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USANews版 - 关于格尔尼卡的传说和事实--《你所不知道的格尔尼卡》(上)
相关主题
西班牙的洛尔卡们 (二)佛朗哥和犹太人 作者:李遥
天下的极权都是罪恶--为余杰的文章做一点补充历史客学和政治宣传--你所不知道的格尔尼卡(下)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你所不知道的格尔尼卡(中)沸沸扬扬七十年的传言--巴达霍斯屠杀的宣传和真相(二)
沸沸扬扬七十年的传言--巴达霍斯屠杀的宣传和真相(一)盗窃150美元,判刑50年不得保释 (转载)
澳大利亚青年的内战见闻--巴达霍斯屠杀的宣传和真相(三)研究发现女性健身运动过度可影响生育能力 (转载)
重新评价佛朗哥加州华人最后可能难逃被劳模屠杀的命运 (转载)
西班牙的洛尔卡们 (三)华盛顿州枪击致死5人凶犯落网 系20岁土耳其裔美国永久居民zz
从毛主义分子到右派作家 作者:李遥那些替墨西哥人说话, 投票给民主党河南得志的来看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格尔尼卡话题: 事实话题: 希特勒话题: 结论话题: 传说
进入USANew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l****z
发帖数: 29846
1
作者:李遥
2012-01-02 10:35:26
战争的第一个牺牲品是真相。
--美国议员希蓝-约翰逊(Hiram Jonhson)于1917年
提起格尔尼卡,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是毕加索的同名画作,而格尔尼卡这个并无特别出
众之处的小城也是由此而闻名世界。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能够看懂这幅画,但是所有的
人--无论艺术鉴赏力高低,都无一例外地受到这幅画作的背景解说的引导,这个背景
就是1937年4月26日德国空军空袭格尔尼卡的历史事件。
综合起来,流传的说法大致是这样的:
“位于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区的小城格尔尼卡,是巴斯克古老文化的象征,城内有一颗
古老的栎树,由于古老(146岁,12米高,2004年死于高温)而被奉为圣树,它矗立在
议会厅前,那里是市长就职宣誓的地方。传说从中世纪就是巴斯克人民的代表聚会的地
方,还说从中世纪伊萨贝尔统治时代(1474-1504)到1876年,西班牙皇室代表在这里
宣誓尊重巴斯克的自由。
“1937年4月26日,星期一,是集市。下午,格尔尼卡这个小城被德国飞机不停地轰炸
了三个小时。1600人被夺去性命(有些作家的说法是800,1654,甚至3000)。为了惩罚
支持人民阵线的巴斯克人民,佛朗哥指使其盟友希特勒对非军事区的平民城镇进行了毁
灭性攻击的演习,想迫使巴斯克人民屈服,乘势占据巴斯克地区。这起群体性灭绝罪行
激怒了西班牙画家保罗-毕加索,他在随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被誉为大师级的
杰出画作,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作品之一,《格尔尼卡》。”
德国空军兀鹰军团轰炸格尔尼卡是事实,这一点没有分歧。除此而外,对所有情节都另
有说法。
1、不同版本
1998年,德国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关于格尔尼卡轰炸的报道,采访的两个见证人,一
个是西班牙飞行先驱、军事史作家,退休将军萨拉斯-拉腊萨瓦尔(Jesús Salas
Larrazábal),另一个是研究毕加索的专家,何塞-佩德罗-温德尔(José Pedro
Vinder)。
萨拉斯在电视采访中所谈的版本,综合起来是:
一,轰炸的结果不是死亡1654,伤889,而是死亡120--126人,除少数几个外均有名
有姓,且有民政死亡登记。(世界记者协会的保罗-哈文(Paul Haven)在2007年4月26
