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Salon版 - 访美杂记(中美对比)——傲慢与偏见
相关主题
直播天涯神婆superswee原创: 我认识的"金融资本家"
美中关系遇飘摇 胡锦涛访美成悬念一位老地主给胡锦涛的公开信(转载)
日媒称安倍访美演讲主题定为“日本回来了”毛泽东为什么怕见毛新宇
刘延东访美将介绍中国改革方案田奇庄:来自乌鲁木齐一位维族人士的短信
把咱们的红色仇视插遍全球?扎仁博:搞吧!
[合集] Re: Re: 把咱们的红色仇视插遍全球?被喝茶记
我的一位中东朋友--民主绝对不等于战乱。又一位“公共情妇”王菲与四十多名高官有染
[合集] 把咱们的红色仇视插遍全球?国庆60周年前夕一位老同志的谈话:执政党要建立基本的政治伦理 z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团友话题: 相机话题: 同胞话题: 不同话题: 习惯
进入Salon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J*******3
发帖数: 1651
1
访美杂记(中美对比)——傲慢与偏见
2012年11月底,我幸运地得到一个职业培训的机会,出访美国20天。行前,领导在几次
会议上反复告诫,出去之后,一定要谨言慎行,自尊自爱,注意“国家形象”。我活到
五十岁,虽是第一次走出国门,但对这几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程度的叮嘱,很有
些不以为然。以前读到一些批评国人境外如何陋习不改遭人侧目的文章,就深为不解,
以为入乡随俗尊重主人,应该是不难做到的事情;何况我们以教育别人为业的,还会犯
那种低级错误?
但是,凡事身临其境,方知知易行难。
刘姥姥进大观园,遇到什么事都新鲜。新鲜感一强,就难免出问题。
华盛顿,在白宫后面的草坪旁,我们遇到一群不同肤色的幼儿被老师领着户外活动,他
们花儿一样的脸蛋让我惊为天使下凡,但这时候我还清醒,知道不能随意拍照,管住了
想端起相机的手。但紧随其后,一位黑人女教师推着的一辆婴儿车却让我“忘乎所以”
了。这辆很大的婴儿车装了六个婴儿,他们裹着统一的婴儿被,露出的却是白、黑、黄
不同肤色的小脸。他们有的睁着眼睛,静静地看着树缝筛下的阳光;有的很恬静地合着
眼睛睡着----那种可爱,我无法用言语表达。我痴痴迷迷不由自主地举起了胸前的相机
。那年轻的教师显然对这样的情形司空见惯,她摇动右手很快对我做出反应:“NONONO
!”我清醒过来,很羞愧地连连“SORRY”,放下了相机。
但是,几天之后,同样的错误在旧金山又犯一次。参观旧金山市政府大楼的时候,在二
楼一棵装饰得璀璨绚烂的圣诞树前,看到了一幅我们完全没有想到的景象:一对新婚的
年轻人正满脸幸福地接受一位女市政官员的证婚祝福。同行的团友立刻有人端起了相机
和摄像机。我这时是清醒的:不能再犯白宫的错误了。但随后我发现这一对幸福的夫妻
虽然在我们的摄影机前笑得有些羞涩忸怩,却似乎并未明确表示反感。于是,我的心又
蠢蠢欲动了:这是很难得的镜头,在中国,年轻人可没有这样的福气;如果拍几张照片
回去……?我也终于端起了相机。那对新人在我们越来越多的相机之前笑得越来越尴尬
,显然,他们已经不能够集中注意力听市政官员的致辞了。其实那位官员先就回头看过
我们这伙人一次,我们未以为意,把人家委婉礼貌的提醒理解成了好奇;到这时,她终
于忍无可忍,满脸愠色地发出了我们没有听懂但显然是制止的声音。我们狼狈收机,夭
夭逃之。那时的羞惭和狼狈,至今想起来还愧悔难当。
我们在东海岸的纽约经费城转华盛顿,一共逗留了一个星期,一直是一位上海籍同胞导
游陪同。到分别的前一天,我们和这位活泼随性的导游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那一晚,他拿来三瓶1000毫升装的红酒,说要“为了友谊一醉方休”。我们这个团共三
桌,店家专门为我们安排了一个大包间,但我们并未关门;当我们兴高采烈达到高潮时
,终于有人不声不响地从外面关上了我们包间的前后门。发现了这一情况的我们一时哑
然,后来不约而同地放低了音量。我想大家都感到了羞赧。本来我并未喝酒,但是身在
席间,不知怎么的就亢奋起来,被裹挟着一起去劝酒起哄。所谓人在酒席,情不自禁吧。
餐馆是一家广东籍华裔开的中餐馆,按理说就餐的客人以同胞居多,但因其地理位置特
殊----就在美国国会大厦旁边,菜色又别具风味,所以来就餐的美国人很多,不少国会
议员也是它的常客。它并不豪华宽大的餐厅、楼梯间的墙壁上,悬挂了不少国会名人与
该店老板夫妇的合影,美国现国务卿希拉里就在楼道的墙上对着我们灿然微笑。其实,
即使食客全都是同胞,他们绝大多数人的教养和习惯也早已“西化”,他们也受不了这
样的喧闹。
我们参观乔治城大学时,是下午三四点钟,夕阳斜照在参天古木环绕的茵茵绿草和古色
古香的教学楼黄色外墙上,金碧辉煌,让人身心温暖。宽广的草坪上,有好几个小“课
堂”----教授们和学生席地而坐,围成一圈研讨问题。那场面开放活泼又温馨宁谧,让
人联想起苏格拉底的时代。
我们跟着导游的一群人正听着他的介绍,突然听到他“压低”声音“大叫”起来----公
共场所不能大声,他又极力想要对方听见:“哎----!你们几个不要过去打扰人家!人
家是在上课----!”
