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TrustInJesus版 - 聊聊杨小凯
相关主题
[9/9]杨小凯 - 我为什么是一个基督徒教會歷史中的神學教育與復興運動
[合集] [9/9]杨小凯 - 我为什么是一个基督徒为什么 爱因斯坦 信佛教? (转载)
“中国的良心”杨小凯认识基督的三个过程逃亡者张伯笠,当代鲁滨逊的故事
【求建议】无神论者的基督教手册-4这篇文章告诉你:“建设创新型国家”说法是假大空
杨小凯和远志明都是不信主的人毛派们,你们怎么看待杨小凯眼中的文革?
远志明简介张五常悼杨小凯
我所认识的基督徒老师的见证--- 谦虚和蔼有魄力的沈运申教授[合集] 杨小凯:我为什么信基督教杨zz
张伯笠2月26, 27 日在尔湾华人基督教会演讲张维迎:对我影响最大的两位学者——茅于轼与杨小凯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杨小凯话题: 小凯话题: 经济学话题: 处去话题: 向何
进入TrustInJesu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w
发帖数: 2257
1
看了杨小凯的一些资料,心里有很大的感动和震撼!
所以想就这个话题写点东西,也算是自己对杨小凯大师的追悼和怀念。
他的人生轨迹,在海外留学生当中很有代表性!也很有独特性!
说有代表性,海外留学,办身份,找工作,著书立说;说有独特性,高中生蹲了10年监
狱!
J*******g
发帖数: 8775
2
期待。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杨小凯的一些资料,心里有很大的感动和震撼!
: 所以想就这个话题写点东西,也算是自己对杨小凯大师的追悼和怀念。
: 他的人生轨迹,在海外留学生当中很有代表性!也很有独特性!
: 说有代表性,海外留学,办身份,找工作,著书立说;说有独特性,高中生蹲了10年监
: 狱!

s*******w
发帖数: 2257
3
杨小凯(1948年10月6日-2004年7月7日)
杨小凯的父亲杨第甫一九五九年被打成「彭(彭德怀)黄(黄克诚)张(张闻天)周(
周小舟)」右倾分子余孽;那个时候,杨小凯是11岁,他母亲自杀的时候他20岁。
小凯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关心与思考很早就开始了。六七年年中,长沙的文革形势混乱
,哥哥基本上是红卫兵造反派默认的「思想家」。六七年下半年随着湖南省革筹的成立
和长沙「工联」的「正统化」,与之相对立的「省无联」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和舆论压
力。
到小凯的《关于建立毛泽东主义小组的建议》、《长沙知识青年运动考察报告》和
《中国向何处去》的文章相继写出来的时候,对当时长沙「省无联」类的「极左」造反
派的批判舆论已如黑云压城。
s*******w
发帖数: 2257
4
杨小凯 - 人物简历
(图)杨小凯
杨小凯在工作中
1962年-1968年在长沙市第一中学就读。当时年仅19岁的他曾以一篇名为《中国向何处
去》的大字报被点名批判,1968年起被判刑十年。
1968年至1978年,杨小凯在监狱服刑期间向与其共同关押的大学教授、工程师等人学习
了大学课程,包括英文、微积分等。
1979年出狱后,杨小凯于在湖南大学数学系旁听一年。
1980年杨小凯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1982年毕业,获计量经济学的硕士学位。
1982年杨小凯被武汉大学聘为助教、讲师。
1983年受经济学家邹至庄赏识推荐,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习,1988年被授予博士学位。
1990年杨小凯被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1993年杨小凯当选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
1998年杨小凯任哈佛大学客座教授;
2000年1月,杨小凯成为莫纳什大学经济学系的首席教授。
2004年7月7日早上7时49分,杨小凯因患肺癌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家中去世,享年56岁
。[1]
h**c
发帖数: 234
5
19岁就能写中国向何处去这类文章的人,会信基督教?写河殇的党内异见者会信基督教?
所以我说杨小凯装着信基督教,华人基督徒们也装着相信杨小凯信基督教。
人怕死是本性,生存是人的第一本性。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杨小凯 - 人物简历
: (图)杨小凯
: 杨小凯在工作中
: 1962年-1968年在长沙市第一中学就读。当时年仅19岁的他曾以一篇名为《中国向何处
: 去》的大字报被点名批判,1968年起被判刑十年。
: 1968年至1978年,杨小凯在监狱服刑期间向与其共同关押的大学教授、工程师等人学习
: 了大学课程,包括英文、微积分等。
: 1979年出狱后,杨小凯于在湖南大学数学系旁听一年。
: 1980年杨小凯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1982年毕业,获计量经济学的硕士学位。
: 1982年杨小凯被武汉大学聘为助教、讲师。

