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aterWorld版 - 《大国崛起》:中国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 zt
相关主题
【教你从皮包骨吃成肌肉男】光吃不胖的兄弟们注意了,咱们脱离竹竿走向健说男的机会到了!!!!!!!!!!!!!!!!!!!!!!!!!!!!!!!!!!!这分享速度,太快了点吧!额。。。。。。过两万了!清华管理学:你的问题 他都替你想到了
女儿做饭今天太太说,我的变化她很惊奇!
王太庆 zt写的不错!--转载<<这样介入中国不光彩>>
悠悠真J8邪恶 默多克为了儿子让老臣顶罪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中国人有同情心,但素质确实很差
民主印度再创纪录对比一下最近美国发生的这个,国内国民素质咋就到了这种地步!
布兰佳:将你所知道的变为实际行动 zt德州也刚出个校园杀人案--中国来的前男友 (转载)
如何读书才有效都说老将自恨,其实小将的自恨才是骨子里的,比老将更甚 (转载)
万科之争:不要拿王石跟别人比ZZ“碰瓷儿”是国民素质的薄弱还是法制体系的漏洞?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崛起话题: 教育话题: 中国话题: 大国话题: 美国
进入WaterWorld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n
发帖数: 1267
1
《大国崛起》:中国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
2006-12-13 《联合早报网》
一、前言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人就在悄悄地谈论“中国崛起”,在大洋的另一边自然也也
不甘寂寞,同唱一气。不仅能体现在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的惊世之作《大国的
兴衰》,更被解读在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经济方面的造势自然也毫
不吝惜,美国经济学家欧文•克拉维斯提出以购买力来衡量中国的经济规模,估
算的结果是中国199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世界银行的数字370美元高出整整7倍!这
就难怪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于1995年在中国访问时说:“我们的统计数字表
明,中国在2010年以前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就连一向保守的世界经合组织
也认为到2025年中国经济规模能与美国平齐!
据国外媒体报道,2003年11月24日,胡锦涛主持的中共政治局进行了第九次集体学习。
学习内容是“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由中国两位专家系统讲述15世
纪以来世界上九个曾经和现存大国的兴衰史。中国高层要求各级党政部门都要学习这段
历史,随后中国中央电视台近日推出的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分析人士
指出,《大国崛起》的目的是为了打开国民视野,为中国加速崛起进行必要的精神准备
。 也有有媒体认为这个片子同上世纪80年代引发争论的《河觞》一样,是在为中共十
七大后重启政治改革造势。否则,你如何解释在市场化的今天,央视为了一部没有商业
价值的政论片而愿意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
何等的震撼!何等的刺激!
二、《大国崛起》引发的火爆反映
用 9个小时来解释近500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变故、尤其是做有一定思想厚度自然不会像
想象的那么容易。尽管里面中外一百多位学者、专家、前国家政要的学术智慧都有所体
现,但主要反映的还是深藏不露的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们和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的专家
们所代表的“中国精英对世界的认识”,更使得这部电视纪录片更具 “魅力”!
随便用google一搜,《大国崛起》的关联文献竟达2,840,000条之巨!中国的精英们纷
纷撰文力挺此片。日本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教授汤重南说:“改革
开放,就是要睁眼看世界。”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说,“我
想通过这样一个片子,来让更多的观众了解西方国家在过去300年里边,是怎么发展成
长起来的。对我们国家非常重要,尤其在好多的认识上,我们能够达成一致的看法,这
样的话,我们国家下一步的发展才可以比较顺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
一说:“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题材,而且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片子,我的评价是,我觉
得这部片子是有深度有广度,大视角,大手笔,这样的一个讲历史的片子,同时它又非
常有现实意义。”
民间学者则对此片在不同程度上嗤之以鼻!集中表现在他们不认同影片中对西方国家崛
起的那种牵强附会的因果关系。
一位网友认为, 当年西方崛起而中国未能崛起的真正原因在《大国崛起》中被极力回避
。但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使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圈地运动、殖民掠
夺、不平等海外贸易、奴隶贸易)是建立在使本国农民、殖民地人民、黑人成为牺牲品
的基础之上的一场历史丑剧。不幸的是,这些事实却被作为资本主义崇拜者的、极力把
资本主义描述为美好天堂的《大国崛起》制作人、编剧给刻意掩饰。
另一位网友认为,这两年对主流, 对改革反思的声音越来越大,主流们眼看着靠殖民崛
起的路要走不下去了, 就又出来了一个《大国崛起》继续忽悠老百姓,试图让咱们相信
继续走下去中国作为整个国家就可以崛起。
还有的说,“主流经济学家”就要失宠了,新的历史学家有登场的趋势,看不出能高明
到那里去。固然,“理论是灰色的”,但是,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下指导一个大
国的崛起,没有成熟的理论思维,依靠买办市侩式的智囊是不行的。是的,国家可以不
问姓社姓资,但总得为中华民族强盛,如此“崛起”的思维方式,岂能 “崛起”?!
