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USANews版 - 格格不入的沉默者 ——克拉伦斯·托马斯
相关主题
大法官真是世界上最爽的工作Fisher 案中Elena 的狡猾
为啥要投床铺,还要投共和党议员强烈推荐美国华人基督徒 投票支持川普为2017年美国总统
在美国也不能乱说话,记者也会被限制 (转载)华人应该拒绝希拉里,仅谈两个理由!
欧巴马荒谬的移民法思惟 (柯翰默(Charles Krauthammer))说华人选川普是为了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命
斯卡利亚大法官的去世敲响亚裔平等教育权益的警钟斯佳丽太太门口有床铺的牌子
亚裔平等教育权益----equal right for education?美国有没有机制防止政府和法院勾结
大法官提名人激动得泣不成声大思想家索威尔建议Cruz进高院
斯卡利亚大法官的去世敲响了亚裔平等教育权益的警钟接到白宫通知,煽动抢劫中国人是言论自由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托马斯话题: 大法官话题: 黑人话题: 宪法话题: 最高法院
进入USANew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P****R
发帖数: 22479
1
格格不入的沉默者
——克拉伦斯·托马斯
2008年最火的法庭剧《波士顿法律》(Boston Legal)中,有一段有趣的细节。主人公
艾伦与丹尼两位大律师即将在联邦最高法院出庭。庭审前夜,丹尼向艾伦提出,如果艾
伦能令托马斯大法官在法庭上开口,就输给他5万美金。艾伦感慨:“这位老兄两年审
了154个案子,却一句话也没说过,这5万块我可赚不来!”
编剧设置这段对话,绝非空穴来风。因为在当今联邦最高法院,克拉伦斯·托马斯大法
官确属异类。这倒与托马斯的黑人身份无关,而是因为他出任大法官后极少在庭上发言
,指望他向律师提问简直比等日全食还难。他最近一次在法庭开口说话,还是2006年2
月审理南卡罗来纳州一起死刑案时。因此,但凡托马斯张口,都会成为新闻看点。好事
者甚至开设了一个名为“托马斯大法官何时发问之观察”(When-Will-Justice-Thomas
-Ask-a-QuestionWatch)的博客,最高法院每次开庭前,博主都会发文预测托马斯的发
言几率。
在美国,只要记者有机会采访托马斯,都会问他保持沉默的原因,而得到的答案则是五
花八门。他有时会说,自己只会在其他大法官漏掉重要问题时提问,有时又会称,倾听
比论说获益更多。私底下,托马斯偶尔会抱怨同僚们插话太多,有卖弄学识之嫌。曾有
记者问他:“有人说你之所以不愿提问,是因为你不够聪明,而且害怕出丑?”托马斯
愤怒地回应:“这些人这么说我,才是自取其辱呢。马歇尔大法官也很少提问。鲍威尔
大法官话也不多。这只是个人偏好罢了。我才不愿在媒体面前表演呢。反正想批评我的
人怎么都有话说。”在一次演讲中,托马斯甚至扬言:“十几年来的经历说明,即使一
个问题都不问,我一样能做好这份工作!”
《纽约客》专栏作家杰弗里·图宾曾撰文分析,托马斯之所以不愿当庭发言,一是因为
在当年的确认听证会上,他曾因遭受性骚扰指控,而被民主党参议员和媒体折腾得够戗
,在全国人民面前丢尽了人。托马斯内心对此积怨甚深,保持沉默便是他发泄不满的一
种方式。其次,托马斯向来仇视媒体,讨厌媒体对他的一举一动评头论足。他曾对朋友
开玩笑说,自由派媒体经常把大法官的左倾倾向称为“进化”或者“发展”,而自己在
媒体眼中,好像从来就没“进化”过。所以,他不愿轻易开口“制造”话题,因为新闻
媒体“根本靠不住,对于我该怎么想或该怎么做,他们预先早有成见”。
托马斯如此不受待见,是因为他的黑人身份吗?当然不是。事实上,讨厌托马斯的多数
是他的黑人同胞。他出去演讲时,黑人们举起的“欢迎”标牌上,常常写着:“托马斯
大叔是个叛徒!”《乌木》(Ebony)杂志故意把他从“一百五十位最有影响力的美国
黑人”名单中去掉。1992年,黑人嘻哈组合BoogieDown Productions甚至在歌曲《建设
与毁灭》(Build and Destroy)中讥讽:“我向你保证,白人不是恶魔,你要实在想
看恶魔,就去看克拉伦斯·托马斯。”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位黑人大法官,托马斯怎么
会混到如此天怒人怨的地步呢?他的品行真如人们指责的那么不堪吗?在讨论这些问题
之前,不妨先看看他的贫苦出身。
●“我外公的儿子”
1948年6月23日,托马斯出生在佐治亚州乡下,当地居民多数是黑人贫民,即使在黑人
内部,也被看成“乡巴佬”。托马斯在家里排行老二,另有一姐一弟。1岁之前,这位
未来的大法官一直住在棚屋里。这种棚屋四面透风,到了冬天,屋里的人得靠糊在墙上
的旧报纸御寒。托马斯两岁时,父亲借口外出打工,从此一去不归,母亲只好靠给人做
女佣洗衣养活全家,一周只能赚10美元。由于不堪贫困,母亲决定改嫁。临嫁前,她将
托马斯两兄弟托付给他们的外公迈尔斯·安德森抚养。
安德森是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但脾气暴烈,控制欲很强。他接手监护后,对托马斯兄弟
俩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该死的假期结束了!从此以后要守规矩。”为使托马斯兄弟尽
早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安德森经常要求托马斯与弟弟干各种农活:种植大豆、剥浣
熊皮、清理鱼杂。一旦孩子们抱怨工作负担太重,安德森就会愤怒地嚷道:“奴隶制消
亡了!但在这个家里还存在!”
