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Returnee版 - 饶毅的“中国课题”(英国《金融时报》 克拉丽莎•塞巴格-蒙蒂菲奥里)
相关主题
饶毅卸任北大生科院院长的官方"悼词" (转载)中国内政腐败外交溃败的米国因素 (转载)
国内顶级的年轻科学家被迫举家外迁,问生物界的朋友 (转载)海外华人归国热潮不减 新海归创业趋理性
国内顶级的年轻科学家被迫举家外迁,问生物界的朋友 (转载)硅谷码农精英:争夺绿卡也是一场“肉搏战”(zz)
和准海归们分享个回国考察的机会:致公党江苏引凤工程为什么我们要海归大陆
胡锦涛会见老中青三代海归 (转载)教育部长回应“重点高校挖人”:将用制度遏制恶性竞争
吸引海归:弱关系比强关系更具优势?这个留学生zhihu问答好有意思
抹黑搞臭留美人士和海龟是大势所趋大领导认为 “青年千人没有能力归海”
钱煦:中国科学的未来不可低估芝加哥血腥圣诞,枪案频发平安难寻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饶毅话题: 中国话题: university话题: 科学界话题: 8226
进入Returne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h**********n
发帖数: 173
1
6年前,神经生物学家饶毅(Rao Yi)运气不佳,买房买到了“烂尾楼”。在中文里,这
个词是指那种因资金被挪用而中途停工的地产开发项目。对于在美国工作逾20年后、为
提高中国科技水平而回国的饶毅来说,这件事为让他迅速地长了教训。
北京这天早晨天气晴朗,孩子们穿着棉衣正在附近的树下玩耍,这里现在很难看到任何
“烂尾”迹象了。饶毅所住的这个小区距离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只有25分钟
脚程。小区里古朴的小路、清静的门廊,带有几分美国郊区的味道,不过有些家门外挂
着的红灯笼却是地道的中国特色。如今,这里的氛围宁静而祥和,然而饶毅十分肯定地
告诉我,这个新建高档小区的开发商如今正在监狱里服刑,原因就是挪用建设资金。
在中国,这种故事屡见不鲜。2007年,饶毅为他的四居室房屋支付了购房款,然而购房
人交付的资金消失无踪,工程也陷入停滞。他不得不又等了四年才搬进这里(餐厅见右
图)。饶毅含糊地指向自己的邻居们,说:“许多人都去抗议了。我没有,因为他们觉
得,如果我参与的话,这事就闹得太大了。他们说,你要是想去也能去,不过如果你不
去会更……”他停顿了一下说:“……好一些。”这话到底是谁说的我们依然不得而知
。当我们继续打探这个问题的时候,饶毅摆摆手表示他不愿意说。他只肯说:“有人打
电话说的。”
考虑到饶毅的高调和率直,有人希望饶毅闭嘴并不让人奇怪。2007年,他做了一个震惊
同行的决定,放弃了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一个科学研究所
的主任职位,接受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School of Life Sciences)院长一职。去
年9月,饶毅辞去了该院长职务,试图以此举为那些在他看来“努力保留‘行政’职务
过久”的人做个榜样。不过,他仍在继续担任北大教授及该校麦戈文脑研究院(
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院长。
2008年,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分子生物学家施一公在拒绝了霍华德•休斯医
学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提供的一份1000万美元的研究基金后,
也放弃美国回到了中国,接受了北京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生命科学学院院
长一职。
饶毅和施一公都是在道义感的驱动下回到中国的,此外,对于饶毅来说,这么做还出自
一种返回故土的愿望。饶毅说:“(在中国,)初高中课本中的大部分内容仍在研习爱
因斯坦,而没有中国人的东西。总有一天课本中得出现中国人贡献的东西,否则我们对
人类的价值何在?”