日的空袭格尔尼卡70周年纪念会上说,死者在100-120之间。)
二,那一天不是集市。文森特-泰隆(Wencente Talon)在其《燃烧的格尔尼卡》中援
引历史文件证明,星期日市政预先通知取消周一的集市,原因是距前线仅15公里(战败
的人民阵线军队正在撤退)。但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少数农民没有得到通知,所以有限的
几个没有确认的尸体多半是这些人。
三,轰炸的时间。轰炸总共两次,第一次是意大利空军,16点30分,第二次是德国的
Junker轰炸机,18点30分,这时候所有的人都已进入防空掩体(仅有五千居民的格尔尼
卡竟有7个防空掩体!)。轰炸的时间不是三小时:首先,Junker52轰炸机的性能和运
输能力不能维持三小时半的飞行,从基地布尔格斯(Burgos)飞到格尔尼卡需要一小时
,飞过格尔尼卡上空仅需要20秒,回程一小时。
四,居民区不是轰炸目标,格尔尼卡不是非军事区。根据是,仅有5000居民的格尔尼卡
,建有三个兵工厂(据文字资料分析,并非都是很正规的工厂,例如在一些办公室里制
造炸药),驻扎三个营的兵力(2000共和派士兵),以及一家血库医院。还有一个师指
挥部,指挥员是上校拉尔其(Llarch)。
五,格尔尼卡的房屋不是炸毁的,而是火借风势蔓延而烧毁的。轰炸所使用的燃烧弹,
恰与格尔尼卡兵工厂生产的是同一产品。
而温德尔则断言:一,当时刊登的轰炸后的废墟的新闻图片不是格尔尼卡,而是被轰炸
后的马德里;二,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不是轰炸的恐怖给了他什么创作灵感,而是他
两年前(1935年)所做的“斗牛术”系列画稿的组合,这些画稿也不是毕加索的原创,
而是把上个世纪(19世纪)马努埃尔-纳瓦拉(Manuel Navarra)的作品《独角山羊集
市》照原样放大而已。
当然,轰炸事件发生61年后听到这样的报道,无疑令舆论哗然。假如事实如此,将大大
影响甚至完全改变人们对那段历史的认识和结论,而新的认识将对与事件有关的一系列
历史事件产生深刻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报道一经播出,立即遭到巴斯克地区政府的抗
议。然而,对当年的人民阵线政府成员即巴斯克民族独立派和工社党来说,更糟糕的是
,关于事件的不同版本显然更接近事实。
2、轰炸行动的发生
1936年9到11月,马德里经受了国民军三个月的轰炸,莫拉将军计划拿下马德里结束战
争,但人民阵线在苏联的三倍于德国的军事援助下顽强抵抗,11月23日,莫拉和佛朗哥
会师马德里郊区赫塔菲(Getafe),意识到速决是不可能的,战争是长期的。于是佛朗
哥决定把战争的重心转移到北方,那里集中了西班牙几乎所有的兵器弹药制造工业,那
里还有铁、铜和锌矿,这些地区都掌握在人民阵线手中。
北方国民军夺取巴斯克首府毕尔巴鄂与夺取马德里以及攻占其它地区的战役平行展开。
要夺取毕尔巴鄂,必须切断人民阵线向毕尔巴鄂的退路,格尔尼卡恰在此退路上,它的
东北方有一条欧卡河,河上有座桥,名冷特里亚桥。于是格尔尼卡具有了战略意义,而
那座桥便成为军事目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炸桥,佛朗哥和莫拉对德意明令禁
止轰炸,只破例准许他们的陆军开进格尔尼卡。当时莫拉将军继续率军向距离格尔尼卡
36公里的杜兰戈(Drango)前进,而德军兀鹰军团的最高统领里奇多芬(Von
Richthofen,二战中晋升为将军和元帅))下令--显然是根据上级指令--轰炸欧卡
河桥,于是有了轰炸格尔尼卡行动。
4月26日的格尔尼卡,按当时的人口统计有5000居民,370个服兵役的青年,还有1600兵
力,总共2000;除了三家兵工厂,还有一家供血医院。萨拉斯将军认为,7个防空掩体
为五千居民,显然不成比例,这一分析完全有道理,左派的宣传隐瞒了那里还驻扎着三
个营的兵力的事实。萨拉斯的调查显示,死于粗制滥造的防空设施坍塌的人,占死亡人
数的四分之一。
空袭开始,兀鹰军团的一架双引擎D-17先作侦察,然后是三架意大利的S-M-79,飞过上
空在东部扔下12枚炸弹,每枚50公斤,时间是下午16点20分左右,没有造成什么后果(
