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gi 发帖数: 496 | 1 飞云文前诗曰:拨帘观雪觅探穹苍,掩卷温茶纵论英雄 2019-2-10星期日
(本文为纯军事战略及人物分析,虽有价值立场却无涉意识形态)
国共内战已过去70年,那场战争对中国的后续影响极大。 各种分析文章不计其数,加
上双方参战人员回忆,历史脉络基本清晰。但是,一些关键历史定论依然模糊, 飞云
欲以此文略述一二。
正述之前, 笔者欲先概括大战略。蒋介石依仗抗战惨胜,军力优势,欲轻松取胜。因
此往好说叫做“全面进攻”,往坏说,验证蒋是一个缺乏大战略大视野之人,虽然他绝
对称得上一个正人君子。
其后,蒋才发现解放军实力与战略、以及区域优势,于是改采“重点进攻”。也就是西
北战场、鲁豫苏皖华东战场及东北战场。从这里开始,蒋的战略才算是有了主次。换句
话说,蒋的三场重点进攻,如果能够取得任何一场决定性胜利,其战争结果都不会一败
涂地。
阎傅在华北 “丁” 字形布局(见附图),事实上将所有解放军战略切割成为东北、西
北、华东三块,也就是蒋介石得以全力以赴之三大重点战场。可见三大战场重点进攻能
够得以实施,完全建立在傅阎顽强支撑华北局面之基础上。因此,对国共双方而言傅阎
之战略意义都不言而喻。
假如西北胜,国军就可与山西阎锡山、晋绥察冀热傅作义连成一片。压缩解放军为华东
、东北两个孤立区域。接下来就好打了。由于蒋识人、任人能力也不行,手握重兵之窝
囊爱将胡宗南硬是在西北一无所成。
若山东胜,也可以与阎锡山、傅作义连接,解放军即被分割为东北和西北之孤立两片。
接下来也容易最终得胜。然而,山东战场也是连战连败、损兵折将;各派系心怀鬼胎互
不接应。及至淮海战役(徐蚌会战)大决战,白崇禧、李宗仁保守桂军实力于汉口一线
,故意看蒋笑话,拒不相救。目标竟是要以蒋之失败,拥兵逼其下野,争夺政权。大厦
将倾都不能辨别缓急轻重、不能利害相权;李、白以为中国还在军阀混战的北洋时代,
何其愚蠢如斯?
假如全力拿下东北,国府即可截断苏联对解放军之援助;东北即可与傅作义之绥察冀热
、阎锡山的山西大部连接起来。那么内战就演变为真正的内陆之战。而且中心重点只在
西北和华东。其后由北往南推,以及大半个中国的南方、西北挤压;战争将会容易许多。
三场关键战争全部失败的后果是解放军西北与山东、华东连为一片把华北晋绥察冀热傅
作义及阎锡山之国军与南方国军切断。使得傅作义孤立直接面对东北、山东和冀南两面
夹击。傅、 阎陷于全面战略包围之中,四面受敌。傅、阎不支,华北即失;华北败,
一直观战的南方诸军势必被秋风扫落叶。后面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更为可悲的是:不像东北战场背后有苏军支持;蒋介石西北、华东战场根本没有任何后
顾之忧,因为后面都是国军控制区。因此,西北、华东之失败尤显战略及军事上之无能。
从解放军方面来看:长征到达陕北站住脚以后,往哪里发展? 西北路途荒凉遥远、并
有西北马家军阻拦,且无前途。故最好的去处就是山西,而后华北、东北,中国。最后
的结局完全按照解放军的大战路一步步演进。
故毛东渡黄河后,在抗战时期,其在山西的任务就是发展势力,准备逐鹿中原。一俟抗