他们的归国似乎预示着中国人才外流现象发生了逆转,这一现象曾让最优秀和最聪明的
中国人努力寻求去国外工作。然而饶毅的回归并不顺利。2010年,饶毅和施一公在《科
学》杂志(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社论,毫不留情地指出,滥用研究资金及任人唯亲的
腐败现象已污染了中国科学界,导致科学界大部分资源被托付于庸才手中。一篇关于这
篇文章的摘要写道:“研究资金方面的问题屡禁不止,部分原因在于研究体制,还有部
分原因则是文化方面的。这种状况正在拖累中国创新潜力的全速发挥。”
中国科技部(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此前饶毅曾建议中国取消这一部
门)对该文章中的观点进行了驳斥。2011年,饶毅未进入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界最高咨询机关)新一届院士初步候选人名单。饶毅
说:“当选的那些人比我们差多了。这事很不对。”
明亮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光照良好的房间里(客厅见右图),这种愤懑的情绪似乎也被驱
散了。饶毅跟妻子和十几岁的儿子David住在这里,他的妻子也是科学家。(他们的女
儿目前正在美国学习。)饶毅指着那间不大的饭厅,说:“诺贝尔奖得主来访时,我们
会请他们吃中餐。我们请了位保姆。我自己的厨艺很糟糕。”房屋内的中式装修风格是
饶毅自己设计的。他最引以为傲的是两个装满历史书的大书架(见下图)。他笑道:“我
把所有英文书放在中式书架上,把所有中文书放在现代风格的书架上。这就是我们——
中西混杂的合成体。”
回到中国后,饶毅放弃了美国公民身份(不过他的孩子们仍然是美国人)。这一决定很
大程度是因为他不满于美国政府在9/11事件之后的所作所为。他说:“(美国总统乔治
•W•布什(George W. Bush))的做法是不道德的……不经审判就把人投进
关塔那摩监狱,那是不对的。”
他接着说道:“奥巴马(Obama)也是一回事。这太让人失望了。这让我思考一个问题:
‘我到底是真的想永远呆在美国、还是得承认自己其实属于中国?’没错,中国有很多
问题。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属于这里,我可以尽绵薄之力使这里变得更美好。”
为了让中国变得更美好,饶毅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他最了解的领域——科学。他发表在自
己博客上的文章能吸引成千上万次点击。他也明白,“公开发表言论会树敌,但我同时
也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些铁杆支持者——他们都知道我主张什么,反对什么”。
饶毅相信,科学的存在如果不是为了推进人类知识的前沿,就是为了促进一个国家的发
展。“无论是哪个目标,中国科学界都难以实现。”滥用科研基金和科研造假都是很大
的问题。中国的大学往往会根据发表文章的数量(而不是质量)来决定发放多少奖金和
其它福利(包括住房)。(2009年,英国学术杂志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被迫撤下了70篇中国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因为他们在那些文章中使用了虚假数据。)
而中国的教育则构成另一大难题。饶毅表示:“中国的学校过于重视考试,而考试考察
的都是已知的事实或答案。学校训练的不是学生思考不确定事物和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无法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或创新活动。”问题的核心,是一种将中国社会
维系在一起的文化现象——“关系”。饶毅说:“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父母开心,
让邻居开心,让上级开心。但要创新、要发现没人知道的秘密,你就必须忽略别人的看
法。”
在书架顶端,一幅幅太空的照片和火箭模型体现出饶毅对科学的热爱——那是上世纪50
年代中国太空项目的纪念品。谈到这个项目的领导人钱学森,饶毅说:“他是位伟大的
中国科学家。”说完他又摇了摇头。迄今为止,仍没有在中国出生的科学家因其在中国
大陆所做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每年都花落别家,这让中国有点尴尬。”
采访就要结束了。饶毅站在门廊处,把身上那件中式立领上衣裹紧了一点,以抵御外面
的寒风。这时,他对中国科学事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发表了最后一句评论。他满怀希
望地笑道:“我们将会看到,我们最终会对世界有所贡献。”
h********0
发帖数: 12056
2
海归中国还口口声声对世界贡献就是装逼犯,汉奸,工贼。
1 (共1页)
进入Returne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芝加哥血腥圣诞,枪案频发平安难寻 (转载)胡锦涛会见老中青三代海归 (转载)
国内准院士包小三,小四,玩弄学生吸引海归:弱关系比强关系更具优势?
段正豪的简历真是他妈的有中国特色.抹黑搞臭留美人士和海龟是大势所趋
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做的不错哦。。。钱煦:中国科学的未来不可低估
饶毅卸任北大生科院院长的官方"悼词" (转载)中国内政腐败外交溃败的米国因素 (转载)
国内顶级的年轻科学家被迫举家外迁,问生物界的朋友 (转载)海外华人归国热潮不减 新海归创业趋理性
国内顶级的年轻科学家被迫举家外迁,问生物界的朋友 (转载)硅谷码农精英:争夺绿卡也是一场“肉搏战”(zz)
和准海归们分享个回国考察的机会:致公党江苏引凤工程为什么我们要海归大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饶毅话题: 中国话题: university话题: 科学界话题: 8226