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Shanghai版 - 雷士德学校和雷士德工学院校史 zz
相关主题
响应号召,重发报道帖"北大笑长"漫画被指侵权 校长被画成人头狗身(图)
我来啦洪晃:女人裹小脚走路屁股翘 男人有性冲动(视)
你们看过这个基地组织袭击中国的笑话吗萨苏:“熊泽天皇”闹剧
恋曲52800小时--纪念相爱的6年(冰河时期)解放战争时美对国民党武器禁运直到74师被歼灭时
问个80年代成都和上海吃肉的事 (转载)近代中国的大汉奸卖国贼---大清国国防部副部长郭嵩焘
这个学校已经无任何存在的必要了北大校长人头狗身漫画引争议 律师称已侵权(图)
一段60年前的国保喝茶记录ZZ人民日报刊文批抗日神剧:义和团旧梦重圆
北大校长人头狗身漫画惹争议 律师称已构成侵权(图)东亚病夫称号的来龙去脉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雷士话题: 工学院话题: 学校话题: 先生话题: 上海
进入Shanghai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z********e
发帖数: 253
1
雷士德学校和雷士德工学院校史(2004年稿) (2011-07-01 13:00:19)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雷士德、工学院、校友会
前言
今年是我们的母校,雷士德学校和雷士德工学院*建校七十周年。我们雷士德工学
院校友会的成员,都是毕业或曾就读于从雷士德工学院和雷士德学校的学生,现聚集一
起庆祝母校的建校纪念。七十年前我们都还是孩子,对雷士德先生及其遗产的捐赠并不
清楚。所以,我们决定从上海市档案馆、徐家汇藏书楼搜集文件、资料以及我们手头保
存的材料编辑成这一小册子,以供校友和对此有兴趣的人士参考。由于这本小册子中的
材料选自历史文件,无疑在时态、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联接会有许多错误。我们希望
看过这本小册子的人士能帮助我们改正这些错误,并提出建议和补充,使其更为完善。
* 注:中文校名最初被译为:“雷氏德工业职业学校及雷氏德工艺专科学校”,1939年
大学部学制由三年改为四年后,经学生代表欧天垣提出,校方同意,中译名改为:“雷
士德工业职业学校和雷士德工学院”,本文中,我们称为“雷士德学校和雷士德工学院
”。
第一章
雷士德先生其人其事
亨利·雷士德先生1839年生于英国南安普顿。他就学于伦敦,在1863、64年间,作
为英国的建筑师和土地测量师来到上海。他来到上海,首先接触的是上海工部局决定对
租界进行测量。他同时在法界董事会市政工程处工作了一段时间。当时通商口岸的西面
边界线在河南路,其首次测量是由雷士德先生完成的。
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外滩黄浦江沿岸怡和洋行一带的前滩以及华商的码头、
浮码头的建造都出自雷士德先生之手。对于作为建筑师的雷士德先生来说,这是一个骄
傲,直到他去世前,还可以看到他经常在那一带得意地散步。
在他完成了市政当局的工作以后,雷士德先生重新投入他的建筑专业,和当时一位
建筑师合伙开业。黄浦江沿岸大量商行大楼是他设计的,对无数码头、货栈的构造,他
也做了大量重要工作。当然,这些大楼和货栈现在几乎完全不见了。
他富于远见,很早就看到了上海的潜力,并大量投资于房地产。他善于准确地估计
可聚集的地块、投资的形势;到他去世时,他可能已是上海最大的土地拥有者,从这一
事实也就可以看出他的远见。他的地产大多用于建造华人用房。他始终对地产业具有最
强烈的兴趣。人们在外滩遇见他,会听到他讲,他来到这里六十年,这里发生了哪些变
化,土地价格上涨了多少。
雷士德先生这许多年来抓住机遇,经营土地,获利丰厚,当然是个非常富有的人,
其资产估计在250万至300万英磅之间。他为人慷慨,但他做出的捐赠不大为人所知。
他终身未婚,一生俭朴。他从未购置住宅,也未购买汽车。他住在外滩汇丰银行大
楼的一间公寓中,以便保持步行的习惯,来回于住所与办公室或上海俱乐部之间。路程
较远时,他就雇出租车或人力车代步。他每日沿外滩散步已成为友好间谈话的资料。
1913年,虽然他已步入老年,并从远东事务中退休,他却与约翰逊、莫里斯合伙开
办了雷士德、约翰逊、莫里斯建筑工程事务所(中文名:德和洋行),设办公室于汇丰
银行与南京路之间。1915年6月,雷士德先生从该企业退休,但仍然每天去办公室,直
到他因病住院的前几星期,他还每天去为他理财的银行,并十分关心他的财产的升值情
况。
雷士德先生年轻时爱好骑马,但不久,他即专心于业务,无暇及此。尽管他不参加
运动,有时却鼓励运动项目,并曾担任过多年的板球运动员。
他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准时去圣三一教堂(在汉口路江西路口,人称:三马路礼拜
堂)并捐赠25,000两银子给教堂偿还大型管风琴的所有债务。他是上海俱乐部最老的会
员之一,1868年就参加了俱乐部。雷士德先生还是“字林西报”的董事,担任过董事长
好几年。他热心于办报,善待职工。有趣的是,报社的办公大楼(外滩17号)就是由德
和洋行设计的。
雷士德先生健康不佳已有相当时间,1926年4月中,他住进公济医院,5月14日晨逝
世,享年87岁。二天后葬于静安寺路的静安公墓(现南京西路静安公园)。
第二章
雷士德先生的遗嘱、遗产和雷士德基金、基金保管委员会
雷士德先生是英国国民,在上海居住并从事其专业五十多年直至去世。雷士德先生
很清楚地认为他在上海度过一生并获得财富,去世后将其资产用于为上海人民造福是唯
一正确和适当的选择。他非常关心中国人,并渴望促进中国和英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
解。为此,他在遗嘱中规定将他的大部分资产用于中国人,尤其是以接受英语讲授的科
技教育的学生。他的一个长期相处的朋友写道:“我是已故雷士德的私交,所以我知道
他一生中最感兴趣的是对中国青年人接受技术教育和培训提供帮助。他将其大部分的精
力和财富投在这方面。”
雷士德先生在其1924年12月10日签署的遗嘱中明确将其大量不动产和动产捐赠用于
以下目的:
少量遗产赠予个人。
现金赠予现有的慈善团体,以照顾盲人、贫民、需要救济的和无处栖身的儿童。
赠予华人医院一大笔资金以维持他们为贫民免费服务。
一笔较小的资金赠予另一帮助所有国籍贫民的医院。
为圣三一教堂附属学校的重建捐赠。
余下的资产用于建立雷士德基金,用于承担下列任务:
(a)建立四年期的奖学金,帮助上海儿童进入达到大学预科水平的上
海学校。
(b)捐赠建立能容纳300人以上的雷士德学校,对中外学生开放,特别对中国学生。
(c)捐赠在上海建立雷士德医药研究院和雷士德工程研究院。遗嘱又规定这些研
究院吸收任何国籍的学生,特别选择中国籍的学生。
这些学校规定以英语教学,很快,这两座学校在国内就颇负盛名,后移交给中国政
府,并继续为中国人民造福。
遗嘱规定基金保管委员会五名托管人,这些托管人应是英国国民,常住上海,人数
永远不低于四人,空缺应由上海工部局(上海市议会)任命补缺。首届认证遗嘱的是麦
克劳德、莫里斯、柯别特、内逊四位先生。1927年5月31日,上海工部局任命贝尔先生
为第五位托管人。
剩下的资产账户(估计为14,343,812.30两银子)建立于1927年5月14日,并于次日
