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佛教与印度教ZZ
相关主题
婆罗门教 和佛教的差异 (百度问答)印度教也说无我
喜欢佛法的朋友们迷惘者往事书》第三章第X节
释迦牟尼的惑世任务印度教是不是就是佛教呢?
想一想佛法能流行也蛮奇怪的密宗的佛教是不是就是印度教?
大乘佛教的产生与奥义书的关系ZTrunsun想了那么多,终于从佛教进化到印度教
印度教簡論 (ZT)佛教印度教
印度教 和我中华道教同属一体系“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衡量是否是佛法
佛教和印度教的斗争--百度知道达摩大师破相论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印度教话题: 佛教话题: 婆罗门教话题: 思想话题: 解脱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y
发帖数: 33185
1
佛教与印度教
——摘自“佛教天地”网站
印度教的简介
佛教与印度教思想的差异
信仰不同
业报轮回思想
修行解脱思想
佛教对印度教的影响
佛教和印度教,同属于古老的东方宗教,同源于印度,而佛教在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印度教,乃印度的婆罗门教。佛陀在未出家以前,曾是婆罗门教的遵行者,有深入的学
习和领会。然而佛陀并非毫无选择的全盘接受,而是以批评的态度,透过个人的修证体
验,对于婆罗门教的主张,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例如:印度教说有“我”,佛教则说
“无我”;印度教说“梵”为宇宙之体,佛教则说诸法因缘生灭的本体是空;印度教严
格区分阶级制度,佛教则提倡一切众生平等;后期印度教的派别中出现以苦行或乐行的
修持,佛教则主张“中道”为修行原则等。
尽管在学说上彼此各成体系,但两千五百多年来,佛教与印度教在印度本土相互消融,
也丰富了印度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当古印度中的四姓阶级转信佛教,悟道证果,乃至在
印度中期,印度教藉佛教壮大自宗,都显而易见佛教的出现为印度教的过去提供了深刻
的反省,也为印度教的未来指出了宽阔的走向。
印度教的简介
西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
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
切自然神只,且将赞歌编为圣典,相互传颂。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神
只,受到最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为了与神沟通,祭祀便成为一件大事,司祭者拥有无上权威,能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
祀及教授圣典。于是,在阶级制度严格划分的社会里,司祭者被尊为最高阶级的婆罗门
,他们依着“祭祀万能”的神圣职权,开启了神权色彩浓厚的婆罗门思想。
婆罗门教主张:“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人的生命现象为“我”,宇宙万物皆因“我
”而生,故“梵、我”本来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轮回受苦,唯有体证梵我合一,
才能得到解脱。此思想弥漫在当时的印度社会,直到西元前六世纪,出现了反婆罗门教
的思想家,他们反对祭祀,主张透过禅定、苦行或享乐来完成解脱。鉴于当时修苦、修
乐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观,做为修行的根本原则。
阿育王及迦腻色迦王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便相形式微;公元四世
纪时,婆罗门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进一步杂糅了佛教及其他学派的思想,于
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而以“新婆罗门教”自居,企图恢复旧有地位,这就是今日所说
的“印度教”。在印度教的许多流派中,又以毗湿奴派、湿婆派及性力派为主。八世纪
以后,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依据婆罗门教的根本教义,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
优点,使印度教宗教实践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琐的理论淡化,印度教遂一跃而成为当时
