度来说。如果更严格的划分的话。是需要不断的去发展的。我有时会强调这样
的一种方式。我们常说。“正、正、正”。佛法也强调八正道。但什么是正呢。我会这
样来定义它。“正实际上是一种倾向。你是不是开放式的、不断再完善的、可发展的。
而且知道善恶好坏的取舍的。而不是固执的。(当然固执从生命宏观的现象来说。每个
阶段都不同。如果那样比较实际上没什么意义)。但是从近因缘来说呢。从我们生命的
这几十年来说。我们有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这样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就是正。我们每
个人都有发展积极的一面。或生命当中某几十年。某一阶段在发展中。但实际上大多数
人都会停滞。所以正是一种倾向。当你有了这样的倾向的时候。不断的发展完善。不执
取。如实的看待问题的能力发展出来的话。有这样的态度都叫正”。和我接触多的人都
知道我会经常批判某些现象。实际上不是批评这个事。而是批评那种执著。但破其执。
不破其法。佛法有很重要的一个观念。“问题都是来源于执著。执著都来源于对法的不
真实的认识。无明。不知道这个是无常的。不知道这个是苦的”。像《法华经》所说“
以苦欲舍苦”。而且《法华经》里有火宅喻。不知道何者为火。何者为舍。东西走戏。
像我们都在这个世界中忙着这个忙着那个。忙所谓的挣钱呀事业呀。如果我们反省生命
的意义的话。我们究竟在做什么呢。我们可能会说为了家庭的幸福国家的昌盛。实际上
到底是什么呢。如果彻底深刻的反省的话不知道到底自己在干什么。人会被时代的价值
观给催眠。认为这个时代应该发展这个。那个时代应该发展那个。同时又在不断的抛弃
一些时代的观念。又有一些新的价值取向灌输给我们。我们认为这样很真实。实际上通
过反省。佛法会让你更明白。让你发现关注生命本质的这样的一种状态。这对每个人来
说更有意义。所以希望今后想学佛的人更多的关注生命最本然的状态。你发现在生命中
你拥有更多的东西有好处。但是同时弊端会更多一些。这和每个人的福报和智慧有关系
。每个人找到自己的平衡就够了。而非用一个固定的标准。往往很多人会用一个固定的
标准。比如佛教提倡某些观念。或某些戒律。什么都必须那么严格的去做。但实际上每
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状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比如福报、智慧。有
人曾问过我什么是智慧。我曾经这样下过定义:“智慧是发现问题和平衡问题的一种能
力”。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智慧不能横着去比较。你发现问题有眼前的和宏观的。当你能
发现问题是好事。但有时候发现问题的同时却会变成问题的一个来源。能发现问题你就
会躁动不安。比如八十年代时。外国人调查过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最高。难道那时候无常
不存在吗。还是存在的。但是后来改革开放了。把我们每个人都推向了社会的最前沿。
让每个人都直接面对社会。直接面对失业呀。社会压力等很多问题时。人们会变得无所
适从。这种现象一直都存在。只是由于视角不同淡化了某些环节。我们刚才所说的智慧
。你通过生活的历练。应该从更高的或更广的历史的角度来诠释生命存在究竟是一种什
么状态。就会发现眼前的和生命更长远的意义。发现问题应该还有一个素质。就是平衡
。中医有很优秀的地方。中医强调平衡就不得病。不管你年轻与否。如果不平衡还会感
冒长瘤。但可能八九十岁。健康的水准不是很高。但是四大之间如果平衡就不得病。同
样智慧也在于此。有人认为智慧是咔嚓一下把问题消灭掉。不再有这样的问题。然而这
种做法会引申成别的问题。例如中医认为人的脏腑是相生相克的。如果把一个东西极端
的发展后问题反而会变得更复杂。如果你能发现问题。又能在你的智慧和福报的基础上
平衡好它。这就是生命最好的状态。但这需要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佛法很多重要的理论
都是不为懈怠者说。就不是为懒人说的。如果有人太变通了什么都是佛法。怎么做都合
理的话。大部分人就没有激情。不努力。所以佛教越变通的法越需要一个前提。精进。
因为在极端的情况下展现出来的才叫更好的更高的智慧。但这是指跟自己比较的而。不
是横着比较的。横向比较如果从宏观来看没有可比性。因为每个人的背景不同。如硬要
比较的话这也是烦恼的一个来源。所以有人开玩笑的说人们都信邪教。什么邪教呢。就
是计较和比较。我们大多数的烦恼都是因为信这两个教而产生的。金钱呀、地位呀、年
龄呀各方面的资源呀。突然哪天心情上来了注意一比较就开始生烦恼了。或者计较一些
自己的付出时就开始不平衡了。我们往往都不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诠释问题。刚才所说的
智慧。一个要发现眼前的另外一个要发现宏观的这样的问题。尤其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
人太重视眼前的问题。因此没有宏观的判断和驾驭力。现在很多好的电影和传统文化的
思想。比如传统文化里强调什么都有道。夫妻之道、君臣之道、社会有社会的道。之所
以有道。我们有时候看他们的制度和说法觉得迂腐。但实际上他们的那种迂腐和条条框
框都是为了让这个架构更长久、更稳定、少矛盾而设置的。但现在很多人盲目的批破这
种现象。最终会让这种稳定的的架构更不稳定。虽然谁都想稳定。谁都想让它平和。少
问题。但由于我们的短视。不能发现宏观上的倾向和问题。所以才显得没智慧。智慧就
是能发现眼前的问题同时又能关注宏观的问题同时在此过程中平衡问题。这是很重要的
素质。否则有很多知识未必有智慧。有很多知识未必能很好的平衡眼前的问题。所以我
们很多人学佛会陷入一种怪圈。尤其是认为。学佛了好像要看很多书才能把佛学好。实
际上这是一种方式。。要根据每个人对知识的驾驭能力。需要学到一定的量。有这样的
比喻:“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照”。大太阳底下点灯没用
