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Shaanxi版 - 从剃头到理发的时代变迁史
相关主题
你们说说职场人生
我说一个我特别佩服的人吧你后悔吗? (转载)
我曾经的好日子粟同学(1)
华阴老腔《关中古歌》[活动]跟贴接龙─家乡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地方
关于性取向,想起一件事情我曾经是个很单纯很单纯的小偷
明天早上最后一次愤怒!!! (转载)
谢谢大家的祝贺新猫妈上来问问问题,先谢谢了
大家进来看看,你们谁这么干过?我很怕男生来帮我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理发话题: 剃头话题: 剃刀话题: 那时话题: 师傅
进入Shaanxi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l****p
发帖数: 474
1
从儿时起,我对剃头就有很深的印象。记得南门的城门洞旁边有个剃头店,里面的陈设
很简单。一张咿呀作响的木椅,墙上一面斑驳的大镜子,脸盆架上是千人共用的毛巾,
脸盆也是,还有荡刀布,剃刀,推子,热水瓶。用店里的毛巾擦脸,有一股奇怪的,类
似碱水的气味,直到现在我还隐隐记得。
剃头的是一位比较年长的师傅,至于姓啥名啥已没了记忆。但我依稀还记得那时理发的
情景:轮到我了,他取下搭在肩上的毛巾,利索地拍去椅子上的发屑,然后招呼我坐下
。坐定后,抖动披布,不紧不慢地给我围上。随后清脆明快的推剪声在我耳边响起,剪
落的头发,飘飘洒洒地落了一地。
头发被推剪一圈后,寒光摄人的剃刀就登场了。我最怕剃刀了,当听到刀口在荡刀布上
刮磨的唰唰声,我的脖子都会不由自主的缩紧。因为小时候,父亲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
,说有一个徒弟学剃头,师傅教他先用剃刀在冬瓜上练习,不一会,师傅让他去打水,
他“噢”的应了一声,将剃刀插在冬瓜上,转身去打水了。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学
习期满,徒弟正式给人剃头。这时,师傅又叫他去打水,他又“哦”的一声,随手将剃
刀插在人的头上,转身去拿水桶……
这当然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了,那时剃刀划破皮肤的事虽屡见不鲜,但再蹩脚的剃头师
傅也是不会把人的头颅剖开的。我在剃刀下那个担惊受怕完全是多余的。
在店里我们男孩子一律被剃成学生头,头顶以下的头发几乎都被剃去,下边露出青色的
头皮,遇上天冷则冷飕飕的难受。那时,刚剃过头的男孩子都很难看,走在街上会被小
伙伴嘲笑、捉弄。其实我每次都希望剃头师傅能给我稍微留长一点,但很难,因为外婆
总在他身边说:“短点、再短点。”她觉得不剃短就吃了亏,因为两个月剃一次,比一
个半月剃一次,一年能省四毛钱。噢,忘了说了,当时我们剃头两毛一次。
那时,大人们剃头可比我们小孩子麻烦多了,要比我们多上好几道工序,正襟危坐剃完
头后,还要满脸泡沫躺在椅子上刮脸、剪鼻毛。那时大人剃得最多的是光头、平头,但
偶尔我也会看到个“大背头”。
给“大背头”理发,剃头师傅总是小心翼翼的,剪刀用的多,推子用的少。剪好头发后
,胖师傅会用篦梳一般的东西不停地把他的头发往后梳,让他的前额显得更加的光洁宽
阔。大背头,只有吃公家饭的人才可以留。那时,大背头、中山装、左上兜插支钢笔,
是干部的装束,走在我们乡间是很威风的。
到了我上中学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在小镇的西门街,突然雨后春笋般
的冒出了很多发廊、美容美发店。那时理发不叫“剃头”了,而改称“剪头发”。我从
初中开始,就没再被外婆押着,去城门洞那儿理过发。我庆幸终于能摆脱那个难看的发
型,可以自己做主,让头发哪里长点,哪里短点。但刚开始我一个人去理发店,心里总
是不停打怵,要来回把西门街走上两遍。一般情况我会找间不很显眼的店面,一个人灰
溜溜地,磨磳着进去。
我挑的理发店,一般是顾客少的,正赶上理发的“老师”得闲。进去入座之后,没什么
话可多说,问我剪什么头,中分?三七?四六?我当然选当时最流行的“中分”。理发
“老师”立马给我围上围布,他(她)剪发的手法是娴熟和麻利的,而且用的是电推子
,嗡嗡声中,大堆的头发就被推了下来。有时发屑会掉进我的鼻孔和衣领里面,我会极
力地忍着不吭声,因为我认为“剪、洗、吹”在那时是高高在上的新行业,“老师”也
是些衣着时尚的俊男靓女,你在下面打个喷嚏或扭捏身子都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剪完了,然后去水盆边去冲洗一下,不过也常常不是热乎乎的水温,说不定也有时冷时
热的,让你无法预料。记得我第一次躺在洗发椅上好紧张,脖子僵硬,给我洗头发的小
姑娘一个劲说“放松,你要放松,不放松脖子我这样抬着不好洗啊。”越说越难受,我
差点当场就跑掉。但那次给我洗头的小姑娘,她的手指很是轻柔和麻利,这点让我很怀
念。
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镇上理发从两块钱、逐渐的涨到了五块钱、七块钱。理发
店也越开越多,他们在门前打出亮丽的灯箱广告,店里贴满各种发型图片,很多人为了
选个好发型,不惜转遍了整个松门街,有的人就到处打听着哪个理发老师好,就固定在
那里理。那时在西门街和红楼路的路口,有间理发店十分火爆,这间店是一对兄妹开的
,他们人长得漂亮,剪出来的发型也时尚,吸引了镇上许多人来理发。当时供销社、水
产公司等单位里的的帅哥靓妹常常光顾这个发屋,剪发、染发、烫发,兄妹等三、四个
人一齐忙,都应接不暇。他们发廊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客人越来越多,他们兄妹就分开
来开店,也就不断地搬家,搬到哪里,这些回头客就跟到哪里。后来,我也成了他们家
的老主顾。因而,说起西门街的理发来,我对那段历史记忆特别深。
进入新世纪,社会相互交融更加频繁,理发这个行业也随着社会大潮不断的变化。现在
的理发店和过去的不可同日而语,虽然门口还是标志性的三色旋转灯,但内容不同了。
各种发式应有尽有,各种新鲜名词不断变换,“发道”、“发艺”、“造型中心”、“
美容院”叫得我都有点晕,每次理发的时候,我都要定睛看一看是不是理发的,怕走错
门的,怕搞错里面的服务内容。
今年,我回了次老家,经过城门洞时,又看到了那个儿时的老剃头店。但里面那份我曾
熟悉的祥和、安静,不见了,理发椅子旁边没有了荡刀布,也没有满脸白色泡沫刮胡子
的老人。它现在虽还是个理发店,但店面已换成了落地的玻璃门。
g*****A
发帖数: 14950
2
好专业的话题
1 (共1页)
进入Shaanxi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我很怕男生来帮我 (转载)关于性取向,想起一件事情
结婚协议书范本zz (转载)明天早上最后一次
我妈她们一家子-14谢谢大家的祝贺
【人在囧途】之开心往事大家进来看看,你们谁这么干过?
你们说说职场人生
我说一个我特别佩服的人吧你后悔吗? (转载)
我曾经的好日子粟同学(1)
华阴老腔《关中古歌》[活动]跟贴接龙─家乡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地方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理发话题: 剃头话题: 剃刀话题: 那时话题: 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