意大利司令官不知道河上的桥依旧安在,竟在报告里称:虽然很困难但是击中了目标)
。之后是两架德国的双引擎H-111,两小时后兀鹰军团进行了空袭,轰炸机群由18或19
架Ju-52组成三个飞行小队,并有10架意大利的菲亚特-32歼击机护航,共投掷20吨炸药
(炸弹分别重250公斤和50公斤)和燃烧弹(每个一公斤)。
这些飞机的航线都是同一个,从北向南,经过欧卡河上的冷特里亚桥。当时,风从东北
方向来,风力很猛,席卷着大量沙尘和雾霭,再加上大部分飞行员都是新手,没有经验
,铸成技术性错误,炸弹落到了城镇,结果城镇的近五分之一被燃烧,或者是因为被击
中或者是引起爆炸,而火势借助风力蔓延到70%的建筑物。毕尔巴鄂的消防队远在30多
公里之外,两个多小时后才赶到,而且,火没熄灭就撤退了,导致大火一直延续到翌日
。所以,城市应该不是被炸毁而是被烧毁的。但古城的历史遗迹部分,议会厅和传奇的
栎树等等,都幸免于难。
3、事实与传说相左
在格尔尼卡的传说中,被左派不厌其烦地持久宣传的要点有四个:一是轰炸针对居民,
二是格尔尼卡是非军事区,三是企图毁灭象征巴斯克古文化的城市,四是德军在格尔尼
卡进行武器试验,还以纽伦堡审判作为证据。
从前面萨拉斯将军列举的论据可以看出:轰炸不是针对居民,格尔尼卡也不是非军事区
,古城的象征性建筑毫毛未损--德国人对巴斯克的文化象征毫无知晓。关于把格尔尼
卡当靶场,考察者找到的证据是:德国空军意在尝试用条件有限的设备进行重磅炸弹的
试验,因为那时德国的飞机已经过时了。此外,纽伦堡审判没有格尔尼卡这项内容,纽
伦堡只审判德国纳粹1939年以后的罪行。
萨拉斯将军在调查中获悉,1976年出现了一份证据确凿的文件,是意大利空军分遣队的
命令,这份被公之于世的文件说,轰炸目标是格尔尼卡的桥,而城区,由于明显的政治
原因是不能轰炸的。
要弄清这个政治原因,需要对巴斯克民族党的真实立场有个基本了解。史学家毕欧-莫
阿对巴斯克民族党的特性、以及该党同人民阵线的关系,有着十分准确的分析:
“了解巴斯克民族党的立场是很必要的。它是一个极右派组织,极端的种族歧视,同时
还特别信仰天主教,虽说他的盟友,即其他左派同伙,都是排斥教会的。这看起来完全
不合逻辑,但是,巴斯克民族党的首要目标是独立,所以接受了人民阵线提供的自治权
,但是从第一天起就没有打算跟着左派走,其意图是等待时机与西班牙分裂独立建国。
……巴斯克分裂派(在和意大利军队谈判投降时)提出,保证把城内的重工业交给佛朗
哥的军队,并避免其他左派同伙捣毁这些工厂。这些工厂对国民派战胜极为有利。(
1937年)8月中旬,巴斯克民族党向本是他的敌人的国民派透露攻打其左派同伙的最佳
途径,并作出巴斯克军队处于被包围的状况的假象,以掩盖其实为背叛的行动。此密谋
史称《桑托尼亚协定》。这一举动使得国民军获得内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胜,俘虏55000
人民阵线士兵,缴获大量军备。这些都是轰炸格尔尼卡的结果。”
关于意大利空军分遣队文件中所说的不能轰炸的“政治原因”,有史学家解释是指“巴
斯克民族党正在试图同意大利军队谈判投降”。但是,据萨拉斯考察,该“政治原因”
是指城市的文化象征性。我们可以注意到,所谓的背叛或者投降是在格尔尼卡轰炸之后
而非之前。须知,巴斯克民族党是两边倒的墙头草,谁势大靠谁,所谓巴斯克的自由传
统,无非就是分裂主义。战争初期,没有人想到莫拉和佛朗哥会打赢,按照当时力量的
对比,人民阵线占据压倒优势:他们掌管所有的金融机构,几乎所有的工业,主要大城
市和港口,半数军队,三分之二以上的保安力量、飞机和海上力量。所以,巴斯克民族
党当然不会和注定要失败的一方结盟。只是随着战事进展,他们意识到失败的将是左派
,因此便和敌人私下谈判,倒向国民派。这个情况说白了,就是巴斯克民族党对轰炸格
尔尼卡的真实反映并没有后来政治宣传的那样强烈的义愤填膺。
另一个见证人,是德军的出色的战机飞行员,30岁升为中将的阿道夫-加兰德(Adolf
Galland),他在其回忆录《第一个和最后一个》(1954,有译《铁十字战鹰》)里提
到,兀鹰军团的空军飞行员很不愿意谈及格尔尼卡。萨拉斯曾于80年代初有机会遇到阿
道夫-加兰德,听他谈到:他在同参与格尔尼卡行动的同事闲聊中,得出确切结论,即
