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Travel版 - 祭奠那些逝去的生灵——近现代灭绝生物一览
相关主题
加勒比cruise东,西,南哪条比较好?烈日,老石头,和咕嘟嘟的水烟声 - 叙利亚6
闲游散记--重游佛州(二)—Everglades漫步+ Biscayne猎奇走遍千山万水忆旧篇(12)--丝绸之路之敦煌
2005 Spring National Park Trip 6与熊共舞——翻山越岭去看熊
阿根廷,不要眼泪——说茶归去来兮(七)哒哒
初秋重游冰川及Montana - 1横穿美国流水账——Illinois
巴黎罗马感恩节纪行 实用备忘录(四) 罗马阿拉斯加,航拍 (转载)
一个人的秘鲁浮光掠影爱琴海(13)-Santorini(三):Oia: 咿呀!
The Land Down Under 澳大利亚水彩-热带雨林云游记2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它们话题: 灭绝话题: 蜜鸟话题: 一种话题: 标本
进入Travel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z**********e
发帖数: 22064
1
http://bbs.chinanews.com/picview-185-5218998-1.shtml
为大家整理一些近现代灭绝生物的图文资料,希望大家记住这些曾出现在这蔚蓝星球上
的美丽生灵也希望同样的悲剧不要再继续上演,图文资料均转自网络,如有错误之处欢
迎大神们指出我会尽快予以修改!
渡渡鸟,或作嘟嘟鸟(Dodo),拉丁学名:Raphus cucullatus又称毛里求斯渡渡鸟、
愚鸠、孤鸽,是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一种不会飞的鸟。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
仅176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绝灭,堪称是除恐龙之外
最著名的已灭绝动物之一。也是毛里求斯唯一被定为国鸟的已灭绝鸟类。
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中,曾经
陈列有渡渡鸟最后一个完整的填充标本(标本号OUM 11605),可惜在1755年由于腐烂
而被馆长下令焚毁了。侥幸保存下来的一块头骨和一块脚骨,现在仍陈列在该馆中。
在早期的图片中,渡渡鸟一直是一种肥胖,愚蠢的形象。直到2002年2月,国家地理学
会的新闻报道,苏格兰皇家博物馆的生物学家安德鲁·基奇纳(Andrew Kitchener)在
他的一篇关于渡渡鸟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那些古老的图片都是被俘获的渡渡鸟过度长胖
后的形象,毛里求斯的气候干湿交替,渡渡鸟必须在食物丰富的潮湿季节储存大量脂肪
,以抵抗干燥季节的食物不足。因此,一旦被俘获,有了人类提供的充足食物,渡渡鸟
将非常容易变得肥胖。也因此,渡渡鸟的体型十分庞大,是那个岛上体型最大的动物。
由于渡渡鸟被人们所熟知的程度,其形象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最典型的如毛里求斯国徽
上的渡渡鸟,路易斯·卡罗的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提及的渡渡鸟形象等。
留尼旺孤鸽(Threskiornis solitarius),又名留尼旺渡渡鸟,是留尼旺已灭绝的特
有种。它们有可能就是葡萄牙水手于1613年所发现的同一种渡渡鸟(Raphus
solitarius)。
其余形象(由于最一开始将它描述为白色的渡渡鸟,因此也有人推测其为渡渡鸟的白化
种)
目前最可靠的罗德里格斯渡渡鸟形象
其余形象
理查德·欧文和恐鸟骨架的照片
恐鸟标本
复原图-恐鸟一般被认为在18世纪中期数量飞速下降,到了1800年代几乎踪迹全无,估
计于1850年代左右彻底灭绝,虽然有一些未被证实目击报告显示有零星的恐鸟躲藏在新
西兰某个偏僻的角落直到20世纪。
象鸟(拉丁学名: Aepyornis)又叫隆鸟,主要生活在世界第四大岛——非洲马达加斯
加岛的森林中。 象鸟曾被认为是世界所存在过最大的鸟类,有三公尺以上以及重于半
吨的体重,直到2006年的10月被骇鸟比下。象鸟至少在16世纪以前便已灭绝。
复原图
一些平胸类禽的灭绝物种:Pachyornis mappini / Mappin's Moa麦氏象鸟
Euryapteryx curtus / Coastal Moa 海岸恐鸟
Anomalopteryx didiformes / Little Bush Moa小丛恐鸟
Megalapteryx didinus / Upland Moa高地恐鸟
Pachyornis elephantopus / Heavy-footed Moa重足象鸟
Euryapteryx geranoides / Stout-legged Moa硕腿恐鸟
Dinornis struthoides / Slender Bush Moa 丛恐鸟
Emeus crassus / Eastern Moa东部巨鸸鹋
Riesenmoa / Dinornis giganteus / Giant Moa 伟恐鸟
Dinornis novaezealandiae / Large Bush Moa 摩亚恐鸟(新西兰恐鸟)
粉头鸭(Rhodonessa caryophyllacea)是一种大型的潜水鸭。系统发生学研究发现它
们是赤嘴潜鸭的近亲,但目前这研究并未被得到广泛接受,因此仍分类内狭嘴潜鸭属内
。目前有关其分类地位等仍然备受争议。粉头鸭生活在长草森林的低沼地及池中。它们
的巢是以草造成。它们是群居的,每群约有30只或以上的粉头鸭。它们主要吃水中植物。
拉布拉多鸭(Camptorhynchus labradorius)是一种像绒鸭及呈黑白色的鸭,相信是北
美洲自1500年后第一种灭绝的动物。最后见到拉布拉多鸭是于1878年在纽约州的埃尔迈
拉市。最后保存下来的标本是于1875年在长岛被射杀的。虽然未有发现它们的巢穴,估
计它们是在拉布拉多繁殖,并由新斯科舍迁至切萨皮克湾过冬。
拉布拉多鸭的嘴边阔平,内有大量薄片,适合吃细小的软体动物。故此它们在生态上是
太平洋或亚洲北部小绒鸭的同伴。其他有相似结构的动物是澳洲无关的红耳鸭,但红耳
鸭主要是吃浮游生物,但也吃软体动物。拉布拉多鸭的情况有点像山蓝鸭,可能只是在
外表上相似。
拉布拉多鸭的灭绝仍未有解释。虽然它们也会被作为食物,但其肉质并不可口,加上很
快变坏,只有很低的价值。另外估计它们的蛋被过份采集,或是因蚌类的减少而缺乏食
物。虽然秋沙鸭亚科也会吃浅水的蚌类,但却没有一种像拉布拉多鸭般依赖这些食物。
黄嘴秋沙鸭黄嘴秋沙鸭(Mergus australis)曾广泛分布于奥克兰岛,这里的河流、湖
泊和沼泽地带到处都能见到它们无忧无虑的身影。 黄嘴秋沙鸭最后被发现是在1902年1
月,当人们想到应及早对这种美丽的动物进行保护,可却为时以晚。   1902年 黄嘴
秋沙鸭灭绝。
威克岛秧鸡(Gallirallus wakensis),别名威岛秧鸡。分布于夏威夷和日本之间的一
个小岛威克岛。 威克岛是夏威夷和日本之间的一个小岛,与世隔绝,威克岛秧鸡在这
里一直生存的很好。由于其地理位置在军事上很重要,二战爆发之后,日本军队就占领
了这里。随着战局的转变,守在这里的日本兵开始出现饥荒,结果秧鸡就成了牺牲品,
到日本的占领结束的时候,岛上已经没有秧鸡了。 灭绝时间:日本的占领结束的时候
冠麻鸭是世界上一种珍贵、稀有的濒危鸟类。迄今为止全世界仅保存有三个标本,其中
一个雌性标本保存在丹麦哥本哈根动物博物馆,另外两个为一雌一雄,保存在日本山阶
鸟类研究所。它不仅标本少,人们在自然界中见到的机会也少,总是来无影,去无踪,
忽而几十年间消声匿迹,杳无踪影,人们都以为它绝灭了,忽而又突然间出现在人们面
前。因此有的鸟类学家认为,它是一种世界上最神秘的鸟类。
萨摩亚水鸡(Gallinula pacifica)是萨摩亚萨瓦伊岛一种特有的秧鸡。由于它们拥有
一种较适应陆地生活及半夜间的习性,故此它们可能应属于Pareudiastes 属,但这却
未得到证实。它们萨摩亚语的名称“puna'e”意为“那跳起的”,可能是与它们在惧怕
时会跳起有关。
萨摩亚水鸡是由John Stanislaw Kubary于1869年发现,并于1873年在挑战者号科学考
察中采集标本。现时存有10或11个标本。萨摩亚水鸡约于1870年代或1907年灭绝,是因
被入侵物种,如大家鼠及野猫掠食所致。另外,它们亦很美味,并且被捕猎作为食物。
但是亦有未确认的报告指于1984年及2003年见到它们。
北美旅鸽(学名:Ectopistes migratorius),俗称旅鸽,为鸽形目旅鸽属下的一种陆
禽。是一种特别喜欢旅行的鸽子,为近代绝灭鸟类中最为著名的代表。美国拓荒者在荒
野里赶着马车行走时遇到的旅鸽群遮住了太阳达几个小时,“旅鸽”的名字由此而来,
其英文名中的“passenger”意为“从身边经过的人”。曾有多达50亿只的旅鸽生活在
美国,它们结群飞行时最大的鸟群覆盖面积宽达1.6公里,长达500公里,需要花上数天
的时间才能穿过一个地区。由于被不断猎杀,以及禽类中的鸡新城疫,外加其一次仅产
一枚卵,旅鸽数量逐步减少,直至1914年9月1日彻底灭绝。
北美旅鸽是一种中型鸽类。体长32~41厘米,双翅展开达65厘米,重约250~340克。形
似斑鸠,头部和上体主要为蓝灰色,尾羽较长,2枚尾羽灰褐色,其余尾羽白色。翅膀
灰褐色,带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腹部至尾部为棕灰色。胸部暗红,有大白斑点。喉部
白色,下体肉桂红色,虹膜红色,喙黑色,腿、脚红色。
雌雄区别:雌性,胸脯绯红色,头灰绿色,翅膀红褐色,眼睛红色;雄性,翅膀灰绿色。
北美旅鸽曾经发现于加拿大及美国中东部的森林,偶尔北美旅鸽会向南到墨西哥和古巴。
毛里求斯蓝鸠(Alectroenas nitidissima),又名马岛蓝鸠,是毛里求斯已灭绝的鸽
。它们呈白色、深蓝色及红色,令皮埃尔·索纳拉特(Pierre Sonnerat)联想起荷兰
国旗。
于1755年有一份较为详细的毛里求斯蓝鸠的描述,当中已提到它们自1730年代起已变得
很稀少,其中的原因是森林的减少及被猎杀。于1801年的文献仍有发现部份毛里求斯蓝
鸠,但只限于近河流的林地。最后的标本是于1826年在萨凡纳所采集,而当时认为在玛
尔·奥·瓦窛阿仍可发现它们。估计它们是于1830年代灭绝。
维基百科中此图片为两种形态的夏威夷秧鸡,百度百科中无对此两种水鸡的介绍,据灭
绝时间推断可能为夏威夷秧鸡的异名无详细介绍)左:Porzana sandwichensis /Hawaii
Rail夏威夷斑水鸡,右:Pennula millsi/Hawaii Brown Rail夏威夷棕水鸡,1864年灭绝
小笠原杂色林鸽(Columba versicolor),又名小笠原林鸽,是日本小笠原群岛中媒岛
及父岛上特有的鸽。它们只有四个标本,由1827年至1889年间采集的。它们平均长45厘
米。它们最终于19世纪因伐林、被猎杀及被入侵的大家鼠及猫掠食而灭绝。
琉球银斑黑鸽(Columba jouyi),或称银斑黑鸽或琉球林鸽,是日本冲绳群岛一种已
灭绝的鸽。它们曾在伊平屋岛、伊计岛、冲绳本岛、座间味岛、北大东岛及南大东岛出
现。琉球银斑黑鸽容易受栖息地的变迁所影响。它们的生活需要大量未开发的亚热带森
林。不过,如伊江岛等地方就已大量开发为居住及农业用途。它们最近于1904年在冲绳
群岛出现,1936年后从东岛消失。虽相信它们可能仍在外围的小岛上生存,但却未能确
定。
特岛骨顶鸡(Gallinula nesiotis)嘴长度适中,鼻孔狭长;头具额甲,后缘圆钝;嘴
和额甲色彩鲜艳。翅圆形,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或第2枚和第3枚初级飞羽等长,第1枚
