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Travel版 - 数羊贴
相关主题
[圣诞活动]2012总结/2013展望求助!冬天带爸妈在湾区两三天有啥可以玩的么? (转载)
CNNGO全球最丑十大建筑刚从Puerto Rico回来汇报
飞机太危险,从伊斯坦布尔到柏林准备走陆路了Erie伊利湖在宾州这段有什么好玩的?
康萃05西南游之(5):小城page寒假开车出去思考人生,求路线
新墨西哥州游记-5PhiPhi Don 四天三夜
波多黎各之行第四日――圣胡安老城[寻旅友]5月初周末Great Basin NP
2007年5月底 肯塔基三日钻洞游有人去ARUBA玩过吗?
Tulum Beach, Mexico假名西班牙12日11科尔多瓦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摩尔多瓦话题: day话题: bucharest话题: 德涅斯特河话题: 火车
进入Travel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n
发帖数: 10693
1
睡前发贴催眠
东欧小玩
Day 1: 到达罗马尼亚Bucharest,下午Bucharest,晚七点夜火车去摩尔多瓦
Day 2: Orheiul Vechi (岩洞教堂及周边)
Day 3: Tiraspol(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首都一日游)
Day 4: 首都Chisinau一日游(2小时就够),下午夜火车离开
Day 5: Bucharest全天
Bucharest部分:
M******n
发帖数: 43051
2
羊呢?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睡前发贴催眠
: 东欧小玩
: Day 1: 到达罗马尼亚Bucharest,下午Bucharest,晚七点夜火车去摩尔多瓦
: Day 2: Orheiul Vechi (岩洞教堂及周边)
: Day 3: Tiraspol(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首都一日游)
: Day 4: 首都Chisinau一日游(2小时就够),下午夜火车离开
: Day 5: Bucharest全天
: Bucharest部分:

s***n
发帖数: 10693
3
摩尔多瓦
s***n
发帖数: 10693
4
一边发贴一边在心里数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羊呢?
s***n
发帖数: 10693
5
Orheiul Vechi包了个车,因为到达Chisinau时赶公交班车时间有点紧,即便做了公交
没有直达仍要专车,太麻烦。
Tiraspol自助游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自己确保出入境卡填对,没见有出入境官员索贿的。
Chisinau很小2小时就够,市区外有一些葡萄酒酒窖可以参观。
a**4
发帖数: 1050
6
有味道
z*******e
发帖数: 935
7
见过一个摩尔多瓦的女神。摩尔多瓦妹子质量是不是都很高?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睡前发贴催眠
: 东欧小玩
: Day 1: 到达罗马尼亚Bucharest,下午Bucharest,晚七点夜火车去摩尔多瓦
: Day 2: Orheiul Vechi (岩洞教堂及周边)
: Day 3: Tiraspol(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首都一日游)
: Day 4: 首都Chisinau一日游(2小时就够),下午夜火车离开
: Day 5: Bucharest全天
: Bucharest部分:

k*****a
发帖数: 610
8
楼主该考虑换相机了:肉、紫边、变形。
s***n
发帖数: 10693
9
