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 发帖数: 349 | 1 提到徐悲鸿,通常最先想到的是他笔下的奔马。其实除了奔马,他还留下了不少传奇。
其中一件,就是倾家荡产购回画圣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而且还是两次,同一幅
画。
要说这个,还得从“吴带当风”说起。“吴带当风”,是专指吴道子的画风,以下是网
上找到的详细描述:
http://baike.baidu.com/view/7709.htm
“吴带当风”,中国画术语。是对吴道子人物画风格的概述。吴道子(约686-760)是
盛唐最杰出的画家,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在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
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描摹对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他突出了人体曲线
和自然的结合,这种画风在后来的西方也有一定的影响。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
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后人亦以之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
下面的视频详细介绍了画圣吴道子的风格和作品,包括那幅著名的《八十七神仙卷》:
至于徐悲鸿和《八十七神仙卷》的结缘,以下是找到的详细描述:
http://www.cctv.com/lm/235/64/85899.html
在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中,存放着一件极其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它就是在中国文物界极为罕见的唐画《八十七神仙卷》。这是中国著名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在国难深重的抗日时期,偶然从外国人手中买回的一件他曾视其若生命的绝世国宝,由此,为世人留下了一段动人的故事。
一、偶然得到国宝《八十七神仙卷》,他在画上钤印着“悲鸿生命”
现任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悲鸿的夫人、80岁的廖静雯,1945年跟随照顾徐悲鸿先生,直至徐悲鸿病逝。这是她给记者讲述的一个关于徐悲鸿的故事。
当年,徐悲鸿先生是在香港的一个德国人家里发现了这幅《八十七神仙卷》的。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旧中国,当时在中国美术界颇有影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时常奔走各地,举办义卖画展捐资抗日。与此同时,他也不惜一切代价,收购流失在民间的珍贵国宝,他那种对画爱入骨髓的深切情感,在业内更是声名远扬。
当时,有位著名的作家许地山先生的夫人,与一位在香港的德国女士是朋友。那位德国女士的父亲,在中国工作了好几十年,收藏了四大箱中国字画。可那位德国女士却对中国艺术一窍不通,于是就想把这些中国字画卖掉。她曾委托许地山的夫人:如果有人要买字画,就介绍来买她父亲的这些收藏品。
许地山的夫人自然想到了徐悲鸿。于是就找徐悲鸿一起到这位德国女士家里,看她的四大箱收藏品。在第一箱中,徐悲鸿挑出了几张他认为很好的字画;在第二箱里,他又挑出了几张;到第三箱时,徐悲鸿突然眼睛一亮,他看到一幅很长的白描人物手卷。当他展开这幅长卷时,两手几乎都颤抖起来:这是一幅唐代的白描画卷。徐悲鸿曾在伦敦大英博物院看到过中国的唐画《醉倒图》,想到我们国内却一幅唐画都没有,他当时很难过。此时看到这幅画,徐悲鸿当时就激动得不得了,对卖画人说:前面挑的都不要了,第四箱也不看了,我就买这一幅。
可当时徐悲鸿身上的钱不是很多,于是他把身上近一万块钱连同自己的7幅画,向卖画人交换,德国女士同意了,徐悲鸿就买到了这幅《八十七神仙卷》。这是一幅白描人物手卷,长约八米,画面上有87个人物列队行进,飘飘欲仙;优美的造型、生动的体态,虽没有着任何颜色,却产生了渲染的效果。徐悲鸿认为:白描是中国画的本源,线条是中国画的生命,《八十七神仙卷》已达到这个境界了。
那时,《八十七神仙卷》是国内仅见的唐代人物画卷,业内人士认为此画是出自唐代画圣吴道子的粉本。徐悲鸿为自己能把这幅流落在外国人手里的国宝赎身,使它回归祖国而自豪,觉得这是自己干的一件平生最快意之事。他小心翼翼地在画上加盖了“悲鸿生命”的印章。他把这件国宝,这件中国当时仅存的惟一唐画,视为自己的生命。
为此,有一次田汉跟廖静雯开玩笑说:谁说悲鸿生命是《八十七神仙卷》呢?悲鸿生命应该是你啊!