约与第5枚或第6枚等长。尾下覆羽白色。趾很长,中趾不连爪约与跗跖等长。趾具狭窄
的直缘膜或蹼。
夏威夷秧鸡浅色形态的标本是于1778年在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的第三次旅程采
集的,相信于当时并没有发现深色的形态。大部份或全部深色形态的标本都是于1860年
至1864年采集的。最近证实见到夏威夷秧鸡是于1884年,另一个存疑的观察则是于1893
年。1887年的搜寻未能发现它们,不过却不足以确定它们的灭绝。
可能是由于画风缘故,虽说有两种体色但是所有有关夏威夷秧鸡的图片几乎大致分成了
两个品种的形象,形象一
形象二
Ptilinopus mercierii tristrami/Hivia Oa Red-mustached Fruit Dove马岛红髭果鸠
(黄眉亚种),产地:太平洋马可赛斯岛,1922年灭绝
Mariana Fruit Dove/Ptilinopus roseicapilla马里亚纳果鸠,产地:圭亚姆岛,1985
年灭绝
马达加斯加豹齿鳉,为辐鳍鱼纲鲤齿目鲤齿亚目花鳉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非洲马达加
斯加的淡水流域,体长可达3.4厘米,栖息在森林覆盖的溪流,属肉食性,已灭绝。
短须魮(学名:Barbus microbarbis)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的其中一个种。原分布于
非洲卢旺达Luhondo湖流域,体长可达27厘米,可能因引进外来物种吴郭鱼,导致灭绝。
灰褶丽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慈鲷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淡
水、半咸水流域,体长可达8.6厘米,栖息在底层水域,生活习性不明。
罗德里格斯日行守宫现已被认定为灭绝,它最初被描述为P. newtonii,但其名字亦被
用于描述罗德里格斯巨日行守宫(一种已灭绝的巨型日行守宫)。罗德里格斯日行守宫
是最大的日行守宫,其长度达23厘米。早期的研究者描述该物种非常常见,但自1917年
就再也没有被观察到。尽管于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对罗德里格斯的各个海岛进行搜查
,也没有任何发现。目前仅有5个标本被采集,其三个收藏于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另
两个则收藏于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这些标本都被酒精所保存。
罗德里格斯日行守宫曾分布于罗德里格斯岛和其周边岛屿,并居住在树上。这种日行守
宫吃各种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它们也喜欢舔食甜的水果和花蜜。它们的栖息地已经
被人类和其带来的外来动物(如猫、老鼠)很大程度的破坏,这很有可能是其灭绝的原
因。
蓝马羚(Hippotragus leucophaeus)是一种已灭绝的羚羊,且是非洲最早消失的大型
哺乳动物。它们与马羚及黑马羚是近亲,但略为细小。它们生活在南非东南海岸的大草
原,在冰河时期的分布更为广泛。它们可能是择食性的,较为喜欢吃优质的草。于17世
纪,欧洲殖民大量杀死稀少的蓝马羚,目的是要将它们的栖息地改变为农地。它们约于
1800年灭绝,现时只有四个博物馆存有它们架起的标本,分别是在维也纳、斯德哥尔摩
、巴黎及莱顿,并且在其他地方有一些它们的骨头及角。所架起的标本并没有呈蓝色,
估计它们的蓝色是来自黑色及黄色毛皮的混合。
原牛,学名Bos primigenius,是一种体型庞大、力大无比的牛只,杂食性,目前已绝
种。其学名起源于德语,意谓原始牛只。
马斯克林狐蝠(Pteropus subniger),又名暗黑狐蝠或浅黑狐蝠,是已灭绝的狐蝠。
它们曾生活在留尼汪及毛里求斯。它们曾一度很昌盛,在一个山洞或树孔内曾聚集超过
400只。当地人相信它们的巢内只有一只雄蝠,故此相信雄蝠及雌蝠是分开栖息的,大
部份巢穴都是母性群集。它们可能于1800年代消失,现时在巴黎、伦敦、伯林及悉尼的
博物馆内存放有它们的标本。
阿特拉斯棕熊(学名:Ursus arctos crowtheri)是棕熊的一个亚种,不过有时候也被
认为是另一种熊,也是非洲唯一的熊科动物,它们曾居住在摩洛哥至利比亚的阿特拉斯
山脉。最后一只阿特拉斯棕熊很可能在1870年阿尔及利亚的西迪比而阿贝斯郊外被射杀
,因为之后人类再也没有发现过阿特拉斯棕熊。阿特拉斯棕熊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熊。
红瞪羚(学名Gazella rufina)是已灭绝的瞪羚,曾生活在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不像
其他瞪羚,红瞪羚不仅不适应沙漠地区,反而生活在较肥沃的地区。红瞪羚的最后一次
目击报告在1894年。目前有3个红瞪羚标本,是在19世纪末期在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采
集的。现在这些标本在巴黎和伦敦的博物馆中保存着。
西部黑犀(学名:Diceros bicornis longipes),又名西部黑犀牛或西非黑犀牛,是
黑犀最稀有的亚种。它们曾一度广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但因被大量猎杀而致
数量急速下降,并于2006年被认为已经灭绝。2011年11月10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宣布
此亚种灭绝。
古原狐猴(Palaeopropithecus)是马达加斯加已灭绝的狐猴,碳十四测年显示古原狐
猴可能生存至1500年。
圣赫勒拿岛戴胜(学名:Upupa antaios),又名大戴胜,是已灭绝的戴胜,但只有一
个不完整的亚化石骨骼。唯一的骨骼是于1975年由奥尔森(Storrs Olson)所发现,包
括鸟喙骨及左大腿骨。它们灭绝的原因不明,但估计是于1502年发现圣赫勒拿岛后不久
,受到黑鼠及家猫等掠食者猎杀及失去栖息地而消失。
圣赫勒拿鸽(学名:Dysmoropelia dekarchiskos)是一种已灭绝的鸽,也是圣赫勒拿
鸽属的单型种。仅分布于南大洋的圣赫勒拿岛。它们不会飞或几乎不会飞。它们可能在
1502年人类登上圣赫勒拿岛不久后便就灭绝了。
毛里求斯冕鹦鹉(Lophopsittacus mauritianus),又名阔嘴鹦鹉,是毛里求斯特有的
一种鹦鹉,但已灭绝。
另外于1710年有指在留尼汪发现了一些鸭,令人以为毛里求斯鸭再次出现。不过,这有
可能是发现了潜鸭属的腕掌骨。若真的是这样,这些发现有可能是与马达加斯加潜鸭有
关。
毛里求斯夜苍鹭(Nycticorax mauritianus)是毛里求斯已灭绝的夜鹭。它们的存在是
从在马尔桑吉斯发现的7个亚化石骨头得知的,这些骨头包括头盖骨、盘骨、喙突、尺
骨、桡骨及跗跖骨,而现在只余下喙突及跗跖骨。估计它们是于17世纪末消失。
红秧鸡(Aphanapteryx bonasia),是毛里求斯经已灭绝的特有种。根据其大量的骨头
、一些描述及手绘,得知它们是不会飞的鸟,比小鸡大些,约有50厘米长。它们全身的
羽毛都呈红褐色的绒毛状。尾巴已经不能看见,而双翼则差不多消失了。它的喙长而弯
曲,双脚较长。整体上它们很像鹬鸵。估计红秧鸡在1700年前后灭绝。
毛里求斯鸱鸮:The extinct Mauritius owl(Mascarenotus sauzieri), also
called Commerson's, Sauzier's or Newton's owl, was endemic to the
Mascarene island of Mauritius. It is known from a collection of subfossil
bones from the Mare aux Songes swamp, a detailed sketch made by de Jossigny
in 1770, a no less detailed description by Desjardins of a bird shot in
1836, and a number of brief reports about owls, the first being those of
Van Westzanen in 1602 and Matelief in 1606.
42.北非狷羚:The bubal hartebeest, also known as bubal antelope or just
bubal(Alcelaphus buselaphus buselaphus)is the extinct nominal(i.e.,
first described)subspecies of hartebeest, that was formerly found north of
the Saharan Desert. Other subspecies live currently in grasslands south of
the Sahara, from Senegal in the west to Eritrea and Ethiopia in the east
and down to middle Tanzania. The red hartebeest and Lichtenstein's
hartebeest, alternatively considered subspecies or sister species of the
common hartebeest, are present in southern Africa.
圆顶毛里求斯巨龟:The domed Mauritius giant tortoise(Cylindraspis
triserrata)is an extinct species of tortoise. It was endemic to Mauritius.
圆顶罗德里格斯巨龟:The Domed Rodrigues giant tortoise(Cylindraspis
peltastes)was a species of giant tortoises in the Testudinidae family. It
was endemic to Rodrigues. It appears to have become extinct around 1800.
佛得角巨蜥:Macroscincus coctei, also called the Cape Verde giant skink,
lagarto, or Cocteau's skink, is a species of lizard, a reptile that was
at one time known to inhabit the islets of Branco and Raso in the Cape Verde
islands of the Atlantic Ocean, rendered deserts by human-caused habitat
destruction. No Macroscincus coctei has been observed since early in the
20th century.
圣赫勒拿蠼螋:The Saint Helena earwig or Saint Helena giant earwig(Labidura
herculeana)was a species of earwig endemic to the oceanic island of Saint
Helena in the south Atlantic Ocean.It is now considered extinct.
