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aterWorld版 - 澄清方寒事件中两个概念
相关主题
人造鲁迅(zz)方舟子的证据没有一条致命
转发——《质疑鲁迅》,作者方尺规。韩寒与周老虎
韩粉和方黑们蹦达得太早了送方粉:弱质疑和忽悠能“串”成强证据链吗?并浅析阴谋论得以奏效的数学基础。
所谓考研英语方舟子的疑点
每次看到恶性案件,都想起鲁迅为啥弃医从文代方舟子回 《人造鲁迅!》 (转载)
罗永浩在方寒之争中 站在了韩寒的一边?我现在能理解韩黑了
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民工也谈谈方寒大战老赵会客厅中方舟子自相矛盾逻辑混乱
方寒大战绝对是韩老爹的阴谋策划韩学家方舟子已经把韩寒推成了当代鲁迅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鲁迅话题: 疑点话题: 先生话题: 可能话题: 韩寒
进入WaterWorld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V*********n
发帖数: 198
1
1. 什么是有危害的?
韩寒的作品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韩寒的故事。这个不学无术,却能一举成名的故事会
毒害青少年的进取心。
2. 方为什么列这么多疑点?
方自己也讲过,每一条疑点都有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不是,但是疑点作为疑点,是真
实的概率会大一些,比如保守估计50%,方列了20个疑点。这些疑点全都被否认的概率
(如果这些相互独立)则为0.5^20=9.54e-7,这几乎不可能。这只是个近似分析。或许
某些疑点只是主观臆断,但是所有的疑点加起来,都指向韩寒,那么他代笔这个事件不
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0.
V*********n
发帖数: 198
2
他既然看了那么多书,他为什么从来不提看书的重要,却总标榜自己考试不及
格。不管怎样,他的成功是基于学习的基础上,这个是他成功的经验,只是他不是在课
堂上学到的这
些。可是他对学习也只字不提,这会很误导青年人。

【在 V*********n 的大作中提到】
: 1. 什么是有危害的?
: 韩寒的作品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韩寒的故事。这个不学无术,却能一举成名的故事会
: 毒害青少年的进取心。
: 2. 方为什么列这么多疑点?
: 方自己也讲过,每一条疑点都有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不是,但是疑点作为疑点,是真
: 实的概率会大一些,比如保守估计50%,方列了20个疑点。这些疑点全都被否认的概率
: (如果这些相互独立)则为0.5^20=9.54e-7,这几乎不可能。这只是个近似分析。或许
: 某些疑点只是主观臆断,但是所有的疑点加起来,都指向韩寒,那么他代笔这个事件不
: 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0.

k********9
发帖数: 2326
3
每天一贴, 把这个骗子打回原形
p***i
发帖数: 2119
4
2:打回去重算。

【在 V*********n 的大作中提到】
: 1. 什么是有危害的?
: 韩寒的作品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韩寒的故事。这个不学无术,却能一举成名的故事会
: 毒害青少年的进取心。
: 2. 方为什么列这么多疑点?
: 方自己也讲过,每一条疑点都有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不是,但是疑点作为疑点,是真
: 实的概率会大一些,比如保守估计50%,方列了20个疑点。这些疑点全都被否认的概率
: (如果这些相互独立)则为0.5^20=9.54e-7,这几乎不可能。这只是个近似分析。或许
: 某些疑点只是主观臆断,但是所有的疑点加起来,都指向韩寒,那么他代笔这个事件不
: 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0.

g******t
发帖数: 18158
5

宝玉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林黛玉为什么说自己“些许认得几个字”?林黛玉那样说会不会毒害宝玉或者其他青少
年?林黛玉后来写的诗文那么好,会不会是林如海代笔的?
关于你第二个一点,昨天有人贴了个不错的,你有没有读到,有没有什么看法?就事论
事而已,不是找谁掐架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aterWorld/1228433.html

【在 V*********n 的大作中提到】
: 1. 什么是有危害的?
: 韩寒的作品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韩寒的故事。这个不学无术,却能一举成名的故事会
: 毒害青少年的进取心。
: 2. 方为什么列这么多疑点?
: 方自己也讲过,每一条疑点都有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不是,但是疑点作为疑点,是真
: 实的概率会大一些,比如保守估计50%,方列了20个疑点。这些疑点全都被否认的概率
: (如果这些相互独立)则为0.5^20=9.54e-7,这几乎不可能。这只是个近似分析。或许
: 某些疑点只是主观臆断,但是所有的疑点加起来,都指向韩寒,那么他代笔这个事件不
: 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0.