战结束,内战重点即抢占华北,跃进东北与苏联支援接头;晋冀鲁豫与山东苏北原新四
军连接稳固。其后夺取全国。这是毛的大战路。
此战略欲获成功,须尽快占领华北(山西,绥察冀热)打通东北。若进展顺利,逐鹿中
原的任务即完成大半。
因此从双方的战略态势看:山西、华北乃解放军重点无疑。由于抗战时期八路军重点经
营,山西之解放军实力已经极其强大。从大名鼎鼎的晋绥贺龙军(山西、绥远)、晋察
冀(山西、察哈尔、河北)聂荣臻军、晋冀鲁豫刘伯承军(徐向前也在山西)可见解放
军主力军皆“晋”字打头,由晋向外辐射扩展。能直接带兵的解放军七元帅,山西就分
布了贺、聂、刘、徐四人(其余三人:彭在西北,林派往东北,陈在苏鲁皖,恰好分布
于本文所述之三大战区)。可以说,1945年内战前,解放军120万正规军重心就在山西
。由晋外推及于苏鲁、东北战区连接即为战略第一阶段。
由上所述,大战略决定了中国惨烈内战必然首先在山西、绥远(今内蒙古)爆发。
上党战役 (1945年9月)【注意,重庆和谈的时间 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8月29
日至10月10日】
阎锡山一开始有些轻视解放军,结果在古长平战场之地,被刘伯承围城打援,长治城丢
失。史泽波、彭毓斌这两位抗战时期表现尚可的将领,由于对内战发至内心的抵触和厌
战,导致失败。这是内战开始争夺晋东南的第一场大战。
在后来数年的战争中,徐向前付出极大代价攻占晋南临汾城。阎军守城虽有建树,但运
动战实在不堪,在后来与徐向前的运动战中,被消灭不少。不过阎在山西长期牵制大量
解放军,特别是后来创纪录的太原战役值得大书特书,容后另叙。
归绥、包头之战(1945年8月开始)解放军晋绥、晋察冀军贺龙、聂荣臻部主动攻击傅
作义,欲占领绥远(内蒙古)。这一次是贺、聂(包括林彪)看不起傅作义, 以为可
以凭借绝对优势的兵力轻松占领绥远,打通东北,东窥华北,南压太原。不料此战贺、
聂以失败告终。不仅如此,解放军晋绥军区、晋察冀军区从此开启了数年噩梦。
1946年夏,大同的阎锡山军守将楚溪春率一个师守军,面对十倍解放军兵力攻击45天,
形势危急。傅作义赶来营救,于是爆发了军史上著名的大同集宁战役【参见飞云《孔祥
熙、阎锡山和傅作义身边的三个卧底 》一文】 。战役结果, 傅以绝对劣势之大约3.2
万左右兵力打败聂荣臻、贺龙、张宗逊、杨得志、罗瑞卿率领的51个团、10多万解放军
。其后傅作义一鼓作气再次以劣势7万兵力对阵聂荣臻20万,迅猛奇袭占领号称第二红
都之晋察冀首府张家口。此战后,傅作义控制了绥远、察哈尔、热河;从渤海口到大西
北一线,形成了东北解放军与内地被完全切割之状态。傅军内战期间为常胜军,连解放
军军史都不得不承认,傅军胜率在八成之上。除了傅作义, 其余国军将领没有任何一
人有这样的战绩和战略作用。
如果不明白这一点,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傅作义除了北平和平改编(投降)外,并
无任何高明之处。事实上傅可谓是面对强秦之当代李牧。英雄盖世,惨淡收场。
当东北战场辽沈战役(辽沈会战)、苏鲁皖淮海战役(徐蚌会战)三大战场(包括西北
战场)都完败的情况下,傅、阎已反陷入战略包围绝境。他们的战略支撑作用已经完成
