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r**********n 发帖数: 5281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IdRobot (新器人),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伍国:“老留”——迷失在中美之间的一代 ZT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 10:38:45 2018, 美东)
发信人: newIdRobot (新器人), 信区: USANews
标 题: 伍国:“老留”——迷失在中美之间的一代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 04:16:17 2018, 美东)
伍国:“老留”——迷失在中美之间的一代
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WuGuo.html
● 伍国 (进入专栏)
最近,在美国的一些中文网站上,兴起了一阵“老留”针对“小留”的讨伐。老
留,严格意义上说,是指2000年大规模自费留学开始之前,到达美国,落地生根,如今
事业有成,子女正在陆续进入大学和婚恋年龄的一部分人。小留,特指在2010年前后,
自费来美国读高中和大学本科的一部分年轻人。老留和小留可以说不是一代人,甚至可
以说,小留和老留的孩子,即所谓ABC, “华二代” 是同一代人。
老留的心态,有几分倚老卖老,也有几分自亮伤疤的伪豪迈,因为他们最喜欢的
就是说自己当初如何怀揣几十美元到了美国,一下飞机就进餐馆打工,或者第二天就进
了实验室干到晚上十点,以此反衬小留如何依赖父母,靠父母养活,花天酒地,不爱读
书,习惯不良等等,同时吹嘘自己的孩子如何成功“爬藤”——进入美国的常春藤盟校
,如何学钢琴,如何获奖。这种沾沾自喜的心态,已经成为现在五十多岁左右的在美“
老留”中普遍流行的症状。
其实,“老留” 这一代人仔细分析起来,未必是完全经得起推敲的,虽然他们已
经极为习惯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以“精英”自命。首先看一些数据:“90年代以来,
尤其是2000年后,随着留学不再受限以及人们收入增加,留学逐渐从只属于少数人的精
英化走向了大众化。1978年到2000年中国共有22.3万人留学人员,其中国家公派5.7万
人,单位公派10.2人,公派人员占了绝大多数。而进入新世纪后,公派留学人数只有小
幅攀升,自费留学人数则一路高歌猛进。” (网易新闻中心,“六十年留学历程”)
。在2000年前留美的人中,公派(含接受美国大学资助的自费公派人员)比例高达71%
,这意味着,最终定居美国的老留中有极大概率是公派滞留美国不归的。固然,这样的
人生选择没有人苛求他们,甚至没有人去质问他们滞留不归的动机,即便是嫌弃国内收
入和物质待遇低下(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也多少可以理解,但这种违背公派誓约滞
留美国的人,仅仅因为自己不靠父母,就嘲笑自费留学的“小留”,却显得矫情。
更何况,这些下了飞机就进实验室的人,今天还有多少人天天在实验室里做科研
,更是一个未知数,因为这些“精英”们完全知道,在美国要过上富足的生活,只能不
断地调整人生的航向,不停追逐热门专业,热门职业,也就是说,投机和利己是这一代
“老留”骨子里的基因,是他们难以改变的。因此,当二十多年以后,他们中很多人看
到国内经济迅猛发展的时候,又开始患得患失,觉得自己错过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
更好的发财机会。这种强烈的投机心理,原因恰恰和“身揣几十美元”下飞机,没有底
气和恒心,很容易妥协和随波逐流有重要关系。他们从不在乎“初心”是什么。
熟悉中国当代文化的人都知道,1990年的留学生,大都有一种背水一战,“从绝
望中寻找希望”的悲情,而正是这种市场需求,催生了一些不择手段,一度发展得几乎
类似邪教的民间教育机构。老留们在这种机构的洗脑下,怀着范进中举的狂喜,“朝为
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扭曲心理来到美国,对于美国自然是感恩戴德的。正如一些头
脑更为清醒的人指出,今天的小留是留学市场的消费者,而当年的老留更像等待施舍的
人。
老留中绝大部分是从事,或曾经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他们即使到了21世纪仍