n******d
发帖数: 1055
6
“毒害青少年的进取心”? 你这样不着调,被谁毒害了?
g******t
发帖数: 18158
7
被毒害了也没关系,方教主有独门解药

【在 n******d 的大作中提到】
: “毒害青少年的进取心”? 你这样不着调,被谁毒害了?
V*********n
发帖数: 198
8
我觉得那个强弱疑点的概念很好,但是他之后的统计分析有问题。
说明一样东西是假的,只要有一个疑点成立就是假的。那个帖子中说道,50个反面的
coin可能是从100甚至成千上万中toss中得到的,尽管看似是个模型,但是我认为只是
个比喻,并且很不恰当。
作假就像杀人一样,这个人一直都做好事,但是有一天杀了个人,不能说他99%的行为
都是好的,就否决了他那杀人的行为。
HH的事情即便1000个疑点中有那个1,2个是确凿的,那么,他就是抄袭了,这个是毫无
疑问的。

。”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被毒害了也没关系,方教主有独门解药
V*********n
发帖数: 198
9
well,我自己承认,我当年就被毒害了。
因为他这个故事深入人心了,尽管我没有选择做 考试不及格的事情,但是我心里有这
个概念了,“不考试,不学习,只要是天才,照样出名”。在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

【在 n******d 的大作中提到】
: “毒害青少年的进取心”? 你这样不着调,被谁毒害了?
V*********n
发帖数: 198
10
无关痛痒。

【在 p***i 的大作中提到】
: 2:打回去重算。
相关主题
罗永浩在方寒之争中 站在了韩寒的一边?方舟子的证据没有一条致命
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民工也谈谈方寒大战韩寒与周老虎
方寒大战绝对是韩老爹的阴谋策划送方粉:弱质疑和忽悠能“串”成强证据链吗?并浅析阴谋论得以奏效的数学基础。
进入WaterWorld版参与讨论
V*********n
发帖数: 198
11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家知道都是杜撰的,危害不大。HH是现实中的人物。

。”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被毒害了也没关系,方教主有独门解药
T****r
发帖数: 22092
12
别忘了,林黛玉后来可是经常起社的。

。”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被毒害了也没关系,方教主有独门解药
g******t
发帖数: 18158
13