,继续坚持除了理念、气节外已无任何实际意义。傅最后投诚,实属无奈。
回头再说阎锡山。阎军早年即以守城著称, 其将领防守战了得。其中傅作义更是运动
突袭、攻防全才;傅虽然独立出来成为绥系,但根本上依然是晋系将领。
在接连失城、损兵折将的情况下,面对绝对优势的解放军,困守太原、大同等几座孤城
的阎依然十分顽强。单太原前线就吸引了解放军攻城兵力约40万人(另有60万一说),
双方参战军民100多万。这样的兵力投入,在解放军攻城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在进攻
太原的过程中,徐向前、胡耀邦一直在前线指挥。徐病重时,彭德怀亲自参与指挥。远
在西柏坡的毛,甚至派出中央警卫军赴太原助战,以至差点儿让傅作义从北平成功偷袭
兵力空虚的西柏坡中央。
太原战役时间跨度横贯内战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渡江战役,持续6个月之
久。国共双方将士伤亡20多万,大战之惨烈四年内战太原仅见。解放军成功渡江,占领
国府首都南京是 1949年4月23日;及至第二天,1949年4月24日,太原城才被攻破。而
且直到一周以后的5月1日,晋北大同守军才放下武器。山西战事方告结束。
从宏观层面看, 太原战役之作用属于大战略级别,而孟良崮之类的战役虽然重要,但
重要程度最多只在大战役层面。
简而言之,抗战一结束的1945年8、9月,傅、阎即已经在华北(晋、绥)首当其冲面对
解放军全面的主动大举进攻;他们犬牙交错的对手是解放军初期以逸待劳的120万正规
军和数十万非正规军之大部。内战中的战略形势,数他们二人最为险恶。在如此严峻的
态势下,傅部能坚持三年半到国军败局已定才放下武器 (1945年8月——1949年1月下
旬) 。阎部更战斗到玉碎为止,征战历时近4年 (1945年9月——1949年5月1日)。傅
阎在内战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谁人可以相比?
评史至此,笔者感问:当阎、傅在华北五省(晋绥察冀热)三年多浴血大战之时;当蒋
在三大战场生死以决之际,中国其它地方势力安在(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号称
战力强悍的桂军小诸葛何在?
——他们或观望看热闹,或出工不出力。后来当解放军南下秋风扫落叶时,湖南程潜
、四川刘氏地方势力,云南龙云等不是一触即溃就是不战而降。因此,国府号称几百万
大军,其实半数豆腐军。桂系后来虽奋力挣扎,然终究是观火终为火焚。小诸葛、小聪
明、小血气;终究逃不出一个 “小” 字。
太原城破之时,战至最后、古风犹存之晋军高级将领服毒自戕成仁,查实者57人。为首
粱敦厚代省长、阎五妹慧卿,绝笔明志,并命下属在其死后将遗体烧毁,极其壮烈。
警察局长师则程,率部下巷战至生命最后一刻。其全家,以及多名部下,力竭自尽。
山西有个说法:长治人很倔。实际上外部看来,晋人普遍倔。他们多崇尚赤胆忠心,义
薄云天,宁折不弯。蒋介石称阎锡山是“有邪性的晋文公”。三晋这块土地上, 战国
有赵奢、廉颇、蔺相如,李牧;汉有卫青、霍去病;后汉有武圣关羽;唐宋有薛家将、
杨家将、呼家将。近有太原壮士宁死不屈、舍生取义、气贯长虹!
