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Supershow版 - “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为何能搅动舆论
相关主题
[原创]我看3进2ZT: 中国坏人变老一代讹到日本名古屋去了
李宇春柔情演绎"湘江笔画"我鳖输出价值观:中国游客在京都“碰瓷”,未受伤 女司机赔10万日元
请支持杨洋! (转载)中国老人被指在日本碰瓷 日方就通告错误道歉
那天看到哈文的微博,感觉在这个网络时代,悼念什么的都变得中国老人被指在日本碰瓷 日方就通告错误道歉 (转载)
校花走红是个什么理!中国老人被指在日本碰瓷 日方就通告错误道歉 (转载)
张靓颖太缺爱才会对冯柯死缠烂打不松手中国老人被指在日本碰瓷 日方就通告错误道歉 (转载)
“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为何能搅动舆论中国老人被指在日本碰瓷 日方就通告错误道歉 (转载)
反转了的“大妈碰瓷玩具车”还会反转吗“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不实 媒体该反思什么?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碰瓷话题: 日本话题: 舆论话题: 老人话题: 事件
进入Supershow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y
发帖数: 46
1
就眼下看,这起异域“碰瓷”事件仍难以证实。在事件还存有诸多疑点的背景下,尤其
不应过早下结论,万一又来个“新闻反转剧”呢?
今年十一黄金周前夕,有国内新闻网站做了一篇稿子——《打个赌,国庆期间你一定会
看到这十条新闻》,其中有一条是“×国媒体吐槽中国游客素质,网友痛斥‘丢脸’”
。但这预测只对了一半,确实有一则消息引发网民“丢脸”痛斥,但它不是发生在黄金
周期间,而是发生在今年8月的一条旧闻。
据报道,日前一张日文告示微博引发热议。在京都大学读书的孙某在打工店看到一则告
示,称今年8月一名中国老人在日本京都祇园旅游时“碰瓷”,让一名日本餐厅老板赔
偿10万日元,祇园附近店铺现在家家张贴此文,以提醒民众,如遇中国人碰瓷“别软弱
、先报警”。
因是“旧闻”,且告示中有错误的日文表达,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的消息在引发网
络大讨论的同时,也引来舆论对其真伪的质疑。而据凤凰卫视5日报道,祇园町南侧地
区协议会会长高安美三子、防灾委员长村上茂受访时均表示“这件事的确是真的”。但
因未采访到核心当事人,只有单方信源,质疑并没完全褪去。
事件被指发生在日本,可我在查阅日本媒体报道后发现,不论是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
日本全国发行的报纸,还是事发地的京都新闻,均没有对此进行相关报道,而时至如今
,日本社交网络中连相关只言片语都没看到。因此,相较真伪剖析,我更想分析一番:
为什么这样一条旧闻会引来国内媒体和网络的广泛关注。
就此事看,之所以造成中日两国舆情一热一冷的局面,我认为跟特殊的网络舆论背景有
关:在黄金周前,两名中国游客在北海道便利店殴打店员被拘等,动辄引来了热议。而
国庆节期间,经微博传来的中国游客在日本“爆买”的图片和新闻,更是刺激了网络舆
论。尽管黄金周已近尾声,但相关议题热度并未消失,这则“姗姗来迟”的旧闻难免被
搭车热炒,话题性十足。
更重要的,是该事件包含了很多刺激舆论的符号。如中国老人、碰瓷儿、日本、10万日
元、报警。国内舆论对“老人碰瓷”不陌生,甚至衍生出“老人变坏了”之类的群体污
名化。而类似事件发生在日本,难免被引发“丢人丢到国外”的解读,抑或是“签订不
平等条约”的调侃。而最后那句“先报警”,在日本社会语境下是寻求第三方协助处理
,但传到国内舆论中,意思可能就不一样了。
就眼下看,这起异域“碰瓷”事件仍难以证实。就算确有此事,到底是碰瓷还是交通事
故私了,也很难判断。再进一步,即便有碰瓷类行为,也无需将个体行径上升到中国游
客素质的层面。要而言之,目前在事件还存有诸多疑点的背景下,尤其不应过早下结论
,而应以真相为基点,万一又来个“新闻反转剧”呢?
1 (共1页)
进入Supershow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不实 媒体该反思什么?校花走红是个什么理!
不能在同一条河里淹死两回——再说“比左和比忠”张靓颖太缺爱才会对冯柯死缠烂打不松手
日印自由走廊计划对抗中国一带一路“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为何能搅动舆论
今天在看屋时,竟然与Agent作爱了。[1] (转载)反转了的“大妈碰瓷玩具车”还会反转吗
[原创]我看3进2ZT: 中国坏人变老一代讹到日本名古屋去了
李宇春柔情演绎"湘江笔画"我鳖输出价值观:中国游客在京都“碰瓷”,未受伤 女司机赔10万日元
请支持杨洋! (转载)中国老人被指在日本碰瓷 日方就通告错误道歉
那天看到哈文的微博,感觉在这个网络时代,悼念什么的都变得中国老人被指在日本碰瓷 日方就通告错误道歉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碰瓷话题: 日本话题: 舆论话题: 老人话题: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