j*******7
发帖数: 6300
6
看了这些,油然而生一个感叹:很多人在年轻时还没弄清自己要向何处去,就去指点中
国要向何处去,也是骄傲使然,后来的悲剧也是必然的。想想老子写下《道德经》还是
被逼无奈为了换出关的门票,那才是高人的情怀呀。
s*******w
发帖数: 2257
7
这也是年轻人骄傲的资本啊
老毛年轻的时候也是“数风流人物,还看本人”啊。什么 ”唐宋啊明清啊,都是弯着
弓射大雕“。
s*******w
发帖数: 2257
8
人都怕死
这是本性
所以,信了上帝,至少有永生的希望。
在医院里垂危的病人,基督徒会从容平静的多得多,这是事实。有人说:不是仅限于基
督徒,佛教徒也是平静从容啊。
是啊,不否认这一点。
s*******w
发帖数: 2257
9
在网上找了一段评论:
======================
in that generation I truely respect.
I have a lot of sympathy to people
of that generation. Their lives were
destroy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But 杨小凯 was an exception. I do not
think that he would get the Nobel prize
if he is still alive. As far as I know,
his research is still not widely accepted
in the academic world. 杨小凯 himself
also talked about the frustration he had.
As an outsider, I also cannot tell whether
his research is indeed so great. But to
me, 杨小凯 achived much more than what
a Nobel prize can recognize. Note that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for someone who
has a turbulent life when they were young
is to be successful academically. Communists
in China really destroyed a whole generation of
genius. But using his own life, 杨小凯
proved that even for someone like him,
it is still possible to be successful in
the academic world. This is amazing to me.
It is an achivement even greater than what usually
a Nobel prize awarded for, at least in my opinion.
I hope that people in his generation can
learn more from him: It is not too late for you.
But you have to work hard and have to catch up
the changing world. Then one day you will be
really proud of yourself and will win the true
respect from everyone.
s*******w
发帖数: 2257
10
杨是个绝顶聪明的人,这一点应该没有疑问!这么聪明的人,到最后选择了基督教,也
一定有他的道理。
相关主题
远志明简介教會歷史中的神學教育與復興運動
我所认识的基督徒老师的见证--- 谦虚和蔼有魄力的沈运申教授为什么 爱因斯坦 信佛教? (转载)
张伯笠2月26, 27 日在尔湾华人基督教会演讲逃亡者张伯笠,当代鲁滨逊的故事
进入TrustInJesus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11
下面是杨小凯的太太小娟写的怀念文章:
======================================
我认识小凯已有25 年。我们一同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 甜甜苦苦。那时小凯给我写了
很多的信, 当我想念他时, 就会翻出来读读。字字句句似乎将我带回我们过去快乐的日
子里, 心中顿感安慰。
小凯对我一生的影响太大了。 我认识他时才19岁, 当时不太关心国家大事, 可是后来
我们无话不谈。我最爱听他讲他的十年坐牢的故事, 谈论他的理想、他的事业和对时事
的看法。现在没有人和我谈论这类事情了, 心中感到无以诉说的惆怅和遗憾。
我常常后悔在他生前应该更多一点忍耐不应该和他吵架。可是那时没有完全相信上帝,
不懂得忍耐的可贵。在他生病期间, 我们一同受洗, 此后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再
也没斗过嘴了。
我常常一人独思, 上帝其实非常恩待我们的小凯, 将他先带到天堂, 不让他忍受夫妻分
离的痛苦。如果有机会选择, 我愿意先去天堂, 不要忍受这分离的煎熬。
我刚认识小凯的时候, 他说, 我们老了以后, 可以手拉手在街上走。 现在我却孤独一
人在街上行走, 再也不能拉着他的手了。有时我对着天空喊叫, 小凯啊, 你到哪里去了
? 为什么不带我们一起去天堂? 平时你总是带我们周游世界, 可是这次你却一人离去,
将我们留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的一个好朋友去年十一月从美国写信给我说:“……哪天你回天上的家了, 小凯会
站在那儿等着你们, 什么都准备好了等你。 可不是吗? 我们也是基督徒呢! 多好, 哪
天在天家还能再见。” 每当我想念小凯时, 就想起这些话, 心里就很有盼望了。
这些日子, 我除了每天忙家务以外, 还帮小儿子的学校办祷告会, 为学校的孩子, 老师
, 校长和家长祈祷, 祈求上帝祝福他们。我们除了每个星期日去教会, 我们家还有圣经
班。感谢上帝与我们同在, 他的恩典够我们一家享用。在这个思念小凯的日子里, 让我
们时时想念神的爱和他的恩典, 让上帝的圣灵充满我和我的家人。我知道上帝特别爱护
人世间的孤儿寡妇, 上帝为我们安排好了一切, 我也不用当心和害怕了。上帝已经给了
我一个基督徒的大家庭。
我感谢小凯的亲人, 生前的好朋友, 学生, 还有他的同事。他们给了我们很多的关爱和
很大的帮助。 他们为我们的孩子们捐赠援助, 也帮助我处理小凯的后事。一些小凯的
老朋友和他的学生常常给我打电话, 问候我们, 请我吃饭。还有很多好朋友, 以前常常
给小凯做好吃的, 现在还是一如既往常常给我们送来美味佳肴。我想小凯可以放心去天
堂了, 有这么多的好人关心我和孩子们, 我们的生活和孩子的前途都没有问题了。
每当我看到天边泛现的彩虹, 就知道小凯在天堂上向我挥手了。他在那儿等待着他的家
人,他好像在对我说他一切都好, 叫我们不要挂念他,他已经回到了主的身边。他的灵
与上帝同在。
小娟于墨尔本2005年多雨的冬天
s*******w
发帖数: 2257
12
杨小凯年轻的时候在监狱呆了10年, 在里面他拜师学了一身本事,这让我想起了《基督
山伯爵》
s*******w
发帖数: 2257
13
80年代中期杨小凯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 1986-87,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刘宾雁,
方励之和王若望被开除出党,胡耀帮撤职党总书记,哥伦比亚大学和 普林斯顿大学的
中国留学生给中共写了封抗议信,杨是发起人之一,这是海外民主运动史上第一次公开
抗议政治迫害,国际媒体要求采访发起人, 但好多人不愿意公开露面, 杨小凯,于大
海和李少民3人接受了《New York Times> 采访。3人照片被刊登了出来,“普林斯顿3
剑客” 就是这么来的。
1972年杨小凯蹲监狱的时候读到英国国王和议会之间从互相杀来杀去到制定出一套游戏
规则,使2者可以共存和制衡,杨小凯回忆说:我看到这段历史,忍不住拍案叫绝!
1972年毛泽东正在全国严打反革命,而在监狱里的杨小凯,却有如此深刻的思想!
s*******w
发帖数: 2257
14
杨小凯:我的一生
BUSINESS.SOHU.COM 2004年7月19日16:59 [ 杨小凯 ] 来源:[ 经济观察报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 【关闭】
我原名杨曦光,杨小凯是我的乳名,1978年以后重新起用的名字,1948年出生
于吉林,从小在湖南长沙长大。我的祖父是个地主,在乡下开办学堂 。他受过严格的
儒家教育,清末的兴洋学运动中,他也进过洋学堂。我们的父辈从小也受过儒学教育,
记得我上小学时,父亲就请姑爹在家里教我读《论语》。
我的父母都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我父亲原来是湖南省委的高级干部,他在
1959年因支持彭德怀的观点,反对大跃进、公共食堂,就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那
是1959年秋天的事情。当时我还很小,有天爸爸把我抱到窗边,亲切地对我说:“干部
在上面机关里时间长了,对下面基层的情况不了解,所以要到下面去了解情况。”我看
着窗外的一颗大枫树上的红叶,有点奇怪爸爸当时的态度为什么出人意外地温和。爸爸
那些天情绪不好,常常和妈妈争论问题。三年后,我才知道爸爸1959年被打成右倾机会
主义分子。爸爸告诉我那年1962年为他平了反,承认他们1959年的观点是正确的。
《中国向何处去?》
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由于我父母都比较同情刘少奇的观点和彭德怀的观
点,又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在文革中我们就成了黑鬼的家庭 非常受歧视。当
时我是长沙一中高一的学生,因为受歧视不能参加红卫兵,就参加了反对红卫兵的造反
派。我参加的组织叫做“夺军权战斗队”,属于“省无联”组织。当时在学校里红卫兵
和造反派的分歧就是红卫兵都是出身好的,造反派大多是出身不好的。所以在文革中我
们就是支持造反派反对红卫兵,当时在高中的造反派主要反对的是“血统论”。在文革
早期,群众可以自己组成组织,可以按自己的观点参加不同的组织。到了1967年,军方
取缔群众组织,不准群众搞政治组织。1967年2月4日这一天,中央文革突然下令 湖南
省军区出动军队,镇压湖南的第一大造反组织“湘江风雷”,抓捕了上万人。这样造反
派就和官方发生了冲突。当时我们的造反派组织“夺军权战斗队”也卷入了这场冲突,
我被抓进了长沙市公安局看守所,关了两个多月。
那一次被释放出来以后,我陆陆续续写了很多大字报,包括《中国城市知识青
年上山下乡的调查报告》、《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等等。1968年,我写了一篇大字报《
中国向何处去?》,主张中国实行巴黎公社式的民主政体,这篇文章在当时产生了很大
影响。当时湖南省革委会筹备小组的第二把手在看到了《中国向何处去?》以后,就连
忙在当时的省级干部中打招呼,进行定性。很快,我的文章被报送到了中央文革。
1968年1月24日晚上九点,有些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接 见湖南省革
命委员会筹备小组成员与湖南省一些造反派组织代表,就宣布镇压湖南的一个名为“省
无联”的造反组织问题,做了一些很严肃、语气很重的讲话与指示。在接见中,康生几
次点到了“一中的杨曦光”与《中国向何处去?》一文,说那是“反革命的‘战马悲呜
’”。康还断言说:“我有一个感觉,他(指我)的理论,绝不是中学生,甚至不是大
学生写的,他的背后有反革命黑手!”江青说得更直接:“那个什么‘夺军权战斗队’
,让它见鬼去吧!”几天以后我就被“钦点”抓进监狱,关在长沙市公安局左家塘看守
所。
我在看守所被关押了一年多,到了1969年秋天,我在10月份从拘留转为正式逮
捕。不久,在11月一个晴朗的冬日,我被以反革命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押送到岳阳洞
庭湖边的建新劳改农场进行劳动改造,直到1978年初刑满释放。
十年铁窗
《中国向何处去?》这篇文章不光使我自己身陷囹圄,而且也给我的家庭带来
巨大灾难。康生在1968年1月24日指示中说,省无联的《中国向何处去?》、《我们的
纲领》、《关于当前形势的决议》不是中学生写得出来的,也不是大学生写得出来的,
后面一定有黑手操纵,要揪出这些学生后面摇鹅毛扇子的陈老师。我母亲正好也姓陈,
在康生那个指示传到长沙后,她被多次批斗,手被用墨汁涂黑并被强迫跪着示众。涂黑
的手象征着“黑手”。她受尽侮辱后,不堪羞辱而悬梁自缢。我母亲被逼自杀后,我两
个妹妹就没有了家,我父亲被关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一个妹妹下放到湖南西部的
山区,另一个妹妹跑到山西去投靠亲戚,哥哥也被开除公职赶到乡下去了。
在左家塘看守所关押的一年半时间里,我找了位教师学英文,找了位电机工程
师学电机,找了位机械工程师学机械制图。我还读《世界通史》,马克思的《资本论》
,和一本叫《毛泽东思想万岁》的书。我向同时被关押的一位陈老师借了《资本论》,
这样我就在左家塘读完了厚厚的三卷《资本论》。《资本论》最初给我的印象相当好,
学术味道浓得多。等我看完第一、二卷后,我却发现劳动价值论忽略了决定价值的另一
个重要因素——使用价值。很多年后我才知道马克思称为使用价值的概念在当代经济学
中叫做效用。但我相当喜欢马克思对亚当·斯密的分工论的发挥。看完《资本论》,我
不知为什么心中期望未来的我成为一个经济学家。我有了三个念头,一个是把使用价值
在价值论中的重要性搞清,第二个是把分工问题糅合到价值理论去,第三个是把价值理
论数学化。后来我在劳改队沿着这个思路写了一本经济学笔记。好多年后我才发觉,这
些思想早就在现代经济学中变成高明得多的理论了。把经济理论数学化的观点,我最早
是在北京大学的一张大字报上看到的。那时另一张刺激我的大字报是关于中国已形成特
权阶层,需要用马克思的经济分析方法重新分析中国社会。那个刺激是我后来写《中国
向何处去?》的思想起点。
坐牢以后,我的政治哲学已经和写《中国向何处去?》时非常不同。写那篇文
章时,我有对理想主义的追求,我认为民主政体应该是民选的,而坐牢的时候我已完全
没有理想主义了。我相信人判断自己所追求的价值标准会随历史而变化,所以历史会怎
么发展远比理想的目标更重要。以前我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这个
世界应该怎样”,在监狱里我问的却是:“这个世界会怎样发展”。最坏的事也许就发
生在我们一生的时间内,因此关于好坏是非的主观判断没有任何意义,如何适应环境生
存下去才是重要的事情。
在监狱里我学了一些数学,想着用数学来重新想价值理论,想着把当时能够看
到的一些马克思的和古典的关于分工的思想数学化,然后慢慢就有了一些想法。由于当
时自己也不相信官方的政治经济学,也没有西方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训练,所以比较自由
,在那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中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新思想。在劳改队,我自己推导出“戈森
第二定律”(每一块钱的边际效用相等)、层级理论、纳什议价模型以及劳动分工理论
,我以为这些都是自己的伟大发现,但当我能看到更多书时,才发现这些思想早就被西
方经济学家发展成数学模型。不过,可庆幸的是,这些是自己想出来的东西,“英雄所
见略同”,我也是英雄之一了!
我这十年的经历都写在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牛鬼蛇神录》一书中。
牛刀小试
1978年4月刑满释放以后,我回到了长沙,由于没有单位敢接收我这个《中国
向何处去?》的作者,我就在父亲的家里待了一年,这一年在湖南大学数学系旁听了一
年的数学课,这些旁听都是由湖南大学刚复职的一些右派教授安排的。这时候,我开始
重用乳名杨小凯。后来,我就在邵阳的湖南新华印刷二厂做了半年的校对工人。
1979年我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硕士生,但因为“反革命历史”,被拒绝
参加考试。1980年我又再次报考,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的帮助下,终
于获得参加数量经济学考试的机会,通过考试后被录取为实习研究员,开始在中国社会
科学院数量经济和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作了近两年。
从1979年到1982年,我很系统地学了新古典经济学,当时经常到一些大学去听
课,到北京图书馆去借书,也参加过计量经济学的培训班,学一些系统论、信息论、控
制理论、运筹学的东西,作一些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计算一些影子价格,翻译了一本经
济控制论的教材,出版了《经济控制论初步》和《数理经济学基础》,大概是中级微观
经济学的水平,当时还很新。后来我碰到很多人到国外去读书,都说当时他们在国内对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了解就是看我的这两本书。
到了1982年,我被武汉大学聘为讲师,在武汉大学工作了一年半,教授数理经
济学和经济控制论课程。这一段时间我又出版了《经济控制理论》和《数理经济学基础
》,同时我开始准备出国留学。由于我的这几本书中的一些计量经济模型引起当时在武
汉大学访问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邹至庄老师的注意,在邹教授的帮助下,1983年我被普
林斯顿大学经济系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出国的时候,由于我还没有被平反,出国政审通
不过,这个时候还是靠邹志庄教授的帮助,他写信给领导人,希望得到帮助。后来这封
信被转到了武汉大学当时的校长刘道玉那里,请他办理。结果刘道玉校长批准了让我出
国的手续。1983年我就到了普林斯顿大学。
同时,在有关领导“杨曦光的问题要由法院依法处理”的批示下,最高法院即
责成湖南省高级法院重新审理我的“反革命”问题。到了1983年,湖南省高级法院审判
委员会一致认为:《中国向何处去?》“属于思想认识问题,不具有反革命目的,不构
成犯罪。椐此,原一审、二审定性判处不当,均应予以撤消,对杨曦光宣告无罪。”
潜龙腾渊
我的劳动分工理论初步形成是在我坐监狱的时候,真正成熟还是在普林斯顿读
博士学位的时候。读博士的时候,有两年的课程学习时间,这两年我就慢慢比较主流学
派的思想和我的想法的差别。在北京的两年我基本上是把自己想的东西放在一边,去系
统地学习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很多东西都是那两年学的。到普林斯顿以后,
学习的一些课程我原来在国内都教过,因此就把新古典的思想和我的思想去比较,看看
到底有没有差别,看看我想过的那些东西哪些有价值、哪些没有价值,比如我原来在监
狱里用数学自己推导出戈森第二定理,当时认为这是一个发现,一出监狱就发现在100
年前人家就知道了。层级理论、纳什议价模型我都在监狱里想过,在我的《经济控制论
初步》中都把这些理论写了进去。我发觉有很多问题我想的不如人家,比如后来我就发
现纳什创建的议价模型比我想的好多了,我就放弃了。不过这对我也有一个鼓励:别人
想过的很多东西我也想得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
读的书多了就发觉要有所创新很难。人都是很类似的,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
到。我刚去美国就是这种感觉。我是一个新想法比较多的人,以后看的东西比较多了,
发现很多所谓新想法其实几百年前就有人想过。慢慢看过他们的东西,自己的想法原来
一点都不新。不过我的运气还好,读了很多书以后,最后比较下来发现我想过的有些东
西还没有被别人想到,这就是劳动分工理论的均衡模型,后来这就变成了我的博士论文。
1987年我的论文通过答辩,之后我去了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做了一年的博士
后。一年以后我到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系教书。1989年升任高级讲师,1992年成为
正教授,1993年当选为澳洲社会科学院院士,2000年升任讲座教授。这些年来,虽然我
一直在莫纳什大学教书,但是每年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美国、香港、台湾作客座
教授。从1998年开始回国的时间也比较多了,并担任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客座教授。
(本文系经济观察报记者肖瑞、李利明2003年采访杨小凯时,根据其口述整理
而成,并经其本人审校修改,编辑时有所删减。)
s*******w
发帖数: 2257
15
杨小凯是“特大牛”!
他在监狱10年,进监狱的时候18,9岁的中学生;出狱后在湖南大学旁听一年,之后直
接考硕士,没有上本科。
j*******7
发帖数: 6300
16
中国社会和学界对外封闭的太久太久了。虽然不乏天资上乘的人,但再天才的人如果没
有和地球上其他国家的天才的交流,也会成为废才。我以前写论文查资料,发现有些国
人的著作,显然是原创的,和世界上名家的理论实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s*******w
发帖数: 2257
17
杨小凯(1948年10月6日-2004年7月7日,本名杨曦光),比其父亲杨第甫更为有名。
杨小凯因为“文革”期间著有“中国向何处去”一文,于1969年被判刑十年,1978年出
狱。“中国有何处去”一文不仅使杨小凯获罪,也使其父亲杨第甫及家人在文革中受到
严厉迫害,其母亲其此自杀身亡。
杨小凯逝世前,就已经是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杨小凯在经济学上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
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方法和理论。他已出版的中英文专著包括:《专业化与经
济组织》、《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
,使他获得了世界级的成就和同行的推崇。 杨小凯曾经被两次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2年和2003年)。2004年在澳大利亚去世,享年56岁。
n****f
发帖数: 905
18
搞科学有一套, 搞宗教就立马失去了人类的逻辑。
这里的伪基督徒也很有趣。 杨小凯这些错误的东西, 也胡乱转过来。
估计内容根本不仔细看, 一看标题“成为基督徒”, 就立马兴奋了。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杨小凯的一些资料,心里有很大的感动和震撼!
: 所以想就这个话题写点东西,也算是自己对杨小凯大师的追悼和怀念。
: 他的人生轨迹,在海外留学生当中很有代表性!也很有独特性!
: 说有代表性,海外留学,办身份,找工作,著书立说;说有独特性,高中生蹲了10年监
: 狱!

