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a**********u 发帖数: 28450 | 1 这个是醉翁之意吧
2012-2-29 10:56 作者:阿杕 评论 0 条 查看评论 【字体:大 中 小】
本来是不愿意写类似文章的,因为对方韩两个阵营的大战,笔者不过是个看客。看
客有看客的好处,就是看看双方谁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更有道理。那么方韩两方哪一方
的说法更有道理呢?在没有新的更有说服力的事实出现之前,其实笔者是有了自己的结
论的。
方舟子一方,摆事实,讲道理,重逻辑,重论证,重常识。
韩寒一方,又是悬赏,又是告状,又是说对方恶意污蔑,威胁、讼冤、诉苦,最后
转入沉默,不再回应。很奇怪,韩方为什么不以同样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呢?这不能
不让人怀疑,也许他本无道理可讲。
所以笔者说,在没有新的更有说服力的事实出现之前,笔者将站在方舟子一方。
韩方的辩解和反驳可以大致可以归纳如下,这些论点没有哪个可以站得住脚,或者
有很强的说服力。
1、作家难以自证。
平心而论,作家自证还真是有些困难,但是绝大部分作家并不是处在时刻要自证的
状态当中,这难道不是一个更基本的事实吗?
2、作家的写作有想象空间。
作家的写作是有想象空间,但是这个空间并非没有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它还是合
理的吗?
3、作家遗忘写作的内容很正常。
作家遗忘自己写过的东西也很正常,也很经常,但是他一定还有很多不忘的东西,
总该记住一点吧,韩寒让公众看到他还记住了什么吗?
4、方舟子的质疑方法不适用文学领域。
方的质疑方法不适用文学领域,难道文学领域就不用事实和逻辑说话?
5、以方舟子的方法,没有作家会不被质疑。以方舟子的方法,鲁迅等着名作家也
能被质疑是假的。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大部分作家并没有受到质疑,这是一个更基本的事实,如果
有人不服,就不要光说不练,可以用方舟子的方法质疑一下鲁迅,质疑一下王蒙等等,
看看这种质疑会有多大的说服力?
6、方舟子只提出弱证据,没有提出强证据。
这个是实话,如果提出强证据,那就不是质疑了,方提出的是弱证据这不假,但是
这些弱证据并不是一个,而是许多个,这许多个弱证据形成了一个证据链,从而变成了
一个非常强的逻辑证据,就好像是一个有极限的数列,尽管这个数列的数据还要不停地
列下去,但是极限却指向了一个固定的地方,这个固定的地方就是韩寒被天才。
7、方舟子也抄袭。
如果是事实,那他也不怎样了,但是这与证明韩寒代笔没有逻辑关联。
8、方舟子居心不良。
理由同上。
9、方舟子为什么不质疑官员,为什么抓住韩寒不放。
理由同上。
10、公民韩寒政治正确,质疑他会使中国倒退。
这个就有点味道了,那不是公开要求,为了韩寒的形象,必须弄虚作假吗?难道公
民韩寒就不需要“真实”与“诚信”吗?
所以,韩寒的许多自相矛盾之处让人抓住了把柄,而且越来越多,终于成了气候。
一个重要的逻辑摆在那里:要认定韩寒为真,那么就得有许多不合常识的假定,事
实将变得非常离奇。但是,如果认定韩寒为假,那么一切就都豁然开朗了,这也是越来
越多的人加入方舟子一方的原因。
还有一个重要的逻辑:证据有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方舟子实际上在使用间接证据
质疑韩寒。其实韩寒自证,也可以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自证,一种是间接自证。直接自
证,韩寒感到困难,但是正如许多人指出的那样,他同样可以进行间接自证。他有许多
机会可以面对公众,可以演讲,可以辩论,可以答问。如果他的文史知识让人刮目相看
,如果他一如以前人们相信的那样出口成章、下笔成文,那么,这种间接自证的说服力
难道不强吗?实在是比拿出工整的手稿要强得多。如此一来,方舟子的间接证据还有什
么说服力呢?可到目前为止,韩寒也没有间接自证。
必须重申,方韩之争的本质是真伪之争,而真伪问题是道德、良心、民主、自由、
宽容、平等等等人类思想精华的基础。
但是即便如此,笔者仍然不愿意写些什么东西,因为笔者没有读过韩寒的书,不愿意加