然念念不忘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高中里的口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即使到了2017年,定居美国已经超过20年了,他们竟然还在煞有介事地在网上讨论
,为什么美国总统都是学文科出身,而却他们对“文科生”的鄙夷是从来毫不掩饰的。
在这方面,他们的头脑似乎仍然生活在1970年代压抑人文社科的中国。
因为成长过程中,人文教育的严重缺乏和投机心态的驱使,这一代人到了美国以
后,非常容易成为“基督徒”,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自己也知道,去教会仅仅是安慰自
己的孤独感和进行社交,并不是为了寻求信仰。或者,他们对信仰的理解,就是一旦自
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所获利,就感谢上帝,仿佛上帝是为满足他们的私欲而存在。或者,
他们虔诚地祈祷上帝保佑自己属意的总统候选人当选,祈祷上帝帮助排斥自己不喜欢的
族群。任何东西,在他们的眼里,都是工具性的。
在政治上,这一代人的偏狭和自恋导致他们坚定地维护他们所单方面臆想出来的
一个荒谬的美国图景——理想的美国是一个信基督教的,勤恳劳作的白人和像他们这样
的依靠自己的双手成功又聪明的华人才有资格享受的国度。他们完全不考虑,美国立国
的核心是开放和多元化,而他们自己也正是多元化的受益者,而黑人在美国的历史远比
亚裔更长。假如不是民权运动惠及亚裔,不是多元政策容许大量华人留学生居留美国,
不是中国的某种开放的态度容许他们违背当初回国服务的诺言,他们根本没有今天自得
的资本。他们公然厌恶和鄙弃所谓“黑墨穆”的种族主义言论在海外中文网站上无时无
处不见,让人惊异他们在美国的二十多年里,究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影响,还是固执地
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
因为对自己当年“不靠父母”的盲目骄傲(他们在美国所获得的奖学金多少来自
纳税人,多少来自慷慨的私人捐赠,他们是从不考虑的,好像只有自己的“优秀”是唯
一的因素),他们不仅鄙视正常地依赖父母的小留,还敌视一切在他们看来“吃福利”
的人。他们表现出对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强烈的敌视,似乎忘记了,在意外,伤残,灾
害面前,人人平等,谁也逃不过,即使有一些“懒人”存在,也是“精英”无需去妒忌
和比较的,因为精英的关注在于自我实现和自身对社会的贡献,绝不是围攻所谓的“懒
人”。对弱势群体吃福利表现出的不满,恰恰不是真正的有担当的精英心态,而是一种
凭借个人的“优秀”和“杰出”把弱者赶尽杀绝的冷血。
他们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推”进“藤校”,但如果他们的孩子在大学里变得关注
社会,关注弱势,关注落后国家和地区,他们就一致认为,他们的孩子是被美国大学里
的“左棍”洗脑,却从不认为,他们自己给孩子从小按照收入高低进行的未来职业排序
,是一种远为可怕的,真正的洗脑。
在他们偏狭得可笑的极右翼头脑中,有的时候连基本的逻辑和常识都没有。比如
,他们到美国的时候,是以研究生或博士生的身份享受助研和助教的奖学金——免学费
和每月补助,而这种资助,或美国为本国公民提供的联邦贷款,本科阶段对外国学生基
本上是享受不到的。这意味着,中国高中生要到美国读本科,必须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
,但这是自然而然,并不丢人的事情。如果父母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和意愿,可以把孩子
送到美国来读书,接受不同体制和理念之下的教育。事实上,很多小留正在选择多元化
的学科组合,很多人学习艺术,关注环境问题。在中美两国社会经济发展趋近的大环境
下,他们去留两便,并非都有背水一战,必须留在美国,回国就是死路一条的绝望。他
们和老留当初的文化生态和个体心态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我不得不说,在如今五十多岁的,滞留美国不归,最终入籍,看似功成名就的高
学历 “老留”中,存在相当一部分这种自私而冷血,利己却不精致的极右翼人士,也
不得不考虑,如果这部分人确实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最优秀的大学:北大,清华,
中科大培养出来的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人才,那么确实值得问一下,这种教育的理念,
初衷和社会效果究竟是什么?