贴一篇去年写的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昨日情怀
驶向前苏联的火车
我在戛然而止的铁轨声中醒来,借窗外惨白的灯光,看分针慢慢挪动:四点零一,零二
,零八零九——好长一段死寂,随后有杂乱的脚步声、说话声,再然后是敲门声。有警
察走进来,尽管态度远谈不上凶狠,但那一身从头到脚的迷彩,却总让人有被劫车的恍
惚。
这里是罗马尼亚的边境城镇,温格内普鲁特(Ungheni Prut),距摩尔多瓦不过几百米
的距离。从一头到另一头,却经历了无尽的等待:昏暗的车厢中人来人往,护照被罗马
尼亚边警收走,许久才归还。摩尔多瓦那边略好一些,边警带着证件检验仪上车。除此
之外还有海关官员,无视我们无辜的眼神,翻开地板床底板,一一细查。所有手续办妥
,若你以为可再次上路,那便错了:车厢开始轻微地震动,接踵而来的是蹒跚和巨响—
—国境线的另一边,尚保存着前苏联时期的铁轨,所以,所有进入摩尔多瓦的火车,须
在此更换底盘。可别小瞧了这加宽十厘米的铁轨,它是特有的苏联式防御:苏德战争之
始,德军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战线推进了三百公里,但由于铁轨规格不同,所有进
入苏联的补给火车,不得不在边境更换底盘,可想,德军铁路部永远处于超负荷的状态
,才给那边苏军争取到喘息的机会。这充满传奇色彩的底盘转换,于列车员却熟稔到形
同吃饭睡觉,他披着大氅,倚在幽暗的过道上,呆滞无神地望着窗外。倒是我等猎奇的
游客,心中旧情怀泛滥,忍不住将身下的枕木想象成时代的转折,仿佛往前,再往前,
就能重回到旧日苏联。接近六点的时候,一切又都回归平静,火车再一次缓缓启动,只
剩下车轮滚滚,一下,又一下地撞击着变宽的铁轨。
比咖啡因更有效的,便是陆路过境的这番折腾。偏头见车窗外天空已泛出隐隐清白,胡
乱地想象着基希讷乌(Chisinau)的模样,再不能成眠。不知这算不上算是一场说走就
走的旅行,原本的复活节计划是罗马尼亚,皆因seat61(著名火车信息网站)上一则信
息,一时兴起,加买了去摩尔多瓦的车票。我们大约都已习惯做空中飞人,早淡忘了火
车的样子,飞机频频出事的那阵,曾戏谑seat61才是挚友,只可惜这样的幽默却冷到无
人能懂。无论如何,选择火车作为进入基希讷乌的触角,显然最合适不过,从不加修饰
的隔板到过时的老式地毯,它符合我对昨日情怀的所有想象。若说伦敦开往威尼斯的东
方快车代表了贵族们的辉煌往昔,那只有在这破旧的慢车上,你才能混入基层,找回同
盟的亲切,那些听不懂的问候,看起来似乎也更真心实意。只可惜这样的伪装持续不了
太久,早晨八点火车终于到站。我们越过蹒跚的大叔大婶们,快步向前,身上的旅游背
包在蛇皮袋们的衬托下,显得不合群地刺眼。
修道士和农家菜
这一切的匆忙都是有原因的。将酒店定在离火车站步行五分钟的地方,为的是能赶在当
天造访老奥尔海伊(Orheiul Vechi)——嵌于崖壁上的洞穴修道院。约好的司机是位
上年纪的老伯,见我们从电梯出来,远远便站起来颔首示意。我担心他如世界上大部分
的司机一样,喋喋不休地搭话或是练习英语,但谢天谢地没有,眼前的大伯略显腼腆但
又不失礼貌。扯聊通常无妨,但对于折腾了一大早没睡好的我来说,这简直太好,不用
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
老奥尔海伊不算远,若不算堵车及同牛羊鸭鹅间的一次次相让,一个多小时便可到达。
我本以为只是来看又一座修道院,如过去看过的十几座一样,到了才发现另有玄机。这
小地方或正是整个国家的缩影:世界上并无永恒的君主,所有的胜利终会被时间击溃。
达契亚时代当地人曾在这里建有要塞,后被罗马人吞并。十四世纪时斯特凡大帝也曾来
过,又被前来扩张的鞑靼人占领,他们在同一片土地上建起新的碉堡、新的城市,亦在
时间的洪流中被一点点吞噬。更近一些是前苏联时期,苏维埃政府关闭了当地新建在山
顶的教堂,直到摩尔多瓦独立后才重对外开启。多少文明政权在这里来去匆匆,却鲜有
人为之驻足。
洞穴修道院是整个遗迹群中最重要的一处,穿过农民居所,沿空荡荡的小道上山,一路
仅我三人迤逦而前。据说当初修士们进修道院的入口,已毁于十九世纪的一场地震,如
今的门洞是后来重建。门板仄仄的掩着,我迟疑着没有举步向前,怕打扰隐修的修士—
