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aterWorld版 - 胡锦涛的成长之路……看了很配服!看过的中国人都值得分享啊!
相关主题
胡锦涛唱歌日本汽车生产工人的家庭乱伦比率相当高 (转载)
我泰州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zz50美元掉在地上的故事……美国有多少活雷锋zz
日本-中国永远的敌人关于陈光成
外发们的起名 (转载)转贴: 我的复旦七年 (一个77届大学生的回忆)
张宏良最后一段微薄:美国股市与中国政治动荡胡静等等嫁入豪门的女星只是一只只笼中鸟而已
爱我所爱, 心如刀割明代不腐女屍 皮膚有彈性
[合集] 爱我所爱, 心如刀割鱼也不能吃了。 (转载)
爆笑:学历高了说话都不一样[泰州今日事] 江苏一司机撞人后多次碾轧 致使受害人惨死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胡锦涛话题: 泰州话题: 政治话题: 工作话题: 中国
进入WaterWorld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r***u
发帖数: 1272
1
从江苏泰州至南京,乘汽车约费三小时,再由南京到北京,坐特快火车需12小时。时光
倒流至40多年前,那时这段3000余里的路程,恐怕得需20多个钟头。
对于一个普通的旅人而言,这样漫长的旅程若没有期待会令人感到枯燥和寂寞。但在40
多年前,少年胡锦涛满心欢喜并期待这样的旅程:从泰州小镇出发,取道六朝古都南京
,到达新中国政治文化中心首都北京,入读中国最高学府之——清华大学。
1959年夏天,年仅17岁的胡锦涛以高分从泰州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
枢纽电站专业。
泰州童年
在入校简历上,胡锦涛的籍贯一栏填的是“安徽绩溪”,这也是后来官方材料的凭据。
绩溪人对此很满意,在出了个“红顶商人”胡雪岩、大学者胡适后,绩溪又诞生了一位
政治家。绩溪的一个官方网站在“绩溪名人”这一栏将胡锦涛置于胡适和胡学岩之前,
可见他们多么地以老乡胡锦涛为荣。
江苏泰州人心里却多少有些醋意。因为从胡锦涛的曾祖父辈起,胡家就搬出安徽绩溪,
在泰州姜堰一带生活繁衍。胡锦涛在泰州出生,在泰州读小学、中学,直到1959年考上
清华大学才离开泰州。
据绩溪县政协委员会胡锦霞讲,胡锦涛曾在履历表籍贯栏中填过“泰州”,受到父亲训
导后,从中学开始就一直填“安徽绩溪”。父亲的用意是希望儿子不要忘本,胡锦涛当
然明白。后来在共青团中央主持工作期间,在一次全国团代会上他对安徽省代表说:“
我的老家在徽州地区。我是绩溪人。”
绩溪于他而言只是一个不能忘本的久远的思念,只是一个符号,他也从未回过绩溪。而
泰州却是他父母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的地方,也是他度过人生中童年、少年这段美
好时光的地方。这里有他童年时的玩伴,读书时的同学和老师,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曾
留下他的足迹,这里的一切都那么鲜活。
胡锦涛的父亲胡静之生前做茶叶生意。现在江苏省姜堰市坝口南街上的中心广场雕塑对
面有一堵墙,正是胡静之当年经营的胡源泰茶叶店的遗址。据现年90岁的屈极天老先生
讲,他和胡静之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他们两个家族都是从安徽到江苏泰州一带做茶
叶生意的。到他和胡静之这一辈,彼此都在泰州生活了三代。
胡静之在姜堰出生,其家庭一直在姜堰最热闹的坝口开设茶叶店。1945至1946年间,胡
静之将胡源茶叶店开到了泰州当时最热闹的彩衣街上,生意很旺。屈极天和胡静之都是
泰州茶叶公会要员。
高中班长
胡锦涛的母亲李文瑞1920年出生,1949年去世,仅29岁。母亲去世时,他才7岁。三岁
定八十。自幼丧母的胡锦涛,从小就显露出沉稳、低调、谨慎、平和的个性,学生时代
学习成绩优异,懂得与人相处。
胡锦涛就读的小学是泰州市大埔小学,这所有90多年历史的小学是泰州名校,离胡锦涛
家在泰州市多尔巷的旧居大约10分钟的步行路程。
由于年代久远,记者所遇到的该校老师,都不能讲清胡锦涛当年读书时的情况了。只是
有一位老师,曾经和胡锦涛的一位小学同学聊过天,依稀记得当年的一个小插曲:小学
生由于年纪小,喜欢调皮捣蛋,当年胡锦涛的同学们也不例外。有一天,几位同学在课
堂上趁老师临时出去有事又捣起蛋来,被另外的同学告到老师处,结果挨了批评,于是
对“告密者”生起怨恨来,不相往来。胡锦涛向老师反映了这一情况,在老师的教导和
胡锦涛的“调和”下,两方又玩到一起了。
这位老师据此说,胡锦涛从小就比较注意维护集体的团结。
1953年胡锦涛小学毕业进入私立泰州中学(现泰州二中)读初中。这所学校有一幢挑檐建
筑,名为“陈庵”,著名戏剧学家孔尚任的《桃花扇》第二稿就在此完成。
初中三年,胡锦涛的操行一直得的是“甲等”,初三时胡锦涛就入团了,当时班上40多
人,入团的不到10人。在当时“左”的思想影响下,人们对成份看得很重要,胡锦涛家
开过店,属于小业主,他能够入团说明他的确非常优秀。
据一位陈姓老师讲,在初中时,国家号召农民卖余粮,胡锦涛就根据报纸上宣传的“买