安德森很想将托马斯培养成一名牧师,为此,他不惜花大钱将托马斯送入一家白人为主
、学费昂贵的天主教高中读书。他对托马斯说:“你可以选择离开这里,但这一行为将
使我和你的种族蒙羞!”勤奋刻苦的托马斯果然没有令外公失望,虽然他是班上惟一的
黑人,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不过,优异成绩并未令托马斯摆脱被歧视的命运。白人同
学常嘲弄他:“咧嘴笑一个,克拉伦斯,这样我们就能看见你了!”
1967年,高中毕业的托马斯又被外公送至一家教会学校。在那里,托马斯渐渐对自己的
牧师梦想产生怀疑。他认为,在反种族歧视运动中,天主教会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1968年4月,著名黑人民权活动家马丁·路德·金遇刺的消息传到学校时,托马斯正好
返回宿舍,一位同学冲他喊道:“哈,太好了,我一直盼着这个狗娘养的死掉!”托马
斯听到这话大受刺激,感觉自己的天主教信仰近乎崩溃,他不愿再与这类同学为伍,决
定退学了事。当他把这一决定告诉安德森时,后者愤然将他逐出家门。尽管如此,托马
斯并不怨恨安德森。2007年,托马斯特地将本人自传命名为《我外公的儿子》(My
Grandfather'sSon),并在书中将安德森形容为自己“生命中惟一的英雄”,是“他造
就了今日的我”。
●“不能自己站起来,就让他趴下吧”
退学后的托马斯受惠于种族平权政策,考入圣十字学院。在校期间,托马斯所有时间都
泡在图书馆里,并因此成为校园名人。在那个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托马斯成为反
种族歧视运动的活跃分子,参与创建了学校的黑人学生会(Black Student Union)。
1971年,托马斯总算熬到毕业时节,但为逃避越战征兵,他选择了“赖”在校园。当然
,他这么做也是因为爱上了附近一所天主教女子学院的学生凯西·安布什。两人在托马
斯毕业后便结婚,并在两年后生下儿子贾马尔。
本科毕业后,托马斯进入耶鲁法学院学习。然而,耶鲁并未给托马斯留下什么好印象。
那里白人精英当然看不上借助种族平权措施才得以入校的黑人穷小子。尽管挂着名校头
衔,可托马斯却连一家可供实习的律师事务所都找不到。他后来回忆:“从耶鲁法学院
毕业时,我连份工作都找不到。这就是耶鲁所能给我的。”在自传里,托马斯甚至说,
自己的耶鲁学位最多值15美分。毕业之后,托马斯再没回过耶鲁。
1974年,四处碰壁的托马斯终于在密苏里州找到一份年薪一万美金的工作,担任州司法
总长约翰·丹福思的助理。此时,托马斯仍是一位民主党人,而丹福思却是共和党内冉
冉升起的新星。1977年,丹福思当选为参议员,赴华盛顿履任。托马斯只好另谋高就,
在一家制药公司做了两年法律顾问。1979年,受丹福思邀请,托马斯赶往华盛顿,再次
成为丹福思的助理。第二年,托马斯登记成为共和党人。
这一时期的托马斯,对民权事业的看法已经改变。过去,他努力为黑人争取应有的待遇
。但之后的坎坷际遇却使他认为,传统的民权运动已经给人们造成这样一种印象:黑人
总是受害者,而白人总是统治者。托马斯承认,自己人生的每一步跨越,都得益于种族
平权措施,包括获得圣十字学院与耶鲁大学的入学机会,但他还是认为,这类帮助最终
只会产生负面影响,对人生发展弊大于利。在他看来,种族融合就是对黑人最好的护佑
,政府越是着力帮助、扶持黑人,结果越会适得其反,黑人将更加被白人孤立。托马斯
很喜欢援引他的偶像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名言来表达内心所想:“美国人民总是急
着想知道该为我们做些什么……对此,我从一开始就只有一个答案。不用对我们做什么
……如果一个黑人不能凭自己的双腿站起来,那就让他趴下吧!”