J*******g
发帖数: 8775
19
“杨小凯这些错误的东西”展开说说?
给您个建议,没必要用自己理解的圣经去评判别人。我认为这是基督教历史上各种悲剧
的原因之一。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搞科学有一套, 搞宗教就立马失去了人类的逻辑。
: 这里的伪基督徒也很有趣。 杨小凯这些错误的东西, 也胡乱转过来。
: 估计内容根本不仔细看, 一看标题“成为基督徒”, 就立马兴奋了。

D*****y
发帖数: 5788
20
如果他真成为了基督徒,那么他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或许就是成为基督徒。至于他
以前的这些在你看来都是成就的东西不过都是粪土而已,在天国没有丝毫的价值。
你若是仰慕他,就该来认识基督教,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为就你这个罪人来到世界,
且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复活坐到至高神的右边,他还要再来审判活人死人,相信他的
宝血洗净了你的的罪,你愿意接受他做你生命的主,生命的救主。引导你的余生,过一
个新生命。因为这才是那可能成为了基督徒的杨小凯弟兄的真心愿望。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杨小凯(1948年10月6日-2004年7月7日,本名杨曦光),比其父亲杨第甫更为有名。
: 杨小凯因为“文革”期间著有“中国向何处去”一文,于1969年被判刑十年,1978年出
: 狱。“中国有何处去”一文不仅使杨小凯获罪,也使其父亲杨第甫及家人在文革中受到
: 严厉迫害,其母亲其此自杀身亡。
: 杨小凯逝世前,就已经是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杨小凯在经济学上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
: 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方法和理论。他已出版的中英文专著包括:《专业化与经
: 济组织》、《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
: ,使他获得了世界级的成就和同行的推崇。 杨小凯曾经被两次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
: 2002年和2003年)。2004年在澳大利亚去世,享年56岁。

相关主题
这篇文章告诉你:“建设创新型国家”说法是假大空[合集] 杨小凯:我为什么信基督教杨zz
毛派们,你们怎么看待杨小凯眼中的文革?张维迎:对我影响最大的两位学者——茅于轼与杨小凯
张五常悼杨小凯关于杨小凯的后发劣势及其争论
进入TrustInJesus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21
张维迎回顾自己读研究生,留在北京的经历,谈到自己在一个会议上,结识了茅于轼
和杨小凯。张维迎自承他们对自己影响很大,“认识他们后我突然开了一扇窗”。
以下为部分文字实录:
82年2月份上研究生,那时候全国在西安召开一个首届市场经济学的会议。这个会
议我们西北大学是合办单位,我被任命为当会议秘书,所谓秘书就是跑跑腿,复印材料
,去车站接人。
来会议上的几个人对我影响很大,一个是茅于轼教授,一个是杨小凯先生。茅于轼
教授当时正在讲他的择优分配原理,他当过右派,开过火车,他是搞工科的,没有学过
马克思主义。他直接开始靠自己的天资和智慧用数学方式推算资源怎么是最优配置,推
算出这样一套理论,这套理论恰恰就是后来知道的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分析方法。
杨小凯教授几年前去世了。他非常了不起,坐了八年牢,他写了一个大字报反对周
恩来;他在牢里面碰到一个数学家,这个数学家教他数学,出牢之后他考社科院全国公
开招研究生,他就考上了。但是他不能上,因为政审通不过,他还没有被平反。那时候
武汉大学有一个校长刘道玉先生知道这个事情之后,把他录在武汉当讲师,开始写书。
被普林斯顿大学的华人教授邹至庄先生发现以后,希望他去普林斯顿大学读书,但是中
国政府不批准,邹至庄直接给赵紫阳写信,赵紫阳特批之后,他去了普林斯顿大学读书
。他的故事大家可能知道,后来他做得非常优秀,在澳大利亚上学,后来得癌症在53岁
还是55岁的时候去世了,非常可惜。我认为他是华人里面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也
是我的榜样。
82年碰到这俩人之后,我思路就开了。我在之前读的基本都是马克思的东西,认识
茅老认识杨小凯先生之后我突然开了一扇窗。我在写《博弈与社会》的现实里面,我在
这本书的序里面写献给我的老师何炼成教授和茅于轼教授。35年前何炼成教授引入我进
入经济学的殿堂,31年前茅于轼教授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这真是一扇窗,有了这扇窗我
才看得更远看得更亮,决定我以后走的道路。
s*******w
发帖数: 2257
22
3/15/2004 11:31:28 PM的报道:
=================================
传奇华人学者杨小凯将赴美就医
【大纪元3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凌云墨尔本报导)知名华人经济学家、澳大利亚莫纳
什(Monash)大学教授杨小凯因身患晚期肺癌,即将自澳大利亚墨尔本赴美国洛杉矶就医。
据杨小凯家人证实,杨小凯将于3月17日(星期三)起程飞赴洛杉矶接受治疗。家人表示
杨小凯感谢友人的关心和支持,家人并希望能如愿静心治疗。
据悉,杨小凯患肺癌已有数年,自2003年12月起开始发低烧,症状一直难以减轻。
杨小凯原名杨曦光,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传奇的名字。在1960年代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
,杨曦光就读于湖南省长沙市一中,曾以「中国向何处去」一篇大字报被当时中共湖南
省领导华国峰批斗,并被毛泽东、周恩来、康生、江青等点名批判,自1968年起被判刑
十年。
杨在狱中十年里,奇迹般地克服困难,自学高中和大学英语及数理等课程,并对许多经
济问题进行思考。1978出狱后,考入中国社科院作研究生。后赴美求学,于1988年获美
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
在澳洲教学之余,杨小凯曾潜心研究基督教,因此成为基督徒。
行家认为,杨小凯对经济学有关分工中「超边际经济学」的研究使他不仅成为华人经济
学家中的佼佼者,也使他获得了世界级的成就和同行的推崇。1986年诺贝尔奖得主布坎
南 (James Buchanan)曾赞赏杨的研究说:「现在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学研究,就是以
杨小凯为主的对分工的分析」。
杨小凯的成就使他有目前华人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唯一希望」之称。http://www.dajiyuan.com
s*******w
发帖数: 2257
23
经历了长达10年的牢狱生活,杨小凯出狱后已然到了而立之年,这是人生的悲剧。但
正是这个悲剧让杨小凯产生了超越个体意识形态,通达全人类的学术普遍理论的思想转
变。
那本费尽周折才进入监狱的《资本论》为杨小凯开启了经济之门。劳动分工这个基
础而伟大的概念曾因其自身在理论上的难以逾越性而被抛弃,对知识的渴求让杨小凯注
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坚持不懈地去寻找自己的答案。
杨小凯的人生转折与大字报密不可分,因为一张大字报而获罪,同样是一张大字报
,因为写有“把价值论数学化”的词句而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成为他在狱中
深入学习数学的动力之一。这两种巧合在杨小凯的前半生种下了因缘,而成果之花却在
20多年以后绽放。
分工的数学化打开了他通向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大门,这是根植于杨小凯一片爱国赤
诚之上的。
出狱之后,由于政治问题的束缚,他旁听了数学的课程,有了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
济研究所工作的机会。怀着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心愿,他翻译了一些国外的教材
,还亲自编写了《数理经济学初步》、《控制论的经济应用》等几本教材。
这几本教材虽然只能算是杨小凯数理基础与经济积累的牛刀小试,却给他带来了结
识邹至庄的机会,也迎来了到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的机遇。一个没有完整读完中学的人
,却拿下了世界著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也因此有了之后的一系列成就。
在这一连串的巧合之下,是杨小凯个人坚定的意志和不断追求真理的恒心,而主导
这一切的精神动力,恰恰是他心中作为一名中华儿女的“根”的归属感。
有人说杨小凯错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不遗憾,这不是一种没有得到的自我安慰,而
是因为在一种如此厚重的归属感面前,一个舶来的奖项的吸引力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了。
困顿的精灵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75岁,没有哪一个月过的是真正
舒服的生活,就好像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被我推上去。
——歌德
刚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警告,杨小凯就病了。2001年8月底检查结果出来,一
切都晚了——肺癌晚期。这位命运多舛的经济学者再次被判了刑,这次是较之有期徒刑
更为严重的“死缓”。
这个一辈子都在无畏地进行战斗的勇士在精神上有些难以支撑了,他需要一个人来
帮助他,他需要一个人来安抚他的脆弱,因为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他累了,一直的坚强
让他透支了自己的意志,更透支了自己的身体。
但是,这个时候不容他倒下,他的经济事业刚刚步入繁荣,他需要继续下去,他还
想壮大他的经济队伍,更深刻地思考他的经济问题。
正如歌德所言,“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75岁,没有哪
一个月过的是真正舒服的生活,就好像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被我推上
去。”最后的岁月,杨小凯似乎要把所有思考出的结果都留在世上。他到世界各地去传
播经济学理论,出版《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刊发《百年中国经济史读书
笔记》,并组织了数次超边际分析的国际学术会议。
在学生的眼里,杨小凯是一位良师,更是一位坦诚和平易的朋友,作为一名教授,
他身上更多的是农民般的朴实和真诚。在最后的岁月里,杨小凯对待学生更像是父亲对
儿子一样关怀他们的命运,他常常跟他们谈话,告诉他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关心他们
的研究进展,并且对他们的进步感到欣慰。
2004年7月7日,一生充满苦难的杨小凯停止了思考,永远离开了这个他既爱又恨的
世界。
听闻此事,历来对华人经济学界不屑一顾的张五常感叹道:“只有上帝知道,如果
小凯没有坐牢10年,老早就有像我那种求学的机遇,他在经济学上的成就会是怎样的。
拿个诺贝尔奖不会困难吧?”
h**c
发帖数: 234
24
一个问题,杨小凯成为基督徒是在其检查出癌症之前还是之后?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他真成为了基督徒,那么他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或许就是成为基督徒。至于他
: 以前的这些在你看来都是成就的东西不过都是粪土而已,在天国没有丝毫的价值。
: 你若是仰慕他,就该来认识基督教,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为就你这个罪人来到世界,
: 且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复活坐到至高神的右边,他还要再来审判活人死人,相信他的
: 宝血洗净了你的的罪,你愿意接受他做你生命的主,生命的救主。引导你的余生,过一
: 个新生命。因为这才是那可能成为了基督徒的杨小凯弟兄的真心愿望。

