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 发帖数: 970 | 1 中新网1月9日电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评选结果今日揭晓。两位科学家获得最
高国家科学技术奖,一位获奖者是被称为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忠诚,另外一位获奖者是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
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颁发奖励证书。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上宣读《国务院关于2008年度国家科学
技术奖励的决定》。 |
s*****e 发帖数: 970 | 2 从刚刚闭幕的2008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传来喜讯,上海交通大学今年有14个项目获
得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10项,与清华大学并列全国
高校第一。第一完成单位获奖数及获奖总数均创下1999年国家奖励制度改革以来我校历
史新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的科技实力。
相比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此次获奖成果不但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涵盖生命
科学、电子信息、微电子、医学等各个领域,而且准确对接国家战略发展领域,直接服
务社会和民生。
例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高效、抗干扰无线宽带图传关键技术研究及其
应用”技术,既可用于“低成本”地让广大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又能参与“神舟六
号” 返回舱着陆、用于“神舟七号”的返回图像传输任务;交大医学院的6个获奖项目
,涉及遗传、免疫、癌症等领域,研究成果已全部应用于临床治疗。充分体现了科研工
作围绕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国计民生的特点。
此外,交大的科研还呈现出基础研究与创新研究并举的局面。基础研究是推动力,
邓子新院士长期进行的抗生素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带动了交大生命学科的全面发
展。同时,交大还分别在组织工程、半导体 |
s*****e 发帖数: 970 | 3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评选结果今日在京揭晓,我校1944届学长、著名化学家徐
光宪荣膺这一国家科技领域最高奖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
涛同志为徐光宪学长颁发奖励证书。
徐光宪学长1944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于1947年短期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化
学系助教,随后赴美留学。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哥伦比
亚大学博士学位,随即返回祖国,在北京大学任教至今。徐光宪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
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
和稀土科学等领域。通过总结大量文献资料,提出普适性更广的(nxcπ)格式和原子
共价的新概念及其量子化学定义,根据分子结构式便可推测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原子簇化
合物的稳定性。建立了适用于研究稀土元素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无机共轭分子的化学
键理论。合成了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一系列四核稀土双氧络合物。在串级萃取理论、
协同萃取规律、萃取机理研究方法及萃取分离稀土工艺等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值得一提的是,徐光宪学长的夫人高小霞,是其在交大读书时的 |
s*****e 发帖数: 970 | |
m******i 发帖数: 834 | 5 很好,才有人说交大本科毕业的无啥院士,这一下子就出头了,还是国家科技最高奖,
还是
化学系的,哈哈,真好真好,而且还是夫妻院士,那会交大化学系好牛啊,这个帖子要
奖励
个大的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评选结果今日在京揭晓,我校1944届学长、著名化学家徐
光宪荣膺这一国家科技领域最高奖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
涛同志为徐光宪学长颁发奖励证书。
徐光宪学长1944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于1947年短期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化
学系助教,随后赴美留学。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哥伦比
亚大学博士学位,随即返回祖国,在北京大学任教至今。徐光宪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
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
和稀土科学等领域。通过总结大量文献资料,提出普适性更广的(nxcπ)格式和原子
共价的新概念及其量子化学定义,根据分子结构式便可推测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原子簇化
合物的稳定性。建立了适用于研究稀土元素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无机共轭分子的化学
键理论。合成了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一系列四核稀土双氧络合物。在串级萃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评选结果今日在京揭晓,我校1944届学长、著名化学家徐 : 光宪荣膺这一国家科技领域最高奖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 : 涛同志为徐光宪学长颁发奖励证书。 : 徐光宪学长1944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于1947年短期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化 : 学系助教,随后赴美留学。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哥伦比 : 亚大学博士学位,随即返回祖国,在北京大学任教至今。徐光宪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 : 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 : 和稀土科学等领域。通过总结大量文献资料,提出普适性更广的(nxcπ)格式和原子 : 共价的新概念及其量子化学定义,根据分子结构式便可推测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原子簇化 : 合物的稳定性。建立了适用于研究稀土元素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无机共轭分子的化学
|
m********8 发帖数: 123 | 6 no
they were talking about no graduate after the 1950s split were members of ...
this couple graudated long long ago...
so....
maybe still zero
however,
it's not a big deal, because some of those graudates in 1980s will become
members...
it's simply statistically impossible for a top school has zero number of
member-graduates for ever!!!