移交给雷士德基金保管委员会。
所有项目的活动都有处于雷士德基金保管委员会的管理之下。
有一小笔款项保存在英国以应付费用的支出及捐赠等,这笔款项由基金保管委员会
直接掌握,其收入用于中国大陆学生,暂时为香港学生申请在英国大学或技术学院学习
科学知识。
雷士德基金保管委员会每年提出前一年的年度报告,第一个年度报告的报告期限为
1927年5月15日至12月31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我们找到的最后一个年度报
告是1940年12月31日的。
1949解放以后,有一小笔款项保存在英国以应付费用的支出及捐赠等,这笔款项由
基金保管委员会直接掌握。其收入用于中国大陆学生,暂时为香港学生在英国大学或技
术学院学习科学知识。
雷士德基金保管委员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我们在这里叙述的仅限于涉及技术教
育的部分。
第三章
技术教育在英国
英国的技术教育体制,化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方普遍建立起来,而在1905年以后才迅
速发展形成现有的初级技术学校。在上世纪初,地区教育当局取代了校董会后,教育部
门即规定中等学校必须授予“完好的全面教育”,在没有完成全面的基础训练前,不得
试图进行专业化的教育。而那些看好技术中学的人却摩拳擦掌了。有人指出,新设置的
课程不适合那些想要从事技术职业的青年。此外,在小学毕业的年龄(14岁)与当学徒
(16岁)的年龄之间有二年的间隔。
1905年教育部门公布了有关对14、15岁的男孩开办在白天上课的技术班的规定,这
样,就出现了初级技术学校。这类学校发展很快,到1907年已正规组织了30所这类学校
,其中半数在英国的北部。现在,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几乎每个城镇都有一个在分部或夜
校教授高等技术课或在日校教授初级技术课程的技术学校。通常这些班级都设在一个大
的技术学院内进行。
技术教育通常理解为包括工业、商业以及技艺等方面的培训。任何一个要满足所有
这些科目的机构,其工作必然是非常复杂的。它要不分日夜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工作以
适应一切希望获得技术教育的人们,从小学程度到大学毕业水平。有些人是为了使自己
能够胜任工程技术、工商等方面的管理岗位,另一方面,也有些人是为想当工头、领班
或熟练技工。在“技术教育”这一标题下,罗列的科目非常广泛,以致没有一所大学能
希望满足所有学员的需要。这些不同的科目不断增加,而且往往以不寻常的方式组合在
一起。事实上,在英国往往一个机构既开土木工程、煤气工程的课程,又有厨师、服务
员的培训。
英国现有的技术教育体制如下:
全日制高级课程,学制从2年至4年,有时达到5年,招收17岁以上、已经达到参加
大学入学考试的水平、并希望通过学习获得伦敦工程或纯科学学士学位、或医学士、商
学士学位的学生;或想参加考试进入专业机构,或想获得由教育部门会同机械工程师协
会、电气工程师协会等专业机构联合颁发的普通或高级的国家证书。这些学员完成学业
后即可直接进入工业、商业部门。
半日制高级日校,招收16岁以上、已经在企业中做学徒的学员。
半日制高级夜校,招收与上述同样类型,但白天不能离开工作岗位的学员。
半日制初级夜校,招收14岁未受中等(中学)教育的男女生。
全日制日校,招收13岁小学毕业,成绩优良,并望完成这些课程学习(初级技术学
校)后直接进入工、商业的学生。
英国的技术教育所以能创办起来并继续下去,主要是由于大家都认可当地的技术学
校可以作为读大学的另一选择。对学员来说,大学只能吸收很小一部分希望进入工业界
的学生。再说,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或多或少接受一种固定的教育标准,通
常是一种使学生能够进入行政管理岗位的课程。但技术学校可以招收大量进不了大学的
学生,而且在提供继续教育上,个人的费用要少得多。
从上述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英国技术教育的特点:
1、在一个大的技术学院中设立几个不同的初级和高级专业。
2、由于毕业生需要满足不同的工作岗位,所以工场和实验室实习与理论教育并重。
3、根据企业的要求设置专业以提供合格的人才。
无疑,英国成功的技术教育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化。
1934年在上海建立的雷士德工业职业学校和雷士德工学院,是第一所按照英国模式
教学的全日制技术学校,标志着英国人事业的显著成就,也是引起人们对英国此类学校
的历史进行思考的一个里程碑。雷士德学校和工学院的组织形式、卓越的仪器设备,理
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方法充分体现了英国技术教育的特点。
第四章
学校及工学院的筹建工作
为了得到专家的帮助,使立遗嘱人在遗嘱中的愿望能够得到最好的实现,1927年6
月雷士德基金会致函香港大学副校长,要求该大学在根据已故雷士德先生的遗嘱中关于
建立雷士德工学院和技术学校一事提出建议。由于副校长不在,香港大学校长金文泰爵
士任命香港大学教授厄尔博士为该大学的代表。厄尔博士于1927年9月前来上海,随即
于9月30日提出一份详细报告,该报告后经香港大学批准,并为基金会保管委员会认可。
根据这个报告,随即成立了本地的特别咨询委员会来考虑(a)已计划建立的医学
研究院,(b)已计划建立的工学院及雷士德学校。稍后,厄尔博士被任命为基金保管
委员会在这些事务中的总顾问,以便他能够与基金保管委员会和两个咨询委员会一起起
草一份详细方案提交法院请求批准。
为了探索各种现代化方法以组建和指导一个技术教育学院好传授如遗嘱中提到的“
土木工程建筑学以及其它有用的科学知识”,1928年基金保管委员会邀请香港大学的布
朗教授前往欧洲、美国等地调查研究他们那里使用的方法并提出报告。向上述英国皇家
最高法院申请的结果,已经决定计划建立的工学院可以建造在计划建立的技术学校的同
一地点,并且为达到经济和有效管理的目的,尽可能与技术学校结合在一起。根据布朗
教授的报告,基金保管委员会认为最困难的是如何使现代及有效的方法能够与纯属本地
的需要一致起来。为此,基金保管委员会邀请布朗教授访问上海,研究上海本地的需求
。在得到布朗教授下一个报告前,延迟了对计划建立工学院的进一步行动。
由于技术学校将来的组建与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与计划建立的工学院的范围密切联系
在一起,所以对校舍和组织机构的最终设计在工学院更困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前推迟进行。
1928年8月10日,格兰爵士对雷士德工学院及雷士德工业职业学校的校址作了裁决
。在裁决中,格兰爵士指出,工学院应和工业职业学校一起建在遗嘱指定的地点东熙华
德路。
接受基金保管委员会的邀请后,布朗教授于1929年6月1日抵达上海,调查研究当地
情况一直到8月2日,并在9月10日一份详细的报告中提出工学院先在计划中的技术学校
