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S*********g 发帖数: 24893 | 1 西单民主墙
西单民主墙主要指的是1970年代北京西长安街和西单北大街交会处,西单体育场的约2
米高、100米长(也有一说是200米左右)的宽阔围墙。民主墻被視為中國民主運動的開
端。其發揮宣傳政治自由與民主化的短暫自由時期被稱為“北京之春”。
“民主墙”的形式源于文革时期的大字报,即民众(不排除有官方背景的人混在“民众
”队伍中)在公众场所张贴文章,表述某种政治主张或心声。但在内容上,民主墙上出
现的(尤其是运动中后期出现的文章)更像是民众(其中最有分量的似乎还是一些知识
分子)真正独立思考的声音,而非文革时期那种被官方煽动导向的无意义口号。
1978年9月,“文革”中被停刊多年的《中国青年》杂志复刊。但复刊后的第一期便被
当时主管宣传工作的党中央副主席汪东兴下令查禁。查禁的理由是:1.刊物中登载了一
些1976年四五天安门运动的诗抄,有为“反革命事件”叫屈的嫌疑;2.杂志里没有登载
毛泽东的诗词;3.杂志里没有登载华国锋的题词;4.有一篇文章中提出了:要破除“现
代迷信”,即破除对毛泽东的迷信——这在当时是极具震撼力的观点,也是刊物被禁的
最主要原因。
11月15日左右,有人把已被查禁的《中国青年》公开贴到了西单墙上,一下引起了万千
民众聚集到此观看。随后开始有人在墙下面贴出自己的感想,表达对宣传部门查禁《中
国青年》的抗议。接下来,就进一步出现了要求肃清专制餘毒、要民主、要言论自由的
大字报。
1978年12月,任畹町、魏京生等人撰文提出:要求政治民主化。此举引起轰动。之后一
些民间团体将自己制作的刊物贴在西单墙上或散发给来往群众。一些外国媒体也赶来采
访,这使“西单民主墙”有了国际影响。
邓小平曾在初期公开支持过民主墙,但在1979年3月,其态度突然大变,将贴出《要民
主还是要新的独裁》一文的魏京生下令逮捕。
胡耀邦在6月的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表示:“我始终支持任何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行使
自己的民主权利。希望大家都在宪法的保护下享有最大的自由。尽管在中央工作会议上
,以及在这次人大会议上,不少同志点名也好或不点名也好,批评我背着中央、支持违
反‘四项基本原则’的所谓民主化运动,助长无政府主义,但我仍要保持我自己的看法
。”对于魏京生的被捕,胡耀邦说:“我奉劝同志们不要抓人来斗,更不要抓人来关。
敢于大胆提出这些问题的人,恐怕也不在乎坐监牢。魏京生抓了三个多月,他一死就会
在群众中变成烈士,是人人心中的烈士。”
1979年11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作出决议:取缔“西单墙”。
1979年12月6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发出通告,规定除在自己所在单位张贴大字报外,
所有大字报一律集中到月坛公园,且要填报真名和其他资料,禁止在西单墙和其他地方
张贴大字报。西单民主墙寿终正寝。
1980年9月,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作出决议:取消“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
论)。
民主墙的主要活跃人物
魏京生、徐文立、王军涛、胡平、刘青、任畹町等。其中大部份人被判刑或流亡海外,
有的还在后来的八九运动、组党运动中再次被判重刑。留在国内的徐文立、秦永敏、牟
传珩等人皆身陷牢狱。
民主墙被逮捕的各地骨干
“九号文件”下达后,全国各地“计有上千人被拘审、逮捕。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徐文
立、杨靖、何求、王一飞、王希哲、钟粤秋、傅申奇、秦永敏、朱建斌、孙维邦、杨在
行、王屹峰、刘二安、徐水良、王河清、郑玉林、王荣清、徐东平、马兴华、王明、沈
建民、童年、何德甫张京生、刘力平、彭金贵、路建国、历万明、刘国璋、王静湖、吕
洪来、刘士贤、黄石、尚运成、李家华、秦晓春、邢大昆、陈尔晋、薛明德、刘国凯、
邓焕武、毛庆祥、曾省斋、叶宗武、杨晓雷、黄应时、陈增祥、江小茵、尚运成、鲁弟
、戴学伟等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