—是渺无人烟的山脊,让我在瞬间里有了幻觉,以为这会是一场浪漫的偶遇,却独忘了
刚在山脚买过的观光门票。嘎吱一声,司机以不容置疑的热情上前拉门,将我从浪漫的
幻想中拉回现实:光哗地撒在阴暗走道中,那条冗长的甬道一直斜伸下去,没有滴水的
钟乳,没有蛰伏的蝙蝠,黑暗的那一头,等待我们的,仅是一个摆摊的修士。
洞穴修道院于十四世纪由东正教教徒建立,一代又一代,他们在在这石壁上凿出的空间
中生活、修行,直到十八世纪才被完全遗弃。摩尔多瓦独立后不久,有一些修道士重新
回到这里,以滴水之力,将它慢慢恢复成从前的样子。我没有遇到那个盛传中健谈的、
会一点英语的白发Ife,眼前是位相对年轻的修士,占了小礼堂的角落,卖些蜡烛挂画
之类。见有人进来,巴巴地跟上来却又一言不发。我们的到来对他究竟意味着什么,谜
底因沉默而封存,或许是能多卖几根蜡烛,或许是可以得一些善款,又或许,他只是太
渴望同人讲话,哪怕只是眼神的交流。在这少有人光顾的岩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他们守在阴暗的甬道尽头,又能等到多少人再来叩门。他把我们引到一扇不起眼的木门
边,门被推开的一瞬光打进来,修道士苍白的面孔忽然有了神采。他骄傲地微笑着,示
意我们向前。门外是个由岩石生生凿出的平台,列乌特河上的风迎面吹来,呼呼作响,
苍茫云层下闪动着长河的光芒。这光芒,或许便是支持他守护在黑暗里的力量罢。
回程路上去吃了酒店推荐的动人“农家菜”,所谓农家,就是由不懂英文的当地居民,
在装修成旧时模样的民宅中,身着传统服饰准备午饭,方便游客追寻那些怀旧情怀。这
用以兜售的人造情怀标价二十欧元,没吃饱但总算将水喝足后我们爽快掏钱,心里亦对
酒店说的“动人”有了深刻理解。
后来,我终于还是没有去传说中的克利科瓦(Cricova)酒窖,尽管在这个据说是欧洲
最不出名的国家,它是最出名的旅游支柱,有能让人流连忘返的葡萄美酒。但或许只是
我觉得吃比喝有趣,于是谢绝了酒店的又一次动人推荐。那么最后多出的半天都去了哪
里?我们重走了基希讷乌的大街小巷,混在充满当地人的小饭馆里,用远不够支付情怀
的价钱点了满满一桌美食,烤肉馅饼芸豆热汤,吃了个大快朵颐。
白城石花
我总以为肯花些力气,去个不出名的地方,心底多少会对目的地有些别样的情感,可原
来并不是所有的游客都欣赏摩尔多瓦。旅游论坛上不乏当自己是世界中心的自大狂们,
将基希讷乌说的一文不值。有人看不下去,忍不住跳出来反驳:学五十当地单词,并且
,不要把它当作成未经发现的华沙和布拉格!我不禁会心大笑,庆幸自己虽仍是摩尔多
瓦语文盲,但总算没把目的地幻想成又一座繁花似锦的旅游城市。这个国家的首都就如
预想一样,苍白的一塌糊涂:从酒店十五楼的房间阳台俯瞰斯特凡大街,除了蓝天竟看
不到太多色彩:眼前的城市经历过二战炮火的洗礼,现有的建筑多为战后由白色石料新
砌,故又有白城石花之称。石花的说法兴许已过时——据说,从高空鸟瞰,整个基希讷
乌仿佛一朵石雕的花,各类白色的建筑构成了它的五个花瓣。可它扩张的脚步从未停止
,如今已难觅当年的五瓣形状。但说当地人爱花倒是真的:大教堂公园后的鲜花市场,
在暗沉的冬日天色中,约是这城市唯一斑斓所在。沿斯特凡大街一路往西,崭新的公车
同老式电车交替驶过,恍惚间让人不知今夕何夕。迎面走来的行人,大多如他们的城市
一般,面色苍白,但当被拦下问路时,却绝不吝啬为你提供力所能及的所有帮助。我享
受过客同城市间的这般平衡,既没有被包围在层层观光客之中,也不至于被当地人反猎
奇作猴子围观。这条路的终点是斯特凡大公的雕像,他是摩尔多瓦人的英雄,亦是罗马
尼亚人心中的英雄。手持宝剑高举十字架的他,一如百年前巍然而立,守护着自己的臣
民。回程行至议会大楼前,偶遇示威队伍,警察早见惯了场面,慢条斯理地维持秩序。
回来后查了队伍挥舞的旗帜,是摩尔多瓦共产党的标识,这大概是在野党同执政党间永
恒不变的节目,连我们这些迷惘的外国脸孔,都被热情塞了传单。相对而言,路人们倒
温和慵懒多了,即便巨变将至,也未感觉到太多的激动和焦灼。
不懂俄语又不懂摩尔多瓦语的我们,后来,在误打误撞下倒也结识了当地朋友,交流时
用的自不是俄语摩语更不是手语,除了少量英语,主要沟通方式竟是中文——同瑞塔的
相遇简直匪夷所思,当时,她正和朋友彼得去买泳镜,擦肩而过间听到我们的对话,便