内开办夜校的设想,永久性的建筑留待在进一步取得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经验后建造。
布朗教授的计划与他对技术学校的建议一起被基金保管委员会批准。
布朗教授1929年9月10日的报告中明确建议技术学校一定要是一个明显地科学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的中等学校,建议课程表应包括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生物学
、制图、木工、金工以及体育等。他的计划中特别突出科技教育,因此,校舍的设计应
立足于实验室,以显示学校的特色。在批准布朗教授的计划以及明确它应与工学院的最
终目标紧密结合的同时,基金保管委员会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学习欧洲这方面的经
验,同时还必须研究今后教职工的配备以及教育设备的设置等等。因此,向香港大学商
借布朗教授一年,从1930年9月1日起,作为基金会的临时职员。他将为上述任务留在欧
洲。建议中的学校与工学院的计划设计方案已经准备好,但在未接到布朗教授的调查研
究报告前暂缓进行。
医学院财务情况的变更,使基金会必须修正原工学院及学校的计划方案,同时还要
等待布朗教授提出的进一步预算计划。布朗教授的最后报告及建议将在1930年完成。在
这些没有经过仔细考虑前,基金保管委员会不能作出明确的计划方案。厄尔博士将继续
作为基金会总顾问及代理主席,直至任命正式主席为止。
香港大学同意布朗教授的借用期延长至1931年12月底。布朗教授的最后报告于1932
年1月30日完成。布朗教授的报告包括一个在东熙华德路包容学校及工学院的选择性设
计方案,主要的财务支出以及每年的费用预算以及他在欧洲调查研究的详细说明。
由于各种原因,其中特别是银价的波动,以及当时时局紧张,使基金会明确的决策
停顿下来。布朗教授的报告已在考虑中,希望从他建议的几个计划方案中选择一个早日
上马。
1932年,当这些计划开始执行时,剩余资产已升值至接近2000万两银子。
1933年,厄尔博士回来后不久,基金保管委员会考虑到导致计划停顿的政治上以及
财政上的困难已大大改善,可以任命一个校长了,并一致同意雷士德学校应该建成一个
类似近年来在英国已经取得成功的初级技术学校。同时在筹备中的工学院必须根据立遗
嘱人的遗嘱特别着重于土木工程及建筑等。
为了聘任一位校长,基金保管委员会与英国技术学院校长协会接触,并经长期洽谈
,并接受北伦敦工艺学校的退休校长克莱博士的意见,当时他正在上海访问,他对这个
方案感到兴趣,肯定了把学校与学院放在一起的意见,同时提供了许多关于初级技术学
校建筑设计方案的修正意见。
李赉博先生在1933年6月1日在伦敦被聘任为校长。以后他就与各个教育仪器设备的
供应商进行了联系。
李赉博先生于1933年9月10日抵沪就任校长后立即对本地工业界的领导人以及工程
师们进行拜访,结果提出了一份将初级技术学校与工学院放在一幢建筑物内的最终报告
。报告被批准后,德和洋行就被通知进行校舍的设计,同时李赉博先生前往英国招聘必
要的师资以及进行主要设备的采购。校舍的建造于1934年开始,并预计于1934年10月就
绪。
1934年2月当校舍建造开工时,李赉博先生前往英国招聘一批骨干师资队伍。

整个筹建工作显示雷士德基金保管委员会重视调查研究和周密的计划;也显示了校
长李赉博先生的积极、高效的工作。
第五章
学校和工学院的奠基和建造
雷士德工学院及学校的校舍是由德和洋行设计,由久泰锦记营造厂建造的。
房屋的建造在1934年2月1日开始,奠基典礼于2月17日举行,由英国驻沪总领事约
翰布伦南爵士以及教育部长王世杰安放基石。
安放基石的当天,《字林西报》出了增刊,全面、详细地介绍了雷士德先生的遗赠
物、职业教育的历史,雷士德工学院及工业职业学校的设施以及校长的背景等。
《字林西报》介绍了校舍的设计中配备了一流的设施,并将于9月完工开课。它也
介绍了校舍的显著特点如下:
所有的房间离楼梯口都在50呎以内。在房间内外,都有足够的空间随时可以安放材
料及工具,并可随时取用。
尽管在设计图上已考虑了今后可能扩建的方便和节约,设计师的方案仍以使用那些
设计美观、质地良好、工艺精细的材料为目标,同时把不同部门以最经济的方法,方便
、协调地安置下来。
统计经验证明,雨水的流淌和冷风吹拂会降低温度,从这些观点出发,采用了滴水
线脚和其他方法,以保持外墙干燥并尽快排除墙面雨水。
为了使用有关工场与主楼连接在一起,整幢房屋至少要有280呎长,但校舍界线有
限,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包斯威尔先生将边楼与主楼形成一个角度,这样做使整个大楼
看上去很漂亮,但大大占用了操场面积,假使今后再扩建,操场会全部被占用。学校的
正面设计图的特征与我们熟识的模型在外形与功能上都一样。外部设计保持简朴,并大
部分用‘开窗法’模型完成。
所有从锻造工场以及实验室出来的烟道及管道全部采用垂直线设计为基调。
烟囱、烟道及其他输送管道都装在女儿墙上面,并装有排气机以排出化学烟气。
装有大量管道以及锅炉烟囱的中央塔楼内安排了图书馆、博物馆、电梯以及服务间
,其外部用暖色的花岗石以及带纹理面砖组成,以得到一个温暖柔美的外表,建筑材料
的排列都能强调条、块及比例。窗门及其他设施的金属表面都漆成光亮的原色。
校舍内部用淡色石块,每个房间都有不同颜色的墙壁,暗壁用暖色,亮壁用冷色。
与老式的固定座位不同,课桌可以自由安放。
宽敞的走廊和楼梯厅使运转非常方便。壁面使用了分级颜色的面砖以避免色调单一
。地上铺磁砖以及预制的抛光磨石子隅角,房屋的附属装置也设计得简单新颖。
底层的门厅及走廊用石膏石做护壁,屋顶用暖色润色,灯光用园柱形的白炽灯。房
间内的地板用橡木,实验室内在砂垫层上铺砌厚松木块。底层工场与一楼之间使用了隔
音材料。除了连接博物馆和图书馆的钢结构外,整个大楼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窗及金属窗扉都用不等边槽钢制成,具有外伸长支柱,以便方便而牢固地装在窗框
中。天花板完全平整、反光、排除阴影。
大楼的地下室将安置配电房,以便安排学生们去学习研究这方面的技术工作。配有
自动给料机的热力室以及其他设备可以让学生研究各种燃料及其热值。大型燃料仓、酸
库,以及自行车停车场也在这里。工程师在附近有一个办公室。
一楼的教室有机械工场、材料试验室、木工工场、钣金工、管子工、白铁工工场。
这些部门将配有新型的锻机,各种机器以及材料和工具等。工程部主任的办公室就在门
厅隔壁的中心位置,面对大礼堂。
大礼堂长61呎,宽48(呎,设有讲台及连在一起的化装室,设计得像一个常规的小
剧场。撤离方便,二分钟内即可全部清场。沿外墙都是退场走廊。大礼堂的位置直接对
着主厅门,疏散走廊沿较长外墙设置。墙壁及屋顶将进行隔音处理。还有一个管弦乐队
演奏的乐池和一个画廊,配有全套的舞台照明设备。
二楼有博物馆,还有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电池室、暗房、准备室以及演讲厅
等。西翼有力学实验室、电力设施室、总务室以及登记室,校长室位于中间,旁边有化
学部及物理部主任室。
三楼在‘轴’线上有图书馆。在走廊相对的二边是三个大的制图室。三扇全长的北
侧采光窗给这些制图室充足的光线。东翼是教室,西边是学生的公用间,包括厨房、食
品及餐具间、饭厅、衣帽间以及服务电梯。
