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版 - 【历史今日】9·18事变与中共分裂中国的阴谋 (转载) |
|
|
|
|
|
M*V 发帖数: 3205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stoneflying (飞石走石),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历史今日】9·18事变与中共分裂中国的阴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9 01:53:23 2012, 美东)
“九一八”事变,日军所使用的物证:几顶东北军的军帽、一支步枪、两根被炸的枕木
。(网络图片)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政策的关键一步
,由于东北军统帅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导致东北军全线崩溃,在不到半年之内整个东
北全面沦陷。然而,由于中共的长期欺骗宣传、企图掩盖在国难当头之时,发动武装叛
乱、投身苏联、分裂中国的阴谋,使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中正长期背负“不抵抗”的
污名。大量史料的解密,使得我们能够重温历史、重新认识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
中共的本质。
“九一八”事变(又作沈阳事变、奉天事变、盛京事变、满州事变、柳条湖事变等),
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
和日本关东军,日军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藉口而占领沈阳。
柳条湖位于沈阳城以北2.5公里处,较为偏僻又距东北军北大营较近,关东军选择这里
,便于诬为中国军队挑衅。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驻中国的侵略军--关东军,自
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藉此突然
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随即在几天内侵占20多座城市及其周围的广大地区
。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至1932年2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促使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且在日本国内导致
主战的日军军部地位上升,总理大臣权力下降,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而此事
件也使中国国内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东北军主帅张学良从此具有了“不抵抗将军”的
称号。
但由于中共的长期欺骗宣传,当时的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被诬陷“向张学良下达了不抵
抗”的命令,并抨击当时蒋中正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致使蒋中正在中国大
陆被长期丑化为“汉奸、卖国贼”的形象。随着有关这一时期的史料的不断曝光,尤其
是张学良回忆录,以及蒋中正日记的公开出版,逐渐将“九一八事变”前后的那一段历
史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对蒋中正“攘外必先安内”以及中共在这一时期的所做所
为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日军在九一八事变后进入沈阳。(网络图片)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中国国内并未完全统一。当时中共为了反叛夺权,在苏联
多年的怂恿和支持下,一直是苏联利益在中国的代表。他们已经渗透到全国各省政府部
门、各部委、各阶层,更不用说各省军阀周围了。 中共在全国各地策动的工人罢工、
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倒戈此起彼伏。更加上共军在后方的军事攻击,全国动乱不止。政
府的一切政治、经济措施根本无法正常运作。此外,为了抵御强敌,当时的国军武器弹
药匮乏,也急需筹措和现代化,国军还不得不用古代的大刀与日本的坦克、机枪拚杀。
正如姜友陆先生(法国,其父在抗日名将宋哲元所辖29军任军医)在“九一八事变前后
中共破坏抗日之分析”一文中所说:在如此大量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的情况下,任何政
府首脑恐怕也必须把治理内政摆在第一位。所以才有蒋中正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显然,“先安内”并非只是对付共产党,而是要解决上述一切问题。以后的历史事实证
明:大部份待解决的棘手的问题都与中国共产党有关。
而此时的东北由张学良的东北军管辖,但当时的东北早已是沙俄和日本两个帝国主义
100多年来长期争夺和鲸吞蚕食剩下的版图。1928年6月的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日本刺
杀后,张学良接掌东北大权,并继续其父的“自行修建铁路,打破日本的垄断”的方针
,进一步引起日本的不满。
但张学良不顾日本方面的百般阻挠,毅然宣布东北易帜,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930年5
月,关内爆发中原大战,张学良于9月率领东北军主力出山海关关外,支持蒋中正的中
央军,获胜后领兵常驻燕京、天津,前后十余万东北军入关,令边防力量大为减弱。而
此时的日本关东军开始蠢蠢欲动。
据日本公开的史料披露,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早就蓄谋已久,侵略东北地区的秘密策划
一直没有停过。“九一八”事变前,它已通过日俄战争夺取了旅顺、大连和满洲铁路沿