居民区始终在轰炸目标之外,造成错误的原因是气候条件,风大,能见度低,以及观测
缺乏经验。
4、炮制格尔尼卡神话的政治原因
问题起源于远在英吉利海峡对岸的英国,那里严密监视着德国的扩张动向。轰炸的当夜
凌晨,有五名外国记者赶到格尔尼卡,目睹了一片火海,其中一个是《泰晤士报》记者
乔治-路特-斯提尔(G.Luther Steer)。
据上校工程师、硕士、记者和史学家,圣地亚哥-佩里纳特(Santiago Perinat 1936-
2009)调查:斯提尔生于南非一个新闻业富商家庭,他经常与《泰晤士报》的编辑发生
争执。编辑们反对他的明显倾向性和言过其实,最糟糕的是,他们抱怨他开支挥霍,后
来报社解雇了他。
当时的五名记者,除了斯提尔,其余是快报、路透社、太阳报和星报的记者,他们的报
道措辞适中,没有斯提尔那样的冲动。
据著名澳大利亚战地记者菲利普-克奈特利(Phillip Knightley)在他的《第一个牺牲
品》(The First Casualty)(1975)中披露,当时泰晤士和纽约时报联合协作,他们
淘汰了纽约时报记者赫伯特-马修斯(Herbert Matthews)的报道,而采用了斯提尔关
于格尔尼卡的报道。“结果很成功,因为恰恰符合人们的口味,把事情讲成人们所希望
发生的那样。” 菲利普-克奈特利认为,斯提尔在报道中任凭自己的个人情感和政治倾
向不加控制地发展,这对一个记者来说是不应该的。而圣地亚哥-佩里纳特的批评更为
直率:“认为报刊的使命是提供信息那就太天真了。”
当时,关于轰炸格尔尼卡事件,在法国和巴斯克本地都没有类似的谣传,这一夸张版本
只是在英国泛滥。其中缘故,据萨拉斯分析,泰晤士报之所以采用斯提尔的极为夸张的
报道,是因为它符合英国保守派的利益,支持保守派关于德国是最危险的敌人的分析,
削弱劳工党的和平主义宣传,以警告英国社会舆论,这样的事也会发生在英国。此招果
然奏效,英国各界保守派对佛朗哥的国民派表示失望,在议会要求大大增加国防军事预
算,尤其是空军。斯提尔乘机写了一本书,格尔尼卡的传说由此而大加膨胀。被歪曲的
版本更加不胫而走,更有甚者,为了强调政治效果,作者还故意把意大利空军轰炸杜兰
戈的责任加在德国空军头上。当然,他本人因此而名利双收。
空袭后的反响使德国担忧,德方要求佛朗哥国民派不要透露轰炸者是德国空军。与此同
时,1937年9月,公共建设部部长、工程师埃斯坦尼斯拉夫-埃兰(Estanislao Herrán)
率领一个技术委员会调查,听取了多个见证人的证词,视察了实地,做出一份详尽的技
术报告。但是这个报告没有引起国民军负责宣传和发布信息的专家们的重视,由于人民
阵线每当撤离一地时为了不给国民军留军饷往往实行三光政策,于是国民派的宣传部门
便说是“马克思主义者毁坏了格尔尼卡”,谎上加谎,使得事情更加浑浊不清。
5、坚持格尔尼卡神话的政治目的
一些学者,特别是军事工程方面的学者,如萨拉斯将军和圣地亚哥-佩里纳特,还有史
学家毕欧-莫阿等,为了“澄清历史事件”,不惧费时费力,对该事件做了许多调查研
究和严肃分析。
西班牙人民阵线的敌人从来就不是希特勒。内战伊始,人民阵线先于国民派向希特勒乞
求军事援助,虽然事实上希特勒援助了国民派,但他后来曾经表示“帮助佛朗哥是个错
误”,认为“应该帮助人民阵线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人民阵线所谓的反希特勒是执行
斯大林的共产国际的命令,是为了“保卫苏联”;人民阵线的敌人始终只是佛朗哥的国
民派,希特勒不过是用来定义佛朗哥为法西斯的最有力的论据。左派坚持这一神话传说
的目的在于:证明佛朗哥是法西斯,国民派背叛了共和国,佛朗哥独裁,反民主,罪大
恶极……于是,人民阵线无产阶级专政名下的杀人放火、强奸修女、强占私人庄园、掠
夺他人财富、群体灭绝性的大屠杀等所有的红色恐怖,都被戴上了“反法西斯”的桂冠
,如同斯大林自诩“反法西斯”一样,在这个称号之下,最残忍的共产法西斯兽行都变
成了合法。
据兀鹰军团统领冯-里奇多芬的日记,空袭行动是执行他本人的命令,并未得到佛朗哥
和莫拉(Mola)将军的授权,故与国民军无关。佛朗哥明令禁止轰炸居民区,事后又再
申禁令。据一位佛朗哥传记的作者披露,轰炸事后佛朗哥接见里奇多芬时可谓大发雷霆。
从轰炸格尔尼卡的效果来说,它也不是西班牙内战中最严重的。意军和德军轰炸巴塞罗