四楼部分是教师宿舍,每一单元都有它的屋顶花园。佣人间在上面一层,环绕在锅
炉烟囱周围。这些烟囱都在五楼及六楼集中,然后通往塔顶。
供水箱安置在室内,以便经常检查,并保持清洁。水箱室保持恒温,以免结冰妨碍
供水。所有的厕所及盥洗室位置安排适当,照明良好。
墙面和地面用釉面瓷砖,弹簧门处用白色分隔。屋顶设有绝缘层以防止夏天热的传
导。
取暖使用加速热水系统传热给底层工场的平面天花散热器以及其它楼层的一般散热
器。物理实验室的管道和固定件,都用铜质制造以避免电磁干扰。操场地面都被抬高并
铺草坪,同时修建宽敞的通道以满足停车需要。”
1934年学校配置了技术职业学校工场实习用的以及工程师所需相关的基础化学、物
理课所需的设备。已经置有了Q型材料试验实验室以及一套典型的测量仪器。所以土木
工程、营造、建筑方面授课的设施已经配备齐全(其中一台“万能建筑金属和混凝土材
料质量参数的精密检测机”当时我国国内仅有此一台),符合遗嘱规定的特殊要求。
1935年,特别是在暑假期间,校舍所需设备的剩余部分运到并安装完毕。也就在暑
假期中,校舍的内装修也完成了。
工作进行不久,出现了两个例外的问题:第一,要配置大学机械系所需的设备;第
二,要成立初中部以供应高中和大学部的生源。
由于机械工程系大受欢迎,必须在现有大楼上加以扩建,以安置热机、水力和电气
实验室的设施。扩建工程于1935年11月开始。
这个扩建工程包括两个制图室、一个教室、两个实验室(机械工程实验室以及电气
工程实验室)。
1936年底扩建工程完成,所有的实验室成套设备都已安装。机械工程实验室包含为
研究蒸汽、蒸汽机、内燃机和水力机的最新的实验设备,而电气工程实验室装备了大量
各种电动机和发电机。
新实验室适合机械和电气工程的高级课程。
扩建工程于1937年1月29日正式启用,英国驻华大使赫格逊爵士主持典礼,基金保
管委员会全体成员、许多著名的工程师和其他关心此工作的人士偕夫人出席。
第六章
学校与工学院的运转
1934年2月,当校舍开始建造时,校长李赉博先生即前往英国安排招聘教职工的核
心队伍,包括桑格先生为工程部主任、沙克洛克博士为纯科学部主任、桑顿先生为注册
主任、巴勒斯先生为英语讲师、巴雷德先生、埃姆斯先生、帕特伊先生为工程部讲师。
从学校的教学工作来说,早在1934年5月,校舍还在建造时,校长李赉博先生从英
国回上海即开始安排招生工作,并在6月份印刷了第一学年的简章。8月8日、9日和10月
1日、2日,分别举行了全日制工业职业学校(高中)和工学院的入学考试。报考的约
450人,工业职业学校录取了57名初中毕业生,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录取了29名,机械工
程系录取了26名。夜校部则由于校舍尚未准备就绪,直到11月初才在约2000名考生中录
取了639名,进入各个班级。1935年6月第一学年结束,95%的学生升入二年级。但夜校
部有些学生没有读完全学年,约有300名学生通过考试进入二年级。
1935年7月,再次举行新生入学考试。近600名考生参加,由于一年级学生每班限定
29名,工业职业学校只录取了58名,工学院的土木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各录取了27名新
生进入一年级。9月开学时,很受学生欢迎的夜校开班。各科入学人数从1934年的600多
名升至1935年9月的1050名,其结果促使学校当局在冬季晚上开办大学夜校课程。每门
课程约26周,每周不超过4个晚上(开始时为3个晚上)。
随着学校和工学院工作的进行和学生数的增加,教师人数也不断增加。1935年9月
,又有一批教师从英国到达,他们是:
物理课的高级讲师安德伍德先生
工程课的讲师奥蒙德先生、吉尔伯特先生
工场实习教师莫德先生
木工工场教师麦考司特拉先生
到1935年底全职教师为17名,另有14名兼职教师在夜校部帮助工作。
1936年6月底,1935/36学年结束,除极个别的例外,几乎全部合格升级。夜校课程
继续受到欢迎,范围扩大到无线电和商业文书,电气安装课程受到特别欢迎;9月份入
学人数为1231人,又比1935年高出许多。
1936年7月举行的入学考试考生人数最多,有687名考生应试,到9月份开学时,日
校的所有班级,包括初中部都已满员。夜校有1263名学生入学。
1936年9月,1936/37学年开始时,从英国又来了惠汀顿先生、里埃先生、富莱顿先
生加入工程部任教;怀特先生为数学高级讲师。
为了扩大工业职业学校(高中)和工学院的范围,1936年9月又增加了初中部,由
原英华书院主任纽逊先生任初中部主任。初中部当时共5个班级,150名学生。
到1936年底全职教师为31名,其中20名为英国人,11名为中国人,还有21名兼职教
师在夜校部帮助工作。
华籍教师为:英语教师郑先生,数学教师郑朝强,初中教师张渭渔,冯伯静,金聘
如,李兰馨,周君超,王乃康,袁少枚,谢自恬。
1937年6月,工业职业学校及工学院第一个三年制的课程完成,通过考试,47名学
生获得工业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12名获得大学机械系毕业文凭,14名获得土木工程及
建筑系的毕业文凭。对优秀毕业生梁志发、龙兰绪(土木工程)授予雷士德银盾奖,杨
麐石(机械工程)授予雷士德银杯奖。许多毕业生经校方推荐获得职务。例如土木工程
及建筑系的名列前茅的毕业生龙兰绪、梁志发、顾铭泉、季鲁卿由桑格先生推荐给南京
全国经济委员会,在赵祖康先生领导下参加了祖国的建设。
1937年8月13日,抗日战争爆发,由于学校处在战争区域内而停课。除校长外,
1937年8月13日,抗日战争爆发,东熙华德路的校舍因在战区而停课一年,但是10
月26日临时借忆定盘路99A号开办初中部,入学人数仅有148人。一些英籍教师都回国度
长假(当纽逊先生不在时由爱德华先生代理初中部主任)。同时,由本地教师授课。
初中部在整个冬季上课,学生人数也开始增加。临时校舍仅有6个教室,没有实验
室,所以夜校部也仅有少量初级班的学生可以入学。但由于上海电话公司让学校使用该
公司在福建路的办公室上课,使最受欢迎的电气安装课从未间断。
预见到校舍在1938年的秋季可以使用,入学考试在1938年的9月12日照常进行。初
中部继续在忆定盘路上课,高中和学院部在东熙华德路505号复课。经与日本当局交涉
,允许中国学生可以不用通行证,由教师带领乘大客车来学校上课。客车每天上午9时
从外滩到学校,下午5时从学校回外滩。夜校部继续在忆定盘路和福建路上课。
校长李赉博先生去英国安排进一步扩展学校设施的短期访问回来后,于1939年4月
24日星期一的一次车祸中不幸逝世。其后,桑顿先生代理校长。
1939年仍旧按1938年的安排进行,初中部仍在忆定盘路,高中及学院都在东熙华德
路上课,仍由大客车接送。1938/39学年在1939年6月结束,工学院的毕业生通过考试取
得了毕业文凭。同月举行了各部的入学考试,约400名考生参加。新学年于9月11日开始
,初中部也回到了东熙华德路。
经校长李赉博先生在1937年回沪前完成的由伦敦大学认可颁发工程学士学位的安排
后,在1939这一年,基金保管委员会接伦敦大学校外委员会通知:同意从1939年10月起
,为期3年,对工程系的学生通过下列各科目考试的可授予理工学士学位(校外):
第一部分:全部科目
第二部分:流体力学
应用热力学
机械原理
结构原理
材料强度和弹性
数学
在1939/40学年引入了一年三学期的机制以代替一年二学期制。从新机制下安排的