老留一代人因为人文教育缺失,物质匮乏所形成的功利,自私,狭隘,缺少定力
,随波逐流,患得患失,缺少宽容,使得他们不论在美国社会还是中国社会都成为边缘
。在封闭和自恋中迷失,是这部分60后老留中利己主义者的命运。在一个更大背景下看
,他们确实是值得研究的一个独特群体。
===============================
在美国政治思想的卷宗中有一篇章 — — 祖父对其熟记于心 ——
即我们必须在政府和自由之间做出选择。但是如果你多读两遍,你会发现它的真正涵
义是显形与隐形的政府之间的选择。贵族们大多倾向于隐形的政府。隐形的政府让贵族
可以自由地行使其特权。我们这些属于9.9%的人深谙如何利用政府服务,却时常大声
抱怨别人也利用这些服务。
打个简单的比方:被极度夸大的美国税收负担。在去年年末的节日期间举行的一次专题
讨论会上,为最近一轮针对富人的减税辩护的人用米特·罗姆尼的说辞来支持自己的观
点,即每年平均有47%的美国人不支付任何联邦所得税,所以这些人对税负没发言权。
胡扯!当然,去年政府通过联邦个人所得税所收到的1.6万亿美元是累进计算的。但通
过工资税筹集的1.2万亿美元的征税对象涵盖了所有工作者,却不包含类似于罗姆尼的
投资者,并且由于只有一定数目之下的工资需要缴工资税,收入较低的人的税负相对反
而更高。除此之外还有州和地方政府2.3万亿美元的税收收入,其中大部分是通过累退
的销售税和房地产税收取的(译者注:即收入越低者,这两笔税占其收入比重越高)。
最贫穷的五分之一美国人的实际州税率是顶端1%收入人群的两倍之多,大约是前10%
收入者实际州税率的一倍半。
然而,我们对于各种税负虚张声势的抗议比起我们掌握的各种享受退税带来的好处的技
巧来说, 简直可以称得上纯洁了。 曾让我祖父大为光火的所得税制度无意中创造了一
类并非计划中的“隐秘”的政府支出。 它们名义上被称为“税收优惠”,但实际上最
好把它们看作一种政府为了避免征税麻烦而出让的钱。从理论上讲,税收支出可以用来
支持任何有社会价值的用途,事实上一些税收支出(如劳动收入税收减免)也确实造福
于低收入者。但更常见的是,由于“税收优惠”的价值通常是个人既有财富及其边际税
率的函数,所以这些优惠其实是倾向于有钱人的。
让我们数数自己得到了多少好处:联邦政府每年的税收支出包括退休储蓄免税(2013年
价值1370亿美元);雇主赞助的健康计划免税(2500亿美元);房贷利息免税(700亿美
元); 而最给甜头的是,来自房产、股票组合和私募股权合伙企业投资的增值(1610亿
美元)免税。2013年联邦税收支出的总和超过了9千亿美元。这比联邦医疗照顾保险(
Medicare)、贫困者医疗补助保险(Medicaid)以及所有其他联邦社会保障安全网的成
本总和还要高。不仅如此,这个系统最妙的就是这些税收支出的51%是花在了收入最高
的五分之一人群身上, 39%给了最富的十分之一。
对9.9%人群而言,这项逆向征税计划最大的好处是底下的90%对它根本没概念。工薪
阶层在看到有人拿食品补助券来购买T骨牛排时会火冒三丈。 但是他们对于镇子那边的
一户和蔼可亲的人家以自住屋的名义倒卖房屋白赚了10万美元却毫不知情。
别急,还有呢!别忘了孩子们。如果一个国家灵魂的秘密可以通过其税法解读出来,那
么我们的国家一定爱上了富人家的孩子。 2017年税法将已婚夫妇可以留给其继承人的
免遗产税的数额从非常慷慨的1,100万美元提高到了奢华的2,200万美元之多。更正:这
不仅仅是免税; 这是享受税收补贴的。40年前买的房产到现在的增值部分,还有已经发
霉长虫的股票投资组合的增值部分,这些增值部分的纳税义务在传给后代时都将消失。
仅在2013年,这些蒸发掉的税款就降低了国库收入430亿美元之多,大约是儿童健康保
险计划(Children’s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花费的三倍 。
祖父的父亲上校先生在1947年去世时,当时的遗产税封顶税率是现在闻所未闻的77%。
税后财产分到四个兄弟姐妹手中时,祖父那一份几乎都不够他买宾利车,还要缴一应必
要俱乐部的会费。政府确保了我会在中产阶级家庭长大。为此,我将永远感恩戴德。
http://medium.com/@homeoftranslators/%E6%88%91%E4%BB%AC%E6%98%AF%E7%BE%8E%E5%9B%BD%E7%9A%84%E6%96%B0%E8%B4%B5%E6%97%8F-6fffdac99dbc
===============================
整天就盯着非法移民和吃福利的买龙虾的三卦俩枣。川普给巨富逃了那么多税,军费平
白涨了10%,从中产的税里面出,川粉们屁都不敢放一个,只装作看不见。
难怪在哪都是边缘人。 | r**********n 发帖数: 5281 | 2 菌斑有个id看完这贴大受打击已经疯了,大家悠着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