更有人说,《大国崛起》在讲述了许多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断章取义,试图用来揭示《大
国崛起》奥秘。他们把影响大国崛起的因素用不同的声音归纳为:经济思想、科学文化
、政治制度的创新。但在片尾明白地告诉观众:1)大国崛起不能靠武力;2)许多大国
只是昙花一现,唯有葡萄牙、西班牙、英、法、美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大国;3)葡萄牙
、西班牙是市场经济的发端国,英、法是自由市场经济加多党议会制的创始国,美国是
用市场经济无型的手与政府干预有型的手共同调节经济的开山祖;4)这些国家都没有
离开市场经济,都有一个稳定的宪政制度;5)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
路。这与新自由主义主张的思想自由化、经济市场化、政治多元化、产权私有化、全球
一体化是何等的相似!
一个资深的网友说,编导们着墨最多的两个国家,一个是英国、一个是美国,“宪章”
、呀、“公约”呀,几乎如数家珍,事无巨细。但是,起码有两件事编导们“理性”、
地“痛苦”地舍掉了,其一,就是英国在鸦片战争前的四十年中,利用鸦片这种毒品共
从中国掠夺去大约三、四亿两白银。如今赫赫有名的汇丰银行、东方汇理银行、怡和商
行等的创始人,个个都是鸦片贩子出身。二是美洲印地安人的遭遇。有人援引《THE
NATIVE AMERICAN》的内容:“乔治•华盛顿:用印第安人的人皮可以制作出优质
长统靴、托马斯•杰弗逊:美国必须灭绝印第安人、亚伯拉罕•林肯:每十
分钟屠杀一名印第安人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只有死掉的印第安人才是
好的”。
还有人总结说,该片依旧是上世纪80年代的《河殇》样式,宏大到不着边际的地步,要
用那么少量的文字来概括一个国家至少上百年的历史,其空疏可知;其次,依旧是《河
殇》之病,知识陈旧到不学无术的水平。比如前几集论述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之兴起
,归因之简单,视野之狭窄,结论之粗陋,完全没有吸取一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知
识积累;在其眼中,既看不到整个欧洲商业发展的沿革,更看不到商业中心变迁的轨迹
;最后,则是其见解之粗鄙。
网上知名评论家黎阳认为, 有人说电视系列《大国崛起》有点象《河觞》。找到了剧本
一看,岂止有点象,根本就是上下集、姐妹篇。《河觞》说的是中华文明如何如何“低
劣”,“崛起”说的是西方文明如何如何“优越”。二者一唱一和,“珠联璧和”。
三、《大国崛起》中国背景分析
笔者认为,央视的《大国崛起》不管有没有更深的政治背景,至少反映了一个事实:中
国这种粗放式经济发展的路已经快要走不下去,历史需要中国把握住这关键的时机。
1、 中国的发展无法持续
很多人都认为现代中国迅速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但笔者认为这种乐观实
在是缺乏根据。先不去较真什么样的国家才叫“崛起”,就连目前这种发展方式也无法
持续。当前中国走的是“黑色发展之路”,这一战略是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最优先目
标,是以资本高投入、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为代价的。不仅造成的收入差距拉大、
失业人口的增加和将要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在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而且
以相当于美国的3倍的污水排量和世界用水总量15.4%的耗水量也只创造了美国产值的1/
8。
更何况目前的污水排放量已经无法再承受,世界的水源也不可能净增。何以为继?
