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 发帖数: 3181 | 1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能靠“想当然”,也就是需要一定的思考能力才能区分判断。
。。很不幸,雾霾源头看上去就是这么一种。
一说雾霾,你首先想到的导致因素是什么?
当然(注意这个词),你会从有和没有雾霾的国家、地区之间的区别上面找原因,具体
的就是中国大陆、和欧美发达国家之间来进行比较。
很明显,这种区别还必须是与污染空气的排放直接有关系的,也就是某种燃料的燃烧导
致。。。唯一例外的就是“工地扬尘”,因为这也是显著区别,而且看起来也有可能。
是什么燃料?主因只可能是下列多个或之一:
A. 烧煤,民用、取暖用
B. 烧煤,工业排放、钢厂电厂等重工业用
C. 机动车,汽、柴油等
D. 中餐炒菜油烟,食用油、包括行业和家用
这里面最“当然”的是哪一个?反过来最不明显的呢。。。
最明显的当然是A和B,因为不仅仍然大规模使用燃煤取暖,作为一种发展程度不高的
标志,只在中国是事实上的标准;国内钢铁等行业既产量高、工业排放在环保方面又一
直饱受争议,这两者能同时存在,似乎也是中国目前所独有的。
C则属于相当不明显的,一辆汽车的排放量还是太小了,另外很重要的,欧美城市同样
有高密度的机动车,但空气清洁 —— 有高密度机动车并不会带来雾霾、PM2.5。
或者从反过来,印度“当然”属于比较落后的国家地区,所以机动车数量和密集程度“
当然”无法跟欧美去比,但雾霾一直比东京、上海都严重得多。。。那么当然,严重的
雾霾、PM2.5 并不一定要对应机动车密集,应该已经可以得出结论了。
[待续] |
B*********1 发帖数: 3181 | 2 所有的 id 在军版全军覆没,只好移到这里来。。。 |
B*********1 发帖数: 3181 | 3 标 题: 雾霾、PM2.5的源头其实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II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6 23:45:02 2018, 美东)
这里面犯了多少当然了。。。无数!如果要交“智商税”,收钱的已经赚饱了。
与“想当然”对立的,你可能想不到,也有个专有名词,就叫“想不到” —— 有想当
然就必定会有想不到,当然。
燃煤作为主因的观点要成立,首先就要面对一个很强有力的反问,南方不烧煤取暖过冬
,为什么也有雾霾、而且时而还会比长江以北更严重?
或者,为什么北京早早把首钢迁出了,PM2.5 当时还是一天比一天恶化?
这看起来是多么的思路清晰,应该是经过大脑充分思考过的,没有所谓的想当然了。。
。而且本来也已经是在挑战质疑了不是么。
但是 ——
这里面已经隐含了一个假设,或者说可能包含了一个“暗示”,即至少是相当数量的人
,他们认为只有北京、上海,才有雾霾、和 PM2.5 问题,或在这一点上的认识是相当
模糊的。
为什么只是“南方”?
雾霾当然只有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地方才有,因为媒体都是这么报道的。。。
这就是“想当然”,典型的。雾霾不仅是全国性的,北、上也远谈不到是最严重、最惨
的。比较典型的例子,兰州,甘肃省会,一度打算“迁都”、另建新城区,应该是当地
认为舍此没有它法,而且污染实在过于强悍。注意兰州城区大体位于一个盆地里面,类
似地形结构的大城市 PM2.5 问题一般都会极为严重,典型的还有乌鲁木齐、北京、洛
杉矶。。。后二者都是三面环山。
如果 —— 如果雾霾、PM2.5 是全国性无差别分布的,燃煤作为导致因素的说法立即就
破产了,因为有很多地方,是一无工业、二无取暖烧煤的,后者有的可能甚至连过冬都
谈不上有。 |
B*********1 发帖数: 3181 | 4 标 题: 雾霾、PM2.5的源头其实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III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7 01:04:52 2018, 美东)
网上多年来流传一些神一样的微软面试题,比如“北京有多少下水道井盖”。。。一直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把各种因素发生说作为奥数、MS 面试题交给你识别排除,你能不能解出来?
很容易,比那简单多了 —— 你一定会发现。
比如中餐油烟导致发生说,选项D,你一看就可以排除。。。
每天做饭才多么点时间,而且都是固定的,如果这能上量地导致 PM2.5,肯定在午、晚
两餐时间雾霾都会起来,而且转眼、饭后就消散,至少在中餐馆密集的地方应该这样。
这当然很荒唐,关键是数据从来不支持,所以 —— 排除没商量。
对于燃煤导致说,媒体也许是认识到前述疑问,立即就开始打起补丁,而且立即就打消
了很多疑虑。
这就是所谓的“区域传输”。
这同样很容易排除。。。你如何去“脑筋急转弯”?
当然,越是被群山环绕的城区,雾霾越严重,这根本上已经与外来传递导致相悖。封闭
地形不利于扩散的同时,也减少了外来影响,这是常识。比如硅谷,英文是
SiliconValley,其实就是位于一个全包围的环形山谷里面,所以气候与同纬度地区背
离,可谓冬暖夏凉,且除了冬季外,一般常年不雨。
不过,还有比这更轻松、也更高超的“破解”思路。。。至少有两个。 |
B*********1 发帖数: 3181 | 5 标 题: 雾霾、PM2.5的源头其实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IV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7 13:59:23 2018, 美东)
破解的思路其实很简单,就是找找是不是有某种思维误区。。。也就是前面说到的想当
然之处。
比如中餐油烟,具体犯了什么当然?