【在 m******i 的大作中提到】 : 很好,才有人说交大本科毕业的无啥院士,这一下子就出头了,还是国家科技最高奖, : 还是 : 化学系的,哈哈,真好真好,而且还是夫妻院士,那会交大化学系好牛啊,这个帖子要 : 奖励 : 个大的 : :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评选结果今日在京揭晓,我校1944届学长、著名化学家徐 : 光宪荣膺这一国家科技领域最高奖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 : 涛同志为徐光宪学长颁发奖励证书。 : 徐光宪学长1944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于1947年短期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化
|
s*****e 发帖数: 970 | 7 本报讯 (记者任荃)昨天,上海57项创新成果亮相2008年度中国科技最高领奖台
,占全国348项获奖项目(人)的16.4%,获奖比例创历史新高。
从“十五”到“十一五”,本市科技成果在国家奖中“摘金夺银”的数量保持稳步
增长,获奖比例自2002年首次突破10%大关后,已连续7年保持在两位数。
首破两个10%
不断赶超,让申城的一些传统弱项逐渐转强。“技术发明奖”设定了“原创+产业
化”的双重门槛,本市自2005年结束连续两年的缺位之后,获奖比例保持在7%-8%。今
年,上海科研团队一举捧回6个技术发明二等奖,占全国总数的10.9%,获奖比例首次突
破10%。
在绝对高、精、尖的“国家安全与国防科技”领域,12个专用项目刻下了上海的名
字,占全国此类获奖项目的13.3%,也是首次跻身10%以上比例圈。
终止12年遗憾
有“大城市、小农业”之说的上海,上次在种植业领域摘取国家奖要回溯到1996年
。当年,上海农科院专家凭借油菜的制种新方法,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此后一
连12年再无收获。为遗憾画上“休止符”的,是上海农科院联合全国6家育种单位,历
经十几年培育出的10个香菇新品种,为我 |
s*****e 发帖数: 970 | 8 今年的国家科技奖励,上海获奖项目的比例再创新高。细细品味每个项目,无论是突
破产业核心技术瓶颈的“重磅炸弹”型项目,还是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的“亲民”型项目
,都是“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理念的再一次完美诠释。
昨晚,上海获奖代表举行了一次聚会,来自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的史进渊
成为全场焦点之一。原来,这是他第三次赴京领奖,而每一个由他领衔的获奖项目,无
一不对我国的煤电成套设备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这次史进渊获得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超临界600MW火电机组成套设备研制与工
程应用”项目,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超临界机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实
现了我国煤电成套设备从亚临界参数到超临界参数的升级换代和跨越式发展。同样,由
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钢铁企业副产煤气利用与减排综合技术”项目,攻克了高炉
煤气综合利用技术难关,对钢铁企业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提高副产煤气的环境效益和
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意义。
“我们的设备已经出口到不少欧洲发达国家,眼下虽说是经济危机,但我愿意和各
位一起,通过不断研发制造更多产业‘重磅炸弹’,在国际上树立中国创造的品牌形象
!”席间,史进渊 |
s*****e 发帖数: 970 | 9 上海交通大学今年有14个项目获得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作为第一完成
单位的有10项,与清华大学并列全国高校第一。其中,上海交大医学院前所未有地占据
了6席,成为沪上最大的“得奖大户”。交大医学院获奖课题涉及遗传、免疫、癌症等
领域,研究成果已全部用于临床治疗。
出成果几十年磨一剑
许多人不知道,叶酸还有防癌的本领。而这一研究成果,是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
院、第九人民医院联合课题组历时15年发现的,并在国际上首先报道。“每一项硕果的
背后,都是科研团队多年的积累。”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朱正纲教授主持的课题“提高
胃癌疗效的外科综合治疗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赴
京领奖前,他说:“这是5代人的努力,50年的积累。我们这一代,正幸运地赶上‘摘
果实’的时候。”
搞科研需要耐得住性子,每一个成果的背后,都诉说着一个十年甚至几十年磨一剑
的故事。973计划“组织工程学重要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曹谊林教授,
带领课题组致力于组织工程研究10余年。1998年,一只背上长着人耳朵的老鼠震撼了医
学界;2001年,一个颅骨破损达6×6厘米的男孩被组织化人工 |
m******i 发帖数: 834 | 10 实在可笑,毕业生还要分年代。。。
no
they were talking about no graduate after the 1950s split were members of ...