2、 中国已沦为西方大国的经济殖民地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成为世界的话题,中国的国家智囊们也不断地国际论坛中眉飞色
舞地吹嘘自己有几个“世界第一”。实际上中国产品等占据国际市场的依次是玩具、鞋
类和廉价电器,是因为高污染而被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西方大国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
力,消耗着中国的石油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生产着它们的产品,排放着中国的污水
和废气。外贸公司中70%多的都是外企;90%的出口产品所使用的知识产权都是国外的;
“中国制造”只是一个好听的名词而已。仅举一例,据中国通信学会通信设备制造技术
委员会主任张庆忠介绍,2006年中国手机生产预计能达到3.8亿部,占全球手机产能的
半壁江山。但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董事长麦戈文却指出,一件在美国售价49美元
的电子产品(包括手机)中国制造商只能赚到30美分,是零售商的 1/24,品牌人的 1/
30 !
由此可见,中国那漂亮的GDP、“中国制造”的美誉、每年的贸易进出口额的增长。。
。那些纯粹是买办的红利,是政治家的玩具,是皇帝的新衣!
与中国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实力的增长毫无关系!
四、中国应该正视历史
《大国崛起》用极为煽情的道白让人们相信:一场战争,一纸约定,甚至是某个英雄人
物的一个临时决定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命运、世界的格局。这种好莱坞式的英雄观反映
了中国的精英们依然在浮躁的市井中沉溺,在醉生梦死的歌舞升平中一醉不起。
现实中,非洲任何一个国家的宪法丝毫不比英国的差劲,菲律宾的制度甚至可以和美利
坚合众国相媲美。。。但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更没有正在享用大国崛起的
宴席!两次战败的德国是近代战争史上最大的输家,不仅在历次战败后割地赔款,甚至
连国家也数次被分割,但今天在世界的强国之中仍然有它的一席。至于身穿战袍、携带
毒药走向战场的将军和国王,哪又能说明了什么?和崛起又有什么关系?!
9个小时12集的政论片《大国崛起》终于像一个时装模特那样完成了最后一个亮相而走
下了时装台,最后也没有告诉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大国崛起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从小学开始,笔者就受到这样一个教育: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除了
让中国割去一块块土地,还让中国失去无数的白银,西方帝国主义的致富是建立在圈地
运动、殖民掠夺之上的一种野蛮的游戏。从那以后,笔者的心里带着历史的沉重,用憎
恨的眼光去打量着每一个憨态可掬的外国人。到今天笔者也认为这的确是中国历史上发
生过的事,但它毕竟不是历史的全部。事实上战后德国、日本的再度经济崛起与圈地运
动、殖民掠夺毫无关系;历史上西方列强的崛起也与从中国抢来的白银更是风牛马不相
及;美国也并非靠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才成为世界第一;卢沟桥抗日博物馆里的画像中
国民党军队的飞机还涂着八一军徽;在1995年一个华裔女孩发现最能反映日本侵华暴行
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竟没有一本英文版的书籍。。。
不能正视现实就是愚昧,不能正视历史就是自欺。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教育不能还原给人
民一个真实的历史, 带有新思维观念的《大国崛起》也是一个浮躁的滑稽剧。
因为事实上一个国家的强大是在于它的整个的国民素质。只有伟大的人民才会造就伟大
的国家,才会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拔地而起。
这是铁一般的真理,为什么中国不敢正视?!
五、意大利才是近代文明思想的诞生地
照亮人类近代文明之路的既不是葡、西两国的地理大发现,也不是法国的启蒙运动,更
不是喜爱莎士比亚剧的英王伊丽莎白一世这只“老母鸡”, 而是14~16世纪的意大利文
艺复兴的这只火炬!