照你这种算法,那么鲁迅写文章造假这个事件不发生的可能性也很接近为0.
(ZT)睿智的方舟子先生:
看到您在博客里质疑韩寒造假的博文,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万分的崇拜。从您的文章里
,我看到了您的敏锐的观察,严密的推理,犀利的言辞和不屈的斗志。
受您的启发,我想到“抄袭”在文坛中是一种普遍现象,造假者绝不止韩寒一个。于是
我努力的向您学习,对我国历史上的大文学家们进行质疑。令我心惊胆颤的是,我也许
一不小心揭破了中国文学史的一个惊天大骗局——人造鲁迅!请原谅我有自己的工作和
生活,无法向您一样没日没夜的查找别人所有文字记录中的每一处疏漏和不合常理的地
方。我对鲁迅的了解也主要来自于中小学课文和课外读本,但仅从这区区几篇文章中,
我就找到了十大疑点。听说您非常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曾在多个场合表示鲁迅对您的
重大影响。但是,正直如您,一定不会因为个人好恶,而放弃对真相的执着追求。希望
您再接再厉,翻遍鲁迅所有的作品,各类鲁迅的传记和研究资料,还我们一个历史真相。
疑点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于鲁迅的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段描写:“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
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但在鲁迅的另一篇《少年闰土》(节选自《故乡》)中“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
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
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都是描写的鲁迅童年在故乡的生活,都是冬天,活动的鸟类何以如此不同?两篇文章的
作者的童年是否生活在一处?
疑点2:
小学课本(人教版某册,请专业打假人员考证)的课文《三味书屋》中记载了鲁迅在三
味书屋读书期间在课桌上刻“早”字的故事。应当不是杜撰,有鲁迅纪念馆的书桌为证
。文中记载: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 第二天,他(方尺规按:鲁迅)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
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
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
,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
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可是在鲁迅自己撰写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自己上课的情景:
“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 像习字
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看到这些我不禁要问,一个在家庭的重担下,仍旧每天坚持读书不迟到的“优秀学生”
,却在课堂上“画画”,而且画了不只一大本,符合常理吗?如果我们取信刻“早”
的故事,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谁? 如果我们取信鲁迅自己所写的《从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么鲁迅么又是凭什进入江南水师学堂的,难道是艺术特招生吗?
疑点3:
作家萧红 在《回忆鲁迅先生》中写道:
“周先生病了,气喘……喘得厉害,在楼上靠在躺椅上。”
“许先生看周先生说话吃力,赶快接着说周先生是怎样气喘的。”
“1936年10月17日,鲁迅先生病又发了,又是气喘。”
“18日,终日喘着。”
而鲁迅的侄女周晔却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写道:
“周先生病得那么厉害,还经常写文章写到深夜。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
嗽,真替他难受。”
两位作家都是鲁迅亲近的人,但是描述鲁迅临终前生病的症状却相互矛盾,相信凭两位
作家的中文水平,绝不至于分不清“气喘”和“咳嗽”。我们是否有理由怀疑,这两个
鲁迅其实并非同一人?
方舟子先生擅长“读文诊病”,是否可以对两位鲁迅的病情作出诊断?
疑点4:
在鲁迅的散文诗《秋夜》(选自散文诗集《野草》)中,有一句话,我的中学老师曾反复
称赞:“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然而,我的一位朋友私下里告诉我,鲁迅(周树人)在北京的居所外根本没有枣树,只
有梧桐树。我有理由质疑,《秋夜》很可能不是鲁迅(周树人)本人所写。
另外在《秋夜》中,还有这样的话:“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
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
短短的一句话居然就自相矛盾,鲁迅先生家的窗上究竟是玻璃呢,还是窗纸? 最大的
可能是团队创作,文章先后经两个不同的人手,却没想到留下了这样的破绽。
疑点5: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鲁迅写道:
“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
…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
孔乙己是个小说人物,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的正是鲁迅先生。可是周树人有可能知
道“回”字的四种写法吗? 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知道鲁迅在私
塾中读书并不认真,而私塾也不太可能讲“回”字的四种写法,鲁迅去江南水师学堂后
以西学为主,去日本留学读的是医学,更不可能学习这些,倒是鲁迅的父亲为正牌秀才
,极有可能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 鲁迅每日读书,不会长时间泡在咸亨酒店,对
酒店中形形色色的人有那样详细全面的认识。而且,如果没有亲身的体会,很难将孔乙
己这样一个落魄文人的行为举止甚至心理状态刻画得那样深刻。而鲁迅的父亲周伯宜,