this couple graudated long long ago...
so....
maybe still zero
however,
it's not a big deal, because some of those graudates in 1980s will become
members...
it's simply statistically impossible for a top school has zero number of
member-graduates for ever!!!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no : they were talking about no graduate after the 1950s split were members of ... : this couple graudated long long ago... : so.... : maybe still zero : however, : it's not a big deal, because some of those graudates in 1980s will become : members... : it's simply statistically impossible for a top school has zero number of : member-graduates for ever!!!
|
|
|
s*****e 发帖数: 970 | 11 “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在昨天上午刚刚闭幕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校44
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学长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继吴文
俊学长之后,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二位交大校友。这是我们全体交大人的骄傲!”在马德
秀书记宣布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全场300余名校友掌声雷动,拉开了2009年北京
校友会新年联谊会的序幕。
元月十日,在北京丽亭华苑酒店,300余名我校在京校友和专程从母校赶来的校领
导及相关部处负责人等隆重举行2009年北京校友会新年联谊会。著名校友徐光宪、怀
国模、李栋恒、万学远、庄逢甘、王礼恒、强伯勤、屠善澄、周永茂、胡兆森、姚振炎
等出席联谊会。校领导马德秀、张杰、苏明、孙大麟、徐飞、林忠钦、李建强等专程从
上海赴京与校友们欢聚一堂。
前一天刚刚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颁
发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证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学长,也出席了母
校新年联谊会。会上,徐学长接受了北京校友会精心准备的由校友签名的贺信及鲜花后,
非常谦虚地说:“我有今天的成绩应该感谢母校的培养,培养我在求学上严谨的态度和勤
奋的 |
s*****e 发帖数: 970 | 12 马德秀书记看望吴文俊学长
2009年1月12日下午,马德秀书记专程到家中看望了吴文俊学长,代表学校向吴学
长敬送花篮、致以新春的问候。
马德秀书记与吴学长进行了亲切的交谈。马书记关心地询问了吴学长的身体、生活
情况,吴学长感谢母校和马书记的问候和关心。当马书记告诉吴学长,2008年国家科技
大奖获得者是交大著名老校友徐光宪院士时,吴学长很高兴,并说他认识、了解徐院士。
吴学长还谈到上海近几年的发展变化(磁悬浮列车等),马书记邀请吴学长在今年天气
暖和、方便的时候回上海和母校看看。
马书记还送给吴学长一本上海交通大学北京校友通讯录,吴学长很高兴。
(祝卫东)
张杰校长看望张光斗学长
2009年1月10日上午10时,张杰校长到家中看望了九十七岁高龄的张光斗学长,马
德秀书记通过电话向张光斗学长致以最亲切的新年问候。
张光斗学长对来自母校师生的问候表示感谢,他对交通大学饮水思源、严谨求实的
学风深表赞赏,对当时的名师徐名材、裘维裕、赵富鑫、钟兆琳等记忆深刻,并对我校
近年来发展建设的成绩表示肯定。学长虽已耄耋之年,但依然心忧祖国教育事业,他对
在校师生提出了谆谆教导:继承和发扬交通大学严谨求 |
s*****e 发帖数: 970 | 13 ——记著名校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徐光宪院士
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校著名校友
、北京大学教授、年满88岁高龄的徐光宪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消息传来
,母校师生无不欢欣鼓舞。为了能让师生走近徐光宪院士,了解他的“科技人生”,新
闻网把之前由记者专程到北京徐光宪院士家采访的稿件全文刊登,以飨读者。
走进徐光宪其实很容易,因为这是一位慈祥的长者,然而,解读老人却是一个艰难
的过程,因为他的背后有着无数的荣誉和故事。随着采访的深入,徐光宪的传奇人生才
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本文所写,只是他“科技人生”中的几个片段,从中可以看出他
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知识的孜孜以求、对母校的一往情深……
家有粮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