。多闻。学很多知识后。不能抓住重点的时候。不能找到真正修行切入的点。反而会迷
惑。眼前和宏观存在一个茅盾和统一的问题。佛教用语叫:“不二”。如何把眼前和宏
观平衡好。我们的生命都是刹那刹那展现。连续而形成的。我们学的那些知识在哪儿呢
。如果思维和反省的话也是由刹那刹那展现的。佛教中有说。一念三千。心含太虚。量
洲沙界。即使你学再多的东西都是刹那刹那生灭而展现出来的。如何把你学到的知识在
刹那的状态中能够体现。或者是通过观念能够理解能够汇通。所以佛法是既简单又复杂
的。佛法有时祖师会把它解释成这么简单——不离当下见、闻、觉、知。因此学再多经
论也不离当下见、闻、觉、知。这无非是身心的一种平衡。平衡就是一种最好的状态。
很多人往往盲目的学很多佛教的知识。比如学这个宗学那个派。非要学什么非要有个次
第。这些东西可以说都不是智慧的。因为任何一种言论或者一种主张都是有针对性的。
比如学密宗的人很多人都会强调次第很重要。每个法门都有一个次第。要次第次第的学
。如何如何。次第只是安心或学佛的一种方式。次第会让我们对这个框架比较完整。没
有疏漏。但我们每个人的性格背景不同。也有别的安心方法。比如天台宗提到安心方法
有五种。有次第的是一种。第二种。随便宜。适合就应该这样做。适合就直接这样做。
不需要很迂腐的次第去做。第三种。随喜乐。喜欢做这个。但是这里注意要有一个度。
尤其随顺自己喜好的话一定要掌握度。执著自己喜乐的东西的话。就成为外道的开始。
过分的执著。认为自己认识的很重要。认为自己认识的才是对的。这只是一个入门的方
式。但强调一个度的问题。别太执著。只是入门。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对治。实际这是很
关键的甚至在佛教中是划分水岭的。往往很多人都喜欢干自己喜欢的事。而不喜欢革自
己的命。但佛教有一个说法。佛法跟外道的差异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对治。即要反省自
己的问题所在而有针对的去解决。而不是喜欢做什么就发展什么。这也是在整体下来诠
释而判断的。如果需要对治的话就应该去对治。但刚开始过分的对治会对我们的道心和
持续的修行会有障碍。因此后面有一个更深的安心法。第五个安心法。就是第一义。如
果能变通的把佛教的更深的知识理论掌握住的话。以这样的方法来指导你的行为的话,
你就会没有迷茫困惑。少诸留难。就是少停滞在某一个环节当中。希望大家能变通灵活
的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使自己身心平衡的一种状态。但是无论如何修。执著就是
最大的问题。精进不叫执著。但不管是什么只是抓着。并且认为自己抓着的很对。这样
的话就是一种问题。这也是评判大家学修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佛法中有这样一个价值评
判。柔和善顺。柔和善顺而又能保持持续的醒觉的话这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和素质。一
个人一旦很睿智很敏锐的话。都会嗔心很重。像大家都知道的西游记。孙悟空就是嗔的
代表。但嗔同时也是智慧的一种代表。因为有智慧才能跟人发脾气。如果你发现不了别
人有问题跟谁发脾气。傻呼呼的不知道谁有问题也不会有什么嗔心。就因为很睿智。发
现了别人的问题。别人还不能接受。所以才会有嗔才会去指责别人。但不要这么发展。
有了睿智同时能柔和善顺。这才是更高的素质。希望大家在以后体证佛法的时候。用这
样的心态和价值标准来匡正自己。有时候我们受西方的价值影响是很深的。很多人都会
有一种潜移默化的观念。好像是教育是万能的。我这么修有好处。别人谁都修吧。谁修
了都会好。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因为西方很多价值观念按佛教说都是断式的。不承认有
前生后世的一种状态。包括现代心理学很多的流派。这会让我们变得更盲目。从某种角
度我们能找到自己一个受用的点而不执著。只是保持一种醒觉的状态。这才是学佛最基
本的。因为不管有多少只是真正受用的就是当下的见、闻、觉、知。而不是能读多少经
多少论。这些都是在最终用的时候在刹那的见、闻、觉、知中展现的。即使读了很多经
论不能在刹那的见、闻、觉、知中展现的话。这就不是一个很好的学佛者。希望大家能
够找到自己的受用点。一会我会教大家一种方法。有很多人都知道。一种动中禅的方式
。动中禅很多人都参加过。很多人也感兴趣过。但也困惑过。这也就是所说的无常。当
你对很多事物不能完整的认识的时候就会疑。看更多经论的意义无非是来解释自己的行
为。给自己的行为找到理由。不怀疑。而且在这样的一种简单的形式中。来持续的发展
自己的觉性。这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我们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体验佛法。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中部2 一切烦恼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无垢子注
侮辱耶稣,亵渎佛主,美国还保护他?谁这么横?永嘉大师证道歌
MN.1.2 一切烦恼(一切漏;All the Taints)经美国心理学巨匠几十年的总结:13条干货
观察者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合集] 回答J,为什么你那个不是佛法的观
如何精进重新学习梁武帝《断酒肉文》来澄清一个误区ZT
精进的密码正语经文辑要-zz
慈心观ZT 随手公益,匡正人性
识缘名色随手公益,匡正人性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佛法话题: 一种话题: 生命话题: 状态话题: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