我们循着他的目光看去,发现几个团友正猫着身体,蹑手蹑脚,靠向草坪上一个小课堂
。他们距我们五六十米远,根本不可能听到导游的叫喊。只见领头的那位男团友已经“
猫”到一位白发老者的身后,对着手拿相机的团友摆好了pose。刚才还在专注地和学生
讨论问题的导师,应该是从学生的异样表情察知了什么,回头发现紧贴在自己身后的人
,神情大愕。幸亏这位团友会几句英语,期期艾艾比比划划,大概说清楚了意图,那教
授笑了,搂着他让“摄影师”拍照。不想这一热情的举动鼓励了旁边正在犹豫的其他团
友,他们鱼贯而上,以这个小班级为背景,以这位教授为明星,一一要求合影。
在美生活了十多年的导游望着他们,绝望地顿足长叹:“唉!怎么能够这样呢!怎么能
够这样呢!你这样打扰人家,是极其没有教养的行为!别人即使十分反感,也还是会以
最好的礼貌和教养待你……唉!”
作为旁观者,我只看到了教授那一时的错愕和后来的热情,没办法判断他是不是反感;
但是凭直觉,当时的情形的确有些让人赧颜。
记得曾读过这样一类文章,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习惯是正
常的事情。我们在餐馆大声划拳笑闹,马路上光膀子乘凉,地铁里抠脚丫子止痒,让孩
子当街撒尿拉屎……是我们的习惯,为什么要在乎洋人怎么看?他们来我们国家,我们
又没挑剔和要求他们什么!似乎理直而气壮。其实细思一下,其中大有一种抱残守陋的
文明虚无主义的霸道哲学在。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和习惯,也许没有判断先进与落后
、高雅与低俗的绝对标准,但是,却不是完全没有标准的。最简单的标准就是,会不会
妨碍和侵扰到别人的生活。
不同文化养成不同习惯,习惯的差异导出生活中的热闹戏剧,这本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因为即使同种同文,也还有个体差异呢,牙齿有时还会咬了舌头呢。问题在于我们的
态度。无论是貌似强大的傲慢还是领导战战兢兢的叮嘱,都反映了我们骨子里的自卑。
这种自卑简直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要消除它真还不容易。如何将它透析出去?最好的
途径,我想莫过于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真正消灭特权,消除同胞间的等级歧视。无论拎
爱马仕的还是拎蛇皮袋的,都有人的自尊快乐。那么,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地方,取得
了一点小成绩,不至于马上就膨胀到以为自己荣耀了亿万同胞;出了一点小洋相,遇到
一点小尴尬呢,也不至于就觉得自己能够影响了国家形象,为连累了十几亿同胞而无地
自容了。
“国家形象”,说到底呢,还得靠国家啊。
1 (共1页)
进入Salon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国庆60周年前夕一位老同志的谈话:执政党要建立基本的政治伦理 zz把咱们的红色仇视插遍全球?
王有才:1998中国民主党和一位神秘人物*[合集] Re: Re: 把咱们的红色仇视插遍全球?
北京批“老同志”讲话是伪造的我的一位中东朋友--民主绝对不等于战乱。
每一位台湾原住民灾民可以收到胡锦涛多少元救助金[合集] 把咱们的红色仇视插遍全球?
直播天涯神婆superswee原创: 我认识的"金融资本家"
美中关系遇飘摇 胡锦涛访美成悬念一位老地主给胡锦涛的公开信(转载)
日媒称安倍访美演讲主题定为“日本回来了”毛泽东为什么怕见毛新宇
刘延东访美将介绍中国改革方案田奇庄:来自乌鲁木齐一位维族人士的短信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团友话题: 相机话题: 同胞话题: 不同话题: 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