留尼汪椋鸟(Fregilupus varius)是一种已灭绝的椋鸟。自1848年起,森林的破坏造
成栖息地的减少。有指于1868年曾看见它们的踪迹,但这却不能证实。直至2006年,现
存共有19个留尼汪椋鸟的标本。
腐尸鹦鹉(Necropsittacus rodericanus),又名罗德里格斯鹦鹉,是一种曾于马斯克
林群岛的罗德里格斯上出现,但已灭绝的鹦鹉。腐尸鹦鹉有可能是于17世纪末因大家鼠
的入侵而变得稀少。于1761年就曾发现它们,但却只有小量,而这亦是最后发现它们的
文献。
罗德里格斯秧鸡(Aphanapteryx leguati)是一种已灭绝的鸟类。它们肥胖及不能飞行
,身体呈灰色,喙、双脚及眼睛呈红色。它们比毛里求斯的红秧鸡较细小。喙坚硬,但
大小及形状不一,一些的较短直,另一些则较长及弯曲。这是否与两性异形、个别变种
、或因食物而造成的遗传可塑性有关就不得而知。
罗迪椋鸟(Necropsar rodericanus)是一种假设的椋鸟,其存在只是基于一份古老的
旅行报告、一些亚化石骨头及在利物浦的一个标本,但标本后来经证实是属于灰旋木嘲
鸫的。于1898年,在利物浦世界博物馆有一个独特的标本,Henry Ogg Forbes将它命名
为Necropsar leguati,并由John Gerrard Keulemans描绘。这个标本是由爱德华·史
密斯·斯坦利伯爵(Edward Smith-Stanley)于1850年从鸟类搜集者Jules Verreaux处
买回来,并存放在博物馆内的。但是根据2000年的DNA分析显示,这个标本其实是白化
了的灰旋木嘲鸫。
德拉氏马岛鹃(Coua delalandei),又名食蜗牛马岛鹃,是一种已灭绝的岛鹃。它们
最早于19世纪初被发现,但很短时间后就已经消失。所有标本都是在马达加斯加的布哈
拉岛发现,但在非托峰、玛罗安资塔及图阿马西纳亦有指见到它们。于1920年代,有指
在大陆上会不时猎杀德拉氏马岛鹃来采集其羽毛,但这可能其实是指蓝马岛鹃。于1932
年,曾有商人在安塔那那利佛高价求售德拉氏马岛鹃的标本,但最终却不果。
德氏小鸊鷉(学名:Tachybaptus rufolavatus)是马达加斯加阿劳特拉湖及附近湖泊
的一种鸊鷉。最后是于1985年观察到它们,并在2010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宣布为灭绝。
马斯卡林鹦鹉(学名:Mascarinus mascarinus)是留尼汪马斯克林群岛或毛里求斯一
种已灭绝的鹦鹉。它们最初是于1674年被描述。于18世纪后半叶,留尼汪的一些鸟类被
送往法国饲养,而马斯卡林鹦鹉于此时被发现。当时存留的有三个标本,现存则只有两
个标本及一些后来发现的骨头。这两个标本现存放在巴黎的法国国立自然史博物馆及维
也纳的自然史博物馆。
塞舌尔绿鹦鹉(Psittacula wardi)是一种曾生活在塞舌尔的鹦鹉。它们像亚历山大鹦
鹉,但较为细小及没有红色颈圈。它们的灭绝可能是因农民及种植椰子的商户过度猎杀
所导致的。
加那利黑蛎鹬最后的标本于1913年被采集到,经历了19世纪的衰减后,根据当地的渔民
及灯塔守卫,它们约于1940年开始消失。它们最先于20世纪初在兰索洛特岛消失,与加
那利群岛灭绝事件的模式相似。1913年以后,就没有再在周边小岛上见到它们。
63.加那利鹌鹑:The Canary Islands quail(Coturnix gomerae)once occurred on
the islands of El Hierro, La Palma, Tenerife and Fuerteventura(Canary
Islands, Spain). It might also have inhabited Gran Canaria and Lanzarote,
but there are no remains found on these islands.
特瑞斯坦水鸡(Gallinula nesiotis)是南大西洋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上已灭绝及
不能飞的秧鸡。它们的外观像位于东南方395公里以外果夫岛上的果夫岛水鸡。特瑞斯
坦水鸡曾经很丰盛,但直至1873年就已经变得很稀少,到了19世纪因被猎杀、被入侵物
种的掠食及失去栖息地而灭绝。现时正保存了数个特瑞斯坦水鸡的标本,其中一个存放
在哈佛大学。
巴厘虎以猎杀巴厘岛当地的哺乳动物与原鸡为食。它唯一的天敌是人类。在20世纪初,
殖民爪哇岛的荷兰人曾组织队伍到巴厘岛上捕猎巴厘虎,导致本来就不多的巴厘虎数量
大幅下降。1937年9月27日,最后一只雌性巴厘虎在西巴厘岛被猎杀。自此,巴厘虎宣
告灭绝。
里海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virgata)又称波斯虎,是虎的一个亚种。曾分布在
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土耳其、蒙古及俄罗斯境内,自1970年代绝灭。有人认为曾在
中国新疆分布的虎就是里海虎,但由于新疆虎早已绝迹(并非灭绝),故也无从查证。
里海虎主要生活在潮湿的树林、红树林或草原里,捕杀大型的有蹄动物为食。它通常在
夜间单独捕猎,采取近距离突袭的方式攻击它的猎物,直接咬断猎物的颈椎使猎物迅速
致死。
高加索野牛(Bison bonasus caucasicus)是栖息在东欧高加索山脉的欧洲野牛亚种。
它们在高加索山脉是里海虎、亚洲狮及其他如狼及熊等掠食者的猎物。在17世纪,高加
索野牛在西高加索的数量仍很丰富。随着人类不断的在山区发展,它们的分布地在19世
纪就缩减了只余下十分之一。于1860年代,共有2000头高加索野牛,但就减少到1917年
的500-600头及1921年的50头。于1927年,最后三头高加索野牛亦相继死亡。
这头高加索野牛于1907年生于高加索山脉,并于1908年送往德国,最终于1925年死亡。
当时它曾与其他的低地亚种进行混种。故此,它是现今高加索低地育种品系。
宿务岛短尾悬挂鹦鹉( Loriculus philippensis chrysonotus)菲律宾短尾悬挂鹦鹉
的亚种之一,仅存在于菲律宾宿务岛。该亚种普遍被认为已经灭绝,但也有指曾在宿务
岛树林远处观察到并捕获了一只与其相似的鸟类。灭绝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被破坏以及
外来鹦鹉的疾病传播导致其灭绝。
笠原腊嘴雀是由Frederick William Beechey于太平洋旅程发现,并于1827年在父岛采
集到两个标本。翌年亦发现了几个标本,但却只纪录在小笠原群岛发现。根据两个遇难
水手的报告,小笠原群岛是捕鲸船的中途站,而殖民是于1830年开始。于1854年,当约
翰·罗杰斯(John Rodgers)等人的研究船队集合在父岛时,史蒂波生(William
Stimpson)未有发现笠原腊嘴雀。他只发现了一些于1828年已存在的大家鼠、野生山羊
、绵羊、狗、猫及猪等。笠原腊嘴雀像启利氏地鸫般,可能是于1830年因栖息地消失及
被入侵物种掠食而灭绝。
阿拉伯鸵鸟在当地的文化中有着悠久及重要的地位。在近利雅德的史前石洞壁画上就刻
有一只成年的阿拉伯鸵鸟及11只雏鸟。在新亚述帝国的美索不达米亚,它们是祭牲,并
会被绘画在杯子或其他用鸵鸟蛋造成的工艺品上,出售远至伊特鲁利亚。
阿拉伯鸵鸟一直都是被猎杀的对象,加上后来先进的武器投产,情况就更为恶化,最终
导致它们的灭绝。到了20世纪初,阿拉伯鸵鸟已经很稀少。它们最后的堡垒是叙利亚沙
漠以北的内佛得北部,介乎北纬34°-25°、东经38°至幼发拉底河河谷,在焦夫省数
量最为丰富,与同样已经灭绝的沙特瞪羚及很稀少的阿拉伯羚一同生活。于1928年、
1941年、1948年及1966年都有指见到阿拉伯鸵鸟。南方小群于1900年代至1920年代间消
失,可能是因加剧的干旱所致,但仍存有一些蛋的遗骸。约于1931年,哈利·圣约翰·
费尔比(St. John Philby)在阿拉伯发现了一些蛋壳碎片。
大海雀(学名:Pinguinus impennis),又称大海燕,因外表和企鹅相似而有时又被称
作北极大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鸟,曾广泛存在于大西洋周边的各个岛屿上,但由于人
类的大量捕杀而在19世纪灭绝。大海雀是大海雀属唯一的现代物种。从前,大海雀属包
括另外一种不会飞的巨型海雀,它们分布于大西洋地区。大海雀在多岩石孤岛繁殖。大
海雀们能很容易地从这些孤岛到海洋并获取充足食物。但实际上,只有少数的大海雀能
拥有这种稀少的繁殖地。繁殖期过后,大海雀北大西洋中觅食。范围南至西班牙北部,
北达加拿大、 格陵兰岛、冰岛、法罗群岛、挪威、爱尔兰和英国。
科学家通过分析线粒体DNA序列已经确认与大海雀亲缘关系最近的现存种是刀嘴海雀。
大海雀和小海乌也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小海乌经历了与企鹅完全不同的进化历程。由于
与刀嘴海雀有很多外在相似点(不仅是不能飞行和体形),许多人过去常按照林奈双名
法把大海雀错归为刀嘴海雀属
成年大海雀站立高75厘米至85厘米,重约5千克,在海雀科体型最大,翅膀长约15厘米
,最长的翅翎10厘米左右,但不会飞行。它全身以白黑两色为主,形似企鹅,后背为黑
色,胸部和腹部为白色。脚趾为黑色,脚趾间的蹼为棕色。喙为黑色并有白色横向纹槽
。夏天,每只眼睛和喙之间有一小块白色的羽毛斑点;冬天, 这些斑点会消失进而长
出延伸与两眼间的白色带状羽毛。眼睛的虹膜呈红褐色。