粮大户”典型事迹为蓝本、编成通俗易懂的相声,和同学们走上街头表演,反响不小。
1956年初中毕业,胡锦涛考上泰州最好的中学——江苏省泰州中学。据胡锦涛的高中同
班同学钱宏麟回忆,当时胡锦涛才14岁,比班上其他同学要小一两岁,但以显示出稳重
、谨慎的个性。高中班主任沈进林老师为人厚道,没有什么阶级斗争倾向。1959年,胡
锦涛读高三时,沈老师让他担任了班长。
沈进林老师已故去两年,但他生前接受媒体受访时曾这样评价胡锦涛:组织能力很强,
爱好文艺,学校举办联欢会时,他上台指挥全班大合唱。
在胡锦涛当班长的高三那年,沈进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政治觉悟高,能团结同学开展
各项活动,学习努力,能对不良倾向直接提出批评意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即胡
锦涛当时就读的泰州中学,后高中部迁出组建现在的泰州中学)校长办公室萧老师讲,
胡锦涛在担任班长期间,帮助班主任做过很多协调工作,并且在重要关头勇于承担责任
。胡锦涛读高中的时候,正值全国上下大炼钢铁期间。他所在的班级下乡劳动,那时粮
食供应不足,同学们整天处于半饥饿状态,有的同学就把农民收获下来的花生藤上未成
熟的幼米摘下吃(成熟的花生已被农民摘去)。不料竟被校长获知,甚为震怒,严厉批评
胡锦涛的班主任,责他管教不力。胡锦涛知道后,挺身而出,向校长面陈事实原委,并
愿意承担责任。校长见他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勇气和道义,甚为赞许,也就不在追究了

萧老师还讲,胡锦涛在读高中时,很有文艺才能,尤其擅长唱戏。泰州是京剧大师梅兰
芳的故乡,泰州人很喜欢唱戏。那时的胡锦涛演起小生来很耐看,尤其是反串起女生来
,更是博得满堂彩。当时在“采茶蝴蝶舞”这出戏中,胡锦涛演花仙子,惟妙惟肖。胡
锦涛后来在清华大学担任过学生文工团舞蹈队团支部书记,其表演才能在高中时就已显
露出来。胡锦涛后来一步步向上升迁,对母校的教导之恩仍念念不忘。在调任中共西藏
自治区党委书记时,还跟当年的沈进林老师通过信。信中说:如果说自己的工作还有一
点成绩的话,可以说得益于母校对我的培养。泰州中学严格治校、执教,给我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并影响了我后来的学习和工作。
张校长讲,11月22日是泰州中学成立100周年。学校已向胡锦涛发出邀请函,但目前还
未收到回音。“这个时候他太忙了,如果不能来,我们都能理解。” 学校将胡锦涛当
年读书的教室空了出来,将胡锦涛当年和同学们读书时的旧课桌都找了回来,张校长的
说法是“作为永久的纪念”。据张校长介绍,1993年泰州中学成立90周年时,胡锦涛人
虽未到,却发来亲笔签名的贺信。
读书清华 收获政治。
从江南小镇来到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是胡锦涛人生的一大转折。在校期间,他同样表现
的很出色,大学6年,除一门功课得过4分外,其余全是5分。
同时,他是学生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并担任过清华大学学生文工团舞蹈队团支部书记,
这可以算作他从事共青团工作的开始,但他当时绝对没有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共青团中
央书记。
他的一位清华同学事隔几十年后回忆说,当时看到胡锦涛在学校礼堂唱着革命歌曲,扮
演着工人老大哥,怎么也想不到其中有一个人会成为中国的领导人。
读书期间,胡锦涛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夫人的刘永清。刘永清与他同级,两人当时都是全
年级年龄最小的。后来,这位外表秀丽柔弱的女子为了胡锦涛甘愿放弃京城的工作和生
活,奔赴条件艰苦的大西北,与他相守相伴,患难与共,并为他生育一子一女。
另一大收获则是政治上的。1964年,胡锦涛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
清华大学从50年代开始,就一直坚持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以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
当年的老校长蒋南翔提出“两个肩膀挑担子”,要求干部和老师同时担负起政治和业务
两方面的责任,并抽调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政治辅导员,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在工作中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较强工作能力的人才。
蒋南翔认为,年轻时做些思想政治工作,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将受益终生。事实证明蒋
南翔是正确的。自60年代以来,清华历届校系领导中多数在学生期间担任过政治辅导员
,而清华毕业生中成长为国家和省部级领导的,也有不少人担任过政治辅导员。政治辅
