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aterWorld版 - 安大略通过被神棍和无知华人反对‘接受异同学校法’
相关主题
华人沦为基督教极右组织走卒贩狗 (转载)加州还能住吗?
关于孙悟空的一个历史问题 (转载)应该提出新法例劳动力也要按族群比例开工
香港财经作家杨卫隆勇敢承认西大是野鸡大学加拿大,美国,哪个更歧视老中?
忏悔一下: 俺曾经爱过表姐美国栗脖如拼命压制的人类学研究成果 (转载)
爱犬车里烤死 北京女留学生在美国吃官司离奇!女子2年内嫁了10次,仍是处女
港鐵男撒尿兩分鐘 網民臭罵美數百人聲援反同性戀婚姻註冊官 (转载)
gun男威武,给猎杀消防员罪犯购枪是个亚裔拥枪女 (转载)法国新法规定家长不可晒娃
我今天跟老美讲了诺贝尔奖女婿亲家的笑话《中国人的精神》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欺凌话题: 学校话题: 异同话题: 学生话题: 接受
进入WaterWorld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t****v
发帖数: 9235
1
因为法案中不但保障华裔,女性,弱势群体免受欺凌,也保障学生不应因为性向而受
欺凌
结果遭到神棍和无知华人极力反对
《接受异同学校法》(Accepting Schools Act)今天在省议会通过﹐将令到学校的学习
环境更为安全﹐同时确保学生有所支援﹐健康成长发挥潜能。
法例订立了法律上的责任﹐明文规定教育局和学校须预防欺凌行为﹐对欺凌行为採取更
严厉的处分﹐以及支持提倡互相了解和互相尊重的学生。法例今年秋天生效时﹐将要求
教育局和学校:
* 与学校社区合作﹐发展一个预防欺凌及干预的计划﹐让公众知道计划的内容﹐需要
时有所依据求助。
* 调查任何欺凌事件的报告。
* 给受欺凌的学生提供支援﹐给目击欺凌行为的学生以及牵涉欺凌行为的学生支援。
* 订立告知家长的程序﹐以便家长知道子女牵涉欺凌的事故﹐并与讨论所提供的支援
。 加* 当学生举办活动﹐提倡互相了解﹑接受彼此的异同和互相尊重﹐便得给予支
持。
* 以更为严厉的处分﹐对付欺凌和起因仇恨的行为﹐包括严厉至驱 逐出学校。
《接受异同学校法》﹐是麦坚迪政府教育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帮助学生发挥潜能﹐
其法是提供安全﹑互相接受和包容的学习环境。
教育厅厅长布顿(Laurel Broten)说﹕「我们都有本份的角色职责﹐去创造正面积极
的学校学习风气﹐以预防不适当的行为诸如欺凌﹑因性别歧视而发生的暴力行为﹑因恐
惧同性恋﹑恃强欺负残疾以及种族歧视等欺凌行为。《接受异同学校法》是省府所採取
的一个重要步骤﹐以履行我们对安省所有学生和他们家庭的责任。」
自从2004年以来﹐省府投资了2.9亿元来推行安全学校策略(Safe Schools Strategy)
。2009年﹐毒瘾及精神健康中心(Centre for Addiction and Mental Health)发表的
研究报告显示﹐29%的安省学生﹐也就是几乎每三名学生便有一人﹐曾报告他们在学校
受到欺凌。
f******k
发帖数: 434
2
同性恋强迫孩子接受同性恋教育,虚伪!
http://www.naol.ca/news/na/2012/06/06-2.htm
反欺凌法,也就是《接受异同学校法》(Accepting Schools Act)或13号法案在省议会
通过。这项法例涉及各种类型的欺凌,包括因性倾向造成的欺凌。该法例将保障学生在
学校组织“同性恋—异性恋联盟”的权利。如果学生提出建立“同性恋—异性恋联盟”
,校长和教育局不再有权否决学生提出的要求。
其中最令人诟病的是把加强同性恋者权益的内容巧妙夹带在道貌岸然的反欺凌法案中,
模糊了真实动机。
估计法案的提出者和支持者们也知道,如果将加强同性恋者权益的内容抽出单独形成法
案,在现阶段几乎无可能获得通过。
这就像将有争议的货品夹藏于大宗米粮之中强运过关。谁要是胆敢拦截,不但会遭到货
主的痛击,而且还可能得罪大量等米下锅的百姓。这就是13号法案幕后的玄机。
1 (共1页)
进入WaterWorld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中国人的精神》爱犬车里烤死 北京女留学生在美国吃官司
中共官员选拔与九九中正制的异同?港鐵男撒尿兩分鐘 網民臭罵
今早上在电视上听到一句话,好搞笑。 (转载)gun男威武,给猎杀消防员罪犯购枪是个亚裔拥枪女 (转载)
我觉得我的审美是不是变化了?我今天跟老美讲了诺贝尔奖女婿亲家的笑话
华人沦为基督教极右组织走卒贩狗 (转载)加州还能住吗?
关于孙悟空的一个历史问题 (转载)应该提出新法例劳动力也要按族群比例开工
香港财经作家杨卫隆勇敢承认西大是野鸡大学加拿大,美国,哪个更歧视老中?
忏悔一下: 俺曾经爱过表姐美国栗脖如拼命压制的人类学研究成果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欺凌话题: 学校话题: 异同话题: 学生话题: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