s*******w
发帖数: 2257
25

杨小凯的女儿杨小溪写到:“在爸爸生命的最后3年里,当他被诊断出肺癌后,他成了
一个基督徒。”爸爸去世的时候,我在台湾传教。

【在 h**c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问题,杨小凯成为基督徒是在其检查出癌症之前还是之后?
h**c
发帖数: 234
26
所以我说,上大学的时候,班长负责打菜,拿馒头,当班长坐下后,只是整理一下袖子
的功夫,菜就被抢光了,只剩下两馒头了。杨小凯就是这种情况。
基督徒们总爱拿他往脸上贴金,想他这种老油条会信基督教?80年代初他就投奔自由世
界了,将近20年有接触教会的机会,只有得了癌症后相信基督了,你信吗?反正我是不
信。他和远志明从根本上来说没什么不同,只不过远志明没死罢了。
说句实在话,是不是党员,群众最清楚。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 杨小凯的女儿杨小溪写到:“在爸爸生命的最后3年里,当他被诊断出肺癌后,他成了
: 一个基督徒。”爸爸去世的时候,我在台湾传教。

s*******w
发帖数: 2257
27
得了癌症,人生走到了尽头,成了基督徒。
这说明什么问题?
在我看来,至少说明,基督教成了杨小凯一根救命的稻草,您可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心
理安慰,就是那样也好啊!
不是吗?
j*******7
发帖数: 6300
28
说明了 --
马太福音 16:26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
生命呢?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得了癌症,人生走到了尽头,成了基督徒。
: 这说明什么问题?
: 在我看来,至少说明,基督教成了杨小凯一根救命的稻草,您可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心
: 理安慰,就是那样也好啊!
: 不是吗?

s*******w
发帖数: 2257
29

说得好极了!

【在 j*******7 的大作中提到】
: 说明了 --
: 马太福音 16:26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
: 生命呢?

J*******g
发帖数: 8775
30
等到敌人打到跟前再投降,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古语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家想
得永生也是可以理解的。至于是不是真心的倒是个问题。不过,如果不是真心信主的也
得不了永生,不是么?
那么在自己死前,骗骗世人又有啥意思呢?
似乎他的孩子是虔诚的基督徒,估计已经鼓励他信主很久了。可能的情况也不过几种:
可能是真的信主。
可能是为了安慰孩子,谎称自己信主。
可能是不信主,但是认为只要受洗就可以去天堂。
最后一个不太靠谱。而且看他自己写的有关基督教的文章,感觉他是真的信。骗孩子没
必要这么夸张,凑合一下就好了嘛。
你看呢?

【在 h**c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我说,上大学的时候,班长负责打菜,拿馒头,当班长坐下后,只是整理一下袖子
: 的功夫,菜就被抢光了,只剩下两馒头了。杨小凯就是这种情况。
: 基督徒们总爱拿他往脸上贴金,想他这种老油条会信基督教?80年代初他就投奔自由世
: 界了,将近20年有接触教会的机会,只有得了癌症后相信基督了,你信吗?反正我是不
: 信。他和远志明从根本上来说没什么不同,只不过远志明没死罢了。
: 说句实在话,是不是党员,群众最清楚。

相关主题
痛失良师益友——追悼杨小凯教授(林毅夫)[合集] [9/9]杨小凯 - 我为什么是一个基督徒
文贯中:悼杨小凯“中国的良心”杨小凯认识基督的三个过程
[9/9]杨小凯 - 我为什么是一个基督徒【求建议】无神论者的基督教手册-4
进入TrustInJesus版参与讨论
h**c
发帖数: 234
31
是,你们自己清楚就好,但别拿这个当典型,我乐意看到基督教成为癌症收容所,但别
把收容所里的人都当基督徒来宣传。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得了癌症,人生走到了尽头,成了基督徒。
: 这说明什么问题?
: 在我看来,至少说明,基督教成了杨小凯一根救命的稻草,您可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心
: 理安慰,就是那样也好啊!
: 不是吗?

h**c
发帖数: 234
32
你就别在这得瑟了,你还不如就说一个字:该!

【在 j*******7 的大作中提到】
: 说明了 --
: 马太福音 16:26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
: 生命呢?

h**c
发帖数: 234
33
一个人这么说我认为是特例,这还有帮腔的,因为你是第二个,所以你得说:活该!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得好极了!

h**c
发帖数: 234
34
你恰恰说错了,只有最后一个是靠谱的!
第一个,从他来美国到去澳大利亚,有将近20年的时间,他杨小凯想接触教会不要太容
易,真的信主会等到发现癌症才开始?
第二个,安慰孩子?开玩笑,安慰老婆还差不多
第三个,恭喜你答对了,他安慰的是他自己,实在没办法了,才临时买的去天家的单程
票。
我还是那句话,对于这些和共产党渊源太深的基督徒,突击入党,突击如基督教的,别
傻了吧唧的往里跳,最后落一个狗咬黄瓜的下场。

【在 J*******g 的大作中提到】
: 等到敌人打到跟前再投降,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古语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家想
: 得永生也是可以理解的。至于是不是真心的倒是个问题。不过,如果不是真心信主的也
: 得不了永生,不是么?
: 那么在自己死前,骗骗世人又有啥意思呢?
: 似乎他的孩子是虔诚的基督徒,估计已经鼓励他信主很久了。可能的情况也不过几种:
: 可能是真的信主。
: 可能是为了安慰孩子,谎称自己信主。
: 可能是不信主,但是认为只要受洗就可以去天堂。
: 最后一个不太靠谱。而且看他自己写的有关基督教的文章,感觉他是真的信。骗孩子没
: 必要这么夸张,凑合一下就好了嘛。