导员的经历为胡锦涛日后的从政打下了基础。他后来主政贵州时平息学生事件的灵活方
式,以及主政西藏时平定“藏独”分子活动的刚柔并济,与他在清华任学生政治辅导员
做学生思想工作时既坚持原则,又讲究灵活,懂得平等对待学生,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的工作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1965年大学毕业后,胡锦涛曾留校任教,并继续担任政治辅导员。1968年,他奔赴大西
北的甘肃刘家峡水电站工作。没想到这一呆便是14年,直到1982年他被提拔为共青团中
央书记才重回北京。当代中国政坛要人不少出自甘肃。远的不说,近的包括宋平、乔石
、万里、胡锦涛、温家宝、吴仪等人。他们在进入中国最高权力中心之前,均有在甘肃
磨练的经历,留下过他们步入政坛的足迹。
在甘肃的很长一段日子里,胡锦涛做着基层工作,从1968年至1974年,他先后在水利部
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历任过技术员、秘书、机关党支部副书记。1974年,胡锦涛调任
甘肃省建委秘书,此时,中共元老级人物宋平正担任甘肃省建委主任。
1975年,胡锦涛被提拔为甘肃设计管理处副处长。时值“文革”后期,1976年春节刚过
,胡锦涛随甘肃省组织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到兰州郊区的永登县调查研究,
食住都在农民家中。胡锦涛当时任工作队办公室副主任。工作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路线
教育的材料。
当时的工作队办公室主任武天才已于6年前退休还家,年近七旬的他,对胡锦涛的忘我
工作精
神连声赞叹。据他讲,当时,胡锦涛每天要到农村去调查,写报告,还要起草文件,甚
至连油价的工作都要自己动手。每份材料都要油印五六百份,而且每天要不停的写,有
时一天要完成数份不同类型的材料,每晚都要到12:00以后才能睡觉。
有一次胡锦涛生病,中医开了十多剂中药,由于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无条件熬药,胡锦
涛就利用回兰州出差的机会,在家中将中药煎好,装在大瓶子里,带回永登将药分成十
多分,一边工作一边服药。
1980年,胡锦涛出任副厅级的甘肃省建委副主任。这是他进入政坛的第一部。两年后,
既1982年9月,胡锦涛以列席代表身份出席中共十二大。当时中共总书记为胡耀邦。在
中共十二大会议上,胡锦涛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回到兰州后,胡锦涛随即出任甘肃省
团委书记。不到三个月,胡锦涛还未坐热甘肃省团委书记的位子,1982年12月份,中央
调他回北京出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阔别14年后,当年的青年学子重返北京,此时他还年轻,刚刚40岁,正可做全国青年人
的领头羊。
治边风暴
共青团中央办公大楼位于北京市前门东大街10号,这里距中南海只有几里地之遥。
这里的人年轻,业务能力和政治觉悟都很高,向来被视为党和国家领导力量的后备军。
从这栋大楼里先后走出不少国家和省部级领导人,诸如胡耀邦、王兆国、胡锦涛、宋德
福、李克强等。
胡锦涛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时候,团中央书记处一共有7位书记,团中央第一书记为
王兆国。他们带头轮流冲洗厕所,当时的情景现在看来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但当时王
、胡两人确实经常这样做。这段往事至今还在团中央内部传为美谈。^
1984年,王兆国上调中央办公厅主任,胡锦涛接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此时,国内政治空
气开始轻松,团中央属下的《中国青年报》为此作了大量的报道胡锦涛还通过在全国组
织舞会的形式解放人们思想。他很务实,头脑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十多年来盘存
于青年心中的激进思想。
1984年,胡锦涛调离团中央,赴任贵州省委书记。时人对此任命有各种猜测。贵州
乃偏远落后省份,而胡锦涛又那么年轻,他的任命被高度关注是很正常的。
胡锦涛上任的第一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提出“发展教育、开发智力,是振兴经济、兴黔富民的根本大计”。在省财政相当紧张
的情况下,胡锦涛力主压缩其他开支,在教育方面追加了4000万元投资。后来他又提出
在三年时间里,投资2.4亿元,解决全省220万平方米的中小学危楼问题。
1987年秋天,中共十三大之后,政治体制改革又小心翼翼地迈出了步伐。胡锦涛在
贵州也开始行动起来。
1988年,贵州省委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安排是,从党政分开入手,从省级和企业