思想界的主流。直到伊斯兰教入侵印度以后,佛教遭受严重迫害,印度教却因为与伊斯
兰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区域仍旧保持着很大的势力。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印度教掀起了广泛的宗教改革
,反对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种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琐宗教仪式、寡妇殉葬等愚昧现象。
但至目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大多数人多信奉此教,其种族阶级的不
平等待遇及寡妇殉葬等诸多民间陋习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佛教与印度教思想的差异
佛教与印度教同样都产生于以婆罗门阶级为中心的印度,因此,许多人误以为印度教就
是佛教。事实上,印度教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为三大纲领,夹带着浓厚
的神权色彩;佛教却否认印度教原有的万能之说,主张四姓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以现
实人生的考察,着重实际的修持与体证。于是,两教不同的诉求方式,形成各自独特的
思想体系。
信仰不同
印度教信奉吠陀思想,与婆罗门的无限权威——透过祭祀,使人和神可以直接沟通;人
们崇尚自然、歌咏自然,尤其崇拜神格化的自然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神。人们之所
以崇拜他们,是因为三大主神各司其职,共同主宰宇宙的一切,梵天创造宇宙,主宰人
类的命运;毗湿奴维护宇宙间的和平,展现赏善罚恶的大无畏精神,故最得人们敬仰;
湿婆神不但能毁坏宇宙,同时能降伏妖魔,繁衍(生殖)世间的活动。所以人们只能服从
神的权力,崇拜主神赐给人们的生活,而严格遵循既有之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受限于神
权宗教的思想底下。
佛教并不否认神的存在,但神非主宰者、非创世者、非唯一者,神虽积集福德,有神通
大势力,若无通达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仍为六道轮回转世的众生之一。佛是一位圆满
觉悟者,不论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或首陀罗,只要依循戒、定、慧,次第进修,同
样可以成就阿罗汉、菩萨或佛的果位。佛性即悟性,人人都具有觉悟缘起的性能,都有
可能成佛,和印度教所谓的梵天创世神权之说是迥然相异的。
业报轮回思想
印度教以为,生死轮回的根源,来自于业。业,是行为善恶的造作,产生于人们无限的
“爱欲”与无始以来的“无明”。于是“以无明为始,依欲而成意志,由意志而有业,
由业而受果”的轮回圈子于焉形成。此外,印度教以为,“我”是生命轮回中的主角,
人的身体因“我”而生,人的活动也由“我”而起,所以“我”是恒常存在的,现世人
生的苦,由前世行为招感而来,今生行为的善恶,同样也会连带前世的业缘,影响到下
一世的人生。由此可知,婆罗门教的轮回观和业力说是恒贯三世,建立在“实有”我思
想上,与真我论相结合。
佛教否认“恒常有我”的理论,认为业力并非依附在固定的“我”上,而是一种生命继
起的动力。也就是说,轮回中的“我”,是众缘和合而生,由外在具有形体的身躯,与
受想行识等内在精神的作用组合而成,而且每一因缘又是其他众缘的和合所得,所以在
缘起性空中不断地刹那转变、聚灭,无法令人随心所欲,故无永恒不变的“实我”存在
。如同燃烧中的薪火,尽管一个个的火焰刹那窜起,又刹那熄灭,火的本身仍以一种焚
烧的状态继续蔓延。而这个由众缘和合,假名为我的生命,也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
”,承受自己过去的业报,流转于六道之中。所以佛教的轮回观,是在无限时空循环中
的三世因果里,建立“自业自得”的业报思想。
修行解脱思想
就形式而言,佛教与印度教主张透过修证的方式,完成身心的苦恼束缚解脱;但在内容
上,印度教主张“梵我一如”即是解脱。解脱的方法,除了要学习吠陀、祭祀、布施、
苦行之外,更须舍弃名利、妻儿亲朋,出家修习瑜伽禅定,使心寂静;由此认识自我,
才能得到“梵我一如”的正智,体悟“梵我一如”的真解脱境界。佛教的看法则不同,
在修持实践上,强调自我觉照的工夫,认为解脱必须经由四圣谛的亲身体悟,在缘起思
想的前导下,依八正道行持,证入“无我”自在的究竟空性中。
就持戒而言,印度教实行人生的四个行期: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与云游期;按照每
个阶段规定的义务,致力履行祭祀、祈祷、持戒及禁欲等,以求解脱。佛教除了在家信
徒之外,更有戒律严谨的僧团组织为圭臬。二者虽同样奉行“五戒”,但佛教着重生活