线并派兵驻扎,这正是它能够阴谋进行事变的前提。 早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在
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
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
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
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
略。
1931年,日本军部秘密制订了有关侵略我国东北的方针、步骤和措施。在完成了发
动侵略战争的周密准备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中国、
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爆发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驻中国的侵略军--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
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22时20分左右,以该连柳条湖分遣队队长
河本末守中尉为首的一个小分队在奉天(现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的柳条湖南满铁
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一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制服的中国人尸体
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爆炸后,河本末守立刻向北大营的方向射击,
并向日军独立守备队报告“北大营的中国军队,炸毁铁路,攻击守备队”。独立守备队
又立刻报告了关东军司令部。板垣征四郎下令向中国军队开火,进攻东北军北大营和沈
阳城。
东北军的第七旅在事先已经得知日军将要在近期制造挑衅事件,但张学良电令“中日关
系现甚严重,我军与日军相处须格外谨慎。无论受如何挑衅,俱应忍耐,不准冲突,以
免事端。”经过反覆研究,七旅决定对于日军的进攻,采取“衅不自我开,作有限度的
退让”的对策,如果敌军进攻,在南北东之间待敌军进到营垣七八百米的距离时,在西
面待敌人越过铁路即开枪射击,在万不得己的情况下,全军退到东山嘴子附近集结候命
行动。事变发生时,旅长王以哲没在军中。参谋长潘镇源用电话向荣臻请示,荣下令“
全取不抵抗主义,缴械则任缴械,入占营内即听其侵入,并告以虽口头命令亦须绝对服
从。”
随后在这一不抵抗命令下,东北军全线崩溃。
而此时由于中共的红军在江西的军事割据和武装叛乱,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正在
前往江西的路上。 1931年9月18日,蒋刚刚登上“永绥”号军舰,离开南京沿江西航。
蒋此行的目的是前往南昌督剿江西境内的红军(第三次围剿)。19日凌晨南京中央党部接
到张学良报告“九一八事变”情况的电报时,正在舰上休息的蒋介石还对此一无所知。
19日上午,在蒋缺席的情况下召开了中常委临时会议,决定以中执委名义通知各省市和
海外党部,日军侵入东北,全党须团结一致,并急电蒋介石回京主持一切。“永绥”号
军舰于当天到达湖口,在此蒋接到上海方面的急电才得知“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他随
即改变原定计划,决定抵南昌后坐飞机回南京。
但由于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导致东北军毫无斗志,全线溃败。9月19日,日军就先后攻
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安东-奉天)沿线18座城镇
。9月20日,长春沦陷;9月21日,东北边防军驻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率部
投敌,日军第2师主力占领吉林;11月19日,日军攻陷齐齐哈尔。1932年1月3日,锦州
失守;2月5日, 哈尔滨沦陷。
至此整个东三省全部沦陷。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12月15日,蒋中正在粤系的逼迫下辞职,张学良也辞去副司令的职务,但获得一
个北平绥靖公署主任的新任命,以粤系为主的新南京政府成立,孙科为行政院长,陈友
仁为外交部长。
年轻时的张学良(网络图片)
事变爆发后各方的反应
“九一八”事变,东北全境陷落,全国哗然。 国人对于张学良“不抵抗”也颇为不满。
而当时的国民政府也开展了广泛的外交努力。9月19日,中国驻国际联盟的全权代表施
肇基向国联报告事件,请国联主持公道;9月19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正廷向日本公使重
光葵提出严重抗议;9月21日,施肇基正式向国联提出申诉;9月23日,中国政府就此事
照会美国政府,希望对方“深切关怀”。
日本政府也在9于19日,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南次郎陆军大臣强调这是关东军的自卫行
动,但是币原喜重郎外务大臣(男爵)怀疑这是关东军的阴谋,并且试图通过外交手段
解决这次事端。9月24日,内阁会议决定了“不将事态进一步扩大”的方针。12月11日
,若槻礼次郎内阁总辞。次日,犬养毅任首相兼外相,荒木贞夫任陆军大臣。1932年3
月12日,犬养毅内阁作出决定“满蒙是从中国本土分离独立的统治地域,今后,(日本
将)帮助其建立国家体制。”事实上,日本政府在这次事件上被动地被独断专行的关东
军制约。(同年日本爆发五一五事件,犬养毅被暗杀。)
国际联盟也派出调查团调查事变始末。1932年10月2日,该调查团发表李顿报告,指出
日本发动的事变是侵略中国的行为。由于国联拒绝承认满洲国为独立国家,令日本撤出
国联。调查团在事变后一年多后才发表报告,诚然是为时已晚—日本不理会国联的谴责
,继续侵略行动。
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亨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