s*******w
发帖数: 2257
35
人死到临头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靠不住的,往往长叹一声:天哪!
人的尽头,就是神的开头。
敬畏耶和华是聪明的开端。
s*******w
发帖数: 2257
36
先知杨小凯
2013-10-18 17:14:27分类:未分类
先知杨小凯
—— 1968年,杨小凯写下大字报《中国向何处去?》之后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华人,杨小凯;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直到2002年,我才知道这个世界有一个叫杨小凯的经济学家。那是春天的一个周
末,我在天则经济研究所看见了他,瘦弱,有些苍白,为我们慢慢讲述着“后发劣势”
的课题。大约一个多月之后,林毅夫针对小凯的演讲,专门写了一篇“后发优势”的文
章。由此,这个话题正式放大为当年最著名的经济学事件,并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很多
人分析中国当代经济的两种范式。
小凯的后发劣势表述,将经济学家沃森的“Curse To The Late Comer”,即“对
后来者的诅咒”,置放在中国百年经济史里,让人眼睛明亮。事实可能正如小凯所言,
落后国家由于模仿的空间很大,所以可以在没有好的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对发达国家技
术和管理模式的模仿,取得发达国家必须在一定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但这种没有制
度提升的模仿,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可能导致失败。林毅夫的阐释显然
有意背对杨小凯而去,他不认为一个后发国家只有完成英美的宪政改革才能实现经济的
可持续增长,也不认为当下英美的宪政体制就是最好的制度,如此,后发很有可能是一
种优势所在。
感谢两位经济学家的辩论,很多人开始了解杨小凯。人们惊讶的发现,这个瘦弱的
中国学者,竟然是世界经济学界的翘楚。1998年,杨小凯出版他的《经济学原理》,这
是自马歇尔、萨谬尔森以来最重要的第三代经济学教科书,该书的匿名审稿人这样评论
:“这一研究激动人心,令人屏息以视。杨是世上少有的几个可以思考这类问题的人之
一,他更是世界少有的能解决这类问题的人之一。这一工作具有原创性和新颖性。他正
在迅速建立起他作为主要理论经济学家之一的国际名声。”事实正是如此,在人类经济
学史上,杨小凯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建立了挑战新古典经济学的
崭新学派“新兴古典经济学”,创立了超边际经济分析方法,从而能够对经济组织演变
、制度变革和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理论解释。因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公共
选择理论的代表人布坎南毫不含糊地说杨小凯可能是目前最好的经济学家之一,并连续
两年提名小凯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
周其仁对小凯的评价可能更接近本质,“我认识杨小凯超过了20年,印象最深的是
他对现在举世赞同的中国增长还有一种保留和怀疑。这种保留和怀疑不是一种情绪化的
猜疑,更不是因为他的境况不好,而是来自他对社会、对经济长期发展面临问题的思考
,也来自他对学术核心部分的理解。”
我愿意把周其仁的这种见解当成理解小凯的一把钥匙,由此我们能够真正走进他独
立思考的一生中去。某种意义上,正是这种始终坚守的保留和怀疑,构成了杨小凯主要
的精神气度。耶稣曾经说过:“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的。”
杨小凯的人生遭际再一次见证了耶稣的真理。
杨小凯,原名杨曦光,祖籍湖南湘潭,1948年10月6日生于东北吉林,长于湖南长
沙。他的父亲杨第甫原为湖南省委高级干部, 1966年,他升读高中一年级,文革爆发
。小凯父母亲因同情刘少奇和彭德怀的政治观点,双双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杨
曦光一夜之间变成了“黑五类”和“狗崽子”。可能正是如此人生遭际,让年轻的杨小
凯开始思考。1968年,20岁的杨小凯写出了一篇大字报,名为《中国向何处去?》,主
张中国实行巴黎公社式的民主政体。在一片盲从和癫狂之中,这样的观点非常扎眼,以
至于身在北京的康生几次提到《中国向何处去?》一文,说那是反革命的战马悲呜。江
青更是大发雷霆,直接告诉湖南官员:“让他见鬼去吧!”几天以后,杨小凯就被“钦
点”抓进监狱,关进长沙市公安局左家塘看守所。一年多之后,从拘留转为正式逮捕。
不久,以反革命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押送到岳阳洞庭湖边的建新劳改农场进行劳动改
造,直到1978年初刑满释放。
遭受大难的,还有小凯的家人。由于康生在讲话中,认为以杨曦光的年龄,不可能
写出《中国向何处去?》的文章,指示要抓“反革命黑手”。他的父母首当其冲,母亲
陈素多次被批斗,手被用墨汁涂黑象征“黑手”,强迫下跪示众,杨母受尽屈辱,悬梁
自尽。杨父被关入“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两个妹妹从此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人。
10年牢狱生活当然是杨小凯九死一生的时光。小凯的好友陈益南指出,在被捕入狱
到被投入劳改农场那长达十年的岁月中,杨曦光度过他人生中最黑暗的光阴。将形容人
间苦难的一切词语,都用在他那段日子中,也不会过份。 许多比他知识渊博的人,许
多比他阅历成熟的人,也有许多像他一样坚强的人,都没能走出那段漆黑而恐怖的时期
,而倒在不应结束的人生途中。但是杨小凯没有死在黑暗里,十年监狱,杨小凯做了五
、六十本读书笔记,还写了一个电影文学剧本。后来,他还将狱中见闻写成回忆录《牛
鬼蛇神录──文革囚禁中的精灵》,用他的本名杨曦光出版。他为那些枉死的冤魂和中
国最优秀的人才,留下永恒的纪念和血泪见证。胡平高度评价:“《牛鬼蛇神录》是我
们这一代人所写的有关文革的最优秀的著作之一,也是中国人写的有关中国古拉格的最
优秀的著作之一。”小凯在莫纳什大学最后指导的一位博士生曲祉宁,得知老师青年时
期的坎坷经历,再三感叹:“老师那种精神力量,让人联想起小说里的基督山伯爵。”
大约在2000年前后,经济学家茅于轼曾竭力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经济学的领导推
荐,邀请杨小凯回国讲学,但领导不置可否。茅于轼感叹,“学术活动受到学术以外因
素的干扰,这正是中国学术落后的一个原因”。
一个如此聪明的生命在自己的家乡遭受迫害,让我们唏嘘,但这样的局面却是一个
时代的常态,由此,杨小凯先知一样的人生在炼狱中得以完成。总体看来,除了卓越的
经济学贡献之外,小凯的生命价值沿着3个向度展开,呈现出他那短短56年不同凡响的
人生。
其一当然是他艰难的求学经历,以及在这样的经历之中一直坚守的独立思考与怀疑
精神。上帝对小凯的美意总是用一种奇怪的方式出现。他20岁身陷囹圄,可是他真正的
经济学生涯却从监狱里开始。小凯在监狱里找到了一位英文老师学英文,找了一位电机
工程师学电机,找了一位机械工程师学机械制图。他还向被关押的一位陈姓老师借了一
本厚厚的《资本论》,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将三卷《资本论》通读完毕。正是对《资本论
》的阅读与思考,杨小凯开始进入经济学领域。后来他回忆到:
“等我看完《资本论》第一、二卷后,我却发现劳动价值论忽略了决定价值的另一
个重要因素——使用价值。很多年后我才知道马克思称为使用价值的概念在当代经济学
中叫做效用。但我相当喜欢马克思对亚当•斯密分工论的发挥。看完《资本论》
,我不知为什么心中期望未来的我成为一个经济学家。”
监狱里的小凯给自己设定了三个经济学任务,一个是把使用价值在价值论中的重要
性搞清,第二个是把分工问题糅合到价值理论中去,第三个是把价值理论数学化。他在
劳改队沿着这样的思路甚至写下了一本厚厚的经济学笔记。许多年之后,小凯才发觉,
这些思想早就在现代经济学中变成了非常有体系化的理论了,只是他在监狱里无从得知
。不过,小凯在监狱的数学训练,试图用数学来重新思考价值理论,甚至想把当时能够
看到的一些马克思的和古典经济学的关于分工的思想数学化,让他日后的经济学家梦想
成为可能。这是段奇妙的求学经历,小凯自己如此总结:
“由于当时自己也不相信官方的政治经济学,也没有西方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训练,
所以比较自由,在那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中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新思想。在劳改队,我自己
推导出‘戈森第二定律’(每一块钱的边际效用相等)、层级理论、纳什议价模型以及劳
动分工理论,我以为这些都是自己的伟大发现,但当我能看到更多书时,才发现这些思
想早就被西方经济学家发展成数学模型。不过,可庆幸的是,这些是自己想出来的东西
。”
小凯的这段话意味深长。如果没有10年牢狱生活,他有没有可能系统地研读经济学
,的确是个问号。我想说的是,上帝通过让杨小凯坐牢的形式,使他在一个反智主义的
时代里独自走上了艰深的经济学道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真正将经济学当成了自己毕
生的追求。
应该说,从1978年开始,小凯的经济学生涯才有所转机。4月,他刑满释放,回到
了长沙,可是没有单位敢接收他,小凯就在父亲的家里待了一年,在湖南大学数学系旁
听了一年的数学课。1979年,小凯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硕士生,但因为“反革命
”历史,被拒绝参加考试。1980年,他再次报考,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
远的帮助下,终于获得参加数量经济学考试的机会,并被录取为实习研究员。
由此,杨小凯的学术之路真正开始。1982年,他被武汉大学聘为讲师,教授数理经
济学和经济控制论课程,并撰写了《经济控制理论》和《数理经济学基础》两本著作。
小凯在这几本书里建构了一些计量经济模型,在国内尚属首创,这引起了当时在武汉大
学访问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邹至庄的注意,在邹教授的帮助下,小凯在1983年被普林斯
顿大学经济系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出国的时候,由于他还没有被平反,出国政审通不过
,邹志庄教授亲自给当时的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写信,赵进行了批示,这封信被转到了武
汉大学当时的校长刘道玉那里,请他办理。向来开明且爱惜人才的刘道玉校长批准了杨
小凯的出国手续。
其二是他一生对国家命运挥之不去的关怀。虽然小凯早期的大字报带有浓厚的青春
躁动气息,但却实实在在凸显了杨小凯与生俱来的家国使命意识。许多年之后的一个春
夏之交,已经定居在澳大利亚的小凯,天天昼夜难眠,为中国改革的前途忧虑。他的夫
人小娟说,那段时间,小凯总是梦见中国在打仗,早上心里十分难过,忍不住把电视打
开,小凯抱着电视机痛哭流涕。这是小娟认识小凯以来,第一次看到他流泪。
《南方周末》记者赵凌认为,杨小凯并非一个纯粹的经济学者,在他的言说中透露
着大量的政治智慧,也渗透着他对中国命运的深切关注。他始终关注着中国的政治经济
变迁,并提出了众多观点,如开放户籍制度、破除行业垄断、允许土地自由流转等等。
赵凌的如此表述揭示了一个重大事实。小凯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余年里,把相当多的
精力投入到研究经济持续增长与宪政制度的关系里。小凯的一位学生曾说,小凯先生在
临终前,一直在阅读宪政方面的文献。可以说,这几年来,小凯几乎把全副精力用于宪
政科学的研究,他几乎快成为一位宪政科学家了。
国内宪政学者秋风认为,“后发劣势”概念,是杨小凯宪政科学探讨的起点,由此
,小凯逻辑地将自由宪政制度嵌入经济学的现代化研究框架中,并使其重要性压倒了经
济增长本身,从而转换了关于发展的知识讨论主题:从关注经济增长,转向关注宪政制
度的发育。
百年中国经济史是小凯研究宪政的主要观察对象。清朝的洋务运动、以至于整个近
代以来的中国,可能都是这样的例子:在某些阶段,由于能够获得廉价的西方技术或市
场,因而,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高速增长。但恰恰是这种短期内的成功,会使人们看不
到宪政改革的必要性。相反,会使国家机会主义制度化,从而产生一种“坏资本主义”。
这种坏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官商勾结,权贵群体垄断政治,从而导致严重的贪污腐化
。小凯曾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证明,坏资本主义有除政治之外所有商品的自由市场,但
政府垄断的部门没有自由进入,虽然政府垄断部门的服务可公开自由定价,或间接自由
定价(贪污受贿)。政治垄断使政府垄断的部门的服务质次价高, 产生的收入分配无效
率的不平等,政府垄断的部门或与政府勾结的商人获得大量垄断利润, 而其它部门受剥
削而收入低, 因而限制市场容量的扩展,并有害于经济发展。垄断政治的利润的常见形
式就是贪污腐化。因此,经济增长本身没有带来社会稳定,反而激化了社会冲突。
相对于这几年沾沾自喜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家来说,小凯的宪政研究无疑是一个冷静
的劝告。越来越明显的社会冲突表明,在缺乏宪政框架的情况下所实现的不公平的财富
增长,可能会让社会付出巨大代价。
第三则是杨小凯的基督教信仰。
对于一个崇尚理性的经济学家而言,接受上帝的拣选,似乎是一件不可为之的事情
。在信仰历程的自剖中,小凯曾经坦诚,他对基督教有心探究,起因于看出基督新教在
经济史上所起的作用非常之大。一些经济史学家指出,意识形态与宗教决定了一个国家
的政治秩序、道德准则,而这些便成为法律制度的依据,经济表现则为其成果。政治和
法律对经济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其根基却并非来自科学,乃是来自信仰。而历史可
以为证,凡是以基督新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在经济上皆成为世界的翘楚。
细究之下,杨小凯分析出几个基督教让宪政成功的因素,诸如:尊重自由抉择、爱
仇敌、不划分等级、服事最低贱的人等。按照这些原则生活,使人得以彼此尊重、信赖
,而这正是能够建立大型企业的基础。事实上,最佳商业行为的准则亦源自十诫。更重
要的是,这些精神能带来和平的政治秩序,因为能建立公平的政治游戏规则,满足“模
糊面纱”的要求,即正反双方都认为游戏规则是公平的。新教伦理所导致为对方着想的
精神,能克服施行宪政最困难的一点,就是失败者愿意认输,甘愿为了社会而牺牲个人
的利益。这些要素促使一个社会能走向不断扩张之秩序和公正。
然而,从经济与社会贡献的角度发现基督教的伟大,仍然是一种理性的骄傲,骄傲
的理性,距离内心的顺服和上帝的拣选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1999年11月,杨小凯的大
女儿小溪长了脑瘤。手术前后,信徒们为她祷告,神对这样的祷告给予了奇妙回应,小
溪竟然渐渐康复了。上帝的美意在杨小凯的理性世界里产生了震撼。2001年8月,杨小
凯身体感到不适,去医院检查,确诊为晚期肺癌,既无法开刀,做化疗也只有短暂的功
效。杨小凯在病房中醒过来,发现自己不能讲话,通过喉管才能呼吸。他知道此时谁都
救不了他。他开始认真向上帝忏悔,也向妻子请求宽恕。几个月后,他的病情奇迹式地
好转。次年二月,他们夫妻一同受洗。
这一年的年底,杨小凯为上帝的美意作了一个最系统性的见证:
“我的第三阶段,就是从哈耶克的社会科学的理性追踪到‘信’,‘信’是基督教
成功的秘诀。基督教的教义乃是说明,人与造物主怎样才能恢复关系,而相信神在十字
架上所预备的救恩,乃是关键所在。”
被神拣选之后,杨小凯的生命明显有了改变。他的妻子见证:“小凯信主以后,对
信仰益加虔诚,凡事先谦虚自省,尽可能站在别人的立场替别人想。遇到重大的困难,
总会认真地祈祷,求主宽恕并赐予智慧和力量。他对学生的态度越来越像父亲对儿子一
样。”
2004年1月,杨小凯开始低烧不退,病情恶化。后来他的女儿回忆到:“在爸爸生
命的最后几个星期里,他期望着天堂的一切。爸爸很高兴地想到他会和上帝在一起,而
且有一天也会和我们在天堂里重逢。”小凯的好友,莫纳什大学教授Ian Harper教授说
:“小凯辞世前几天,我坐在他的床边,亲眼见证他内心的平静与日俱增,不再有对死
亡的恐惧。”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
饱足”。 杨小凯就是这样有福的人。这位聪明的读书人,仿佛神为我们预备的先知,
经历了太多的困苦,太多的磨练和太多的试探,走出了封闭的世界,建立了世界性的眼
光。他用56年的人生,看清了人间最大的罪恶,也看清了人生最美好的风景。他不断地
思考,不断地提升,终于在耶稣身上发现了终极真理。
他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知识分子,既有对现实和历史的深度开掘,又有对上帝虔诚的
敬畏与仰望。这样奇妙的生命,将光照活着的每一个人。这就是小凯,伟大的经济学人
,卓越的宪政主义理论家,矢志不渝的爱国者,耶和华最虔敬的孩子。他深深地爱神,
深深地爱人如己。在爱里,小凯没有惧怕,在爱里,他已永恒。
(文章原载:经济观察报)
D*****y
发帖数: 5788
37
对于我来说是癌症前还是癌症后无关紧要,因为我说的是如果他真成为了基督徒。我根
本没有听说他,更不会在意他世上的名声,对于我来说,他获得的这些名誉不过是粪土。
我只是看到楼主使劲说他的荣誉,替楼主感到惋惜,这些在信主之前获得荣誉都是粪土
,没有一点属天的价值。