与中华文明相比,欧洲原本是一个愚昧的不化之地。被汉武帝赶到欧洲的匈奴曾在那里
称雄长达一个世纪,东西罗马帝国从此衰落、灭亡,欧洲从此进入黑暗的中世纪。公元
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诞生在离欧洲中心不远的两河流域。《古兰经》规定
对国家、人类、社会和家庭的义务,援助贫穷者,首先对阿拉伯人进行道德价值的启蒙
教育。由于《古兰经》倡导求学,“哪怕远到中国”就是穆罕默德的一句名句。从10世
纪开始,阿拔斯王朝开始“百年翻译运动”,介绍其它民族关于天文、医学、语言、文
学、法律、哲学、音乐、数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公元827年阿拉伯人征服的西西里岛
,使它成为阿拉伯文化的基地[1],后来成为引发欧洲文艺复兴的起源地。
在阿拉伯倡学精神的影响下,西欧第一所大学是11世纪末产生于意大利的工商业城市波
伦亚的波伦亚大学。 1150年,巴黎大学形成,后来巴黎大学中的英国学生返回祖国,
在1168年创建了牛津大学。1209年,从牛津分出一部分学生又成立了剑桥大学。12世纪
后,意大利又成立萨拉尔诺大学,西班牙创立萨拉曼加大学,法国成立了奥尔良大学;
德国创立海德堡大学,奥地利创立维也纳大学等等。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文艺复兴会诞
生在意大利;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会发生在法国;现代科学和工业革命的诞
生会发生在英国。。。
文艺复兴诞生在西西里岛所属的意大利。欧洲的文艺复兴奏响了政治学说发展的序曲,
由马基雅维利,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米尔顿和洛克等一大批思想家,提倡"
自然权利"、"社会契约"、"人民革命权"以及"三权分立"。文艺复兴否定了封建特权。
在中世纪,封建特权、门第观念是天经地义。文艺复兴时,波吉奥认为,只有个人的美
德才是高贵。意大利的社会生活中,才干、手段和金钱代替了出身门第,成为任何出身
的人爬上社会顶端的阶梯。文艺复兴还否定了君权神授。在中世纪,君主是上帝的代表
,对君主的服从是一种宗教义务,天经地义。但人文主义者相信,君主如果成为暴君,
必为人民所推翻,这是历史规律。他们反对专制,提倡自由和平等。布鲁尼把每个市民
有同等机会参加政府管理和批评自由称为"真正的自由"。平等也不再是早期基督教那种
在上帝面前的平等,而是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文艺复兴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提出
"知识就是力量",开创了探索人和现实世界的新风气。
600年前的人类对真理的追求,就是今天也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做到。难怪有人这样认
为:文艺复兴确实在思想界带来了一次大解放,它称得上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与中世纪
的一场大决裂。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和其他外界权威对思想的牢牢束缚。它不但抛弃了神
的眼光而改用人的眼光,而且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人、社会和自然。达•芬奇说
:"谁要靠引证权威来辩论,他就是没有运用理智。"更值得一提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
人文主义者所面对是极其强大顽固的宗教旧势力,面对着悲惨的结局:但丁被流放,客
死它乡;彼特拉克虽死在祖国,却被教会暴尸示众;伽利略、布鲁诺更是为之受尽牢狱
之苦。[2]
捍卫真理不仅需要理想和智慧,更需要冒险和勇气!
六、法国真正的崛起之迷
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就像一个美丽的火焰,是否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还要看有没有所需
要的干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主要的“干柴”就是国民的素质和教育。依法国为例:
受文艺复兴影响的16世纪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教派与旧教分庭抗礼,他们争夺儿童和群
众的手段就是教育。通过这场争夺战,各方在教育方法上重视数学、地理、历史,注意
采用实物教学和进行练习,着意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使得法国新一代的素质有了大幅度
的提高,创办于1684年的训练初等学校教师的讲习所是欧洲最早出现的师范教育设施,
对确保教师的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19世纪以前,法国高等教育享有桂冠的荣誉,其
学术水平在西欧是很高的。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他出生于瑞士日内瓦。10岁时,父亲因受人
陷害逃离瑞士。卢梭13岁即开始自谋生计。他当过学徒、杂役,为人抄写过乐谱,做过
家庭教师。寄人篱下所遭受的屈辱和冷遇,长期漂泊不定的贫困生活,培育了卢梭对于
“残暴和不正义”的反抗意识。1762年,卢梭的长篇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问世。卢
梭在这部构思20年,撰写3年,精思熟虑的杰作中,对当时法国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别
是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他提出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人的构想,描绘了一幅培养
新人的蓝图。这部长篇檄文刚一发表,就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法国政府下令逮捕卢
梭,焚毁《爱弥儿》。卢梭被迫逃到瑞士,翌年又出走英国。1767年,卢梭返回法国,
避居于巴黎市郊。1772年完成了自我评传性的最后一部著作——《忏悔录》。1778年与
世长辞。
卢梭的教育方法被他的同胞,瑞士人裴斯塔洛齐所继承。瑞士政府首先他的按年龄分组
来发展儿童的不同能力的教育方法实行教育。后德、法、英、意、俄、美等国政府,也
纷纷派遣专家和官员前来学习。裴斯塔洛齐所创建的伊佛东学校成了蜚声欧美的“国际