幼鸟略有不同,喙上的横向纹槽不明显,在脖子上也黑白混杂的颜色。外观略似企鹅,
而英语中为企鹅命名,其实也是出于误认与本鸟近亲。
大海雀灭绝的最主要原因即人类的屠杀。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美东部地区,宰杀大
海雀的记录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在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地区,宰杀大海雀的记录则可追
溯至公元5世纪。此外,在纽芬兰岛一处公元前2000年墓穴的陪葬品中,也曾发现一件
由200只大海雀皮毛制作成的衣服。尽管如此,在公元8世纪之前,人类对大海雀的宰杀
对其整个物种的生存而言,并不构成很大的威胁。
至今约有总计75枚大海雀皮毛和75枚的大海雀蛋被存放在各地的博物馆中,另有上千根
大海雀的骨骼存世,但仅有寥寥数具完整骨架。
意大利鼠兔(Prolagus sardus)是原产于地中海科西嘉岛及萨丁尼亚岛的鼠兔,但于
1700年代未或1800年代初灭绝。它们最初被描绘为“没有尾巴的大兔”,古代萨丁尼亚
岛的原住民将它们当为食物。现时认为科西嘉鼠兔(Prolagus corsicanus)与它们是
同一物种。有指意大利鼠兔仍然在萨丁尼亚岛上生存著,另一些则指它们其实是在较近
期才消失的。以往有一些指观察到它们的报告,但未有一个是已确实的。
欧洲野马(学名:Equus ferus ferus),又名泰班野马,是一种欧亚大陆的野马。最
后一头野生的欧洲野马是于1876年在乌克兰死亡,最后一头眷养的欧洲野马则是在1909
年死于俄罗斯动物园。另一个名字的“泰班”是其突厥语的名称,由1930年代开始,就
已经不断有行动来令欧洲野马复生。
欧洲野马于1800年代末消失,最后饲养的于1876年在乌克兰的阿斯卡尼亚诺瓦死亡。波
兰政府尝试在比亚沃维耶扎原始森林拯救欧洲野马的后裔。这些后裔有时被称为柯尼克
波兰小马。
波图格萨北山羊(Capra pyrenaica lusitanica),又名葡萄牙羱羊,是已灭绝的西班
牙羱羊的亚种,栖息葡萄牙山区、加利西亚、阿斯图里亚斯及坎塔布里亚西部。它们的
大小及毛色与西班牙羱羊相近,倾向褐色而非黑斑。它们的角与其他伊比利半岛的亚种
明显不同,约只有普通西班牙羱羊的角的一半长度及两倍阔度,底部两角较为接近。
大海牛(学名:Hydrodamalis gigas),又名巨儒艮、无齿海牛或斯特拉海牛,是已灭
绝的巨大哺乳类动物。它们是海牛目中已知体型最大的物种,比起其近亲海牛与儒艮都
要来得大,而它们也是生存至近代的海牛目动物中,唯一适应寒带气候的物种。大海牛
于1741年在白令海峡发现,发现者为博物学者乔治·斯特拉,当时他正与探险家维他斯
·白令一同旅行,而他也是已知唯一看过大海牛活体的生物学家。当时大海牛的数目已
十分少,主要生活在靠近科曼多尔群岛白令岛与铜岛(медний)的近海水域。
根据斯特拉的记录,大海牛身长约7.5米,体重4,500至5,900公斤,可长到10.7米长
。大海牛的前肢粗壮但短钝,呈桨状,尾巴的外型与儒艮相似。斯特拉对它们的描述:
“这种动物从来不接近沙滩,一直栖息在水里,皮肤又黑又厚,犹如橡树皮,按身体各
部分的比例,其头部小。没有牙齿,嘴里只有两片又平又白的骨头,一块在上颌,一块
在下颌。”除了不具牙齿以外,大海牛的另一项特点在于前肢末端仅有腕骨与掌骨,趾
骨退化至几乎完全消失,这点与海牛或儒艮不同。
在白令海地区偶尔会听到一些消息,说看到了类似于海牛的动物,所以某些学者提出,
大海牛的小群体可能一直活到现在,没有绝种,但是这个看法目前没有科学证据。
海貂(学名Neovison macrodon),也叫海鼬,以鱼贝类为主食,可潜入六米深的海里
半小时左右。西元1697年有很多海貂,可是,因为被人猎杀的因素,大量取得貂皮,使
海貂大量减少,加拿大已经看不到海貂,新英格兰也看不到海貂,北美洲的海貂已经彻
底灭绝。
卡罗莱纳长尾鹦鹉(Conuropsis carolinensis)是美国东部唯一的本土鹦鹉品种。此
鹦鹉被发现于俄亥俄谷至墨西哥湾一带,一般居住于河流或沼泽旁的柏树及槭树上。卡
罗莱纳长尾鹦鹉已经宣告绝种。
声称卡罗莱纳长尾鹦鹉重现人间的说法一直持续至1930年代。于1920年,有声称指在欧
基求碧湖发现一群13只的卡罗莱纳长尾鹦鹉,2位著名的鸟类学家Alexander Sprunt及
Robert Porter Allen于1936年出发搜寻。他们报告于南卡罗莱纳州的桑蒂河(Santee
River)沿岸发现一群卡罗莱纳长尾鹦鹉,但后来奥杜邦学会驳回此报告。无论报告属
是属非,那个地区后来因发电计划的兴建工程而被破坏。1937年,一部黑白的家庭录像
在佐治亚州南部的欧基求碧沼泽(Okefenokee Swamp)拍下了几只可能是卡罗莱纳长尾
鹦鹉,但奥杜邦学会研究过影片后,认为只是其他品种的长尾鹦鹉。
金熊:The California grizzly(Ursus arctos californicus)is an extinct
subspecies of the grizzly, the very large North American brown bear. "
Grizzly" refers to the golden and grey tips of its hair. Genetically, North
American grizzlies are closely related; in size and coloring, the
California grizzly was much like the grizzly of the southern coast of Alaska
. In California, it was particularly admired for its beauty, size, and
strength. Many accounts from pioneers describe grizzlies in long, bloody
fights with angry longhorn bulls, and often winning. The grizzly became a
symbol of the Bear Republic, the name that California had when it was an
independent nation. Later this national flag became the state flag, and
then California was known as the "Bear State."
白令鸬(Phalacrocorax perspicillatus),又名白令鸬鹚或眼镜鸬鹚,是已灭绝的鸬
鹚,分布在白令岛及科曼多尔群岛。阿拉斯加阿姆奇特岛的发现却是误认了角鸬鹚的遗
骸。
鹏氏鹿鼠(Peromyscus pembertoni),或译彭氏鹿鼠,是加利福尼亚湾对出San Pedro
Nolasco岛上的仓鼠。它们最近的标本是于1931年采集的。对于它们所知甚少,但岛上
就只有它们与其近亲的波氏白足鼠两种哺乳动物。它们是在岛东部一个陡峭的山上发现。
鹏氏鹿鼠是中等身型,没有两性异形的证据。尾巴比头部长,上身呈褐色,两侧较浅色
,下身白色。臀部长有毛,后脚细小,差不多与耳朵一样长。头颅骨中等大小,鼓膜膨
胀幅度不大。脚踝呈暗灰色,脚呈白色。
新英格兰黑琴鸡(Tympanuchus cupido cupido),又名新英格兰草原松鸡、北美松鸡
或石南鸡,是大草原榛鸡的一个亚种,有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物种。新英格兰黑琴鸡在殖
民地时期数量很丰富,但被大量猎杀为食物。到了18世纪末,它们因供应太多而成为穷
人的食粮,甚至在波士顿公园亦可以见到它们。
新英格兰黑琴鸡外观像大草原榛鸡,但较为细小。它们长约43厘米,重约900克。亚历
山大·伟臣(Alexander Wilson)指其中一个标本重达1.3分斤,但却未得到证实。它
们一般呈深赤红色,胸部及两侧有很厚的斑纹。它们的羽片尖锐,尾巴呈灰褐色的。
胸甲硬毛鼠(Geocapromys thoracatus),又名小斯旺岛牛鼠,是分布在洪都拉斯东北
部天鹅群岛的硬毛鼠。它们行动迟缓,外观像豚鼠。它们在山洞及石缝间以树皮及叶子
筑巢。
奥连特穴鼠(Boromys offella)是古巴特有的一种棘鼠科。它们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
低地的潮湿森林。是从一些化石中发现它们。它们灭绝的原因可能是与大家鼠的入侵有
关。
马坦萨斯穴鼠(Boromys torrei)是古巴特有的一种棘鼠科。它们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
低地的潮湿森林。
圣卢西亚巨稻鼠(Megalomys luciae),又名圣卢西亚大稻鼠,是圣卢西亚一种已灭绝
的鼠类。它们的大小如猫,腹部较其近亲安地列斯巨稻鼠的深色,爪子幼长。最后的圣
卢西亚巨稻鼠是在饲养3年后的1852年在伦敦动物园死亡。它们可能是于19世纪末消失
的。在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有存放其标本。
安地列斯巨稻鼠(Megalomys desmarestii),又名马岛巨稻鼠,是加勒比海马提尼克
上已灭绝的稻鼠。它们是西印度稻鼠中体型最大的,大如一只猫,且是最近期灭绝的。