【在 h**c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问题,杨小凯成为基督徒是在其检查出癌症之前还是之后?
s*******w
发帖数: 2257
38
我和教会一姐妹聊天,说到死,我說死了不就上了天堂,见上帝了吗?
那岂不是更好的事情吗? 有什么难过的?
直到我老爸去年去世。。。。。我难过的现在还没彻底缓过来。。。
C*******t
发帖数: 766
39
杨解神的脸被打肿了。

【在 h**c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恰恰说错了,只有最后一个是靠谱的!
: 第一个,从他来美国到去澳大利亚,有将近20年的时间,他杨小凯想接触教会不要太容
: 易,真的信主会等到发现癌症才开始?
: 第二个,安慰孩子?开玩笑,安慰老婆还差不多
: 第三个,恭喜你答对了,他安慰的是他自己,实在没办法了,才临时买的去天家的单程
: 票。
: 我还是那句话,对于这些和共产党渊源太深的基督徒,突击入党,突击如基督教的,别
: 傻了吧唧的往里跳,最后落一个狗咬黄瓜的下场。

J*******g
发帖数: 8775
40
好痛啊!!!!!!!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杨解神的脸被打肿了。
相关主题
【求建议】无神论者的基督教手册-4我所认识的基督徒老师的见证--- 谦虚和蔼有魄力的沈运申教授
杨小凯和远志明都是不信主的人张伯笠2月26, 27 日在尔湾华人基督教会演讲
远志明简介教會歷史中的神學教育與復興運動
进入TrustInJesus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41
离诺贝尔经济奖最近的华人曾被通缉
http://www.creaders.net 2014-07-06 20:43:30 凤凰卫视 [0条评论,查看/发表评论]
核心提示:2002和2003年,布坎南先后两次提名杨小凯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
杨小凯由此被认为是华人世界中,距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接近的人。
凤凰卫视7月5日《我的中国心》,以下为文字实录:
郑浩:2014年7月7日经济学家杨小凯先生离世10周年,杨小凯原名杨曦光,小凯是
他的乳名,然而杨曦光和杨小凯分别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1978年以前杨曦
光这个名字伴随着一篇名为《中国向何处去》的文章,在中国文革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
,1978年后,从监狱出来的杨曦光样自己的名字埋葬,正式起用乳名杨小凯,之后杨小
凯这个名字逐步出现在国际经济学领域,并最终成为新兴古典经济学派的开创者。
解说: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7岁的杨小凯在湖南长沙一中高中部读书,父亲杨
第甫,官至湖南省政协主席,母亲陈素,曾担任周恩来机要秘书,后任湖南省总工会副
主席,“文革”爆发后,杨第甫和陈素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出于这个原因
杨小凯受到红卫兵歧视,他反对“血统论”,加入本校造反派组织,热情投入到这场轰
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
吴映衡(杨小凯长沙一中同学):因为正好那时候1965年有一个毛主席和毛远新的
谈话,不是你看就是说小的打倒老的,里面有这个内容,是毛泽东跟毛远新游泳的时候
讲的,正好在内部,这本资料流传出来了,他也有一份,他跟我一起研究,就是这篇文
章,上面讲的一句,就是陈正日的话,要防止走资本主义的道路的特权阶层,毛泽东有
这句话,他就记得这个特权阶层,他认为毛主席就是为了打倒这个特权阶层,所以他就
积极参加。
杨晖(杨小凯妹妹):哎呦,那种情况真是太狂热了,因为我们父母亲都是搞革命
打仗出来的,我们觉得我们再也赶不上那种以前的那种解放战争那样的战争年代,我们
不可能有英雄用武之地了,有这种想法,但是文化革命我们觉得好像就那种十月革命那
种,那样的那种大辩论,就真的就像好像俄国革命一样的,我们都是这种感觉,够觉得
我们终于赶上了一场大革命。
解说:杨小凯每天住在学校里,他写标语,贴大字报,偶尔以自由派身份看看学校
老师的批斗会,但从未打骂过老师,对于其他同学批斗老师的行为,他觉得有些过了头
,似乎偏离了他理解中的文化大革命。
杨晖:他看过批斗老师他觉得太,他不接受,他就他当时跟我说的,就是以后跟我
说,他说那种保皇派对那些走资派批斗,和对老师的批斗都太狠了,太下手了。
解说:杨小凯后来被清除出红卫兵队伍,他回到家,征得父亲同意,独自带着两个
妹妹坐火车到北京串联,在金水桥前见到了毛主席。
杨晖:我们到北京正好赶上了毛主席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我们三个人是在天安门
的金水桥下坐在那儿,还挺近的,那一次是敞篷车,毛主席坐敞篷车从我们跟前过,反
正我们都挥手了,也拼命往前挤了,当时挤的我都看不见他人在哪儿了,他应该是比我
冲的到前面去了,我都基本上在隔的三四层人墙,在那后面,我个子还比较瘦小,我挤
不过去,他应该冲到前面去了,他当时我记得当时车子过来以后,他回过头来问我,他
说你看见了吗?我说我看见了,他说我看得很清楚,他说他冲到最前面了。
解说:从1966年开始,长沙先后成立保守派,新保守派,湘江风雷正统派,极左派
等六大派别二十多个群众组织,造成六六惨案等一系列流血事件。周恩来和戚本禹曾不
止一次接见湖南造反派调解矛盾,杨小凯原本属于湖南省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委员
会”,简称“省无联”,他说自己在文革中被中学的造反派称为“精神支柱”是个勤于
思考,不长于行动的人。
吴映衡:当时只讲了一个,这个文章后来被他们收去了,就是这一个《反杜林论》
,一个大本子,杨曦光自己在那个边边上批了一句话,此法好像是与现实有所不同。
解说:为了对中国社会有更清楚的认识杨小凯连续做了农民调查,知识青年调查,
以及共产主义小组调查,文革期间,长沙原本被下放的一万五千名知识青年回到城市闹
革命,他们打出反歧视,反迫害的口号,举行各种活动。
吴映衡:特别女孩子在冬天,因为卫生纸什么都没有,茅厕纸都是随便搞一点,乡
里面当时很穷,就是上厕所什么的都没有纸,就是那个棉片,或者一些树叶子,就这样
搞,当时她们特别女孩子她们呢还受到那些当地的小小的官,大队长啊,书记啊之类他
们欺负,所以说很多事儿,所以我们调查以后呢杨曦光就感觉到很气愤,所以他就要写
知青运动报告。
解说:1967年下半年,杨小凯开始进行知青调查,他每天早上背着军绿色的书包到
知青家里或者组织里与人们交谈,在本子上做记录获得一手资料,最终写成6000多字的
《长沙知识青年运动考察报告》,传播广泛。后来他又找到刚从乡下回到长沙的同学吴
映衡,说要到农村做农民调查,经过一番准备,1967年12月21号两人出发了。
吴映衡:他带了三百块钱,当时三百块钱是个天数的,是很多的,当时三百块钱,
当时大概是五十斤,还是几斤粮票,全国通用粮票放身上,这他都告诉我听到,给我看
了,我们就骑着几部单车就出发了。
解说:到达湘乡县城的山枣镇时已经天黑,他们借宿在了吴映衡的堂姐家,最初吴
映衡有些忌惮,怕姐夫的地主成分会牵连到自己,可杨小凯一点不在乎,说地主家更好
,有利于他了解情况。在吴映衡姐夫家,杨小凯了解到了农村干部的作风,口粮分配不
公正,地富子女待遇低下等情况,他兴致勃勃地把这些写进日记,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又
到吴映衡一位富农成分的叔叔家了解情况,包括粮食亩产量上交多少,爱国粮多少等问
题,杨小凯都详细询问,下午他们把自行车搁下,步行到吴映衡贫农成分的外婆家做访
问,期间要经过一个六、七十米宽的渡口,杨小凯决定蹚水过河。
吴映衡:当时我呢正好是好像是1966年的9月在北京的时候呢,被汽车轧在腿上,
我脚很痛,痛但是我说我浸不得冷水,因为我一浸水我脚就会那个就受不了,那他说那
我背你过河,马上就要背,我说那不好背吧,我100多斤,我130斤那时候130斤,那背
不起,那哪儿能背,他说没关系的。
解说:吴映衡的外公是个本分的农民,他十几岁从军,四处闯荡,后来以连部军需
官的身份逃的回来,他对杨小凯讲到1959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以及三年困难时期,湘乡
饿死数万人的情况,这些给杨小凯打开了另一扇认识中国社会的窗口。杨小凯在村子里
走访,无论男女老少他都详细询问,为了让调查更加完整规范,杨小凯特意让吴映衡发
动村里生产队长,组织二十几位农民参加座谈会。
吴映衡:一个座谈会大概开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杨曦光的他的本子都记磨了,记了
很多,记满了他很高兴,算着费用他就整的,他说一亩田只收一块钱的租,他说在国民
党蒋介石手下,我是我不相信,杨曦光相信,当时他就对这一点他很感兴趣,他就反复
问他怎么收,他说大概收成大概是一年,你假如说一百斤,要交四十斤,基本上是共产
党当时政策这样的,这个证明是后来我在下放以后,因为我在队上都知道,我收粮过,
每年都收粮过去,大概是40%的收税,那是很重的还是。
解说:这次调查共持续5天,杨小凯了解了农民地主、富农、贫农等不同人员的生
存状况,以及他们对农村政策的态度与反映,临走时杨小凯特意偷偷给吴映衡的外公留
下10块钱和5斤粮票。1967年12月26日,杨小凯和吴映衡回到长沙。
杨晖:这是当年应该是就是他自己写的,说这篇文章是我自己写的,这是他反复修
改,最后成文,然后其实他最后的这个文章,最后的落款是毛泽东主义万岁。
解说:1967年杨小凯结束农村调查回到长沙,他没有参与外面热闹嘈杂的文攻武斗
,开始专心写作这篇名为《中国向何处去》的文章,白天他躲进学校小礼堂后的一个房
间里,晚上他躲在被窝里写作,一个星期后,《中国向何处去》完成了。
吴映衡:就是中国向何处去,到底向哪儿发展,他也没讲清楚,到底走资本主义道
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样,怎么走,他都没讲清楚,现在不好走
,当时他也不可能给我结论,也不可能想到以后变成这个样子是吧,当时就说两条腿走
路,一个走资本主义,一个走社会主义,当时谁搞谁胜,东风压倒西风,西风压倒东风
,都搞不清楚。
解说:结尾处杨小凯没有署上自己的名字,而是署上了钢三一九“夺军权”一兵的
签名。
吴映衡:第一个他还是有点心还是有点那个,怕人家抓人,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他说他写一兵的话,一个小兵啊,红卫兵一个兵,他说他是藐视社会,他为
什么藐视社会?他说关于国家的建设普通的一兵就能够了解这些情况,他是这样讲的,
他对他们好像不屑一顾一样。
解说:之后杨小凯将文章拿去刻印,送给相熟的同学朋友,这篇文章到底想表达什