1920年11月7日,浙江绍兴风和日丽,这天,毕业于政法大学的律师兼工商业者徐
宜况的家里降生了第七个孩子,他就是徐光宪。
徐光宪的家庭属中产阶级,父亲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布店,规模就像电影里的“林家
铺子”。那时,他家殷实,衣食无忧,再加上徐光宪又是最小的孩子,深得父母宠爱。
但是,好景不长,几年以后,涉世未深、年仅20岁、在布店担 |
s*****e 发帖数: 970 | 14 我院获六项国家级科技奖
在全国医学院校中位居第一
2009年1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发
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
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上海交大医学院有6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
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数创下历年之最,同时在全国医学院校中名列第一。
我院获得奖项的6项课题分别是:由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曹谊林领衔的“组织工程化组织构
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由附属瑞金医院朱正纲领衔的“提高
胃癌疗效的外科综合治疗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宁光领衔的“单基因遗传性内分泌疾病的
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附属仁济医院林其德等与暨南大学共同完成的“免疫型复发性流产
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等和第九人民医院联合完成的“叶酸和丁
酸盐在胃癌和大肠癌发生与预防中的作用”的研究、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许迅领衔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理及防治策略研究”等5个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在离沪赴京参加颁奖典礼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副校长、医学 |
s*****e 发帖数: 970 | 15 主题:科研创新方法学探索——向母校师生汇报我就读母校以来69年的学习心得
主讲人:徐光宪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
时间:4月12日(周日)上午9:15-11:30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陈瑞球楼演讲厅
嘉宾介绍:
在量子化学等领域多达300万字的著述奠定了他在化学界的泰斗地位;他和他的研
究群体造就了一个关于稀土的“中国传奇”……他就是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学长。
创造“中国传奇”
徐光宪事业高峰的两个关键词是“萃取”和“稀土”。
1972年,北京大学化学系徐光宪接到了一项紧急军工任务——分离镨钕。镨钕都属
于稀土元素,将它们分离十分困难。徐光宪从改进稀土萃取分离工艺入手,不仅出色完
成任务,而且使镨钕分离系数打破当时的世界纪录。
90岁的“老顽童”
如今的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院长高松是徐光宪的学生之一,在他眼里,徐光宪不仅是
非常有名望的科学家,也是位非常宽厚、平易近人的老师。
徐光宪对于学生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80多岁高龄的时候,仍然直接指导研究生,
并坚持给本科生做讲座,这在学校中并不多见。也许正因为时时愿意 |
s*****e 发帖数: 970 | 16 “交大对我的影响是,为我奠定了一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4月12
日,刚刚荣获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的徐光宪学长再次来到闵行校园,发
表“科研创新方法学探索”主题演讲,回顾他与交大的深厚情缘,与师生们交流分享他就
读母校69年来的学习心得。校领导马德秀、张杰、徐飞与师生600余人共同参加报告会。
本次活动为励志讲坛第74期。校长张杰院士致辞,简要回顾了徐光宪与妻子高小霞
同学习、共求索的美好人生历程。马德秀书记向徐光宪赠送两份礼物,分别为他和高小
霞在交大就读期间的学习成绩单复印件,徐光宪学长欣然接受。
灵感在于勤奋,创新在于勤奋
徐光宪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
术奖得主。徐光宪学长以中外科学史上著名的发明创造为例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分类
研究法、学科交叉法、逆向思维法等学习方法,富于启迪意义。他认为,灵感在于勤奋,
创新在于勤奋。
勤奋是成功的关键。有人说创新需要灵感,徐光宪学长对此的看法是:灵感同样需
要勤奋才能得来。人在什么状态下最富有灵感?有的人在学术沙龙喝下午茶时产生灵感,
有人在科学讨论会上得到启发,有人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