很明显,一眼看上去的时候,如果不加思考信以为实,那肯定是在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想当然地把做饭和炒菜时间,一不小心从 1、2 个小时扩大到全天 24 小时去了。
把一个点上、局部发生的现象,当作普遍、全体的情况,以局部取代整体,这是一种极
常犯的当然。
按某达氏进化论,据说人最早是从单一细胞进化来的。那么这种思维方式看起来确实很
有单细胞生物的特色,或者说进化不够完全彻底、保留了某些过去世代的习惯。
比如,如果来晒一张图,是关于 PM2.5 实时分布的,上面显示北京的污染程度比上海
、广州远远高出,有多少人就此会相信这一结论,北京比上、广污染更严重,天天都是
,是“一向如此”的?
—— 很多,极多。。。可以保证。虽然这完全不靠谱,至少就今年冬季的情况,上海
、北京互相超出,一半一半也可能是有的。
注意这里的一个点,可以是对应时间上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空间。。。
作为选项 D,就这方面可以说软肋实在太过明显、甚至是不攻自破的程度,只要你稍稍
开动头脑。
燃煤、区域传输大体上也两者都占,不过显然没有这么轻松,可能要多绕一些弯。 |
B*********1 发帖数: 3181 | 6 标 题: 雾霾、PM2.5的源头其实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V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8 20:54:11 2018, 美东)
前面中餐油烟,选项D,另外值得一提的一点是,为什么可能有这么一种明显的想当然
? 根源在哪里。
如果追究一下,原因应该有二。。。除了本身的 —— 就雾霾这种结果来说,一般是全
天性的,所以在考虑原因的时候,不自觉也把吃饭时间 24 小时了。
这当然显得不过大脑,但通常没人会犯这种傻瓜错误。。。所以另外一点,就是来自外
部的某种直接影响、或许还有一定强度,直接把结果、原因帮你连结起来了,而你则一
定是带有某种信任。
这种信任也许是有盲目性的,比如 —— 就燃煤因素,以前也都是烧煤取暖,为什么现
在有雾霾、过去没有?
你没有去问这样明显的问题,一定是在自动进行某种“脑补”、或自动接受了由于信任
带来的某种连结。。。
比如,这肯定是因为现在人口多了、用煤量也上去了。
甚至更厉害的,类似下面这类:
霾以前一直都有、只不过没有提起注意。。。
不信的话,如果有人公开表达这种论调,一定有人会开始动摇。。。也许正是这样?
或者,相当多的人、即便是博士毕业,PhD,也会开始感觉在这上头有点模糊了。 |
B*********1 发帖数: 3181 | 7 标 题: 雾霾、PM2.5的源头其实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VI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14 13:57:39 2018, 美东)
前面V里面提到的盲目性,应该说不止体现在一、两方面。。。
为什么随随便便,一个人来网上发表一下,就会无脑跟进了呢?很盲目。
人口、用煤量这些,当然都是随手一查就可以排除。。。
其实稍微注意一下,PM2.5 是逐年恶化的,这在哪一个国家的哪一个城市都是,这说明
造成雾霾的因素,跟另外某个每年变动的因素、指标大致相关。这实际上已经把范围大
大缩小了。
至少民用、取暖用烧煤立即就可以排除。很多城市,人口并无显著上升,或者甚至也许
有下降的,照样空气恶化、雾霾。
至于工业排放,很令人震惊,居然有人相信全中国的雾霾都来自河北、都是河北人民造
成的。。。
这难道比奥数题还难解么?
如果是类似的区域传输,至少在传输路径上是会逐步递减的 —— 毫无疑问。
现在雾霾是以华北、河北为中心放射状分布的?
或者上海的区县,从北往南,空气指数一定是呈现下降?
或者再简单一点 —— 出了市区,整片农田的上空、农村地带,也都是霾区、有大片雾
霾的?
如果是河北传出来的,必然应该全是了。 |
b*******s 发帖数: 1919 | 8 标 题: 雾霾、PM2.5的源头其实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VII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14 16:20:23 2018, 美东)
机动车是唯一的雾霾、PM2.5 来源,选项C。。。雾霾来源与其它各项没有一点关系。
即便到这里,很多人对此也可能完全无法接受。。。这怎么可能呢?
—— 但这就是一个科学的结论。
注意科学往往是与常识、“明显的”事实背道而驰的,从早期的日心说、或者“两个铁
球同时落地”,一直到相对论、光线会弯曲,全都是颠覆常识的。
轮船一大坨钢铁,居然到水里面不沉;飞机居然能飞上天。。。科学就总是改变固有观
念、带来神奇。
原来不可能,不理解的事物,科学一来、一发现,就全可能或者全都有了。
当然,如果这是一个科学的结论,那么其中一个必然的推论就是,印度的机动车数量
—— 与“常识”相悖,至少应该是在大幅增长的。
这是真的,至少新德里,印度首都,汽、柴车总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北京。
你很容易从网上找到这样的数字:
印度经济近几年发展较快,2010年汽车保有量为17950万辆,2013年达到25011万辆,年
增长率在10%以上。
2016年全印度卖出了367万辆汽车。
印度是汽车保有量增速第二快的国家。
统计数字显示,新德里登记在册的车辆数量已近900万辆,且每天新增大约1500辆。每
个工作日,新德里上路的车辆则达270万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