1981年,日趋保守的托马斯出任里根政府的教育部主管,他呼吁黑人学生自力更生,不
要光想着靠种族平权措施改变命运。托马斯的表现逐步受到共和党高层赏识。1982年,
他被任命为美国公平就业促进委员会(Equal EmploymentOpportunity Commission)主
席,负责就业领域的反性别、年龄、种族歧视法律事务。
事业春风得意,托马斯的家庭生活却非常不幸。1981年,托马斯与妻子凯西正式分居,
并在3年后离婚。1983年,刚刚与托马斯重归于好的外公因病去世,令他伤心欲绝。接
连遭遇人生打击的托马斯经常借酒浇愁,甚至考虑过自杀,因担心儿子沦为孤儿才硬挺
了下来。在人生低谷徘徊3年后,托马斯在一次会议上邂逅了弗吉尼亚·兰普,后者是
美国商会的一名说客。两人一见钟情,彼此又志同道合,认识5个月后就举行了婚礼,
托马斯生命中的春天再次来临了。
●“一场高科技私刑”
1990年,老布什总统提名托马斯出任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法官。哥伦比亚特区巡
回上诉法院向来被誉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输送站”,谁都看得出来,如果第一位黑人
大法官瑟古德·马歇尔选择退休,托马斯就是老布什预先准备好的替补。托马斯在上诉
法院一共待了18个月,却只撰写了20份判决意见,而且没有一件与宪法事务有关。在多
数案件中,托马斯法官都倾向政府一方,显示出明确的保守立场。
1991年6月,一直苦撑着等待民主党总统上台的马歇尔大法官实在顶不住病痛压力,被
迫宣布辞职。正在缅因州肯尼邦克港度假的老布什总统,立刻宣布提名托马斯为新任大
法官人选。陈述提名理由时,老布什玩起“此地无银三百两”,他说:“托马斯的黑人
身份与本次提名无关,他被提名只因为他是目前最合适的大法官人选。”这一说法明显
是自欺欺人,因为与诉讼经验丰富的马歇尔相比,43岁的托马斯才做过一年法官,没写
过一本书,没发表过一篇文章,甚至没在上诉法院打过一起官司,几乎没有任何迹象显
示他能胜任大法官工作。很明显,共和党人只不过想用一名政治上靠得住的保守派黑人
来替代一位自由派黑人大法官罢了。
反对托马斯出任大法官的既有民主党、自由派团体和人权组织,也包括黑人与其他少数
族裔社团。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以49票对1票抗议提名托马斯,理由是此君仇视种族平权措施与社会
福利政策。由黑人法官和律师组成的全国律师协会(National Bar Association),也
对提名托马斯表示了激烈的反对意见。
尽管遭遇层层阻力,1991年9月,参议院司法委员会还是如期召开了对托马斯的确认听
证会,并形成了7票对7票的僵持局面。听证会上,托马斯始终拒绝正面回答自己对罗伊
案的立场,并否认曾与任何人讨论过该案判决。以至于有参议员讥讽:“这是我所听到
过的最没有水平的推诿之词。”
就在提名即将交付参议院全体成员表决之际,戏剧性场面出现了。俄克拉荷马州大学法
学教授安妮塔·希尔突然在媒体上指证,声称自己在教育部及公平就业促进委员会担任
托马斯助理期间曾多次被他性骚扰。10月11日,在民主党与妇女权益保护组织的压力下
,希尔被召至国会作证。
经过7个多小时的漫长听证,希尔的证词在美国瞬间街知巷闻。希尔说,托马斯总对自
己的硕大阳物与口交技巧津津乐道,常爱谈及影星朗·东·西尔弗主演的色情电影。除
此之外,托马斯还常问她:“谁把阴毛放到我的可乐里了?”
