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y*******1 发帖数: 11 | 1 刚才在网上看见方舟子的老对头亦明揭发方舟子太太刘菊花(What a name)硕士论文
抄袭案。这亦明是方舟子的老对头了,网上有人称他为“方学家”(什么“方学”?天
下乃有“方学”乎?方本无学,这才会去从事“学术界里的人事打假”,这能是有学问
的人干的事么?勿过,这与本文主题无关,按下不表)。这次才知道他真名叫葛莘,几
年来笔耕不倦,孜孜矻矻地在网上攻击方舟子。动机不论,水平明显不是方舟子可以望
其项背的,稍微懂点科学的人都能看出来。还有个“白字秀才”也这样,一望即知是真
搞科研的人,不是方舟子那种只能糊弄外行的花拳绣腿。方舟子摊上这俩对头(?不能
排除是一个人,当然两人文风不像,白字秀才言简意赅,从无废话,字字命中方氏太阳
穴。而亦明长篇大论,口水话太多,倒有点像老芦),算他倒楣。
却说那亦明贴出了方刘氏的剽窃罪证,制作得五彩缤纷,煞是美观。老芦看了一阵子,
红红绿绿一大片,犹如久看天边虹影,有点吃勿大消。不过,看见那点也就够了,方刘
氏的“论文”,直接就是拷贝,也就是Word上的copy and paste,而且拷贝的还未必是
什么正经学术文字,有许多直接就是网文。据亦明说,方刘氏的“论文”超过90%的内
容,都是如此制作的。估计这结论不会太离谱,因为光我看到的那五光十色的几页纸,
颜色相同的部份大约也就是这比例。
现在两造的争执焦点是,亦明说那是抄袭,因为给出文献出处的地方只有79处,许多地
方都未标明。即使是标明的地方,也往往只注明所引材料的一个来源,而该段却混合使
用了多种来源的材料,因此当然是抄袭;而方则说既然注明了来源,当然就不是抄袭。
在我看来,这争论一点意思都没有,方舟子完全是强词夺理。谁都知道,若不是抄袭,
那就是原创。但若写一篇学术论文(还不说是学位论文),从头到尾都是拷贝他人的文
字,即使每句话都注明来源,那就是自己的东西了么?原创在何处?这种偷来的货色,
就可以拿去申请学位了么?
方舟子既然是科学的通天教主,总不至于不知道区分“抄袭”与“原创”的最根本的标
准吧?要替太太辩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指出文中有哪段话是方刘氏自己的思路、想
法、见解或主张,不是别人早已说过了的。哪怕那篇文字里只要有一个idea是方刘氏自
己的,大众也就能作出结论来,说起码那部份不是抄袭。不此之图,却去攻击作出有关
报导的《法治周末》的执行总编“公报私仇”,完全是冲下三路而去——就算人家是报
私仇吧,请问亦明说的到底是不是事实?报导者又有何辜?不敢面对人家的指控,却去
深文周纳追究报导者的动机,这与文革专案组何异?遮莫这也能算“打假”?若人家打
假是报私仇,那你打假又是出于什么动机?都这样追究下去,甚至如你一般去恶意兴讼
,还能有打假的可能么?又还有哪家报纸敢登载打假的消息?
这且罢了,最让我骇然的,是国内文科高等教育的水平。方刘氏据说是社科院发给的学
位,难道硕士学位竟然能颁发给一个学位论文通篇由他人的话语组成、没有一点自己独
立见解的学生?上面已经说过了,学位论文必须是自己的东西,具有原创性,即使是所
有的直接或间接的引文都给出了来源,若是该文没有自己的分析与见解,那就毫无智力
附加值,不过是个滕文公,根本就不该授予学位。
我的硕士学位是80年代在国内拿的,那阵子的要求就两个:一个是写一篇文献综述,证
明你有在本行里查找文献、熟悉研究进展和趋势的能力。这篇综述全是列举他人的发现
。但即使如此,其中也含有自己的思考结晶,因为作者本人必须在后面解释该领域还有
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意义是什么。但光有这篇综述根本就无法毕业,遑论拿到学位。要
得到学位,还必须去做实验,作出自己的发现来。虽然那发现一般并没有太大意义,多
半是模仿别人的先驱研究,解决一个比较小的问题。但那毕竟是自己作出的发现,证明
了自己确有开展独立研究的能力。后来我到国外作学位,虽然难度大多了,但基本路数
还是那套,无非是把综述那部份写成博士论文的第一章或引言而已。
当然,这是80年代对理科硕士的要求。我不知道现代文科研究生的要求是什么。很明显
,他们没有作实验一说,大概要求就只是写篇相当于科研综述的论文吧。即使如此,那
文字也得是属于学生本人的货色,起码学生不能只是堆砌别人的话语,得拿出自己的见
解来,证明自己确有研究能力。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历史系的研究生在寻找并梳理了一
大堆史料后,能形成并提出对某个历史事件的独到诠释。其中当然需要引用大量史料,
但那不是用来展销的,是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而论文的意义,也就是向学校证明你
具有寻找并梳理材料,提出自己见解的研究能力。无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必须做
到这要求,区别只在于研究对象的大小与难度不同而已。
这就是方刘氏抄袭案最令我骇然之处:无论是争论两造,还是旁观大众,似乎都错过了
最主要的东西:硕士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考核的标准必须是是
否有自己的见解。如果某个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完全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一句话,哪
怕每句话都给出了出处,那依然是抄袭,是剽窃,只能判为不及格。然而所有的人似乎
都纠结在是否标明出处上。就连当年方刘氏的答辩委员会主席陈力丹教授在公开表态时
,说的也只是:“(从)现在的重复率看,估计超限了,得算抄袭。”完全忽略了原创
性的问题。其实只要有引用,就不能不与原作者重复,否则还怎么个引用法?判别是否
抄袭的关键标准,还是上面说的那一条:有没有自己的见解,而这见解又是怎么得出来
的,是否言之成理。
由此可见,就连社科院的研究生导师们,对该怎么培养研究人员,自己也未必了然。若
这问题不解决,那但凡是识文断字又能熟练爬网、善于剪贴的人,统统都可以去拿硕士
博士了。中国还能有什么研究?
用过去的说法,硕士博士应该算是“高级知识份子”吧。中国的文科高级知识份子竟然
是如此培养出来的,不能不令人长太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