阎去台湾后,建立“太原五百完人成仁纪念碑”。(试问质疑五百人数者:忠义节气面
前本当羞惭敬仰,何况血战不屈者岂止区区五百之数?) ——碑成蒋中正题:“民族
正气”;蒋经国题:“齐烈流芳”;阎锡山自己则题“先我而死”。实乃豪杰真情流露。
阎本人绝非有人说的贪生怕死之辈,他最多是苟延以图恢复。南京会议结束,阎即飞回
太原。因机场毁坏被占领无法降落才又盘旋离去。成都机场,阎带金条赴台,说要养活
随自己来台的部下。后来他确实也是一直带着随从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直至终了。
1960年5月23日阎在台去世,享年78岁。19岁随阎来台,今年已经89岁的部属张日明,
从此成为阎的守墓人,每天上香扫墓守园坚持60年不缀。行文至此作者叹曰:
贵族忠恕在,春秋品格尊,中华有义士,三晋古风存。 | gi 发帖数: 496 | 2 飞云文前诗曰:拨帘观雪觅探穹苍,掩卷温茶纵论英雄 2019-2-10星期日
(本文为纯军事战略及人物分析,虽有价值立场却无涉意识形态)
国共内战已过去70年,那场战争对中国的后续影响极大。 各种分析文章不计其数,加
上双方参战人员回忆,历史脉络基本清晰。但是,一些关键历史定论依然模糊, 飞云
欲以此文略述一二。
正述之前, 笔者欲先概括大战略。蒋介石依仗抗战惨胜,军力优势,欲轻松取胜。因
此往好说叫做“全面进攻”,往坏说,验证蒋是一个缺乏大战略大视野之人,虽然他绝
对称得上一个正人君子。
其后,蒋才发现解放军实力与战略、以及区域优势,于是改采“重点进攻”。也就是西
北战场、鲁豫苏皖华东战场及东北战场。从这里开始,蒋的战略才算是有了主次。换句
话说,蒋的三场重点进攻,如果能够取得任何一场决定性胜利,其战争结果都不会一败
涂地。
阎傅在华北 “丁” 字形布局(见附图),事实上将所有解放军战略切割成为东北、西
北、华东三块,也就是蒋介石得以全力以赴之三大重点战场。可见三大战场重点进攻能
够得以实施,完全建立在傅阎顽强支撑华北局面之基础上。因此,对国共双方而言傅阎
之战略意义都不言而喻。
假如西北胜,国军就可与山西阎锡山、晋绥察冀热傅作义连成一片。压缩解放军为华东
、东北两个孤立区域。接下来就好打了。由于蒋识人、任人能力也不行,手握重兵之窝
囊爱将胡宗南硬是在西北一无所成。
若山东胜,也可以与阎锡山、傅作义连接,解放军即被分割为东北和西北之孤立两片。
接下来也容易最终得胜。然而,山东战场也是连战连败、损兵折将;各派系心怀鬼胎互
不接应。及至淮海战役(徐蚌会战)大决战,白崇禧、李宗仁保守桂军实力于汉口一线
,故意看蒋笑话,拒不相救。目标竟是要以蒋之失败,拥兵逼其下野,争夺政权。大厦
将倾都不能辨别缓急轻重、不能利害相权;李、白以为中国还在军阀混战的北洋时代,
何其愚蠢如斯?
假如全力拿下东北,国府即可截断苏联对解放军之援助;东北即可与傅作义之绥察冀热
、阎锡山的山西大部连接起来。那么内战就演变为真正的内陆之战。而且中心重点只在
西北和华东。其后由北往南推,以及大半个中国的南方、西北挤压;战争将会容易许多。
三场关键战争全部失败的后果是解放军西北与山东、华东连为一片把华北晋绥察冀热傅
作义及阎锡山之国军与南方国军切断。使得傅作义孤立直接面对东北、山东和冀南两面
夹击。傅、 阎陷于全面战略包围之中,四面受敌。傅、阎不支,华北即失;华北败,
一直观战的南方诸军势必被秋风扫落叶。后面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更为可悲的是:不像东北战场背后有苏军支持;蒋介石西北、华东战场根本没有任何后
顾之忧,因为后面都是国军控制区。因此,西北、华东之失败尤显战略及军事上之无能。
从解放军方面来看:长征到达陕北站住脚以后,往哪里发展? 西北路途荒凉遥远、并
有西北马家军阻拦,且无前途。故最好的去处就是山西,而后华北、东北,中国。最后