的实践,令人容易遵行。
相较于印度教的苦行、祭拜的种种苛刻条件来说,佛教认为诸法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
的,因此采取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修持,与慈世济物的利他行。
佛教对印度教的影响
在婆罗门教的圣典中,记载种姓制度中的婆罗门是由梵天的口生出,刹帝利、吠舍、首
陀罗分别由梵天的双臂、两腿及足下生出。种族之间不能通婚,而且只有前三种姓才有
资格加入婆罗门教。这种在种姓制度下形成的种族歧视,直到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提出
“四姓平等”的主张,才给数千年来被奴役的印度人民带来光明。
佛陀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并不赞成婆罗门教的种族制度。虽然他本身是刹帝利的王
族,但他并不想用刹帝利的权威去统治人民,压迫人民。相反的,佛陀用慈悲平等的真
理,毅然的向阶级森严的社会宣战。所以他在菩提树下成道时,宣说了“大地众生皆有
如来智慧德相”的平等主张,告知当时受到种族制度压迫的人民:命非天定,即使上天
也没有办法使我们成为贩夫走卒,今天我们之所以会有这些差异,都是由于自己往昔身
口意的造作,没有谁能够主宰我们,能主宰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既然是由我们自己
种种的造作,成为种种不同的遭遇,也就明白的告诉我们,宇宙万法没有所谓“固定的
”、“不能改变的”,或是“永恒存在的”因素,一切事物皆在刹那刹那中变化。因此
,其本质是“空性”的,不可能永远是同一种族,四姓人民皆是平等的。
所以,首陀罗不可能永远是首陀罗,婆罗门也不可能永远是婆罗门。例如:优婆离本是
一个首陀罗族中的剃头匠,后来在佛陀的弟子中被尊为是十大弟子中的持戒第一。摩登
伽女是首陀罗族中的一名贱民,她为了爱恋阿难的美貌,受佛陀的感化出家,而后证得
阿罗汉。尼提原是首陀罗族中的一名粪夫,出家后精进,证得罗汉果。佛陀的十大弟子
中分别是智慧第一和神通第一的舍利弗和目犍连,原是婆罗门教的领袖,因听闻佛陀所
说法:“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皈依佛陀的座下,并
证得大阿罗汉的果位。
由于这些事实证明,外在的阶级区分并不能决定人们的解脱与否,每一个人只要透过佛
陀所说缘起性空的教法,依着去实践,必定能够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
此外,印度教吸收了许多佛教的习惯和信仰,如果没有佛教,印度教永远不会有当前的
状态,诚如圣雄甘地所说,佛教给予印度教新的生命、新的意义、新的解释。譬如印度
教过去认为杀羊宰马,甚至杀人做为祭神供养的牺牲品,自己便可以获得幸福,后来由
于佛教业力思想的主张,使他们以不杀生为第一美德;又德拉维达地区的寺院组织和僧
侣戒律以及在商羯罗的哲学中,和在纯宗教范围以外的印度逻辑学的发展中,也都同样
可以发现到佛教对印度教的影响。
从以上的论说,我们不难发现:佛教的教义是超越其他宗教的。印度教传统以来的天神
信仰,终究无法解决人类身心的苦恼束缚,获得究竟解脱,反而在恪守严格的种姓制度
中,泯灭了众生既有的平等尊严。而佛教则着重开发自我内心的觉性,这个“觉性”穷
究至极,即是佛性的完成。所以佛教主张: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这种平等的
对待,来自于佛陀觉悟到:宇宙万法都在缘起之中,彼此互为因缘,就像因陀罗网,一
一网珠映现无量光彩,无量光彩又同时摄于一网珠中,彼此互相交摄,重重无尽。所以
,没有一法能单独生起,法与法之间是同体而共生的。此缘起无自性的道理,与印度教
“梵我”为永恒的主张,是截然不同的。
了解缘起无我之理,则知万物一体,我即众生,众生即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
人若能彼此尊重、包容,便能进一步发展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乘菩萨思想,
是为佛教真精神所在。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达摩大师破相论大乘佛教的产生与奥义书的关系ZT
[合集] 七种空印度教簡論 (ZT)
四法印之我见印度教 和我中华道教同属一体系
[合集] 达摩大师破相论佛教和印度教的斗争--百度知道
婆罗门教 和佛教的差异 (百度问答)印度教也说无我
喜欢佛法的朋友们迷惘者往事书》第三章第X节
释迦牟尼的惑世任务印度教是不是就是佛教呢?
想一想佛法能流行也蛮奇怪的密宗的佛教是不是就是印度教?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印度教话题: 佛教话题: 婆罗门教话题: 思想话题: 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