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情人节话题:恋爱禅
相关主题
四种决定清净明诲佛经故事-摩登伽女的前世今生
楞严大义今释(024)男女之情皆有前世因缘的八个启示Zz
楞严大义今释(025)新年重读楞严, 楞枷。
[合集] 七处征心(3)爱情是一种最纯粹的想象
楞严大义今释(010)大家为什么喜欢佛教呢?
楞严大义今释(018)修行人的婚姻观--张慈田
楞严经主要内容南北传阿含经当中的须陀洹初果
ZZ: 护卫禅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有谁认为自己证果了,可以把理由说来听听,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是否真的证果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阿难话题: 伽女话题: 摩登话题: 修行话题: 思惟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y
发帖数: 33185
1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如果有恋爱禅,那会是咋样?
r****n
发帖数: 7315
2

借恋爱此外景,修内里之定力。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 如果有恋爱禅,那会是咋样?

B*M
发帖数: 1340
3
大概会是生殖器吧,呵呵,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 如果有恋爱禅,那会是咋样?

K*****k
发帖数: 1611
4
就是简简单单
自自然然的去爱好了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 如果有恋爱禅,那会是咋样?

a*****y
发帖数: 33185
5
当年阿难碰到摩登迦女的时候,应该定力还行.
我觉得这里有个trick: 定力才是魅力的来源, 一旦失去定力, 魅力很难再保存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借恋爱此外景,修内里之定力。