的结局完全按照解放军的大战路一步步演进。
故毛东渡黄河后,在抗战时期,其在山西的任务就是发展势力,准备逐鹿中原。一俟抗
战结束,内战重点即抢占华北,跃进东北与苏联支援接头;晋冀鲁豫与山东苏北原新四
军连接稳固。其后夺取全国。这是毛的大战路。
此战略欲获成功,须尽快占领华北(山西,绥察冀热)打通东北。若进展顺利,逐鹿中
原的任务即完成大半。
因此从双方的战略态势看:山西、华北乃解放军重点无疑。由于抗战时期八路军重点经
营,山西之解放军实力已经极其强大。从大名鼎鼎的晋绥贺龙军(山西、绥远)、晋察
冀(山西、察哈尔、河北)聂荣臻军、晋冀鲁豫刘伯承军(徐向前也在山西)可见解放
军主力军皆“晋”字打头,由晋向外辐射扩展。能直接带兵的解放军七元帅,山西就分
布了贺、聂、刘、徐四人(其余三人:彭在西北,林派往东北,陈在苏鲁皖,恰好分布
于本文所述之三大战区)。可以说,1945年内战前,解放军120万正规军重心就在山西
。由晋外推及于苏鲁、东北战区连接即为战略第一阶段。
由上所述,大战略决定了中国惨烈内战必然首先在山西、绥远(今内蒙古)爆发。
上党战役 (1945年9月)【注意,重庆和谈的时间 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8月29
日至10月10日】
阎锡山一开始有些轻视解放军,结果在古长平战场之地,被刘伯承围城打援,长治城丢
失。史泽波、彭毓斌这两位抗战时期表现尚可的将领,由于对内战发至内心的抵触和厌
战,导致失败。这是内战开始争夺晋东南的第一场大战。
在后来数年的战争中,徐向前付出极大代价攻占晋南临汾城。阎军守城虽有建树,但运
动战实在不堪,在后来与徐向前的运动战中,被消灭不少。不过阎在山西长期牵制大量
解放军,特别是后来创纪录的太原战役值得大书特书,容后另叙。
归绥、包头之战(1945年8月开始)解放军晋绥、晋察冀军贺龙、聂荣臻部主动攻击傅
作义,欲占领绥远(内蒙古)。这一次是贺、聂(包括林彪)看不起傅作义, 以为可
以凭借绝对优势的兵力轻松占领绥远,打通东北,东窥华北,南压太原。不料此战贺、
聂以失败告终。不仅如此,解放军晋绥军区、晋察冀军区从此开启了数年噩梦。
1946年夏,大同的阎锡山军守将楚溪春率一个师守军,面对十倍解放军兵力攻击45天,
形势危急。傅作义赶来营救,于是爆发了军史上著名的大同集宁战役【参见飞云《孔祥
熙、阎锡山和傅作义身边的三个卧底 》一文】 。战役结果, 傅以绝对劣势之大约3.2
万左右兵力打败聂荣臻、贺龙、张宗逊、杨得志、罗瑞卿率领的51个团、10多万解放军
。其后傅作义一鼓作气再次以劣势7万兵力对阵聂荣臻20万,迅猛奇袭占领号称第二红
都之晋察冀首府张家口。此战后,傅作义控制了绥远、察哈尔、热河;从渤海口到大西
北一线,形成了东北解放军与内地被完全切割之状态。傅军内战期间为常胜军,连解放
军军史都不得不承认,傅军胜率在八成之上。除了傅作义, 其余国军将领没有任何一
人有这样的战绩和战略作用。
如果不明白这一点,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傅作义除了北平和平改编(投降)外,并
无任何高明之处。事实上傅可谓是面对强秦之当代李牧。英雄盖世,惨淡收场。
当东北战场辽沈战役(辽沈会战)、苏鲁皖淮海战役(徐蚌会战)三大战场(包括西北
战场)都完败的情况下,傅、阎已反陷入战略包围绝境。他们的战略支撑作用已经完成
,继续坚持除了理念、气节外已无任何实际意义。傅最后投诚,实属无奈。
回头再说阎锡山。阎军早年即以守城著称, 其将领防守战了得。其中傅作义更是运动
突袭、攻防全才;傅虽然独立出来成为绥系,但根本上依然是晋系将领。
在接连失城、损兵折将的情况下,面对绝对优势的解放军,困守太原、大同等几座孤城
的阎依然十分顽强。单太原前线就吸引了解放军攻城兵力约40万人(另有60万一说),
