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aterWorld版 - 王朔:小人借我名诽谤艾未未
相关主题
艾未未抄袭当事人岳路平胡紫薇博文-明人不说暗话 (转载)
我行我素的艾未未通稿:陈光诚代表西方反华势力的利益zz
(转)我行我素的艾未未学是无知的意识对真理的热爱! zt
艾未未母亲:"我的儿子是有人性的人" zztwitter信息:我的公共言说7原则zz
转载艾未未的一次访谈< 节选> (转载)我不想做一个伪愤青--谈高铁追尾事件
吴虹飞:我就要报艾未未一饭之恩zz我的春运解决方案
叶三: 这些天的一天zz同胞的变态心理:我做不到的也不让你做到
劲暴!我在COSTCO买西瓜的经历善意提醒:咱们老中想要的美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艾未话题: 分寸话题: 事件话题: 新华社话题: 声音
进入WaterWorld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l*******u
发帖数: 1288
1
包括农民、失业人员、学生、摇滚歌手、白领、道士在内的1001人,从6月12日开始分
五批陆续奔赴德国参加卡塞尔文献展。这的确是个“童话”,参与者基 本上不需要自
己出费用,艾未未的画廊拥有者Urs Meile通过两家瑞士基金会申请到310万欧元用于交
通和住宿。德国至少有五家媒体报道了这件事情,其中一篇报道称:“这个作品本身想
表明什么不清楚, 但可想而知,它会给人一个印象:中国人如果真的全往欧洲涌来,
那怎么办?”
国内艺术圈颇有影响的“嘿!社会”网站BBS却突然爆出艾未未的《童话》抄袭了西安
艺术家岳路平的《艺术航班》、《1001夜》两件作品。发帖人称自己是 参与过岳路平
作品的艺术爱好者,认为艾未未“用资本放大了岳路平的《艺术航班》的创意。”“在
选择的人数上也抄袭了岳路平另外一件作品《1001夜》,岳 路平在2004年就跟著名摇
滚乐手张楚一起合作,在911之后的第1001天,在西安做了一个《1001夜》的展览;
2005年,岳路平在伦敦再一次以 《1001夜》为主题实施他的另一件作品:收集1001位
普通人的故事。在公开发表的新闻上,对岳路平的作品介绍不断提到‘童话’的概念。”
这个帖子里链接了一篇署名“王朔”的文章,标题为《我看艾未未抄袭事件》。称“这
件事(艾未未抄袭岳路平)在艺术圈中已经传了很久,只是没有人相信有人会 捅这个
娄子。因为大家都认为艾未未霸道十足,势力范围强大,不会有人敢挑战他,得罪他。
”“艾未未用3000万元人民币来放大岳路平的这件作品,实际上是 一种艺术寡头的流
氓侵权行为。”
6月12日下午电话连线身在德国的艾未未,他的声音听上去心情不错,“我不想评价这
个问题,哈,媒体是不是没有别的事情可干了?”
从征集参与者开始,便一直有人对艾未未的《童话》表示怀疑。有网友在艾未未的博客
上留言:“这种数字游戏并没有多大新意,艺术大师博伊斯就曾在卡塞尔种了 7000棵
树,艾未未虽然很聪明但思想力不够。”对此艾未未保持了宽容的态度,“什么事都有
争议,什么事都有质疑。这个作品本身就是我的表达,争议和质疑 也是作品的一部分
。”艺术的好玩儿之处正在于此。
记者拨通了另一位当事人王朔的电话,王朔表示那篇文章根本不是他写的。“没那事儿
,那是小人挑事儿,我夸艾未未还来不及呢,我跟未未好着呢,他就算杀人放火了我都
不会骂他。别听风就是雨,小人们的最新战术就是冒我名四处造谣,混淆视听,污我名。
我的言论只发在占座上,那是实名制,包括前两天说我写那个陈晓旭有个儿子那都不
是我写的。”
事实上,《童话》的创意并不难,甚至可以说,任何普通人都可以产生类似想法。这件
作品的难度在于操作过程的复杂性和存在的种种变数。它本是一个不可能完成 的任务
,所以更像是一瞬间的幻想,或一次酒后戏言。它并不属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经验
,被认为是天方夜谭也不为过,但艾未未让它变成了现实。5月17日 下午,参与《童话
》的甘肃省秦安县石节子村5位村民抵达北京办理签证,当接待他们的专车经过天安门
时,他们说他们“想到了艾未未,没有艾未未的话,去德国 这辈子也是不可能的。”
这代表了大多数参与者的真实声音。
“它不是个记录,也不是什么狗屁个事儿。但它跟每个参与人都是有关系的,因为他们
获得了一次经验,这个经验甚至可能跟他们的一生有关。”艾未未说,他对《童话》这
件事没有任何期望,也不想给它什么含义,“它就是生活本身,是很多人的一个愿望。”
《童话》关键词
【艾未未】著名实验艺术家、诗人艾青之子。1957年生于北京,1978年就学于北京电影