转身以同样标准的普通话问候,你们来自中国?这是到摩尔多瓦的第二个夜晚,我和同
伴吓了个不轻,这惊吓来自于语言与形象的错位:环顾四下,除了眼前金发碧眼的女孩
及朋友,再无他人。
瑞塔曾在中国读过两年硕士,离开后仍不忘樱花绚烂的校园。说起往日种种,我们站着
聊了半天,不甚过瘾,于是找了地方坐下。咖啡馆挂着Julius Meinl的牌子,是我最喜
欢的奥地利咖啡,饮料单是嵌在桌内的平板电脑,现代到让人一时忘了身处何处。我想
把中文名字写给瑞塔,但四下张望除了平板竟找不到纸笔,最后还是同伴手里的iphone
解决了问题,而就在一街之隔的贫民窟中,仍有人正拿着诺基亚时代的砖头手机,匆匆
跳上除了喇叭其他都响的老式公车。
遥远的它
德涅斯特河左岸其实压根不遥远。去首府蒂拉斯波尔(Tiraspol)有很多种方式,你可
以选择以不算昂贵的价格,从基希讷乌雇佣导游开车陪你前往。他们自会帮你搞定一路
上的麻烦,带你去最值得参观的景点,然后给你讲你所希望听到的故事。或也可以同我
们一样,和去敖德萨的乌克兰人混在一起,以更廉价的火车进入,同入境官员捉迷藏,
然后,如无头苍蝇但总算自由地四处乱转。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单程时间,都不会超过
两个小时。
我们在一个阴天的早晨到蒂拉斯波尔。下火车那刻,手里紧揣着的五英镑纸币,已因手
汗而变得潮湿——这是关于德涅斯特河左岸的众多传说之一:入境时会有官员刁难索贿
。从站台到出口不远,但已有足够的时间容我胡思乱想,这里的海关是什么样,有人持
枪吗,边警能讲几句英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天马行空中我发现自己竟已站
在了火车站外。没有人挡道,自然也没见,传说中的“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出入境
管制站。
德涅斯特河左岸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共和国。它被孤星称为“欧洲最奇怪的角落”:虽属
于摩尔多瓦领土的一部分,但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那场内战,让他们来不及道一声珍重
,便已双双转身离去。这不仅是两个地方的事,俄罗斯的介入,使得这恩怨更如腾葛纠
缠不清:自几个世纪前的沙皇时代起,经历比萨拉比亚,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苏维
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东斯拉夫人在这里几进几出,逐渐扎根落户。于是,当摩尔多瓦
从前苏联脱离,以斯拉夫人为主的德左,却选择了留下。他们在俄罗斯暧昧的支持下自
立为国,即便这独立宣言从未被国际所承认,煞有其事地实行出入境管制,倒也不奇怪
了。
担心出境时会有麻烦,明明已“入境”的我们,又急匆匆回到火车站寻找入境处。在空
旷的大厅中遇到一伙六七人的小分队,大多来自美国,亦是满脸迷惘。带头的女孩在基
希讷乌教英语,会说一点俄语。拉了个当地人叽里咕噜一番,五分钟后,传说中的边警
便真出现了。他看起来更像一个杂货店的伙计,穿着便服,绕进带着窗口的小屋,找出
一叠白色的小卡片,心不在焉地往外一推,喏。于是,稀里糊涂间,我们才算正式进入
到这不存在的“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
这座城市比传说中的更小。我以为基希讷乌已算萧条,相比之下,蒂拉斯波尔简直好像
一座死城,多半也是阴天的缘故,一路上几乎不见行人。整个城市最有人气的地方,竟
是位于十月二十五大街上的邮局。在这里,除了苏维埃风的明信片,你还能找到两种邮
票,为国际邮政网络所承认的摩尔多瓦邮票,或者,仅在这个“国家”内通行的,德涅
斯特河左岸邮票。出售明信片的大婶,抬头见是东方面孔,面无表情地扔出两张国际邮
票。“不不,还有那些”,我指了指印有苏沃洛夫元帅,沙俄时期的俄国英雄,的当地
邮票,想留作收藏。她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竟露出一瞬即过的笑容。我不确定德左人对
