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Talk版 - 帝道立德 到了后来
相关主题
田涵:从水结晶实验看中华传统文化[转载] 关于经络穴位的生理学思考
皇道无为 笔者梳理了整个中华历史中治国之道的...李洪志先生所宣扬理论的矛盾之处之一
二战时, 一个小女孩被纳粹活埋前说了这样一句话, 你想不到!“主佛”执著的亲情
自古至今关于外星人和飞碟UFO的传闻从未停息明慧网在说谎
上苍下雨,促成母子相认多伦多庆祝逾亿人三退 法轮功受赞誉(图)
治国大道(八):儒家治国有“绝对的本事”的“师父”咋不管帮弟子“拿难”?
要什么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法内乱不可避免
缘来缘去皆是福 龙山的善国寺有两个和尚大法内乱不可避免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建立话题: 天下话题: 生命话题: 和谐话题: 人类
进入Talk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f***u
发帖数: 276
1
治国大道(二):帝道立德
李道真
二、帝道立德
到了后来,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与物质生活的丰富,人类的道德开始堕落,心灵变得不
再纯真,被各种私心欲望所充塞污染,开始变得聪明狡诈、相互争斗。这样人类便慢慢
与自然大道产生了间隔,离神越来越远,神力就逐渐消失,自然环境也随之越来越恶化
,人类开始与自然万物为敌,相互戒备伤害,生存状态慢慢变得痛苦而艰难。
由此,皇道便慢慢在历史中没落。《洛书》中说:“皇道缺失、没落后,帝道便开始兴
起。”(6)
于是,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三皇时期,进入了这一轮五千年文明的五帝时期。五帝时
期是这一轮中华文明的开端,起源于黄帝。其实五帝时期也并不是指只诞生了五位帝王
的时期,而是以五位帝王为代表的时期,以黄帝为始祖,到舜帝结束,时间跨度近约千
年。像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舜等,都是五帝时期的帝王。
《说文解字》中说:帝与谛同义,意为能洞悉世间万物的真谛,是统治天下的君王称号
。(7)
《管子•真法篇》中也说:能洞察、体悟出天道的为帝。(8)
《礼记•谥法》中说:效法天地之道,而建立起天地般博大之“德”的称为帝。
(9)
《尚书大传》中也说:帝,效法天道而建立道德、设立刑法……(10)
根据以上所述,可以得知:洞悉天地万物,从中参悟出大道,并遵循大道建立“德”,
以“德”教化天下百姓的,称为“帝”。
在三皇时期,人类处于先天的纯真无邪状态,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皇”直接彰显天道
,以开化蒙昧,使心灵纯真而简单的初期人类,在道中自然率性而为,施行无为而治,
天下行于道中。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進程中,人类的心灵慢慢变得不再纯真,被各种私心欲望所污染,开
始相互欺诈、争夺,社会中相应出现了犯罪与战争等灾祸。此时,人类已经背离了大道
,不能再任由百姓自然率性而为,必须建立“德”,以规范天下百姓的言行,引导百姓
重新回归于道的标准。
此时,“帝”便应运而生。他们洞悉天地万物,从中参悟大道,因而建立“德”,以德
规范天下百姓的言行,引导百姓回归于道中,以达到无为而治的最终目标。这就是老子
所说的:失道而后德。
那“道”与“德”的区别在哪呢?
确切的说,德是依照道而建立的准则。中国古老而神秘的无字天书《周易》,所表达的
其实就是一种对应关系:天象变化对应而引起的人间变化。同时《周易》还展现了天道
运行所对应生成德的过程:乾道生坤德,顺之者吉,逆之者凶。
生涩的理论可能难以理解,下面举简单的事例来说明:
当人类纯真无邪之时,根本不懂得欺诈为何物,没有任何的心机与智巧,人言为信,天
下无欺。这时人类的心中,根本没有“诚信”这个概念,因为没有欺诈,所以与这时的
人类讲诚信完全是多余的。这就像是天真无邪的幼儿一样,他根本不懂得欺诈,与他讲
诚信反而污染复杂了他的心灵。这就是道,回归于生命最纯真无邪的先天状态,一切只
是自然率性而为。这时“道”是无形的,因为天下都行于道中,所以谁也觉察不到“道
”的存在,他是维系天地万物自然和谐运行的机制。
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心灵慢慢变得不再纯真,被各种私心欲望所污染,从而生出心
机与智巧,出现了欺诈、争斗等。这时,天下便偏离了“道”,天下的和谐与平衡便被
打破,生命间开始相互伤害,带来各种痛苦与灾难。为了使天下重新归于和谐美好的状
态,就必须使生命回归于“道”。所以必须有大智慧的生命能从天地万物间参悟出道,
参悟出这套使天地万物维系和谐与完美的机制,因而使“道”显形,以建立参照标准,
使生命回归。这建立起来的参照标准就是“德”,这从天地间参悟出道的大智慧生命就
是“帝”。
比如:当生命偏离道,产生了欺诈后,便打破了原有的社会和谐,这时便会相应产生“
诚信”这种“德”,以纠正生命的偏离,使生命能回归于道,“德”就这样慢慢建立起
来了。
“德”是依据“道”所建立的标准,也可看作是“道”在人间的一种显形。当天下万物