学园”。有趣的是,瑞士政府首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美国政府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卢
梭、裴斯塔洛齐教育思想》的运动。前者成为今天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后者成为今天
世界上的霸主之一。
1789—1794 年法国革命是继17世纪英国革命和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的一次更彻底、
更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教育方面,资产阶级执政的各派力量都拟订过方案,其中著
名者有康多塞、雷佩尔提和拉瓦锡等人所拟的教育方案。这些方案虽然在当时都未来得
及付诸实行,但对法国教育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康多塞1792年向立法大会提出的方案,
不仅给法国而且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讨论19世纪教育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见,法国曾在19世纪初有拿破仑这样的人物并产生过巨大的能量决非偶然,是整
个民族素质急速提高后的能量的一次爆发式发泄。但法国的教育在拿破仑期间和之后屈
服于宗教势力变得越来越保守,宗教势力重新掌握了教育大权。直到进入20世纪后,宗
教思想和教会对教育的影响进一步有所削弱,50多个从事教育等方面活动的教会组织被
解散,3000多所教会学校被封闭,1905年法国政府明确宣布废止“法卢法案”。但此时
的法国已经丧失了在国民素质上的优势,尤其是与宗教冲突较大的科学被毁于一旦,终
于没有能再次平地而起。
功亏一篑,令人惋惜!
七、德国真正的崛起之迷
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英国和法国都要落后,长期处于分
裂状态,300多个封建邦国各据一方。这些邦国,尤其是普鲁士、奥地利等大的邦国,
为了强化统治和扩大军事实力,企图通过教育造就忠顺的臣民和得心应手的兵士,所以
急于把国民学校管理权从教会转到国家手中并大力提倡强迫义务教育。早在16世纪后半
期,就有威登堡和萨克森等邦国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从17世纪开始,大多数邦国都竞
相颁布这种法令。其中以1763年普鲁士王腓特烈二世颁布的法令最为著名,它进一步规
定5~12岁的儿童必须到学校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罚金。
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较英法等国早一个世纪,使得德国人具备了自然科学
索要求的严谨和内涵!1708年虔信派信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创办了“数学、力学
、经济学实科中学”,以教授数学、物理、力学、自然、天文学、地理、法律为主,并
辅之以绘画、制图。此后,德国各城市陆续有人创办这类学校,有的实科中学则增设建
筑、商业制造、贸易、经济等科目。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
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适应了德国资本主
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需要。但由于它的毕业生不被允许进入高等教育,所以地位很低
,所以学生也不多,很快被没有门第观念的美国超过,在科学应用方面输给了美国。
受到 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是泛爱主义和洪堡德改革。泛
爱主义是受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尤其是卢梭思想和德国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而
产生的。泛爱主义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萨耳士曼、堪比等认为教育的最高目
的是培养掌握实际知识、具有泛爱思想、健康、乐观的人,因此德育、体育、劳动教育
、现代语和自然科学知识受到重视,采用让儿童自由发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实物教学。
他们热爱儿童、肯定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对经院主义、古典主义教育,禁绝体罚,
这种方法后来传入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国。
1807—1815年普鲁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间,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政
治活动家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长,他根据新人文主义的精神对各级学
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方面,积极贯彻裴斯塔洛齐的教育思
想,教学内容有所扩充、教学方法有所改进,出现了第斯多惠等著名的教育家。此后的
美国发展的杜威教育方式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中等教育方面,实科中学进
一步得到发展,增加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科目,通过考试选择教师,打破了只由教
士充任教师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较早明确地提出大学的任务一方面是要向
学生传授各科知识,一方面是要发展科学(即办成教学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创办和领导
的柏林大学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由于德国较早地抓教育,国家强大也是来源于方法的更为先进、合理。这是素质教育的
又一明例,和有的人吹嘘的基因、染色体毫无关系!