俄罗斯的爱,是否真像传说中一般致死不渝。眼前所见,确是一个横空出世的前苏联,
飘扬着镰刀斧头旗,大街上便可见纪念苏联二战胜利的T34坦克,以德涅斯特卢布为流
通货币,市政府大楼前高耸着列宁塑像,甚至,将苏沃洛夫元帅印在自己的邮票纸币上
。这里的一切仿佛定格在昨日,好似梦呓。十月二十五日大街的尽头是烈士陵园,以永
不熄灭之火,纪念内战中捐躯的军人,不少黑白照片前都摆着花束,这些血红的花瓣构
成了阴天中唯一色彩,让冰冷的墓碑总算多了几分温暖。这是德左人心中的自由之战,
摩尔多瓦那边倒低调多了,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一场难言之痛罢了。
离开时刚好错过一班火车,手忙脚乱间总算挤上回基希讷乌的小巴。开过跨越德涅斯特
河的大桥时我尚在打盹,错过了横店影视城才能看到的沙包袋们、还有戒备森严的层层
岗哨。说森严定是夸大了,否则怎么会容我这外国面孔一路无事睡回基希讷乌。唯二次
停车是在边境城市宾杰里(Bendery)市附近,由德左方和摩尔多瓦方分别上车收入境
卡及检查护照。他们表现得专业迅捷,大约早见惯了来猎奇的游客。是的,一个莫须有
的国,注定了会是一片被猎奇的土地。无论游客还是记者,总能带着早期待好的答案满
意离开:如书上描述的一样,蒂拉斯波尔,果真是一座露天苏维埃博物馆;随乌克兰问
题的大热,以“下一个克里米亚”为题的报道亦是迭起;连公投结果都毫无悬念地支持
着这样的主题: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97%的民众支持投入俄罗斯的怀抱。然而,即便这
是一个以斯拉夫语为主的地区,总还有那么一小簇讲罗马尼亚语的摩尔多瓦遗民,是什
么让他们选择坚定地脱离曾经的故国?除了普京开出的高额养老金、低廉的能源,我相
信其中总该有别的原因。但从来,从来就没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我不禁又想起那晚同瑞塔的相遇:我们始终未特别提及德左,若将相谈甚欢的跨国友谊
,搞成目的性十足的政治访谈,未免显得太过没劲。但我知道,蒂拉斯波尔,这是个注
定逃不掉的名字,它终于还是出现在我们的对话之中。“你们去了蒂拉斯波尔?”瑞塔
问起我们的行程,自然如实相告。她大约是不能理解外国游客的猎奇心理,不确切地复
述了这地名,“那里是什么样的?”
德涅斯特河的那一头,我仿佛在突然间明白了它到底有多远:瑞塔并不宅,她曾数十次
往返罗马尼亚,足迹遍布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北美,甚至更遥远的中国,而说到仅两小
时之隔的蒂拉斯波尔——“那里是什么样?”眼前的女孩还年轻,可于大部分摩尔多瓦
人来说,这是在二十多年前,内战爆发的那一天,他们便已然明白了的罢:可明日,明
日已隔天涯。
s***n
发帖数: 10693
10
现在已经换了嘿嘿嘿

【在 k*****a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主该考虑换相机了:肉、紫边、变形。
1 (共1页)
进入Travel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假名西班牙12日11科尔多瓦新墨西哥州游记-5
【圣诞活动】2012总结跟2013(骗包子帖)波多黎各之行第四日――圣胡安老城
夏威夷的一个奇怪现象2007年5月底 肯塔基三日钻洞游
请教关于科尔多瓦和托莱多的行程Tulum Beach, Mexico
[圣诞活动]2012总结/2013展望求助!冬天带爸妈在湾区两三天有啥可以玩的么? (转载)
CNNGO全球最丑十大建筑刚从Puerto Rico回来汇报
飞机太危险,从伊斯坦布尔到柏林准备走陆路了Erie伊利湖在宾州这段有什么好玩的?
康萃05西南游之(5):小城page寒假开车出去思考人生,求路线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摩尔多瓦话题: day话题: bucharest话题: 德涅斯特河话题: 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