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t 发帖数: 19049 | 1 现在回头看,南方都市报于2011年7月刊发的报道《“三体”之后———科幻小说出版
热潮的借力与发力》里面的一句话———“在此(‘三体’)之后,中国科幻界的生态
就不一样了”颇有预见性。事情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
2011年对中国科幻而言,算得上是“关键之年”。中国科幻小说家们过了个春节后
发现,周围的景色“刷”地突然就变了:更多的杂志愿意发表科幻小说,更多的出版商
愿意出版科幻小说,更多的人在谈论科幻小说———他们终于意识到,科幻小说的价值
。这几乎成了2011年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
发表平台增多
中国科幻界重量级人物韩松在一篇博客里总结了他在2011年的创作情况:两部长篇
,《地铁》和《火星照耀美国》(又名《二零六六年之西行漫记》)修订版一个在年头
、一个在年尾分别出版;九篇短篇方面,分别发表于《鲤》、《新世纪周刊》、《天南
》、《时尚先生》、《G Q》……这些都是品质好、销量大、关注度高的杂志,以往科
幻小说根本不会进入这些杂志的编辑们的视野。但现在,他们开始追逐科幻小说家,像
他们曾经做过的追逐星座或情感专栏作家那样。“除《地球是平的》是我主动投给《科
幻世界》的外,其余均是对方约稿。”韩松写道。
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与刘慈欣齐名的韩松身上。一群“80后”的科幻小说家也享受
到了类似待遇:飞氘的短篇小说《九章算术》、陈楸帆的短篇小说《G代表女神》陆续
发表在《文艺风赏》,他们俩各自的中篇小说集《纯真及其所编造的》与《薄码》也前
后脚地出版了;郝景芳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流浪玛厄斯》与一部短篇小说集《星旅人
》;像一颗超新星那样爆发的新人宝树给“三体”系列写的同人小说《三体X:观想之
宙》由科幻世界杂志社出版,几篇短篇小说也发表在《科幻世界》和《超好看》上……
仅仅在两年前,这些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作家想要看见自己的科幻小说变成实体书,
还是比他们笔下的情景更遥不可及的一件事情。
在玄幻、官场、盗墓、职场等小说类型被开发得近乎枯竭之后,出版商们发现了科
幻。他们动用一切能够利用的关系,四处打听哪里有现成的科幻小说稿子。要知道,科
幻小说黄金时代三大师之一的罗伯特·海因莱因的《异乡异客》卖出了700多万册……
如果美国的经验可以作为依据的话,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未来。
大师仍只有一位
在传统文学研究领域,科幻小说也开始被谈论。著名文学评论家、哈佛大学讲座教
授王德威于2011年5月在北京大学作了题目为“乌托邦、恶托邦以及异托邦———从鲁
迅到刘慈欣”的演讲,提出“刘慈欣的小说透出雄浑壮丽的康德式的人和无限之间的抗
争,我觉得刘慈欣是最近十几二十年里面少见的有这样庞大的憧憬来想象的一位作家”
。年末,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当代》杂志社把“《当代》长篇小说论坛2011年度五佳奖
”颁给了《三体3:死神永生》,与之站在一起的还有王安忆的《天香》、格非的《春
尽江南》等主流文学作品。主流文学界总算恍然大悟:科幻小说不仅是给中学生看的。
但是如果大师只有那么一位的话,黄金时代是不会到来的。带来目前这幅看上去很
美的画面的刘慈欣,整个2011年都在忙于本职工作,以及接受各种采访;当被问及新作
品的进度时,他总是双手一摊。一天到晚都在忙里偷闲地敲打电脑的韩松虽然有两部长
篇小说问世,但都是旧作新出,即将推出的《红色海洋》也是如此———虽然我们不得
不承认《地铁》在市场上的优秀表现意义非凡,它证明了科幻小说成为畅销书并非只是
意外。王晋康、何夕也只是重新整理了旧作。
唯一的亮点在于钱莉芳的《天命》。这位江苏无锡的中学历史教师是中国前科幻小
说销量纪录保持者:七年前的《天意》卖出了15万册,直到去年被《三体3:死神永生
》打破。而《天命》的销量也基本与《天意》持平。《天意》与《天命》都是在中国古
代历史基础上展开的科幻故事,它们也向大众展现了科幻小说的多种可能性。
但是,正如韩松2011年11月在第二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论坛上所说的,“十年前
站在台上的是我们这几个人,十年后还是我们这几个人”。这是一种悲哀,他说。
决定科幻的未来,就在这两三年了。是否能够在这两三年里再出现几本畅销的科幻
小说,将会决定所谓的科幻热到底只是错觉和一厢情愿,还是令人激动的现实。如果“
80后”科幻小说家没有及时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长篇,必须是长篇”,这种一
针见血的劝诫呼之欲出),“三体”系列掀起的巨浪就会无情地翻过去。
2011年1月,《地铁》出版。
6月,《三体X:观想之宙》出版。
10月,《天命》出版。
11月,第二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在成都举办,“三体”系列售出中文数字版权。
12月,《三体3:死神永生》获得“《当代》长篇小说论坛2011年度五佳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