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Science版 - 2010诺贝尔奖自然科学部分获奖名单(转载)
相关主题
Re: 俺为什么说天才度海森堡第一神了,超級充电器 手机充电只需5秒 (转载)
Re: 为什摸,纳米碳管纤维那么强韧?诺奖得主夫妇失踪后垃圾场被发现 妻子离奇死亡
专家称中国首个诺贝尔奖或在材料科学领域产生美国前诺奖得主无钱付药费遭医院拒收 悲惨离世
专家称中国首个诺贝尔奖或在材料科学领域产生 (转载)无钱付药费遭医院拒收 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离世
人家得奖我们揭黑 同样是科学家,距咋这么大?美国前诺奖得主无钱付药费遭医院拒收 悲惨离世 (转载)
日裔诺奖得主离奇车祸:他生于中国 任教美国名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制成100mm石墨烯晶圆 THz芯片曙光
中国籍日本裔拿诺贝尔化学奖啦!中国率先研制出“烯合金” 或将带来革命性变革
美国伊利诺伊州警方3月14日透露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名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墨烯话题: 根岸话题: 碳原子话题: 赫克话题: 诺沃
进入Scienc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P**********e
发帖数: 2964
1
2010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部分获奖名单
1.化学奖 10月6日 理查德·赫克(美国)、根岸英一(日本)、铃木章(日本)
新京报10月7日报道 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
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化学奖评审委员会说,三人研究成果
向化学家们提供“精致工具”。
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
在瑞典皇家科学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诺尔马克首先宣读了
获奖者名单。他说,赫克、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领域作出
了杰出贡献,其研究成果使人类能有效合成复杂有机物。
随后,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特兰德和评委拜克瓦尔介绍了3名获奖者的主要研
究成果。
他们说,为制造复杂的有机材料,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将碳原子集合在一起。但是碳原子
本身非常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思路是通过某些方法让碳的化学
性质更加活泼,更容易发生反应。这类方法能有效地制造出很多简单有机物,但当化学
家们试图合成更为复杂的有机物时,往往有大量无用的物质生成,而赫克、根岸英一和
铃木章的研究成果解决了这一难题。
向化学家提供精致工具
两位评委介绍说,赫克、根岸英一和铃木章通过实验发现,碳原子会和钯原子连接在一
起,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这一技术让化学家们能够精确有效地制造他们需要的复杂化
合物。目前“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技术已在全球的科研、医药生产和电子工业等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
评审委员会认定,三人的研究成果向化学家们提供“精致工具”,大大提升合成复杂化
学物质的可能性。
评审委员介绍,赫克1972年率先发现,借助钯催化,不用高温和高压,碳原子间可以相
互接近至可以发生反应的距离;根岸1977年和铃木1979年对这一理论作出补充,把研究
范围扩大到更多有机分子。评审委员会认定,三位科学家创制了“迄今所能使用的最复
杂工具之一”。
一日籍获奖者出生长春
赫克、根岸和铃木现年分别79岁、75岁和80岁,虽然因同一课题获同一奖项,却不曾共
事或合作。
赫克于1931年出生在美国斯普林菲尔德,现为美国特拉华大学名誉教授。根岸英一于
1935年出生在中国长春,现定居美国,但仍保持日本国籍,现任美国珀杜大学教授。铃
木章1930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现为北海道大学名誉教授。他们三人将分享1000万瑞典
克朗(约合146万美元)的诺贝尔化学奖奖金。(新华社电/专稿)
特写
凌晨5点接到获奖电话
6日11时57分(北京时间17时57分),按照惯例,评审委员会电话连线身处美国东海岸
的根岸。
瑞典电视台记者率先问及得知获奖时正在做什么,根岸回答,前一天午夜入睡,凌晨5
时接到电话,“我睡得正熟”。“闹醒”后,根岸说自己“极度高兴”。一名评审委员
说,发布会前与3名获奖者取得了联系。当时,赫克身处菲律宾,最初反应是“惊喜”
,不久恢复平静。
尽管三人年事已高,但身体状况良好,愿意参加12月10日在瑞典举行的颁奖典礼。赫克
、根岸和铃木现年分别79岁、75岁和80岁。
新闻发布会连线的最后阶段,记者集中询问“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应用前景。根岸
说,这一课题所获成果可应用于不少领域,或可用于创制新药物,但“我不知道具体会
是什么”。
释疑
以钯为“媒”撮合碳原子
碳原子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愿相互结合。怎么让这些懒洋洋的碳原子活跃起来,好将它
们凑作一堆?