么?杨小凯自己说过,那个时期的中国已经形成了新的特权,政体与马克思当年设想的
巴黎公社民主毫无共同之处,所以需要重建以官员民选为基础的民主政体,这就是《中
国向何处去》的主要观点。
杨晖:我就觉得我当时不是很理解他,我觉得他那文章写得太过了,所以我跑到,
费了好大劲跑到一中去找到了他,就跟他辩论,我肯定辩论不过他,他头头是道的,反
正他就说我散布灰色论调,我就觉得他那个思想还是太激进了。
解说:从此以后杨小凯的《中国向何处去》成为长沙文革历史上的标志性文章,一
大批青年学生受到杨小凯启发,开始以理性眼光重新思考文革,但18岁的杨小凯也因为
这篇文章付出沉重代价,1968年2月,杨小凯被捕,入狱十年。
杨晖:这是中央文革批示的就是关于对杨曦光写的这篇文章的一个批件,是中央文
革的当时的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戚本禹、姚文元都圈阅了的,他其中的批示
就是这其中一定有反革命分子,要希望彻查。
解说:1968年1月25日,杨小凯从乡下回到长沙,一进入市区就听到高音喇叭,用
严肃的声调广播“中央首长一·二四指示”,时不时传出“彻底砸烂”反革命组织省无
联”的口号。杨小凯觉得事情不妙,他不敢再往城里走,而是找到一所大学,约同学见
面,此时长沙已经全城通缉杨小凯,事情源于那篇《中国向何处去》的文章,在小范围
传播之后《中国向何处去》的油印稿传到相关部门手中,引起康生等人注意。
杨晖:中央文革小组的这些人接见湖南省的代表,做了一个2月4号的批示就说省无
联是反对的组织,然后那个《中国向何处去》这文章是毒草,是反文革的,而且康生还
说了一句,就这样的文章不是一个,因为我哥哥那时是高一的学生嘛,才18岁嘛,所以
就不是一个中学生能写出来的,一定有黑手,就意思说他后面一定有指使者。
解说:身为“修正主义分子”的杨小凯的父亲杨第甫,母亲陈素被认为是最大的“
幕后黑手”,实际上文革开始后,从革命年代走过来的杨小凯的父母对儿子一直非常担
心,杨小凯看上去文弱、少言,从小就和别的干部子弟不一样,他敢想敢干,固执己见
,幼年时经常把家里的钱或者食物拿出去送给那些从农村来的穷苦孩子,杨小凯曾经跟
着母亲到湘潭锰矿体验生活,荷荷工人同吃同住,丝毫没有干部子弟的骄奢与浮夸。文
革开始后,杨小凯很少回家,到处调查,父亲杨第甫和母亲陈素都曾三番五次到学校找
到杨小凯,与他谈心,告诉儿子事情很复杂,凡事不要太激进,可杨小凯并不以为然。
杨晖:我妈妈给我的意见就是你们还太年轻,就是对这些社会上的事情还是太不了
解,她就这么跟我说的,她说然后她就是要我劝我哥哥不要太冲了,就是不要再,因为
她听我说,说他在红卫兵组织里面是一个思想家样的了,她说不要太当头,就是不要冲
在前面了,她有这种担心。
解说:在抓捕风声传出后,杨小凯开始在长沙四处躲藏,后来又到宁县乡下调查,
但杨小凯的母亲陈素有些支撑不住了,1968年1月23日,陈素自杀了。
杨晖:我妈妈去世的那天我进机关,看到的最醒目的一进大门最醒目的一条大标语
就是揪出省无联的黑手陈素,很粗很大的贴在那个花园的一进门那里,我觉得这个是对
她一个很大的刺激。
解说:陈素早年参加革命,曾任周恩来的机要秘书,抗战时转战东北,建国后任湖
南省总工会副主席,由于性情温和,陈素平日在单位一直与同事保持着友好关系,所以
文革期间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尽管是走资派,被隔离居住,但依然可以在单位自由活
动,陈素自杀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对儿子杨小凯黑暗的前途感到绝望。
杨晖:去我妈妈那个住的地方去看了,然后在我妈妈住的地方发现一个本子,一个
小笔记本,就是写的我们四姐妹的名字,然后就说要我大哥、大嫂就是等于是好好的做
人,然后要我们三个人也是要去当个就去老老实实当个好工人,好农民,就是平平静静
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解说:这一切在外躲藏的杨小凯都不知情,杨小凯的同学给他带来一件皮大衣,一
顶大棉帽,一个大口罩和一副平光眼镜,告诉了他母亲自杀的消息,此后杨小凯开始了
隐蔽的生活,他白天躲在房间看书,晚上戴起口罩和眼镜穿着皮大衣,拿着手电筒出来
看大字报,就这样东躲西藏地过了一个月。
吴映衡:他跟我讲了,他说现在情况不好,我是不是也想办法躲一下,躲出去,他
说我这次如果被抓,至少判十年刑,十年以后还是个艰难的日子,十年很艰难,他说十
年以后干什么了?他说那你搞不清形势,他说我逃走,我是要逃,我不能让他们抓,抓
到就有危险了。
解说:按照杨小凯的估计,半年后文化革命可能会波动回来,那时候省无联也许会
平反,他就不用再受到如此通缉,他决定离开湖南,杨小凯托同学找到妹妹杨晖,让她
帮忙准备一些钱,另外还要一张母亲的照片。1968年1月底,杨小凯去了武汉,但就是
在这里由于同学告密杨小凯被捕,1969年10月,杨小凯被正式逮捕,后来被定性为反革
命,这一年他20岁。
杨晖:我学会了一口江湖黑话,知道粮子是指当兵的,小叶子是指粮票,大叶子是
指钞票,我经常与人打赌,如果我能赤身裸体在雪地里洗澡,并呆足够长的时间,对方
就替我值日一次,负责给全组的犯人打饭,打开水,否则我就替他值日一次,每次打这
种赌我总是赢,老友们不知道我在上高中时就养成了冬泳的习惯,凭着这点故意装出来
的放荡不羁,我赢得了年轻老友的好感。
解说:由于人们都知道《中国向何处去》的作者是杨曦光,这个名字给他带来了太
多麻烦,1985年他决定恢复使用他的乳名杨小凯,此时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经济学
博士学位的杨小凯详细回忆了自己在建新农场的经历,写成回忆录《牛鬼蛇神录》。
1970年1月,杨小凯被送往岳阳建新农场,此时他与家人失去联系近三年,在杨小凯被
捕后,父亲被单位看管失去自由,大妹妹杨晖到农村下放,小妹妹被送到姑妈家寄养,
一个家庭就此分裂,1970年中,杨晖辗转接到哥哥来信询问家里情况,并希望家人不要
与他断绝了关系,杨晖立即决定春节去农场看望哥哥。
杨晖:一个是很瘦,再一个就是脸色很惨白,然后穿的衣服很不好,一根那个草绳
子系在腰间,一看就给你感觉就很难受,其实他那天晚上来见我还算是换了一件比较正
规的衣服。
卢国安(杨小凯新建农场狱友):穿呢一件棉袄穿三年,冬天一套长的,热天一套
短的,没有领子,背上就是两个字,裤脚上面头巾这里,劳改,背心也是劳改,头发就
是光头。
解说:在农场,杨小凯和其他15位犯人一起居住在大通铺上,当人们听说他是《中
国向何处去》的作者时,都敬佩不已,他们每天早上天不亮出工,种地、除草、喷农药
、做泥瓦工、修猪圈、做基建,天黑后才回到监房,晚上收工后还要读报、谈学习体会
、开批斗会。杨小凯利用读报看书写心得的机会学习,或者等狱友们都睡下了,他偷偷
学习。
卢国安:那他真的是蚊子、蚂蝗叮着,我们插秧有蚂蝗,蚂蝗叮在脚上叮得血直流
,他一边做事一边想事。看到杨曦光那脚上的蚂蝗,他真的掏出本子来马上就做记录,
那是确确实实的。
解说:杨小凯在狱中偷偷学习英语口语,他让妹妹带来中英文对照版的《毛主席语
录》,又自学高等数学,读《资本论》,试图用高等数学重新分析劳动价值论。
卢国安:因为他不是学的别的东西,学的是数学,数学本身就没什么反革命数学或
者共产党数学,没有,他学的英语是,《北京周报》是官方报纸,但是有人监视他,有
人监视,有很多人监视。
解说:一次杨晖去看望哥哥,离开时,一位狱友偷偷塞给她一包东西,回到家,杨
晖发现包里全是哥哥写的对当时政治形势的看法。
杨晖:我就觉得他,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我说他这个真的是本性难移呀,对政治这
么关注,对国情这么关注,又会引祸,我当时就这种想法,所以我就很隐讳的就说,你
不要再关心这些事情了,你就好好改造,能够争取早一点出来回来,我大概就这么写了
一封信去了。他又很生气,他说你老是,他说了一句,他说管教干部教育我我是没感觉
的,但是你教育我,我很伤心。
解说:1976年,文革结束,两年后杨小凯被释放,这一年他30岁,距离1968年武汉
被抓,他整整度过10年牢狱时光。
1983年,杨小凯获经济学家邹至庄教授推荐,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经济学博
士学位。之前,从农场出来的他努力找工作,试图参加高考,还准备报考中国社科院的
研究生,但都无法通过政审,后来时任武大学校长的刘道玉怜惜杨小凯的才华,破格吸
收他到武大任助教。
刘道玉(原武汉大学校长):1981年5月,正好湖南省4召开全省的招生工作会议,
毛致用从湘潭回长沙,专程到湘江宾馆看望我,这个时候我就借机向毛致用书记汇报了
,我是毛书记,我看重了你湖南一个人才,我想调动,他说谁?我说杨小凯,他说你说
的是他,我知道,我知道。他受了委屈,坐了十年牢,我说我们准备考察,这是个人才
,我们新建立经济管理系,要他调去当教师。
解说:在领导的关注下,杨小凯得以平反,和妻子一同调入武汉大学讲授经济学。
汤敏(国务院参事经济学家):包括杨小凯在武大教书的时候,也是有些争论的,
因为他讲的这套是西方经济学为背景的,数理经济学为背景的这套理论,而长期以来,
咱们在经济学理论以后都是讲马克思,或者讲一些西方经济学,那都是作为批判地,所
以我们这个上的课,其中有一个就叫西方经济学批判。
解说:杨小凯不顾压力,在武大经济学习系开设两门课程,一门是《数理经济学》
,另一门是《经济控制论》。
汤敏:那么过去像武汉大学,我估计在全国其他的学校一样,谈经济学一般都是一
种文字上的表达,很少用数学来推导的,那么他就用了很多数学。另外一个呢,他对这
个国际上的文献的这个,特别是最新的文献的引用,或者是介绍也是非常普遍的,而那
个时候一般的老师的课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个这样的程度。
刘道玉:这两门课当时武大没有任何人能够开得出来,这就是他的才华的表现,这
两门课大概都是建立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他在开两门课的基础上,把教材整理成了
两本专著《数理经济》、《经济控制论初步》。
解说:此后,杨小凯先后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凭藉出色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杨小凯
在进入武大两年后,被破格提拔为讲师。
1982年7月,美国经济学教授邹至庄前来武汉大学讲学,杨小凯担任助手,对于杨
小凯在中国以数理讲授分析经济学的超前做法,邹至庄十分赏识,推荐他到美国普林斯
顿大学度经济学博士,在经过一番艰难努力之后,高中未曾毕业,靠自学成才的杨小凯
来到美国,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一年,他35岁。。
杨晖:他跟我说他,他说他因为没读过大学,他说那两年是他最辛苦的,他说他有
一个同班同学于大海,是北大的毕业生,他说好聪明,他说他们对那个资格考试就很容
易过,他说他是太难过了,他说他基本上是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他跟我说刚开始上课的