它们被追的时候,很多时会逃往水里,但却从未远离居住的岛屿。现时仍未知它们怎样
来到马提尼克,于19世纪前它们在当地仍很普遍。它们对于椰子种植业是害虫,当地曾
实施一些消灭它们的措施。它们亦可以作为食物,但要消除其身体的麝香味,必须将它
们去毛及风干,再用沸水煮熟才可以。培雷火山于1902年的爆发,破坏了整个岛屿,而
安地列斯巨稻鼠亦随之而消失了。
纳氏稻鼠(Oryzomys nelsoni)是一种已灭绝的稻鼠,生活在墨西哥纳亚里特州马里马
德雷岛。于1897年发现了四个标本。它们的消失可能是因入侵的大家鼠及猫所致。它们
曾被认为是稻大鼠的亚种,但现一般都认为是独立的物种。它们是唯一在墨西哥特有的
棉鼠亚科。
墨西哥灰熊(学名:Ursus arctos nelsoni),又名墨西哥棕熊,是一种相信已灭绝的
棕熊亚种。
墨西哥拟八哥(Quiscalus palustris),又名细嘴拟八哥,是墨西哥特有的一种拟黄
鹂科鸟类。它们因栖息地消失而灭绝了。
帝啄木鸟(学名:Campephilus imperialis)是形目啄木鸟科中的一种,也是所有啄木
鸟中体形最大的一种,体长可达60cm。与象牙喙啄木鸟是近亲,中文俗名中的白嘴啄木
鸟有时会造成混淆。
目前帝啄木鸟在IUCN红色名录内列为极危物种(“可能灭绝”),表示此物种除了极度
濒危外,实际上已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此鸟仍然存活。对上一次可靠的纪录已是在1956
年,杜兰戈州内有观察纪录。此后分别在1965年、1993年、1995年及1996年等断断续续
出现当地的观察纪录,但每当研究人员根据情报而在发现地点进行详细搜索时,却都空
手而回。学者们虽然相信仍可能有个体存活,但其极少的数目及支离破碎的生境已不足
以支撑这个物种继续存活。
绿喉毛腿蜂鸟(Eriocnemis godini)是哥伦比亚及厄瓜多尔一种可能已经灭绝的蜂鸟。
马提尼克绿鹦鹉(Amazona martinicana)是一种马提尼克特有及已灭绝的鹦鹉。由于
其栖息地被开发作为农地,因而走上灭绝的道路。自1722年起就再没有有关它们的纪录
。另一种栖息在瓜德罗普的鹦鹉与它们可能是同一物种。
瓜德罗普绿鹦鹉(Amazona violacea)是瓜德罗普特有的一种鹦鹉。(图片最上方为两
只瓜德罗普绿鹦鹉)
古巴红鹦鹉(Ara tricolor),又名古巴红金刚鹦鹉或三色金刚鹦鹉,是原住于古巴及
青年岛的鹦鹉。它们长约45-50厘米,是较为细小金刚鹦鹉,且是加勒比海岛屿上最近
灭绝的一种。
古巴红鹦鹉约长45-50厘米。它的前额由红色渐变至橙色,到了颈背呈黄色。眼睛周围
没有羽毛及呈白色,喙呈深褐色,有黄色的瞳孔。面部、下颚、胸部、腹部及大腿都呈
橙色,双脚则呈褐色。上背部有红褐色的羽毛,边缘呈绿色。臀部、尾巴羽毛及下背部
呈蓝色。双翼羽毛是褐色、红色及紫蓝色的。尾巴上表面呈深红色,渐变至尖端的蓝色
,尾巴下表面则呈红褐色。成年的雄鸟及雌鸟在外表上没有分别。
牙买加巨草蜥(Celestus occiduus)是牙买加一种已灭绝的蜥蜴。
福克兰狼(学名:Dusicyon australis,原本的名称为Canis antarcticus)是福克兰
群岛唯一一种陆栖的哺乳动物,也被称为南极狼、福克兰犬或福克兰狐,这种犬科的特
有种于1876年绝种(于西福克兰岛),也是历史上已知唯一灭绝的犬科动物。最接近的
亲源种是栖息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巴塔哥尼亚狐,它们在近代也被引进福克兰群岛。
目前已知在西福克兰岛与东福克兰岛都有福克兰狼的踪迹,不过它们之间差异多大并不
清楚。
福克兰狼不寻常的栖息范围是值得人们探讨的,其他原生于海岛的犬科动物只有加利福
尼亚州的岛屿灰狐与栖息在智利的达尔文狐,不过它们的栖息地并不像福克兰群岛那样
偏远。一些头骨的细部结构显示它们原本是与原住民抵达这些岛屿,并且半驯化成一种
宠物。如果这是事实的话,福克兰狼的祖先就是从南美洲而来的,并且在最后一次冰河
时期中灭绝。
瓜达卢长腿兀鹰(Caracara lutosa或C. lotusos)是一种已灭绝的猛禽,与卡拉卡拉
鹰和凤头卡拉鹰是近亲。它们最初是分类在Polyborus中。在20世纪初以前,瓜达卢长
腿兀鹰栖息在墨西哥的瓜德罗普岛。因为瓜达卢长腿兀鹰以往被认为是卡拉卡拉鹰的亚
种,故后者有时会被称为瓜达卢长腿兀鹰。它们于2000年被定为独立的物种。
对于加勒比僧海豹的繁殖行为及寿命所知甚少。从在尤卡坦州被杀的雌海豹中发现了发
育良好的胎儿,故推断幼海豹可能是于12月初出生。现时估计它们的平均寿命约有20岁。
于1494年的旅程中,哥伦布将加勒比僧海豹描述为“海狼”,并猎杀8只加勒比僧海豹
作为食物。这个区域后来成为殖民地,而加勒比僧海豹的栖息地亦被破坏。猎人为了加
勒比僧海豹的脂肪而猎杀它们。
在美国,最后发现加勒比僧海豹是于1932年的德克萨斯州对开海面。最近可靠的观察纪
录则是于1952年在洪都拉斯及牙买加之间的小塞拉纳岛。海地及牙买加的当地渔民及潜
水员曾指发现加勒比僧海豹,但最近的两项研究都未能发现它们。一些学者认为这些观
察可能是一些离群的冠海豹。
格氏浣熊(Procyon lotor gloveralleni),又名巴岛浣熊,是浣熊已灭绝的一个亚种
,1964年前生活在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巴巴多斯。于1996年,格氏浣熊被认为自1964年后
已经灭绝。唯一架起的标本现正存放在巴巴多斯博物馆。另外一种浣熊亦被引入巴巴多
斯。由于格氏浣熊分布得很密集,故此相信它们只限生活在岛屿的南部。因旅游业而失
去栖息地可能是它们灭绝的主因。
哥伦比亚鸊鷉(Podiceps andinus),是一种生活在哥伦比亚安地斯山脉东边的鸊鷉。
它们于1945年时数量仍很丰富。它们有时被分类为黑颈鸊鷉的亚种。至1968年,哥伦比
亚鸊鷉的数量下降至300只。于1970年代就只曾有两次对它们的观察:一次于1972年,
另一次则是在1977年。于1981年至1982年的研究确定了它们已经灭绝。
阿提特兰鸊鷉(Podilymbus gigas),又名巨鸊鷉,是危地马拉阿蒂特兰湖特有及已灭
绝的鸊鷉,生活在海拔1700米的地方。美国生态学家拉巴史迪理(Anne LaBastille)
用了25年时间来观察阿提特兰鸊鷉,对其灭绝有详细的资料。于1983年就只余下32只,
大部份甚至是斑嘴巨鸊鷉的混种。于1989年观察到最后两只阿提特兰鸊鷉,往后就未曾
见到它们,并确认为已灭绝。
金蟾蜍(学名:Bufo periglenes),又称环眼蟾蜍,美洲蟾蜍的一种,曾大量存在于
哥斯达黎加蒙特维多云雾森林(Monteverde Cloud Forest Reserve,现已为自然保护
区)中一片狭小的热带雨林地带,其雄性个体全身呈金黄色,因此被称作金蟾蜍。金蟾
蜍1966年由爬虫学者杰伊·萨维奇(Jay Savage)发现并正式命名,1989年以后,金蟾
蜍再没有被发现。至2006年,金蟾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保护状
况为绝灭,由于全世界范围内两栖动物数量不断下减,金蟾蜍绝灭的实例也被许多相关
学者研究,一般认为,造成金蟾蜍绝灭的主要原因为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
平塔岛象龟(学名:Chelonoidis nigra abingdoni)是栖息于厄瓜多尔以西东太平洋
科隆群岛平塔岛岛上的一种可能已经灭绝的象龟。1971年被发现的孤独乔治(西班牙语
:el Solitario Jorge)一直是科学界已知的唯一一个平塔岛象龟个体。2012年6月24
日,孤独乔治死亡。
雷仙岛秧鸡(Porzana palmeri)是一种生活在西北夏威夷群岛的雷仙岛上的秧鸡。它
们因野兔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失去栖息地,最终灭绝。它们的种小名是以为罗思柴尔德
(Walter Rothschild)搜集了雷仙岛秧鸡标本的帕尔默(Henry Palmer)而命名的。
雷仙岛秧鸡主要吃无脊椎动物,如蛾及丽蝇,并其幼虫。它们也会吃叶子、种子、海鸟
的蛋及尸体。它们具有攻击性,会与其他种类打斗,尤其是莱桑拟管舌鸟。莱桑拟管舌
鸟善于打开海鸟的蛋来吃,雷仙岛秧鸡会待在海鸟的巢穴附近,等待莱桑拟管舌鸟打开
蛋后与之争夺。曾经发现雷仙岛秧鸡偷走鸡的饲料。由于在雷仙岛并没有淡水水源,在
下雨后它们会喝留在地上的雨水,或是观鸟者的饮用水。
雷仙岛秧鸡会在每年四月示爱及开始筑巢,约于五月至六月间会生蛋,高峰期在六月及
七月间。它们会在湖边的草丛间筑巢,筑巢期间会躲在周边休息。巢会筑在地上或是草
丛的底部,并会将叶子筑成一条约长15厘米的隧道。它们是以干的植物或海鸟的羽毛来
筑巢。20天后雏鸟会孵化,并会留在父母身边1个月。出生后5天,雏鸟已可以像成鸟般
奔跑。
奥亚吸蜜鸟(Moho braccatus)是可爱岛特有及已灭绝的吸蜜鸟。它们在20世纪初的亚
热带森林甚为普遍,但自此数量就开始下降。1987年仍有听到它们的歌声,但之后就被
认为是已灭绝。灭绝的原因包括黑鼠、猪和带有鸟类疾病的蚊入侵,以及栖息地的破坏。
它们的灭绝涉及复杂的问题,包括了蚊子散播疾病,令它们退到较高的地方居住,但在
较高的地方却缺乏树孔筑巢。另外在十年间曾发生两次飓风侵袭,将大部份有树孔的古
树都破坏了,第二个飓风的到来亦阻碍了树木的生长,引致它们于1987年灭绝。
欧胡吸蜜鸟(Moho apicalis)是夏威夷一种已灭绝的吸蜜鸟。雄性欧胡吸蜜鸟长约30.