都行于道中时,是不存在“德”这个概念的,此时“道”是完全无形的。在生命偏离了
道后,自然和谐被打破,才有了参照与对比,道便被觉察出来。正如没有“上”作为参
照与对比,就无法建立“下”这个概念一样,它们是一体同在的。
在生命偏离了道,打破了原有的和谐,便有了对比与参照,这时“道”便得以“显形”
,“帝”便从天地万物间参悟出这套和谐完美的机制,因而建立起标准,使生命回归于
和谐,这便是“德”。因此当生命偏离大道,产生了“欺诈”时,便建立了“诚信”;
产生了“恶”便建立“善”,产生“争斗”便建立“谦让”……
当生命纯真无邪之时,一切都自然率性而为,行于道中,天下完美而和谐,根本不需要
用“德”去规范言行,那是多余的。这就是“皇”道,也就是孔子晚年时所说的终极境
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其实就是回归于道中后,一切自然率性而为。这是孔子经过一生的
历练,不断修德,最终回归于道的过程;说明儒家走到了顶点,便回归于道家;“德”
完备而达无形时,便归入了“道”。
帝通过悟道立德,引导天下百姓回归于道的标准,最终实现无为而治,这是后天的无为
而治,与皇道时期的先天无为而治是有差别的。
据史料记载,五帝时期,最后一个接近无为而治的帝王是尧帝。
据说尧帝在位晚期时,天下被治理得非常好。《高士传》记载说:尧帝时,天下太平、
和谐,百姓生活悠闲自在、无忧无虑,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天下到处一派人间仙境的
景象。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在田野路边击壤而歌,悠然自乐。看到老人快乐无忧的
样子,路人感叹地说:“这些都是尧帝的盛德所赐啊!”老人听到后,唱道:“日出而
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徳于我哉”。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击壤歌”,它描述出尧时那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绝美景象,意境悠
远深长,画面安祥质朴。这也是尧帝使天下大治后,民风民德的纯真展现,一切顺应自
然,好像帝王根本不存在一样。
注:
6、 《洛书》曰:“皇道缺故帝者兴。”
7、 《说文解字》: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
8 、 《管子•真法篇》说:“察道者帝”。
9 、 《礼记‧谥法》:“德象天地称帝。
10、 《尚书大传》:“天立五帝以为相,四时施生,法度明察,春夏庆赏,秋冬刑罚
,帝者任德设刑,以则象之,言其能行天道,举错审谛也。”
f***u
发帖数: 276
2
治国大道(二):帝道立德
李道真
二、帝道立德
到了后来,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与物质生活的丰富,人类的道德开始堕落,心灵变得不
再纯真,被各种私心欲望所充塞污染,开始变得聪明狡诈、相互争斗。这样人类便慢慢
与自然大道产生了间隔,离神越来越远,神力就逐渐消失,自然环境也随之越来越恶化
,人类开始与自然万物为敌,相互戒备伤害,生存状态慢慢变得痛苦而艰难。
由此,皇道便慢慢在历史中没落。《洛书》中说:“皇道缺失、没落后,帝道便开始兴
起。”(6)
于是,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三皇时期,进入了这一轮五千年文明的五帝时期。五帝时
期是这一轮中华文明的开端,起源于黄帝。其实五帝时期也并不是指只诞生了五位帝王
的时期,而是以五位帝王为代表的时期,以黄帝为始祖,到舜帝结束,时间跨度近约千
年。像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舜等,都是五帝时期的帝王。
《说文解字》中说:帝与谛同义,意为能洞悉世间万物的真谛,是统治天下的君王称号
。(7)
《管子•真法篇》中也说:能洞察、体悟出天道的为帝。(8)
《礼记•谥法》中说:效法天地之道,而建立起天地般博大之“德”的称为帝。
(9)
《尚书大传》中也说:帝,效法天道而建立道德、设立刑法……(10)
根据以上所述,可以得知:洞悉天地万物,从中参悟出大道,并遵循大道建立“德”,
以“德”教化天下百姓的,称为“帝”。
在三皇时期,人类处于先天的纯真无邪状态,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皇”直接彰显天道
,以开化蒙昧,使心灵纯真而简单的初期人类,在道中自然率性而为,施行无为而治,
天下行于道中。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進程中,人类的心灵慢慢变得不再纯真,被各种私心欲望所污染,开
始相互欺诈、争夺,社会中相应出现了犯罪与战争等灾祸。此时,人类已经背离了大道
,不能再任由百姓自然率性而为,必须建立“德”,以规范天下百姓的言行,引导百姓
重新回归于道的标准。
此时,“帝”便应运而生。他们洞悉天地万物,从中参悟大道,因而建立“德”,以德
规范天下百姓的言行,引导百姓回归于道中,以达到无为而治的最终目标。这就是老子
所说的:失道而后德。
那“道”与“德”的区别在哪呢?