a*****y
发帖数: 33185
6
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主要依据《楞严经》、巴利文经典和大正藏第十四卷的《佛说摩
登女经》之记录整理而成。
阿难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佛陀三十二相,阿难三十相,由此可见阿难少年英俊
,相貌庄严。而阿难陀的年轻貌美,也引起了很多麻烦。据《楞严经》第一卷记载,有
次举行大法会后,佛陀带领许多弟子接受波斯匿王的供养,阿难没跟上,于是就单独到
舍卫城街上乞食。走了很久来到一个聚落,钵还是空的,阿难又热又饿又渴。刚好前面
有一口古井,一位女子正在那儿打水,阿难走到井边,这名女子抬起头看见这位出家人
,眼前一亮,心中发出赞叹:“多么庄严的比丘啊!”一念之间,她心里生起强烈的爱
念。
这名女子名叫摩登伽女,属首陀罗种姓。依据印度的传统,首陀罗种姓的人为四种
姓中最下阶级贱民,以清扫街路为业,他们既无权诵经、祭祀,亦不得投生转世,更不
能与四种姓中的其余三个种姓交往,甚至不可以直接将水、饭食等物亲自拿其他三种姓
的人。所以当阿难向摩登伽女要水时,摩登伽女犹豫不决,不敢把水供养给阿难。阿难
知其原因,安慰她道,“佛陀教导四种姓平等,你虽属首陀罗种姓,但一样可以供养比
丘饭食。”摩登伽女听后万份高兴,欢欢喜喜地将水倒入阿难钵中,并瞪着大眼注视着
阿难,直到他离开。
摩登伽女回家后,便得了想思病,整日思念阿难,饭食无味,从此失去了人生的乐
趣,终日不是忧郁,就是沉思。眼看着花一样的娇容日见消瘦,她的母亲放心不下,再
三盘问她究竟有什么心事折磨她。摩登伽女最后才告诉母亲她的心思,母亲设法让她嫁
给阿难。母亲知道比丘是神圣不可犯的,女儿这种爱恋之心,根本不可能实现。可是女
儿死求活求,一心只爱这位比丘。
母亲爱女心切,只好硬着头皮来找阿难,并说,“我的女儿对你一见钟情,朝思暮
想,我愿将女儿许配给你为妻。”阿难说,“我所持的戒律不可以取妻。”摩登伽女的
母亲哀求阿难说,“你若不取我女儿,她便会自杀,恳请你求我女儿一命。”阿难十分
为难地说,“我随佛出家,身为比丘,不可结婚生子。”摩登伽女的母亲回来后将情况
如实向摩登伽女说明,并劝说女儿死了这条心。可摩登伽女不甘心,哭着对母亲说,“
我若不能成为阿难的妻子,便会死去。母亲有大神力,可以求我。”母亲答道,“天下
之道力,无有人能胜过佛与阿罗汉。”摩登伽女说,“母亲可以念符咒使阿难迷惑,天
黑后不许他出门,然后我们便可以成夫妻了。”
摩登伽女的母亲无奈之下,当阿难再次来到她家门口托钵化缘时,她便用邪术迷使
阿难迷迷糊糊,身不由己地进入摩登伽女的家,摩登伽女大喜,把自己打扮得如花似玉
,来诱惑阿难。阿难心知不妙,不肯依从。摩登伽女的母亲大怒,在门前点燃一堆火,
拉着阿难的衣服威胁说,“你再不顺从,便将你投入大火烧死。”阿难心中有若难言,
悔恨平时不用功,危难之时力不从心。
阿难危难之时,一心念佛,道交感应,佛陀心知阿难受难,赶紧派遣文殊菩萨到摩
登伽女家附近去找回阿难,并且叫所有的比丘要全心一意持楞严咒。此时,阿难正在摩
登伽女的室内,在即将破戒时,忽然间清醒过来,马上离开摩登伽女,跑回佛陀的修行
地。
摩登伽女见阿难忽然离她而去,心中非常难过,来到寺前等阿难。阿难外出托钵,摩
登伽女便傻傻地跟在他后面;阿难吓得不敢出门,摩登伽女便在门外等候。摩登伽女一
日见不到阿难,便无所适从,大哭而归。
阿难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向佛求救。佛陀问摩登伽女,“你如此苦苦追阿难,为
什么呢?”摩登伽女回答道,“阿难无妻,而我无夫,我和阿难正好可以结为夫妻,请
佛慈悲成全我们的好事。”佛说:“你真的很爱阿难?”摩登伽女说:“我真的非常爱
他。”佛说,“阿难没有头发,你若肯剃除秀发,你和她一样了,我才可以让阿难取你
为妻。摩登伽女毫不犹豫地答道,”为了阿难,我什么都可以做。“佛陀说,”那么回
家告诉你母亲,剃发后再回来。
摩登伽女回家后,请求母亲为她剃除秀发。摩登伽女的母亲非常伤心地说,“女儿
的头发犹如孔雀的羽毛,理应小心保护才对。你美若天仙,国中英俊男子那么多,我一
定能帮女儿找一个如意的郎君,又何必苦苦的要嫁给一个沙门呢?”摩登伽女回答说,
“我生为阿难的人,死为阿难的鬼。今生我非阿难不嫁。”摩登伽女的母亲一边流泪,
一边替女儿剃下秀发。
摩登伽女剃光头发后,高高兴兴地来到佛面前说,“我已落发,请佛陀履行您的诺
言。”佛陀问摩登伽女,“你爱阿难什么呢?”摩登伽女答道,“我爱阿难明亮的眼睛
,我爱阿难英俊的鼻子,我爱阿难迷人的耳朵,我爱阿难甜美的声音,我爱阿难高雅的
步伐,我爱阿难的一切。”
佛陀问,“阿难眼中的眼泪不净,鼻中的痰不净,口中的唾液不净,耳中的耳垢不
净,身内的屎尿肮脏不净。婚后行不净污秽,生子后便生老病死等苦,由此观之,阿难
的身体有何值得爱的?”
为了进一步引导摩登伽女领悟不净观,佛陀叫人把阿难的洗澡水端出来,问她:“
你既然那么爱阿难,这盆水是阿难的洗澡水,你就将它喝下吧!”摩登伽女吓了一跳说
:“佛陀,你是大慈悲者,这么脏的水为何叫我喝呢?”
佛说:“每个人的身体原本就是这么脏的,现在阿难健康时你就已经嫌脏了,那他
将来老死败坏时,你又将作如何想呢?”
听了佛的话,忽能观察人身的不净,再也爱不起来——原来阿难的身体一样这么脏
,那还有什么可以爱的?从此爱念、贪念都消除了,顿然开悟,真的出了家,证了初果。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 如果有恋爱禅,那会是咋样?

a*****y
发帖数: 33185
7
先不讨论动物层面的

【在 B*M 的大作中提到】
: 大概会是生殖器吧,呵呵,
a*****y
发帖数: 33185
8
说起来简单,也不简单哪, 恋爱的美好感觉,跟维持见识的清明,这个是有很微妙的关系
的.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简简单单
: 自自然然的去爱好了