5厘米。双翼长10.5-11.4厘米,嘴长3.5-3.8厘米,踝骨长3.4-3.8厘米。雌性欧胡吸蜜
鸟较为细小。它们的羽毛主要呈黑色。尾羽呈褐色,中央尾羽尖端白色。在腋羽下有一
簇白羽。两侧及尾下有深黄色的羽毛。喙及脚都呈黑色。
监督吸蜜鸟(Moho bishopi),又名毕氏吸蜜鸟,是已灭绝的吸蜜鸟。罗思柴尔德(
Lionel Walter Rothschild)为纪念毕效魄博物馆的创始人毕效魄(Charles Reed
Bishop)而命名此学名。
监督吸蜜鸟的灭绝是因栖息环境被破坏,加上入侵物种的掠食及人类的猎杀所致,另外
入侵的蚊亦带来了鸟类的疾病。它们最后于1904年被观察到,但于1915年就已经不能寻
得它们的踪影。于1981年,有指在茂宜岛发现它们,但却得不到证实。
夏威夷吸蜜鸟(Moho nobilis)是夏威夷已灭绝的吸蜜鸟。当欧洲人发现夏威夷吸蜜鸟
时,它们在岛上的数量仍然很多。后来原住民为了获得它们黄色的羽毛来作为王室象征
而过度猎杀,欧洲人亦为了个人喜好而加入猎杀的行列。另外蚊所带来的鸟类疾病亦令
它们的数量减少。于1892年,差不多有1500只夏威夷吸蜜鸟被杀,往后每年亦不断重复
这个情况。自此,夏威夷吸蜜鸟的数量急速下降,只维持了30几年的时间就完全消失。
有指于1934年在冒纳罗亚山观察到夏威夷吸蜜鸟。
鬓吸蜜鸟(Chaetoptila angustipluma)是夏威夷的吸蜜鸟,约于1859年灭绝。鬓吸蜜
鸟相信是在欧洲人发现夏威夷前就已经开始减少,甚至夏威夷原住民亦似乎并不认识它
们,而其灭绝的原因亦不清楚。鬓吸蜜鸟的羽毛并不会放在装饰品上,亦没有在诗歌或
传说中提及它们。现时只有四个标本存放在博物馆内,都是在夏威夷发现的,而在其他
的岛屿上亦有发现它们的化石。
夏威夷暗鸫(Myadestes myadesitinus)是一种细小及深色的鸟类,原住于夏威夷的考
艾岛。成鸟身长可达8英寸(20厘米)。雄鸟及雌鸟外观相似,上身呈深褐色,下身呈
灰色,双脚黑色。它们是夏威夷考爱岛暗鸫及褐背孤鸫的近亲。
拉奈孤鸫(学名:Myadestes lanaiensis)是夏威夷群岛茂宜岛、拉奈岛及摩洛凯岛特
有的鸫。它们细小、深色及独自生活,且在极危及可能已经灭绝。它们长约7吋,雄鸟
及雌鸟相似,背部呈深褐色,下身呈灰色,脚呈黑色。它们是考爱岛暗鸫、褐背孤鸫及
夏威夷暗鸫的近亲。于1800年代末,它们在这三个岛上仍很丰富,但因土地开发及入侵
的蚊严重影响其数量。另外入侵的动物,如野猪等亦是令其数量下降的原凶。
雷仙岛苇莺
夏威夷监督吸蜜鸟(Drepanis pacifica)是夏威夷特有的雀,因栖息地消失或过份捕
猎的灭绝。夏威夷监督吸蜜鸟所居住的地方改变成为农耕的地方,破坏了它们的食物。
虽然很早就已经发现了夏威夷监督吸蜜鸟,但却很快就消失。在美国及欧洲有很多它们
的标本,都是大量捕捉所获得的。它们似乎于1899年灭绝。
黑监督吸蜜鸟(Drepanis funerea)是一种已灭绝的雀。它们是于1893年在莫洛凯岛发
现,曾一度生活在山顶上的树林中。在茂宜岛亦曾发现它们的化石。由于它们的外表美
丽,很多时会被捕猎来作为标本。
安娜黑领雀相信是吃及完全依赖斐济榈属的种子及花朵,故这些植物的衰落亦代表着它
们的命运。最后见到安娜黑领雀是于1892年,另于1937年亦有指见过类似色彩鲜艳的雀
鸟,但未经证实。
莫岛管舌雀(学名:Paroreomyza flammea),又名卡克威西管舌鸟,是已灭绝的雀,
分布于摩洛凯岛上的森林中。由英国鸟类学家杰佛瑞·威尔森(Jeffrey A. Wilson)
发现,为一只雌鸟及两只雄鸟,并将这些标本带回英国。莫岛管舌鸟最后于1963年被见
到,另有指它们生存至1970年代,但之后就肯定已经灭绝。
瓦岛管舌雀(Paroreomyza maculata)是欧胡岛的一种细小管舌鸟。它们呈褐黄色,喙
细小而呈蓝色。它们约4吋长,尾巴细小但有色彩鲜艳的羽毛。它们主要吃藏身在树皮
下的无脊椎动物,利用其喙来撕开树皮及特有的舌头来吃昆虫。瓦岛管舌雀现正列为极
危物种,很有可能因疾病、入侵物种及失去栖息地而已经灭绝。最后确实见到它们是于
1985年,但间中亦有一些未确认的报告。
毛岛蜜雀(Melamprosops phaeosoma)是夏威夷一种极危的管舌鸟自2004年,多次的勘
察都未能再次发现它们,但国际鸟盟仍然将之列为极危物种,有待更确实的资料才决定
是否列为灭绝。
帕氏情棘雀(Rhodacanthis palmeri),又名大拟管舌鸟、大管鸹或大槐杨雀,是夏威
夷特有的一种管舌鸟,已于19世纪末灭绝。
长嘴导颚雀会在树间飞来飞去,觅食甲虫及毛虫等昆虫。它们亦会在树上寻找昆虫。它
们的喙幼长,适合在树中抽出昆虫。它们亦会吃花蜜及花粉。在几个地方曾采集过长嘴
导颚雀的标本。它们的灭绝是因失去栖息地,没有了遮蔽处或食物而于1940年消失。
短嘴导颚雀最后于1998年在考艾岛及茂宜岛见到,后来的观察报告却未得到证实。美国
渔业暨野生物管理局结论短嘴导颚雀已经灭绝,但国际鸟盟指存有一些疑问,故保持其
极危的状况。它们的衰落是与失去栖息地、入侵的掠食者及带病的蚊等有关。
黄头情棘雀(Rhodacanthis flaviceps),又名小管鸹或黄头似管舌鸟,是已灭绝的一
种管舌鸟,且是历史上最早灭绝的物种之一。
大绿雀(Akialoa ellisiana)是夏威夷的一种管舌鸟。大绿雀是大型的雀,长19厘米
。它们的喙占身体的三分之一长度。
雷仙岛蜜鸟
瓦岛红雀
新西兰鸫鹟已知有两个亚种,包括南岛指名的T. c. capensis,及斯蒂芬岛较细小的T.
c. minor。有指T. c. minor是在岛内独自演化的亚种,但它们适于飞行及斯蒂芬岛与
大陆相近的距离,令人很难相信此说法。不过,于1894年斯蒂芬岛上就有过百只鸟类,
而T. c. minor似乎并不怎么活跃,很少在岸边出没。
新西兰北鸫鹟
长足异鹩(Xenicus longipes)是新西兰特有的一种非常细小及差不多不懂得飞行的鸟
类。它们只有约9厘米长及16克重。它们主要是吃无脊椎动物,多是在树枝上捕食的。
它们会在或近地面上筑巢。
尖吻南茴鱼(Prototroctes oxyrhynchus),又名新西兰河鳟,是已灭绝的胡瓜鱼目,
生活于新西兰的低地河流。它们长约20至40厘米。
短翅水鸡(Porphyrio mantelli),又名巨水鸡,是新西兰北岛的一种秧鸡。根据它们
的亚化石及一个于1984年采集的可能标本,估计它们不能飞行。
兼嘴垂耳鸦为一夫一妻制,一般理解,雌雄个体喙结构的不同可为两性间相互协作共同
觅食带来很大便利,鸟类研究学家Buller曾将两只雌雄兼嘴垂耳鸦捕获后进行研究,也
大致得出了这种结论,以至于后来很多报告都援引观点,几乎成定论。但事实上,兼嘴
垂耳鸦的觅食行为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异性间的相互协作现象,因为对两只个体在人工
饲养条件下进行研究,鸟类间觅食的竞争力将大大降低,其获得的结果并不准确,而在
自然界真实的生存环境中,觅食上的竞争也有利于整个物种获得更广阔的觅食空间和更
强的生存能力。
新西兰当地土著毛利人的首领喜欢佩戴垂耳鸦带有白边的黑色尾翎,用以显示自己的地
位,毛利人也将其视为宝贵的财富。在殖民者进入后,这种羽毛后来成为新西兰白人女
性象征社会地位的饰物。因此,垂耳鸦长期受到捕捉。
奥克兰秋沙鸭最先是由朱力·迪蒙·迪尔维尔(Jules Dumont d'Urville)的旅行队伍
于1840年在奥克兰岛上发现。它们的减少是因猎杀及入侵的哺乳动物所掠食引致。它们
不懂飞行,喜欢躲在石间生活。最后观察到它们是于1902年。1909年的研究未能发现它
们,1972年至1973年的研究确实它们已经灭绝。
笑鸮(Sceloglaux albifacies)是新西兰特有的一种猫头鹰,然而已灭绝。在欧洲人
于1840年到达新西兰时,它们的数量仍很丰富。它们的标本存放于大英博物馆,其科学
描述于1845年出版。
胃育决蟾灭绝的原因不明,但失去栖息地、污染、病原体、寄生虫及过份捕猎都可能导
致其数量大大减少。人类活动对它们生态的影响也是不明,壶菌病相信是其中一种影响
最深的原因。
小兔形袋狸(Macrotis leucura),又名小兔耳袋狸,是像兔的袋狸。它们的大小如幼
兔,生活在澳洲中部的沙漠。自1950年代起,相信它们已经灭绝。
新西兰鹌鹑(学名:Coturnix novaezelandiae)是自1875年就已灭绝的鹌鹑。雄鹑与
雌鹑相似,但雌鹑较浅色。新西兰鹌鹑最初是由约瑟夫·班克斯(Sir Joseph Banks)
在跟随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第一次旅程中描述的。第一个标本是由Jean René
Constant Quoy及Joseph Paul Gaimard在跟随迪蒙·迪尔维尔(Dumont D'Urville)
的旅程中,于1827年所采集的。新西兰鹌鹑有时被认为与澳洲鹌鹑是同一物种。
图拉克袋鼠(Macropus greyi)是南澳州及维多利亚州西南部已灭绝的小袋鼠。很多人
认为它们是最优美及最快速的袋鼠。它们的毛纤幼,背部有深灰色及浅灰色斑纹相隔。
斑纹的颜色及形状会随季节或个体而有所不同。它们会先跳跃两段短距离,继而跳一段
长距离。它们最终因猎杀、被赤狐掠食及失去栖息地而灭绝。
白尾巢兔鼠(Leporillus apicalis),又名小刺巢鼠,是生活在澳洲南部内陆的刺巢
鼠属。它们筑巢是会堆积大量的树枝,长达3米及高1米。于1933年曾捕捉了一只白尾巢
兔鼠,当时相信是最后一只,其标本存放在南澳博物馆。它们的数量下降是因与牛及羊
争逐食物所致。
荒漠袋鼠(Caloprymnus campestris),又名沙漠大袋鼠,是已灭绝的有袋类,生活在
昆士兰西南部及澳洲东北部的砂脊及砾漠。它们的大小如细小的兔,可以高速奔驰一段
长时间。它们日间会躲在巢中,夜间才出来觅食。它们单独生活,可以很久也不用喝水。
荒漠袋狸(Perameles eremiana),又名橙背袋狸,是一种细小的袋狸,生活在澳洲中
部的干旱地区。最后的标本是于1943年在西澳大利亚的凯宁牲畜路线发现。它们估计已
经灭绝。
新月甲尾袋鼠于1900年前在西澳州西南部很普遍,但自1908年开始大幅下降。最后的标
本是于1927年或1928年在纳拉伯平原捉到活的新月甲尾袋鼠。这只袋鼠被送到悉尼的塔
隆加动物园,后来则送到澳洲博物馆。它们一直在干旱的环境生存至1950年代,并相信
约于1956年因赤狐的扩散而灭绝。
长尾弹鼠(Notomys longicaudatus),又名长尾窜鼠,是澳洲已灭绝的一种鼠类。
短尾蹿鼠(Notomys amplus)是一种已灭绝的鼠类,栖息在澳洲中部近艾丽斯斯普林斯
的岩石平原、灌木林及沙脊。它们重约80克。最后的标本是于1896年发现,现存只有两
个标本。
悉尼原住民称呼白足澳洲林鼠为“兔饼”。它们于1788年在殖民的店铺内造成很多问题
。最后的标本是于1845年发现,但亦有指于1856年或1857年间,甚至于1930年代见过它
们。它们的消失可能是因大家鼠带来的传染病或与之竞争、家猫的掠食及失去栖息地所