那,一颗炸弹恰好落在一辆军火卡车上,仅这一响就炸死800人。再如轰炸格尔尼卡前
一个月,即3月31日,意大利空军轰炸格尔尼卡杜兰戈(Durango)市,伤亡远比格尔尼
卡严重,死亡184人(有说300人),但是并没有引起格尔尼卡那样的效应,其中原因,
按照一位史学家的说法,一则因为轰炸者是意军而不是希特勒的德国空军,二来,他用
调侃的口气说,因为缺少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内战中,国民派得到德国飞机700架(德军损失96架),人民阵线得到苏联的飞机1100
架(损失296架,其中235架在空战中被德军飞行员击落)。显然,轰炸是双方都有的军
事行动,只是一经左派宣传,给世人的印象似乎轰炸的只是国民派,似乎人民阵线没有
轰炸。尤其是,左派的“红军”在欧维多、塞维亚,萨拉戈萨和维斯卡等城市的轰炸和
屠杀,在格尔尼卡事件的掩盖下,统统化为乌有。
今天,西班牙的极左派和分裂派仍然对格尔尼卡事件难以释怀,分裂派的目的是其念念
不忘的巴斯克独立,而工社党和共产党是咽不下内战输给佛朗哥的那口窝囊气。
6、伪造历史已经成为一种职业
70多年来,为数甚多的作家和记者对这一事件做了无数的报道、转载和评论,只是这些
人中没有一个做过认真的实地考察,没有一个翻阅历史资料做过严肃细致的调查,他们
只是把别人的报道当作真实抄来传去,甚至连死亡人数都给不出一个确定的、真实的、
令人信服的数字。只有萨拉斯将军对此做过详尽认真的考察,他翻阅研究了当时的文件
、新闻报导、评论、以及民政死亡登记,调查了目击者和见证人。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
够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驳倒他的考察结论,这意味着他的结论最接近事实,也最可信,
这也是许多持相反意见的人试图阻止他说话的原因。
【西班牙空军飞行先驱,军事史学家,作家,赫苏斯-拉腊萨瓦尔】
歪曲事实和制造谎言是容易的,要想澄清,改变人们已经接受并相信是事实的事物,那
就既费时又费力。即便真相大白,撒谎者的目的往往已经奏效。例如:共产左派的人民
阵线政府隐瞒了他们首先向希特勒求援的事实,而根据佛朗哥接受了意大利和德国的帮
助这一事实中衍生出“佛朗哥勾结希特勒所以是法西斯”的结论。由于人民阵线的主要
援助来自斯大林,于是衍生出“人民阵线是反法西斯”的结论。今天,不能否认的是,
希特勒的法西斯行径无一不是效仿暴君斯大林的残酷清洗和以古拉格集中营为范本的镇
压和屠杀。尤其应该指出的是,早在希特勒屠杀犹太人之前,西班牙的工社党和共产党
就对自己的“同志”和人民实行了斯大林式的清洗和屠杀。所以,揭穿谎言、恢复历史
本来面目永远是绝对必要的,不正视历史还会重复错误。尤其是在今天,如作家、军事
家、国防部审计师何塞-路易斯-安德拉德(José Luis Andrade)所指出的那样:“伪
造历史已经成为一种职业。” 【未完】
1 (共1页)
进入USANew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那些替墨西哥人说话, 投票给民主党河南得志的来看看.澳大利亚青年的内战见闻--巴达霍斯屠杀的宣传和真相(三)
西班牙的洛尔卡们 (一)重新评价佛朗哥
阵亡者纪念谷--和解西班牙的象征西班牙的洛尔卡们 (三)
人类大多数都想占别人的便宜从毛主义分子到右派作家 作者:李遥
西班牙的洛尔卡们 (二)佛朗哥和犹太人 作者:李遥
天下的极权都是罪恶--为余杰的文章做一点补充历史客学和政治宣传--你所不知道的格尔尼卡(下)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你所不知道的格尔尼卡(中)沸沸扬扬七十年的传言--巴达霍斯屠杀的宣传和真相(二)
沸沸扬扬七十年的传言--巴达霍斯屠杀的宣传和真相(一)盗窃150美元,判刑50年不得保释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格尔尼卡话题: 事实话题: 希特勒话题: 结论话题: 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