做起,连续制定了《贵州省省级党政分开实施方案》、《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机构改革近
期实施方案》,重点解决省委和省政府的职能划分,相应调整省级党的组织形式和省委
工作机构。
在胡锦涛主导下,贵州省开始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先后撤消了省人事局、劳动局、
统计局、审计局、工商局、物价局、对外经济协作办公室、计划生育委员会、人防战备
办公室、省教委、国防科工办等11个部门的党组,政府系统逐步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
1988年10月,胡锦涛面临在贵州的一次重大考验。贵州大学一些学生因为矛盾引发
争斗,结果导致数千名学生冲出校门,上街示威。
胡锦涛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要求贵州省相关部门,对大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并亲自深入到学生当中,诚恳地听取学生们的意见。这种温和措施成功地化解了学生们
的怒气,事态很快得以平息。胡锦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得到一次成功体现。
1988年底,胡锦涛被调往生活环境更艰苦、政治环境更复杂的西藏担任自治区党委
书记。当时西藏一部分藏人正在进行分裂活动。时人分析认为,这次临危受命与胡锦涛
在贵州时的所作所为,尤其是波澜不惊地平息学生示威有直接的关系。
胡锦涛果然不负重托。他一方面与藏族干部搞好关系寻求支持,一方面主张对“藏
独”者采取强硬手段,他的“一手硬,一手软”不仅控制了局面,而且使他更进一步获
得中共高层的欣赏。
一位江南学子,投身荒凉的大西北,两任“封疆大吏”,历经多重恶浪险滩,劳过
筋骨,苦过心智,有着非凡的历练。有人这样总结胡锦涛的履历。
1992年中共十四大结束时,胡锦涛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最年轻的常委,从此开始了其熟
悉而陌生的常委生涯。
10年后,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上,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开始进入中国
政治舞台的中心,开始让全世界逐步熟悉他。 400余名中外记者,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等
待后显出几分焦躁。与之同时,中国乃至全世界数以亿计守侯在电视、收音机、互联网
前的公众,也在等待着十六大的新班子亮相。
经验与年纪无关
在此预定时间晚了近半小时后,2002年11月15日11点30分,谜底揭晓了。清一色的藏青
色西服、白衬衣、红底白点碎花领带,九名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成员,从
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鱼贯而入,开始与媒体见面。
正如所预料的那样,胡锦涛走在了最前面。这位原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中唯一的留
任者,在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微笑,挥手,语调柔和,思路清晰。面对诸多中外记者,身份已经改变的胡锦涛,
一如既往温文尔雅与沉着镇定。
“我代表新当选的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感谢全党的信任。”胡锦涛微微侧头,开始
为在场的记者一一介绍其他八位政治局常委。当介绍到第七位、原广东省省委书记李长
春时,他顿了顿,微笑着补充:“他是我们当中最年轻的成员。”
此时此景仿佛回到了十年前。
几乎是同样的背景:在十四届一中全会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
*指着新当选为政治局常委的胡锦涛,特意向众人介绍说:“这是一位年轻人,50岁不
到,今年49岁的胡锦涛。”
转眼十年飞逝,当年中央七常委中最年轻的一位,如今走到前台,成为中国新领导
集体中的领导人物。
中共中央党校王贵秀教授的看法,代表了为数不少人的意见:“胡锦涛受过良好的
专业教育,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这些年在党中央的工作也做得有条不紊。在现有的
领导人中,无论是工作资历还是年龄结构,胡锦涛都应算是最佳人选。所以,他的当选
是符合党心民意的。
价值取向:务实为基调
从位于北京前门附近的团中央所在地,到故宫旁的中南海,不到两千米的距离,胡
锦涛却走了近八年。
从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到贵州省委书记,在到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1985
年至1992年,胡锦涛在中国最艰苦的地区经受艰难的磨练:奔走于云贵高原的贫困山区