致。
古氏拟鼠(Pseudomys gouldii)是生活在澳洲中部的一种鼠类,以约翰·古尔德(
John Gould)的妻子为名。它们较黑鼠细小,以小群生活。它们会在丛林下掘约15厘米
深的坑,在内中以干草筑巢。它们在欧洲殖民以先曾经很普遍,但自1840年代后就急速
消失,可能是因猫的掠食所致。另外,它们也可能与入侵的大家鼠及小家鼠竞争,并受
到带来的传染病及失去栖息地所影响。最后的标本是于1856年至1857年采集的,现时估
计它们已灭绝。
天堂长尾鹦鹉(Psephotus pulcherrimus),又名乐园鹦鹉,是一种色彩丰富及中等身
形的鹦鹉,生活于昆士兰及新南威尔士边界草原。虽然它们的分布地有限,但数量也算
丰富,最后发现它们是于1927年。不断有大型的搜索行动,但却都未能再见到它们,国
际鸟盟自1994年起判定它们已经灭绝。
天堂长尾鹦鹉的数量突然骤减的原因仍然不明。可能性包括了过份放牧、土地破坏、狩
猎及被入侵物种掠食。于19世纪末,它们已变得很稀少,曾相信于1915年灭绝。最后于
1927年的搜索中另外发现了一些天堂长尾鹦鹉。
守在巢边的一对成鸟(1922年)
巢穴(1922年)
棕狐蝠(Pteropus brunneus)是一种已灭绝的狐蝠科。它们是澳洲麦凯东南岸对出的
海岛上的特有种。它们只有一个于1859年采集的标本,自此以后就没有再发现它们。这
个标本现正存放在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到了20世纪末,它们才被认为是独立的物种。
东部小袋鼠(Lagorchestes leporides),又名褐兔袋鼠、东部野兔鼠或褐兔䶈
,是已灭绝的袋鼠。它们生活在澳洲东南部的内陆平原。它们的习性像野兔。若有其他
动物接近,它们会高速的跳走。约翰·古尔德(John Gould)曾观察到一只东部小袋鼠
被狗群追逐500米,它突然急遽加速,并于6米前跳过他的头。它们可跳高达1.8米。
豚足袋狸(Chaeropus ecaudatus)是一种细小及草食性的袋狸,分布在澳洲内陆干旱
及半干旱的平原。豚足袋狸约有小猫的大小,外观像兔耳袋狸,有幼长的四肢,耳朵大
而且尖,尾巴很长。豚足袋狸在近看时则很奇特,前肢有两指,指甲像蹄,有点像猪或
鹿。后脚的四趾较大,趾上的爪像小马的蹄,其他的趾都已退化。
豚足袋狸在欧洲殖民前已经不怎么普遍,但于19世纪有科学纪录时就已经大幅减少。到
了20世纪初时,它们就已经在西澳州灭绝了。它们灭绝的原因不明。消失当时狐狸及野
兔并未到达西澳州,而野猫则有可能掠食它们。它们最有可能的是失去栖息地而灭亡。
塔斯曼尼亚鸸鹋(Dromaius novaehollandiae diemenensis)是塔斯曼尼亚一种已灭绝
的鸸鹋亚种。它们与其他岛上的鸸鹋(如王岛鸸鹋及袋鼠岛鸸鹋)不同,有足够的数量
,并没有小群族的影响。故此,塔斯曼尼亚鸸鹋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物种,而其亚种
的地位亦受人所质疑,因其大小与外观在一些主岛鸟类也可见到。现时只余下它们的亚
化石骨头,而其标本已经遗失。
袋狼(学名:Thylacinus cynocephalus),为袋狼科中最后存活的物种,因其身上斑
纹似虎,又名塔斯马尼亚虎,曾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热带雨林、澳大利亚草原等地,后
因人类活动只分布于塔斯马尼亚岛。袋狼是近代体型最大的食肉有袋类动物,和其他有
袋动物一样,母体有育儿袋,产下不成熟的幼兽,在育儿袋中发育,为夜行性动物。
现代的袋狼第一次出现距离现今约400万年。至1990年代初,至少有7种物种的袋狼化石
已被发掘。迪森袋狼(Nimbacinus dicksoni)是这7种被发现的化石中,年代最久远的
物种,可追溯至2300万年前,也是体形最小的。袋狼曾广泛生活于澳洲和新几内亚,5
千年前,澳洲野犬随人类进入澳大利亚,与食性相同的袋狼发生争斗,袋狼随后从新几
内亚和澳大利亚草原渐渐消失,仅在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上还有生存。澳大利亚的土
著首次接触袋狼,已发现许多袋狼雕刻在岩石上,可以追溯到至少公元前1000年。
袋狼是肉食性动物。它肚子上的肌肉和骨架能有效地胀大,能使袋狼吃下大量的食物。
袋狼的猎物包括有袋鼠,小袋鼠和袋熊,鸟类和其他小动物,例如负鼠。
袋狼是澳洲塔斯马尼亚州的象征,其州徽上的两只动物就是袋狼。
袋鼠岛鸸鹋(Dromaius baudinianus)是一种已灭绝的鸸鹋。它们只生活在南澳州袋鼠
岛,较澳洲大陆上的鸸鹋细小。它们约于1827年灭绝。
王岛鸸鹋由尼古拉斯·鲍定(Nicolas Baudin)于1802年的旅程中发现。约有两至三只
王岛鸸鹋被带回法国,在植物园饲养,最后一只在1822年死去。这一只最后死去的王岛
鸸鹋成为了今天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唯一标本。在这只王岛鸸鹋死去的时候,在国王
岛上其他王岛鸸鹋早已灭绝,主要是因被狩猎及烧林所导致。
索罗门冕鸽是由Albert Stewart Meek于1904年发现,它当时射杀了六只索罗门冕鸽,
并交与位于特灵的沃尔特·罗思柴尔德动物学博物馆。另外亦有采集了一只索罗门冕鸽
的蛋。罗思柴尔德将五个索罗门冕鸽的毛皮售与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于1927年
及1929年的旅程中没有再发现标本,估计它们是被人类猎杀及被猫与狗掠食而灭绝。
查塔姆蕨莺(Bowdleria rufescens)是皮特岛及芒哲雷特有及已灭绝的鸟类。它们的
近亲有蕨莺,一些学家认为它们是蕨莺的亚种,但现时一般都认为是独立的物种。虽然
大部份学者都将查塔姆蕨莺分类在自己的属中,但另一些学者则将它们分类在大尾莺属
中。
查塔姆吸蜜鸟(Anthornis melanocephala)是新西兰特有及已灭绝的吸蜜鸟。查塔姆
吸蜜鸟生存于新西兰的查塔姆岛中。在外形上,查塔姆吸蜜鸟与新西兰吸蜜鸟相似,但
差别很大。
卡卡啄羊鹦鹉是由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于1774年在诺福克岛发现的,并由约翰
·雷茵霍尔德·大众特(Johann Reinhold Forster)及他的儿子福尔斯特(Georg
Forster)所描述,正式的描述则是由约翰·古尔德(John Gould)于1836年所进行。
它们被狩猎作为食物或捕捉来作为宠物。自1788年至1814年间,诺福克岛成为了流放地
,而1825年至1854年间则准备作为殖民地,卡卡啄羊鹦鹉的数目随之而大大减少。它们
于19世纪初就已经在野外灭绝,于1851年最后饲养的卡卡啄羊鹦鹉亦在伦敦死去。
大英博物馆内卡卡啄羊鹦鹉标本的图画。
约翰·古尔德(John Gould)于1836年将在诺福克岛及豪勋爵岛的椋鸟描述及命名为
Aplonis fuscus。后来于1928年,澳洲鸟类学家Gregory Macalister Mathews发现豪勋
爵岛的椋鸟较为褐色及灰色,故他称它们为豪勋爵椋鸟(Aplonis fusca hulliana),
而在诺福克岛的则称为绿头辉椋鸟(Aplonis fusca fusca)。这两种椋鸟均已灭绝。
赤鬃果鸠(Ptilinopus mercierii)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特有的一种鸽子。
大溪地矶鹬(Prosobonia leucoptera),又名塔希提矶鹬,是法属波利尼西亚大溪地
特有及已灭绝的鹬。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在第二次旅程中,于1773年发现了唯
一一个大溪地矶鹬的标本,但它们于19世纪灭绝。
塔希提岛红嘴秧鸡(Gallirallus pacificus),又名塔希提秧鸡,是一种已灭绝的秧
鸡。它们曾于大溪地出没,于1773年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的第二次旅程中就捕
获了一只,并由约翰·雷茵霍尔德·大众特(Johann Reinhold Forster)来描述及由
福尔斯特(Georg Forster)描绘。不过这个标本的去向不明。塔希提岛红嘴秧鸡不能
飞行,有可能是由黄领秧鸡衍生而来。
黑额鹦鹉是于1769年詹姆斯·库克的第一次旅程中发现,所采集的三个标本有两个现正
存放在利物浦,一个则在特灵的沃尔特·罗思柴尔德动物学博物馆。然而,利物浦的其
中一个及特灵的标本可能是在1773年库克第二次旅程中采集的。另一个标本是于1842年
采集,现正存放在佩皮尼昂。最后已知的标本是于1844年采集,现正存放在巴黎的国立
自然历史博物馆。
牛犬鼠(Rattus nativitatis)是栖息在印度洋圣诞岛高山及密林内的大家鼠。它们的
尾巴短小,背部有一层2厘米厚的脂肪。它们以细小的群族居住,在树根或树孔内筑巢
。它们懒洋洋的,日间从不攀树。最后见到它们是于1903年。它们的灭绝可能是因黑鼠
带来的传染病所造成的。
麦克礼鼠(Rattus macleari),又名麦氏家鼠,是印度洋圣诞岛上生活的大型大家鼠
。它们曾经很丰富,晚上很易见到它们的踪影。它们令圣诞岛红蟹的数量下降。入侵的
黑鼠所带来的传染病令麦克礼鼠消失。最后是于1903年见到它们。它们也会与大家鼠杂
交。
新不列颠紫水鸡(Porphyrio albus),又名罗德豪紫水鸡或留尼汪白渡渡鸟,是澳洲
豪勋爵岛特有一种秧鸡。它们像紫水鸡,但身体较为短及双脚较顿。它们的身体呈白色
,有时会有一些蓝色的杂色。它们可能不能飞。另外有身体是完全蓝色的形态,但不肯
定是否属于此物种或是紫水鸡。现存的两个标本的羽毛都是白色的。
绒狐蝠(Pteropus pilosus),又名巴洛岛狐蝠、帕劳果蝠或帕劳狐蝠,是密克罗尼西
亚群岛帕劳已灭绝的狐蝠科动物。它们的翼展阔约60厘米。毛皮呈褐色,腹部的毛较长
及呈银色。它们可能于1874年因过份猎杀而灭绝。现时已知有两个标本,其中一个存放
在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库赛埃岛辉椋鸟长约20-25.4厘米。它们像乌鸦,呈黑色。喙长而且弯,与尾巴一样长。
关岛狐蝠(Pteropus tokudae)是关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一种细小及已灭绝的狐幅。它
们最先于1931年被纪录,最后的标本是于1967年发现的雌性狐蝠。它们经常与较大的玛
利安娜狐蝠一同生活。它们消失的原因可能是被猎杀或失去栖息地。
加姆岛野鸭(Anas oustaleti)是一种马里亚纳群岛特有及已灭绝的鸭。它们有时被认
为是绿头鸭、太平洋黑鸭或斑嘴鸭的亚种。