第一年工作经历来看,在三个学期中,可以完成更多令人满意的工作。
1940/41学年从9月份开始。初中有62名新生入学。高中部把一般教育与今后进入工
程岗位所需的技术课程结合起来,并维持一个高标准。高中毕业参加伦敦大学入学考试
的学生都能顺利通过并进入工学院接受学位课程。学院因为这学年改为四年制,所以没
有应届毕业生。随着教学大纲的修正,所有学生在第一、二年都接受同一课程,使他们
在分系前的二年内可以打下扎实的基础理论,并使土木和机械工程系的学生都可参加学
位考试。夜校部的机械和建筑课程都已完成,除了少数学生外,都拿到了毕业证书。电
气安装等其他课程,在上海电话公司和上海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继续进行,教室由上
述两个公司提供。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学校已处于日本军管之下。据1942年12月12日
,日文《大陆新报》报导,在该日,学校由东亚同盟会上海分部接管,并改名为东亚工
业学院,所有英籍教师都辞职,留下12名中国教师及7名其他国籍教师,另有10名日籍
教师加入。
1945年5月,在日本投降前几个月,学校关闭了。
实际上,雷士德学校和雷士德工学院只存在10年半,这10年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34年夏至1937年夏。
由于基金保管委员会和校长的高效工作,学校和工学院迅速发展。全日制和夜校在
短短几个月内相继开课。卓越的设施和优良的教学方法,吸引了家长们,很多家庭把他
们的几个孩子都送进雷士德,所以有很多学生是兄弟。如蔡文法有四个兄弟,梁于藩有
三个兄弟,尤祥祯和徐鹏飞有二个兄弟同在雷士德学习。而孩子们也以能进入雷士德为
荣。夜校根据企业的要求开设各种课程。多数夜校的学生是有经验的技工,但缺乏理论
知识,夜校系统地传授理论,提高了他们对处理技术、监管和管理的能力。很快,雷士
德学校和工学院成为全国闻名。到1936年底,日校人数达到458名,夜校达到1210名。
第二阶段,从1937年夏到1941年底。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侵入上海。由于学校处于战
区,高中和工学院停学一年,很多学生转至其他学校和大学,特别是转到圣约翰大学。
有些学生出国,如陈占祥进入英国利物浦大学。初中部和夜校则租房继续上课。
1938年秋,学校和学院回到东熙华德路继续上课。有些同学从其他学校返回,继续
学习。但有些同学,已毕业或未毕业,为反抗日军控制下的屈辱,到祖国的大后方去参
加建设,永远离天了学校,有些就牺牲在路上。黄华根和黄华星兄弟就是离开学校到后
方去因沉船事故而牺牲的。
在上海工部局和校方的保护下,各项活动正常进行。通过各种方式,如组织熙华德
俱乐部、读书小组等,同学们团结起来,有一些就参加了抗日运动。
第三阶段,从1942年1月至1945年5月。
学校被日军接管并重新被命名为东亚工业学院。学校招收了很多新生和插班生,然
而雷士德从来不招收插班生。
学习成绩下降和学生流动性大是这一阶段的特点。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憎恨日本和
日文。还有,更多的学生参加了抗日运动。有一些直接参加抗日部队,如徐鹏飞就参加
了新四军。
缺乏兵员,促使日军征招教师(在日本是个受尊敬的职业)入伍。有个日本教师中
村,他总是穿着整齐,头发梳得精光,一天早晨我们发现他的漂亮的头发不见了变成了
个光头(日军都必须剃光头发),不久他不见了,无疑他被送上战场去了。在那些日子
里美国B-29 轰炸机经常飞临上海上空,日本人感到害怕,但学生们感到兴奋。这显示
日本军国主义即将完蛋。
1945年5月,学校关闭。
从学校的教育方法来看,一是不采用教科书,而是讲课记笔记,这就可以传授最新
的科学成就并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校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工学院,一开始就组
织学生参观访问一些工厂,同时,成立了一个学生工程学会,安排一些技术课题的演讲
及辩论。1935年起,每两星期举行一次,或由教师或由某些同学主讲,也有由上海的工
程师们主讲。1940年起高中部也参加了这些活动。在工学院的土木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
,金工、木工实习,机械、电气实验课程的比重较大。测量课程一般在兆丰公园(现中
山公园)内进行。1936~37年间,经桑格先生与杭州市市长联系,得到批准,提供一块
土地进行,为期二星期的实习测量,完成了一张带有道路布局的地图。这就使学生的动
手能力较强,所以毕业后一踏上工作岗位就能发挥作用。
学校与对上海各界保持着紧密联系。从1935年起,各个实验室就供上海的工程师们
使用,并为企业服务,进行钢铁、混凝土等试验,并且逐年增加。这些工作都由机械工
程系的教职工进行,有时也有学生参加。学校和中国工程师学会的联系更为密切,该学
会的会议在学校内举行,它的图书馆与学校的图书馆设在同一房间内。1937年中国工程
师学会奖励土木工程系二年级最佳学生顾铭泉 $100.00,怡和机器有限公司也奖励机械
系二年级最佳学生杨麐石 $100.00。由于抗日战争爆发,不少工作没有继续下去,但从
学校的工作来看,充分体现了教学和科研、生产相结合的精神。
第七章
工学院的校外世界
雷士德基金保管委员会和校长非常重视与当地社会的关系。在建校之初,基金保管
委员会就聘请了香港大学的布朗教授访问上海研究上海本地的需要。1933年9月,李赉
博先生在接到校长的任命,并在他对英国的技术学校和学院作了调查之后,来到上海,
并立即拜访上海的工程师、工业界的领导。他也访问了几个教育机构,如上海工部局的
教育处、中华职业补习学校、杨树浦教育中心等。这样,他们掌握了本地的需要并与本
地社会紧密联系。
在第六章里介绍了学校与中国工程师学会以及其它公司保持密切联系。反映了学校
将教育、科研与生产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我们选择了几段桑格先生来信中的叙述;
“上海的工程师们期待着我们的到来。他们帮助了李赉博先生的总体规划。我们与
他们像可贵的同事般一起工作。所有工程部的教师都参加了中国工程师学会。我参加了
理事会及三个委员会,并在学会作了六次讲座。学校的地基研究引起了黄浦水利局以及
上海工务局的极大兴趣。”
“我们是圣约翰大学(美国圣公会)工程部主任兼土木工程系教授的好朋友。他在
我们建校初期给我们提了很多建议。我们与中国政府有亲密的关系。我们的学生大多数
是中国人。假使我们要给他们颁发学位证书,我们必须遵循官方有关规定,但是我们希
望自己安排自己的课程表以及教育方法。所以我们不给学位,只给毕业证书。但是国家
承认它是大学学位水平,这对学生今后申请出国留学很重要。”
学校成立的那些年间,雷士德工学院为社会做了大量工作:
对工业界的技术咨询工作:
桑格先生说,在六年的高效工作中,我们给工业界解决了20多个技术问题,其中包
括中国政府提出有关蒸汽机车上的技术问题。外滩中国银行建筑师提出的混凝土中添加
剂的混合比例问题,还有上海电力公司、上海煤气公司、上海自来水公司等提出的技术
问题。
地基研究
几年来,黄浦水利局以及工务局都在研究上海的基础打桩技术问题并于1936年在哈