秀才出身,家道中落,很有可能整日在咸亨酒店以酒消愁(周伯宜生病并不能证明其没
有去过咸亨酒店)。所以,最可能的真相是,鲁迅的父亲,清末秀才周伯宜,自知重病
在身,命不久矣,为了照顾儿子今后的生活,决心帮助其成名,早早留下了这篇小说。
疑点6: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时,在东京学了两年日语,却没有留在学术水平相对较高,中国留学
生集中的东京,而选择去了仙台。事实上,鲁迅是当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这对一个仅
仅学了两年日语的外国留学生来说相当的不便。那鲁迅为什么要选择仙台呢?
在藤野严九郎(即鲁迅提到过的藤野先生)所写的《谨忆周树人君》中提到:“周君身
材不高,脸圆圆的,看上去人很聪明。”
我们看过许多鲁迅的画像和照片,鲁迅的脸无论如何也谈不上“圆圆的”。日本二战时
期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为1.60米,百度百科记录鲁迅身高1.61米,在日本当时成年男子
平均身高以上,何以会被评价为“身材不够高”?难道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24、5岁
)与后来的相貌身材差别这么大么?还是在仙台读医学的鲁迅并非后来的文豪鲁迅先生
? 鲁迅的学历造假的问题也值得研究。
疑点7:
鲁迅的文风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均是现实主义题材,
但晚期的《故事新编》却是神话故事等浪漫主义题材,语言风格也大有不同。利用统计
软件SPSS(我只会用这个)分析三本小说中历史人物名出现的频率(不是次数,我智商
过百了),可以发现明显的不同,统计检验的显著度达到6个9(即来自同一样本的概率
不超过0.0001%)。(方舟子先生,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可以据此质疑:《呐
喊》、《彷徨》与《故事新编》并非一人所作。
另一个证据来自百度百科,以下为百度百科截图:
百度百科中,《故事新编》创作出版于1918到1926年间。而据我所知,《故事新编》初
版于1936年。为何百度百科上详细介绍了鲁迅生平,却会连鲁迅作品的出版时间也会记
错? 如果我们假设:鲁迅的小说均为一个团队在1918到1926年间所做,因为文风的强
烈差别,才故意将《故事新编》拖到1936年出版。百度百科的编辑很可能知道内幕,而
在无意中露出了马脚。这样一切就都能解释得通了。
疑点8:
关于“鲁迅”笔名的含义,我们从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中知道鲁迅从小生活在“鲁镇”,
有个小名叫“迅哥儿”,鲁迅这个笔名即使还有其他深层含义,但至少应该包括表面上
的这一重。但是在鲁迅的密友许寿裳询问他时,他却回答说:“取愚鲁而迅行的意思。
” 这说明鲁迅对他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内容并不了解,不然何以连这么明显的事
实都会忘掉?
疑点9:
鲁迅的医专同班同学医学博士小林茂雄公布过鲁迅学年成绩,这在周作人所著的《鲁迅
的青年时代》和许寿裳所著的《亡友鲁迅印象记》两部书中均有引用(我则是引自百度
百科):
解剖学59.3分
组织学73.7分
生理学63.3分
伦理学83分
德语60分
物理60分
化学60分
平均65.5分,全班第68名(班上同学142人)
“七门功课,一门不及格,四门60多分”,特别是主要依靠死记硬背的解剖学都学不好
。我们还知道鲁迅自承童年时上课不认真,“书没有读成”(我们暂时选择性遗忘那个
刻“早”的故事),这样的一个没有天赋又不用功的人真的可能成为后来伟大的文学家
吗?我想任何一个有生活常识和理性思考能力的人都能作出自己的判断。
Ps: 在藤野严九郎的《谨忆周树人君》中提供了可能的解释:“记得那时周君的身体
就不太好,脸色 不是健康的血色。”,“周君上课时虽然非常认真地记笔记,可是从
他入学时还不能充分地听、说日语的情况来看,学习上大概很吃力。”但是这不利于我
们的质疑,我们可以选择性的无视他。
疑点10:
鲁迅的诸多文章中,同样是代指女性的“她”,有些文中用“她”(如《祝福》),有
些文中用“伊”(如《纪念刘和珍君》),甚至偶尔有用“他”的。不同的用词习惯,
使得我们强烈质疑这些文章的作者并非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我从来没听说过新文
化运动时期的代词特点。)
方舟子先生,我和你一样理科出身,清楚的明白理性和逻辑绝对正确,无所不能,自然
世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必然能用理性和逻辑得出结论。不能用科学解释的现象,
非理性的人类行为,人类的个体差异,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时代的变迁,记忆的模
糊,书面资料的错漏,语言的歧义,逻辑的悖论,文学作品的艺术加工,通通都如同伪
科学一般,是绝对不存在的。
以上的十大疑点的分析资料均出自于我在中小学课本或课外读本上读到的著名篇目,网
上有限的几篇关于鲁迅的传记,以及百度百科。大量的鲁迅的文章、传记以及研究资料
我都没有阅读。因此,我并未下任何肯定结论,仅仅对鲁迅是否有人代笔的问题提出了
质疑。相信通过查阅更多的资料,睿智的方舟子先生一定能找出更多的蛛丝马迹,将鲁
迅赤裸裸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彻底打入十八层地域,永不翻身。您必将一举超过福尔摩
斯、狄仁杰、柯南和黑猫警长,成为全世界古往今来最具睿智、最敏锐的人。
最后,我再为您提供一条线索,在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
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
句是: “你改悔罢!”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
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
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
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
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
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
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
疑惑。”
我强烈的感觉到那个日本干事正是您的打假同行,工作风格极为接近,希望你能早日联
系上他,并且与鲁迅先生当面对质。我将坚决捍卫您一切质疑的方式、质疑一切的权力!
您的愚蠢的模仿者,方尺规