,在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平定暴乱。
在基层的突出表现,也成就这位年轻的政坛明星。1992年10月19日,是胡锦涛政坛
生涯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向不事张扬的他,骤然站到了媒体的聚光灯下,成为当
时最年轻的政治局常委。当天,美联社发回专电,称胡“是出人意料的人物”。
进入中南海,应算胡锦涛在高层的政治生涯的真正开始。尽管胡锦涛为人处世极为
低调,极少在媒体出现,但人们仍能看到他这些年所作出的业绩:
作为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在处理复杂纷繁的党务工作上,显示出一个政治家的
精明强干:党内事务井井有条,思想教育有所创新,且能努力做到使全党思想与中央保
持一致。
深入基层,到地方广泛了解情况,是胡锦涛工作的另一重点。
胡锦涛每年都要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在了解当地情况的同时,把中央的精神传达
下去。在甘肃,胡锦涛要求干部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经济全局的能力和水平
;在福建,他强调要在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河北,他重申
加紧做好培养选拔优秀青年干部的工作;在四川,他号召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难得机遇,
千方百计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就是今年,胡锦涛还马不停蹄先后到黑龙江、广西、青
海、辽宁、云南等地视察。
1999年初,在新一届政府机构改革遭遇阻力之际,胡锦涛受命成立专门小组,协助
国务院推动机构改革的实施。
勤勉务实、谨慎持重的工作作风,让胡锦涛博得了各方面的好评。
无言也是力量
对于中国这个人口众多、在世界上影响力日渐巨大的新兴大国来说,权力的新老交
替无疑会引起全世界舆论的关注。
尽管在十六大召开前,海外舆论界就对中国最高领导人人选进行了诸多揣测和研究
,但真到了胡锦涛就任总书记一职时,不少人仍是雾里看花,对他知之甚少。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以《谁是胡》的大字标题,来表达对中国这位新领袖的不甚
了解。
《纽约时报》在胡锦涛当选总书记的当天,发表《神秘的掌舵者》一文。文章评价
说,胡以长时间的行动向众人展示了一个慎重、忠诚、灵活的共产党官员形象,但他在
登上权力高位之前,从没就中国改革开放中遭遇的经济政治问题,表露过自己不同的观
点。
“神秘莫测,谨言慎行”。这是国外媒体为胡锦涛定下的调子。对此,国内人士则
表现出更多的理解。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卢先福说,低凋不等于无所作为。胡锦涛任党校校长
近十年,做了不少实事,尤其是在理论研究方面,他非常重视,多次倡导学者们进行广
泛的思想理论探讨。“胡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在我们教职员工当中很有威信,口碑很
好。”卢说。
年过七旬、从事党章研究多年的中央党校老教授叶笃初说,尽管党校只是胡锦涛工
作的一部分,但他仍对此很重视,每次党校开班或结业,都会前来与学员会面,“每年
都有八次、十次与教师和学员的见面活动,还不包括参加校委会的其他工作”。
叶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胡锦涛几乎每次到党校,都要发表重要讲话,且不是
泛泛而谈,“看得出是经过了专门的准备的”。
“他不仅务实,还有改革创新意识。”卢先福教授谈起他去年4月份参加的一次研
讨会时说。那是***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刚提出不久,胡锦涛便组织了一个小范围
的研讨会,请了五六名专家和部门官员到中南海参加座谈。“他让大家来领会‘三个代
表’的重要意义,并就此各抒己见。当时他给我的印象是机敏灵活,能听进各方意见,
还善于思考一些关于治党治国的重大问题。”
请外国专家学者和官员讲学,引进市场理论方面的书籍为教科书,鼓励学者们进行
政治制度研究和民主自由辩论……。在胡锦涛的领导下,中央党校这个中国高级干部的
培训基地,成为思想活跃、学术气氛浓郁,并具有实践精神的政治改革研究前沿阵地。
胡锦涛大力推进改革的意图还反映在他分管的组织工作上。
“要大胆任用年轻干部。”在不少场合,胡锦涛都强调要推进干部的“四化”。今
年7月,试行五年之久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正式颁布,这被认为是中
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胡锦涛在要求各级学习条例的同时,还概括了选拔干部的四
条标准:一、注重看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注重看干部的作风;三、注重看干部的