学院,1981年开始在纽约学习和创作,1994年回到北京。其 研究领域涉及建筑、雕塑
、绘画、家具、书籍、策展等多个方面。曾入选英国《艺术评论》杂志“全球当代艺术
界最有影响力100人物”。
【1001人】今年2月26日,艾未未在博客中发布报名信息,招募1001个中国人前往卡塞
尔,和他一起参加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报名要求所有参与者应 是身体健康,有独立
行事能力的中国公民。截止3月8日,报名人数达到2800人,后陆续增加至3000人。经过
筛选,3月16日,艾未未的博客公布了 1001人初选名单,他们来自安徽、福建、甘肃、
辽宁、广东、广西、海南、河南、湖北、南、江苏、云南、辽宁、山西、陕西、天津、
四川、新疆、浙江、江 西、山东,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的两岁半。
【免费去德国】活动基本费用由组织方提供,包括:飞机票、签证、人身保险费用,在
德境内的旅行、基本居住和食品费用。《童话》于6月12日开始,1001 人分5批从北京
或上海出发飞往德国,每批人在德国停留7—9天,最后一批返回中国的时间是7月10日
。有很多参与者是第一次离开自己的村子、城镇、国家, 很多农民没有账号、财产、
英文介绍信,使馆也给了签证。
【卡塞尔文献展】第一届卡塞尔文献展于1955年在德国中部城市卡塞尔举办,2007年已
经举办到第12届。这一展览已经成为国际当代艺术的重要坐标,也 是西方社会的时代
镜像。文献展期间,卡塞尔的街道、公共场地都派上了用场,各类展览作品和艺术活动
散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
香港文汇报文章《香港社會所不了解的艾未未》补充阅读文章之二
岳路平:请新华社别滥用我的名字
【原文标题《AWW事件,提醒新华社注意分寸》和《一篇声明》。注:此文经由“岳路
平”(博客、微博、豆瓣)先生的授权发布。】
一大早,就被香港的微博好友提醒:新华社近日用英文发表了一篇文章,把多年前“艾
未未涉嫌抄袭岳路平作品”事件装进了仍然悬而未决的“艾未未被拘押”事件中,进行
评论。之后,香港及海外多家媒体用中文进行了转载。我有技巧的上网一搜,果然铺天
盖地!我的名字脱离我的管辖自行其是了。据香港的微博好友说,“可能整个中国以外
都知道你被抄袭了…”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场综合博弈。对弈双方分别是:艾未未背后的“西方普世价值
观”和中国政府的“人权相对论”。在西方,中国政府的声音一定是很弱的;反过来,
在中国,西方媒体关于这次事件的声音也很弱。在这场综合博弈中,辩论的媒介应用,
和辩论的内容同样重要。
本来,我一直在冷静观察这个事件,没想到一觉醒来,突然发现“我的名字”被新华社
招募成为一颗棋子,这让我十分忐忑。一种无形的力量逼迫着我必须要把这个事情想清
楚,而且马上要想清楚。
虽然我的名字不一定听我的,但是我也不想听失控了的“我的名字”的。
这是一个老虎棒子鸡的游戏,一物降一物。中国政府的“人权相对论”,面对西方的普
世价值观,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一定是弱势的;而艾未未目前的声音,在中国境内,也
一定是弱势的;2006年,也就是我的作品“涉嫌被艾未未抄袭”那一年,在西安的我的
声音,比起艾未未,也一定是弱势的。
所以当年媒体采访我的时候,我一直避开所谓的孤立的“法律程序”,绕开记者偏爱的
“是否起诉艾未未?”的挑衅,提醒记者关注“艺术资源过于集中在首都北京”这种更
加整体的创新生态问题。只有这样,我才可以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为西安争取话语权。
其实,关于艾未未的问题,官方也没有单独使用法律工具,官方同时也同时使用新华社
和《环球时报》这样的舆论宣传工具来为自己的价值观做辩护,同时反击西方对手。我
们不能把这个事件理解为一个孤立的法律问题。
在全民摸石头过河的年代,孤立的法律工具是低效的。《环球时报》在一篇评论艾未未
事件的文章中(838期之本周人物),有一句话我很同意:“客观说,在如何对待他(艾未
未)这样的人的问题上,中国社会的经验并不多,法律的判例也不多。”所以,一旦出
现了这种判例不多的案例时,势必要动用一揽子工具来“综合处理”。西方世界是,中
国政府是,艾未未是,任何关注这件事情的人(包括我)也必须进行一揽子整体思考,才
可能对这件事情有一个更有建设性的态度。