【在 V*********n 的大作中提到】
: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家知道都是杜撰的,危害不大。HH是现实中的人物。
:
: 。”

V*********n
发帖数: 198
14
不理解你要说什么。
林是女子,古时女子说只识几个字是谦虚的说法。
她经常起灶对本话题有什么影响吗?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别忘了,林黛玉后来可是经常起社的。
:
: 。”

D*a
发帖数: 6830
15
又一个不读书的。
你google下还有一句“只刚念了四书”

。”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 照你这种算法,那么鲁迅写文章造假这个事件不发生的可能性也很接近为0.
: (ZT)睿智的方舟子先生:
: 看到您在博客里质疑韩寒造假的博文,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万分的崇拜。从您的文章里
: ,我看到了您的敏锐的观察,严密的推理,犀利的言辞和不屈的斗志。
: 受您的启发,我想到“抄袭”在文坛中是一种普遍现象,造假者绝不止韩寒一个。于是
: 我努力的向您学习,对我国历史上的大文学家们进行质疑。令我心惊胆颤的是,我也许
: 一不小心揭破了中国文学史的一个惊天大骗局——人造鲁迅!请原谅我有自己的工作和
: 生活,无法向您一样没日没夜的查找别人所有文字记录中的每一处疏漏和不合常理的地
: 方。我对鲁迅的了解也主要来自于中小学课文和课外读本,但仅从这区区几篇文章中,

D*a
发帖数: 6830
16
起灶。。。
我先去揉揉肠子

【在 V*********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理解你要说什么。
: 林是女子,古时女子说只识几个字是谦虚的说法。
: 她经常起灶对本话题有什么影响吗?

e*****e
发帖数: 2233
17
对!

【在 V*********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那个强弱疑点的概念很好,但是他之后的统计分析有问题。
: 说明一样东西是假的,只要有一个疑点成立就是假的。那个帖子中说道,50个反面的
: coin可能是从100甚至成千上万中toss中得到的,尽管看似是个模型,但是我认为只是
: 个比喻,并且很不恰当。
: 作假就像杀人一样,这个人一直都做好事,但是有一天杀了个人,不能说他99%的行为
: 都是好的,就否决了他那杀人的行为。
: HH的事情即便1000个疑点中有那个1,2个是确凿的,那么,他就是抄袭了,这个是毫无
: 疑问的。
:
: 。”

g******t
发帖数: 18158
18
那是在另外一个场合,对另外一个人(贾母)说的了。不同场合说法不一,难道是造假
的铁证不成?HH在其他场合也有声称他读书的,比如他的家信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又一个不读书的。
: 你google下还有一句“只刚念了四书”
:
: 。”

g******t
发帖数: 18158
19
你根据我的回帖判断出我是“又一个不读书的”,我只能说你很自信,而且你的判断力
还有提高的潜力和空间。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中我读的最后一本,初二读的,另外三本是先读的。我很喜欢《
红楼梦》这本书,初二得到的那一套三本(请看附件)我一直带在身边,国内上高中,
大学期间,国外读研究生,毕业后工作,都断断续续读过不少遍。前80回读的多,后40
回读的少,你可以看到我的下册书明显比上册和中册要新。
象你这样有着良好自信和判断力的人也会在某些问题上判断失误,所以呢,在其他一些
存疑待考的问题上,你的判断也不一定就会100%的正确。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又一个不读书的。
: 你google下还有一句“只刚念了四书”
:
: 。”

z******i
发帖数: 5114
20
佩服啊
我高中暑假读了2遍
但是从来不敢跟人说我读过
一来很多读不懂二来很多细节也没有仔细琢磨

40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根据我的回帖判断出我是“又一个不读书的”,我只能说你很自信,而且你的判断力
: 还有提高的潜力和空间。
: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中我读的最后一本,初二读的,另外三本是先读的。我很喜欢《
: 红楼梦》这本书,初二得到的那一套三本(请看附件)我一直带在身边,国内上高中,
: 大学期间,国外读研究生,毕业后工作,都断断续续读过不少遍。前80回读的多,后40
: 回读的少,你可以看到我的下册书明显比上册和中册要新。
: 象你这样有着良好自信和判断力的人也会在某些问题上判断失误,所以呢,在其他一些
: 存疑待考的问题上,你的判断也不一定就会100%的正确。

相关主题
方舟子的疑点老赵会客厅中方舟子自相矛盾逻辑混乱
代方舟子回 《人造鲁迅!》 (转载)韩学家方舟子已经把韩寒推成了当代鲁迅
我现在能理解韩黑了方寒大战之元首的忿怒 (转载)
进入WaterWorld版参与讨论
g******t
发帖数: 18158
21
书很精彩啊,“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我当年特喜欢宝钗那个人物。中学还自己花钱买过几本红学家的书,认真看过,后来觉
得红学家的书意思不大,还是原书(前80回)好看。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佩服啊
: 我高中暑假读了2遍
: 但是从来不敢跟人说我读过
: 一来很多读不懂二来很多细节也没有仔细琢磨
:
: 40

y******u
发帖数: 18
22
嗯,误人子弟。

【在 V*********n 的大作中提到】
: 他既然看了那么多书,他为什么从来不提看书的重要,却总标榜自己考试不及
: 格。不管怎样,他的成功是基于学习的基础上,这个是他成功的经验,只是他不是在课
: 堂上学到的这
: 些。可是他对学习也只字不提,这会很误导青年人。

s****b
发帖数: 131
23
你见过韩寒 什么时候这么谦虚? 他要早这么谦虚 就帮他省了很多事情了
而且我确信,林黛玉写的诗文那么好,一定是代笔,雪芹代的~~~