S**U
发帖数: 7025
9
杂阿含493经
时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若阿练若比丘,或于空地、林中、树下,当作是学∶内自观察思惟,心中自觉有欲想不?若不觉者,当于境界,或于净相,若爱欲起,违于远离。
譬如士夫用力乘船,逆流而上,身小疲怠,船则倒还,顺流而下。如是比丘思惟净想,还生爱欲,违于远离。
是比丘学时,修下方便,不得淳净,是故还为爱欲所漂,不得法力,心不寂静,不一其心。于彼净相,随生爱欲,流注、浚输,违于远离。当知是比丘不敢自记,于五欲功\德离欲解脱。
若比丘或于空地、林中、树下,作是思惟∶我内心中为离欲不?是比丘当于境界,或取净相,若觉其心于彼远离,顺趣、浚注。譬如鸟翮入火,则卷不可舒展。如是比丘或取净相,即顺远离,流注、浚输。比丘当如是知于方便行,心不懈怠,得法寂静,寂止息乐,淳净一心。谓我思惟已,于净相顺于远离,随顺修道,则能堪任自记,于五欲功\德离欲解脱」。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8/yinshun38-14.html
S**U
发帖数: 7025
10
《杂阿含经》经1214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陀,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以尊者婆耆舍为伴。时尊者婆耆舍见女人有上妙色,见已贪欲心起。时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今得不利,得苦非得乐,我今见年少女人有妙绝之色,贪欲心生。今为生厌离故,而说偈言∶
「贪欲所覆故,炽然烧我心。今尊者阿难,为我灭贪火,慈心哀愍故,方便为我说!」
尊者阿难说偈答言∶
「以彼颠倒想,炽然烧其心,远离于净想,长养贪欲者;
当修不净观,常一心正受,速灭贪欲火,莫令烧其心;
谛观察诸行,苦、空、非有我,系念正观身,多修习厌离;
修习于无相,灭除憍慢使,得慢无间等,究竟于苦边。」
尊者阿难说是语时,尊者婆耆舍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论∶
欲贪所摧蔽,我心遍烧然;惟大仙哀愍,为说令寂静。
由汝想颠倒,令心遍烧然;是故常远离 引贪净妙相。
汝当修不净,常定于一境;为贪火速灭,数数应浇灌。
观非妙诸行,为苦为无我,亦系念于身,多修习厌离。
修习于无相,坏慢及随眠;由于慢现观,当证苦边际。
云何「想颠倒」?谓于不净境舍不净相,不正思惟,取净妙相及取随好。云何「远离引贪净相」?谓如有一见少盛色应可爱乐诸母邑已,便摄诸根而不随念。
云何「常定一境」修习不净?谓如有一先以巧便取于贤善三摩地相,所谓青、瘀,乃至白骨,或骨琐相,即以此相于现所得可爱境界系念思惟,如前所取后亦如是。又于内身或自或他,观察种种不净充满,谓此身中有发有爪,乃至便利种种不净。
云何「观察非妙诸行以之为苦」?谓如有一作是思惟∶见少盛色应可爱乐诸母邑已,所生贪爱、受用、悕望,即是集谛,为众苦因,由此故生,生已老死,愁叹忧苦,种种扰恼从此而生。云何「观察非妙诸行以为无我」?谓如有一作是思惟∶于我身形、女身形中,都无有我及有情等,谁能受用?谁所受用?唯是诸行,唯是诸法,从众缘生。
云何「系念于身,多修厌离」?谓如有一性是猛盛欲贪种类,由是猛盛欲贪类故,虽摄诸根,然被贪欲损坏其心,虽复作意思惟不净、苦及无我,亦为欲贪损坏其心。由此因缘,彼依不净或苦、无我,作意思惟,权时厌毁,违逆不顺,于身念住系念在前,亲近修习,若多修习,彼由多住如是行故便能断此猛盛欲贪。若摄诸根,不为欲贪损坏其心;若复作意思惟不净、苦及无我,亦不贪欲损坏其心。彼由修习如是行故,诸欲贪缠但
现行断,非随眠断。又此欲贪缠及随眠,略于二种补特伽罗相续可得∶一于异生相续可得,二于有学相续可得。虽有一分有学身中亦不可得,然于下贪由永断故,已得安隐,上贪未断不得安隐。无学身中,中界、妙界所有贪欲尚不可得,何况劣界?以无学者下、上贪断,于一切分已得安隐。
了知是已、未离欲贪一分学者,于后无学心生愿乐,见般涅盘寂静功\\德,不复思惟一切相故,恒正思惟无相界故,于无相定勤修学故。又即于此多修习故,永断三界修断我慢,由此断故,说名无学,离三界欲、上、下贪断,已得安隐,一切苦因皆舍离故,证得一切众苦边际。如是故言∶「修习于无相,坏慢及随眠,由于慢现观,当证苦边际。」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显贪欲由是而生、由是寂静及彼寂静,是名此中略义。云何贪欲由是而生?谓五因故∶一由净妙想,二由欣乐乐,三由有情想,四由猛盛贪,五由随眠有余未尽。云何贪欲生已由是寂静?谓五因故∶一由作意思惟不净,二由作意思惟于苦,三由作意思惟无我,四由系念多修厌离,五由随眠无余永灭。云何寂静?
谓此寂静略有二种∶一者现行寂静,二者永断随眠,当来不起。由前四种寂静因缘成初寂静,由第五因第二成就。
http://www.chilin.edu.hk/edu/work_paragraph_detail.asp?id=142
相关主题
楞严大义今释(018)佛经故事-摩登伽女的前世今生
楞严经主要内容男女之情皆有前世因缘的八个启示Zz
ZZ: 护卫禅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新年重读楞严, 楞枷。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w*********r
发帖数: 2192
11
这个好像是灭恋爱禅呀。

