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T****i 发帖数: 15191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yandji (小黄牛),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说说回国感受,包括医疗这一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3 22:18:18 2017, 美东)
今年秋天回国待了一个月出头。以前每年回去时间较短,或者窝家里做"乖宝",或者匆
匆出门做游客和食客。这次多一些接地气的观察,也有点可以说说的话题。
先说大前提。我基本不插言中美两边的政治、制度、机遇等话题,不仅是说不清楚,而
且大多数情况下的大多数人都是各执一词,仅从自己的经历就推演涵盖一切。美国大选
之际我在同学群里破天荒说了点对中美格局的浅见,大家说:"咦,你说的和我们看到
宣传不太一样呢,有点道理嘛。" 呵呵,忘了出身了?一点点童子功总还是有的。
这次回去有一天坐滴滴,司机说他的车有时会被包来用作清除上访的钉子户,那些细节
我听着真堵心真难过。贪腐垄断、阶层固化、弱势群体、空气食物等等问题,无法视而
不见......
但如果着眼小处,故乡故土的生活和情意,我觉得还是挺暖心挺舒服的。
如派妹所说,近年来,国内百姓生活的方便程度已经到了极致,一机在手,啥都不愁。
亲戚们都坐在家里舒舒服服享受各种服务:大到旅游团购、电器安装、家政服务,小到
订餐外卖、买点针头线脑,都网上订、当日送。
食品安全仍有问题,但现在有网络和各种点评监控,花点功夫还是可以找到可靠的店家
,至少可以规避明显不放心的食物和商家。如果要高档,各种进口海产肉类、或指定农
场特供蔬果都保鲜包装送货上门;如果要接地气,早上菜场逛一圈,各种时令鲜货现吃
现买。
人的素质,尤其是年轻人的素质,明显提高。我前两年博文中就写到,我遇到过排队时
往上挤但最后一刻又自觉让开的大叔(说明自己会猛然意识到这样不好);遇到过耐心
等我左拍右拍而毫不催促的一群大妈(我不知道身后有人等)......至于年轻人,谦让
有礼、乐于助人的很多。当然,我遇到的大多数是一线和准一线城市的孩子,他们的底
气足、压力小,自信心就强,心态也更平和。就像前两年北京某位高考状元说“现实让
我天生就站在一个高的平台上,我更钦佩其他地方尤其是乡村里努力奋斗的同龄人”(
大意)。
好吧,可能有人说:年轻一代好?别忘了那些三观不正扑大叔的姑娘们......嗯,这个
又回到前面说的阶层固化的大问题带来的不良后果。再说,即使在美国也有专门找糖爹
的网站不是?这个先按下不表。
每次回去,对故乡从来没有陌生感。虽然每次都有新路不认识了、有新的概念或新的玩
意摸不着头脑了;虽然早已习惯美国的安宁有序,对人多嘈杂也难免心烦......但是,
故土的亲切和亲热总在那里。
对我来说,出国多年的一大收获是心更定了,更能随心所欲地为自己活了。所以呢,在
故乡的大街小巷转转、菜场超市挑挑捡捡、餐馆茶室来份小食、旁观一下跳舞大妈、逗
逗满地的泰迪......我还是可以在车流和人潮中找到舒心的感觉。等过些年开始居游的
时候,我定会把故乡作为一个大站,常回去住住。不必寻什么根或者归属,太大了,太
着相了。过自己的日子、寻少小的感觉、和亲人小辈时时小聚,就可以了。
最后,说说医疗这块。因为我这次回去跑了几家医院做了一些检查,还算有点发言权吧。
我回去觉得有些心悸,就去家附近的一个三甲医院看诊,做了心脏彩超和24小时心电图
;考虑到我常年大吃大喝和父辈的高血压病史,医生建议做个冠脉CT,于是又托熟人去
军区总院看了一位专家并做了CT。
几次的检查和随访,我并不觉得国内医院如网上有些贴子吐槽得那么不可忍受。在应付
小毛病和检查方面,我甚至觉得比美国更加高效方便。
家附近那家医院就医条件差些,典型的国内看病方式,一个小方凳坐在医生面前,后面
拥簇等候着其他病人,比较没有隐私。但我们从小去医院就这样的,我不想矫情地说不
能忍受,当然我希望以后他们能有改进。军总条件很好,专家诊室宽敞明亮,摆着花草
盆栽,护士领着进去,医生问诊也很仔细,看完一个护士再领下一个进去。
两家医院一个有熟人一个完全没有,但我没有觉得医生态度有明显差别。当然军总的专
家比较从容,另一位就不得不赶时间。
费用:CT RMB 1790,彩超 RMB 280,24 小时心电图 RMB 288。专家挂号费分别是35和
50元。
回到美国,随访心脏专科,医生说再做个ECHO(心超)吧,我说CT片子您看了,也没有
问题,还要做吗?好吧,也不好太抗拒......完事我上网进账户一看:诊所要价$2900
,保险公司调下来一半。虽然我有保险,但这超声棒棒划拉几下这么贵!着实让我吓一
跳。
我因为一直身体不错,以前每年基本就免费体检或者看个头疼脑热,保险挑了便宜的
HSA,公司有补贴,每年保费便宜到忽略不计。但有$1500 自付(deductible),超过$
1500的部分保险付80%,自付20%;全年自付超过$3000后,一切保险公司批准的费用保
险全付。没大事,这个保险我觉得够用了。但"保险批准的费用"这个大前提让人心惊,
以前有人说美国中产阶级一场大病可能一贫如洗,我还觉得“夸张了吧”?现在明白了
。也许该升级一个更好的保险?但不看病也得大几千的保费,这也是两难。而且,也不
见得就真的高枕无忧。
美国看诊条件是很好,候诊室音乐茶水伺候着,漂亮护士笑脸相迎......可是,及时得
到诊断和检查是王道。国内医院很方便,楼上楼下跑一圈,所有的事儿都办好了。医生
也敢于担当,能给出明确意见。美国医生是没完没了地检查,每说一句话都担心成为法
庭证据似的谨小慎微。
我知道,我这是一孔之见。我也相信,如果是大病或开刀,还是美国更好,要不怎么现
在国内富豪都来美看病呢。但常常有网友说退休如果回国住住,担心生病问题。可是我
觉得如果看个小毛病,或者慢性病随访吃药,或者做个检查什么的,国内自费也没有问
题啊?何况,国内医药费这里也能报销一部分好像(我拖拉,刚下载了表格还没寄出。
)。
好,这个话题我不想展开了。看着墙上我在阿根廷爬山的大幅照片,想着去年还登Fitz
Roy的人,现在却在讨论看病养老的问题......简直悲从心来,要放声大哭啦!
我们都好好保重身体吧。 | n****g 发帖数: 14743 | 2 不错,讲出真相,让所有中···共·国的华人都看到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hyandji (小黄牛),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说说回国感受,包括医疗这一块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3 22:18:18 2017, 美东) : 今年秋天回国待了一个月出头。以前每年回去时间较短,或者窝家里做"乖宝",或者匆 : 匆出门做游客和食客。这次多一些接地气的观察,也有点可以说说的话题。 : 先说大前提。我基本不插言中美两边的政治、制度、机遇等话题,不仅是说不清楚,而 : 且大多数情况下的大多数人都是各执一词,仅从自己的经历就推演涵盖一切。美国大选 : 之际我在同学群里破天荒说了点对中美格局的浅见,大家说:"咦,你说的和我们看到 : 宣传不太一样呢,有点道理嘛。" 呵呵,忘了出身了?一点点童子功总还是有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