入到论战中来。不过近来突然读到易中天老师的两篇奇文《我看方韩之争》《兔子怎样
证明自己不是骆驼》,于是也就有了不能已于言者的冲动。
古人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那么,易中天老师的两篇文章奇在哪里呢
?就是一个字“绕”,而且是故作高深地“绕”,不合逻辑地“绕”,不是要把胡涂的
事弄明白,而是要把明白的事弄胡涂。
在《我看方韩之争》这篇文章里:
——易中天老师说:“只要没有被剥夺公民权,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质疑和批评。其
对象,则可以是政府,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公民。”——话说的好象挺对啊,但笔者
认为,如果韩寒造假,欺骗读者,人人可以提出质疑,只要质疑是建立在合理的逻辑之
上,要这个“只要没有被剥夺公民权”的设定干嘛?监狱里的人如果有理有据,就不能
质疑?笑话。
——易中天老师说:“我主张批评三不问:不问动机,不问资格,不问对象。”—
—这个看法很不错,但是在后面的行文中,易老师自己又说“方舟子对韩寒的质疑,首
先应持有最大的善意”;“公众的‘知情权’是要满足,名人的‘名誉权’难道就一文
不值?真相固然重要,善意难道就可以罔顾”;“公园里的草木,也不能践踏吧?名人
就可以随便蹂躏,然后让公众消费、媒体狂欢?”易先生的这些质问,其实质不还是说
批评要问动机、问资格、问对象吗?这明显是“批评三问”,与前面信誓旦旦的讲“批
评三不问”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易中天老师说“批评权人人都有,‘权限’(空间尺度)则因人而异。普通民
众的最大,公职人员最小,公众人物的空间,介于二者。”——这就是易先生的“权限
有大小”论,看似有理,实则混淆,笔者认为批评权是平等的,不同的人由于身份不同
,只能说他们质疑的反响或后果有所差别,要求考虑这一点从而质疑要谨慎这是可以的
,但是因此发明“权限有大小”论,不能不说是别有用心。
总之,在这篇文章里,易中天老师提了三个问题,又分别做出了回答,提出了许多
似是而非的问题,又是设定质疑的空间尺度,又是讲言论自由的责任,只是有一条,对
方韩之争的核心问题也就是真与假的问题却完全进行了回避。表面上回避,骨子里并不
回避,其实质是挺韩。这篇文章让人感觉,姜不是老的辣,而是老的滑。
易中天老师的第二篇文章《兔子怎样证明自己不是骆驼》就基本上是胡说八道了:
——易中天老师说:“如果作家在世,又不存在署名权纠纷,代笔问题不能公开讨
论。”——为什么作家在世就不行呢,难道要等上五六十年韩寒才可以被质疑?为什么
是不能公开讨论呢,难道非要在私下里讨论?就象皇帝新装的看客一样,只能小声嘀咕
,不能大声叫喊?但是易先生,不要忘了,正是一个孩子的大声一喊,才揭穿了皇帝新
装的真相,莫非易老师的智慧还不如一个孩子?
——易中天老师说:“媒体乃天下之公器,必须客观公正。”——哈哈,这个观点
肯定是对的,没有问题。但是媒体是人办的,文章是人写的,写文章的人如果不客观不
公正,怎么办呢?如果看似公正实则不公正又怎么办呢?这就需要不同的声音,易老师
与其空洞的强调这一点,不如呼吁一下有些媒体不要一味地发表一种观点为好。
——易中天老师说:“我同意萧先生的意见:一个人物再公共,也没有义务受辱;
任何人都不能因为所谓‘公共利益’,肆意践踏私权。因此,如果拿不出铁证,那么,
谁被怀疑代笔,我就站在谁一边。”——这话说的真高,让笔者真领教了中国的专家学
者们的高明逻辑。谁受辱了,韩寒受辱了吗?质疑他就是使他受辱吗?质疑他就是践踏
私权吗?质疑就必须拿出铁证吗?拿出了铁证,那叫揭发,就不叫质疑了。
——易中天老师说:“我不能不想,如果我被质疑‘代笔’,该怎么自证清白?”
——原来易先生是怕自己自证不了清白,这实质上是挺韩派最自以为是的一个论点,韩
寒本人也曾这样说过。但是这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易老师,您觉得,有人能以方舟子
的手法质疑您吗?您觉得,您在百家讲坛上的侃侃而谈不足以证明您的能力吗?您觉得
如果您被质疑的这个假设有一天会变成现实吗?您觉得一旦您被质疑了,公众们和您的
粉丝会那么轻信并渐渐地弃您而去吗?如果这一切都发生了,您觉得您还有清白可证吗?