托马斯当众否认了希尔的全部指控,并把对他的攻击比喻为“对有骨气的黑人的高科技
私刑”。双方证人纷纷来到国会,就托马斯的品行及希尔的可信度进行了面对面的质证
。整个听证过程如同一场美国式的“罗生门”,直到听证会结束,人们也没搞清楚托马
斯到底有没有骚扰过希尔。然而,由于听证会全程直播,全美超过2000万电视观众欣赏
了这场“肥皂剧”,这一闹剧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出乎所有当事人的意料。直到现
在,美国俚语中的“be Thomased”一词,仍是“被性骚扰了”的意思。
10月15日,参议院以52票对48票通过了对托马斯的任命。优势如此微弱的票数,在历次
大法官任命表决中实属罕见。10月18日,托马斯在白宫南草坪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
106位大法官。然而,那场听证给托马斯带来的心灵创伤,至今尚未消除。2007年,他
在接受《60分钟》节目采访时,还愤愤不平地称听证会上的攻击根本就是自由派团体操
纵的结果,目的是阻击他进入最高法院,防止他推翻那些支持堕胎的判决。
●热情好客的托马斯大叔
初入最高法院,托马斯并不适应。在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时,托马斯热衷于在大
堂内闲庭信步,找人吹牛扯淡,或临时凑个午餐饭局,但在气氛略显压抑的最高法院,
却好像享受不到这个乐趣,部分大法官甚至故意排斥他。然而,托马斯性格活跃,很快
与年轻人们打成一片。他能记住每年新任法官助理们的姓名,即使是政敌的助理也不例
外。他经常请这些年轻人到自己办公室聊天,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有一年,托马斯对
斯蒂文斯大法官的一名法官助理很有好感,对方是位女同性恋者,她的同伴是一名职业
滑雪运动员。托马斯很喜欢她俩,还把那位滑雪运动员的照片放在自己办公桌上。一次
,他的一位前法官助理的妻子生命垂危,托马斯夫妇在医院陪了好几个晚上,安抚他们
熬过难关。
除了法官助理,最高法院的法警、餐厅伙计、看门老爹,都被托马斯热情宽厚的性格所
感染,并与他成为朋友。他会在模拟法庭与法学院学生聊天,在球场或赛车场与普通民
众交朋友,并邀请他们来最高法院参观。他们每次过来,都会与托马斯一直聊到深夜。
如果电视里正在播放橄榄球比赛(特别是托马斯钟爱的达拉斯牛仔队的比赛),他会邀
人到办公室一起观赏,并分享自己珍藏的雪茄。刚到最高法院时,托马斯还经常与法官
助理们在法院顶层的篮球场打球,甚至曾将NBA球星查尔斯·巴克利请来助阵。英文中
篮球场的“场”与“法院”是同一个单词:“court”。该篮球“场”因在最高法院楼
顶,所以又被称为“美国最高院”(highest court in the land)。不过,由于托马
斯第一年上场就不小心弄伤了膝盖,从此就很少在“美国最高院”出现了。
●冷漠无情的保守派大法官
托马斯的热情个性,与他在宪法问题上的保守立场并不冲突。加入最高法院后,托马斯
很快与首席大法官伦奎斯特以及大法官斯卡利亚形成稳定的“保守派组合”。三人都认
为美国宪法是一部“色盲的宪法”(Color-blind Constitution)。也就是说,宪法应
当禁止给予任何种族特别优惠。托马斯认为,任何类型的种族平权措施,包括对黑人的
特殊优惠,都必须被禁止,因为它们违反了宪法的平等保护条款。在2003年的“格鲁特
诉博林杰”(Grutter v. Bollinger)与“格拉茨诉博林杰”(Gratz v. Bollinger)
两个案子中,托马斯均投票反对密歇根大学对少数族裔学生的优惠政策,他在异议意见
中说:“本人深信,没有校方的干预,黑人一样能在各个方面实现美国梦。”
托马斯与斯卡利亚虽然私交一般,但在审判上两人却是“黄金搭档”。1997年至1998年
开庭期,托马斯与斯卡利亚在82%的案件中意见一致。10年之后的2006年至2007年开庭
期,两人仍然在五分之四的案件中保持一致。由于斯卡利亚以机敏睿智、文笔老到著称
于世,许多人私下评价托马斯是斯卡利亚的“跟屁虫”。对这类评价,托马斯统统将之
归类为“种族歧视”范畴,他曾在一次演讲中抱怨:“因为我是黑人,就有人说斯卡利
亚大法官帮我把活儿全干了。我当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干活,也很少与他碰面。看来,他