佛大学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几篇论文。因而“上海基础”闻名世界。接着上海成立
了基础研究委员会。学校在它的建立与活动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学校制造了土壤的取
样及试验设备和仪器并在上海电力公司发电厂的扩建过程中测量了桩荷及土壤压力。学
校制造的设备以及桑格先生每月收集的数据都在战争中遗失。桑格先生的部分工作就是
保持与哈佛大学两名国际级专家的联系,当桑格先生在1948年去美国开始新的工作生涯
时,他们帮助他成为一位土木工程学教授以及地质技术工程方面的咨询顾问。
俱乐部会员。
桑格先生表示,对于学院来讲,作为上海俱乐部的会员是很重要的。李赉博先生原
来是会员,他死后我接着作为我们的代表。
国际专业协会。
桑格先生表示,我们在英国、美国以及中国的专业协会中都很活跃,我是皇家亚洲
协会(华北分部)的会员。
英国工业联合会-奖学金委员会。
桑格先生表示,李赉博先生是委员会委员,1938年帮助了徐国璋及顾铭泉得到了赴
英留学的奖学金。李赉博先生逝世后我继承他作为委员,但是战争中止了我们的工作。
徐和顾后来都在英国工作。二战胜利后他们回国并在资源委员会工作。
英国领事馆。
1940年学校帮助领事馆招聘专员评估志愿工程师是否符合在英国军队作为技术军官
条件的工作。桑格先生面试人员后向招聘委员汇报。桑格先生也曾在由海军参赞为主席
的秘密战争-发明委员会中工作过。
“学校在外界有这样优异的声誉是非常值得欣慰的。”
第八章
关于雷士德的学生
综上所述,雷士德工业职业学校和雷士德工学院实际上只存在8年多一点,在日军
控制下又存在二年多一点。从雷士德初中和高中毕业的只有5届,工学院毕业的只有3届
(1938和1940年没有毕业生)。所以,总的毕业生不会超过500人,加上后二年日控期
间的学生,总数也不会超过1000人。夜校部就读的人数要多些。1941年前后,大批学生
转入其他学校或大学。但是,他们一致认为是雷士德为他们的继续深造打下了扎实的基
础。
雷士德的学生具有三大特点:
一、优秀的个人品质: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东亚地区最发达的城市,所以在上海的青年相对地容易接
受西方文化。由于每个班级的人数限止较严,应考的多,录取的比例很小,因此,学生
的素质总体说来相对较高。正如桑格先生所说:“我们的学生几乎都是中国人,只有几
个其他国籍的,主要是俄罗斯人。我们有许多近乎天才的中国学生,均能友好相处,无
疑,他们都是孔夫子的信徒。”
二、英语的基础比较扎实:
根据雷士德先生遗嘱规定所有课程用英语教学。加上按照管理委员会的安排,专业
教学不用教科书。这样,学生必须仔细听、认真记,课后自己到图书馆找参考资料。这
样,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且全部在英语的环境中学习,因此,对所有的雷士德学生都奠
定了扎实的英语基础。一般来说,当学生完成了他们的高中课程后,就能在读、听、说
、写各方面熟练地应用英语。
三、理论联系实践: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工场实习和实验室实验,而且教导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思路敏捷。桑格先生举了一个例子:
在他讲授冷冻学时,制造商供应了一种新问世的冷冻剂,附有特性表,但没有提供曲线
图;他找了4名同学在暑假期内画出曲线图,以便今后同学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到学
期开始时他们按时提供了有上百条曲线的图表,100%的准确。桑先生列举的另一个例子
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休斯飞机厂工作时,卢景亮对一个长期困扰有经验的工程师的
问题,给予了迅速解决。上述两个例子证明了学校的“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
方法的成功。
所有雷士德学校的学生,在校训“苦心志,劳筋骨”的指引下,在校勤奋学习,毕
业后都能以敬业的精神勤奋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毕业生奔赴重庆、昆明等大后
方,从事战时建设。有的在滇缅公路的建设和运行上发挥重要作用。有的毕业生到香港
从事我国与海外联络等工作。还有学生参加军队,直接投入抗日战争。也有许多学生从
事在上海的爱国运动。
七十年过去了,我们都已步入老龄。在离校后,很多校友成为杰出的机械、电气以
及土木工程师,其中,已故的顾懋祥更得到最高的技术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有部
分校友担任了大使、部长、教授、外贸专家、著名翻译家、医生、律师以及工业界的重
要领导人士等等。现在我们的校友基本上都已从工作岗位下退了下来,但是回忆起七十
年来的历程,我们总会想起在雷士德所受的教育,并永远缅怀我们的母校――雷士德。
第九章
有关校友会的情况
1939年4月1日,就雷士德工学院同学会(原)在上海成立,其成员都是在雷士德工
学院毕业,或正在就读最后一年的课程,以及曾学满一年,而因各种原因转校或就业的
同学。会长为罗永正,副会长郑朝忠,秘书长郑祝华,司库屠明福。
抗战期间,在重庆的校友也组织过校友会,由叶贻访任会长。1940年在英国,雷士
德校友徐国璋、李鑫也参加过留英学生组织的活动。
二战胜利后,在上海,雷士德工学院校友会曾有过两个组织,一个是雷士德工学院
同学会,系工学院毕业同学为主的组织,会长为欧天垣;一个是雷士德工学院校友会,
是夜校毕业及曾在夜校肄业的同学为主,也包括一些日校校友的组织。校友会于1949年
1月9日召开第三届年会,选出理事七人,候补理事四人,以陈国瑞为会长,毛心一为副
会长,明确:凡母校历届各级同学均可加入本会为会员。1950年10月15日召开第四届年
会,选出理事11名,监事4名,候补理监事6名,叶贻访为会长,毛心一、陈国瑞为副会
长。此后,由于当时各项政治运动不断,校友会的活动很难开展,无形中中止。直到十
年动乱之后,由叶贻访、周元章、李秩暹等校友发起,校友定期在人民公园茶室会晤,
一般在十五人左右。这样持续了几年,经过酝酿,在上海海外联谊会的支持下,于一九
八五年二月十七日重新恢复了校友会。现校友会主管单位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在校友会恢复时,梁于藩、鲁平当选为名誉会长,唐翔千为名誉顾问,桑格先生、
郑朝强、顾培恂为顾问;理事会由十七名理事组成,会长为徐鹏飞,副会长为叶贻访、
尤祥祯。其宗旨是为:一、加强国内外校友的联系;二、利用校友的才能和经验开展教
育、文化、科技和经济活动,为我国的现代化服务;三、协助国外实体在经济、教育、
机械、电气和土木工程等等领域中彼此都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工作。复会后,在1992年以
前,每年开一次年会,1993年开始,每两年开一次年会。复会后首届理事会理事十七名