既然是一揽子的处理模式,实际上就要求相关人必须自己注意分寸。因为我们没有清晰
明确的可以信赖的“原则”、“尺度”来判断、判决,我们唯一可以信赖的裁判是未来
。所以只能是当事人必须动用自己的前瞻性、全局性、判断力,各自把握好分寸。在今
天的中国,尤其要注意分寸,因为我们真的太缺少经验和依据,内心里必须要有一些坚
守和道德原则,否则历史会在路的前方等待着审判我们。
我们正身处一个乐观向上的时代,其实大多数人都不希望有任何过大的动荡发生。但是
如果分寸掌握的不好,事情往往就会朝极端的方向挺进。一百多年来中国现代化的经验
和教训已经告诉我们:审慎改良,一定比激进颠覆重建有效。
当年我面对所谓的“艾未未涉嫌抄袭事件”时,我意识到我的名字在某种程度上是“失
控”的。所以在面对媒体的时候,我很审慎地珍惜我说话的机会,让记者不要去迎合点
击率的“重口味”,把“涉嫌抄袭”事件爆炒成辣子鸡、麻辣鱼。其实我使用的就是基
于对中国整体创新环境的忧虑而生发的“分寸”感。因为我理解那不过是一次辩论,是
一次为西安,跟北京争取更多话语权的辩论(相关:出西安记)。但是,当时艾未未的声
音要比我的声音大很多,所以,当时我挺同情自己的。同样,今天,我看到新华社和《
环球时报》的声音远远大于艾未未的声音,我也同样同情艾未未。
既然是一揽子的处理模式,时间一定会很长。我们一定要有前瞻性。总体看来,新华社
把我的“涉嫌被抄袭事件”混编进入对艾未未的批评队伍中,稍微有失风度。我的名字
可能已经“被打抱不平”,但是我本人并不情愿。
新华社毕竟代表一个大国的声音,兹事体大,应该特别注意具有前瞻性的分寸感。这么
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都摆在世人面前了,更自信一些吧!其实,我本人对中国的未来是
乐观的。想想十年前,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新华社哪里有现在那么自信?
去年刘诺奖获得者晓波的获奖事件发生后,以及这次艾未未事件,我注意到新华社和《
环球时报》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胸怀去正面跟西方价值观进行一系列的耐心、细致、理性
的辩论,还是有进步的。但是有时候,一些文章的基调和内容还是辜负了这种难得的胸
怀。
我会继续观察。
岳路平
2011年4月10日
p*********w
发帖数: 23432
2
1001人可不少啊,万一有个别的脱铲了怎么办啊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包括农民、失业人员、学生、摇滚歌手、白领、道士在内的1001人,从6月12日开始分
: 五批陆续奔赴德国参加卡塞尔文献展。这的确是个“童话”,参与者基 本上不需要自
: 己出费用,艾未未的画廊拥有者Urs Meile通过两家瑞士基金会申请到310万欧元用于交
: 通和住宿。德国至少有五家媒体报道了这件事情,其中一篇报道称:“这个作品本身想
: 表明什么不清楚, 但可想而知,它会给人一个印象:中国人如果真的全往欧洲涌来,
: 那怎么办?”
: 国内艺术圈颇有影响的“嘿!社会”网站BBS却突然爆出艾未未的《童话》抄袭了西安
: 艺术家岳路平的《艺术航班》、《1001夜》两件作品。发帖人称自己是 参与过岳路平
: 作品的艺术爱好者,认为艾未未“用资本放大了岳路平的《艺术航班》的创意。”“在
: 选择的人数上也抄袭了岳路平另外一件作品《1001夜》,岳 路平在2004年就跟著名摇

1 (共1页)
进入WaterWorld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善意提醒:咱们老中想要的美国~~~转载艾未未的一次访谈< 节选> (转载)
近平的人品 (转载)吴虹飞:我就要报艾未未一饭之恩zz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叶三: 这些天的一天zz
人民理应对国家领导人有监督警惕和怀疑态度 (转载)劲暴!我在COSTCO买西瓜的经历
艾未未抄袭当事人岳路平胡紫薇博文-明人不说暗话 (转载)
我行我素的艾未未通稿:陈光诚代表西方反华势力的利益zz
(转)我行我素的艾未未学是无知的意识对真理的热爱! zt
艾未未母亲:"我的儿子是有人性的人" zztwitter信息:我的公共言说7原则z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艾未话题: 分寸话题: 事件话题: 新华社话题: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