自得到这幅中国仅见的唐画《八十七神仙卷》后,徐悲鸿就真的把它看作是自己的生命,无论去哪里举办画展,他都将它随身携带。即使如此,它还是出了意外。
二、战乱中《八十七神仙卷》不幸被盗,徐悲鸿梦绕魂牵、痛心疾首
在当时那个年代,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苦难,占据着徐悲鸿的整个心胸,他马不停蹄地奔走各地,日夜不停地作画义卖,筹款抗战。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入侵新加坡。此时正在新加坡举办画展的徐悲鸿,立即将部分珍贵展品秘密隐藏起来,只携带了《八十七神仙卷》及少量展品,撤离了新加坡。
1942年,当徐悲鸿辗转回到云南昆明,在一次躲避日军空袭时,跟随了他多年的《八十七神仙卷》,竟意外被盗。
那是徐悲鸿到昆明去办画展时,突遇日军飞机空袭,他把门锁上和人们一起躲进了防空洞。警报解除返回时,他发现门锁被扭断了,屋里的《八十七神仙卷》连同他自己的三十几幅画一起都没了。那一刻他就像被人当胸打了一拳似的,眼前发黑、站立不稳,当时就病倒了,三天三夜没吃饭。
《八十七神仙卷》的意外丢失,使徐悲鸿忧心如焚,他日夜焦急地四处打听、寻找,也托朋友帮忙打听《八十七神仙卷》的下落。然而,珍宝的丢失,如石沉大海,踪影全无。由于长期的焦急和劳累,已是重病缠身的徐悲鸿,从此又患了上高血压。他悲伤地赋诗自忏道:“想像方壶碧海沉,帝心凄切痛何深,相如能任连城璧,愧此须眉付此身。”
徐悲鸿以中国历史上闻名的蔺相如,能保住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来比拟,深深谴责自己未能保护同样重要的国宝的行为,认为这是他的终生憾事。让徐悲鸿最为担心的是,《八十七神仙卷》很可能会再次流落海外。
此后,徐悲鸿又去了国外,一边寻找国宝《八十七神仙卷》,一边继续日夜作画,筹款抗战。大家都知道他爱画马,他以国画水墨技法所作的不同形态的奔马图超凡脱俗,独具一格。那时期,徐悲鸿所绘的马的作品上,都写着“哀鸣斯战斗”的题词,表示这马在昂首悲哀地嘶叫,要驰骋疆场,饮恨杀敌。他人在国外,心系祖国,把所有卖画的钱都捐献给祖国,支持抗战,救济难民。
为了尽可能地给祖国多筹款,徐悲鸿在海外省吃俭用,有时在外面甚至连顿饭都舍不得吃,就啃两个小饼充饥,把所有的钱都寄回祖国。他的为国为民之心,让国外的同行们在钦佩之余深为感动。有个新加坡画家撰文说:如果以通货膨胀来计算,徐悲鸿当年卖画捐给祖国的钱可说是天文数字。
此时,《八十七神仙卷》已丢失一年,徐悲鸿对它梦绕魂牵,每每想起这件丢失的国宝,即痛心疾首。
三、《八十七神仙卷》成都露面,徐悲鸿倾其所有赎回国宝
1943年,徐悲鸿在重庆举办画展。当时抗日战争仍然处在艰苦阶段,徐悲鸿也照例将画展得来的钱款捐助抗战,资助贫困学生,而他自己由于超负荷工作和长期营养不良,身体也越来越虚弱。
1944年,繁忙中的徐悲鸿,意外收到了一位学生从成都寄来的信,告诉徐悲鸿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一位朋友的家里,见到了《八十七神仙卷》。这一从天突至的消息,使徐悲鸿闻讯大喜。原来,徐悲鸿当时在重庆中央大学教课时,把这幅《八十七神仙卷》的照片放大让学生临摹,所以学生们都知道这幅画。这个学生在信中说:她丈夫的朋友,带她去一个人家里看一幅画,没想到这幅画就是《八十七神仙卷》。这个消息,使徐悲鸿激动得彻夜难眠,他决定和夫人廖静雯立即前往成都。
当一切准备好后,稍微冷静下来的徐悲鸿又取消了这个决定。因为他走到哪里,媒体都会有所报道。他担心如果风声传出,藏宝人因为惧怕,可能会将《八十七神仙卷》毁掉。放弃了成都之行,徐悲鸿决定委托一位名叫刘德民的将军朋友代他前往购回此画。