政绩;四、注重看干部的群众公认度。有境外媒体评价说,胡的上述讲话,“昭示着内
地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
内外有所不同
曾有人说,专职处理党内事务的胡锦涛很少出访,在外交领域无疑比较薄弱。
而事实上,一些接触过他的人认为,胡锦涛在外交上也丝毫不逊色,他显示出的沉
稳儒雅、不卑不亢的作风,给各国领导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1998年,胡锦涛当选为国家副主席后不久就成功访问了韩国、日本等邻国,其落落
大方的形象深受媒体赞誉。当时的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谈起与胡锦涛的会见情况时说:
“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我们却能够非常坦率地交换看法,就像老朋友一样。”
2003年10月,胡锦涛开始了首次对欧洲的访问。这次访问被外界誉为“接班人的首次重
要国际亮相”。那次欧洲之旅,胡锦涛会见了德国总理施罗德、英国首相步莱尔等政要
。驻德使馆一名工作人员这样回忆起当时见到胡锦涛的情形:“他举止文雅,语调温和
,脸上始终带着微笑,让人觉得很亲切,很有大国领导人的风度。”
然而,胡锦涛真正走上政治舞台,应是今年5月初对美国的访问。在结束马来西亚
、新加坡的访问后,胡锦涛开始了首次对美国的正式访问。事实上,无论是美国官方还
是舆论界,早就对这位中央未来的接班人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访美的一个月,美国
《时代》周刊就以胡锦涛为封面,介绍这位可能的“掌舵者”。而美国官方,更是主动
提出让胡锦涛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五角大楼会面。据悉,这是中共高层首次进入
五角大楼。
这次被称作“认识之旅”的美国之行无疑非常成功。一路上,胡锦涛显得轻松与自
信。在马来西亚,当有记者谈及他“神秘莫测”时,胡锦涛当即表示:“这不确切,也
不公道。”
在华盛顿,胡锦涛与布什和其他美国官员会面时,更表现出他坚守中国立场的外交
观。他说:“妥善处理台湾问题是增进两国建设和合作关系的关键。如果台湾问题出现
任何麻烦,中美关系就很难进一步向前发展,甚至可能出现倒退。”
这让人想起1999年在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之后胡锦涛发表的电视讲话。他
一方面对美国的行为进行严厉谴责,一方面劝诫公众温和地进行抗议,显示了高明的策
略。
一名美国国会议员评价说:“(胡)温文时髦,头发永远梳得齐齐整整,说话永远
不会不合时宜。”美国之行让他的国际形象得到很大提升。
未来路径
在完成中国历史上最平稳、最有序的权力接交仪式后,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面对两千
多党员代表,对未来如此期许:“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能够开创新的局面,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前景,是会更加美好的。

然而,不少西方媒体仍在不停的追问: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将要把中国政治带向何
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说:“胡属中国‘文革’后兴起的一代,目睹意识形态带来的
荼毒,所以,在这方面可能更为开明。同时,他有很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深深了解中
国的现实情况,知道中国的当务之急,所以,应该更加务实。”
同时他认为,这次平稳的权力移交,证明中国政治已经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以
后个人对政治局势的影响,将变得越来越小,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将更多以集体领
导的形象出现。常委由七人变成九个,无疑也显示了这方面的趋势。
“新的领导集体在具体问题上会有所创新,有所建树。但那些被证明了的正确的方针、
路线、政策,必将为他们所传承。”
学者们预测,就胡锦涛的个人性格、爱好和经历而言,无疑也会更具开放意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政治家的个人事迹。譬如,很多人对胡锦涛的多才多艺产生兴趣
。据悉,胡锦涛热爱文艺和运动,当年还是清华舞蹈队的得力干将,狐步舞、交谊舞都
跳得相当不错,在团中央时,他还经常在晚会上表演独舞。在清华大学的BBS版上,胡
锦涛的小校友们对胡英俊不凡的外表津津乐道,不少人写道:他真的很帅。
T**********e
发帖数: 29576
2
配服, 这么标准的团干不多见。
y*******4
发帖数: 487
3
我们分享有个JB用?