——易中天老师说:“韩寒的应对是有问题。失策,失当,昏招迭出。但这是技术
问题,相信这小子会“吃一堑长一智”。代笔问题能不能公开讨论,则是原则问题。”
——韩寒的应对不佳在易老师看来,只是他的技术问题,难怪易老师会这样绕。可是,
他为什么技术不佳呢?一个谎用几个谎去圆,神仙的技术也佳不到哪里去。代笔不能公
开讨论,这是易老师的原则,不知易老师可否透露一下私下里讨论的结果。易老师以制
定规则为己任,只可惜,以这样的原则来制定的规则,不是摆明了要取消质疑吗?
——易中天老师说:“放过了骗子怎么办?我的观点是:实在抓不住把柄,也只好
放过。文学作品和学术着作,要紧的是内容和质量,不是作家的署名。” ——是啊,
实在抓不住把柄,也只好放过,这个观点,笔者同意,但是易老师请再三思,现在的问
题是把柄已经被抓住了,不是吗?如果没抓住一点把柄,韩寒怎么会感到自证那么困难
呢?所以,所谓没抓住把柄,其实就是易老师的一厢情愿而矣。
——易中天老师说:“《老子》何人所写?不知。《红楼梦》是曹雪芹的作品吗?
疑是。《金瓶梅》作者是谁?天知道。怎么样呢?还不是照看照读?”——易老师,这
个扯的有点远了,不过事情是这么回事,但是,人们也没听说过《老子》《红楼梦》《
金瓶梅》的作者不停地炒作,以蒙骗读者的方式大把大把地赚钱呀,否则,他们又何至
于让后世连名字都有争议呢?
——易中天老师说:“但这不等于说方舟子的质疑没有意义。方舟子被认同的原因在于
:如果一个弥天大谎不被拆穿,则天理何存,天良何在?……这就必须抓一只大公鸡来
杀一儆百。韩寒,便正是这样一只雄鸡。” ——易老师真不简单,现在又提出一个“
杀一儆百”说,后面还有为什么不能“杀一儆百”的精彩评论,还提到了历朝历代,但
是,易老师归纳的这一点,其实是编造事实。方舟子只是“杀一”,他未必想“儆百”
。利之所在,飞蛾扑火,那“百”是想儆就能儆的?还是请易老师论证一下,方舟子如
何是为“儆百”而“杀一”的吧。
——易中天老师说:“方舟子值得尊敬,不宜效法。韩寒应该呵护,不必同情。…
…而且,如果事实证明他确实有人代笔,那就更得他自己埋单。”——易老师不让人效
法方,还制定规则不让公开讨论,还说代笔并不关读者的事,那么请问,如此一来,要
事情水落石出,不是只能经过韩寒自己坦白这一种方式了,那还证明个啥?
——易中天老师说:“一个有韩寒的社会是可爱的,一个有方舟子的社会也是可爱
的。一个既有韩寒也有方舟子的社会,更是可爱的。” ——行了,依笔者说,别绕了
,这样绕,累不累呢?“有韩寒的社会是可爱的”,这不能胡里胡涂地说,有真韩寒才
是可爱的,有假韩寒还可爱个什么呢?“一个有方舟子的社会也是可爱的”,这也未见
得,方舟子是打假出名的,有方舟子,说明这个社会有假可打,虽然谈不上不可爱,但
说可爱还是有些言不由衷。至于“既有韩寒又有方舟子就更可爱”云云,读者已经弄不
明白是什么逻辑了。
方韩之争的起因,是在看台上,韩寒将一个叫麦田的人打倒在地,又顺便搭了一把
方舟子。方觉得有些奇怪,就开始了细细的琢磨,这一琢磨不要紧,却发现了一个可能
性,这个可能性的几率很大,于是专看伪病的方舟子大夫跳上看台去质疑,他要韩寒脱
掉裤子,好让公众看看里面究竟有些什么?韩寒起初的应对是选择与方过招。这一过招
不要紧,他不是对手,眼看裤子就要被扒下来了,就本能地拼命往上提。
韩寒没想到的是,向上提紧的裤子同样使里面的轮廓完全显现了出来,效果与裤子
被脱掉相差无几。所以最后,他跑下看台,躲开了,转而去法院告方舟子性骚扰。只是
因此笔者也就更加奇怪,韩寒被脱裤子,易中天老师究竟害的是哪门子羞呢?
兔子怎样证明自己不是骆驼?易中天老师大声问道。
但是笔者也要问:兔子有真心实意地证明自己不是骆驼的主观需要吗?兔子会说:
“子非余,焉知余不是骆驼”这样绕口的话吗?兔子和骆驼摆在那里,公众一眼便知,
还用得着兔子去自证是与非是吗?(阿杕原创) | k********9 发帖数: 2326 | 2 老易很舔过HH的屁股
老易怕HH脱了裤子,满屁股都是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