徐悲鸿当时给了一笔钱和一些画这个刘将军。刘将军去后,看到此画的确是《八十七神仙卷》,就是徐悲鸿收藏的那一张。除“悲鸿生命”四个字的印记被挖掉外,其它依然如故。徐悲鸿让他想办法一定买回来。可卖主一再抬价,于是刘将军不断写信说钱不够,徐悲鸿就不断地寄钱、寄画去。寄了好几十幅画、好几十万块钱去后,刘将军终于把这幅画买回来了。
拿到这幅失而复得的《八十七神仙卷》那天,徐悲鸿欣喜若狂。一旁的廖静雯看到他打开画幅时,双手不停地颤抖,脸颊激动得通红:丢失了两年的《八十七神仙卷》,终于重新回到了徐悲鸿的身边。画上的87位神仙,依旧安祥娴静、体态优美。
当时,徐悲鸿就即兴作了一首诗:“得见神仙一面难,况与伴侣尽情看,人生总是葑菲味,换到金丹凡骨安。”随即,徐悲鸿又第二次小心翼翼地在这幅画卷上,加盖了“悲鸿生命”的印章。
此时,虽然国宝重新回到了徐悲鸿身边,可由于为筹集买回这幅国宝的巨款,徐悲鸿日夜作画,过度劳累而病倒在床。这时,他已身无分文,无钱医治。后来病情日益加重,住进了中央医院。当时,夫妻俩身上的钱都凑起来交了住院费,廖静雯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在医院里照看徐悲鸿时,只能吃徐悲鸿每顿没吃完的剩饭。为了怕徐悲鸿看到难受,廖静雯每次都把剩饭端出来站在楼道里吃,一边吃,一边就难过得眼泪扑簌簌地掉到碗里。
徐悲鸿那么热爱自己民族的绘画,那么珍视它、珍贵地保护它,对它怀着那么强烈而深厚的感情,使妻子廖静雯非常感动。为了保护、珍藏国宝——唐画《八十七神仙卷》,她无怨无悔地与徐悲鸿同舟共济。
四、徐悲鸿一生爱国爱画,去世后所有珍藏献给了国家
徐悲鸿出身贫寒,在少年时代,就为自己取名为“少年贫侠”,其中侠字的含义,是他希望用手中的画笔,为人民呐喊。夫人廖静雯,虽然跟随他只有短短10 年,却是最能理解他的人:徐悲鸿对自己非常节俭,舍不得用钱,可对别人却很大方,特别是买画时更加慷慨。每每只他看上一幅好画,就激动得不得了,买画的人要多少钱他就给多少钱。廖静雯常对他说:悲鸿,你不要这样,就是看中了什么画,也要表现出若无其事,你这么一激动,那卖画的就会觉得奇货可居,向你要高价。徐悲鸿觉得有道理,可下次他看到好画时,仍是那么激动无比。廖静雯又提醒他说:悲鸿,你怎又这么激动了?不是给你说了吗,你得装作若无其事,就是看中了那幅画,也不要显示出特别喜欢的样子。徐悲鸿说:我是一个艺术家,我不可能看到一幅好画时不激动,这我做不到。徐悲鸿就是这么一个真诚而充满感性的人。
廖静雯觉得徐悲鸿就是徐悲鸿,她改变不了他。徐悲鸿要买画,没有钱,她就去借,去想法子弄钱。只要手中稍有点余钱,她就存进银行,以备徐悲鸿买画所用。而徐悲鸿从没进过银行,也从不知要存钱以备急需。廖静雯觉得,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互相理解。廖静雯就非常理解徐悲鸿对艺术的爱胜过一切的情感,所以她心甘情愿地照顾他、迁就他。
岁月在艰苦的生活中滚滚流逝。在徐悲鸿最悲苦的时候,年轻他28岁的廖静雯,毅然走进了他的生命,陪伴他走完了最后的人生。直到今天,已年过八旬的廖静雯,对徐悲鸿仍然充满了绵绵不尽的怀念。
1953年9月26日,担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的徐悲鸿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因脑溢血突发病逝,享年58岁。他的夫人廖静雯,将徐悲鸿留给她惟一的家和徐悲鸿收藏的全部珍贵藏品,共计一万余件,全部捐献给了国家。现在他们的故居,已变成了徐悲鸿纪念馆。廖静雯仍然担任馆长工作。而被徐悲鸿视若生命的《八十七神仙卷》,依然安祥如故地存放在徐悲鸿纪念馆中,为后人诉说着它的历史和故事。 |