一百多年前人们已经想到办法,法国科学家格林尼亚发明了一种试剂,利用镁原子强行
塞给碳原子两个电子,使碳原子变得活跃。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成果,使格林尼亚获得
了19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但是这样的方法在合成复杂大分子的时候有很大局限。人们不能控制活跃的碳原子的行
为,反应会产生一些无用的副产物。在制造大分子的过程中,副产物生成得非常多,反
应效率低下。用钯作为催化剂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钯原子就像“媒人”一样,把不同的
碳原子吸引到自己身边,使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变得很近,容易结合——也就是“偶联”
,而钯原子本身不参与结合。这样的反应不需要把碳原子激活到很活跃的程度,副产物
比较少,更加精确而高效。
反思
“如果一名科学家在俄罗斯提出一个天才想法,我们的官僚主义者会把它塞进棺材。”
——已故俄罗斯科学家金茨堡
官僚主义害了俄罗斯科研?
梅德韦杰夫批评俄人才政策失误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俄罗斯裔科学家海姆和诺沃肖洛夫5日以石墨烯研究捧得2010年诺
贝尔物理学奖。
两人均出生于俄罗斯,毕业于莫斯科理工大学,曾在莫斯科从事科研工作,后相继赴荷
兰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任教。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当天批评俄政府没有在年轻学者毕
业后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导致人才流失。“我们需要努力,这样我们的天才才
不会出国,”梅德韦杰夫说,“我们的实验研究基地已经严重过时,最近几年没有开发
(研究基地)。”
在俄罗斯从事纳米技术和应用物理研究的因杜卡耶夫认为,虽然苏联教育模式令科研人
员拥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验能力,但“资金和现代化设备匮乏、工作和居住环境不佳”
迫使一些俄科研人员离开祖国。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已故俄罗斯科学家金茨堡
去年则曾批评俄学术界存在官僚主义和资金使用不当等现象。他说:“如果一名科学家
在俄罗斯提出一个天才想法,我们的官僚主义者会把它塞进棺材。”
2.物理学奖 10月5日 安德烈·海姆(荷兰)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英国、俄罗斯)
新京报10月6日报道 “琢磨”铅笔芯也能得诺贝尔奖。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将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位俄裔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
·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开发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这种最薄、也最
坚硬的“超级材料”来自于常见的铅笔芯。
最薄但也最硬
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这种二维石墨晶体薄膜的厚度
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强度却是钢材的100倍。它是目前室温导电速度最快、力学强度最
大、导热能力最强的材料。
2004年,以铅笔芯主要成分——石墨为实验对象,海姆和诺沃肖洛夫成功通过机械微应
力技术,将石墨分离成较小的碎片,最终得到了石墨烯这种新型超薄材料。当时,两人
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透明胶带,将一张纸上的铅笔笔迹进行反复粘贴与撕开,这使得石
墨片的厚度逐渐减小,最终他们通过显微镜在大量的薄片中寻找到了厚度只有0.34纳米
的石墨烯,而20万片石墨烯加在一起,才相当于一根头发丝。
推动电子革命
瑞典皇家科学院称,石墨烯将推动新型材料的研发,并引发电子产品的新革命。“由于
它基本上是透明的,而且有极好的导电性,石墨烯很适合制作透明的触摸屏,轻型显示
屏,甚至太阳能电池。”
诺贝尔奖委员会发言人称,通常诺奖只奖励那些已经得到广泛实际应用的研究成果,但
这一次,委员会强烈认为,应当明确认可石墨烯这种有巨大潜能的新型材料。
海姆现年51岁,拥有荷兰国籍,诺沃肖洛夫则年仅36岁,拥有英国和俄罗斯双重国籍,