。”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书很精彩啊,“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我当年特喜欢宝钗那个人物。中学还自己花钱买过几本红学家的书,认真看过,后来觉
: 得红学家的书意思不大,还是原书(前80回)好看。

s****b
发帖数: 131
24
黛玉 刚进府,帅哥就来套磁,你指望 黛玉 竹筒倒豆子 详细的说阿?
而且,古语:书非借不能读也。 买了书束之高阁的多了去了。
但我不是说 因为这个说韩寒读书少,是因为他访谈时的谈吐让人质疑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在另外一个场合,对另外一个人(贾母)说的了。不同场合说法不一,难道是造假
: 的铁证不成?HH在其他场合也有声称他读书的,比如他的家信

r****c
发帖数: 1494
25
你这个模型更清楚明了吧?
主楼的模型就是简化版的这个。你设的50%就是(1-P(A|X_i)P(X_i))不是么?
你的模型的问题是P(A|X_i)是关于n的函数。对于韩寒而言,一篇长篇小
说出现了一个文革专用语和在一篇短文内的情况,显然同样这个疑点X_i
是事实的可能性是不变,但是这个疑点对文章是代笔的说服力不是一个
定值。所以你的模型虽然没错,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M******f
发帖数: 859
26
烂坑。打回重挖。

【在 V*********n 的大作中提到】
: 1. 什么是有危害的?
: 韩寒的作品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韩寒的故事。这个不学无术,却能一举成名的故事会
: 毒害青少年的进取心。
: 2. 方为什么列这么多疑点?
: 方自己也讲过,每一条疑点都有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不是,但是疑点作为疑点,是真
: 实的概率会大一些,比如保守估计50%,方列了20个疑点。这些疑点全都被否认的概率
: (如果这些相互独立)则为0.5^20=9.54e-7,这几乎不可能。这只是个近似分析。或许
: 某些疑点只是主观臆断,但是所有的疑点加起来,都指向韩寒,那么他代笔这个事件不
: 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0.

D*a
发帖数: 6830
27
你既然读了想必对林黛玉为什么说这句话很有研究,那么知道自己断章取义也不惜拿来
反对别人就是你读书的成果?

40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根据我的回帖判断出我是“又一个不读书的”,我只能说你很自信,而且你的判断力
: 还有提高的潜力和空间。
: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中我读的最后一本,初二读的,另外三本是先读的。我很喜欢《
: 红楼梦》这本书,初二得到的那一套三本(请看附件)我一直带在身边,国内上高中,
: 大学期间,国外读研究生,毕业后工作,都断断续续读过不少遍。前80回读的多,后40
: 回读的少,你可以看到我的下册书明显比上册和中册要新。
: 象你这样有着良好自信和判断力的人也会在某些问题上判断失误,所以呢,在其他一些
: 存疑待考的问题上,你的判断也不一定就会100%的正确。

D*a
发帖数: 6830
28
你既深爱红楼,那读过鲁迅不曾?
此处有篇文章,可略解疑惑一二。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371664.shtml
你那样为韩寒辩护,我觉得冤屈了林妹妹。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书很精彩啊,“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我当年特喜欢宝钗那个人物。中学还自己花钱买过几本红学家的书,认真看过,后来觉
: 得红学家的书意思不大,还是原书(前80回)好看。

1 (共1页)
进入WaterWorld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韩学家方舟子已经把韩寒推成了当代鲁迅每次看到恶性案件,都想起鲁迅为啥弃医从文
方寒大战之元首的忿怒 (转载)罗永浩在方寒之争中 站在了韩寒的一边?
方寒事件的国内问卷调查(有图)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民工也谈谈方寒大战
方寒大战中的wql方寒大战绝对是韩老爹的阴谋策划
人造鲁迅(zz)方舟子的证据没有一条致命
转发——《质疑鲁迅》,作者方尺规。韩寒与周老虎
韩粉和方黑们蹦达得太早了送方粉:弱质疑和忽悠能“串”成强证据链吗?并浅析阴谋论得以奏效的数学基础。
所谓考研英语方舟子的疑点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鲁迅话题: 疑点话题: 先生话题: 可能话题: 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