八、日本真正的崛起之迷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
:“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
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
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
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
时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
确的口号,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务不学之人”,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
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
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
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
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这应该
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战后最负盛名的首相,晚年
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写就《激荡的百年史》,总结日本民族如何战胜困难、目光远大、勇
猛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美。他说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除非不做
,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
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主因。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有
三位导师。第一位导师是道奇,他教导日本人要发展经济,首先是稳定货币金融,将日
元与美元汇率固定于360日元。第二位导师是戴明,全面质量管理之父也。德鲁克说,
质量管理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完美运用、臻于化境的却是日本人。第三位导师就是德鲁
克自己。他教会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战略和实施目标管理。德鲁克对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
深研究。七十岁时被荣聘为东京大学研究日本艺术文化的教授,引以为傲。德鲁克与吉
田茂英雄所见略同。二师皆以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
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
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
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
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
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
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3]
而中国人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坑蒙拐骗。。。是当今中国社会之普遍心理。与日本人
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相比是不是还有很大的差距?!
九、美国真正的崛起之迷
美国早在是英国殖民地时就对教育非常重视,到1775年,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260
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教育环境甚至都强
过今天的北京市。 殖民地时期的初等教育相当发达。北部几个殖民地以麻省(
Massachusetts)为代表,特别重视普及教育,当局曾于1647年发布法令,规定市镇中只
要有50户居民就应设立一所小学,于是市镇学校在北部兴起。这种由地方当局办理、干
预教育的做法,超过了其宗主国——英国的教会办学的方针,一举奠定国民素质的优势!
在这个世界,凡是受过教育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美国的《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
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当我们热血沸腾地听着这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声音的时候,请不要忘了美国还有一个
伟大之处,那就是《宪法》所标榜的以教育培养国家公民。为了普及教育,他们先是采
用了英国的兰卡斯特导生制。1818年兰卡斯特本人还应邀到美国宣讲导生制。英国式的
教育不能满足这个新国家对教育的要求。1843年,贺拉斯• 曼(Horace Mann,当
时任麻省教育厅长)考察德国,才引进了当时普鲁士的教学制度,同时大力宣传卢梭、
裴斯塔洛齐等欧洲教育家的思想,美国各地的小学遂开始采用西欧最先进的教学制度。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
余所! 它一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的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
1890年所通过的二个《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业)工(艺)学院
,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当今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康
奈尔大学由此而来。工农学院初办时,由于众多贫苦学生求学其中,曾被讥为“牧牛娃
学院”,在高等教育的“平民化”方面大大领先于欧洲。事实证明,穷人的对财富的渴
望远远高过富人子弟!这就为美国造就了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高知识人才,当他们对
财富的渴望的欲火被点起,那就是火山,那就是海啸,那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
南北战争以后,公立中学本来是兼顾学生升学与就业两方面要求的4年制综合中学,由
于此时学生逐年猛增,准备升学者日少而准备就业的日众,所以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
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公立
中学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
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不仅如此,1880年麻省理工学院创办了工业中学,1888 年明尼
苏达州首创农业中学,此后各种职业中学不断大量涌现。欧洲人由于世俗观念而不喜欢
职业中学,以“生来平等”为信念的美国人则没有这种历史包袱。职业中学造就了一批
实业家和发明家,第一架飞机的发明家莱特兄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学生则增加了90倍。当时的口号是
:“中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敞开大门”,到1918年时美国高中已发展到2万多所,而
12亿人口大国的中国到1998 年才有1万多一点的高中。由此可见,美国的高效率、高技
术、高产出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先进的教育。今天,美国基础教育的方法在杜威式教育
法的基础上几经改进,教育的口号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各州都将40%的税收用
于教育。上世纪80年代垄断着大约70%左右的专利发明,70%以上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奥运会奖牌总数第一。
“2061计划”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
动的一项面向21 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
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为此计划,美国动员了80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大中
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与了这项再造青少年智慧的宏大工程。他们总结战后科学、数
学和技术领域的深刻变革和未来发展趋势,汲取美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成果,打造
21世纪新的美国人。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
十、结论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
。不客气地说,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都
不是一个等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
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
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
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
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
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这是就是时代的差距!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代领导人比较重视教育、特别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0
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他60年代中期又提出
:“课程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
那个时代培养的中国人能通过在罗布泊艰苦卓绝的工作,在荒凉的黑土地上用血肉之躯
推动起沉重钻机的悲壮来一砖一瓦地筑起了中国的大国实力。就是今天,也是他们那代
人还在艰难地承担着民族的重任。
但是,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人才选拔方式又恢复到应试为主,活像封建时代的科举、
欧洲的中世纪。笔者询问过最近到美国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他们连美国当代最杰出的理
论《创造论》都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我们不排除从中国的中学、大学里出来的人也有
一些具备真才实学、忧国忧民的人才。但是,很大部分的人确是没有经过很好的素质教
育,表现为缺乏理想、缺乏道德、缺乏爱心、缺乏责任心、只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
一群寄生虫、社会的垃圾。
中国现在的国民素质太低,中国的教育失败之极!