i********6 发帖数: 4766 | 2 well, she entered at the best time of his life, but 蒋碧微 was with him in
his hardest time, and left. |
S********r 发帖数: 349 | 3 当时翻资料的时候,只注意到跟《八十七神仙卷》有关章节,没有细究其它部分。不过
就下面这一段来说,廖静雯也是能与徐悲鸿共患难的。往事如风,有些事情,过去了也
就过去了。
“此时,虽然国宝重新回到了徐悲鸿身边,可由于为筹集买回这幅国宝的巨款,徐悲
鸿日夜作画,过度劳累而病倒在床。这时,他已身无分文,无钱医治。后来病情 日益
加重,住进了中央医院。当时,夫妻俩身上的钱都凑起来交了住院费,廖静雯连吃饭的
钱都没有,在医院里照看徐悲鸿时,只能吃徐悲鸿每顿没吃完的剩饭。为 了怕徐悲鸿
看到难受,廖静雯每次都把剩饭端出来站在楼道里吃,一边吃,一边就难过得眼泪扑簌
簌地掉到碗里。”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well, she entered at the best time of his life, but 蒋碧微 was with him in : his hardest time, and left.
|
i********6 发帖数: 4766 | 4 xixi, I only pay attention to 8g part.
8 guo, in a lot of articles saying he got sick from drawing 100 paintings to
pay 蒋碧微's divorce settlement.
who knows which part is the truth. i think being with a man like that, needs
unlimited devotion and patience. |
S********r 发帖数: 349 | 5 呵呵,最后一句适用于man and woman, 譬如李敖与胡茵梦,张艾嘉与罗大佑。。。不
知为何,我又很狗血地想起了诸葛亮和周瑜,都是让吴宇森这该死的赤壁给害的。。。
to
needs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xixi, I only pay attention to 8g part. : 8 guo, in a lot of articles saying he got sick from drawing 100 paintings to : pay 蒋碧微's divorce settlement. : who knows which part is the truth. i think being with a man like that, needs : unlimited devotion and patience.
|
i********6 发帖数: 4766 | 6 欢迎加入腐女团。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最后一句适用于man and woman, 譬如李敖与胡茵梦,张艾嘉与罗大佑。。。不 : 知为何,我又很狗血地想起了诸葛亮和周瑜,都是让吴宇森这该死的赤壁给害的。。。 : : to : needs
|
S********r 发帖数: 349 | 7 $^&%*( 俺是堂堂七尺男儿,只是顺带关注了一下潮流而已。。。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欢迎加入腐女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