自观察思惟,心中自觉有欲想不?若不觉者,当于境界,或于净相,若爱欲起,违于远
离。
,还生爱欲,违于远离。
其心。于彼净相,随生爱欲,流注、浚输,违于远离。当知是比丘不敢自记,于五欲功
\德离欲解脱。
取净相,若觉其心于彼远离,顺趣、浚注。譬如鸟翮入火,则卷不可舒展。如是比丘或
取净相,即顺远离,流注、浚输。比丘当如是知于方便行,心不懈怠,得法寂静,寂止
息乐,淳净一心。谓我思惟已,于净相顺于远离,随顺修道,则能堪任自记,于五欲功
\德离欲解脱」。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杂阿含493经
: 时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若阿练若比丘,或于空地、林中、树下,当作是学∶内自观察思惟,心中自觉有欲想不?若不觉者,当于境界,或于净相,若爱欲起,违于远离。
: 譬如士夫用力乘船,逆流而上,身小疲怠,船则倒还,顺流而下。如是比丘思惟净想,还生爱欲,违于远离。
: 是比丘学时,修下方便,不得淳净,是故还为爱欲所漂,不得法力,心不寂静,不一其心。于彼净相,随生爱欲,流注、浚输,违于远离。当知是比丘不敢自记,于五欲功\德离欲解脱。
: 若比丘或于空地、林中、树下,作是思惟∶我内心中为离欲不?是比丘当于境界,或取净相,若觉其心于彼远离,顺趣、浚注。譬如鸟翮入火,则卷不可舒展。如是比丘或取净相,即顺远离,流注、浚输。比丘当如是知于方便行,心不懈怠,得法寂静,寂止息乐,淳净一心。谓我思惟已,于净相顺于远离,随顺修道,则能堪任自记,于五欲功\德离欲解脱」。
: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8/yinshun38-14.html

S**U
发帖数: 7025
12
爱禅定解脱乐,不爱异性。所谓乐断烦恼,乐修止观。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好像是灭恋爱禅呀。
:
: 自观察思惟,心中自觉有欲想不?若不觉者,当于境界,或于净相,若爱欲起,违于远
: 离。
: ,还生爱欲,违于远离。
: 其心。于彼净相,随生爱欲,流注、浚输,违于远离。当知是比丘不敢自记,于五欲功
: \德离欲解脱。
: 取净相,若觉其心于彼远离,顺趣、浚注。譬如鸟翮入火,则卷不可舒展。如是比丘或
: 取净相,即顺远离,流注、浚输。比丘当如是知于方便行,心不懈怠,得法寂静,寂止
: 息乐,淳净一心。谓我思惟已,于净相顺于远离,随顺修道,则能堪任自记,于五欲功