叫天一声“请”!叫地一声“问”:中国真的能靠模仿日本崛起????
日本当年走粗放式工业发展的路时,石油的价格才是几十美分,人家买得起;今天却已
经涨到70元美金!
日本战后可以大量地购买技术,三年内就可以消化吸收,而且又开发出新的技术。而美
国对中国采取的是高技术封锁,人家不卖给你!
中国改革开放的智囊提出的非传统发展模式“增长、强国、富民、国家安全、提高国际
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六大目标没有很高的国民素质和技术力量的大力提升能否持续[4
]?
笔者看来,我们这一代输局已定,勿须怀疑。大国的崛起是一项长远的战略,绝不可鼠
目寸光、急功近利!中国一定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大力提高下一代国民的素质,这才是
真正的大国崛起战略。亡羊补牢尤未晚矣!集举国之力改革教育,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和
高科技是当务之急。
百年大计!
[1]宋志轶,《阿拉伯文化学术的承传》。
[2]尹虹, 《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3]员荣平,《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给我们的启示》
[4]胡鞍钢,《如何看待现代中国崛起》
(作者:潘宏斌)
B*********i
发帖数: 54
2
re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国崛起》:中国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
: 2006-12-13 《联合早报网》
: 一、前言
: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人就在悄悄地谈论“中国崛起”,在大洋的另一边自然也也
: 不甘寂寞,同唱一气。不仅能体现在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的惊世之作《大国的
: 兴衰》,更被解读在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经济方面的造势自然也毫
: 不吝惜,美国经济学家欧文•克拉维斯提出以购买力来衡量中国的经济规模,估
: 算的结果是中国199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世界银行的数字370美元高出整整7倍!这
: 就难怪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于1995年在中国访问时说:“我们的统计数字表
: 明,中国在2010年以前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就连一向保守的世界经合组织

h*******r
发帖数: 847
3
顶起
c******7
发帖数: 2996
4
re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国崛起》:中国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
: 2006-12-13 《联合早报网》
: 一、前言
: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人就在悄悄地谈论“中国崛起”,在大洋的另一边自然也也
: 不甘寂寞,同唱一气。不仅能体现在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的惊世之作《大国的
: 兴衰》,更被解读在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经济方面的造势自然也毫
: 不吝惜,美国经济学家欧文•克拉维斯提出以购买力来衡量中国的经济规模,估
: 算的结果是中国199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世界银行的数字370美元高出整整7倍!这
: 就难怪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于1995年在中国访问时说:“我们的统计数字表
: 明,中国在2010年以前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就连一向保守的世界经合组织

1 (共1页)
进入WaterWorld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碰瓷儿”是国民素质的薄弱还是法制体系的漏洞?民主印度再创纪录
[zt]大开眼界:当飞车抢匪遇到“中国第一爷们儿”(视频)布兰佳:将你所知道的变为实际行动 zt
中国女性嫁老美的独特心理:为改善社会经济地位如何读书才有效
怪不得老外做四级试卷不及格,看报复性汉语6级试卷万科之争:不要拿王石跟别人比ZZ
【教你从皮包骨吃成肌肉男】光吃不胖的兄弟们注意了,咱们脱离竹竿走向健说男的机会到了!!!!!!!!!!!!!!!!!!!!!!!!!!!!!!!!!!!这分享速度,太快了点吧!额。。。。。。过两万了!清华管理学:你的问题 他都替你想到了
女儿做饭今天太太说,我的变化她很惊奇!
王太庆 zt写的不错!--转载<<这样介入中国不光彩>>
悠悠真J8邪恶 默多克为了儿子让老臣顶罪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中国人有同情心,但素质确实很差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崛起话题: 教育话题: 中国话题: 大国话题: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