斑翅秧鸡(Nesoclopeus poecilopterus)是斐济特有的一种秧鸡,标本最后于1890年
在维提岛采集。它们是于19世纪发现,一些标本正存放在波士顿、伦敦及纽约。最后未
确认的报告是于1973年。
小兔形袋狸(Macrotis leucura),又名小兔耳袋狸,是像兔的袋狸。它们的大小如幼
兔,生活在澳洲中部的沙漠。自1950年代起,相信它们已经灭绝。小兔形袋狸最先于
1887年发现。它们是杂食性的,主要吃白蚁、蚁及根。它们呈灰褐色,下身呈浅灰色,
尾巴白色。它们比兔耳袋狸细小很多,只有300-450克重。
查塔姆秧鸡主要分布在新西兰查塔姆岛上,和鹤的历史一样久远。查塔姆秧鸡体长一般
在0.53 m左右,高约0.4 m,重约2 kg。由于雌雄同色,因此很难区分。它们的背部和
腹部的下半部为红褐色并带黑斑。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从喙的上缘延长到额上有着各种各
样美丽的颜色。1842年,是人们能够猎杀到查塔姆秧鸡的最后一年,之后这种古老的生
物便永远消失了。
利齿狐蝠(Acerodon lucifer),又名齿狐蝠、菲律宾潘那岛果蝠或班乃岛利齿狐蝠,
是菲律宾一种已灭绝的蝙蝠。导致利齿狐蝠灭绝的原因可能是砍伐林木或过度猎杀。它
们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军营中出没。
Ixobrychus novaezelandiae
Diaphorapteryx hawkingi
Diaphorapteryx hawkingi
北方亚种D.s. lasiotis体型较大,曾广布于印度,印度支那,与中国华南地区。现已
灭绝,其中在中国是1916年灭绝的。现在缅甸与云南仍有未证实的目击报告。 近期在
神农架发现石化程度很轻的骸骨,说明直到近代,这里依然有犀牛的存在。
北海道狼,又称虾夷狼,是一种已灭绝的狼,曾分布在日本的北海道、桦太、千岛群岛
一带,后来因为人类大量猎杀,导致北海道狼的数量减少,在1889年灭绝。
日本狼(学名:Canis lupus hodophilax)是一种已灭绝的狼亚种,曾经在日本大量繁
衍,分布于本州、四国、九州,之后被人大量猎杀,最后在1905年灭绝。另一亚种北海
道狼和日本狼是近亲,但亦于1889年灭绝。
熊氏鹿(学名:Rucervus schomburgki )是产于泰国的一种鹿,熊氏鹿的主要栖息地
是森林。之前,人们祭拜熊氏鹿,保佑大家平安,之后受到威胁,人们大量取得鹿皮,
导致熊氏鹿在最后的1932年灭绝,最后一只目击的熊氏鹿是被人猎杀灭绝于1932年。
爪哇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sondaica)是曾经存活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一个
虎的亚种,自从1980年代就已灭绝。爪哇虎是除巴厘虎和苏门答腊虎外,生活在印尼境
内的第三个虎亚种,也是最近期绝灭的一种虎。虽然迄今还不时有目击的传闻,但都未
获得证实。
叙利亚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ppus)是一种分布在叙利亚山区及沙漠的亚洲野驴
亚种。最后一只于1928年在维也纳动物园死去。现已灭绝。
台湾云豹(学名: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a),属于台湾特有亚种的猫科动物,
也是台湾本岛最大型的肉食野生动物之一。尽管自80年代中期起,便无人再亲眼看到野
生台湾云豹的踪迹,然而,它一直被视为是最珍贵的野生动物,甚至属于台湾原住民之
一支的鲁凯族好茶部落,还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从台湾云豹变来的。台湾云豹原为栖息
在中低海拔阔叶林间的大型猫科动物,在土地被大量开发之后,台湾云豹被迫迁往高山
,最后的栖息地是玉山和北大武山。经过台美生态学者合组研究团队调查十三年来的研
究,于2013年4月宣布台湾云豹可能已经灭绝,隔年2014年4月台湾云豹已确定灭绝。
日本海狮(Zalophus japonicus)是已灭绝的海狮。于2003年前,日本海狮都被认为是
加州海狮的亚种,但后来有指日本海狮与加州海狮有不同的栖息地及行为,故被分类为
独立的物种。
白鱀豚(学名:Lipotes vexillifer)亦称白鱀鲸、白鱀、白旗、白鳍、白夹、江马、
青鱀、扬子江豚及长江豚等,是一种淡水鲸类白鱀豚科动物,仅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流域
,这是白鱀豚科中唯一的独特物种,至20世纪由于种种原因使其种群数量减少,2002年
估计已不足50头。
白鳍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另外四种为拉河豚、亚河
豚、恒河豚、印河豚)中疑为已灭绝的一种。
滇螈(学名:Hypselotriron wolterstorffi)为蝾螈科滇螈属的两栖动物,俗名娃娃
蛇(昆明),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云南等地,多生活于滇池周围及其附近的小水
塘、水沟及鱼塘以及稻田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昆明滇池。
斑驴(学名:Equus quagga quagga)又名拟斑马,是南非洲一种已灭绝的动物,前半
身像斑马、后半身像马,是普通斑马的亚种之一,于19世纪后期灭绝。
1996年,已有30多年未曾现身的查氏裸背果蝠(Dobsoniachapmani)被世界自然保护组
织宣布灭绝。幸运的是,2000年,在宿雾岛上这种珍惜的蝙蝠再次被发现。但为了开发
岛屿赚取暴利菲律宾政府并未对这一死而复生的物种做出足够的保护,如果照此现状,
这种已是极度濒危的蝙蝠将再次陷入灭绝的境地。
强壮短尾蝠(Mystacinarobusta),这种生活在斯图尔特岛上的不擅飞行的蝙蝠(新西
兰地区蝙蝠因缺乏天敌导致飞行能力退化)1965年之后就再没有发现过,虽然并没有公
认,但强壮短尾蝠很可能已经灭绝了。
豪勋爵岛上自20世纪70年代就再也没有发现过的豪岛长耳蝠(Nyctophilushowensis)
很可能面临着与强壮短尾蝠一样的命运。
纽芬兰狼(Canislupusbeothucus),曾生活在加拿大东海岸的纽芬兰岛,毛色为白至
杂色不一,由于被视为家畜养殖业的害兽,自1839年开始,当地政府下令剿杀纽芬兰狼
,血腥的屠杀持续到1911年,终于使纽芬兰狼完全灭绝。纽芬兰狼灭绝后,当地的驯鹿
也随之一度出现数量失调终至大量减少的局面,这就是打破自然规律的必然结果。
德克萨斯狼(Canislupusmonstrabilis),曾经活动于德克萨斯和新墨西哥一带,因捕
猎于20世纪40年代灭绝,不过最近这个亚种被认为应并入墨西哥狼。
佛罗里达黑狼(Canislupusfloridanus),这是一个曾经生活在佛罗里达地区的黑色狼
亚种,并一度是当地土著人心目中神秘和庇护神的象征,然而殖民者的到来使佛罗里达
黑狼不断被猎杀,栖息地也受到破坏,最终于20世纪初灭绝。
昆士兰毛鼻袋熊(Lasiorhinus krefftii),一种已经灭绝的食草动物。 原来分布在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等地。由于栖息地遭破坏和人为捕杀等原因,昆士兰毛鼻袋熊于1900
年左右就灭绝了
南加利福尼亚猫狐,一种已灭绝的夜行性食肉动物。主要以鼠、兔和昆虫为食。和其他
种类的狐一样,南加利福尼亚猫狐的食性也表现为多样性,在主食以外,它们有时也吃
一些植物。南加利福尼亚猫狐捕猎时的奔跑速度相当敏捷,即使是在奔跑中转身动物也
非常迅疾。但耐力不持久。
巴基斯坦沙猫(Felis margarita scheffeli),是沙猫的一亚种。它的身材娇小四肢
短,与家猫大小相似,体长0.4―0.5米,体重2—3公斤。它的体背呈淡黄色,体侧毛色
逐渐变淡,腹面为淡黄灰色。
新南威尔士白袋鼠,被英女王誉为澳大利亚最漂亮的动物的白袋鼠终于也在1927年消失
了。
堪察加棕熊(学名:Ursus arctos beringianus)是棕熊的亚种之一,头大而圆,体形
健硕,肩背隆起。主要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多在白天活动,行走缓慢,没有固定的
栖息场所,平时单独行动,食性较杂,植物是各种根茎、块茎、草料、谷物及果实等,
喜吃蜜,动物包括蚂蚁、蚁卵、昆虫、啮齿类、有蹄类、鱼和腐肉等。冬眠,在冬眠时
体温、心跳和排毒系统都会停止运作,以减少热量及钙质的流失,防止失温及骨质疏松
。奔跑时速度可达56公里/时。冬眠期间产仔,每胎1~4仔,春季雌熊常带小熊在林中
玩耍。分布于俄罗斯亚洲区域,堪察加半岛南部。
瓜岛叉尾海燕(学名:Oceanodroma macrodactyla),或称作瓜达卢佩海燕,是一种细
小的海燕,可能已经灭绝。
诺福克岛鸽(学名:Hemiphaga novaeseelandiae spadicea)有时亦被称作伍德鸠(
Wood quest)。是新西兰鸠的一个亚种,为诺福克岛的特有品种。于20世纪灭绝。早期
的记录证实了这种鸟的存在,但其的习性不明。根据其他亚种的习性推断,它们可能以
植物的果实为食。
新喀里多尼亚秧鸡(Gallirallus lafresnayanus)是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亚一种大型及
不能飞的秧鸡。它们上身呈深褐色,下身呈灰色,黄色的喙向下弯曲。它们的叫声及是
否白天出没都不明。
1 (共1页)
进入Travel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云游记2 (转载)初秋重游冰川及Montana - 1
纽约印象 之 百事可乐总部的雕塑园巴黎罗马感恩节纪行 实用备忘录(四) 罗马
Polynesian Tan -- 信马由缰一个人的秘鲁
10 Days, 10 National Parks (序)The Land Down Under 澳大利亚水彩-热带雨林
加勒比cruise东,西,南哪条比较好?烈日,老石头,和咕嘟嘟的水烟声 - 叙利亚6
闲游散记--重游佛州(二)—Everglades漫步+ Biscayne猎奇走遍千山万水忆旧篇(12)--丝绸之路之敦煌
2005 Spring National Park Trip 6与熊共舞——翻山越岭去看熊
阿根廷,不要眼泪——说茶归去来兮(七)哒哒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它们话题: 灭绝话题: 蜜鸟话题: 一种话题: 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