,理事会原定每两年改选一次,为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改为每四年改选一次。1987年将
原十七名理事增加至二十二名,增加副会长许德光。1990年改选时理事增加至二十八名
,以后基本维持这一数字。会长一直由徐鹏飞担任,直至1998年才由相对年轻的沈定良
担任。副会长在复会时为叶贻访、尤祥祯;1987年增加许德光,1990年为尤祥祯、沈定
良、王家琦;九四年增加徐国璋(北京);1998年为王家琦;2002年改选后,名誉会长
:梁于藩、鲁平、叶元章、曹文锦、钱嘉东、陈铭珊、王崇基、徐鹏飞;名誉顾问:唐
翔千,顾问:叶贻访、许德光,尤祥祯、欧天垣,会长沈定良,副会长王家琦。
校友会按照规定制订和修改章程,历届理事会的宗旨和任务,基本上与复会时的相
同。主要任务是:㈠、组织校友发挥特长,继续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㈡、联系国内外
校友,增进友谊,团结合作,开展联谊活动。㈢、组织校友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
活动。
在上海复会后,北京30余名校友也成立了北京校友组,现仍存在,以徐国璋、倪继
淼负责所有活动。香港校友会有30余名校友,早期由关锦球、容永道、郭勤林为正副会
长,现任会长为叶元章。美国校友会由祝鹤龄、张乃新为前正副会长,后由林同曾和经
强士两位负责分发《雷友通讯》。加拿大校友由陈应明负责。对这些校友我们仍保持紧
密联系,接待他们来沪并参加碰头会聚谈。
校友会复会的背景是改革开放政策。但它的成功复会并正常运行则是依靠徐鹏飞周
详的计划和组织。他从几位熟悉的名人处获得一笔赠款,使校友会得以开张和开展工作。
在复会不久,校友会技术咨询公司成立。这也是由徐鹏飞筹划和组织的。他从校友
处集资,并申请了几个对开展咨询工作业务非常有用市级许可证。该公司被命名为上海
雷英技术咨询公司,由会长徐鹏飞出任董事长,后兼任总经理。公司的主要工作是发挥
校友的技术专长,为外商和境外校友服务,以对华投资。雷英公司不是校友会的附属机
构。它是部分校友集资建立的股份制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校友会亦参股,后来
成了大股东。公司创业十六年来为上海引进外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它对校友会
亦做了不少贡献,如为校友会筹措活动经费、为离退休校友发挥余热提供活动场所、为
校友会提供办公场所等。公司和校友会好似一根藤上的两只瓜,相互支持,相依为命,
共同为国家的建设服务。最后,而不是最终,我们要感谢境外校友所给与的支持和捐献
,特别是曹文锦校友和叶元章校友,使公司和校友会大为增色。
第十章
结束语
从雷士德先生在1924年12月10日签署他的遗嘱起,已经过去了八十年。七十年前,
我们母校建成;后来,被日军接管,再后来被关闭,那是在六十年前。在这几十年间,
发生了许多事,整个世界在变,我们的认识也在变。对我们的学校和学院有过许多不同
的评价,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我们母校的教学方法和成果。虽然我们有很多校友毕业于
其它大学,但一谈到雷士德工业职业学校和工学院,他们都认为在雷士德工业职业学校
和工学院里所受到的教育是最好的,是他们进一步接受教育和从事职业的基础。随着经
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也在进一步深化。当我们在编写这本小册子的时
候,不得不为雷士德先生的慷慨和远见而深受感动,他为上海人民,把他的极大部分遗
产投入于三个项目:一是医药研究院,二是华人医院,三是工业职业学校及工学院。前
二个项目是为了提高上海人民的健康水平,而后者则是为了实现工业化,或者说,通过
培养建筑业、机械制造业的专家,来发展经济。这在当时是中国所急需的,而现在也是
需要的。对于雷士德先生的伟大贡献,我们将永远铭记,当然,对于他最好的怀念方法
就是使他的遗愿继续在上海实现,愿我们共同为此而努力。
参考材料
①讣告(《字林西报》1926年5月15日)来源:徐家汇藏书楼
②雷士德基金会(手头材料)
③奠基典礼。来源:上海市档案馆,档案号:U1-367
④雷士德学校增刊(《字林西报》1934年2月17日。来源:上海市档案馆,档案号:U1-
367
⑤新扩建工程开放纪念,1937年1月29日(手头材料)
⑥雷士德基金保管委员会年度报告,从1927年至1940年。来源:上海市档案馆存《上海
市公报》由上海工部局编。档案号:U1-993~U1-1006。本材料在徐家汇藏书楼也有保存。
⑦Sanger先生来信。1985年11月13日
2004年7月稿
2011年7月1日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1815c70100rt2q.html
D****R
发帖数: 6053
2
RE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雷士德学校和雷士德工学院校史(2004年稿) (2011-07-01 13:00:19)转载▼
: 标签: 杂谈 分类: 雷士德、工学院、校友会
: 前言
: 今年是我们的母校,雷士德学校和雷士德工学院*建校七十周年。我们雷士德工学
: 院校友会的成员,都是毕业或曾就读于从雷士德工学院和雷士德学校的学生,现聚集一
: 起庆祝母校的建校纪念。七十年前我们都还是孩子,对雷士德先生及其遗产的捐赠并不
: 清楚。所以,我们决定从上海市档案馆、徐家汇藏书楼搜集文件、资料以及我们手头保
: 存的材料编辑成这一小册子,以供校友和对此有兴趣的人士参考。由于这本小册子中的
: 材料选自历史文件,无疑在时态、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联接会有许多错误。我们希望
: 看过这本小册子的人士能帮助我们改正这些错误,并提出建议和补充,使其更为完善。

D****R
发帖数: 6053
3
士德工学院 ——上海最短命但影响最深远的私立大学
《移居上海》程乃珊
一、
今虹口区东长治路505号现建筑,起造于1933-1934年间,建筑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当
年为一英国实业家亨利﹒雷士德创办并以其名字命名的理工科大学。在名大学林立的上
海滩,这所历史短暂的(只有十年寿命)大学却声名在外,它的校名令当年上海大学生
如雷贯耳。雷士德工学院(包括雷士德医学院)论校舍规模都无法与当年沪上一众圣约
翰与沪江等一流贵族大学相比,但恰恰就是雷士德工学院和医学院,是当年沪上除了交
通大学外,唯一可以与圣约翰与沪江两大一流大学抗衡的。至今,雷士德校友(都是90
岁左右)虽为数不多,仍定期聚会,还发展到校友亲属定期聚会。
听我老妈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女大学生,只要听到哪位男士是雷士德出来的,都会
发出一声长长的羡慕的叹息。在那个时代,雷士德生的潜台词就是读书用功、专业过硬
和举止优雅。即名校+真才实学+良好修养。一个自负的圣约翰生或沪江生一听对方是雷
士德生,就会肃然起敬。而交通大学圣约翰大学里年轻的理工科助教中,来自雷士德的
毕业生占相当大一个比例,可见雷士德工学院专业有多权威!