l****a
发帖数: 168
4
顶一下
A****L
发帖数: 138
5
Re

40

【在 r***u 的大作中提到】
: 从江苏泰州至南京,乘汽车约费三小时,再由南京到北京,坐特快火车需12小时。时光
: 倒流至40多年前,那时这段3000余里的路程,恐怕得需20多个钟头。
: 对于一个普通的旅人而言,这样漫长的旅程若没有期待会令人感到枯燥和寂寞。但在40
: 多年前,少年胡锦涛满心欢喜并期待这样的旅程:从泰州小镇出发,取道六朝古都南京
: ,到达新中国政治文化中心首都北京,入读中国最高学府之——清华大学。
: 1959年夏天,年仅17岁的胡锦涛以高分从泰州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
: 枢纽电站专业。
: 泰州童年
: 在入校简历上,胡锦涛的籍贯一栏填的是“安徽绩溪”,这也是后来官方材料的凭据。
: 绩溪人对此很满意,在出了个“红顶商人”胡雪岩、大学者胡适后,绩溪又诞生了一位

p**********d
发帖数: 7918
6
開始為準先帝寫頌德文章了。

40

【在 r***u 的大作中提到】
: 从江苏泰州至南京,乘汽车约费三小时,再由南京到北京,坐特快火车需12小时。时光
: 倒流至40多年前,那时这段3000余里的路程,恐怕得需20多个钟头。
: 对于一个普通的旅人而言,这样漫长的旅程若没有期待会令人感到枯燥和寂寞。但在40
: 多年前,少年胡锦涛满心欢喜并期待这样的旅程:从泰州小镇出发,取道六朝古都南京
: ,到达新中国政治文化中心首都北京,入读中国最高学府之——清华大学。
: 1959年夏天,年仅17岁的胡锦涛以高分从泰州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
: 枢纽电站专业。
: 泰州童年
: 在入校简历上,胡锦涛的籍贯一栏填的是“安徽绩溪”,这也是后来官方材料的凭据。
: 绩溪人对此很满意,在出了个“红顶商人”胡雪岩、大学者胡适后,绩溪又诞生了一位

C********N
发帖数: 1263
7
一个在台上实行互联网封锁,贪污越演越烈,人民越来越辛苦,由于利益而受冤屈的人
越来越多。这样的主席自己再勤廉,自己再注意团结有什么用呀。
就这上面写的,就可以证明他不足以歌颂!!
1 (共1页)
进入WaterWorld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泰州今日事] 江苏一司机撞人后多次碾轧 致使受害人惨死张宏良最后一段微薄:美国股市与中国政治动荡
韩寒: 孩子们,你们扫了爷爷的兴爱我所爱, 心如刀割
说江浙地区方言是无/r/音是不对的[合集] 爱我所爱, 心如刀割
老习的简历实在太昭然若揭了爆笑:学历高了说话都不一样
胡锦涛唱歌日本汽车生产工人的家庭乱伦比率相当高 (转载)
我泰州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zz50美元掉在地上的故事……美国有多少活雷锋zz
日本-中国永远的敌人关于陈光成
外发们的起名 (转载)转贴: 我的复旦七年 (一个77届大学生的回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胡锦涛话题: 泰州话题: 政治话题: 工作话题: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