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d**********n 发帖数: 103 | 1 作者:朱苓,旅德艺术家,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艺术伦理博士。
艾未未—中国艺术的悲哀(作者:朱苓)
2月4日我去柏林的东亚美术馆参加了一个特殊的活动——艾未未作品《茶房》的
揭幕式。“茶房”是一座由重达三吨的普洱茶茶砖砌成的小房子,由柏林的一位85岁大
藏家Dieter Rosenkranz高价购得,然后出借给东亚美术馆展出到今年12月。
有趣的是,Rosenkranz先生不是先买再捐,而是为了捐才买。美术馆馆长Klaas
Ruitenbeek先生讲述到:“那天我正在上班,突然艾未未的画廊一个电话打来,让我马
上过去一趟。我赶到了那里,看到了Rosenkranz和画廊老板在,Rosenkranz先生让我从
两件作品中选一件在博物馆展出。一件是这座茶房,另一件是被艾未未砸碎的新石器时
代的陶罐的灰。我想来想去,选了这座茶房。Rosenkranz先生当即把它买了下来。”
不明白其中奥妙的朋友我可以讲解一下:柏林东亚美术馆1906年成立,一百多年
来专门收藏东亚的古典艺术,可惜爱好这些艺术品的群体正在老去,今天德国的年轻人
对此基本不感兴趣,美术馆又没有钱出些新花样吸引人,所以多年来都处在门可罗雀的
尴尬局面。艾未未的作品,吸引一些本不会来的人来美术馆,让85岁高龄的Rosenkranz
先生离“不朽”近了一步,至于艺术家本人和画廊老板大赚了一笔,更是不言而喻,的
确可谓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现在回来说说这件作品本身。有趣的是,美术馆馆长在他的演讲中,几乎只字不
提作品本身(除了强调3000公斤茶,3000公斤啊!),相反倒是大讲了一番中国的茶史
(如陆宇的《茶经》等等,我心想要是作品是用米做的,他必然要大讲关于米的故事)
,另外又扯上 了“民主斗士”之类和作品本身毫不沾边的字眼,算是满足了听众的预
期值。之后美术馆工作人员还给大家沏了普洱茶,大厅里一幅其乐融融的局面。
美术馆馆长之所以绞尽脑汁大讲茶经不讲“茶房”,从反面说明了艾未未的作 品
确实让人“无话可讲”。我对这个作品也没啥好说的,除了想说德国有一种传统的圣诞
节美食叫做“蜂蜜蛋糕房”(图2),不仅形式多样,而且气味芬芳,美味可口。艾未
未在德国展出茶房的水平,就好比一个德国艺术家在中国展出一座蜂蜜蛋糕房,然后大
讲一番关于蜂蜜蛋糕的故事一样,三个字——玩民俗。
艾未未到现在为止的“艺术”作品,无不是在玩民俗,靠使用“中国元素” 掩盖
他作品形式的单调乏味。从明清家具到陶瓷到茶叶,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元素”里他
就差没用丝绸了(作为杭州人我强力推荐他下个作品用丝绸)。此外他的 作品都要和
政治扯上点关系,摔个罐子说是批评xx对中国文化的毁坏;汶川地震明明是天灾,也能
被他解读为xx残害幼小生灵,由此引发了他那由六千个书包组成的“艺术品”;8月初
在四川被打,9月份及时地在他慕尼黑个展开幕前进了慕尼黑的医院(说是脑出血,同
时却 还非常清醒地自拍自己的“伤员形象”,之后还把自己的脑部x光片当艺术品卖)
,一切种种造就了他在西方人心目中“民主斗士”的光辉形象。有不少人,包括西方人
,把艾未未和博伊斯相提并论,但有一点大家要搞清楚,博伊斯始终是立足于德国尝试
改变德国,他可从来没有满世界跑说德国不好, 然后还靠这个赚钱。艾未未如果是真
心想改变中国,就请他不要没事老往国外跑。西方人难道真的那么情系中国人民,希望
我们变得民主自由?错!西方人对中国又 是仇恨又是嫉妒,中国是他们的心头之痒,
而艾未未就是给他们搔痒的。
艾未未的“作品”还有一个通病,就是“宏大叙事”,这个很多批评家也批评过
了,椅子一定要1千张(2007年卡塞尔),书包一定要6千个(2009年慕尼黑),葵花籽
一定要一亿颗(2010年伦敦),茶一定要三吨(2011年柏林)才行,越是在质量上欠缺
,就越是在数量上做文章。很多人佩服他“厉害”,但我希望这些人能够反思一下,这
“厉害”到底 是“艺术的厉害”,还是“金钱的厉害”。
什么是 “艺术的厉害”,我是在看了东亚美术馆里其他的作品后才明白。就在
离艾未未“茶房”几米的地方,悬挂着傅抱石、李可染、宋忠元、曾宓等人的作品(图
3,4)。我虽然不是国画的专家,但他们的作品让我深刻地感悟到,一支笔一张纸可以
造就出不死的生命,就好像艾未未的作品再大再重也只能留下艺术的尸体一样。曾经那
么讲究内在神韵的中国艺术发展成今天这样的假大空尸体艺术,顺便还是西方人搔痒的
工具,这是整个中国艺术史,整个中国民族的悲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