今年90岁仍任有120多年历史的美资柏诚集团中国地区顾问,天天上班在岗的欧天恒先
生是雷士德工学院1939届毕业生,至今回忆母校,仍充满感情。
他很为自己母校骄傲。他说,但凡报读雷士德,极少为纨子弟(因功课太吃重),但一
定是来自相当文化水平的家庭,否则,可能根本都不知道这所冷门大学。雷士德也是当
时罕见的一所对贫苦学生设有四年奖学金的外国人办的大学。欧天恒出生香港一贫苦家
庭,无力升大学,一次偶见报上有上海雷士德工学院招生简章,并设有奖学金,但必须
经严格考核,他当即抱着一试心情报了名,并坦言自己无能力负担由港至沪的路费来参
加考试。结果校方特地派老师到香港,让他一个人在香港同步参考,考卷用火漆封好老
师当场开封。如此一对一的考试,现在也不多见。
雷士德清一色只招男生,且不提供住宿,因此校园生活不及圣约翰等浪漫丰富,但是真
正做学问的,它的教学方式是十分活泼甚至可以讲是超前的--雷士德没有教科书--老师
上课没有,学生自然更没有。学生一面上课一面记笔记,然后再去图书馆找数据。为什
么不用教科书?皆因校方认为,一旦知识已收进教科书,就意味着已成过去式,因此老
师必须不断根据现时的科技发展编写成讲义。因此,雷士德虽然不如圣约翰大学那样专
门有一个社交堂,但雷士德的图书馆成为雷士德师生出席率最高的"社交堂"。故而雷士
德师生虽不同系互相却都十分熟谙。雷士德生似天生不太擅长社交,但都十分擅长做调
研。
或者因此,雷士德生的个性特点多为沉稳理性。欧老伯坦言,雷士德功课十分吃重,非
有一定毅力才能坚持读到毕业。
雷士德的校服--上海大学有校服的也仅此一家,从中充分体现出英国文化的保守与严谨
--为藏青西服上装,左口袋配有雷士德校徽深紫红领带配深灰西裤,三种色彩对比鲜明
又优雅协调。欧老先生说,雷士德生一生都恪守这样的色彩组合,令他们对母校的回忆
,是终生的……
二、
雷士德工学院无富丽堂皇风光旖丽的校舍和校园,但雷士德的校舍建筑却是精致和富有
个性。
工学院建筑平面与立面酷似一架展翅迎风的飞机,建筑的细部如窗架多以天平、圆规、
三角尺、实验烧杯等理工仪器造型作窗饰,以突出显示工业学院的特点。莘莘学子置身
在这样特色氛围下,无时不刻都会激起一种"科技救国"的责任感吧!
雷士德建筑风格为装饰艺术派,1933年破土动工,次年就落成。奇怪的是,该大楼一反
通常建筑坐南朝北的常规,整个建筑轴线呈"西南-东北"走向,这绝不是偶然。1932年
伪满洲国就在中国东北部,这架飞机型建筑就是往东北方向展飞。这样的建筑造型不但
可推为中国罕见的"仿生派"建筑,更是全国以上海为中心掀起的"航空救国"运动呼应,
鼓舞民众对日本军国主义抗击的信心。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了雷士德,至1944年,雷士德工学院停办,在它仅十
年的寿命里,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技术精英,它的毕业生个个都是技术专才。
雷士德工学院还有一个绝然的特点--它由外国人创办,但学生中没有一个西人(除少数
菲律宾人或白俄葡萄牙人),原因很简单,因创办人雷士德的办学宗旨是:为中国培养
技术精英,而欧美人在上海本身已享有很好的教育条件和机会,相比之下,中国贫苦青
年机会要差得多!至于那些白俄葡萄牙人,上海人旧称西洋人,因本身在上海生活十分
艰苦,特许他们可以报考,但与其它学生一样需经过严格考核。
当年的雷士德生都已垂垂老矣,但仍记得他们的英国校长,一位不苟言笑,很典型的老
派英国绅士,但他很关心学生学习环境,常会亲临学生食堂亲自尝菜,并与营养师探讨
学生营养--雷士德是老上海出名的真正培养贵族的一所高等学府,但它的学生却多为品
学兼优的来自平民的家庭,是知识赋予他们优渥贵气。
雷士德工学院还有附设中学,着名翻译家草婴、儿童文学家任溶溶,都是雷士德中学出
身的。
雷士德医学院在今北京西路1320号,现为上海医药研究所。建筑于1932年竣工,为经典
Art.Deco风格,立面对称,竖向构图,黑色钢窗,窗口上下通贯,窗墙为连贯三层的浅
壁柱,细而花岗岩饰面,主入口、壁柱、窗裙墙等部位装饰都是典型的Art.Deco风格,
较之工学院的装饰艺术派风格要简约得多。
三、
雷士德的创办人亨利﹒雷士德为百多年上海的英国巨富,一位虔诚的基督徒。难得的是
,他创办的学校不带丝毫宗教色彩,即他没有将个人信仰强加在学生身上,这在当时上
海滩的外国人办的学校中,也属独一无二的。
亨利﹒雷士德1840年出生在英国一个小镇,后攻读建筑专业,成为小有名气的建筑师。
不料一场怪病带走了他三个哥哥,给他蒙上浓厚的阴影。为了忘掉往事,1867年他与另
一位后来对上海经济同样起很大作用的马立师(今瑞金宾馆一号楼的主人)一起来到上
海。在上海他充分发挥了他的专业,负责租界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监管,然后晋身房地产
,通过房地产参股及收股致富。并与好友马立师等一起加盟德和洋行。此时他名下的土
地已超过600亩,他的德和洋行所经营的条目如先施公司大楼、台湾银行、仁济医院等
都成上海着名地标性建筑。
雷士德终身未婚,且生活节俭,他没有私家车,连私人黄包车都没有,外出就乘电车。
他自言乘电车经济且可亲身感受电车公司的服务质量--他是英商电车公司大股东。传说
他的衣服领带都是朋友送的,不少还是二手的。就是这样一个对自己近乎苛刻的巨富,
1926年去世时,他身后财产共计有土地200亩,房屋900幢,价值2000万两白银,这在当
年是相当大的一笔数目。
他的遗嘱中,除将部分遗产赠送给好友马立师外,其余全部用以成立"雷士德基金会",
并规定全部基金用于发展上海的教育卫生事业。
他的遗嘱中有句话十分令人感动:"在将近60年中,我主要和永久的定居处一直在上海
,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很久以前,我就选择中国作为我的户籍……"
他长眠在上海静安寺的静安公墓,静安公墓为现今的静安公园。
x**********u
发帖数: 31
4
这是一个有贡献的人。
r****v
发帖数: 1166
5
谢谢楼主 我看到我外公的名字了 !!!
他是校友之一
1 (共1页)
进入Shanghai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1911,大清朝完蛋的前夜 (转载)问个80年代成都和上海吃肉的事 (转载)
刘云山介尼玛是要造反?这个学校已经无任何存在的必要了
1911年,大清朝完蛋的前夜一段60年前的国保喝茶记录ZZ
诓语破 红岩崩北大校长人头狗身漫画惹争议 律师称已构成侵权(图)
响应号召,重发报道帖"北大笑长"漫画被指侵权 校长被画成人头狗身(图)
我来啦洪晃:女人裹小脚走路屁股翘 男人有性冲动(视)
你们看过这个基地组织袭击中国的笑话吗萨苏:“熊泽天皇”闹剧
恋曲52800小时--纪念相爱的6年(冰河时期)解放战争时美对国民党武器禁运直到74师被歼灭时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雷士话题: 工学院话题: 学校话题: 先生话题: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