双方参战军民100多万。这样的兵力投入,在解放军攻城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在进攻
太原的过程中,徐向前、胡耀邦一直在前线指挥。徐病重时,彭德怀亲自参与指挥。远
在西柏坡的毛,甚至派出中央警卫军赴太原助战,以至差点儿让傅作义从北平成功偷袭
兵力空虚的西柏坡中央。
太原战役时间跨度横贯内战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渡江战役,持续6个月之
久。国共双方将士伤亡20多万,大战之惨烈四年内战太原仅见。解放军成功渡江,占领
国府首都南京是 1949年4月23日;及至第二天,1949年4月24日,太原城才被攻破。而
且直到一周以后的5月1日,晋北大同守军才放下武器。山西战事方告结束。
从宏观层面看, 太原战役之作用属于大战略级别,而孟良崮之类的战役虽然重要,但
重要程度最多只在大战役层面。
简而言之,抗战一结束的1945年8、9月,傅、阎即已经在华北(晋、绥)首当其冲面对
解放军全面的主动大举进攻;他们犬牙交错的对手是解放军初期以逸待劳的120万正规
军和数十万非正规军之大部。内战中的战略形势,数他们二人最为险恶。在如此严峻的
态势下,傅部能坚持三年半到国军败局已定才放下武器 (1945年8月——1949年1月下
旬) 。阎部更战斗到玉碎为止,征战历时近4年 (1945年9月——1949年5月1日)。傅
阎在内战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谁人可以相比?
评史至此,笔者感问:当阎、傅在华北五省(晋绥察冀热)三年多浴血大战之时;当蒋
在三大战场生死以决之际,中国其它地方势力安在(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号称
战力强悍的桂军小诸葛何在?
——他们或观望看热闹,或出工不出力。后来当解放军南下秋风扫落叶时,湖南程潜
、四川刘氏地方势力,云南龙云等不是一触即溃就是不战而降。因此,国府号称几百万
大军,其实半数豆腐军。桂系后来虽奋力挣扎,然终究是观火终为火焚。小诸葛、小聪
明、小血气;终究逃不出一个 “小” 字。
太原城破之时,战至最后、古风犹存之晋军高级将领服毒自戕成仁,查实者57人。为首
粱敦厚代省长、阎五妹慧卿,绝笔明志,并命下属在其死后将遗体烧毁,极其壮烈。
警察局长师则程,率部下巷战至生命最后一刻。其全家,以及多名部下,力竭自尽。
山西有个说法:长治人很倔。实际上外部看来,晋人普遍倔。他们多崇尚赤胆忠心,义
薄云天,宁折不弯。蒋介石称阎锡山是“有邪性的晋文公”。三晋这块土地上, 战国
有赵奢、廉颇、蔺相如,李牧;汉有卫青、霍去病;后汉有武圣关羽;唐宋有薛家将、
杨家将、呼家将。近有太原壮士宁死不屈、舍生取义、气贯长虹!
阎去台湾后,建立“太原五百完人成仁纪念碑”。(试问质疑五百人数者:忠义节气面
前本当羞惭敬仰,何况血战不屈者岂止区区五百之数?) ——碑成蒋中正题:“民族
正气”;蒋经国题:“齐烈流芳”;阎锡山自己则题“先我而死”。实乃豪杰真情流露。
阎本人绝非有人说的贪生怕死之辈,他最多是苟延以图恢复。南京会议结束,阎即飞回
太原。因机场毁坏被占领无法降落才又盘旋离去。成都机场,阎带金条赴台,说要养活
随自己来台的部下。后来他确实也是一直带着随从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直至终了。
1960年5月23日阎在台去世,享年78岁。19岁随阎来台,今年已经89岁的部属张日明,
从此成为阎的守墓人,每天上香扫墓守园坚持60年不缀。行文至此作者叹曰:
贵族忠恕在,春秋品格尊,中华有义士,三晋古风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