确切的说,德是依照道而建立的准则。中国古老而神秘的无字天书《周易》,所表达的
其实就是一种对应关系:天象变化对应而引起的人间变化。同时《周易》还展现了天道
运行所对应生成德的过程:乾道生坤德,顺之者吉,逆之者凶。
生涩的理论可能难以理解,下面举简单的事例来说明:
当人类纯真无邪之时,根本不懂得欺诈为何物,没有任何的心机与智巧,人言为信,天
下无欺。这时人类的心中,根本没有“诚信”这个概念,因为没有欺诈,所以与这时的
人类讲诚信完全是多余的。这就像是天真无邪的幼儿一样,他根本不懂得欺诈,与他讲
诚信反而污染复杂了他的心灵。这就是道,回归于生命最纯真无邪的先天状态,一切只
是自然率性而为。这时“道”是无形的,因为天下都行于道中,所以谁也觉察不到“道
”的存在,他是维系天地万物自然和谐运行的机制。
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心灵慢慢变得不再纯真,被各种私心欲望所污染,从而生出心
机与智巧,出现了欺诈、争斗等。这时,天下便偏离了“道”,天下的和谐与平衡便被
打破,生命间开始相互伤害,带来各种痛苦与灾难。为了使天下重新归于和谐美好的状
态,就必须使生命回归于“道”。所以必须有大智慧的生命能从天地万物间参悟出道,
参悟出这套使天地万物维系和谐与完美的机制,因而使“道”显形,以建立参照标准,
使生命回归。这建立起来的参照标准就是“德”,这从天地间参悟出道的大智慧生命就
是“帝”。
比如:当生命偏离道,产生了欺诈后,便打破了原有的社会和谐,这时便会相应产生“
诚信”这种“德”,以纠正生命的偏离,使生命能回归于道,“德”就这样慢慢建立起
来了。
“德”是依据“道”所建立的标准,也可看作是“道”在人间的一种显形。当天下万物
都行于道中时,是不存在“德”这个概念的,此时“道”是完全无形的。在生命偏离了
道后,自然和谐被打破,才有了参照与对比,道便被觉察出来。正如没有“上”作为参
照与对比,就无法建立“下”这个概念一样,它们是一体同在的。
在生命偏离了道,打破了原有的和谐,便有了对比与参照,这时“道”便得以“显形”
,“帝”便从天地万物间参悟出这套和谐完美的机制,因而建立起标准,使生命回归于
和谐,这便是“德”。因此当生命偏离大道,产生了“欺诈”时,便建立了“诚信”;
产生了“恶”便建立“善”,产生“争斗”便建立“谦让”……
当生命纯真无邪之时,一切都自然率性而为,行于道中,天下完美而和谐,根本不需要
用“德”去规范言行,那是多余的。这就是“皇”道,也就是孔子晚年时所说的终极境
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其实就是回归于道中后,一切自然率性而为。这是孔子经过一生的
历练,不断修德,最终回归于道的过程;说明儒家走到了顶点,便回归于道家;“德”
完备而达无形时,便归入了“道”。
帝通过悟道立德,引导天下百姓回归于道的标准,最终实现无为而治,这是后天的无为
而治,与皇道时期的先天无为而治是有差别的。
据史料记载,五帝时期,最后一个接近无为而治的帝王是尧帝。
据说尧帝在位晚期时,天下被治理得非常好。《高士传》记载说:尧帝时,天下太平、
和谐,百姓生活悠闲自在、无忧无虑,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天下到处一派人间仙境的
景象。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在田野路边击壤而歌,悠然自乐。看到老人快乐无忧的
样子,路人感叹地说:“这些都是尧帝的盛德所赐啊!”老人听到后,唱道:“日出而
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徳于我哉”。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击壤歌”,它描述出尧时那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绝美景象,意境悠
远深长,画面安祥质朴。这也是尧帝使天下大治后,民风民德的纯真展现,一切顺应自
然,好像帝王根本不存在一样。
注:
6、 《洛书》曰:“皇道缺故帝者兴。”
7、 《说文解字》: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
8 、 《管子•真法篇》说:“察道者帝”。
9 、 《礼记‧谥法》:“德象天地称帝。
10、 《尚书大传》:“天立五帝以为相,四时施生,法度明察,春夏庆赏,秋冬刑罚
,帝者任德设刑,以则象之,言其能行天道,举错审谛也。”
y*******o
发帖数: 88
3
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三皇时期,进入了这一轮五千年文明的五帝时期。
1 (共1页)
进入Talk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大法内乱不可避免上苍下雨,促成母子相认
“师父”也需要替身?治国大道(八):儒家治国
全能神否认基督要什么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怎么看师父的许诺缘来缘去皆是福 龙山的善国寺有两个和尚
田涵:从水结晶实验看中华传统文化[转载] 关于经络穴位的生理学思考
皇道无为 笔者梳理了整个中华历史中治国之道的...李洪志先生所宣扬理论的矛盾之处之一
二战时, 一个小女孩被纳粹活埋前说了这样一句话, 你想不到!“主佛”执著的亲情
自古至今关于外星人和飞碟UFO的传闻从未停息明慧网在说谎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建立话题: 天下话题: 生命话题: 和谐话题: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