时候是根本听不懂,然后回来就是抄同学的笔记,抄到晚上三四点,他就这么跟我说,
他后来慢慢能听懂一半了。
解说:为了适应纯英文的学习环境,杨小凯拒绝在家中使用中文,时间一久,很多
汉字也忘记了,于是他在给国内父亲写的信里常常会出现几个空白,他说美国是“中年
人的战场,老人和孩子的天堂”,他要拼命在战场上奋斗,在西语的世界里“先爬进去
,再走出来”。
在建新农场时,杨小凯自推导出了戈森第二定律层级理论,纳什议价模型以及劳动
分工理论,后来他在回忆中说,我以为这些都是自己的伟大发现,但当我能看到更多书
时才发现,这些思想早就被西方经济学家发展成数学模型。
来到美国后,杨小凯终于有机会把自己在建新农场思考的问题研究的更加深入。
1988年,杨小凯获得普林斯顿经济学博士学位,他开始着手分析一个被现代经济学所忽
视的问题,分工与专业化。
张维迎(北京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小凯他一直,我认为是这样的,他总是在
不断的去创新,他是试图建立自己的一个理论体系,那这个来讲,在任何一门纯成熟的
学科里边,都非常难,就是他既不跟随马克思主义那样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这种思路,又
不完全是西方的,我们称为新古典经济学的这种思路,所以他是想另辟蹊径来去从事经
济学研究,所以这个难度相当的大。
解说:获得博士学位后,杨小凯被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系聘为讲师,他开始在
国际经济学界崭露头角,在国际权威杂志《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文章,在台湾、香港
、北京,以及德国等大学讲学,任哈佛大学客座教授。
他与黄有光合著的《专业化和经济组织》,被权威杂志书评称为“盖世杰作”。
黄有光(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系教授):那我们的书
是1993年发表的,所以是相当快,那这本书被评得非常高,这本书就讲的我个人要
介绍的就是,小凯英文名字,我们的书是英文出版的,所以英文的名字,小凯是yang,
是y,而我是ne,我虽然是姓黄,但是潮州话黄是读ne,所以我的英文名字ne,ne,所
以n就会排在y的前面了,所以小凯曾经到我的办公室,至少三四次跟我讲说,我们这本
书应该根据ABC来排,就说要把我的名字放在前面,那我就想说,如果是双方的贡献是
很接近,或者至少六四、四六分,就可以用ABC来排,但是我说这本书的情形你的贡献
显然超过,远远超过六四开。
解说:1998年,杨小凯编写的中文教科书《经济学原理》出版,英文版教科书《经
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以及《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也开始撰写,
杨小凯的经济理论日渐成熟。
张永生(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院杨小凯学生):他自己说,就说他的思想是一个古
老的思想,但是他的身躯是一个非常现代的身躯,就说用一个现代的身躯来复活亚当斯
密关于劳动分工的一个古老的思想,所以他把他的经济学的理论叫做新兴古典经济学。
解说: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就曾赞赏杨小凯说,“现在全世界最
重要的经济学研究,就是以杨小凯为主的对分工的分析”。2002和2003年,布坎南先后
两次提名杨小凯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杨小凯由此被认为是华人世界中,距离诺贝
尔经济学奖最接近的人。
1986年,索罗斯基金会辗转找到杨小凯,这年初,索罗斯基金会向当时的中国经济
体制改革研究所表示,愿意每年出资不少于100万美元,资助中国改革和开放的研究活
动。
杨晖:尤其是索罗斯想把他拉进去,他说体改委的也参加,就是所谓是政府的代表
,就作为中国政府的代表,然后呢你就作为是好像知识分子吧,独立知识分子、公共知
识分子这样的身份,他原来有一点心动。
解说:杨小凯受邀来到索罗斯海边的别墅,两人畅谈两天一夜,之后,杨小凯意外
拒绝了邀请。
杨晖:他也说你要我写文章可以,或者说是写文革的文章也行,或者说对中国的一
些政策也可以,但是我绝对不参加组织,我一定要有我自己独立的地位和看法,这个是
他坚持的。
解说:除了索罗斯基金会以外,海外一些别有用心,利用文革做文章的人也频繁找
到杨小凯。
杨晖:当时他跟我说,他说那些人都说,杨小凯在国内受了这么多苦,不可能不关
心政治,但是他就是都是这么回答的,他说我不吃中国饭,我一定要在西方的主流的舞
台上立下足了,我才能对国家的事,中国的事情我才能说上话。
解说:与此同时,杨小凯积极和海外学人互相交流,共同发起创办留美经济学会,
学会每年召开会议,讨论中国面临的形势以及可能采取的政策。
1989年后,中国面临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大变革,杨小凯一直密切关注,尤其在
1992年改革开放政策提出,中国经济获得迅猛发展过程中,国内的土地问题,农民工问
题、城镇化问题都引起了杨小凯的关注。
张维迎:大家都在热衷于谈论什么后发优势的时候,他看到的后发劣势,也就是这
种落后的国家,在它起步以后,可以很快利用西方已经积累的这种先进的技术,取得比
较高的增长率,但是恰恰因为这个高的增长率,又会使人发生一种错觉,说你看我们这
个体制很好,对吧,我们可以取得甚至比西方还要快的发展速度,那么这个就不进行有
效的制度变革,那到底你就变成后发劣势,你就没有办法往下走了,这是好多人看不到
的东西,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才看得到。
你比如说,我本人在向现代问题的关注,就是因为看了他的文章,就是跟他交流之
后,使我才思考这个,因为一般真的觉得,这是政治学家关心的问题,这是法学家关心
的问题,不是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那你真正的读他的东西,再去思考一下,你发现他
说得太对了。
黄有光:小凯本身跟林毅夫,林毅夫是中国经济学界非常有名的,做过世界银行首
席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之类的嘛。那小凯跟林毅夫有过争论,在关于中国,好像至少
有像个问题的争论,一个是先发后发优势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林毅夫比较强调比较优
势,而小凯就比较注重分工专业化。其实对他们这两个问题的争论,我认为他们两个都
对,就是他们个人所讲的都有正确的地方。
小凯在学术上的贡献,我认为是属于比较理论性上的,而对中国经济改革,我认为
是他的一些评论的的文章,可能比较有关系,但是就像刚才我所讲的,林毅夫和小凯都
,个人都讲的都有他正确的地方,那关于经济改革,的结果中国经济改革是取得了很重
大的成绩,那最大的贡献的人不是林毅夫,不是杨小凯,是邓小平。
解说:2001年9月,杨小凯查处罹患肺癌晚期,医生告诉他,只有四个月的生存期
,五个月后,杨小凯受洗成为基督徒。有了信仰之后,杨小凯又发生了悄然的变化,他
写作《见证》,像研究经济学一样,分析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他变得更加谦和、宽容
,凡事更愿意为他人着想。
张永生:比如说他曾经写过一本《牛鬼蛇神录》,那个是他反映他在监狱的生活的
,但他后来跟我说,他说他如果有时间,他还想重写这本书。为什么呢?因为那本书里
面,讲过去的生活的时候,可能有很多恨在里面,他如果重写的话,他一定不是这种感
觉,他实际上他对过去那些经历,他都是很感恩的,就是从某种层面来说,意义上来说
,也正是过去的经历,这种独一无二的经历,成就了他后来的学术成就和整个人生。
杨晖:主啊,赦免我抱怨,赦免我的易怒,赦免我的自私,赦免我的不幸,可怜我
,带我走你的道路,再也不回头,再也不怀疑。主,我要为你活,谢谢你给我活下去的
意义和价值,谢谢你给我安慰和《圣经》话语,谢谢你给我的父母和孩子丈夫,谢谢你
给我的弟兄姐妹和曾经伤害我的朋友,谢谢你给我这么多宝贵的祝福和宝贵的伤害,这
是您的恩典,这是您的厚爱。
黄有光:小凯可以算是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不止是书呆子会写文章而已,而是会
关心国家的前途,关心人民,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且敢讲真话,这是知识分子的高尚的
品德,所以我就相当尊重他。
张维迎:他的这种精神,因为在我们现在来讲,就非常的重要,就是一种独立的自
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不会为了迎合某一种东西,而表达自己不相信的东西,那我觉
得这个在中国经济学界,或者整个社会科学界都是非常需要的,所以如果我们纪念小凯
的话,我觉得我们对他这种精神呢,比他的学问本身可能还重要。
郑浩: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杨小凯每天躺在床上,由家人为他诵读《圣经》。一天
晚上,杨小凯做了一个梦,他梦见天空陆续闪现出有关他一生的各个片段,他与天父一
起行走在沙滩上,留下两组深深浅浅的足印,但每当他处于最痛苦最难受时,沙滩上足
印只剩下了一对,他困惑地问天父,“为什么在我最痛苦时,你却离开了我?”天父回
答说,“我爱你,永远不会离开你,在你最痛苦最难受的时候,沙滩上只留下一对足印
,那是因为这个时候我正拥抱着你。”就这样,靠着基督的安慰,一生追求科学与真理
的杨小凯在2004年7月7日,平静而坚强地走向了死亡,这一年他只有55岁。
-
s*******w
发帖数: 2257
42
一声叹息思小凯。。。。。
上帝和他在一起。。。
1 (共1页)
进入TrustInJesu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张维迎:对我影响最大的两位学者——茅于轼与杨小凯杨小凯和远志明都是不信主的人
关于杨小凯的后发劣势及其争论远志明简介
痛失良师益友——追悼杨小凯教授(林毅夫)我所认识的基督徒老师的见证--- 谦虚和蔼有魄力的沈运申教授
文贯中:悼杨小凯张伯笠2月26, 27 日在尔湾华人基督教会演讲
[9/9]杨小凯 - 我为什么是一个基督徒教會歷史中的神學教育與復興運動
[合集] [9/9]杨小凯 - 我为什么是一个基督徒为什么 爱因斯坦 信佛教? (转载)
“中国的良心”杨小凯认识基督的三个过程逃亡者张伯笠,当代鲁滨逊的故事
【求建议】无神论者的基督教手册-4这篇文章告诉你:“建设创新型国家”说法是假大空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杨小凯话题: 小凯话题: 经济学话题: 处去话题: 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