肯定是在我大脑里安装了芯片,然后告诉我该怎么做。”事实上,人们也的确小看了托
马斯。专栏作家扬·克劳福德·格林伯格就曾在2007年出版的《最高冲突》(Supreme
Conflict)一书中披露,托马斯私底下还是拥有一定号召力的,并曾多次令伦奎斯特与
斯卡利亚改变初衷。
不过,托马斯与其他保守派大法官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他完全不顾及遵循先例原则,更
不尊重过去的法律。只要他觉得这个判决错了,就打算予以推翻,从不在乎它作为判例
在教科书上待了多久。他曾说:“当宪法原则与那些在文本、历史和结构上都偏离宪法
原意的不合理判例发生冲突时,我将毫不犹豫地打破僵局,维护宪法原意。”在最高法
院大法官中,无论是左翼的布伦南,还是右翼的斯卡利亚,都倾向于尊重本院先例,除
了托马斯,还从没有人如此胆大妄为,居然要抛弃延续两百多年的遵循先例原则。
在刑事司法领域,托马斯也长期维持铁腕风格。他首次接触刑事案件,就宣布监狱看守
对囚犯施暴不违反宪法第八修正案禁止“残忍与异常惩罚”条款。在1995年的“威尔逊
诉阿肯色州”(Wilson v.Arkansas)一案中,托马斯执笔的法院意见宣布警察在特定
情况下可未经通报进入嫌疑人家中搜查。在死刑问题上,托马斯向来立场强硬。他赞同
处决弱智者、未成年人、奸淫幼童者,并在相关判决中出具了异议意见。在2008年的巴
泽诉里斯案中,他认为注射死刑执行方式并不违宪。不过,作为一名“宪法原旨主义者
”,托马斯与斯卡利亚一样,有时也会秉承宪法原意,在某些案件上转向自由派立场。
比如,在2001年的基洛诉美国案中,托马斯就认为,警察利用热感成像扫描技术逐户搜
查大麻的行为违反了宪法禁止无理搜查的条款。
在联邦与州权的问题上,托马斯赞成大幅削弱联邦权力,即使令法律倒退60年也在所不
惜。他坚持认为:“历史证据与学术研究都表明,宪法第二修正案中列明的‘持有和携
带武器的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所以,在2008年的哥伦比亚特区诉赫勒案中,他旗
帜鲜明地支持了多数方大法官推翻控枪法案的意见。人们开玩笑说,如果托马斯的异议
意见全部成为多数意见,整个美国社会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罗伊案被推翻,堕胎被
禁止;宗教全面进入公共领域;死刑判决被一律核准;联邦权力大幅收缩……幸运的是
,最高法院毕竟是9人意见的平衡,行政分支、立法分支对最高司法机构的判决亦有制
约,托马斯的“终极梦想”显然没有完全实现的可能。
进入2010年,62岁的托马斯仍然是联邦最高法院内的“年轻人”,还可以在大法官位置
上待十几年。尽管年过花甲,托马斯每天却只睡3到4个小时。他通常凌晨4点起床,早
上7点就进入办公室工作。虽然他仍在法庭上缄默不言,但谁也不会质疑他的工作激情
。厌恶他的人始终将他比成魔鬼,喜欢他的人却把他视为一位仁慈宽厚、热情奔放的长
者。我有时也会想:托马斯真的错了吗?难道一直保持种族平权措施,真比取消种族优
惠、鼓励黑人自强自立公平?到底该如何评价托马斯大法官的司法立场,恐怕将是一个
由历史来回答的问题。
1 (共1页)
进入USANew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接到白宫通知,煽动抢劫中国人是言论自由斯卡利亚大法官的去世敲响亚裔平等教育权益的警钟
惊讶的发现最高法院大法官里5个信天主教3个信犹太教。亚裔平等教育权益----equal right for education?
创总明天要公布首位大法官人选了,期待。。。。大法官提名人激动得泣不成声
左粪说藤校牛校都是左派,真是无耻至极斯卡利亚大法官的去世敲响了亚裔平等教育权益的警钟
大法官真是世界上最爽的工作Fisher 案中Elena 的狡猾
为啥要投床铺,还要投共和党议员强烈推荐美国华人基督徒 投票支持川普为2017年美国总统
在美国也不能乱说话,记者也会被限制 (转载)华人应该拒绝希拉里,仅谈两个理由!
欧巴马荒谬的移民法思惟 (柯翰默(Charles Krauthammer))说华人选川普是为了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托马斯话题: 大法官话题: 黑人话题: 宪法话题: 最高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