w*********r
发帖数: 2192
13
修行人的婚姻观/张慈田
http://buddha-spath.com/viewthread.php?tid=17472&extra=page%3D1
一、在家或出家
在修行歷程中,一个人可能选择出家,也可能维持在家形象。佛教是讚嘆出家修行的,
出家有它的优越性:
1.难捨能捨。捨的内容包括:家庭、妻子、财货及世间五欲之乐。捨了之后,牵绊减少
,生活朴素,易於修行止观。
2.「我為(解脱)法来」,专心与勇猛精进。
3.聚合有心人专业修行、弘法,以及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播解脱法。
一般说来,在家的牵绊较多,但一个有心修行的人还是能安排自己的时间修行止观,至
於有心弘法的人,亦可结合一群道友,经过一番修证成就,而组织修行弘法团体。
二、对象的选择
修行人既然选择在家身份,就可与异性交往,而发生爱情而同居或结婚。修行人的选择
对象标準是不同於世俗的,他是找有共同理想目标的伴侣,亦即男女双方皆以三宝為生
命重心,否则在修行的歷程将会遭到阻力。一个修行人的婚姻,在婚前是要以如实、坦
诚、不欺、不隐瞒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身心状况,如实地展现自己五个世界(生理、感情
、理智、意志、意识),亦用分析五个世界的方法去评估、了解对方,双方的感情是建
立在耽溺的情欲上或互相切磋的道谊上,必需心知肚明反省清楚,这是感清是否解脱与
修道是否成就的关键之一。
三、爱情与结婚
佛教歌颂修道与道情,不歌颂爱情。依佛教的观点来看,爱情必然含著佔有欲、性欲之
贪,以及嫉妒(排斥第三者的瞋)等,没有贪瞋痴的爱情无法理解。「问世间,情是何
物,直叫死生相许」,世间人歌颂爱情,经常挟带著嫉妒与痴情,以唯美、唯心的角度
,称讚胶著的爱与过当的关怀,夸大地塑造為两人圣洁灵魂的结合,这种讚美往往窄化
个人的感情世界,不為佛教所认同。
没有爱情经验或不结婚,并不见得就崇高,有了爱情或结婚并不就是堕落或「业障深重
」,佛法「并非专為少数人说,不只是适合於少数人的」,若结婚,「示有家室,常修
梵行」,能在互相帮助中,成长彼此的心智与道业是值得讚叹的。
四、结婚与修行
对修行有信念的人而言,他的结婚还是会妨害修行,但是,既然结了婚,就要学习两人
的互动关係,考察自他的主宰欲与贪瞋痴是否蠢蠢欲动。单一个人的修行,无论在家或
出家,都有个人自我的任性倾向,即使依附了团体也往往基於乡愿式的互相尊重,不愿
涉及自他主宰欲、贪瞋痴的检讨和提出对策。这样的修行,常常几年后还是依然固我了
无长进,乃至怀疑自他三毒的可断性,而需带著三毒到他方世界去断。
修行男女的结合,经常看著对方的一举一动,一顰一笑,一件一件地分析何因何缘这样
,何因何缘那样,经过观察、分析,及进一步地坦诚讨论,逆著彼此习气耐心地谈开问
题,每天都这样地做三毒的清除工作,将之「今日事,今日毕」,不残留下来疑虑、积
怨,则身心畅快、轻安、喜乐,这样子的修行可以有进展。一个名叫 Vacchagotta(婆
蹉种)的游方者,曾经请问佛陀:「遵行佛陀教法的在家男女信徒,是否也可以达到高
深的精神境界?」佛陀明确地答覆他,有很多过著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遵行佛陀的教
法而成功地达到高深的精神境界(三果,解脱了男女之欲)。
修行──往断贪瞋痴之道,不管是否佛教徒,是美满家庭的唯一出路。人际间的冲突,
可以用消极的态度避开、不相干涉,但夫妻在对金钱、感情、权责、思想等问题,常常
不得不去面对、讨论与处理,若处理不当,在家裡头就会引起很多痛苦。对修行上道的
人来说,通常在痛苦形成之际,就将之化解;修行还没有上道时,常会被痛苦折腾一番
才反省到解决或妥协的方法。
五、家的功能
对一个以修道、助人為生活重心的人而言,家是在精神与物质方面互相支援的地方,不
是让彼此越来越依赖、耽溺及佔有的庇护所。
修行上道人不会有家庭本位的窄小心胸,他一直在做财布施、法布施,与同修、有缘人
共同分享修道证验及处理家庭事务、人际关係的态度与方法,他永远有一股源源不尽的
慈悲源动力,鼓舞他去关注人间苦难和社会公益。
(1987.5.《新雨月刊》第5期)(2004.5.15.修订)
w*********r
发帖数: 2192
14
教歌颂修道与道情,不歌颂爱情。依佛教的观点来看,爱情必然含著佔有欲、性欲之
贪,以及嫉妒(排斥第三者的瞋)等,没有贪瞋痴的爱情无法理解。「问世间,情是何
物,直叫死生相许」,世间人歌颂爱情,经常挟带著嫉妒与痴情,以唯美、唯心的角度
,称讚胶著的爱与过当的关怀,夸大地塑造為两人圣洁灵魂的结合,这种讚美往往窄化
个人的感情世界,不為佛教所认同。
J******s
发帖数: 7538
15
laugh,haha
K*****k
发帖数: 1611
16
怎么微妙法?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说起来简单,也不简单哪, 恋爱的美好感觉,跟维持见识的清明,这个是有很微妙的关系
: 的.