两人都出生和长大在俄罗斯。诺沃肖洛夫则是1973年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得者。
让电脑更敏捷
去年,海姆已经因其石墨烯领域的研究,荣膺科伯尔欧洲科学奖,其获奖理由是石墨烯
这种新型材料“有望给微电子世界带来革命性变化”。而被问到未来石墨烯的实际应用
时,海姆表示,其用途或许不可限量,“我希望石墨烯能像塑料一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
活。”
作为一种新“超级材料”,石墨烯可用于制造卫星、飞机、汽车,并应用于超级计算机
的研发。有科学家预测,石墨烯能代替现有晶体管的材料硅,使电脑运行速度更快。
化平凡为神奇
伦敦国王大学材料科学研究部门的负责人马克·米多尼克表示:“今年的物理学奖将让
每一位科学家的脸上露出笑容,因为这表明你天天在实验室忙碌也能赢得诺贝尔奖。”
他指出,海姆和诺沃肖洛夫利用塑料胶带这种简单工具偶然发现制备石墨烯的方式,“
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能从铅笔芯中发现这种新型材料,但只有海姆和诺沃肖洛夫仔细
研究了它,祝贺他们!”
曼彻斯特大学校长罗斯维尔称:“这个消息令人惊喜,我们很高兴海姆和诺沃肖洛夫对
石墨烯的研究得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的认可。这再次证明,源自对科学好奇心的
基础研究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益处。”
反应
英科学界赞“原创科学”
2010年诺贝尔奖已揭晓的两项大奖,均与英国科学界有关,这让该国科学界引以为荣,
并肯定该国的“原创科学”文化。
生理学或医学奖首先揭晓,有“试管婴儿之父”之称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
获此殊荣。英国皇家物理学会的彼得·梅恩教授表示,继爱德华兹获得诺贝尔奖后,物
理学奖也被两位在英国大学从事研究的物理学家摘得。
“这明确意味着——在充满竞争的全球科研领域,英国占据重量级位置。”梅恩说。
伦敦国王大学的米多尼克博士也认为,英国科学界的独特文化应得到认可,在这样的氛
围下,科学家的原创性一直得到认可,他希望英国政府继续培养而非限制这种文化,这
样才能创造出更多前沿技术和社会财富。
3.生理学或医学奖 10月4日 罗伯特·爱德华兹(英国)
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0月4日报道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4日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学奖授予有“试管婴儿之父”之称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
今年85岁的爱德华兹因创立体外受精技术而获得这一奖项。爱德华兹现在是英国剑桥大
学的名誉教授。
体外受精技术俗称试管婴儿技术。医学统计显示,世界上每十对夫妇中就有一对有生育
问题,而试管婴儿技术可以帮助其中绝大多数夫妇实现有自己后代的梦想。自1978年第
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呱呱坠地,全球已有400万人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其中许
多人通过自然受精方式生育了下一代。
1 (共1页)
进入Scienc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名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人家得奖我们揭黑 同样是科学家,距咋这么大?
今年诺贝尔物理奖,1974年出生日裔诺奖得主离奇车祸:他生于中国 任教美国名校
中国博士悲剧了: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的二则故事中国籍日本裔拿诺贝尔化学奖啦!
扫盲贴: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解读美国伊利诺伊州警方3月14日透露
Re: 俺为什么说天才度海森堡第一神了,超級充电器 手机充电只需5秒 (转载)
Re: 为什摸,纳米碳管纤维那么强韧?诺奖得主夫妇失踪后垃圾场被发现 妻子离奇死亡
专家称中国首个诺贝尔奖或在材料科学领域产生美国前诺奖得主无钱付药费遭医院拒收 悲惨离世
专家称中国首个诺贝尔奖或在材料科学领域产生 (转载)无钱付药费遭医院拒收 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离世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墨烯话题: 根岸话题: 碳原子话题: 赫克话题: 诺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