a*****y
发帖数: 33185
17
比如说吧,两个人互相吸引,这个靠的是最初两个人的状态中的某种特质.
但是这种特质往往会因为恋爱带来的感觉而受到影响而变化,可以是往好的也可以是坏
的方向发展.
那这个时候,到底是要保持该特质呢,还是不要呢?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微妙法?
J******s
发帖数: 7538
18
Just let it be, u will see/feel it much more clearly.
The result will come up naturally.
This is the best way.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比如说吧,两个人互相吸引,这个靠的是最初两个人的状态中的某种特质.
: 但是这种特质往往会因为恋爱带来的感觉而受到影响而变化,可以是往好的也可以是坏
: 的方向发展.
: 那这个时候,到底是要保持该特质呢,还是不要呢?

K*****k
发帖数: 1611
19
呵呵,这个不好回答
随便乱讲一下哈
这也许要看这特质
为什么会吸引了人了
如果是了解
这个特质而被吸引
那这种吸引是成熟的
如果是因为不了解
这个特质而被吸引
那这种吸引可能就会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
be urself还是要的
让双放看到真实的自己
是个成熟的作法。
当然为了取悦对方
To be someone you are not
也行,就看你愿不愿意,
和能撑多久了。。。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比如说吧,两个人互相吸引,这个靠的是最初两个人的状态中的某种特质.
: 但是这种特质往往会因为恋爱带来的感觉而受到影响而变化,可以是往好的也可以是坏
: 的方向发展.
: 那这个时候,到底是要保持该特质呢,还是不要呢?

K*****k
发帖数: 1611
20
也对。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Just let it be, u will see/feel it much more clearly.
: The result will come up naturally.
: This is the best way.

相关主题
爱情是一种最纯粹的想象南北传阿含经当中的须陀洹初果
大家为什么喜欢佛教呢?有谁认为自己证果了,可以把理由说来听听,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是否真的证果了
修行人的婚姻观--张慈田四种趣道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a*****y
发帖数: 33185
21
这个也算禅吧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Just let it be, u will see/feel it much more clearly.
: The result will come up naturally.
: This is the best way.

J******s
发帖数: 7538
22
修禅的机会无处不在,哈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也算禅吧
w****r
发帖数: 17566
23
双修呗,有啥难想象的?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 如果有恋爱禅,那会是咋样?

w****r
发帖数: 17566
24
两个人因为感兴趣但不了解而相“爱”
因为太了解所以丧失兴趣而离“爱”
上面那个什么和尚女人的故事是一样的。那个女的先只是对和尚感兴趣但其实并不了解
和尚,所以以为自己爱了。后来了解了和尚的洗澡水而太了解和尚了就不感兴趣了,所
以离开“爱”了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这个不好回答
: 随便乱讲一下哈
: 这也许要看这特质
: 为什么会吸引了人了
: 如果是了解
: 这个特质而被吸引
: 那这种吸引是成熟的
: 如果是因为不了解
: 这个特质而被吸引
: 那这种吸引可能就会有问题

K*****k
发帖数: 1611
25
呵呵,是哦。
就像你挂的那个猫和兔:)
那有例外么?
比如因了解而吸引。。。
总该有吧
在 winter (白兔) 的大作中提到: 】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有谁认为自己证果了,可以把理由说来听听,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是否真的证果了楞严大义今释(010)
四种趣道楞严大义今释(018)
我对大乘的看法以及为什么要批判大乘楞严经主要内容
楞严大义今释(043)ZZ: 护卫禅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四种决定清净明诲佛经故事-摩登伽女的前世今生
楞严大义今释(024)男女之情皆有前世因缘的八个启示Zz
楞严大义今释(025)新年重读楞严, 楞枷。
[合集] 七处征心(3)爱情是一种最纯粹的想象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阿难话题: 伽女话题: 摩登话题: 修行话题: 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